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3 17: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 u3 \% u# q" _6 j. F/ O
正确认识打点滴和口服药的区别第十一
4 R. a1 B- | v ~ 许多人有病,首先想到点滴,不论什么病如感冒、头晕、呕吐、恶心、高血压、心脏病等,甚至包括跌打损伤,近些年打点滴都成了首选治疗手段,而点滴药液的成份,消炎占大部分,有的还含有抗生素,这就造成了人体素质的急剧下降,人们就没有仔细考虑打点滴和口服药并不是一回事,也不是省事和费事的区别,药从口入,通过肠胃吸收这是个生物转化工程,就好比虫子从鸡嘴里进去从尾部变成鸡蛋一样,并不是像人们天真地理解或用机械手段就可以达到的那么简单,生物转化工程至今还是人们研究的课题,至今还看不到哪个科学家能用物品人工合成猪羊肉和鸡蛋,那怎么能设想从血管注射和口服中药是一回事。
7 e4 Z. n7 x: ~" b# P
7 i' Y/ p9 S1 t9 d 中草药提纯改变物性“西化”第十二( C/ A" N9 t- o$ X4 v V
中草药治病,汤,丸,散,膏,丹,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秀治病传统和精华,看似简单、易用,但它意理深奥,包罗了天、地、人合一,五运六气、四气五味、五行生克、药物归经等特点;把药物的部位、颜色与作用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对中药炮制中的手段炮、煨、炒、烘、炙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些都一再告诉人们,中药治病不能单纯理解成象西药那样含有什么成份治病,更不能异想天开地像西药那样,提取什么成份来替代原始本物,那它就丧失中药的原始本性,也就不再是中药,这叫中药西化。尤如玉米经过提取成乙醇一样,不能说它还具备玉米的原始食用本性。所以说中药只有汤、丸、散、膏、丹这几种传统剂型,除此之外都会丧失中药本
6 Q' }6 N6 f2 b' `; g- x7 _4 o3 S性,称之为“西化”。
4 M: x2 ^; M4 B9 y0 D6 R& [; [2 @) M7 e% i F& `5 B( t- g
中医西化偏离中医轨道第十三" b9 ^+ o7 V) Q# L H' ~
“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是中华民族历来看病的手段,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历来是中医遵循的理论和原则,可是今天的一些中医大夫也都用起了听诊器、血压计这些西医东西,还有的用起了“CT”、“B超”等“高科技”,甚至某些所谓中医药硕士、博士生都并非在中医药领域里继续深造,正像专家提出的那样,“不是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诊疗水平上加强与提高,而是按照西医培养的要求仪器实验,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因此不少中医硕士博士甚至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临床看病,多数难以成为真正的中医。这不是在培养中医人才,实际是在西化中医,改造中医,消灭中医。
+ _6 |9 ]3 l4 Z: J9 L: W F8 D2 ? Y& ~
长期依赖各种伤体之药认识第十四
- R% m) o7 N. C" t0 w" @) `8 u1 P 有些人血压一高就吃“降压片”,心脏一难受就吃“心痛定”、“冠心丸”之类,至于什么“维脑路通”、“丹参片”等,成年累月的吃,得到什么了呢,没看到哪个人把头发吃黑了,把视力吃好了,而得到的一是依赖性,二是综合症增加,因为这些药不是养生药没有常服的道理,只能对症下药,也是临时权宜之计,而长期患高血压、心脏病是素质的下降,气血的不足,必须大补气血。而强行降压、兴奋、芳香、耗气、扩张都是不允许的。 $ f% C. C' f+ Q* R! B9 Z" c
. _4 G. I1 B6 b5 D N 正确认识各种“出血症”第十五
