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iceinsummer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7: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97)6 d9 q3 y( f8 B3 k9 e4 D7 \
  
" p2 T5 J& m$ _- x  很显然他们都清楚,那么还这样做了下来,就一定有他们的用意。这就必须得有第三个层次的答案才能解释得清。' M* e* m; {$ J6 o. K# F2 }- [
  即“军费”说。
4 @8 [. u( R3 U/ C  得出这个结论,首先要站在前两层认识的肩膀上,了解了第一层中宋朝当时的现状,再结合第二层里分析出的明知新法有弊,却知难而进的行为,再当一回事后诸葛亮,参照之后宋朝七八年间发生的事情,才会得出“军费”说的结论。4 D; w6 e. o3 O. n
  而它的萌芽,却种在宋神宗刚刚登基的时候。
2 _3 t1 V: x, ~+ o2 z' }  我们回忆,他上台之后曾经第一时间“求言”,让大家针对国事敞开了说。就在当时众多顶级大佬们的发言里,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曾经也写过一篇奏章,这篇奏章和这个人在这之前什么都不是,而之后,他成了北宋史上一段最有争议,也最为辉煌的军事传奇。& V, U% ^, d8 H
  有一个疑问,一直以来,提起宋朝的军人,如果要排名的话,三百年间第一人没有任何争议,是岳飞。具体到北宋,有人说是潘美,有人说是狄青。' j6 N/ B1 @6 D9 A5 O
  说潘美,那是从战绩上讲,平南汉灭南唐,攻燕云战辽国,潘美是宋初时汉人最强的将军,这无可争议。远比“模范军人”曹彬强万倍;说是狄青,公平地讲,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悲悯苍凉的无奈情结。
: i/ q3 s: e2 T7 K" C0 ~& v/ W" V  自古英雄多悲剧,狄青的一生太不公平了。
7 F' }" L6 N* e( `8 a9 ^0 S2 c5 o  但是事实上,北宋还有一个人,他的战绩堪与潘美媲美,相比绝不逊色,甚至尤有过之。而他的悲情之处更远在狄青之上。狄青千年传诵,而这个人始终处在争议的漩涡里,被历代的写史、传史的士大夫阶层有选择地忘记。- F0 ^) u6 ?$ c3 N7 J$ E1 @
  他的名字叫王韶。- q4 a$ c( J) ^) J- Z2 ~: Q+ q  g0 z! \" _
  
- `+ A4 [' a' _( G7 x) q  连载(1198)
* L1 s! N- I3 {4 r; w2 a6 W  
- \9 E* q9 x6 h1 |; A: F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他首先是一个文人,走的是一条正统之路。考中了进士,当上了一个小官,分配在新安县任主簿,后调到建昌军当司理参军。: a6 _7 r0 i0 f3 _8 ]
  他很求上进,任期中参加了制科试,可惜这一次他落榜了。就在这时,他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堪称官场不着调行为的经典。: \$ u, ~! B: g# H! a
  他弃官不做,出去旅游了。而且看他选择的路线,就知道他肯定是脑筋秀斗无可救药了。身为长江边上的南方人,他居然跑到了陕西去。当时很多人都在猜想,这是不是考试不中升官不成之后心理变态,虐待自己找平衡?) O( g$ n& A  _# H
  十多年之后,那些人目瞪口呆,他们亲身印证了一句成语——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F, k1 ~8 v- ]  t/ Z. B2 J1 a2 L
  王韶在国家西北边疆上一个人游荡,他时刻关注着吐蕃、西夏、羌等异族的动态,这是命运的安排,当宋朝换上了一位年青气盛志向远大的皇帝宋神宗时,西北边疆上也恰巧局势动荡,孕育着一场即将重新洗牌,确立谁大谁小的风暴。6 @* K8 [7 ?* j) `
  在这时,王韶把他观察到的情况,写成了一封奏章,呈交给了宋神宗。这封奏章名叫《平戎策》,它在历史中的地位相当高,有人说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差不多。三国时孔明先生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王韶当时游离于官场之外,却把国际大事看得清楚明白,两者的身份,事情的难度都很像。3 W# q, x* M, U# B( ?2 u0 O
  再看意义,《隆中对》确立了蜀汉的发展方向,占荆州夺四川,出宛、洛得天下。算得非常准,只是最后一环上关羽坏事,让这篇文章有了小瑕疵。而王韶的《平戎策》规定了宋朝在神宗年间的发展方向,其运作意义直接影响到后来哲宗、徽宗,几十年间宋朝每一位男性皇帝都把它当作金科玉律来奉行。0 Z5 [: M: g, w7 H" a+ U
  不管王韶本人的待遇怎样,他指出的战争方向,一直都在进行中,哪怕是在北宋灭亡的前夕。在这个意义上,《平戎策》改变了宋朝乃至全体汉人的命运,它的意义又怎么能是内战性质的《隆中对》所能比?
