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87|回复: 0

《太平广记》★画★算术★卜筮★医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2 10: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平广记》★画★算术★卜筮★医卷7 X8 l# R: Z9 }% L

- t: P0 [% c' L4 ?1 H9 k+ \3 I# D
2 H+ `/ ^9 w0 C5 K( `5 P《太平广记》 宋 李昉等编著  卷210-卷220 画  算术 卜筮 医 ) c2 l* w$ q. D& C2 J

3 I4 r; z3 Q1 a# B, U1 ]# Y5 o( ~
) U8 z9 V8 N1 ]2 E8 \6 W
8 P& c$ m, Y8 J* t- L# a7。 卷第一百九十七 至 卷第二百三十二  文才、技艺      三十六卷
' C) o& V) B! F: x" x  卷第二百十   至 卷第二百二十   画  算术 卜筮 医 十一卷 4 P( b  Z: u. E* M9 [
卷第二百十   画一  烈裔   敬君   毛延寿  赵岐   刘褒 . r& d1 B2 L5 x& g" l+ i
            张衡   徐邈   曹不兴  卫协   王献之 " R' O+ m- D9 e) `5 @) G
            顾恺之  顾光宝  王慄   王濛   戴逵 , V  T% ]( j+ W" N# \) C
            宗炳   黄花寺壁 ! N/ O0 m% I& N
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  宗测   袁茜   梁元帝  陶弘景  张僧繇 , ?) c. f0 U! Q' F
            高孝珩  杨子华  刘杀鬼  郑法士  阎立 ! D" I0 ]+ n8 t5 ]. E
            阎立本  薛稷   尉迟乙僧 王维   李思训
4 r* Q* z8 T% j3 O) }. F            韩干 " N) W  C7 {2 E) Y, i! P1 ^
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  吴道玄  冯绍正  张藻   陈闳   韦无忝
; h' w3 T- a2 t4 u$ o$ y0 ?            卢棱伽  毕宏   净域寺  资圣寺  老君庙
1 L( B/ i) B1 b- U            金桥图  崔圆壁  
/ K1 C2 X! ^& v" C- a- T  o5 R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  保寿寺  先天菩萨 王宰   杨炎   顾况 + O& ]1 a' m! P  F% y
            周昉   范长寿  程修己  边鸾   张萱 % a- V+ i9 A% U/ M# \- _2 g8 n
            王墨   李仲和  刘商   厉归真  圣画 1 c! t: Y! m: x& i4 v& b
            廉广   范山人  韦叔文 1 C$ x+ a; h6 v$ z, Z# }
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  贯休   楚安   应天三绝 八仙图  黄筌杂编 0 w# s/ s% e% c. x, x/ D/ Q

& l. m) k! j5 I& b1 J( x  u 0 s4 j' Q% |% b6 @. q- g
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  郑玄   真玄兔  曹元理  赵达   贞观秘记
7 j5 L7 b' Y9 }3 k            一行   邢和璞  满师   马处谦  袁弘御
/ n: j) g! n; ~6 _: m9 R 1 {% F5 o. s' s4 @/ M
1 c$ `* C$ ]* E8 L: W  H
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 管辂   淳于智  柳林祖  隗照   郭璞 % K: X* ?1 Z. y0 _
            蔡铁   吴中察声者     王子贞  张璟藏 1 q3 J3 v- x: }. G9 _
            凑州筮者 蔡微远  车三   李老   开元中二道士
& H/ @; D0 n' b1 `. X8 d+ h            蒋直 - o+ B8 e6 F8 C* J* }& j
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 沈七   颍阴日者 王栖岩  路生   邹生 : J: ?, K3 s4 m) Y2 q' n
            五明道士 黄贺   邓州卜者
$ }. [6 {  I( a& D7 M 5 `  }: R% ]# w7 y( x1 t/ I

0 X; Z+ S) S1 S2 j- o7 j' [! b9 c8 G, q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  华佗   张仲景  吴太医  句骊客  范光禄 1 x0 \4 _& Z( h
            徐文伯  徐嗣伯  腹瘕病  李子豫  徐之才 7 Z4 Z; e% j- k( {, u0 A' ~
            甄权   孙思邈  许裔宗  秦鸣鹤  卢元钦
( t6 {& b  g8 K            周允元  杨玄亮  赵玄景  张文仲  郝公景 # q# S/ t! m& G2 y7 X
            崔务 : s9 c4 F0 T) T/ c: U
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  周广   白岑   张万福  王彦伯  李祐妇 1 i3 X! b, U6 E6 L1 M+ |
            元颃   梁革   梁新   赵鄂   高骈
! E1 m$ p5 ]( A1 X            田令孜  于遘   颜燧 . P- Y# |4 ]! ?; p  o
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  申光逊  孙光宪  渔人妻  陈寨   陶俊   q  p5 W! a, O) S; h0 q( r
            张易   广陵木工 飞盅   菌毒   田承肇
) D. [/ O9 U6 v) d! x! i, z            蛇毒   冶葛鸩  杂说药  异疾   绛州僧
0 X3 y0 I0 l# F2 e! a0 Q6 S3 J            崔爽   刘录事  句容佐史 崔融   刁俊朝 2 v/ g5 i9 ~7 S5 s
            李生   魏淑   皇甫及  王布   侯又玄
, m  V( a# ~, E5 _" t3 {! W+ y            李言吉  蒯亮
& W1 d9 j! X2 W% a& u( P; T0 h; \
! P. m+ F" L3 l 2 l+ g  I6 P+ K1 ~

  h7 J* X3 L3 N9 _4 C" z% ^
  [4 s- g9 K9 w" b8 ` . h, g$ `* l$ |

1 M8 ?. q, _% J. w" w- R* a" I0 t
1 l8 Q0 e8 W' `1 |7 w( _0 u/ T7 z卷第二百十 画一
7 ]5 I/ u" `. ?/ _1 i烈裔 敬君 毛延寿 赵岐 刘褒 张衡 徐邈 曹不兴 卫协 王献之 顾恺之 顾光宝 王慄 王濛 戴逵 宗炳 黄花寺壁
$ C) x' Y3 `7 z; o
6 G: r) i% d+ T, N; t6 L 5 P  @+ q( U2 E  [+ S" p

+ M& D2 N& z* l9 @. z: F
, ?* e3 |9 c  a
  L% s3 x. i. J9 W; C烈裔 7 B  u9 e/ L# q
秦有烈裔者,骞霄国人。秦皇帝时,本国进之。口含丹墨,噀壁以成龙兽。以指历地(地字原缺。据拾遗记补)如绳界之,转手方圆,皆如规度。方寸内有五岳四渎,列国备焉。善画龙凤,轩轩然唯恐飞去。(出王子年《拾遗记》) 9 F0 o9 ]1 R" z+ [! Y0 I& D+ x
【译文】 " m* H, p! Q7 t" X8 V# v
秦朝时有个叫烈裔的人,骞霄国人。秦始皇时代,是他本国将他当成贡品进献给秦朝的。烈裔口含颜料,喷在壁上就形成龙兽形象,用手指划地面就象用绳子丈量一样的准确。他手一转划出的方形和圆圈就象用尺子、圆规等工具划出来的似的。烈裔可以在一寸见方那么大的地方画上各种山岳、河流,各个国家的版图。他特别擅长画龙画凤,画出的龙凤活脱脱的,唯恐它展翅飞去。 + z  `6 u7 j, L( E7 Y
* T7 E, C7 x1 Y9 Z- D

1 m3 b* u0 y# T& s# S" K* q+ c* ~- h+ E 8 |0 ~6 |5 `' B9 P

  ?5 w) ~% Q# p: i0 [" d
/ q' T" k& b) k" }3 L2 A敬君 7 ~8 ^1 h% I2 ^& o& m
齐敬君善画。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画。君久不得归,思其妻,遂画真以对之。齐王因覩其美,赐金百万,遂纳其妻。(出刘向《说苑》)
/ A: l1 b( O1 W/ k【译文】 % b( d' q) i& g  e+ p
齐国的敬君擅长绘画。齐王建造一座九重台,召见敬君去九重台作画。敬君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他非常想念他的妻子,于是绘了一幅妻子的画像,很美,跟真人一样。齐王看见了这幅画像,也觉得画的女人非常美丽。于是齐王赏赐给敬君钱百万,将他的妻子迎入宫内为嫔妃。
- j, z8 U  |6 `2 m; T- y ' D1 v5 }* p' h: @% m' d

9 r$ m1 x1 ~6 w9 `! _ : n) l" _8 P+ [# Z. x+ F: M
7 w# l" z1 ?: p9 Q$ q* I
2 k! o: ?* P0 P. ~
毛延寿 ; L) v1 k, y% c* r3 H% D% W
前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令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不减五万。唯王嫱不肯,遂不得召。后匈奴求美人为阏氏,上按图召昭君行。及去召见,貌美压后宫。而(压后宫而四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占对举止,各尽(各尽二字原缺,据明抄本补)闲雅。帝悔之,而业已定。帝重信于外国,不复更人。乃穷按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新丰原作杂画,据《西京杂记》改)刘白、龚宽并工(刘白、龚宽并工六字原缺,据明抄本补)牛马众势,人形丑好,不逮(逮原作在,据《西凉杂记》改)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希。(出《西京杂记》)
: W. }) ]3 a9 j0 n【译文】
" S% [/ X& a: J. K8 E' P6 U4 h前汉元帝时,后宫里的嫔妃特别多。元帝不能经常都看到她们,于是画工们给这些嫔妃们每人画一幅像,元帝看着画像喜爱那个就召见那个。后宫里的嫔妃们都纷纷贿赂画工,多的给十万钱,少的也得给五万钱,为的是让画工将自己画得妩媚漂亮些,好得到皇帝的宠爱。只有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这样,她始终没有让元帝召见过。后来,汉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匈奴的单于派来使者向汉元帝求婚,请求将一位美女嫁给他们的君王为正妻。汉元帝按照画工们绘制的画像下诏将王嫱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待到将王嫱召见来时,元帝才发现她的美丽容貌压倒后宫。其余的那些嫔妃们谁也没有王嫱美貌。而且,眼前这位他第一次见到的嫔妃,行、立、坐、卧、一举一动、一频一笑都是那么的闲雅大方,妩媚得让人销魂。汉元帝深深地感到惋惜与后悔。但是事情已成定局,堂堂大汉朝的天子得讲信誉,不能再更换人选了。于是,元帝命人彻底追究这件事情。将所有宫内的画工都处死。抄没画工们的家产时发现,每个画工的家产都超过一百万。其中有一个画工叫毛延寿,杜陵人,他为作人像画丑陋的、老的、年轻的,都画得真实生动。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等画工都擅长画牛马群图。然而画人像不管是美是丑都赶不上毛延寿。下杜阳望也画得一手好人像。他尤其擅长调配颜色,也是同一天被处死。一时间,京城中的画工很少了。
' d7 K& M7 n# x4 b5 q5 w7 q% S 0 ~8 O5 S8 h8 @( d' Q. A

! d. p9 }; ~! W
; e  m! w" j( C# s% { : }: @1 ~" S: w8 H
+ `  _- B8 ]: E$ I0 L" ^9 j; r
赵岐 0 F8 \; T' d% Z! t! ?
后汉赵歧字邠卿,京兆杜陵人。多才艺,善画。自为寿藏于郢城中。画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居宾位,自居主位,各为赞诵。献帝建安六年,官至太常卿。(出范晔《后汉书》) 1 k0 b/ E5 r4 O& O" [2 |% ^9 d; J/ b
【译文】
3 z7 c; `5 m1 @; B后汉赵歧,字邠卿,京都地区杜陵人,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他给自己绘的寿像藏在郢城中。画像上画有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位在宾座,将他自己画在主位。这四个人给他献赞礼祝寿。汉献帝建安六年。赵歧官任太常卿。
% C! R& T2 B8 U1 I) h ( h/ K* Q/ v6 \. O

; e* a& W; [# w' k; i. {" L4 ?; d  \
- m4 c* r% Q; m1 a5 S : W; e$ C. `2 q& G

  @9 Y0 e5 Z' W刘褒
6 ^/ X! _! Y! v5 H) \1 P5 d后汉刘褒,桓帝时人。曾画云台阁。(明抄本台阁作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官至蜀郡太守。(出张华《博物志》)
9 D3 A* g4 p0 R4 S3 }【译文】 ) h4 W4 @2 L- g, G& |/ [0 `
后汉刘褒,汉桓帝时代的人,曾经给云台阁作画,人们看了后感觉热;又画《北风图》这回人看了感觉凉了。官至蜀郡太守。
# T* j  }6 i1 c) ?
; X7 m. p( Z: ?; C
* [+ e. r' p) l; y/ |0 ?! n- b+ q" z
! @$ m% g# a! V6 z
7 p) A* r- Z9 j2 \8 b  _
  A! a+ Z, |/ Q张衡 ( {8 {3 F4 b& c6 ]- k4 R% R' G
后汉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高才过人,性聪,明天象,善书。累拜侍中,出为河间王相,年六十二。昔建州满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身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水中不出。或云,此兽畏写之,故不出。遂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之。今号巴兽潭。(出郭氏《异物志》) 9 T$ _! i" I7 K7 @# L
【译文】
- l; X- T8 N0 [" m3 V6 Q  M- z  w6 O后汉的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才高过人,生性聪慧,通晓天象,擅长书法,多年官任郎中,后来出任河间王相,享年六十二岁。以前,建州满城县山中出现一只怪兽名叫"骇神"。人头猪身,长相非常丑恶,各种山神鬼怪都厌恶它。这种怪兽在水边石头上出现,张衡前去山中想将它画下来。他来到水边取出纸笔后,怪兽又不出来了。有人说:"这只怪兽惧怕画它,因此不出来了。于是张衡收起纸笔,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一动也不动,怪兽果然出来了。张衡悄悄用脚指将它画下来。这幅画现在有人称它为《巴兽潭》。 1 g! L$ V. H' L# d

