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4 23: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5)4 R3 Z# x, G3 e* \$ r
0 J( N9 i1 j- A% ^- D
李煜,他在开封已经“活”了两年多了。! c! Z# _7 c- |. y' Y4 ?* X, `" J
他活得好吗?“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他活得不好吗?到了公元978年,宋太平兴国三年,他已经从最初投降时的违命侯升到陇西郡公了。& C* x& `+ [! @9 d( e$ M
公侯尊荣,钟鸣鼎食,万人之上,还会有什么不快乐吗?可宋史里明白地写着,单在金钱方面――“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自言其贫,诏赐钱三百万。”
: c+ @- f5 q4 Y& W( w 很多人都对李煜侧目,搞什么,浪费惯了吧,以为还在你的金陵皇宫里?何况当初仁慈的曹彬曾经允许你随意携带财宝到开封过富翁日子,难道一两年之前就都败光了?- e' z$ t/ N. p+ h
真是这样吗?请翻开《续资治通鉴》的太平兴国二年,看那一页最上面的几行字。原文说,宋朝的左藏库看守贾黄中,在升官外放前,最后一次查库交接,发现一间锁得死死的库房,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十个装满了金砖的大柜子。9 }& `! N2 Q t [
追查来源,是“李氏宫阁中遗物,未著于籍,”这个“李氏”是指谁呢?是后唐的“李”,还是南唐的“李”?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后唐之后的“后汉”就有答案了。当年刘承佑为了打郭威,连皇后都恨不得卖了去发军饷,还能留下来这么多的金砖?!5 ]* T" o; T J7 N( |$ x1 A# K- q
可怜的李煜,他不知是被谁把钱给骗走了,连钱的去向都不清楚。因为“未著于籍”,连赵光义得知之后都大喜,特地赏了发现者贾黄中20万贯铜钱。9 m# M) l) p- H- c8 N8 G
钱,从来口不言利手不沾钱的富贵散人李煜终于知道钱意味着什么了。人生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冷硬与灰暗的东西和销金红罗帐、春枝锦洞天的区别在哪里,他终于都知道了。
* r8 ]7 w7 I7 ~9 b. Q; _5 f1 H 但知道了,却不等于就要去做。就像同样是肚子饿了,有的人会拿起弓箭上山,有的人扛着锄头下地,而有的人,却是悲叹流泪,沿街乞怜。
! m2 C- m: w( A5 a) r 不是说李煜在摇尾乞怜,如果真是那样他倒好了。他身上有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这些东西不管是虚幻的还是愚腐的,都绝不允许他不要脸。* t- N. }( B5 Z$ u9 O( k! e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前南汉皇帝刘鋹,这个杂种就是个很实际的人。当皇帝时他狂征暴敛,为所欲为,怎么开心怎么来,绝不管别人的死活。等到当了俘虏,那就全面放下架子,给主人当一条最乖最可爱的狗,以便能分到一块肉骨头,并且啃得长久些。5 T9 } [4 c) }& ~/ p
但李煜不行,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但就算再难受,他都要穿得整整齐齐,保留住哪怕只是表面上的那点尊严和体面。
& z+ ?/ X" s9 ]/ e t7 T2 u
. z& X3 a$ Z% _# p6 [ 连载(256)' s# i ]/ v& E9 _- d) g, @5 ~
6 {. L. Y5 h9 L5 J
李煜却偏偏得不到。什么是战败者呢?就是失去了一切的人!他初到开封时,以为到了人间地狱,可是没想到赵匡胤经常约他喝酒吃饭,还在饭桌上讲论一些文学问题。
# s; j8 R& u( [; C 这让他分外难受,谈什么文学呢?这分明就是拿他开心。但10个月之后,他就明白了赵匡胤对他有多么的宽容。因为赵光义突然当了皇帝。
) x3 D+ M, c& A R 噩梦开始了,不说贫穷,饥饿和寒冷离他还很远。赵光义给了他300万贯铜钱,可夺走了他最宝贵的东西――他的尊严,和他的女人。办法用得光明正大,有官职的男人每天要朝觐天子,有诰命的女人也要定期进宫里朝拜皇后。李煜的夫人小周氏,被封为郑国夫人,她每月必须进宫,每次都要停留好多天才能回来。至于发生了什么,我珍惜自己的键盘和手指,我不写。& w6 ?( U$ a2 ~/ y
李煜愤怒,可最终却只能习惯性地转化成了悲伤和悔恨。他没有朋友,更不能离开开封,远远地躲开,他只能拿起笔,把心里无尽的痛苦转化成了字字血泪的词句。于是,他成名了。2 s$ u5 L2 y! h3 f, f
忧愤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李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把“词”这种民间小调式的规律迅速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再不是吟风弄月式的无病呻吟了,再也不是五陵公子般的寻花问柳了,不管后人怎样贬低他是个没种且没脑的亡国之君,他们都不得不承认――“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8 |# w+ f7 i. n% Y) q5 E 但李煜的祸事也就此临近。# [$ g9 l. [. h; N5 c3 G7 M
在他悲伤寂寞的日子里,曾经有三位故人来探望过他。最先来的,是一个渔夫。为个渔夫提着鱼骗过了李煜家的“看门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7 s$ Z1 E% K$ ]/ r7 v 您……还认识我吗?