, l7 a, i9 R' v. L3 F- I( Q  但说来说去,它就是不被承认的。充其量,人们把它和五代十一国时,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时期的枢密使王朴所写的《平边策》相提并论。$ |) k4 h5 C  w
  只是局部的一点小分争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问为什么,也简单,在宋里不只是王韶一个人,王安石身边所有人,只要和新政粘边儿,就都是小人、卑鄙、阴险、生事的代名词。
& I' C' O% r' U* o  好了,下面我们用自己的眼睛看一下,《平戎策》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99)2 S& A2 b% Z1 J( [5 q
  
! Z% @/ s# N, f( a1 Q  《平戎策》共分三篇,它论述的主题根源于一个现状——河湟部吐蕃的分裂。
2 a' @+ s6 u/ S; o: u% U  河湟吐蕃的赞普唃斯啰生前和两个儿子失和,磨毡角和瞎毡分别出走宗哥城、龛谷,吐蕃实力大损。唃斯啰本人在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病死后,局面乱上加乱。/ j  W8 j+ S& M3 O7 f, B
  继任的是他的第三个儿子董毡。
* n- C3 q  U0 e. @5 P3 G; v  董毡只拥有黄河以北的河湟之地,是一个相当勉强的赞普,他无力收服两个分裂出去的哥哥,要等到大哥磨毡角死后,才能把其部属收编。至于二哥瞎毡,他没任何办法,瞎毡死后,其子木征彻底独立,占据河湟两部中的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7 e9 e3 F, m4 h, E4 i5 G
  这就造成了一个可怕的局面。分裂后的吐蕃一盘散沙,对于宋朝来说,它不仅不再是一面抵挡西夏南进的屏障,一支牵制李元昊子孙的力量,而是一个祸胎。
# ?; Z/ k0 t/ q/ v  王韶在《平戎策》里说,欲取西夏,必先复河、湟。我方抢先得到河湟,西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这是利;如果让西夏人先得到河湟,后果不堪设想。5 P) F# q9 c* K
  那时党项骑兵没有了后顾之忧,向宋朝发兵的力度会比李元昊时期更强。秦、渭两地首当其冲,兰、会两州先被割断,古渭境陷入瘫痪。这就造成了以前范仲淹、韩琦、狄青等人都不曾面对过的恶劣形势。8 ^( f* C8 i- Z# B- t5 J  e( m
  仁宗时期,李元昊哪怕打穿了陕西路,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继续进兵,挺进宋朝腹地。这看似一条光明大道,可那会激起宋朝人陷入死地之后的剧烈反抗,除非李元昊能一战定中原,不然他得不到什么具体好处。
2 ]" u1 p) e) O' M  V5 V  可这时就不同了,西夏人得到了河湟,他们可以向西南方发展,在四川武胜县位置建立堡垒,那时随时可以发兵侵袭洮、河两地,宋朝的陇、蜀等州郡都在攻击范围之内。& s  y1 [8 L, X1 h2 }
  那时宋朝怎么办?3 X& _: Y$ ^$ A5 E3 |
  
1 ^' {( H& t% o" O3 I9 }  连载(1120)
, y" k4 e, M  n9 G! Y0 e  E    p) z2 j9 w# u8 d
  等于面临了一大片新战场。如果发兵去救,陕西方面的兵力、开封附近的兵力都会被分散,那样处处皆备,等于处处松散,等于无备。
. ?  o7 f: }6 v. d4 b+ d# n  党项人随意选哪里进兵,都会让宋朝应接不暇。, U; U1 O% T$ g  q% u) p
  局面恶劣到那一步,宋朝基本上就算死梗了。很简单,想抵抗,只有增加军队,增加军队,就要多加粮饷,多加粮饷,宋朝唯一能立于周边各蛮族环绕下还能保持生存的武器——经济,就注定了崩溃!; D  V7 e; M' T) Y
  到时救无所救,从根子上烂掉了……偌大的文明之邦,幅员万里的大宋朝,居然被区区新兴的野蛮小族西夏人搞死,想想都让人恨得撞墙!* v# h* r1 T% t6 N( b" z  ]
  而这,都源发于最初始的那一点——是否保得住河湟。' S" J1 @1 V5 z. M9 e2 u
  这是后来对王韶的《平戎策》的最大争议。反对派们说,河湟部吐蕃一直以来都是“不叛无争”的朋友,你放着敌人不打,先对朋友下手,搞得众叛亲离,有什么好处呢?往好里说,打赢了,把河湟抢过来了,可那就直接和西夏人对话,也等同于多开辟了一个战场。
8 e* y$ [. `; t7 A9 R9 F  万一打不赢,或者打得糊涂,变成温吞水,那时乐子就大了,宋朝等于平空多出来一大堆敌人,不是多一片战场的问题,是既多战场又多敌人的问题!& s' J0 T! _8 n( t8 j
  很不幸,这在以后成了事实。但有一点要指出,请注意,之所以宋朝和河湟吐蕃没完没了的掐来掐去,完全是反对派的错。
; I' K7 F* O9 X  他们以司马光为首,把宋神宗、王安石、王韶等人连年血战抢回来的土地,都无偿地还了回去,逼得后来的君主不得己还得发兵去抢!
* C- d& }# t$ ]2 k% z2 i$ J  历史证明了,河湟部只要去抢,宋朝必胜。得到它之后,虽然多出了一块战场,从数量上和西夏人抢得河湟后,在宋朝的四川部开战一样,但性质截然不同。. K9 f4 P) l6 }- O  f" W4 g. R
  在四川,是我们腹背受敌,应接不暇。在河湟开战,是西夏人腹背受敌,应接不暇。这是最根本、也最显著的区别。
- k4 ~. K+ @5 K! B  T8 U; X/ W8 F  这一点都看不清,宋朝当时的反对派们不是一群蠢猪,就是睁大眼睛说白话,为了铲除异己,连国济民生,举族安危都不顾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121)
) ?0 t/ G+ `0 i$ E; O. a" M1 r  
! o# ~, t+ {% h5 o/ Y* a: o  讨论出战争的必须性之后,王韶还谈到了得到河湟地区之后的后续性。打河湟不同于打西夏,西夏那片地方,除了河套平原一小块之外,全都是穷山恶水,沙漠戈壁,老实说那种破地方,白给宋朝都不惜罕。$ }# G1 _. _/ M  {2 z7 u
  河湟不一样。& j3 t$ V2 m6 E* p3 M8 x
  首先,打河湟这个概念就不对,应该是“收复”。这片土地在前代一直是汉人的,往远里说,武威之南的洮、河、兰、鄯等,都在西汉版图之内。说近的,河湟之地,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前,还是辉煌的大唐的领地。是吐蕃人趁着汉地内乱,乘虚而入偷窃了它。
, a7 I2 L' m# U  200年间汉人自顾不暇,久而久之,就把它遗忘了。直到宋神宗时期,各位满腹经纶的“大儒君子”们,竟然理所当然地把它抛弃。3 [+ K9 U6 {9 b- v4 M