2 ~4 o, l. X- I8 l4 v8 @0 P 1 ~9 `  c: r& o' l
  W( l0 g! x; y
5 W! X4 X6 b* O3 i
- L' A+ k7 [- c! J$ v; \- t
徐邈
6 H7 y. Q" m) Y% e魏徐邈字景山,性嗜酒,善画。魏明帝游洛水,见白獭爱之,不可得。邈曰:"獭嗜鲻鱼,乃不避死。"遂画板作鲻鱼,悬岸。群獭竞来,一时执得。帝嘉叹曰:"卿画何其神也。"答曰:"臣未尝执笔,所作者自可庶几。"(出《齐谐记》) & g. X8 d2 x2 W0 j% e
【译文】
3 n/ O1 D/ J  T- ~; l% s魏徐邈,字景山,好喝酒,擅长绘画。魏明帝游赏洛水,看见从水中出来一只白獭。明帝非常喜爱它而又不能捉到它。徐邈说:"獭喜欢吃鲻鱼,见到鲻鱼不怕死地抢着吃。"之后,他就在画板上画上鲻鱼挂在岸边,果然引得群獭争相来食,终于捉到一只白獭。明帝赞叹地说:"徐卿你画的鲻鱼简直都神了,竟能将白獭引来!"徐邈回答说:"我不常执笔绘画。我作的画,都跟这幅鲻鱼差不多。" . r% Q8 l7 \8 n4 L5 O

3 L2 k) f; _$ B
. J9 h9 B( p- A: X2 l- A% r
% S' h- B) k9 l' {& G/ Y5 n曹不兴
0 Z. p( V6 A# i# v1 ^谢赫云:"江左画人吴曹不兴,运五千尺绢画一像,心敏手疾,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无遗失尺度。此其难也,唯不兴能之。"陈朝谢赫善画,尝阅秘阁,叹伏曹不兴所画龙首,以为若见真龙。(出《尚书故实》)
5 [) u) B2 F3 M2 l, P$ y【译文】 7 q( P1 r) v- J6 D- u/ {1 l
谢赫说:"江左吴地有个画人叫曹不兴,在五千尺阔的绢上画人像,心想手到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画上的人物头、脸、手、脚、胸膛、两肩、脊背,都非常合乎比例。这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曹不兴能画到这种程度。"陈朝谢赫也擅长作画,有一次他悄悄走进曹不兴作画的秘室中,看到曹不兴画的一只龙头,栩栩若生,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只真龙头。谢赫叹服不已。
' A  O+ d( \6 J
! ~4 \' e& V5 l' O1 I! h
1 @  J9 ^4 w% i4 d1 U  O0 K
+ i  I* h. v/ ^  [& u1 y) `+ ~ 5 G/ a  q* D) @
" Y4 B$ o% O  T6 R: P5 o" J+ V% `
卫协
/ V- W( d8 Y# A! ~4 h: G晋卫协。《抱朴子》云:"卫协、张墨、并为画圣。孙鸿之《上林苑图》,协踪最妙。又《七佛图》,人不敢点眼睛。"恺之论画云,《七佛》与《烈女》,皆协之迹,壮而有情势。《毛诗北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此画短卷,长装八分。张彦远题云,元和,宗人惟素将来,余大父答以名马精绢二百匹,惟素后却又将货与韩愈。韩之子昶借与相国段文昌,却以模本归于昶。会昌元年见段家本。后于襄州从事见韩家本。谢赫云,"古画皆略,至此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有气韵,陵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出《名画记》) 5 r* i- t* A) ^3 e" w
【译文】 - H3 N  u. K! k+ K; h" T1 Y
晋人卫协。《抱扑子》说:"卫协、张墨、并列为画圣。孙鸿收藏的《上林苑图》,是卫协画作中最好的一幅。还有《七佛图》,画上的人物都不敢给他们画上眼睛。恐怕点上后,人物活了以后从画上走下来。"顾恺之评论画说:"《七佛图》与《烈女图》都是卫协的真迹,人物壮美而情趣盎然。《毛诗北风图》也出自卫协之手,构思的奇巧在于表现人物的情态上。"这是一幅短卷,长装八分。张颜远题字:"唐宪宗元和年间,同族人惟素要将这幅画卖给我家,我的祖父答应用名马,精绢二百匹买这幅画。后来,惟素又将这幅画卖给了韩愈。韩愈的儿子韩昶,借给了相国段文昌。段文昌留下了真迹,却将摹本还给了韩昶。会昌元年,见到了段文昌家中收藏的真本,后来又在襄州从事那里见到了韩家摹本。"谢赫说:"古人的画都很粗糙,到了卫协才开始精美起来。作画的六种技法比较全面地运用了,而且日渐精熟。卫协的画虽然还没有达到形神兼备的程度,却已经超越了以前的诸位画师,是世间从来未有过的绘画精品。他的作品在画坛第一名家曹不兴之下,在张墨、荀勖之上。"
7 O5 T& R. i. [, U  ~3 C
7 W- a2 q$ P( M # F8 g1 e% R" @3 t+ U+ N2 v2 a' D

: a  K7 j* u8 N7 L7 I/ w2 s 8 ~( x- \3 A5 j& t/ x+ F) o

- j# S; k+ V) `" E1 F! h" T' k王献之
3 H6 `: f) L, @2 Y6 h0 I/ [晋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妙于画。桓温尝请画扇,误落笔,就成乌駮悖牛,极妙绝。又书《驳牛赋》于扇上,此扇义熙中犹在。(出《名画记》)
4 u- d2 V! a. R: \【译文】
& r3 T) r9 w3 O晋王献之,字子敬,年轻时就负有盛名,风流豪迈,草书、隶书继承他父亲王羲之的风格,更擅长作画。桓温曾经请他画扇面,下笔有误,就着这一错笔而画出一头乌斑母牛,画极好。又作一首《斑牛赋》,写在扇子上。这把扇子,义熙年间还有呢。 6 L( k2 `9 y4 E. x, Q
: J( e  b2 B& t8 x3 _! r

9 K8 U! P) p$ q2 Q- R
, C/ }0 w0 N6 A2 h" Y4 u: j' |! t7 P/ [ 0 B; N" s# Z$ p6 O6 A5 d
0 l& ?5 h! z( |8 O. a6 q
顾恺之 ( K9 {6 m- u4 q7 J: _: ^  E0 P# D
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人。多才气,尤工丹青,傅写形势,莫不妙绝。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已来未有。"又云:"卿画苍苍,古来未有。"曾以一橱画暂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题之。其后玄闻取之,诳云不开。恺之不疑被窃,直云:"妙画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又尝悦一怜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康遂拔钉。乃愈。又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无病,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便如轻云蔽日。"画人物,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貌,正在阿堵之中。"又画裴楷真,颊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鉴识。具此,观之者定觉殊胜。"嵇康赠以四言诗,画为图。常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于一岩中,人问其故。云:"一丘一壑,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谓之二字)子宜置岩壑中。"长康又尝于瓦棺寺北殿内画维摩居士,画毕,光辉月余。《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刹会,请朝贤士庶宣疏募缘。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长康独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后寺僧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闭户不出(不出原作往来,据明抄本改)一月余,所画维摩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乃谓僧众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观者,请施五万;第三日观者,可任其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及百万。刘义庆《世说》云,桓大司马每请长康与羊欣讲论画书,竟夕忘疲。(出《名画记》) / _" t# W7 N6 w4 H

* L& d9 L! h6 o6 y. B: L0 r7 a《清夜游西园图》,顾长康画。有梁朝诸王跋尾处云,图上若干人并食天厨。贞观中,褚河南诸贤题处具在。本张惟素家收得,至相国张公弘靖。元和中,宣惟素并钟元常写《道德经》,同进入内。后中贵人崔谭峻自禁中将出,复流传人间。惟素子周封前泾州从事在京,一日有人将此图求售,周封惊异之,遽以绢数匹易得。经年,忽闻款门甚急。问之,见数人同称,仇中尉愿以三百素绢,易公《清夜图》。周封惮其迫胁,遽以图授之。明日,果赍绢至。后方知诈伪,乃是一豪士求江淮大监院。时王淮判盐铁,酷好书画,谓此人曰:"为余访得此图,然遂公所请。"因为计取耳。及王家事起,复流一粉铺家。郭侍郎承嘏阍者以钱三百市得。郭公卒,又流传至令狐家。宣宗尝问相国有何名画,相国其以图对。后进入内。(出《尚书故实》)
1 d- V( I! _3 g9 u【译文】
  [% M3 q. f6 ?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人。顾恺之很有才气,尤其擅长作画。他的画构图勾线,涂抹写意,没有不绝妙的。谢安对顾恺之说:"你的书法,自从有人类存在以来没有过你这样的。"又说,"你的画郁郁苍苍,也是从古以来所未有的。"顾恺之曾经将一厨柜的画暂时寄放在恒玄家里,都是他最上品的画从未面世过的,并贴上封条。后来恒玄听说厨柜里盛的都是顾恺之自己的上品画作,便打开柜将画取走,并欺骗顾说他并没有打开柜子。顾恺之不怀疑他柜子里的画是让人给偷走了。而是自我解释说:"好画能通神,幻化成仙飞走了。就象人修炼成仙一样。"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曾经爱过邻居的一位姑娘,将这位姑娘的画像画在墙上,用钉子钉在心上。这位姑娘马上心疼,将这事告诉了顾恺之。顾恺之马上拔走画像上的钉子,这位邻家姑娘心马上不疼了。还有一次,顾恺之想为殷仲堪画一幅像。殷仲堪有眼疾,坚决辞谢。顾恺之说:"画像上的你眼睛没有病,我画人物从来不点眼睛。若明点眼瞳,涂上一笔,便如同轻云蔽日一样,那不好。"顾恺之画人物,多年不画眼睛。有人问他不画眼睛的原因,他回答说:"画人物画身体四肢画得好与不好,没有多大关系,传神之笔,就在这不画眼睛中呢!"顾恺之给裴楷画像,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说:"裴楷长相俊,有鉴识,就画在此处。看画的人一定感觉这个人很不寻常。"嵇康赠给顾恺之四言诗一首,顾恺之将诗意绘成画,常常指着这幅画说:"画上的这个人物,画他挥手弹琴很容易,画他目送归飞的鸿雁就难了。"顾恺之又作一幅画,画的是谢幼舆站在山谷中。有人问他怎么这样画?回答说:"一山一谷,这个人适合将他放在山谷中。"顾恺之曾经为瓦棺寺北殿的墙壁上画维摩居士像,画好后维摩头顶华光四射,月余不散。《京师寺记》上记着说:"兴宁中年,瓦棺寺刚建成住进僧人,设置法会,请朝中贤士,世间应人捐款赞助,当时的官员文士捐款没有超过十万钱的,唯有顾恺之捐资百万钱。他家一向清贫,人们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法会上宣读的捐款祝祷文上写的数额付款时,顾恺之对僧人说:"请贵寺选一面空白墙壁,我去到那里后,关好门户,不许他人进入。顾恺之在寺里整整呆了一月有余,在这面墙壁上绘一幅巨大的维摩画像,将要画眼睛时,顾恺之对僧人说:"这幅画作好后,第一天来观看的人,请让他向寺里施钱十万,第二天来观看的施钱五万,第三天来看的随便施多少都可以了。到打开门时,壁上的维摩巨像,光濯整个寺院。前来观看布施的人群堵塞寺门,挤满了寺院,不到一会儿工夫,就集资上百万钱。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桓玄大司马,每请顾恺之与羊欣讲论画书时,竟然一谈就是一个通宵,连疲劳都忘记了。"
# V* U7 j6 h& o4 y6 o4 z5 x! d2 F
* h, o$ ?% Y/ T, h) |《清夜游西园图》是顾恺之画的。画的末尾处,有梁朝诸王写的《跋》:画上象有上千人一同在天上的御厨里吃饭。唐太宗贞观年间,褚遂良等诸位贤人的题署也都具在。《清夜游西园图》原来由张惟素家收藏,一直传到宰相张弘靖。唐宪宗元和年间,皇上宣召张惟素和钟繇进宫书写《道德经》,张惟素同时将此画进献给皇上。后来宫内太监崔谭峻又从宫内将这幅画带出来,使它重又流入民间。张惟素的儿子前泾州从事张周封在京期间,一天,有人拿着《清夜游西园图》想卖给他。张周封非常惊异,马上付给这个人几匹绢买得这幅名画。过了一年,忽然听到有人急剧地敲门,问这个人有什么事?看到门外有好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仇中尉愿意用三百匹白绢换你的《清夜游西园图》。"张周封惧怕这些人威胁他,立即将《清夜游西园图》取出来,给了这些人。第二天,果然有人如数运来了白绢。后来才知道,这是受了人家的欺诈。原来,有一个劣绅有求于江淮盐署衙门,当时是王淮在那署理盐铁。此公酷受书画,对求他的这个人说:"你能为我求得《清夜游西园图》,一定满足你的请求。"这才有这位豪绅设计从张周封那里诈取《清夜游西园图》一事。待到王淮家犯事后,这幅画又流入一个粉铺家,又让郭侍郎委托一个在宫内担任祭祀执事的人,用三百钱买到手里。郭侍郎去世后,这幅《清夜游西园图》又流入令狐家。唐宣宗有一次问宰相令狐藏有什么名画?令狐说他家藏有一幅《清夜游西园图》。后来,将这幅画进献给皇上。
5 t  U5 y; g! [9 ?  | % w' o  B- k& _5 L# o( R
5 a& U% R- v5 i0 V+ c2 d

# m4 {; x4 j1 O' w2 `
& ^! J* w3 F7 @+ P7 Z
) Y& J6 L" z# ~0 _9 y1 I0 F顾光宝 * W2 M( c$ N) @( G8 ~
顾光宝能画。建康有陆溉,患疟经年。医疗皆无效。光宝常诣溉,溉引见与卧前,谓光曰:"我患此疾久,不得疗矣,君知否?"光宝不知溉患,谓溉曰:"卿患此,深是不知。若闻,安至伏室。"遂命笔,以墨图一狮子,令于外户榜之。谓溉曰:"此出手便灵异,可虔诚启心至祷,明日当有验。"溉命张户外,遣家人焚香拜之。已而是夕中夜,户外有窸窣之声,良久,乃不闻。明日,所画狮子,口中臆前,有血淋漓,及于户外皆点焉。溉病乃愈,时人异之。(出《八朝画录》,明抄本作出《八朝穷怪录》) 8 J& ~7 q. ]  ^( l! Y
【译文】
6 U- h+ S: P# R顾光宝能画。建康有个人叫陆溉,身患疟疾有一年了,多处求医治疗都不见效果。顾光宝有一次到陆溉家去,陆溉将他请到床前,说:"我患这种病很长时间了,怎么治也治不好,你知道吗?"顾光宝不知道他患有这种病,对他说:"你患了这种病,我确实不知道。要知道,何必让你躺在室内这么久。"于是让人拿来笔墨,画一墨狮子,让陆溉张贴在室外的牌榜上,并对陆溉说:"这幅狮子图贴出去便灵验。你可在心里虔诚祷告,明天就会灵验的。"陆溉当即让人张贴室外牌榜上,并派家人焚香膜拜墨狮。到了这天晚上半夜时分,听到室外有窸窣之声,过了好久,才听不到了。第二天早起,见牌榜上贴的墨狮子,口中胸前有淋漓的血迹,整个室外都溅有血点子。陆溉的疟疾病痊愈了。当时的人都感到惊异。 0 G- j  N, i& P8 x

