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驳祝味菊先生重阳学说8 D. n8 U1 s8 Y% d. W
——选自《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3 D- P. P, F6 z" U# v& x( L
( f+ w$ w: a9 ~; y) G* h
j) L* \3 W$ @# l《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邢斌、黄力主编,姜宏军、姚洁敏副主编,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g- z+ d2 h; K Y8 z- d9 l
9 e& S) Q; f8 B9 g说明:以下文字为《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中《伤寒质难》第七篇的一则评按。《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一书给与祝味菊先生“特立独行的中医思想者”这样一个高度评价,但该书编者并不膜拜祝味菊先生,而是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对待祝先生的学说。这一则评按就是对祝先生重阳学说的批评,当然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对祝先生的批评,而应该视作是对所有重阳或重阴学说的一个驳斥。欢迎朋友的批评指正。
; l4 ]* r) u6 p+ L* W! D. O5 b/ ^0 `1 r8 L: V
5 { Y* E/ g/ G! x3 @7 p% A8 Y8 W& k ~7 S
" x+ C& U4 n: h. a/ g5 n
2 x( j' J3 C6 z1 I8 v( [
评按:以上反复辩论,阐发重阳之说。重阳学说到底有没有道理呢?2 s4 S3 l/ F7 @
, }: \9 U' A+ Y& N! l' f0 }: i
0 o! |# k" P* V3 R( M/ c- ]历来重阳、重阴之争无非从下面三方面展开,我们逐一分析。 : B* b+ M* F/ H0 l6 w- d( C( V
第一,阳或阴在生理病理过程中何者更重要?这个问题的争论绵延了近千年,无法统一,原因有二:1、阴阳概念涉及面极广,几乎无法作出全面的界定。2、阴阳概念高度抽象,并且互根互用,针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总之,无法实物化,更无法度量。试问如果连进行比较的双方的概念都无法清楚的确定,那怎么比较?
' d( B. A- K, u! s- ] X4 D# ^6 d2 x9 m- R
第二,在生理上,阳或阴占据的比例哪个更多一些?这个问题其实是不足为训的。难道生理上阳或阴哪个更多一些,就说明阳或阴哪个更重要一些吗?并无这样的因果关系。更何况,阴阳无法度量。 & O |' Z" l! w( H0 w( T8 e
: N- B3 C: e+ Z7 ^6 G3 b第三,在病理上,阳或阴哪个更容易消耗一些?这一点反映在现实层面就是阳虚、阴虚哪一类的病人更多。这倒是可以统计的。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是提醒我们临床上要注意、要当心什么,顶多是更重视哪个的问题,跟哪个更重要毫无关系。同样一个“重”字,含义不同。 8 u0 |$ X- Z6 x' _0 Y
8 R; L/ |3 ^* ~% I( k& u
其实,除重阳、重阴学说外,所谓的各家学说也是强调中医理论的一个方面,他们要证明自己的学说,往往也是围绕着与上述三方面类似的思路: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性和病理上的容易损耗,在现实层面就是多见这类病人。(为了表述方便,拿虚证为例,如果是实证就要反过来。)
5 q5 d, B8 j1 s# U. [1 V, e4 w5 O) E
细想一下,不管是持重阳、重阴之见者,还是各家学说的创立者,他们都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医。他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鼓吹一种没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学说。他们必然是在临床上遇到了很多相似的病例,用当时流行的方法治疗无效,然后采用新的方法有效,才鼓吹一种新学说的。因此,真实的逻辑是:现实层面多见某类病人,推想病理上某一方面容易损耗,进而强调生理病理上某一方面的重要性。仔细想想,其实病理上的易损耗,与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性没有因果关系。但各家确实进行着这样似是而非的论证。因此,正确的态度是取学说背后的经验为我所用,而不必理会似是而非的论证,并且博采众说,不囿于一家。 4 _# R8 S5 d* L% Z. s& V7 }2 g
$ c5 c* N! Z, N- T$ C