  这是历史基因,再看它的自给状况。
$ N, K. ~+ K7 g/ [! n: L' v" e6 E, j  河湟地区土地肥沃,“所谓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土地肥美,宜五种者在焉。”它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必宋朝中央向它拨款运粮。其实多简单,用笨理想想也能明白,这片土地能养着唃斯啰成功地对抗李元昊,无论如何它都是物产丰富,出产稳定的。
+ y( F! u/ g, M2 B7 g  至此,打赢之后怎样后续也己经清楚,王韶又更进一步地阐述了征服河湟的根本性原则。从这个原则可以知道,他不是好战成性的人,并不想杀光赶尽那里的吐蕃人,然后派去大量的汉人去移民。1 ^. n5 ?, D; k, J* E1 p; s
  那样不现实,汉人是个特殊的种群,他们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四海为家,那怕飘洋过海,也能在大洋彼岸繁衍生息。可是自己的土地有得种,还被迫去移民开荒的话,事儿就会闹大。
* c$ [+ E9 r( L; J, [7 P/ s! Y" Q  篡汉的王莽就是这么死的。* ]. ]9 B4 |1 W
  王韶的主张是征服河湟,收编唃氏,通过他们再去收编羌人,最终目的是连吐蕃再羌人都归到西南的武胜,或者西北的渭源等城,让他们习用汉法,变成以前延州的“铁壁相公”李士彬、环州的慕恩那样虽是异族,却为宋朝尽忠的精锐部队。
3 `1 [1 q! H! M# Z5 ~  得其力,不畏其变,这才是利弊权衡之后,最合适的一个办法。- ?8 v5 h2 ?! C6 ?3 i5 r
  $ g) D3 n/ D# l0 U% J- m# N
  连载(1122)- {* I; W& [. C2 _
  . L. w# r, |* `2 K% c; O2 i0 n
  至于河湟本土,则一定要由汉人主持大局,军队入主,自给自足。具体的办法,他归纳出《和戎六策》。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述说了,它会在王韶之后的军事行动里体现出来。' N3 m  z2 M6 a* m4 o1 T% k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的出发点,别忘了我们是为什么说了这么一长套关于王韶的事。
- q( z& I. p% e! i; m  关于新政的核心所在——军费。要破解为什么王安石改革要走得那样急,那样乱。那关系到吐蕃旁边的西夏人。
2 ^& ]% }2 L9 u0 P  好久没说说我们的老朋友西夏人了,大家是不是挺好奇的,自从李元昊死后,他们过得好吗?可以明确地回答“非常好”。: a4 f. Q: u) K% s
  相比于微妙的宋史,西夏人永远过得精彩变态。现在我们闪回到李元昊刚被亲儿子砍死的时候,全面回顾下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活。李元昊死后,他的最小的儿子,“两岔”即位,没多久,两岔就变成“谅祚”,就这是夏毅宗官方名字的由来。
9 _: C$ t4 Z) K0 S5 _  谐音真奇妙,不仅能让平娃变平凹,也能让两岔变谅祚。
) J6 _! k0 I- ]5 c  由于李谅祚小同学的年纪实在太小,西夏的大权掌握在他的妈妈和舅舅的手里,也就是被宋将种世衡用反奸计害死的野利遇乞的寡妇、李元昊的情妇没藏氏,和国相没藏讹庞。这对兄妹非常的精彩,可以说西夏史在这段时间里之所以流光溢彩,香艳多姿,都是拜他们所赐。3 i+ l6 u* g9 i
  各有各的好玩,以程度来说,从低到高的排列,应该从没藏讹庞开始。7 W. }, T( W( |! D
  这位国舅加宰相太好玩了,按说权倾朝野,就算西夏是个没有悠久传统,家底比周边的辽、宋,甚至吐蕃都薄得多的国家,可李元昊生前打家劫舍,无所不抢,总会留下点东西吧?他会缺钱缺好东西吗?9 ]4 b" f6 \1 \" m: s
  事实证明,他缺。
; S* J1 R; o/ ^2 {' i  g' K) g  G( t  他的找钱办法,居然是派兵侵占了宋朝麟州西北屈野河(今陕西境内窟野河)以西的肥沃耕地,令民种值,收入归己。听着这可真是个大买卖,土地耶,那是国王才有的资本。但是留意下面积就会晕倒。
0 w1 }  h5 M; ^$ M; N  只是几十里而已……& d" B! ^% e8 E
  就为了这么点土地上的出产,就一边顶着西夏国内的骂声,一边派兵和宋朝不断掐架,来保住这么点收入。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啊,这得有多少损人不利己的性格天赋,才能动用自己同胞的鲜血,来换这么点银子。再得有多大的贪婪,才能利欲熏心,变态到和李元昊生前都搞不定的敌人,与宋朝争利。
' e- x7 S3 R5 [- c7 Y% R  没藏讹庞都干出来了,并且与他后面的所作所为相比,这事儿还真的不算太大。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2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203)
0 c+ c" ?( a. C6 R' {% H  ( g3 S+ f% Y% ^2 W" L
  说到大,姓没藏的永远不怕事大。身为哥哥,没藏讹庞的症状还是轻的,为了二三十里土地的出产,他可以和宋朝闹僵,气得宋朝把西夏的经济生存命脉——边境榷场关闭,他一点都不在乎。管你国内青盐堆成山,换不来半尺布。只要我有钱有粮就行。这看上去相当的彪悍了吧?
$ e/ ?- h& c, S  不,他的妹妹皇太后没藏氏更上层楼。
$ m* Y4 c1 W/ J  x" G  H- d  追溯这位党项美女的一生,从始至终都充满了动人的玫瑰色。婚前怎样不知道,史书未载,不可乱讲。结婚之后,有最初的丈夫野利遇乞,西夏皇帝李元昊,两人相继死后,她登上了国家的权力之巅,这时才显露出她真正的爱好。- J/ c9 s# R7 q* x4 d: Y1 ?- j
  年青强壮的男孩儿……她先是和前夫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私通,后来又转向了李元昊的侍卫官保吃多。说来真是层次分明,连找情人都顺延着以前的丈夫排名。
- c. X% _, {+ h9 V, g  这样香艳旖旎的生活,毁在了一个没情趣的男人手里。野利遇乞的财务官李守贵,这人也是奇怪,身为前贵族将领的一个账房先生,能和国母风流快活己经很幸福了吧,他居然吃醋了。; I/ l. N. Q. g
  没藏氏,你怎么能这样不专一,有了我,又去找别的男人?!不行,我一定要惩罚你!
3 A) u; F5 G& I! w/ \  在某次没藏氏和保吃多去贺兰山打猎的途中,李守贵派人半路截杀,堂堂的西夏皇太后,就这样死了。没藏氏死后,他的哥哥大展神威,替她杀了李守贵一家报仇,紧跟着继承她的遗志,继续欺压她的亲儿子小谅祚。& Z0 ]% E: H0 o* ?