5 q; `" \! d* _' u& u% m 1 z1 a  G1 t/ d, |! c7 y. ?
& Y3 L: K0 ~. H% o
$ ~0 j, x% d/ f. e9 l7 j# D

- D4 o- t8 @9 i, D( |; I王慄 1 ]; ~: H5 o3 O& F$ J
晋王慄字世将,琅琊临川(明抄本,许刻本川作沂)人。善属词,攻书画。过江后,为晋朝书画第一。音律众妙毕综。元帝时为左卫将军,封武康侯。时镇军谢尚于武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慄画。(出《名画记》)
0 T( R5 c6 Z. w【译文】 9 V7 Z- r% h5 h: d( ]/ k
晋王慄,字世将,琅琊临川人,擅长填词,又攻书画。过长江后,是晋朝书画界第一妙手。诗、琴、书、画全都通晓。晋元帝时官任左卫将军,封武康侯。当时正值镇军谢尚在武昌乐寺建造东塔,戴若思建造西塔,都请王慄为塔作画。
5 e- j3 C/ c- p$ w4 {4 r6 B 1 z8 J4 Y) F* H5 p: j

# u+ A0 w! s  Q" C$ |8 U$ ~
% o3 L5 s! v8 d* w( c4 O2 I6 W
' \& @( I1 Q) V# f2 j
( L) J5 ?) p/ ~3 U7 y7 L王濛
$ g' w- a$ O; t% A% R晋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慄(《历代名画记》五慄作庾。)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尝往驴肆家画轜车。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画,但人有饮食美酒精绢,我何不可也。"特善清谈,为时所重。(出《名画记》)
" X6 h1 k$ a- d: A* w' Q【译文】
) n  ?! f1 Q+ P! i2 w; T0 E晋王濛,字仲祖,晋阳人,生性放诞不羁。书法比王慄高,绘画大妙,特别追求高远的境界,经常去驴市那儿画丧车。王濛自嘲道:"我平生嗜酒好吃肉擅长绘画,如果有人肯拿出丰盛的菜肴、美酒、白丝绢,我为什么不可以为他作画呢!"王濛特别擅长高谈阔论,为当时人所看重。 9 _, T$ F  w' t. u$ H2 U& F; i
: ], w% e4 X! ^; q' ^: Y7 y5 m

- A! X4 d5 w: E) X: [7 h3 x
# _- C2 m; |; R3 E* ?' G9 o ) y2 |) b! ]; y" w
) f% H3 |1 m/ S; W
戴逵
; ?2 D% P( L; K! X; Y晋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幼年已聪明好学,善琴攻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郑玄碑,时称绝妙。庾道季看之,语逵云:"神犹太俗,卿未尽耳。"逵曰:"唯务允当,免卿此语。"(出《名画记》) ) ~1 {- L; B; T
又 戴安道幼岁,在瓦棺寺内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但恨吾老,不见其盛耳。"(出《世说杂书》)
3 l8 C4 H+ v* l* H- _, a% X- k【译文】
- {4 T4 n6 }& A- p% L  P晋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幼年时就聪明好学,擅长弹琴爱好绘画。戴逵在孩童时,就用白瓦屑、鸡蛋汁放在一块,再用尿将它们和在一起作成郑玄碑,当时人看了都称赞他作的绝妙。庚道季看了后,对戴逵说:"这座碑的神韵还太俗气,你还没有尽心地去作。"戴逵说:"我一定将它作的再好些,免得你说这样的话。"
$ w* J; w( a: ~0 v' X1 g
7 c6 U* p4 A+ D- y7 j7 T* N# u2 h戴逵小时候,在瓦棺寺内作画,王长史看到后说:"这孩子没有经过拜师学艺就能作画,他最终有一天会成名的。但是可惜我年迈了,见不到名声鼎盛时候的他了。" ' r& y2 f1 d3 N- b; Q$ w; n4 O6 a
! G3 b" ?* q$ h0 W, h
% }- B) c3 a# F# C: ^4 s

0 X5 M1 Z6 C; s/ l2 Y1 d
7 a( ?) T/ {. j) O ) M0 j: Y, t5 |
宗炳 5 k) B) b; P# @0 I' X
宋宗炳字少文,善书画,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以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出《名画记》)
, P9 X( w4 \2 l0 k& |3 E【译文】
0 {, {& `* O  r! v+ C  n6 A宋宗炳,字少文,擅长书画。他西面乘船去过荆江、巫峡,南面登过衡山。并且在衡山建座草房住在那里,后来因为有病才返归江陵。感叹地说:"年老多病,天下的名山恐怕不能都游遍了。我该沉淀一下我的情绪,平心入静,躺在家里游吧。"于是将他游历过的名山大川都绘画在墙壁上,整日坐卧面向墙壁观看。 2 h' U- I9 O0 c1 L6 @/ P+ I( t8 n
# I2 d5 h" l7 M% M) A  h

: x* r) q5 `' d, `7 w! Q% K2 _/ }- Y . b. e3 X! ^9 ?
! p" |; B5 E) t; u; a( f- p
" \7 \  {5 z) h. m0 b# n$ \
黄花寺壁 ' e) j, C! }% @' ~0 z! u
后魏孝文帝登位初,有魏城人元兆能以九天法禁绝妖怪。先邺中有军士女年十四,患妖病累年,治者数十人并无据。一日,其家以女来谒元兆所止,谒兆。兆曰:"此疾非狐狸之魅,是妖画也。吾何以知?今天下有至神之妖,有至灵之怪,有在陆之精,有在水之魅,吾皆知之矣。汝但述疾状,是佛寺中壁画四天神部落中魅也,此言如何?"其女之父曰:"某前于云门黄花寺中东壁画东方神下乞恩,常携此女到其下。又女常惧此画之神,因夜惊魇,梦恶鬼来,持女而笑,由此得疾。"兆大笑曰:"故无差。"因忽与空中人语,左右亦闻空中有应对之音。良久,兆向庭嗔责之云:"何不速曳,亟持来。"左右闻空中云:"春方大神传语元大行,恶神吾自当罪戮,安见大行?"兆怒,向空中语曰:"汝以我诚达春方,必请致之。我为暂责,请速鏁致之。"言讫,又向空中语曰:"召二双牙八赤眉往要,不去闻(明抄本闻作问)东方。"左右咸闻有风雨之声,乃至。兆大笑曰:"汝无形相,画之妍致耳,有何恃而魅生人也。"兆谓其父曰:"汝自辨其状形。"兆令见形,左右见三神皆丈余,各有双牙长三尺,露于唇口外,衣青赤衣。又见八神俱衣赤,眼眉并殷色,共扼其神,直逼轩下。蓬首目赤,大鼻方口,牙齿俱出,手甲如鸟,两足皆有长毛,衣若豹鞹。其家人谓兆曰:"此正女常见者。"兆令前曰:"尔本虚空,而画之所作耳,奈何有此妖形?"其神应曰:"形本是画,画以象真,真之所示,即乃有神。况所画之上,精灵有凭可通,此臣所以有感。感之幻化,臣实有罪。"兆大怒。命侍童取罐瓶受水,淋之尽,而恶神之色不衰。兆更怒,命煎汤以淋,须臾神化,如一空囊。然后令掷去空野,其女于座即愈,而父载归邺。复于黄花寺寻所画之处,如水之洗,因而骇叹称异。僧云敬见而问曰:"汝此来见画叹称,必有异耶,可言之。"其人曰:"我女患疾,为神所扰。今元先生称是此寺画作妖。"乃指画处所洗之神,僧大惊曰:"汝亦异人也。此寺前月中,一日昼晦,忽有恶风玄云,声如雷震,绕寺良久,闻画处如擒捉之声。有一人云,势力不加元大行,不如速去。言讫,风埃乃散。寺中朗然,晚见此处一神如洗。究汝所说,正符其事。"兆即寇谦之师也。(出林登《博物志》)
0 B6 j- D6 G# x, D【译文】 * |/ W$ ~- Y: U, Q# l
后魏孝文帝初登位时,有个魏城人叫元兆的,能用九天法禁绝妖怪。超先,邺中有个军士的女子,十四岁,得上了一种邪病有好几年了。给这女孩治病的,先后有几十个人,都没有办法治好她。一天,这个军士带着女儿到元兆住的地方来求见他给女儿治病。元兆看了看女孩,说:"她的病不是狐仙等妖魅作的怪,是画妖使她这样的啊。我怎么知道的?现在天下有成了神仙的妖精,也有具备灵性的妖精;有在陆地上的妖精,有在水中的妖精……我都知道他们啊。你所讲述的病状,是佛寺中壁画上面四天神部下的魅在这个女子身上作祟。我这话说的对不对?"女孩的父亲说:"先前我在云门黄花寺中东壁画东方神下乞求他老人家施给我恩惠,经常带着我这个女孩一块儿去,我这女孩常常惧怕这壁画上的神仙,夜里梦魇,梦见恶鬼来了,抓住她大笑,从此得了这种邪病。"元兆大笑,说:"没错。"忽然与空中人说话,左右的人也听到空中有人语跟他对答。过了好一会儿,元兆向室外庭院中生气地责备说:"怎么不快回去?疾速将他押来!"旁边的人听到空中有人说:"春方大神传话给元大行:'恶神我自己应当处死,怎么还需要见元大行呢?"元兆大怒,向空中说道:"你为我转告春方大神,必须请他来,我要立即责罚他,请他们赶快将他锁上带来。"说完了,又向空中说:"速召二位双牙将、八位赤眉将速去。不用去告诉东方大神了。"元兆身旁的人都听到忽然有风雨声大作,到了近前。元兆大笑说:"你本来没有身形的,画得还挺好的呢。你仗恃着什么来迷惑生人?"又对患邪病的女孩说:"你自己辨认一下,是不是他?"于是,他又命令这些神灵们现出原形。元兆身旁的人看见有三位神灵在他们面前,身高一丈多,每个神灵都长着三尺长的双牙,露在口外,穿青红色的衣裳。又看见有八位身穿红色衣裳、长着红眉毛的神灵也站在那儿。他们一块儿抓住春方大神迫使他到屋门口这边来。这位春方大神头发蓬乱,双眼通红,鼻大口方,牙齿都露在外面,手上的指甲象鸟爪,两脚长着长毛,身上穿的衣服象是拔掉毛的豹皮。病女孩的父亲说:"这个灵怪正是我女儿常见到的那个。"元兆命令春方大神到跟前来,说:"你本来是没有形体的,只是在墙壁上将你画出来了。怎么会有了这种妖形呢?"春方大神回答说:"形就是画,画得跟真的一样。真,就是有神了。况且,又画在墙壁上了,精灵有了可以凭依附体的东西。这样,具备了形体的同时也具备了情感;而情感又让我迷上了这位女孩。罪臣实在是有罪啊?"元兆大怒,让服侍他的童仆用罐瓶盛水浇这位春方大神。水浇完了。这位春方大神神色依然。元兆越发愤怒,又让童仆将水烧开了再浇,转眼间这位恶神化为乌有,地上只留下一个状如空袋子的东西。元兆让童仆将这件东西扔到空野里去。那位患邪病的女孩也马上坐起来,病也好了。女孩的父亲带领女孩回到邺郡后,又来到黄花寺里画壁画的东墙前。他看到画春方大神的地方,象被水浇过似的。大为吃惊,连声说:"真是怪事,真是怪事!"寺内僧人云敬看见他,问:"你这次来见到壁画称怪,一定有特殊原因,请你说说。"女孩的父亲说:"我女儿患的邪病,是受到神怪的骚扰。元先生说,就是你们这幅壁画上的春方大神骚扰的。"说着,用手指向壁画上被水浇洗的地方。云敬僧人大惊,说:"你也是个怪异的人。上个月有一天,大白天的,忽然寺院内变得昏暗如晦,狂风大作,黑云奔涌,响声如雷,绕着寺院转了好长时间。而且隐约听到壁画这里象有人被捉拿的声音。有个声音说:"我们的势力压不过元大行,不如赶快去吧。说完了,狂风才散去,寺院内又跟原先一样晴朗了。待到了晚上,才发现这壁画上有一具神像象被水洗去了似的。考究一下你刚才说过的事,正相符合。"元兆,就是寇谦的老师。
8 H- x& G( [, O. V, D8 H- c( y 4 Q& ]5 G9 J3 X8 J7 g
/ ^& U+ L# q6 ]& }' Q  Q
- L( n9 V% W2 o8 K

) p. ?% W3 {+ h$ X" S* k( E
- [0 ^4 W6 H( u% d ! ?/ N3 H) ^* z( B8 O( f& ~1 U. D
; j  q7 c, O; J/ ~
: d3 ?8 n* l" C: c! u; m9 I- W2 g
- R: Y9 K/ G' R

8 u: g( Y, e% j/ H; q/ i% Q3 m * Q% S/ s0 c  j" O

$ Z  H" z8 L3 F$ M& {) u. z卷第二百十一 画二 / n- t& Q; I1 ^; ?3 ~4 l
宗测 袁茜 梁元帝 陶弘景 张僧繇 高孝珩 杨子华 刘杀鬼 郑法士 阎立德 阎立本 薛稷 尉迟乙僧 王维 李思训 韩干
& B5 B! j. Y/ G. Q9 s) |9 V
" Q9 }4 m$ E- I; z3 ?: P & M: O3 V6 }9 l) O5 A  F/ F6 S

& z+ W( H# U1 {, m; I9 g7 {
: I7 [+ @7 J/ ?! `# D, w9 |
3 O5 b' J3 J8 k" o4 ?宗测 # t$ W2 m' f8 B9 o' I
南齐宗测字敬微,炳之孙也,代居江陵。不应招辟。骠骑将军豫章王嶷请为参军,测答曰:"何得谬伤海凫,横斤山木?"性善书画。传其祖业,志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隐庐山,居炳旧宅。画阮籍遇孙登于行障上,坐卧对之。又永业寺佛影台。皆称臻绝。(出《南齐记》) 7 t' r% Y( f; c  c. l
【译文】
5 |0 C. `$ Q! u南齐宗测,字敬微,宗炳的孙子,他家世代居住在江陵。宗测从不应召去做官。骠骑将军豫章王嶷请他任参军,他回答说:"为什么要滥杀那些无辜的海鸟野鸡?为什么要去滥砍那些与人世无争的树木?"宗测生来就爱好书法,绘画。他继承先人的书画事业,立志要游历名山大川。他将祖父宗炳的遗作《尚子平图》,临摹在室内墙壁上。宗测一生隐居在庐山祖父留下的旧宅里,将阮籍遇孙登的故事,画在室内的屏风上,终日或坐或躺在屏风前观看。宗测还为永业寺的佛影台作过画。人们都称赞宗测的画达到绝妙的境界。 5 Q2 `3 _, ~) k3 F3 k. b3 x