' D0 j( L: [1 T6 {* y3 F 人有“汗、涕、泪、涎、唾”在体外称五液,在体内则由血气所化,所以人的体内外随时都会出血和出“液”,在内则是我们常说水肿、积水及胃出血、脑出血等,在外可以出现盗汗、伤风及七窍出血,这是身体失调造成的,有的是血不归源,有的是营养上不去,都是有其原因的。拿出血来讲,看似危重,原因一清,其症立解,如鼻子出血有的从鼻子堵就从嘴出。这是血不归源,应大补气血,使血循归路线。大便出血、内痔是肾虚不主二便、肠寒造成的。至于眼底出血、迎风流泪,是肝肾不足、五脏不能施液、摄液。对于脑出血,是大脑劳累过度紧张,使血上下循环断挡,也是血不归源、血虚引起的。还有肝肾出血、尿血都是有其原因的,和鼻子出血一样,说出也容易,说好也快,并非动手术、摘肝换肾那么复杂。 8 `9 R# L9 L2 J! w5 l+ ?7 Z' h
6 P/ C3 {( x3 A! A2 i: ] 正确辨别伤寒与温病第十六4 k1 v7 r7 q S: [- n
伤寒与温病是两个不同情况的外感病,伤寒一般冬季出现较多,温病是夏秋季较多,表现症状也不一样,伤寒表现为发烧、鼻塞、咳嗽、嗓子疼,温病则反应为上吐下泻,肠胃、肚子疼,对此冉雪峰在《大同方剂学》中曾有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查伤寒与温病,晋唐宋元以来诸多混治。吴又可著”瘟疫论“大声疾呼,谓伤寒从皮毛入,温病从口鼻入,伤寒分六经,温病究三焦,伤寒用辛温发表,温病用辛凉透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厌早云云,处处与伤寒对峙,虽混温于疫,其言亦多矫枉过正,然分判寒温性质,辨别寒温疗法,后世温病各家,大端俱不出其范围”。由于有了“伤寒论”“温病论”的理论,中医在历次防大疫上,屡建奇功,据历史记载,东汉建安年间,伤寒病大流行,张仲景提出了“伤寒论“,有效制止了伤寒传播,明代永乐到崇祯年间多次大疫,由于有了温病学说,中国没有出现像西方那样一次夺去上千万生命的“黑死病“。所以不要小看外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处理不当可以引发大病。 5 @3 a. t) t3 P6 k+ W( \
5 R+ J# K$ x3 M! V6 q 滥服单味毒副作用药认识第十七
$ J+ b' D9 k7 p5 J0 m 有些人不懂医理,乱服某些单味药,认为软化血管,避免血栓,最终深受其害。如常服川芎,川芎动血,香窜,辛散,能走泄真气。清·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讲“久服令人暴亡”。银杏有毒,不可常服,多食则收敛太过,令人壅气腹胀;银杏叶,食多虚体,消肠脂易发息肉。此外还有常食杏仁当咸菜,不知毒性的;常喝苏达水伤胃壁的;常服薄荷糖,容易升发太过的。总之不要轻信盲目去服某些药品,一定要弄清药理。古人曾讲用药如用兵,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取其利,弃之弊,方能百无一失,愿人们三思。
, B/ O' I3 F( y' r q' e5 _5 B6 I) Z/ y$ x
老年人遇病盲目从医入院认识第十八
" I! L4 A, |* C+ A9 {4 u% D2 e+ _) E 七八十岁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在所难免,今天摔了,明天骨头裂了,也时有发生,看似危急,其实并不重,找不到好大夫和正确处理方法,有时静养也可以恢复,这时不要轻易上医院打点滴,打消炎针(更不要钻个窟窿,打个钢钉或换个股骨头,这比跌伤破坏还重),否则进了医院“CT”、“化验”、吊瓶一挂,一天也是它,一个月也是它,几十元几百元,上千上万,没完没了,儿女再多也轮换护理不起,有可能从此踏上不归之路。因为它违背了医理,我们常告诫人们,老年人及体虚之人,有四种药不能轻易用,一发汗药,二泻下药,三是凉药,四是消炎药。提高体质,保存体质是治病不可违背的原则,愿人们三思。
+ ` e h6 I$ k" N) m( I8 x
* B; P D4 b! S. t. p0 F" N 正确认识癌症、肿瘤、放化疗消炎之误第十九
9 D+ `5 `. ^8 p. T/ g 凡是癌症、肿瘤都是病的积蓄,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的是长期忧郁成癌,有的是长期服各种伤体之药,依赖药造成的,有的则是临症误诊,误治,惊吓造成的,总之是体质被耗,虚体已极,根据久病成虚,虚则补之原则,癌症者应大补气血,提高体质,使好细胞有好的生长条件,不再转化为癌细胞。最忌放化疗,因为把体质都化没了,还谈什么生存,连长头发的能力都丧失了,还能活命吗。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夺命之举,可以说癌症所谓一发现,一放化疗,别管你是真是假,一旦放化疗下去,都是走上了不归之路,也就是说癌症不一定死人,放化疗大杀大砍消炎,以毒攻毒,这些错误之举可以死人。请人们三思。6 k, ^) N+ r ~% B2 q$ P