  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没有写错。西夏人的作风就是母亲儿子世代死敌,就是从李谅祚和他的妈妈没藏氏开始的。% |4 K4 l3 j% H% @& r6 f
  外戚和本家,一直你死我活的纠缠,直到西夏灭亡。( O3 k- h" x+ C0 f8 P
  % L4 \0 X: R. L9 e5 r7 S, y
  连载(1204)4 i2 G# x, M/ S  N
  
% T. T6 E$ g8 h# c- ~$ s2 I  李谅祚小同学的日子越发艰难了,没等他享受下失去妈妈的快乐,他的舅舅立即就把他的表妹送进了皇宫。这就是他亲爱的妻子,现任西夏皇后了。1 E! C2 x* ^+ I  ]* B
  不带这样欺负人的吧!李谅祚欲哭无泪,人生怎么能这样暗无天日呢?他一怒之下,本性勃发,展现了他爸爸妈妈留给他的优秀基因,和他舅舅的儿媳妇也私通了……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呢?
0 ?+ z# @7 l( R# i1 S  话说权力,无数的私通事件之后,老谋深算的没藏讹庞并没有对外甥和儿媳妇的那些事在意,尤其是李谅祚当时刚刚过完13岁生日。这么点的小孩子能搞出什么鬼?2 e$ g( y7 K4 n
  他错了,李谅祚是李元昊的亲生儿子,天生的人小鬼大。在名为皇帝,实者傀儡的日子里,他悄悄地向外界了解着情况。通过的渠道非常隐匿,是他幼年时两个奶娘的丈夫,两个小官高怀正、毛惟昌。按说这样应该名正言顺了,孤独的小孩子寻找奶娘有问题吗?9 W" ]$ o+ ~1 R- @+ D6 W
  有,没藏讹庞不允许外界任何人接触这个既宝贵又棘手的外甥。他没客气,找个机会就把高、毛两家斩尽杀绝。
8 ?2 S4 j7 |+ w; m& q  l  q  李谅祚的心凉了,从这时起,他真正明白了所谓的舅舅是什么动物。但是他仍然没屈服,这个孩子竟然是这么的聪明狠辣,一方面加紧了和舅舅的儿媳妇,汉人梁氏女孩儿的私通力度,一方面把手伸向了舅舅的政界死对头。* W! A% x5 J! Y$ Z- L; e
  从此你死我活!
+ \* h: l( j* ~$ S+ s+ m" |5 }  一年多以后,先是没藏讹庞的儿子受不了了,他的老婆经常白天进宫,晚上回家,全西夏的人都知道她在干什么。这样的气没法受,他怂恿老爸干掉这个傀儡表弟,反正权倾朝野了,索性就当西夏皇帝吧!, A/ k2 E! A+ _. m7 v. W1 Z1 n
  没藏讹庞想了很久,同意了。不为别的,小谅祚越长越大,想想李元昊当年胖揍所有邻邦,杀人百万,血流成河的纪录,没法不对这种血脉害怕。) f8 ?4 Z+ C: }) r: @
  说来在这件事上,没藏讹庞还是相当理智的。出于对李元昊留下来的威信,以及自己半斤八两的对比衡量之后,他决定把事情做得隐密些,来个小阴谋,把小谅祚做掉了事。可惜,他百密一疏,忘记了身边有颗定时************。
7 D; ~8 L' m# S9 A  儿媳妇梁氏。( S6 f, j' R) V( U
  这个女人早就不是他没藏家的人了,不管是身,还是心,早就飘到了李谅祚的身边。公公和丈夫所密谋的事被她偷听得一清二楚,大家可以想像下,这是她无意中知道的,还是天天都有意留神呢?! y6 A9 C/ i3 K3 I+ t$ g) z
  说偶然,鬼才信!
) O, h5 Y- O# `  m1 N/ L! |  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梳妆打扮去皇宫,在她身后是她丈夫恨得滴血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她,看你还能再嚣张多久!而在她的前方,是谅祚风流……潇洒……性感……,该死,无论哪个词都没法形容李元昊儿子的魅力。2 C% I- @; x7 q
  因为李谅祚这时才15岁!
: ~& c' Y6 c/ `2 A$ h2 o  梁氏把听到的阴谋告诉了谅祚,谅祚抢先一步,约舅舅父子两人进宫议政。那一天伏兵四起,没藏讹庞的政敌联合起来拼死一搏。没藏氏全完了,全家族灭,留下的唯一活口,是谅祚的表妹,那位西夏皇后,她被贬为平民。
. |' A- L% J& U/ I  w# l$ m  以上就是李谅祚夺权的全过程,接下来的日子应该说比较美妙。比如他亲政之后,把没藏讹庞抢的屈野河以西二三十里的耕地还给了宋朝,换回两国重开榷场。向宋朝求取《九经》、《册府元龟》和朝贺礼仪等书,推行汉礼。
) c6 ?) P* g8 c7 o. w& t% [  类似的举动有不少,一时间宋、夏两国都很惊喜,这个孩子很有培养前途嘛,两国的未来是光明的!只是稍后就会发现,李谅祚的事很无奈,这孩子的基因有问题。
9 ^. r6 w- ~4 l, F' M7 J$ m  李元昊的凶残,没藏讹庞的贪婪,都融合在他的身上,每一个特征都变成了历史事件。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8: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205)
( K2 {' ]8 ~: g4 m4 Z  " \, ~0 D; ^1 _6 n. S" S  ^* [
  李谅祚和宋朝的故事,是由两个使者引起的。它发生在西夏的拱化二年(公元1064年),也就是宋朝的治平元年。
9 q; I0 z! Q3 i7 G- i  当时伟大的宋英宗皇帝终于登基了。
7 c5 h2 n# B1 [7 {$ E  这种时候,西夏和辽国等所有宋朝的友邦都要派人来祝贺的,事情就发生在迎接的途中。这时就看出了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微妙区别。
5 p; d) G7 q  G3 }) L  比如宋朝人见了辽国人,两家拱拱手,笑嘻嘻,大家国土差不多,仗得打不死不活,自然而然的兄弟之国;宋朝人见了西夏人就不同了。8 Q: T; N3 F* h3 h
  以前的奴才,现在居然成了平级,而且每年还要给钱给东西,无论如何这口气都咽不下去。于是横眉冷对,冷嘲热讽就成了家常便饭。只是这次出格了点。2 H+ [+ q% w$ p9 d
  据说那天西夏的使者吴宗和宋朝的接伴使互相看着不顺眼,吴宗强调他是西夏的大使,宋朝这边的言语不详,估计和“我看你就是一坨屎”差不多。于是你来我往,骂战升级,宋朝的这位突然间火冒三丈,来了句超级威武的宣言。$ u' ?0 S' x# L4 m0 ^5 a
  ——“当用一百万兵逐入贺兰巢穴!”1 n0 w: u! m2 L; ]1 h5 e6 d, V' O
  吴宗彻底被激怒了,怎么的,被俺们的前任皇帝李元昊打成那样还不服?现在我们少年老成,威武多情的两岔皇帝上任了,就想不认帐了?!