1 Z! @# @3 M! L# y7 f5 `, e2 N 6 X6 e! i6 e" E: c) R

+ s9 N/ T" A1 [: ?; l 6 j6 }1 w. V+ d) `6 N  V
% R9 J& z: C  j9 Z9 x6 k
袁茜
2 _1 x  V( m! K  b  ]$ e5 Q8 p齐袁茜,陈郡人。时南康郡守刘缯妹为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过切,心用恍惚,遂成癔病。医所不疗。袁茜善图写。画人面,与真无别。乃令画王形象,并图王平生所宠姬,共照镜,状如偶寝。密令媪奶示妃。妃见乃唾之,因骂曰:"斫老奴晚!"于是悲情遂歇,病亦痊除。(出谢赫《画品》)
8 V9 M8 t6 l( F( Q, X! R. A) O  t【译文】 7 C3 |4 K" V3 [' [; C8 t' g
袁茜,齐朝陈郡人。当时,南康郡守刘缯的妹妹嫁给鄱阳王为妃,夫妻俩很是相爱。后来,鄱阳王让齐明帝给杀害了。刘缯的这个妹妹悲伤过重,心神恍惚,终于酿成了癔病。请医生诊治怎么也治不好。听说袁茜擅长绘画,画的人像,跟真人没有什么两样。南康郡守就请袁茜绘画鄱阳王的形象,并将他平生所宠爱的姬妾画在他身边,共同照镜子,情形象要一块儿睡觉,让一个老奶仆悄悄地将这幅画拿给郡守的妹妹看。王妃看到后,啐一口,骂道:"怎么不将他早杀了呢!"于是,王妃的悲伤逐渐平静下来,癔病也随着痊愈了。 / C2 K; T, P8 L' ]$ f
' _& z8 v: A: [* |8 F
" T' |" y. Y! H0 t: f

8 R7 g$ U: `) u2 Y
, a7 f6 F* ]. w$ v 4 W' T7 N' W' I/ f: }; |
梁元帝 * p8 V6 M: V% F1 c" c# d2 P8 q7 h
梁元帝常画圣僧,武帝亲为作赞。任荆州刺使时,画《蕃客入朝图》,帝极称善(据梁书)。又画《职贡图》,并序外国贡献之事(序具本集)。又游春苑,白麻纸《画鹿图》、《师利像》、《鹳鹤》、《陂池芙蓉》、《醮鼎图》。并有题印传于代。(出《名画记》)   T6 I3 i6 @$ B( s5 ]# b/ V
【译文】
( f0 Z* v5 Z. J  `' |) q梁元帝曾经画过圣僧,武帝亲自为他写赞词。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时,曾经画过《蕃客进朝图》,武帝特别称赞这幅画。梁元帝还画过《职贡图》,并在题词中记述了外国使臣进献贡品的情形。梁元帝游春苑后,用白麻纸画《鹿图》、《师利象》、《鹳鹤》、《陂池芙蓉》、《醮鼎图》。上面都有题款与用印,流传后世。 / W# z4 d4 D' [5 |  X( E

6 t! c" e; Q. K2 \( {% U: c
1 o1 c* x# J. m8 z: G5 I) g
6 b4 g% J: y$ I: s, n 3 E6 f- w3 Z$ f

  V7 d" Y: ~! C( U/ T/ J陶弘景   T* y  n% s9 ^, M$ A& R
梁陶弘景字通明,明众艺,善书画。武帝尝欲征用。隐居画二牛:一以金笼头牵之,一则逶迤就水草。梁武知其意,遂不以官爵逼之。(出《名画记》)
+ _- k2 M6 |3 F6 |2 p/ u5 A6 z- \【译文】 ( U, l/ ~. c- u3 T9 N; U' y
南北朝时梁人陶弘景,字通明,懂得各种技艺,擅长书法绘画。梁武帝曾想征召他出来担任官职,他在隐居处画二条牛:一条牛让人用金笼头牵着它,一条牛随意在水边吃草。梁武帝从这幅《双牛图》上看出了他隐居不愿为官的寓意,于是就不再给他官职,封他爵位来逼迫他了。
' q$ S; @8 ~% r& V
! ^/ U7 g" I% _' E$ b. ?5 h* w/ t ( C* y% @. K' x& [- H* c) H2 s

( v, n, K* a8 u2 J
3 j3 e$ \6 I7 u# |
0 P! _' s# J9 I张僧繇 0 |9 G- ]. {3 B% O8 P5 W
梁张僧繇,吴人也。天监中,为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武帝修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时诸王在外,武帝思之。遣僧繇传写仪形,对之如面也。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内有柏堂。僧繇画庐舍那像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内如何画孔圣?"僧繇曰:"后当赖此耳。"及后周灭佛法,焚天下寺塔,独此殿有宣尼像,乃不毁拆。又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眼睛。每云:"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上天。未点睛者见在。初吴曹不兴图青溪龙,僧繇见而鄙之,乃广其像于龙泉亭。其画留在秘阁,时未之重。至太清中,雷震龙泉亭。遂失其壁,方知神妙。又画《天竺二胡僧》。因侯景乱,散拆为二。一僧为唐右常侍陆坚所宝。坚疾笃,梦胡僧告云:"我有同侣,离拆多年,今在洛阳李家。若求合之,当以法力助君。"陆以钱帛,求于其处,果购得之。疾亦寻愈。刘长卿为记述之。其张画所有灵感,不可具戴。(出《名画记》)
* p' A+ u( |" k$ T又润州兴国寺,苦鸠鸽栖梁上秽污尊容。僧繇乃东壁上画一鹰。西壁上画一鹞。皆则首向檐外看。自是鸠鸽等不复敢来。(出《朝野佥戴》) ; ]: K( q1 X  `: F3 X
【译文】 5 W9 m, a/ e8 x# U! y" m, J
( ]' ~; D/ Q. b3 D8 u5 `3 S
张僧繇,南北朝时前梁吴地人。天监年间,官为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梁武帝修饰佛寺时,多次让张僧繇给这些佛寺绘画。当时,梁武帝的几位王子都封地在外。武帝特别想念他们,派张僧繇前往几位王子的封地绘画他们的仪容、形体,梁武帝看到几位王子的画像就象见了他们的面一样。江陵有个天皇寺。是齐明帝时建造的,里面设有柏堂。张僧繇在柏堂里画上卢那舍和孔子等十位哲人的画像,明帝责怪他,问:"佛门内怎么能画孔子的像?"张僧繇回答说:"以后还当仰仗这位孔圣人呢。"待到后周消灭佛教的影响时,焚烧天下寺庙,佛塔,唯独柏堂殿因为画有孔圣人的画像而没有被拆毁。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内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每次都说:"若点上眼睛,龙就会腾空飞去。"有人认为他这是荒唐的妄想,就请他给龙点眼睛。张僧繇点了两条龙的眼睛后,不多一会儿,电闪雷鸣,击穿墙壁,这两条龙穿壁驾云彩飞上天去。未点眼睛的那两条龙还在那儿。初时,吴人曹不兴画青溪龙,张僧繇看了后没有看上眼。于是,他在龙泉亭上画了许多青溪龙,而将曹不兴的《青溪龙》画藏在秘阁中,使得这幅画在当时未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梁武帝太清年间,雷击龙泉亭,将这秘阁的墙震塌,露出曹不兴的这幅《青溪龙》画,人们看了后才知道这幅画是神妙的上品之作。张僧繇又曾画过《天竺二胡僧图》。因为河南王侯景举兵叛乱,在战乱中画中两僧被拆散。后来,其中一个胡僧像被唐朝右常侍陆坚所收藏。陆坚病重时,梦见一个胡僧告诉他:"我有个同伴,离散了多年,他现在洛阳李家,你要是能找到他,将我们俩放在一起,我们当用佛门法力帮助你。"陆坚用钱到胡僧告诉他的洛阳李家,购买另一个胡僧的画像,真的买到了。过了不久,陆坚的病果然痊愈了。刘长卿写了一篇文章记述了这件事情。对于这张画的其它神灵感应,在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 ' z7 P' C8 I1 w8 y
又:润州兴国寺,苦于鸠鸽等野雀栖在房梁上,它们拉下的粪便玷污了佛象。张僧繇在东面墙壁上画一只苍鹰,在西面墙壁上画一只隼鹞,都侧头向檐外睨视。从此,鸠鸽等鸟雀再不敢到屋梁上来啦。
" c1 G3 T7 n/ Z" c
9 H7 \9 E8 k; f! X8 Y0 y 4 N3 T, A# w; L8 D

4 s5 p$ W7 s' V+ k. g7 K+ B) r / v* ]( U9 p, |, l
7 _! ~9 v2 V' a4 X
高孝珩 3 I2 q" P7 S+ p
北齐高孝珩,世宗第二子,封广宁郡王尚书大司徒同州牧。博涉多才艺。尝于厅壁画苍鹰,观者疑其真,鸠雀不敢近。又画《朝士图》,当时妙绝。为周师所虏,授开府,封县侯。孝珩亦善音律。周武宴齐君君臣,自弹琵琶,命孝珩吹笛。(出《名画记》)
8 b/ @( n$ }7 z& X0 E2 ]【译文】
! k. M; j, I- K$ r高孝珩,北齐人,是世宗的第二个儿子,受封广宁郡王尚书大司徒同州牧。高孝珩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曾经在厅堂墙壁上画一只苍鹰,看了的人都以为这只鹰是真的,鸠雀都不敢靠近前。他又画过一幅《朝士图》,在当时此类画中称得上是最绝妙的佳作。后来,高孝珩被北周的军队所俘虏,授与他开封府尹,封他为县侯。高孝珩还通晓音律。周武帝宴请北齐君臣,亲自弹奏琵琶为宴席祝兴,让高孝珩吹笛为他伴奏。
* C( e8 W! Q8 c3 I5 k2 @! |& _& H4 S
$ _  {3 @2 G: i" Q2 |' H ! _: T. E, F( u. c
3 G- _" N! M; z2 `# x- s
& X. |( i2 q% O% f! u9 Y

: q7 n  }" _: |, A3 h5 h9 A8 R0 T$ f杨子华   J9 y: o3 {# n' K2 ~. Y1 X
北齐杨子华,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常画马于壁。夜听,闻啼啮长鸣,如索水草声。图龙于素,舒之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时有王子冲善棋通神,号为二绝。(出《名画记》) ! e! T$ c8 @/ H
【译文】 % Z  e6 L/ x2 j0 g& g
杨子华,北齐人,世祖时,官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杨子华曾经在墙壁上画马,夜里听听,壁上有马咬齿长鸣,好象在吃啮水草。杨子华在白绢上画龙,展开后,则有云气萦集在白绢上面。世祖非常看重杨子华,让他住在宫内。当时世人称杨子华为"画圣",没有世祖的御诏,他不得为别人作画。当时,北齐还有一个人叫王子冲,擅长围棋棋艺高超,似有神助,当时的人称他们为"二绝"。
2 b8 z' F+ u( [) P+ b4 D/ {0 `
3 c& ]2 K& ]8 e* }, L" x; w6 }
1 Y1 _3 [9 a- I* Y% \; W # P% g9 J+ _; T2 R: j
: [! _, `4 [. Z- _+ u* q3 j
1 Q9 {# L6 T- ?0 I- h3 Z
刘杀鬼 4 q) a6 l2 m, W" w; n) v
北齐刘杀鬼与杨子华同时,世祖俱重之。画斗雀于壁间,帝见之,以为生,拂之方觉。常在禁中,锡赉巨万。任梁州刺史,名见北齐书。(出《名画记》) 5 N- s9 R+ h+ }2 H% l9 G
【译文】 : a0 N) `( _5 n0 |$ |* U
北齐有个人叫刘杀鬼,是杨子华同一时期的人,世祖对他们二人都很看重。刘杀鬼在墙壁上画《斗雀图》,世祖看见了,以为是活雀呢。用手擦试一下,才觉出是画的。刘杀鬼经常出入宫中,世祖还常常赏赐他价值巨额的财物。刘杀鬼官任梁州刺史,他后来被收入《北齐书》中。
4 v/ r* @( J* y5 N' u2 S) f) ]0 t! L
  E1 V) f5 h6 |7 s/ M
5 |' F9 F+ t# {  _0 Q2 @# Q& e
, Z6 v7 C. ^# U0 u, F4 y1 q  L2 H
9 L6 D( O5 [; {( I; W ( w1 c% T, S6 ?  ^: U! K" _+ e6 ~
郑法士
/ C- o" I) ?/ Z  G3 g, l1 q; Z% `隋田杨与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是称"三绝"。杨以簟蔽画处,郑窃观之,谓杨曰:"卿画终不可学。何劳障蔽?"郑托以婚姻,有对门之好,又求杨画本。杨引郑至朝堂,指以宫阙衣冠、人马车乘曰:"此是吾之画本也。"由是郑深伏。光明寺改为大云寺,在长安怀远里也。(出《名画记》)
: k! l* F" L- ^% J5 _, L【译文】
& A! L2 G6 z/ U- M隋朝时,有田生杨生,跟郑法士一同给京都光明寺画小塔。郑法士画东壁北壁,田生画西壁南壁,杨生画外边四面墙壁,当时人称他们为"三绝。"杨生用竹席遮蔽画画的地方,郑法士偷偷看了后,说:"你的画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为什么还劳动你用竹席将它遮蔽起来呢?"后来,郑法士跟杨生结为姻亲,关系进了一层,求着要杨生的绘画范本。杨生带着郑法士到皇帝的宫殿门前,指着宫殿车马、来往行人的衣着穿戴说:"这就是我的绘画范本啊!"从此,郑法士深深折服杨生。后来,光明寺改名为大云寺,它位于长安城的怀远里。 * f# @* l$ z1 n( V/ k

' I/ s: Z* s3 b9 {5 X
6 r& ?. h& ?0 R6 k * h& a. i& f" B  Y- b3 s' t
( A( ^1 M3 V! _) K- `) a
# J  V' \. G6 K5 D4 v
阎立德
! ?! S2 b2 W/ _2 O- U* x' ?+ O唐贞观三年,东蛮谢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以金络额,毛帔以裳,为行滕,著履。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治致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集其事为《王会篇》。今圣德所及,万国来朝。卉服鸟章,俱集蛮邸。实可图写贻于后。以彰怀远之德。"从之,乃命立德等图画之。又赵郡李嗣真《论画》,其上品之第三,序右相博陵子阎立本,洎其兄工部尚书大安公立德之画曰:"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自江右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实为中兴。至如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序位,折旋矩规,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莫不尽该豪末,备得精神。"(出《谭宾录》)
2 z" u& k+ Q! I7 O5 _. e% N【译文】
% K" k7 a: E( W* H/ z2 e& a; c唐太宗贞观三年,东蛮人(按少数民族)谢元深到京城朝见皇帝。他戴着黑熊皮做的帽子,用金丝络额,穿着用毛皮做的衣服,绑裹腿,穿鞋。中书侍郎颜师古上奏皇帝说:"从前,周武王治理国家达到太平盛世,边远的国家都来归顺求和。周朝的史官就将这些事情为武卫编纂在一起。现在,凡是皇上的恩德所施到的地方,许多国家都来朝拜修好。来朝拜的使臣中,穿着用絺葛做的衣服上面绣着鸟形花纹的,都住在蛮(按: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的统称)馆里,实在有必要将这些使臣绘图画像留给后人,用来张扬我朝恩施边远的德政。"太宗皇帝批准了这一奏请,就让阎王德等人为这些蛮邦使臣绘图画像。又有赵郡人李嗣真在他的《论画》一书"上品第三"中,论到右相博陵子阎立本和他的哥哥工部尚书大安公阎立德的画时说:"阎立德与阎立本,难兄难弟,自从江北陆谢云死去,北朝杨子华去世,给表演各种技艺的人画像,他们兄弟二人可算是画得最好的了,实际上是使绘画又振兴起来。至于各国前来京城朝拜、献宝的使臣们的形像,为接待这些使臣所安排的仪式,以及这些使臣所展示的用鼻子饮酒、用头撞球等奇异的风俗,都被他们兄弟绘画下来,而且深得神韻。"
) M" `0 j6 p5 D& l2 N2 b2 B  x% ? . I0 U9 `6 q, Z2 u2 {4 ?