' V: r. }' ~4 y: N9 d* M+ @ 李煜震惊,居然是他金陵的乡音。
; n" ^6 t$ x+ Y 渔夫抬起了头,那是一张悲喜交集的脸。李煜好久之后,才想起来,这是他的一位大臣的儿子,叫郑文宝。
. R4 j; e0 y) f% d 悲喜交集,但没法多说,郑文宝千言万语都凝聚成了一句话――您要谨慎,要珍惜宋朝皇帝对您的宽容,千万不要乱想乱说!- X: b9 O$ M$ Y: n4 J' x) @, @" ]
李煜频频点头,但他或许真的不知道,他在这两年里所写的词句,早就已经风传天下,尽人皆知了。% M5 L+ o7 h3 H
郑文宝走了,再来的是张洎,就是他以前的宰相。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洎再不是以前的那个人了,他来,居然是来向李煜打抽丰!
+ y1 _7 ~. d0 ~ U' k9 t& ~- v% Z 人是会变的,但怎么会变得这样快,这样大啊!李煜再不愿多说什么,他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只剩下了一只白金做的脸盆,他随手扔给了张洎,让这个人马上消失。
+ l# O* B8 B3 S$ q9 z7 w 时光飞逝,转眼间公元978年的7月份到了,李煜迎来了他的第三位故人――徐铉。两人见面,李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突然放声痛哭,徐铉……还有两年前那么的南唐忠臣,为他做了那么多,可他完全辜负了他们!" b8 J# Z- n, T: K$ M, q
悲痛中,他脱口而出――悔不该当初杀了潘佑、李平!
$ w- H# ?$ p" f& @# L% T 李煜再一次沉浸在了自己的情绪里,他完全没有看到这时的徐铉与以前有什么区别。徐铉的脸上没有表情,他很快就告辞了,然后直接进了皇宫,向赵光义复命,把刚才李煜说的每一句话都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0 ^: z1 S- P" x8 L* O 但历史可以作证,他真的是不知道赵光义下一步要做什么!
9 s; m7 ]6 `; g: C' G 徐铉在宋朝就像当年进了曹营的徐庶那样,既不得志,也不求上进,完全自我排斥在官场富贵之外。但什么都晚了,7月,很快七夕月圆之夜就到了。
2 `2 N: F4 Z4 e$ Y1 I7 k, ` 那是李煜的生日,这一天天色刚晚,许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女人,从开封城的各个角落走向了李煜的宅院。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他们不再去看宋朝人的脸色,更不去想他们自己会有什么后果。他们要――给李煜过生日。
* x1 S5 c9 H1 ~! ^3 X% ]0 i# R9 z 门关起来了,红烛也点燃了,门之外还是宋朝的天下,而门里,仿佛还是两年前的金陵……每一个人都是欢笑的,她们像当年一样为李煜载歌载舞,希望他至少在今夜能够片刻欢娱。这一夜,李煜神思飞越,越过了重重山河,万里大地,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江南,回到了他曾经的家园。亡国之恨,身世之伤,从来没有像今夜这样清晰,一些词句像是自动流淌了出来,之后就算经过千年间无数的文人吟咏考辨,都没法从中删改一字。4 `1 M) t5 ?& n& u
因为那是李煜的心声,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命运之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V0 R* g& ~4 c5 f# o* G9 H, E 歌声飘出了门,飘出了围墙,飘进了赵光义的皇宫里,“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在赵光义的心里只有一个解释――李煜要乘东风,顺春水,回金陵,造反!/ G2 h* G" N0 h0 F* z) C
那好吧,李煜的歌声还没有停歇,就有人敲门。来人身份极为显赫,那是当年的皇弟赵廷美。他带来了皇帝的祝贺以及一杯酒……李煜在剧痛中死去,死状极惨,剧烈的腹痛让他的身体弯曲,头不由自主地碰到了自己的脚尖,这就是“牵机毒”。/ U( a2 z9 r7 @1 R- Y8 s
他在词作的最巅峰时死去,心潮起伏,剧痛难当,悲欣交集――因为终于解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后主,从嘉,走好吧,从此再不要嫡落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