: I. F3 n3 m7 r) P- M- G  他回国,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转告给了李谅祚。李谅祚的反应是勃然大怒,无法抑制。很多史书把这种心态归为强烈的自尊心,很抱歉,这基本不成立。
; H% |4 o3 v2 `5 v: ^" g8 S: f  回顾党项人从李继迁开始,直到李元昊死去,再到李谅祚的独裁复辟,哪有半点的自尊自爱之心在里面?如果要解释这时李谅祚,以及吴宗的心态,只有一个可能——危机感,和没信心。
/ b5 _* X5 _; ?" S6 z$ E* k! W  西夏人生存到这时,每时每刻都走在刀刃上,就在全盛期的李元昊,都好几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一次次惊险、侥幸地渡过之后,这个民族养成了每时每刻都防范的习性。尤其在所谓的尊严上,哪怕有一点点的损害,都会暴跳起来。
0 ^& U' W# G3 N6 b  俗话说得好,唯残暴者才胆小,同样,没自信的人才怕鄙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尽管李谅祚小同学的怒火发得很没品味,可他终究是一国之君。7 S; a( V$ [5 s! d
  他发火,事儿就小不了。. @( I) [! \- P% N! s4 g4 \# Y
  : n4 e' v* m3 y' y$ Q; V
  连载(1206)
( C: R4 ^) ]3 d; h0 n& c1 {- N  
: y# z& x, W, w8 _$ a  当年七月,李谅祚带人冲进了宋朝的秦、凤、泾原等州县,成绩是有的,除了杀了些人,抢了点东西外,把宋朝的岁币、榷场又都丢了。  k. ], k. w& e  K! ^
  回国想了想,李谅祚决定不能服软,开打是因为面子问题,面子挣不回来,别说自尊心了,就连岁币和榷场这两个命根子,对方也可能收回。
8 S7 e, ~: `- |/ v2 {  所以一句话,继续打,必须打明白。% {4 w+ ]; i( k& \" C. b' t
  之后的两三年里,李谅祚一直没闲着,不管实际得利多少,他始终派人不停地攻击宋朝边境。而在打仗之余,他充分发挥了党项人祖传的无赖精神,一边打着,一边继续派人去宋朝访问。使者们不管会面临什么样的待遇,一直都在两国的边境线上跑来跑去。
, Z- B* x  k% @$ F. q3 I  时间长了,李谅祚变得更加心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得来一次有力度的打击!这一次,他决定亲自上阵。
  I4 y7 _7 @' i& Y+ g: ?7 B- p  公元1066年,宋朝的治平三年,他亲自率领精骑数万人攻打宋朝边境重镇大顺城。连续围攻了整整三天三夜,这次的成绩非常好,他本人都差点死在城下。0 I0 b' ]& O+ F+ v2 e
  当时大顺城头万箭齐发,如暴雨一样射向城下的西夏人。李谅祚的帽子做工非常精良,替他挡住了尊贵的脑袋,可身上就顾不了了,挨了好几箭,带头往回跑。! A0 u1 v3 J& V/ l% Y# s' C
  这一次灰头土脸,可李谅祚就是有种牛皮糖精神,赢了很高兴,输了兴更高。他在边境线上扬言,俺还不回去了,一定要增兵再战。要“先得宋朝岁赐,再打宋朝城池。”' m2 S7 B6 ]. _' w. A7 c% V" q0 P2 E
  这句话很快就传进了宋朝的国都开封。  y  o4 _4 @/ V" X
  当时世间少有的一代孝子皇帝宋英宗己经病重,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为这事他找来了最信得过的老部下韩琦,问下事大了,怎么办?韩琦的态度很平淡,基本上不屑一顾。9 Y* j% B# p- d/ ~9 K# Z
  李谅祚这个破孩子,纯粹是没事儿找抽。咱们派个人到边境上去,告诉他会永久性关闭榷场,再痛骂他一顿,这孩子就懂事了。
$ @8 @. H# _& q5 p' H  当时宋英宗以为自己病得幻听了,没听错吧,那是西夏国王,就这样对待?同时文彦博也有点慌,他是主管军事的枢密使,觉得这样太冒险,会惹出更大的麻烦……就在他即将展开睦邻友好等等经典碎碎念时,韩琦打断了他。
; b( P/ |" e1 m' r  听我的,就这么干。3 A8 G+ S+ d$ B5 [' d
  于是宋朝的使者就带着份斥责的诏书,和关闭榷场的命令来到了边境。说来真神奇,韩琦终究是当时大臣里唯一还活着的,和李元昊疆场殊死拼杀过的人,他真的摸准了西夏人的底蕴。: ~5 g: x8 J* r7 b4 B5 v
  李谅祚曲服了,看到宋朝前所未有的强硬,他乖乖地退兵回国,到家后写了份认识深刻的检讨书,送到开封城。重申愿意做宋朝的善良的好朋友,从此和睦相处。5 {  M1 J6 o/ u0 W  ^+ Y
  消息传进开封城,宋英宗己经有气无力,他躺在病床上,抬眼望了一下韩琦,只说了一句话——“一如所料。”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207)
: C5 \/ _4 Y  ]  
4 P; f! |3 o  v3 J2 Q  李谅祚时期的宋、夏战争到这里告一段落,其实也有韩琦所料不到的。那就是两岔同学的生命。当时还没满20岁的年青小伙子,身体、欲望都没达到顶峰的人,居然说垮就垮了。/ O2 a- L9 t0 g; ]+ p3 x" `
  两年之后,李谅祚去世,时年21岁。, @+ }9 t5 ?" x1 _* m2 b2 p
  回顾这个人的一生,也算是艰苦奋斗过,并且还成功了。可以说,对内得到了皇权,对外……保住了收入。表面上还是相当可以的。只是稍微深入下,就会发现他错大了,最重要的事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 \2 |* p$ U4 Z4 i6 b  想想他的苦难是怎么来的,不就是他爹李元昊死得太突然,给他留下了纵欲无度的妈,和贪小便宜贪到死的舅舅嘛。他居然一点教训都没吸取。$ y& \& _2 Q" W- D: n4 a' f