7 k; X5 t+ I" ]% f+ @( ~ . \/ v* @8 X/ P- I  x. X, L: _2 f
; J* ], ?7 X/ j( J# X2 A/ f  Q- X

% s  g, \$ R8 Q; V0 J: j3 F & T1 _3 K( w) I$ |
阎立本 6 T) B0 E" w8 b. ?  ]' J
唐太宗朝,官位至重,与兄立德齐名。尝奉诏写太宗真容。后有佳手,传写于玄都观东殿前间,以镇九五冈之气,犹可以仰神武之英威也。立德创《职贡图》,异方人物,诡怪之状。立本画国王粉本在人间。昔南北两朝名手,不足过也。时南山有猛兽害人,太宗使骁勇者捕之,不得。虢王元凤忠义奋发,自往取之,一箭而毙。太宗壮之,使立本图状。鞍马仆从,皆写其真,无不惊服其能。有《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等图,亦辉映前古。唯《职贡》、《卤簿》等图,与立德同制之。俗传慈恩画功臣,杂手成色,不见其踪。其人物鞍马、冠冕车服,皆神也。李嗣真云:"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师范,甚有笔力。阎画神品。"(出唐《画断》)太宗尝与侍臣泛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则,手挥丹青,不堪愧赧。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养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至高宗朝。阎立本为右丞相,姜恪以边将立功为左相。又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明经(明经二字原作经明,据明抄本改)(出《大唐新语》)。立本家代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及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又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又梁张僧繇作《醉僧图》。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货阎立本作《醉道士图》。今并传于代。(出《国史异纂》) 3 J, }# Z8 z9 ~* {% T' @! P
【译文】
4 m) ^  q" j) a3 F: R- |- p) b% l阎立本,阎立德的弟弟。唐太宗在位时,官至重位,与哥哥阎立德齐名,曾经奉太宗召令,亲自为唐太宗画像。后来,有一位高手,在玄都观东殿前间临摹,既可以镇住冈上能产生天子皇帝的灵气,又可以仰观这些天神们的神武英威。阎立德绘画的《职贡图》,画的都是外域的人物,形像非常怪异。阎立本绘画的国王的速写单本流传在民间。这以前南、北两朝的绘画高手,没有超过他们兄弟俩的。一次,南山出现一只凶猛的野兽伤害人,太宗皇帝派遣勇猛的勇士去捕获它,没有捕到。虢地的王元凤自报奋勇为民除害,一箭射死了这只猛兽。太宗皇帝非常喜爱他的豪壮,让阎立本将他射杀猛兽的场面画下来,鞍马仆从,都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看过这幅画的人,没有不惊叹和佩服他技艺的高超的。另外,阎立本还画有《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图》等作品,也是光耀以前历代绘画名家的。只有《职贡图》、《卤簿(按:古代帝王将相出行时的仪仗队)》等画,是跟他哥哥阎立德合作的。民间传说在慈恩寺画功臣,是很多人画的,看不到阎立本的手迹。这些功臣画得人物鞍马、冠冕车服,都非常传神。李嗣真说:"阎立本的画,师承郑法士,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郑法士。在阎立本之后,还有王知慎,师范的画也很见功夫。阎立本的画是最精妙的艺术品。"唐太宗有一次同侍臣们乘舟在御苑的池中游玩赏景,看到池中有奇异的怪鸟在水面上随波浮游。唐太宗手拍船栏杆叫好多次,命令在座陪同的侍臣们当场赋诗赞咏,又命令随侍的宫人宣召阎立本前来将怪鸟画下来。宫人们当即向岸上传呼道:"召画师阎立本到青苑玉池拜见皇上!"当时,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听到传召后,他急忙跑步赶来,大汗淋漓,立即俯身池边挥笔绘画起来。而且,满面羞愧不堪。事后,阎立本告戒他的儿子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我都是有感而发才写文章。在同行中,我的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不错的。然而,我最知名的是绘画。可是,它却使我象奴仆一样地去侍奉他人,这是莫大的耻辱。你应该深以为戒,不要学习这种技艺了。"到唐高宗在位时,阎立本官为右丞相,姜恪原是守边将领,凭着战功做了左丞相,又遇上饥馑,国子监里的学生都放假让他们回家去了。同时又规定三省、六部及御史台的低级办事人员必须通晓一门《经书》。当时有人赋得打油诗一首言说这件事:左丞相是个威震大漠的骁将,右丞相是个驰誉画坛的名家。三馆学生都放羊回家了,三省、六部及御史台的办事员却要通晓经书。阎立本家世代擅长绘画。他有一次去荆州。观看张僧繇的遗画说:"从这画来看,他是空有虚名啊。"第二天又去看,说:"他还是近代的绘画高手。"过了一宿又去看,说:"盛名之下没有低手。"在画前或坐或卧,观赏不已,晚上就睡在画旁边,过了十天了还不离开。梁人张僧繇的《醉僧图》,画得唯妙唯肖,道士们常常用这幅画来嘲笑僧人。僧众们感到羞辱,于是大家凑了几十万钱,雇用阎立本画《醉道士图》,这两幅画同时流传下来。 ' ~0 o; a4 n3 X, ^6 s: n/ d

, v  V. d! w5 J
0 t# W9 T/ k: A+ d 1 K. |$ f- p+ z0 X8 H5 f* I

- O$ q+ _$ e- H  J# V3 x( }, B ( k( w# \1 _) |: t) j' F1 G
薛稷 5 j, w) h6 ~# s% t0 h# h' b7 `
天后朝,位至少保。文章学术,名冠当时。学书师褚河南。时称:买褚得薛不落节(称买褚得薛不落节八字原缺,据名抄本补)。画踪阎令。秘书省有《画鹤》,时号一绝。会旅游新安郡,遇李白。因留连,书永安寺额,兼画西方像一壁。笔力潇洒,风姿逸发,曹张之亚也。二妙之迹,李翰林题赞见在。又闻蜀郡多有画诸佛菩萨青牛之像,并居神品。(出《唐画断》) , z; d! d& K+ r# i
【译文】 ' b) d: l6 h( `4 @; d
薛稷,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官至少保,在文章学术方面,当时是第一流的。薛稷的书法师承褚遂良。当时人说:"买到褚遂良的书法墨迹,或者得到薛稷的书法墨迹,是不掉价的。"薛稷的画师承阎立本。秘书省有他的一幅《鹤图》,在当时被称为"一绝"。一次,薛稷与人聚会到新安郡去游观,凑巧遇到了大诗人李白,陪李白在新安郡玩了一段时日,为永安寺书写匾额,又绘制了西方佛祖壁画一幅。笔力落拓潇洒,人物神姿飘逸,可以跟前人曹不兴,张僧繇比美。这两幅画造诣很高,有李白为其题写的赞诗为证。又听说薛稷在蜀郡画了许多各个菩萨的画像和青牛的画像,都是精妙的艺术品。
% q% v! y- W5 c) L * U4 B$ d# U2 s' e! }( s8 |

1 [6 j' f/ l( n( h$ s
; Y3 m$ a' }* O$ t 7 Z/ X" O; f; j7 s0 _3 d; z2 q

/ Y' [4 v6 Z7 |, R1 B尉迟乙僧 % ~$ t7 @8 ^. Y8 ?9 w% A; d
唐尉迟乙僧,土火罗国胡人也。贞观初,其国以丹青巧妙,荐之阙下云:"其国尚有兄甲僧,未有见其画踪。"乙僧今兹恩寺塔前面中间功德,叉(明抄本叉作又)凹垤花,西面中间千手千眼菩萨,精妙之极。光宅寺七宝台后面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实奇踪也。然其画功德人物花草,皆是外国之象,无中华礼乐威仪之德。(出《唐画断》) 1 G1 e8 l. k5 A
【译文】 5 j8 E: |2 Y% D% P6 t- `
唐朝僧人尉迟乙,是土火罗国的一位胡人(按:古代对比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唐太宗贞观初年,土火罗国国王因为尉迟乙僧绘画巧妙而将他荐献给大唐帝国,并说:"他还有个哥哥尉迟甲僧还在国中,但是没有见到过他的绘画作品。"现今慈恩寺塔前面中间供念佛、诵经、布施用的厅堂上的交错镂空凸花,西面中间的千手千眼菩萨塑像,都是尉迟乙僧制作的,精妙极了。光宅寺七宝台后画降魔画像,千异百怪,实在是奇画,也是尉迟乙僧的作品。然而,尉迟乙僧画的人物、花草,以及他制作的念佛、诵经、布施用的法器用品,都是异国的风格,没有我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印迹。
2 J& G& R- ?. V6 J  o0 c8 o  M+ u
+ u; ^) B0 d2 x( r( Z. R/ E$ D: ] 2 m1 i% n1 @/ V2 d$ `
5 Z% {3 i' X4 C2 ^* {1 P
  C* b# c$ ^5 J( u' [4 Y9 y$ k

; ?# Y1 F* j! A% V* J: g, M王维 ) U& n8 ?- p, b8 E$ S
唐王右丞维家于蓝田玉山,游止辋川。兄弟以科名文学冠绝当代,故时称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者也。其画山水松石,踪似具生,而风标特出。今京都千福寺西塔院有掩障,一画枫戍,一图辋川。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常自题诗云:"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慈恩寺东院,与毕庶子郑广文,各画一小壁。时号"三绝"。故庾右丞宅,有壁图山水兼题记,亦当时之妙也。山水松石,妙上上品。(出《唐画断》) + d3 P8 Z. J; L- Z* p& D
又维尝至招国坊庾敬休宅,见屋壁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或问其故,维曰:"此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集乐工验之,无一差者。(出《国史补》)
! J. W0 i$ d5 C: Y; [【译文】
# m7 [: J+ e3 m4 \
! k$ K; X2 w0 r+ ^: F+ _( X% v6 r王维,唐朝人,唐肃宗时期官任右丞相,晚年全家迁到蓝田玉山的辋川。他和他的弟弟,一个因为科举考试的成绩优异,一个因为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名冠当世。当时人都说:在京都朝廷内左丞相的笔写出的文章是非常了不得的;而右丞相王维的歌咏山川大自然的诗也是天下第一。王维不但是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还精通音乐。他的山水画,画上的一山一水,一松一石都栩栩如生,具有特殊的风格。当时,他曾为京都长安千福寺西塔院画过两面影壁。一幅画的是枫戍,一幅画的是辋川。画面上那深幽盘绕的山谷,云水飞动的情态,超尘脱俗,诡谲奇绝,独具一格。王维曾自己在一幅画上题诗自慰说:"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从这两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出王维很是自我欣赏他在写诗绘画方面的才能与造诣。长安慈恩寺东院,有王维和毕庶子,郑广文各自画的壁画,当时被人称为"三绝"。已去世的庾右丞相的住宅里有王维的一幅山水壁画和题记,也是当时的一幅佳作。画上画的山、水、松树、岩石,都画得异常绝妙,堪称上品中的上品。
0 u) ^0 b* o# @! U有一次,王维到位于京城长安招国坊里的庾敬空宅,看到室内墙壁上画有一幅《奏乐图》。王维看了一会儿笑了。同去的人问他笑什么?王维说:"这幅画画的是演奏《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有好求真的人听了这件事情后,特意请来乐工检验,乐工说一点差错也没有。 7 p# v+ ]1 C+ N0 F$ S. k. B
# G: O0 q* \6 h5 \7 P5 e+ ^

, L8 N, |6 e5 f7 k# g2 j) t 0 c' A3 F# o6 I1 f! K$ o+ y2 ?# ?
3 D9 u' B. t  ]! M6 j& J4 Q# g% `5 g

5 q5 y3 a* z* }' L- E8 H9 t李思训 " r! q( K+ g+ q# w
唐开元中,诸卫将军李思训,子昭道为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云:"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是也。思训格品高奇,山川绝妙。鸟、兽草木,皆其能。中舍之图,山水鸟兽,甚多繁巧。智思笔力不及也。天宝中,玄宗召思训,画大同殿壁兼掩障。异日因奏对,诏云:"卿所画掩障,夜闻水声。通神之佳手,国朝山水第一。"思训神品。昭道妙上品。(出《唐画断》)
- h- Z6 M1 _/ F3 z$ P+ n% ^, o5 r【译文】 - K+ ~) x( q7 Z; C; x. g
唐玄宗开元年间,诸卫将军李思训,和他的儿子中舍人李昭道,父子二人都画得一笔绝妙的山水画,当时人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父亲李思训的山水画,格调高雅,风格奇特。他画的山川河流,不论是构图运笔都绝妙无比,画鸟兽草木都是他的拿手活儿。儿子李昭道所画的山、水、鸟兽,失之于繁巧。不论是构思,还是笔力,都赶不上他父亲李思训。天宝年间,玄宗皇帝召见李思训,让他绘制大同殿的壁画和影壁。画完后的第二天早朝问事时,玄宗皇帝对李思训说:"你在影壁上绘画的山川,昨天夜里听到了流水声。你真是笔能通神的高手,位居当今国内山水画的第一位。"父亲李思训的画可称为精妙的艺术品,已经达到山水画的极至。儿子李昭道的画可称为美妙的艺术品,也几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 T4 ]; Q" C& T8 j