病初慎重治疗用药第二十1 Q S3 t5 H5 C5 ^
有些病刚得看似挺重,其实并不重,因整体机能素质并没倾斜,元气并没丧尽,所以并不可怕,这里包括像临时晕倒,即西医所说的脑梗、血栓,脑出血等,还有血压高,血糖高等。怕的是一步迈错,踏上“贼”船难以脱身,有如吸毒一样,开头吃几片药容易,想戒特难。今天的一些素类药比毒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们看到了成年累月吃降压片,成年吃降糖药,长年打胰岛素,特别是所谓“透析”一有开头,一透到死,简直是倾家荡产,人财二空,因为人体的血液是生命,岂能抽来抽去,随便脱离人体,所以在初期治病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治病用药不要太轻信,千万不要图一时痛快,走上不归之路。一直被折磨至死。
4 s- Q, E, u2 `8 Z( S3 p) ~产妇消炎无奶第二十一
5 L8 ^' S6 Y6 p' K. d 婴儿不给哺乳这是最大的错误,但这个错误有许多是由于产妇无乳或少乳难哺,追查原因很简单,现在孕妇产育大部分采用手术剖腹产,由于打麻药、手术失血造成体质下降。这势必造成低烧,这是必然现象,也叫虚热,此时应用中药,人参黄芪之类大补气血,以益原气,虚热自退,可是有些大夫却认为是炎症,大打消炎针,挂点滴,一瓶接一瓶。大多都知道产妇不允许沾凉水,不能出门受风,着凉,而消炎针,点滴比冷风凉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对身体摧毁更大,这样势必造成气血亏乏,无以化奶,严重的多少年后腰腿必痛,各种意想不到的后遗症都容易发生。
6 [( J8 I3 V# h4 G" c# R' O0 N" B9 L: K# f, ~
憋大小便患病认识第二十二) D- {* L& U. w0 N
现在某些城市的街道、学校教室楼房内不设厕所,有大小便时行人学生要走很远的路,有时还不见得找到,这意味着什么?光吃不拉吗?并不是。那就是提倡人们憋便。大便、小便、便所从字义上讲,就是方便,现在不提供方便,而逼迫憋大小便,久而久之,前列腺增生,尿等待,尿路结石都会乘机而生,尤其青少年学生受害非浅,古人讲,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忍大便不出成气痔。严重可患尿毒症、肾衰竭症等。不可不知。 ( k& O7 D" V I( B
2 d6 m2 q/ O% _5 j. G& F
脱离食物物理本性乱补化学元素之误第二十三
5 p( V. I4 c% [, y7 B+ x 我们现在所吃的天然食物都是以物理状态存在的,如大米白面、瓜果梨桃等,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而现在有些人却异想天开,脱离食物的物理状态和本性,认为去吃抽象的、提取的化学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单纯地认为大米饭养生,因为是含各种有益于人们的元素,提取元素可以代替大米、高于大米,所以就产生了盲目补铁补锌补硒补钙之风,我们总不能把乙醇当玉米来食用,更不能把冻了的地瓜也当好地瓜吃。虽然所含元素没变,但味道已变,拿地瓜讲,仅一个温差变化,人体已不再接受它。所以我们说吃含钙的骨头汤、鱼汤和吃高钙片不是一回事,吃菠菜和吃补铁的化学药品不是一回事。仪器测试人体缺铁缺钙和人体实际需要和不需要也不是一回事,人体的一切机能包括生命的存在,都来源于气血的旺盛,它的成份多少、比例都与气血的衰败和旺盛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气血旺盛,各种成分就合乎标准,气血衰败比例就失调,就会缺东少西,是气血旺盛决定所含成份多少,不是成份多少决定气血能否旺盛,单纯靠补什么而去影响和增强血的能力,就是理的颠倒,放弃天然食物,物理状态的中草药。而转服用化学元素性的药品这不是聪明之举,警惕各种副作用。
; o( J# R* E! Q+ n$ N+ a5 s" L' K% ~
食冷水伤人第二十四- ]# ]6 ?! V1 I1 U' ]' c2 ^9 e