  21岁就死,没有兄弟可以继任,唯一的儿子才8岁,完全复制了他本人的童年。而西夏的皇权,也就成了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 C4 R5 e6 u  Q8 s
  这一次粉墨登场的太后比上一任还要传奇。没藏氏当年是完全被动的,被李元昊偶然发现,无法拒绝,成了两岔的娘。新一代的太后属于婚姻自主,浪漫结合的典范。6 T3 l8 r; C9 a& B, Q/ P
  就是那位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汉女梁氏。7 f4 ]8 R! {( A4 c% a9 X
  梁氏上台,做得比没藏氏强得多,同样是整个家族鸡犬升天,他们懂得既要重点,更要普及。具体的做法是国相由太后的弟弟梁乙埋担任,其他的梁氏子弟以空前迅猛的速度占据西夏的各个重要职位,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形成了一个系统。
! @! d4 D% v6 N& V  这个系统牢不可破,它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发挥着作用,牢牢地把持着西夏的权力。& P3 |6 a5 [+ ?+ U4 |% l) s& [
  当然,这是他们的内政,怎么玩宋朝管不着,只是他们的对外政策非常的嚣张。对宋朝,本是汉人的梁氏废除了李谅祚制定的汉礼,恢复党项的蕃礼。有人对此不理解,其实很简单,越是汉人,身在西夏想站稳脚跟,就越得反汉。& p% W# q9 k, D
  不然怎样和党项人成一家呢?+ P0 O! L& l0 l# K5 I3 g
  在另一方面,他们对宋朝的威胁更大,西夏开始对河湟下手了。) v+ s+ ^/ n8 d1 ]9 n& w4 C( s
  
+ d1 I# Y$ n4 o6 s: L& a  连载(1208)' f2 g3 {& C# |
    w; F/ v# t+ m+ ]
  这就是王韶在《平戎策》里所列举出的周边国情,以西夏这时的统一,还处在建国之初,没怎么滑落的时代里,去攻击分裂成散水的河湟吐蕃更部落,无论怎样对比,吞并都是迟早的事。9 V0 w% u5 L7 a# n! y
  宋朝哪怕是出于安全,都要迅速采取行动,不然等待的就是超级难看的死法。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改革步子那么快的原因。0 [3 z, U6 i3 ^8 Q, ^, Y: t
  河湟随时会被攻破,战争迫在眉睫,宋朝当时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再说什么按部就班,理顺关系,搞好吏治之后再改革,完全是痴人说梦。
9 X( _2 \8 t# ?  I  为此,在王韶刚刚提交《平戎策》之后,宋神宗和王安石就毫无保留地支持了他。要职位有职位,把他扶上了西北秦凤路、洮河司的主管,其间所有和他有矛盾的原领导全都撤走。要政策就给政策,王安石新法里倍受争议的“市易法”就是专门为他量身定作的。! M! p6 t) s! s* \) \; K
  打仗要钱,“市易法”的根本就是“均输法”的加深加细,更上层楼的抓钱。在京城设置“市易务”这个专门部门,从内库里提100万贯钱作本钱,由政府接管京城内外的各种物资的买卖。, m- Z" R8 ]; p3 L" w" h) p
  具体作法是,由市易务召募牙人(商人行会代表),由他们与各地来京城做生意的商人商定货物的价格,可以卖给国家,也可以和国家之前买到的货物交换。京城本地的商人,没本钱也可以参与,用产业、金帛做抵押,向国家贷货经商。
' S1 J* B4 n; ^2 m3 m1 M% U  到期归还货款,加上一、二分不等的利息。
0 {/ S/ e$ a4 h" E) x$ _4 K  公平的说,这条新法是王安石各种新法里最失败的一条,它走了回头路,这不仅是打击了之前操纵开封市场,哄抬物价的大商人,同时也把小商人赶尽杀绝。
- E6 N, p2 m: M  国家垄断一切买卖,这还有平民百姓的活路吗?在仁宗时期、英宗时期一直活跃的开封商市,在市易法实行之后,被沉重打击了。到后来,市易务召募的牙人主动辞职,您开恩允许我辞职好吗?为国家服务,我都破产了!
9 M- p4 o0 a2 n+ Y+ W  说来这真是残酷,但放在边疆上就是一条再好没有的政策。
- j5 l- g2 p- W  王韶需要军费,需要钱,那是军队种田卖粮,自给自足所达不到的。为此,他需要经商,需要全国各地的买卖人到边疆上活动。那么,就只能由国家之力去开拓。由国家拿出本钱,出专人负责,鼓励商人保护商人去变出钱来。
, J) ~# P* B# }4 Q  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就会形成一条有机的运作链条——民间收财,变成军费,打赢战争,扩大国土,回笼资金。
- D; ^8 N# o% G, q  这才是王安石变法的真正目的和手段,不然,以宋朝空前发达的商业系统,比前代先进得多的农业生产,只要像司马光说的那样节省花费,就一定能让国库充实,根本就犯不上这样折腾。
1 E* E# {/ m5 Q( Z  可要保卫国家安全,赢得战争呢?那样慢悠悠的一条一条的节省,和士大夫、大商人商量着办事,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积攒到庞大无比的军费?何况战争只要开打,钱就会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流走,是座金山都撑不起几场大战。" v) z, w& N' J  r+ j" Q2 e( R' W
  那时后续的资金要怎样向各位士大夫要呢?只有抄家才能来得及!更何况,只要提到战争,各位君子们就会搬出孔夫子的圣诫,那是凶器,不到万不得己绝对不能用,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先用!