4 W3 ^; c& i. |7 K% U% i, m - ?/ P' M. Z' Y* b5 z; Q

* X9 e0 O  l; i1 s
3 P+ S- G- F! z# F. K
3 d" U) u& v7 |- }1 w! S
, ]' d  g2 J& ^* B" L- Z; X韩干 6 q6 S; |% r4 B) K! b
唐韩干,京兆人也。唐玄宗天宝中召入供奉。上令师陈闳画马,怪其不同。诏因诘之。奏云:"臣自有师。陛下内厩马,皆臣之师也。"上甚异之。其后果能状飞龙之质,尽喷玉之奇。九方之识既精,伯乐之相乃备。且古之画马,有《周穆王八骏图》;国朝阎立本画马,似模展郑。多见筋骨,皆擅一时之名,未有希代之妙。开元后,四海清平。外域名马,重译累至。然而砂碛且遥,蹄甲多薄。玄宗遂择其良者,与中国之骏,同颁马政。自此内厩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乘。奇毛异状,筋骨既健(健原作同,据明抄本改),蹄甲皆厚。驾御历险,若举辇之安,驰骤应心,中韶頀之节。是以陈闳貌之于前,韩干继之于后。写渥洼之状,不在水中。移騕褭之形,出于天上。韩故居神品。陈兼写真,居妙品上。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菩萨,西院佛像,宝圣寺北院二十四圣等,皆其踪也。画马高会菩萨西院鬼神等神品。(出《唐画断》) 1 a8 N( ~" |' X5 y/ Z; ]" \

+ ~# J5 S! I5 j% A$ h& C又干闲居之际,忽有一人朱衣玄冠而至。干问曰:"何得及此。"对曰:"我鬼使也。闻君善图良马,愿赐一匹。"干立画焚之。数日因出,有人揖而谢曰:"蒙君惠骏足,免为山川跋涉之劳,亦有以酬效。"明日,有人送素缣百疋,不知其来。干收而用之。(出《独异志》)
& l1 S# W6 u; R7 Y/ W7 }: J* D7 `建中初,曾有人牵马访医。称马患脚,以二千求治。其马毛色骨相,马医未尝见。笑曰:"君马酷似韩干所画者,真马中固无也。"因请马主绕市门一匝,马医随之。忽值韩干。干亦惊曰:"真是吾设色者。"乃知随意所匠,必冥会所肖也。遂摩挲。马若蹶,因损前足。干心异之。至舍,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画通灵矣。马医所获钱,用历数主,乃成泥钱。(出《酉阳杂俎》)
8 k: x) M' C6 X【译文】 7 n" }8 l/ o+ u7 Z
2 k( [& a6 C  ?& ^: D! m
唐朝人韩干,是京都地区人。唐玄宗天宝年间因他擅长绘画被召入朝廷。玄宗皇帝让韩干的老师陈闳进宫来画马,皇上见怪韩干画的马跟老师不一样,将他召来责问他。韩干答说:"我画马有自己的老师。皇上宫内马圈里的御马,都是我的教师。"玄宗皇帝听了后感到诧异。后来,看到韩干画的果然都是他的御马,而且,完全画出了"飞龙"马健美的形像,"喷玉"马奇特的神韵。韩干对马的识别与鉴赏的能力达到了著名相马专家九方皋、伯乐的程度。古代遗留下来的画马杰作有《周穆王八骏图》。本朝名画师阎立本也有不少画马的佳作。阎立本画的马很象是效仿郑法士的画法。他画的马肌体筋骨都很有神,名扬一时,然而却没有画出能被称为稀世杰作的作品。开元以后,天下安定太平。外国的名马,因为边关重新开放而源源不断地输入唐朝。但是这些从大唐帝国西疆输进来的马,它们的蹄甲很薄,又走过辽阔的沙漠,待到达京城后有的马就蹄甲损坏了。唐玄宗让人从中挑选优良的马,同国内产的宝马,一同送给宫内饲养御马的官员。从这以后,宫内御马圈内集聚着"飞黄"、"照夜"、"浮云"等各地送来的宝马。这些御马筋骨健壮,毛色奇特,长相特殊,都有厚厚的蹄甲。骑着它们逾隘跨险,就象乘坐车辇一样安稳;它们可以随着你的心意奔跑跳跃,就象奏乐一样的有节奏。因此,陈闳是上一代的画师,有他的画马的方法。韩干是他的学生,既继承了他的画马方法又有所创新,有自己独道的技法。他画的渥洼、騕裛产的名马,将它们画得就象从天上下凡的神马似的。因此,韩干画的马重在神似,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陈闳画的马重在写实,也臻于完美神妙。宝应寺三门神,西院北方天王,佛殿前面的菩萨,西院的佛像,宝圣寺北院的二十四圣像等画作,都是出自韩干的手笔。还有马高会的菩萨、西院的神鬼等画,都是他的艺术杰作。 6 z9 W, k# f1 U' y1 n3 h0 w

7 \" m6 d- f: \2 }' |$ D+ j" u又:韩干闲居期间,忽然有一天,一位身穿朱红色衣服头戴黑色帽子的人来到他面前。韩干问他:"谁让你来这儿的?"回答说:"我是鬼的使者,听说你擅长画马,请你为我们阴界画一匹马。"韩干立即为这位鬼使画了一匹马,并将它火化了。过了几天,韩干外出,途中遇到一个人向他举手作揖表示谢意,说:"承蒙您送给我一匹良马,免去我长途旅行翻山过河的劳累,我也要对你的盛情表示答谢。"第二天,不知从哪里来的人,送给韩干上好的素色细绢一百疋。韩干收下,后来都使用了。
" Y) E. N" M  @5 N7 u0 x, n8 d3 o又:唐德宗建中初年,曾经有个人牵着一匹马找马医说:"这匹马患了脚疾,要能治好,愿用二千钱酬谢。"这匹马的毛色骨相,医马的兽医从来都没有见过。笑着说:"你这匹马很象韩干画的那些马啊!真马里面没有这样的。"马医请这匹马的主人牵马绕市门走一圈,马医跟在旁边,忽然遇见了韩干从那边走来,韩干大为惊异地说:"这真是我配的颜色画的马啊!"这时他才知道自己随意画的马,一定在阴世间被人效仿了。他于是抚摸马身,马象是有些瘸,看看是前蹄有伤。韩干心中很是奇怪。回到家里,看他画的马,果然蹄子上有一点黑缺,才知道画通灵气啊!那位马医得到的酬金,用过一段时间、几经转手后,都变成了泥钱。 8 g4 d$ L) u6 o" E+ J8 I
: h9 B: K4 `) M1 f5 j3 S- j
# X) P) \; }: J3 l( `

. b8 Z7 a1 Q+ h  q; P
4 o& |& u* f" P: C" |   h1 T+ h( M  H1 Y: C
6 o) d: B6 y  B' W( l

% n2 C: r) h0 m2 B( I 2 A& P& ~% z) b$ \2 Z
, K4 f5 f3 J! R( T2 z
  H+ d2 r8 ?( x* F9 d$ z

: U, H6 {! H' ] 7 d$ g" J9 v9 x* G, k" N% o( m3 T
卷第二百十二 画三
/ G: S/ ]) U/ c2 i$ z" _1 U吴道玄 冯绍正 张藻 陈闳 韦无忝 卢棱伽 毕宏 净域寺 资圣寺 老君庙 ) g7 x4 M8 o3 v8 W2 i5 A
金桥图 崔圆壁
0 F% m) S: D) w) P) R
( U- o8 V4 x0 F
& c" P4 E( Y( g* g
# A; o8 Z2 E7 C0 V/ ]* Q$ E% @* R% U
# v4 G- j: v# @5 g4 |  D$ } 1 r% U4 E7 J) [3 d1 c0 n6 g, n
吴道玄 9 k8 v1 {3 H: U( a5 `- j; b3 W
唐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也。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玄宗知其名,召入供奉。大略宗师张僧繇千变万状,纵横过之。两都寺观,图画墙壁四十(明抄本十作百)余间,变像即同,人相诡状,无一同者。其见在为人所睹之妙者。上都兴唐寺御注金刚经院,兼自题经文。慈恩寺塔前面文殊普贤,西面降魔盘龙等。又小殿前门菩萨,景公寺地狱帝释龙神,永寿寺中三门两神,皆绝妙当时。朱景玄云:"有旧家人尹老八十余,尝云:'见吴生画中门内神,圆光最在后,一笔成。当时坊市老幼,日数百人,竟候观之。缚阑。施钱帛与之齐。及下笔之时,望者如堵。风落电转,规成月圆,宣呼之声,惊动坊邑。或谓之神也。'"又景公寺老僧玄纵云:"吴生画此地狱变成之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沾,鱼肉不售。"又开元中驾幸东洛。吴生与裴旻、张旭相遇,各陈所能。裴剑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都邑人士,一日之中,获覩三绝。又画玄元庙,《五圣千官》。宫殿冠冕,势倾云龙,心若造化。故杜员外甫诗云:"妙绝动宫墙"也。又玄宗天宝中,忽思蜀中嘉陵江山水,遂假吴生驿递,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云:"臣无粉本,并记在心。"遣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将军山水擅名,亦画大同殿壁,数月方毕。玄宗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又画殿内五龙。鳞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吴生常持金刚经,自此识本身。当天宝中,有杨庭光与之齐名。潜画吴生真于讲席。众人之中,引吴观之。亦见便惊。语庭光云:"老夫衰丑,何用图之。"因斯叹伏。其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神妙也。国朝第一。张怀瓘云:"吴生画,张僧繇后身,斯言当矣。(出《唐画断》) % k4 w+ M. ]4 j( |4 P2 ?
) V# m$ z8 C2 O: z
又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旻于是脱去 , @/ e% e% r( v

  j6 ?1 f' @- P9 m7 w% P! v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原作千,据明抄本改)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百人,无不惊況。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出《独异志》)
, w2 Z1 ~9 H! K1 E4 ~5 F
1 P0 I( @( [( R又道子访僧请茶。僧不加礼,遂请笔砚。于壁上画驴一头而去。一夜,僧房家具并踏破,被恼乱不可堪。僧知是道子,恳邀到院祈求。乃涂却画处。(出《卢氏杂说》) & Y& L, L0 l8 J% G% B  O0 W3 t
又西明慈恩多名画。慈思塔前壁有湿耳狮子趺心花,为时所重。圣善敬爱,亦有古画。圣善木塔院多郑广文画并书。敬爱山亭院有雉尾若真。砂子上有进士房鲁题名处。后有人题诗曰:"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颜意欲狂。见说正调穿羽箭,莫教射破寺家墙。"寺西北角有病龙院并吴画。(出《卢氏杂谈》) 9 c9 R! C: Q, F" s  ~
" ~1 k( L7 F& f3 L& r

" D2 h8 P( O* d, n1 V3 O【译文】
" X6 ?+ x; t* L% G8 F& U
0 `2 P2 h2 g% R6 R, ~2 h! N4 ^唐朝人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小时候是个贫穷的孤儿。吴道玄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是上天给他的这种才能。他未长大成人就通晓绘画的奥妙,他在东都洛阳流浪,唐玄宗知道他擅长绘画的名声,将他召入宫中为皇家作画。吴道玄的画,大体上是师承张僧繇。但是他又发展,变化了张僧繇的画法。不论从那方面看,都超过了张僧繇。吴道玄为东都洛阳、西都长安的佛寺、道观,绘制了四十多间壁画,都是菩萨,鬼怪一类的画。但是每幅画上的人物形像诡谲,而且一人一相,没有雷同的。是当今人们能看到的,这类题材的画当中画得最好的。京都长安兴唐寺中保存皇帝亲自注释的《金刚经》的宅院,这里的壁画也是吴道玄画的,并且上面的经文也是他题写的。慈恩寺塔前面的文殊、普贤二位菩萨,西面的降魔、盘龙等图像,小殿前门的菩萨;景公寺《地狱图》中的"帝释"护法神;永寿寺中山门上的两神,都是当时最绝妙的艺术品。朱景玄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我家有位姓尹的老仆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一次,这位老仆人讲,他亲眼见到吴道玄给我家宗庙中门画家神时,最后画头顶的圆轮佛光时,一笔就画成了。当时。街坊邻里的老老少少都来观看。每天有好几百人,都挤在那儿等候看见吴先生作画。为了维持秩序,前面拦上绳索。观看的人纷纷布施钱物给吴先生。等到吴先生下笔绘画时,围观的人挤成了一堵墙。只见吴先生长笔一挥,如同风过电转,转瞬间,在家神头顶上画出一个如圆月般的圆轮金光。人们的赞叹叫好声惊动了整个街区。有的人称吴道玄为天神。还有一位景公寺的老僧人玄纵说:"吴先生画成这个寺院的《地狱图》后,京都里的人都来观看。看后都惧怕死后进到地狱中受到惩罚而修善行,两市的屠夫商贩都不卖鱼肉了,怕因为杀生而获罪。"开元年间,唐玄宗驾临东都洛阳时,吴道玄与裴旻、张旭相遇在一起,各自展示自己的绝艺。裴旻舞了一曲剑,张旭书了一墙壁草书,吴道玄绘制了一幅壁画。洛阳城中的朝野人士,一天中欣赏到三种绝艺。吴道玄又给玄元庙作过壁画。他在这里画的《五圣千官图》,画中的宫殿和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及分列两厢的众位文武大臣头上的冠冕,胜过汉朝时的云龙,宫门上的绘画构思绘制的巧妙不凡,如同大自然自己创造出来的一样。因此,诗人杜甫在诗中称赞道:"(吴道玄)神妙的手笔将宫墙画得象真的一样生动啊!"唐玄宗天宝年间,皇上忽然思念蜀中的嘉陵江山水。于是发给吴道玄一道手令,让沿途驿站为他提供车马,载他去嘉陵江边去写生。待到他返回京都后,玄宗皇帝问:"此去怎么样?请将嘉陵江山水的写生草本拿来让我看看。"吴道玄回答说:"我没有写生的草本,都记在心中了。"玄宗皇帝命令他在大同殿的墙壁上画出来。嘉陵江三百里锦山秀水,仅用一天时间就画完了。当时以擅画山水画而名传京都的李思训将军,也在大同殿作壁画。他的这幅山水壁画用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才画完。玄宗皇帝说:"李思训将军花费好几个月的工夫绘完了一幅山水壁画,吴道玄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画完了。两幅壁画画的都好极了。"吴道玄又在殿内画《五龙图》。五条龙摇首摆尾,象要腾飞似的,每当天要下雨时,画上就生出烟雾来。吴道玄经常随身携带《金刚经》,从《金刚经》中认识他自身。天宝年间,有个叫杨庭光的人,跟吴道玄齐名。一次,杨庭光偷偷地给正在讲课的吴道玄画像。画好后当众拿给吴道玄看。吴道玄看到这幅画像后大吃一惊,对杨庭光说:"我年老了,衰弱多病又长期丑陋,怎么好劳你驾来给我画像呢。"但是他非常叹服杨庭光画得确实好。吴道玄画的人物、佛像、神鬼、鸟兽、山水、草木、台殿,都出神入化,是当时国内第一高手。张怀瓘说:"吴先生的画,是张僧繇画法的延续,这种说法是恰当的啊!" " \( e! z, s/ u# ~* M" p8 ~0 y, m
/ a8 T& b7 Y- N9 B
开元之年间,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到吴道玄那儿。请吴道玄为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用此来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裴旻听了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左右舞剑,将剑一下掷入空中,高几十丈,然后向电光一样射下来,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着。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几千人围观,没有一个人不被这种惊险的场面所惊惧。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他自认为得意的作品没有超过这幅的。
" s% N* i9 G' L3 h. ]
/ G) w8 D# Y) x6 n一次,吴道子到一个寺院里去,向僧人讨杯茶喝,僧人没有理会他。于是他要来笔墨,在寺院的墙壁上画了一头驴后,便离开了这个寺院。一天夜里,这个寺院僧人房里的家具都被踏坏,僧人又气又恼不堪忍受。僧人知道这是吴道子在报复他们,恳切地邀请他来寺院里请求他原谅,吴道子才将壁上画的驴涂去。
8 O) x) I. `' T" B- n3 r3 g. F西明慈恩寺内有许多名画。慈恩塔前壁有湿耳狮子趺心花,为当时人看重。敬爱父母的题材,也有古人在这里作的画。圣善木塔院,多是郑广文的绘画与题字。敬爱山亭院画上的野鸡尾羽象真的一样,砂子上有进士房鲁的题名。后来有人题诗说:"姚家的新姑爷是房郎,未有知道新娘是什么样子就心驰神摇了。听说他正在调试穿羽箭呢,且莫让他的箭穿破寺院的墙啊。"寺的西北角有病龙院和吴道子绘制的壁画。 4 u4 E+ p' |9 |5 V