要养成喝温热水的习惯,饮各种凉水会伤人。因为外界水与人体内部温差大,特别是在冬季寒冷天气,更容易受害,从道理上讲,冷热不均,对任何物体都是不适宜的。有如冷玻璃杯遇热水容易炸裂,烧红的锅浇凉水也容易炸裂一样,人们不可不知,所以各种矿泉水、冷饮都不要喝太凉(开水放凉了也是凉水)。人和其它生灵不能比,所以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其中有一重要区别就是许多生灵表皮都有屏障和保护层,一是皮毛,二是磷甲,这是抵御各种微生物和温疫侵袭的坚强屏障,也是防止自身真气及养份外泄的一种保护层,而人由于进化,这种保护层大部分已退化丢掉了。只有头部及其它很少几处还有毛发及爪甲存在,大部分变成细皮嫩肉,这些决定了人类吃熟食,喝温水,有利于身体适应性。应该指出的是,现在许多学校为了经济利益,丢掉了历来学校都有开水的习惯,特别是小学生,不给预备开水,逼迫学生交钱喝“矿泉水”、“纯净水”,不知这些学校领导的良知哪里去了。爱护儿童,保护青少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连一口开水也舍不得给。 & y$ }5 D" D# m) U
, e8 g0 \- }- f8 s. Y2 m 改变生灵习性使人类受害第二十五
7 t0 D& F3 A) h1 L 俗话说,猫抓耗子,狗吃屎,鸡吃虫子,这不仅仅是它们的习性,还是大自然赋与它们保持自身免疫力的本能,也是自然界生物链物种能延续的体现,现由于人类科学发展,人为改变物种习性特点,日趋严重,猫不抓耗子,狗不吃屎,小鸡没有吃虫子机会,必然造成这些生灵的免疫力丧失,现在人类打点滴,注射针剂已到疯狂地步,就差没有给猪牛羊鸡挂吊瓶了,一旦发展到这一地步,比注水猪肉和注水鸡还可怕,对人伤害来说,就不再是吃上化肥庄稼的简单问题了,往远说,再发展一步,给生灵界,如果给鸟类,走兽点滴注射,那么“大鹏展翅”、“日行千里”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其实生灵本身是认识中草药的,祖先也曾留下中草药治疗生灵的方法和方书,人们应该醒悟,不要把点滴注射移害于生灵,否则受害的是人类自己。1998年5月5日,香港《东方时报》曾报导食用猪肉中含有人工合成药物克伦特罗中毒事件,2000年6月杭州市先后两次也发生类似事件,这都是动物人性化、用药物改变牲畜成长习性,使人类受害的结果。
+ N; U' X7 I2 {( p# d# r
8 T* M: O, R- J' _% O 正确识别食物好坏第二十六
6 u+ \0 }( D" G2 b# S4 E1 _ 稻米一旦去壳就标志生命受到了破坏,也就是说,由种子变成了米粒,这时若存放时间久了,特别是隔年存放,容易生虫子,这是正常道理和现象,而不生虫子(不是放在特别通风良好的环境里),这是违备常规,不正常,贩米者扬言,不生虫子,那是因为放了六六粉、敌敌畏,所以不要轻易吃不正常的东西,敌敌畏加过的咸菜、火腿、熟食,火碱浸泡过的海鲜,硫磺熏过的银耳、人参这些都改变了物体的本性,人们不可不知。看似好看的东西,不一定好吃,因为做了化学加工;看似大的东西,不一定真大,是改良品种;看似小的东西,不一定真小,那是转基因食品。 / u2 t1 U5 \' O# w2 w
+ h: _) z1 A: J2 `) _ 调理心态与治病关系第二十七$ L& L* p! f2 ]9 o7 ~/ Z4 z
十个病九个心,心是万病之源,练功者讲三调,调息、调形、调心,但调心占百分之八十,“心正功成”,“心平气和”。病者也是这样,如果心情好,百病好,心存恐惧,忧虑杂念,病情就难愈,对于目前那些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以及肝癌、肾炎等。保持心情高兴,是恢复治愈的必备条件和首要条件。药不是万能的,心顺药才能顺,形才能得。否则心不顺,药不顺,形就拒,也就达不到药到病除之目的,什么是心和形呢,心就是心神,形就是形体,中医理论讲,人体是由形神两个部分合一而成,形神合一,人就健康,形神分离,就将走向病态和死亡,所以我们说,有神者好治,失神者难治,这也和治国一样,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现在有些人只知用药,不知养神,安神,调理心态,也就是说,不知窥测和做患者心理工作就等于失去治病的一半。 9 M( r9 F! _5 _! Z
% H+ ~7 {9 b4 j) E3 a- P
无药省钱治病第二十八