( o0 }, I0 c& `: ^9 k  要仁义、要道德、要教化!$ X1 C5 q; L% y% c. N
  见他的鬼去吧,宋史写到这里,如果还有人相信李元昊、李谅祚之徒能教化、能感动……再次请出门之后上街随便左右转,找到和路面平高的铁盖子,揭开,跳进去。
& r# k. g! N; Z% ~. C  醒醒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209)( |9 |$ w% B8 ]& j% n
  ' g( C0 B6 M4 `  @* O9 G
  王安石们的准备己经做好,历史上各种观点的对错,我们也都讨论过了,下面应该进行的就是王韶的“熙河开边”。
7 [* n! ]* }) P$ }5 r3 q  可是别忙,在做这样的大事之前,王安石们还得再稍微停顿一下。他们的各位政敌在此时都在做什么,是有必要全面介绍的。
" Z; b" i1 i8 D8 {  h  让我们从身份、官职的高低为序列,从苏轼开始。这个初入行的士大夫这时只能算是小字辈,由于他不懈地努力,终于抢在熙河开边之前,被贬出了京城。! D2 c* a7 s8 }& H' _5 x
  说他的努力,可真是一浪接一浪,直到死在沙滩上。从职务上说,他这时只能算是京城无数官员里的中下等,但是文笔好一切都好。他可以哪里都去,和谁都能见上面说上话。什么?你不理他?你该死了,这样风雅绝伦,高迈古人的大才子肯赏面子到你家里坐坐,你不理,还是儒林中人吗?6 ~6 B% I4 X4 v/ d8 ?, `
  就算你是宰相,在本质上也是读书人,蔑视苏轼,等于忘本!0 y. h2 T% q; j
  于是苏轼可以出现在任何场合,就算己经死了大名士范仲淹,他都不放过。特地跑到文正公的故居去临风洒泪,高歌凭吊。; l$ x8 T( x9 h% g! r, I6 s
  公平地讲,这没什么。范仲淹抛开军事上、政治上的成就,光以文笔来说,也绝不在苏轼之下。这时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名作还没有出现,其实就算写出来了,也没法掩盖范仲淹的《苏幕遮》。尤其是范仲淹的声誉没有半点瑕疵,苏轼与他无论怎样联系,也没有错处。; ]# \' T( h' @+ ^/ \
  其它的就两说了。
; d0 P% j& w$ m  比如宰相曾公亮被贬,他跑去了,指责前首相大人胆小懦弱,不去管教王安石。曾公亮好脾气,叹了口气,说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那句话——“上与安石为一人。”' a& {/ l+ X3 D. l% z3 A+ O- E
  皇帝和王安石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我有什么办法?
% E  v# _% p) Z' O4 v4 b3 ]  这次对话之后,苏轼的名声在士大夫群落里直线上升。好青年,说出了俺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非常勇敢嘛!* o. r% h9 n! Y' j: }, \  i, Q
  但是请问,你是国家公务员好吧,你以什么身份,奉了谁的命令,去质问前首相大人的工作业绩?如果再深究一下,苏轼的用心会更恶劣些。/ B( ^, \/ \. e
  真有胆子,有责任心,你怎么不在曾公亮还是首相时跑去问呢?那时曾首相有权,才能按你说的办嘛!% e/ L+ M' h9 _( I
  
( x# O+ }/ S# u) a, r3 w  连载(1210)
% x" C# D% R8 T- G" _# Q# B  
1 Z# E9 k$ a9 G0 R& j  曾公亮之后是范镇。范先生一生都在与国家的顶级大佬作对,文彦博时期因为立太子的事,韩琦时期是著名的濮议,到了王安石时期,他怒火升腾,和新法不共戴天。
* s+ v3 _! G3 r) @& L5 T  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生之中都在无时无刻地反对,不知他真正认同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按照他的办法去做了,国家能成个什么样子。8 m+ y: }, a5 R
  这个问题太大了,而且没有实际操作性,只好列出现象来,大家有兴趣,可以偶然思索下,或许会有所心得。
& A' N. J: E% t, P  回到主题上,话说在他辞职回乡前,苏轼出现了。苏轼就像代表着什么神圣的团体一样,对范镇珍而重之地宣布——你真是一位壮士。
; ]3 A$ p( c, }. l- K  范镇深沉地叹息,自己做得很不够。
0 O3 }2 i* J9 E1 N- s6 n  说到这里,或许大家会认为我比较刻薄。苏轼这是有良知有义愤嘛,不管是不是官,天下事天下人管得,发些感慨说些话,有什么大不了的,犯得着这样冷嘲热讽吗?/ N# J1 m. Z2 C5 |" B. D$ z9 b, b7 x
  如果没有前面关于新法的各种分析,单就他说的话来说,的确没什么错,甚至年青人很有激情,值得赞赏。但是有了前面的分析之后,就会知道苏轼的立场越滑越远,彻底抛离了自己原来的出身,变成了喝民血、食民膏、奴役百姓为乐的士大夫。( h/ k0 c% S6 R* u. ?
  我们是平民,我们厌恶他!
: c5 U$ ]: c  Z; K  抛开这种一千年以后的立场关系,回到宋朝当时的官场。王安石忍无可忍了,小苏同学就算文章好、声誉高,你不好对政府的决策这样名目张胆的抵触吧?