- |* Y8 f4 ]# k3 [) R( g4 z( Y
+ A5 d( W2 ?1 {1 e" N9 G& F " f. }5 {0 b+ A/ s' i

% z% z1 n% c) }1 O% Q
; [* p7 R7 p" |: B/ R" X冯绍正
2 o' f3 Q, E8 }; v9 p唐开元,关辅大旱。京师缺雨尤甚。亟命大臣遍祷于山泽间而无感应。上于龙池,新剏一殿。因召少府监冯绍正,令于四壁各图一龙。绍正乃先于西壁画素龙。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上及从官于壁下观之,鳞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檐庑间出,入于池中。波涛汹涌,雷电随起。侍御数百人皆见白龙自波际,乘云气而上。俄顷阴雨四布,风雨暴作。不终日而甘泽遍于畿内。(出《明皇杂录》) ' Z) ?* j' I+ ?
【译文】
* B$ B7 r, w7 u) Q, \+ x. E- R4 O6 n唐玄宗开元年间,关中一带大旱,京都长安雨水缺得尤其厉害。玄宗皇帝急迫地命令大臣们在各个山中和沼泽地带祈祷求雨,一点反应也没有。玄宗皇帝命人在龙池旁边新造一座大殿,并召见少府监冯绍正,让他在新造的这座大殿的四面墙壁上各画一条龙。冯绍正先在西墙上画一条白龙,形状奇特蜿蜒欲飞,没画到一半,似乎有风云随着笔的挥动而产生。玄宗皇上和侍从官们在壁下观看,龙身上的鳞片都湿了。着色还未完,有白气好象从厅堂的屋檐下飘出来,进入龙池中。龙池中波涛汹涌,接着电闪雷鸣,伴随在皇上身边的几百名侍从人员,都看见了一条白龙从龙池水中,乘着云气上升腾飞到天上。不一会儿阴云布满四周围,风雨暴作,不到一天的工夫整个京都地区都普遍下了一场雨。 7 t: ^* q% \: d: E# r

9 ]% \, w1 R# K$ q. K 9 ~, x7 s  ~' P2 E: F

& Q$ ?! m( J; o5 j0 c, H - [. L2 X. j  K2 I$ I

# ]1 \% }( S1 {$ l  D7 B, W张藻
! s4 i7 R9 o/ F+ Q( I唐张藻衣冠文学,时之名流。松石山水,擅当代名。唯松树特出古今。能用笔,常以手握双管,亦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雾,势逾风雨。其槎枿鳞皴之质,随意纵横。生枝则润合春泽,枯枝则干裂秋风。其山水之状,则高低秀绝,咫尺深重。石突欲落,泉喷如吼。其近也逼人而寒,其远也极天之净。图障在人间最多。今宝应寺西院山水松石,具有题记。精巧之迹也。松石山水,并居神品。(出《画断》) # s2 f- F3 D# [5 p. t6 Z/ s
又后士人家有张藻松石障。士人云:"兵部李员外约好画成癖,知而购之。其家弱妻,已练为衣里矣。唯得两幅,双栢一石在焉。嗟惋久之。"(出《名画记》)
; a3 g) x! U8 _$ R' s& F【译文】 / y% v. E) @3 ^3 K
8 z5 f# X6 X' P& l$ P" t# j! B4 b, G
唐朝人张藻是文学士子,当时的社会名流。他在绘画松、石、山、水方面,在当时很有名气。他画的松树,奇特超过古今的名家高手。张藻会用笔,常常手握双笔,双笔齐下。一画生枝,一画枯枝。神韻傲视烟雾,气势超过风雨。画松枝和松干上的鳞片时,看他就象随便往上涂抹似的。然而,画出来的生枝,象经过春雨的滋润一样;画出来的枯枝,则象让肃杀的秋风给吹裂了似的。张藻画的山水画,山势有高有低峻秀极了。咫尺大的地方,山岩深重,巨石突兀欲落,泉水喷涌仿佛发出鸣声。你离它近了寒气逼人,离远了给人象天际一样清净的感觉。张藻画的屏风在世间留存最多。现在宅应寺西院还有他画的山水松石,旁边还有他的题记,乃是精巧的墨迹。张藻画的松、石、山、水,都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都是精妙的艺术品。 8 r, ~' a0 O/ {- q- C* Y5 {1 w
后来有一位知识人家有张藻画的松石屏风。这个人说:"兵部员外郎李约爱画成癖,知道后购买了去。他的年轻妻子,已经将屏风画蒸煮漂白后作衣服里子了,只剩下一栢一石两幅了。李约感叹惋惜了很长时间。"
2 m* R4 x/ a( S2 m8 l! n3 [5 V
5 T% X2 T8 W+ G0 S! ]2 G # Z) X0 n+ s3 |4 X7 U/ Y0 s
4 O" ?2 L. i+ `7 p3 G! G9 d$ s% Y

1 j6 y6 g5 y$ l* ]; X" a
) S/ @- a& C' ?' m; }# a$ Q2 r- s8 Q陈闳 - c* u9 D  N9 K+ T; J1 v
唐陈闳,会稽人。以能写真人物子女等,本道荐之,玄宗开元中召入供奉。每令写御客,妙绝当时。玄宗射猪鹿兔、按鹰等(明抄本"等"作"筝"),并按舞图真容,皆受诏写貌。又太清宫肃宗真容。匪唯龙头凤姿,日角月宇之状。而笔力遒润,风彩英逸,合符应瑞。天假其能也。国朝阎令公之后,一人而已。今咸宜观天尊殿内画上仙图及当时供奉道士等真,皆其踪也。又曾为故吏部侍郎徐画本行经幡二口。有女能织成,妙绝无并。唯写真人神人物子女等,妙品上上。(出《画断》)
6 }$ I2 Y' W5 y( E/ m! u' R【译文】   d3 n. D" q; w5 T; I9 v
唐朝陈闳,会稽人。因为他能够绘画男女人物画像而由本地道府推荐,在开元年间被唐玄宗召入宫内主给皇家作画,每次奉命为皇上绘画的像,都是当时最好的画像。唐玄宗狩猎射野猪、麇鹿、野兔,驾鹰等场面,和按乐起舞的场面,陈闳都受皇上的诏令将它们绘画下来。太清宫的唐肃宗的画像也是陈闳绘制的。陈闳不只将皇上、嫔妃们的丰彩画下来,而且他们的福贵相也逼真的表现出来。他的笔力遒劲、润韫,画出的人物风彩英俊飘逸,而且符合应验的祥瑞。这是上天赋于他的才能啊。在本朝的阎立本之后,陈闳可算是最擅长画人物像的第一高手了。现在的咸宜观天尊殿内的仙人壁画,和供奉的道士的画像,都是陈闳的手笔啊。陈闳还曾为已故吏部徐侍郎画德行经幡二口,其中的女经幡能织,没有比这再绝妙的了。陈闳的画,只画男女人物、神人的画像,是最精妙的上乘之作。 " _% t" i, E; H  e/ f' `, t7 i

. O4 Q  V3 d6 A2 @. o
! [+ h8 }; c. w, p, n; v
5 F5 {) ^* o1 S0 r& Z. M) Q( e- ~ ; Q2 k7 E, V! m4 }

* `% `) Z- D( a韦无忝 , c& F, |, a  z( g9 m
唐韦无忝,京兆人也。玄宗朝,以画马异兽擅其名。时称韦画四足,无不妙也。曾见貌外国所献狮子,酷似其真。后狮子放归本国,唯画者在图,时因观览。百兽见之皆惧。又玄宗时猎,一箭中两野猎。诏于玄武北门写貌。传在人间,英妙之极也。夫以百兽之性。有雄毅逸群之骏,有驯扰之良。爪距既殊,毛鬣各异。前辈或状其怒则张口,善则垂头。若展一笔以辨其性情,奋一毛而知其名字,古所未能也,韦公能之。《异兽图》破分。人家往往有之。京都寺观无画处。其画兽等妙品上上。(出《画断》)
: ]5 W6 Y# ~- \【译文】
4 x$ K9 p* f6 A唐朝人韦无忝,是京都地区人。唐玄宗在位时,因为能画马和奇异的野兽而闻名。当时称赞韦无忝的画说:"韦无忝画的四脚动物,没有不好的。"韦无忝曾经画过外国人进献的狮子,跟其狮非常相象。后来这头狮子又放回本国去了,只有它的像绘在画上,供当时的人欣赏。百兽见了画上的狮子都惊恐惧怕。有一次,唐玄宗狩猎时一箭射中两只野猎。玄宗非常高兴,诏令韦无忝在玄武门画玄宗一箭射杀双猪的场面。这幅画后来流传在民间,画得好极了。百兽有百性。有雄悍刚毅群体奔驰的野马,有经人工驯养性情温顺的家养良马。它们蹄爪不一样,毛鬃各不相同。前辈人画兽。或是画它发怒则张着口,画它温顺就垂下头。然而,只画一笔就能让人辨识它的性情,只画它的一根鬃毛就让人知道它的名称,以前的古人是做不到的,只有韦无忝能有这么高的造诣。韦无忝画的《异兽图》,打破常例,京都人家往往都有。京都的寺观没有韦无忝《异兽图》的。韦无忝的画,以兽画为特别精妙的艺术品。
1 u+ w9 i1 ^  M$ k
, `  w% `$ {* b1 Z
- F( B0 O/ P/ [, V- a% |% M
! V* Z$ V* Z; X  i8 A % I2 ^/ ?! L& X3 }% l
" r5 ?4 C; e7 k( q" t0 T
卢棱伽
2 e) f  J( ?7 Y1 \* C唐卢棱伽,吴道玄弟子也。画迹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备。经变佛事,是其所长。吴生尝于京师画总持寺三门,大获众货。棱伽乃窃画庄严寺三门。锐思开张,颇臻其妙。一日,吴生忽见之,惊叹曰:"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居一月。棱伽果卒。(出《名画记》) ( g! Z8 a7 @6 a, G
【译文】
( @/ A  D4 K7 p0 \  ?6 W8 E- A+ ]唐朝人卢棱伽,是吴道玄的弟子。他的画,形似吴道子的画,但是才力不及吴道子。卢棱伽擅长工笔画。他的画咫尺间,山水苍天,勾画特别细密精致。画佛经上说的佛祖、菩萨的画像,尤其是他的专长。吴道玄曾经给京都的总持寺画过山门,得到很多人的布施。卢棱伽暗中为庄严寺画山门,神思突然打开,绘的画像几乎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一天,吴道玄来庄严寺看这幅画像,惊异地赞叹道:"棱伽的笔力过去赶不上我,现在跟我相近了。这个人啊,他的精神魂魄全都在这幅画像上用尽了。过了一个月,卢棱伽果然死去了。 ' T# j% t0 q1 p# h0 K6 K
. S$ ]6 T3 m1 ~7 a, E* j/ |3 o7 w0 T

6 z- B: d' p4 W4 ?8 g0 m 5 @- m8 A7 [3 ^8 C, f
, \. n+ d( ~% X/ u1 I
4 x) f" g7 o! }  a* m+ `  _
毕宏 ; z4 o" i* f) q
唐毕宏,大历二年为给事中。画《松石》于左省厅壁,好事者皆诗之。改京兆少尹为右庶子。树石擅名于代。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也。(出《名画记》) . r2 Y; Z+ N9 ~0 O. H& D  I
【译文】
7 h2 z) E) M5 y, Y7 n* q唐朝人毕宏,唐代宗大历二年官任给事中。曾在左省衙厅堂的墙壁上画《松石图》,许多好事的人都写诗赞许。后来,毕宏由京兆少尹改任右庶子。毕宏因擅长画树、石而闻名。改用古法画树木,毕宏是第一个这样作的。 0 I) g0 H! x" j( K' O  {/ N
: b. J. \% {5 z+ [4 k