回过头来,在本篇中,祝先生论证重阳学说正是从上述第一、第二两个方面进行的。我们认为他的论证是牵强的。而陈先生最终还是没有信仰重阳学说。他1954年发表的《中医医疗方法简论》一文认为重阴、重阳是一种宗派观念,重阴、重阳的争辨都是一种偏见,从过去争到现在始终是一场糊涂官司。可见祝先生最终还是没有说服陈先生。 6 B' O3 \0 _% q: k! w
% ~) T2 J0 d8 y5 M; |6 {本篇的论证没有涉及第三方面的证据,但我们敢说此后一定会涉及。果然,《阳明上篇第十三》中祝先生说:“正阳明有之,特不常见耳。”《阳明下篇第十四》祝先生说:“今人体质,纯阳者少,可温之证多,而可凉之证少。”又说:“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其实,这才是祝先生推崇重阳学说的真正原因。下面可以再举祝、陈两先生的两段话,他们虽然是在说别人学说的产生,可用在祝先生自己身上也是很恰当的。
; `8 q$ E8 ?- T% o0 Z( \. i9 g$ Z# ~3 V! ~" ?6 x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环境色彩。东垣生于戎马仓皇之秋,民多伤于饥饱劳役,故有补中益气之论;丹溪处于渔盐之乡,地多卑湿,民病内热,故有清利滋阴之说;叶氏之著《温热篇》,亦适应当时环境之作也。” / G# U" s- M3 O
6 b( H; f5 T% O5 j“吾人研究医学当以历史目光,追溯昔贤之环境与其著书立说之动机,勿拘泥其所用之术语,惟推求其真义之所在,则前人之经验皆我人青囊中物也。” ; ]; n! v3 o; z$ E* f
# o. o9 h" U- ~* R
以上两段话均出自《附辨温热病篇第十》。如果将此观点同样用在祝先生身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祝先生在社会动荡、人们营养状态普遍较差、大部分中医师只知以寒凉药物治疗温病的背景下推崇重阳学说,意在“挽偏救弊”,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抛开当时的社会背景,重阳学说就很难成立。把它作为一家经验可以,若视为真理顶礼膜拜则非。祝先生在本书多次强调要成立比较合乎逻辑之学说,他的八纲五段、协助自然疗能之法都是符合逻辑的学说,但重阳学说则不是。 / S! o2 `. d- G- C4 H8 k
x [+ ~& W! I9 p' g最后,关于祝先生对“阴平阳秘”的解说,我们认为是有新意的。可是,《内经》里并无“阴平阳秘,是曰平人”这句话。当然,对不对,不是看其是否出自经典,而是看它本身有没有道理。 " ?* e) r# f$ C0 l
0 q+ {* R# ^7 ]! f我们认为:3 ]: l# E- d8 T/ ]
第一,对“阳秘”的见解是有临床实用价值的,也是温潜法的理论依据。
8 j9 V; w7 L$ A+ f# D8 k, b+ F5 J$ N7 {; [: P+ {, x$ ?5 N, L* h
第二,“阳不患多”,没有道理,因为阴阳无法度量,所以没法证明。并想以此来证明阳更重要,也是不合逻辑的。这就是前面说的第二方面的问题。 ; C. M! x f8 h# A) ~! R
h8 v. e6 }1 ]; t% X, z4 O+ e, b
第三,虽然《内经》没有把“阴平阳秘”与“是曰平人”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是祝先生自己把它们连在一起的,但他连得很对。说明他还是相信阴阳平衡的,认为阴平阳秘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是一个正常的人。(顺便一说,其实不仅是祝先生,不管谁怎样地推崇重阳,还是推崇重阴,他最后总得承认阴阳平衡)而恰恰是“是曰平人”一语,是对他自己推崇的重阳学说的一个反动。因为,不管你重阳,还是重阴,最终落脚点还是“是曰平人”,还是讲究阴阳平衡。6 Z; W4 J4 O9 O. G( d
, B2 N# ~; k U* y, S那重阳也好,重阴也好,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重阳、重阴是无法证明的,因为阴阳无法实物化,无法度量。但是,是否平人,他的体内是否阴阳平衡,却是可以知道的。因为我们依靠望闻问切。所以,基于这两点,我们的阴阳观是阴阳平衡,而不讨论重阳还是重阴,因为无意义也无法证明。 当然,重阳、重阴之争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那种刻板的阴阳平衡是一个冲击,使我们明白阴阳平衡,不是说阳的重要性或所占份额是50%,而阴50%。那么到底是多少呢,无法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因为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在某个比例时阴阳能够达到平衡的状态。
/ i* r# p) Q( p/ `" G- r
( b) t0 B; \ f% P0 n, C4 _& f0 }; G9 q1 B5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