0 I& G' q( P: B; R* m- T$ R6 y  你终究还是国家公务员吧。
; j! [1 r$ r$ P& o' |( l  没别的好说,就算查不出他有什么实际错误,思想意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就足以让他贬职反省。苏轼被下放到江南的杭州,人间天堂一样美丽的城市里去做官。
7 ~/ x9 ^5 @1 z* }3 d0 W  是惩罚,但不残酷。
& K5 p$ H; }9 `6 @% j  在宋人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苏轼杭州之缘正式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211)4 q- k7 X- q) f0 f: k  |0 u' t/ \: V
  
( L7 S) K9 V2 H( v5 [3 R  O  接下来的人是吕诲。这位前言官领袖突然间病死了。回忆一下,他在王安石的新政还没有实际公开时,也就是连最初的均输法还没有面世时,就和王安石势不两立了。
1 a. d" I% A  C6 J  那次著名的弹劾之后,他主动要求外放,绝不和奸邪共处一堂。; v- }6 H+ h- X1 c& A4 i: G2 p* A
  神宗满足了他,让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县)当知州。按说这地方、这职位都相当的不错。既在长江以北,又没到西北狼窝,非常优待了。可是吕诲感到的不是这些,他越来越愤怒,尤其是看到王安石的新法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地铺开之后,他的愤怒真正做到了不共戴天。. e0 F; i0 v0 [3 \$ P0 A! S% ]
  生生地气病了。
7 X! V0 ?3 z" i. q  神宗知道他病了之后,特意下旨接他回京城调养,什么都不用干了,一心养病吧。但这不是问题的中心点,心病还需心药治,王安石的新法如火如荼,遍及天下,这种局面一天没有改变,吕诲的心情就一天没法好转。' v" y5 v: T; ^7 y- S" U: k
  这就没办法了,难道为了吕诲一个人,去改变国策吗?
0 t  ?2 K; l8 h0 z  宋熙宁四年年底左右,吕诲在京城病死。他的死,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司马光。司马光当时在永兴军,知道吕诲病危后,火速赶往京城,去见最后一面。+ @7 O! `$ ?" f: e: I
  当他赶到吕诲病床前时,吕诲己经闭上了眼睛,呼吸都停止了。司马光放声大哭,恨自己就迟了这么一步。可是突然间吕诲强争开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他望着司马光的方向,不管看没看清,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 q& J! I8 b* b. S/ a$ r  ——“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s1 b6 p! h* `4 y
  可以想见当时司马光的心情,他之所以来,是因为吕诲一直是他的战友。往事历历在目,从立仁宗太子到英宗濮议再到神宗时王安石新政,两人的政见惊人地一致。可以说一直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
$ Y. {, O- Z0 {1 y9 S& a  现在的局面,可以说他和吕诲都是失败者,王安石胜利着。
( i6 p- _. K# Q6 J+ w) O. v  可直到死前,吕诲还这样重托他。这是信任,更是责任,他得怎样做,才对得起一个垂死者的最后愿望呢?4 v. k- _' D8 p" {( Z: x! C7 \+ p. V
  / L! @5 M, _. A. ~. M. s& Z
  连载(1212)
" ?  r2 A6 t- j4 V7 R9 m  
& p$ s9 x8 Y! @3 }6 H. m) `  i  在这样的局面下,我没法进行什么评判。因为感情和对错,有时真是太冷酷了。但为了说明问题,可以试一下。
" J; S7 B+ Q5 r7 y  比如抛开感情谈对错。那样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第一,吕诲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第二,他的这种死法,到底是可笑,还是可恨,还是可敬,亦或可怜?; E) c+ X' D9 S1 N4 {# S
  答案一,一个人的对错,基本上是没法做出总结的。精确地说,只能是他在这个时期这件事上,是对的。在那个时期那件事上,是错的。  }6 t# J+ Q9 Q/ m. ~3 K( J* F
  只能是这样。而且那种把一生各时期的对错计算一下,来个所谓的盖棺定论的做法更是无厘头。请问你得用什么公式,才能计算出各个时期的正确值、错误值,最后相加减,得出正负数?
+ H+ z; G, }0 n8 E  可能吗?8 v- v/ t5 g: a& o+ Q4 A
  根据这个原则,吕诲在立太子、濮议时,代表了当时的正直道德观,不阿谀当权者,不向当朝皇帝低头。他是对的,而且相当有种,是个有原则的男人;而他在神宗朝时,面对王安石变法,他的表现,经过我们前面关于新法的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5 F$ J6 w0 P- R. e# E  他站在士大夫一边,坚持既得利益,阻碍宋朝为了新生进行的大换血。在这个前提下,他是错的。$ I) D8 M7 u! W" B
  这种分析,不仅是针对吕诲一个人,那样根本就不值得在宋史这样全景历史写作中单独论述。之所以细聊,是因为它适用于神宗朝年间的所有人。9 V0 j+ b( i( L, U
  包括王安石一派,包括司马光一派,更包括宋神宗本人。3 A( R7 I5 c* g5 f" d
  现在回到司马光的身上。他离开吕诲的尸体之后,表现得非常反常。按说吕诲用自己斗争到死,绝不妥协的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了他,一定要和王安石斗到底。
+ o% R. G3 g/ \+ j$ L  d0 |  天下的事还没有绝望,君实,你要努力啊!
$ M6 F# F; E3 }1 e  吕诲临死的呼喊言尤在耳,司马光的反应却是向皇帝写辞职信。他请求政府允许他从永兴军离开,到更远的洛阳去完成一生的宿愿。! s2 k3 f" F' F: j8 f) J
  写书。. _# T. Z+ X3 A1 y8 i
  去完成那套名垂千古,与汉代不世出的史学大师司马迁的《史记》同样辉映后代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神宗允许了,从这时起,司马光就彻底退出了官场。他远远地停留在西京洛阳,冷冷地盯着王安石等新法集团的一举一动。
$ p3 n4 z3 Z* P  t* B6 n2 p6 u. L3 T& l  静静地等待着翻身复辟的时机。* U9 @2 P* Q4 @
  这是个可怕的对手,他绝不是放弃,而是审时度世,明白这时的王安石己经不可撼动,那么就绝不再恋战。有时的后退,是一种策略,有时的忍耐,比当场斗出个死活更有力量。# z) K$ o; ^+ v$ V: y
  司马光的事就此告一段落,王安石的敌人们在熙河开边前的处境也介绍到这里。最后还要再罗嗦一点。前面我曾经提过的,从神宗朝开始,到北宋灭亡,一共三个主导国运,改变整个汉民族命运的政界大佬之三。
3 U% W1 L5 B/ j$ J% B  那个人,己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e$ \$ x1 ~  O' A% c
  宋熙宁三年,一个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的年青人考中了进士。他的名字叫蔡京,字元长,当时23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9-27 22:32 , Processed in 0.0539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