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7|回复: 0

季羡林是这个时代的学术“怪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6 08: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有小学文化的季夫人一辈子都不清楚丈夫搞的那一套是什么东西,说实在的,要是拿季老的“冷门学问”来衡量,据说全中国也只有几十个人比他的夫人水平高。甘于淡泊的季老大半个世纪所做的工作,就是古人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按常理来讲,像他这样研究偏门学问的学者常常是名噪于学林,世俗社会的反应会很冷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是他们一生的写照。可在季老的晚年,世俗声誉之大,就是一般的影视明星也比不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承平日久,社会需要有大学者来为国民精神固本培元,需要有象征性的学术人物来激励后进;另一方面与季老的年高德劭,不囿流俗的人品也分不开。是人,终有走的一天。火尽薪传,“绝学”没在季老手里成为绝响,浮躁的学界亦当以季老的为人为学态度自勉自励。
8 s& u, s, r- a  Y8 d; E, V% M , U0 g5 G' c" @! K( Q
学问本身不具有高低优劣的属性,但不论在哪个时代,学问总是有与时代联系紧密与不紧密之分。联系紧密的,就能大行其道,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显学”;联系不紧密的,弃之如敝屣,堕落为“隐学”。科举时代,文科为正途,一切社会地位和名声都是为文科学者所准备的。发明创造,被目之为奇技淫巧。张衡、祖冲之、沈括、徐光启等被后人当成科学家看待的学者,之所以在其活着的时代就能为当世人所赏识推崇,是因为他们在文科上的表现也不比同时代的一流文人逊色,而不是他们在科学上有超越时代的卓越见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后,人文学科渐渐沦为低潮期社会里的呐喊,常态社会里的宣传工具。季老及他同时代的学人孜孜矻矻于人文科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社会上也享有大名,但在慕名的后生学子中,愿意把毕生心血都投注到这上面来的却不多见。因为季老肚子里的知识不只是在深邃专精上让人望而却步,关键是学成后,人生也没有多大出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成本,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万千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之负担。而类似于季老的学问,又只能做到顶级地步,才有学术机构肯赏饭吃。这对有志于研习“绝学”的学子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来说,只能视之为奢侈的畏途。所谓“三分地理行天下,七分医生难出门”,就是这个道理。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选择读一门经世致用的“短、平、快”专业,很快就能在社会上崭露头角,才是务实的做法。. a& c7 c% s( [% w" P

6 f' X1 m1 u' [( @- ^季老能有如此高的学术造诣,是多方面的因素合力而成的。师承关系、治学环境、天赋才力,个人勤奋,还有一些易被人忽略的偶然因素,都不可或缺。在后辈学人中,再出现他这样的学者很难了。资中筠先生在回忆哲学家冯友兰时说,冯先生在撰写七卷本鸿篇巨制《中国哲学史新编》时,眼睛已经看不见了,是靠“反刍”写成的,中国传统的经典著作都印在冯先生的脑子里,我们与他们相比,差的不是一点,而是很多(大意如此)。所以,通儒钱穆先生遽归道山,我们说一个时代随他而去了;大学者钱钟书先生驾鹤西归,我们又发出了同样的声音;今天,季老往生,我们还是发出同样的声音。我们在缅怀季老,聆听全世界对他的赞誉之声,心里不由得会想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的力量,对铸成季老学问人品的作用是何其之大。然而,只要把时间稍许向前推移几年,我们不是还听到有人曾指责,彼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中,而季羡林却躲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里一门心思搞他的什么“东方学”,丝毫不将灾难深重的祖国放在心上这种怪论吗?以此之见,一个人不与时俯仰,随俗沉浮,甘心做时代的“逆流”,很难!也惟有如此,才能出精神巨人。
9 A$ w2 O/ ^; _0 I 7 K( D, A1 U& R5 z5 ]
金耀基先生把大学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这也是大学从“象牙塔”逐步走向世俗社会的发展史。中古时期的大学,是以传授神学为目的,纯粹是信仰教育。随着理性思想的渐渐抬头,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进入了现代大学体制。大学知识结构的第三次变化是专业学科的扩大,特别是技术性学科的蓬勃崛起,才构建成今天大学的基本框架。大学在经历了这三次变化后,实用功能大大增强。工程技术学科日益精进,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商科的发达,促使大学入世越来越深,在社会经济层面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所挣到的钱也越来越多。这种发展或者说是转变,在增进大学社会份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分功利化的弊端。知识就只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读书蜕变成为将来更好谋生的“屠龙之技”。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那些不直接为社会所用到的专业知识,渐渐就成了无人问津的“隐学”,只能形单影只地退缩到大学校园的某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三五个抱残守缺的学者,像个“怪物”似的孤寂一生。开个专题学术会议,即使有能力将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聚集起来,会议场所也许只需要家里的客厅大小就够了。* r$ r& m6 ]+ j6 T

6 C, h/ L* U" z- s% w1 J# A" Q' N- M物以稀为贵。这不假,但得有个前提,必须要让人知道你有价值。连体婴儿也稀少,会有人说他们贵重吗?季老的知识学问在文化史上存在巨大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对季老的价值读错的时候远比读对的时候多。一方面是出于无知,但更多是出于故意。为什么会这样?一句话就能回答,我们都聪明得很,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学问表示敬仰,总比过去都斥之为无用要显得有文化素养,虽然心里依旧不以为然。
+ Q6 l1 C# z: e) l1 ^' B 0 j- T  w( G! d1 W
在季老的众多高足中,只有遍身名牌包裹的钱文忠一个人做到学问挣钱两不误,余下的都是默默无闻地沿着季老所开创的学术方向在继续努力。前不久,我在网上读过一篇未署名的文章,从钱文忠的为人到学问是彻头彻尾地狠批了一通。指出钱张口闭口自称是季老的“关门弟子”,不符合事实,而钱在媒体上卖弄梵文知识更是十有八九都或多或少存在错误。对梵文我虽一窍不通,但能看出文章作者的批评态度不是出于嫉妒或其他的不良目的,而恶意中伤钱文忠,还是希望语言天赋和学术功底都不错的钱老板(钱文忠是北大青鸟的董事)也能像季老的其他弟子一样,不计世俗浮名而默默耕耘于梵文典籍之中,让“东方学”代代发扬光大,不辜负季老的遗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0-14 06:20 , Processed in 0.0383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