4 r& u- r' E2 ^6 U6 M 有病吃药,花钱治病,这是一般道理,但有时由于经济条件和所处环境限制,如无钱买药或来不及买药,为了解决痛苦,也不能等。由于掌握了道理也可以就所处身边环境和条件以理治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钱无药也治病。拿伤风感冒流涕来讲,可以喝姜汤、葱白汤,必要时加几粒胡椒;小儿大人临时胃疼、肚子疼可以喝热姜水,也可以加几粒丁香、肉桂;突然血栓晕倒、中风嘴歪,可以灌香油加姜汁;临时扭伤用炒热葱外敷;临时头晕、血压高可以喝开水冲鸡蛋加糖一试;婴儿着凉肚子疼可以用热水瓶垫毛巾外敷;大便燥结坐热垫;临时牙疼用柳枝煎汤口含嗽等等。总之要分清道理,寒则热用,火则寒用,虚则补,实就泻,合其道理,不一定非花钱用药,有时临时用药比去医院用错药、找庸医误导强百倍,至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不花钱方法到处可见,愿人们动脑思之。
1 K0 x- ^# J1 \# r2 i, h) x0 A; v) A2 B: v" n1 P
惜钱不惜命糊涂对待身体第二十九
9 @7 N7 u4 f' E% d9 A/ M- k7 I 由于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的实施,有钱人逐渐增多,所谓大款者随处可见,但钱再多都是身外之物,没有好的身体、长的寿命,也就是说不懂中医道理而当医盲,那么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人生如寄旅,一旦命短,房屋、财产、老婆、孩子都属于他人。所以惜钱不惜命就是最大的无知和愚蠢。在社会中我们曾看到许多人经济条件很好,打麻将,大把花钱,把上万元首饰戴在手上、挂在脖子上,高贵的衣服穿在身上,可是一遇病不肯用药,不肯舍金,这就好比背几十斤铜钱过河,眼看水没脖子还不肯丢下钱袋子。还有人愿意上当受骗,真正养身治病的中药不吃,真正中医大夫的良言玉语不听,却愿花巨金去摘胆、摘脾、换肾、放、化疗,摧残身体,感叹世人愚昧。 1 H( t* `; d5 i, \: ~) ?
6 s& ^; j* U: y ?7 q H
正确理解和看待人体得病第三十
9 M u" ~2 Z `0 z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病不断去病的过程,这也是人生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人过中年,或五、六十岁以后,自认为没什么原因,不是今天腿疼了,明天手麻了,后天腰疼了,再过几天几个月又好了,这好比天气一样,不能老是晴空万里,又好比季节,不能总过夏天。所以做为人的一生,在身体上都要经历各种疾病考验,小的如牙痛、感冒、咳嗽,大到心脏、血栓、血压,活上几十年都会碰上,没什么了不起。不断得病,不断去病,这就是生存。所以得病并不可怕,就怕被误导,当医盲,造害身体,今天切这个器官,明天摘那个零件,扁桃体能摘,阑尾能摘,胆也能摘,胃能切,脾能切,子宫也能切,肾也能换,心脏也能换,似乎身体这些器官都是多余的,不如摘掉,切掉轻巧,所以古人讲,人死于病者少,死于医者多。2 m# ]& O. Y$ w: W* v
' q* k. a! B q& A
人老学医并不难,我命在我不在天第三十一 & E9 i2 x/ K, T/ S
4 s8 ^; a8 D" x& t4 F
命运只有掌握在自已手里才最保准,这对于上了年纪特别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更为亲切和重要,因为老来孤独,老来难,没有追求更为孤单,人到这时首先希望的是身体好,首先恐惧的就是得病,不懂医,得病时不知所措,必将任人宰割。误诊于庸医庸术之下不在少数。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列强的大炮打破中国大门开始,西方医术进入国土,动刀动锯,消炎点滴,便席卷中国大地,替代了中医中草药养生治病之道,随之庸医劣术,敛财谋利到处可见,甚至看病检查费、挂号费高于药费几十倍,几百倍,换个器官,做个手术,倾贫苦之家几代人的家产,这哪里是治病,救死扶伤?对于老人来讲,都是加速死亡之举。所以老人们应该明白,只有医理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生命长寿的保障,当然了解中医理论,学习中医理论,掌握中医的治病方法也难也不难,贵在肯学,学的过程就是延长寿命的过程。现学现做,总比听信庸医受人欺骗强,在这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如世人所说“十年打坐不如一时顿悟”,这就是要告诉和鼓励有志者在学医的道路上不要望而生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