9 f* L' F$ n+ @: K7 j; M
4 c% D. q5 |, L, t# E0 v3 z ) p5 i  _. c4 V
1 X  f4 K/ \. ~$ D0 D
净域寺
" k, W$ F# l1 y. I唐大穆皇后宅。寺僧云:"三阶院门外。是神尧皇帝射孔雀处。"禅院门内外。《游目(目原作自,据《酉阳杂俎》改)记》云:王昭隐画门西里面和修吉龙王有灵。门内之西,火目药叉及北方天王甚奇猛。门东里面,贤门野叉部落,鬼首蟠虵,汗烟可惧。东廓树石险怪。高僧亦怪。(高僧亦怪四字明抄本缺,据黄本补)西廊庙(黄本"庙"作"万寿"二字。)菩萨院门里南壁,皇甫轸画鬼神及雕。鹗("鹗"黄本作"形")势若脱(黄本止此。)壁。轸与吴道玄同时。吴以其艺逼己,募人杀之。(出《酉阳杂俎》,自王昭隐句起原缺九十八字。据明抄本,黄本补。) + g* m( p! t( x
【译文】 # f9 |2 z! G6 m- E
净域寺原先是唐朝大穆皇后的宅第。寺里的僧人说:"三层台阶的院门外面,是当年神尧皇帝射孔雀的地方。"禅院门内外,《游目记》上说:王昭隐居在画门西里面,和修吉龙王有神交。门里的西边,壁上画的火目药叉和北方天王都非常奇谲威猛。门里面东侧,墙壁上画的贤门野叉部落,各个都是鬼脑袋,盘曲的蛇身,满脸汗烟,让人恐惧。东廊下面画的山石高峻、树木怪异,画上的僧人也怪异。西廊庙菩萨院门里的南墙壁上,是皇甫轸画的鬼神和大雕。大雕象鱼鹰要下水扑鱼的样子,几乎欲从壁上飞落下来。皇甫轸和吴道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吴道子认为皇甫珍绘画的技艺有可能超过自己,于是花钱雇人将皇甫轸杀害了。
5 k- G7 Q! O0 c" c; H ! j  A! s) L, K3 ?4 }, m( d

- @7 n+ x- N. u# Z: j 0 h/ V  ^& ~; w  g- @
5 {( x( h3 J1 L9 e

$ l7 Z" \; x; I* p8 V资圣寺 - k5 F1 N; _4 K. J7 g0 Q
资圣寺中门窗间,吴道子画《高僧》。韦述赞,李严书。中三门外两面上层,不知何人画人物,颇类阎今。寺西廊北隅。扬坦画《近塔天女》。明睇将瞬。团(瞬团原作舞图,据《酉阳杂俎》改)塔院北堂有铁观音高三丈余。观音院两廊《四十二贤圣》,韩干画,元载赞。东廊北《散马》,不意见者如将嘶蹀。圣僧中龙树商船和循绝妙。团塔上菩萨,李真画。四面花鸟,边鸾画。当药上菩萨顶上茂葵尤佳。塔中藏千部《法华经》。词人作诸画连句,柏梁体。吴生画勇矛戟攒,出奇骋变势万端。苍苍鬼怪层壁宽,覩之忽忽毛发寒。棱伽效之力所瘅,李真、周昉优劣难。活禽生奔推边鸾,花方嫩彩犹未干。韩干变态如急湍。惜哉壁画势未殚,后人新画何漫汗。(出《酉阳杂俎》)
3 p+ {4 I  H: u9 E' n8 Y【译文】
3 D5 O. E: W2 I7 r; r! h- r# k资圣寺中门窗前,有吴道子画的《高僧图》。上面有韦述撰写的赞词,李严书写的。中间那道山门外两面上层的人物画,不知道是谁画的,很像出自阎立本的手笔。寺里西廊北角,有扬坦画的《近塔天女图》。天女的明眸在向你睇视,似乎马上就要移看别处。团塔所在的庭院北面殿堂里有铁铸观音塑像一尊,高三丈多。观音院两廊绘有《四十二贤圣图》,是韩干画的。元载撰写的赞辞。廊北面画有《群马图》,没有留心观看它们的人,似乎感到这是一群真马,正要奋蹄嘶鸣。画上圣僧中的龙树高僧和商船,次序和谐,布局巧妙。团塔墙壁上的菩萨,是李真画的;四面的花鸟,是边鸾画的。药王菩萨头顶上的那支蜀葵,画的尤其精妙。团塔中藏有上千部《法华经》。有词人给这些画作的连句写在上面,用的是仿梁鹄、左伯体书写的。大意是这样的:吴道子画的兵勇持矛执戟如同在刺杀拼斗,他的画出尽奇思变化万端。宽阔的墙壁上用深青的颜色画着众多的鬼怪,让人看一眼就恐惧得头发根上簌簌地直冒寒气。卢棱伽竭尽全力模仿这些画终于积劳成疾,李真,周昉的画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画奔跑飞动的禽鸟花卉当推边鸾,那含露欲滴的花蕊,宛若刚刚点染上去似的,墨还未干呢!韩干的画形态变化特快,象湍急的流水一样,一时一个变化。值得高兴的是壁画正在蓬勃发展,后来人的新作正浩浩荡荡地涌现出来。
# R5 E; i" k/ ^
! y1 q0 _% A; Y3 b1 ?, v2 R
2 l' v# C7 O) D% j/ a& X / h/ i9 Z& J- k, ~) o

5 h1 w- h" ]* L1 | 0 q1 _6 H  u& K% k3 o
老君庙
* C7 |* y2 ?" F. x+ K, t东郡(明抄本作都)北邙山有玄元观。观南有老君庙。台殿高敞,下瞰伊洛。神仙泥塑之像,皆开元中杨惠之所制。奇巧精严,见者增敬。壁有吴道玄画五圣真容及老子化胡经事,丹青妙绝,古今无比。杜工部诗云:"配极玄都閟,凭高禁籞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蟠根大,猗兰弈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回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出《剧谈录》)
+ Y1 N% M6 B8 m2 @. G3 |【译文】 + ?/ V. |  ^* T) f" F1 `
东都洛阳北邙山有一座玄元观,观南有一座老君庙。这座庙台殿高大宽敞,居高临下俯瞰伊水、洛水一带的广袤沃野。庙里的泥塑神仙,都是开元年间杨惠之制作的,塑功精细严整,造形奇异巧妙,使见到神像的人顿增敬意。庙内墙壁上,有画圣吴道子绘画的唐朝开国后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位皇帝的画像,以及老子过函谷关化胡的事。这些画精妙到极至,古往今来无可比拟。杜甫曾写一首《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的五言排律赞颂这些画。诗称:配极玄都閟,凭高禁籞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蟠根大,猗兰弈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回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1 N4 R( e( b, @/ j. s; s+ u
  y8 b6 k5 x% g6 V
: J7 M+ K" q2 L/ E/ W6 V* P/ ]
# l! J2 j1 y3 z  V, k1 U
5 g, ^% u  [. ?7 u/ C 6 z* B$ i* R( D; c0 k) B. F
金桥图 # R& _  n- _2 w9 f1 \' H
玄宗封泰山回,车驾次上党。潞之父老,负担壶浆,远近迎谒。上皆亲加存问。受其献馈,锡赉有差。父老有先与上相识者,上悉赐以酒食,与之话旧。故所过村部,必令询访孤老丧疾之家,加吊恤之。父老欣欣然,莫不瞻戴,扣乞驻留焉。及卓驾过金桥,(桥在潞州。)御路萦转。上见数千里间,旗纛鲜洁,羽卫齐整。谓左右曰:"张说言我勒兵三十万,旌旗经千里间,陕右上党,至于太原。(见后土碑。)真才子也。"左右皆称万岁。上遂召吴道玄、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圣容及上所乘照夜白马,陈闳主之。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鹰鸟,器丈帷幕,吴道玄主之。狗马驴骡,牛羊骆驼,猫猴猪貀,四足之属,韦无忝主之。图成。时谓"三绝"焉。(出《开元传信记》) + {( [7 v; M" A6 ^
【译文】 . Z5 m- m0 |# _" t2 I% ^8 P0 d" Q
唐玄宗泰山封禅归来,车驾人马走到上党,潞州的父老乡亲挑着食品提着水、酒,远近迎接拜谒。玄宗皇帝亲自出面对来迎接拜谒的人们加以问候,亲自接受人民的馈献。皇上的回赏有差别。乡亲中有先跟玄宗皇帝相识的,皇上都赏赐他们酒食,跟他们话旧。因此,凡是经过的村落,玄宗皇帝一定命令人前去询访孤老丧疾的人家,并给予吊唁与抚恤。乡亲们都非常高兴,所到之处没有不前来瞻仰拥戴皇上的,并请求皇上暂时留驻在这里。待到圣驾路经金桥时,道路盘绕回转,玄宗皇帝看到几千里间,旌旗光艳,卫队齐整,于是对跟随在左右的侍从们说:"宰相张说说我统率三十万大军,旌旗逶迤千里,从陕右的上党到山西的太原。真是才子啊!"左右听了后,都山呼万岁。于是,玄宗皇帝召吴道玄、韦无忝、陈闳进见,命令他们共同绘制《金桥图》。玄宗皇帝和他骑的那匹照夜白马,由陈闳来画;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鹰鸟、器丈帷幕,由吴道玄来画;狗马驴骡、牛羊骆驼、猫猴猪貀等四足动物,由韦无忝来画。《金桥图》画成后,当时人称它为"三绝"。
# j9 G: d* [2 @" a1 d1 Q; f + p0 Z' S2 X7 p) i* s$ E) E- |
8 B7 g" W8 s  u; x! ^* g
4 [3 M- D. ~: Q! g6 B8 |. H

+ E+ S7 K% ~; m1 z1 o5 I- r * j6 K0 M3 Q% `
崔圆壁 - f: B! }6 j  h' A1 Q: F$ D
安禄山之陷两京,王维、郑虔、张通皆处于贼庭。洎克复。俱囚于杨国忠旧宅。崔相国圆因召于私第。令画名画数壁。当时皆以圆勋贵莫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深,颇极能事。故皆获宽典。至于贬降,必获善地。(出《明皇杂录》) / Q- ^4 B# j; D4 y8 R" K
【译文】 ! S3 k$ ~( p; l# m
安禄山反叛后攻陷东、西两京,王维、郑虔、张通都在安禄山的朝中任职。待到唐肃宗李亨清除叛乱、收复两京后,他们都被囚禁在杨国忠的旧宅。宰相崔圆将他们三人召到自己的家中,让他们在他家的几处墙上绘画。当时,这三个人都认为崔圆的功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赶得上,都希望他能帮忙解救自己。因此都精心构思,精心绘画,一心想将壁画画得最好。壁画完成后,他们三个人都得到了宽大处理。有的人被贬降到外地,去的也是比较好的地方。 6 f. K( f0 _/ Z# t

3 W  f: A; L. ^* }) C, x ' F" n. n7 G$ I: A; |

* {5 L# F5 y5 I* v " t5 j2 ^5 \5 f
8 A8 x( Q% U1 Z- v  e

% L5 I% X4 c$ ?, X) I, V ' W9 M. o, \$ T2 e
( S: @# h1 L2 k( Q5 k

% x' V( e5 x  P' |$ @- @8 h/ U
% h& ?; k% B4 K0 [
9 s4 k) R! D3 h " z3 }1 D0 K* [$ q( m
卷第二百十三 画四
: z( ^" E% @6 }. }& Z* g保寿寺 先天菩萨 王宰 杨炎 顾况 周昉 范长寿 程修己 边鸾 张萱 王墨 李仲和 刘商 厉归真 圣画 廉广 范山人 韦叔文 & R. J. S/ F% j' }6 [) E; m

! y+ M5 a( C) s8 N+ Q
. s; C& c7 e: G3 {; Y7 I8 x6 Y$ _ / a" s- A! B) ]- E) a, T9 r

; d2 [; H( r/ ?: N0 s3 g4 n7 k
* E; K( U& w: G7 w7 t保寿寺
. E! |( z% g# a7 o4 m) p5 J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构危巧,二塔火珠授十余斛。河阳从事李涿性好奇古,与僧善,尝俱至此寺观库中旧物。忽于破瓮中得物如被,幅裂汙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因以州县图三及缣三十换之。令家人装治,大十余幅。访于常侍柳公权。方知张萱所画《石桥图》也。玄宗赐力士,因留寺中。后为鬻画人宗牧言于左军。寻有小使领军卒数十人至宅,宣敕取之。即日进入。帝好古,见之大悦,命张于云韶院。(出《酉阳杂俎》)
. [, h2 [, p2 A% v# h9 S- T【译文】 ( c! |& Y1 }# l7 O- X8 U& E
保寿寺本是宦官高力士的旧宅,唐玄宗天宝九年,舍为寺院。寺钟刚铸成时,高力士设斋祭仪表示庆贺,满朝文武大臣都来参加。击一下钟捐施钱成百上千。有窥测到高力士用意的,连击二十杆。寺内的经藏阁构造高峻精巧,二塔接受火齐球(按:即水晶石。)十多斛。河阳从事李涿禀性喜好珍奇古玩,跟寺里的僧人关系很好。一次,他跟寺里的僧人一块儿到寺观库中翻拣旧物,忽然在一只破瓮中发现一件象被子一样的东西,破败污秽,布满尘垢,一触碰它立即尘埃四起。李涿慢慢仔细察看着,发现原来是幅古画。他用三幅州县图和双丝细绢三十匹跟僧人换来这幅古画,让家人进行装表处治,有十余幅那么大。李涿求教常侍柳公权,才知道是张萱画的《石桥图》啊。当年,唐玄宗赏赐给高力士,因此留在寺内库中。后来,卖画人宗牧言将这件事告诉了左宝贵将军。过了不久,有一小使领着几十个兵卒来到李涿家,宣读敕书来取这幅画。当天,左宝贵就将这幅画进献给皇上。肃宗皇帝也非常喜爱古物、古玩,看到这幅画特别高兴,让人将它张挂在云韶院。 4 T* _/ H* n5 Z; U

; r: m# j1 {# p  H( [ ( V5 Q: s6 ?6 H
/ k9 N3 a: a( _  F
) G- q7 T/ g; k4 m, j6 Y: L1 ?
; d+ e3 X& Y% Z# a6 v
先天菩萨 + t+ E. ]' c: W5 q, W5 _' N
有先天菩萨嶝,本起成都妙积寺。开元初,有尼魏八师者常念大悲咒。双流县百姓刘乙名意儿,年十一,自欲事魏尼。尼遣之不去。尝于奥室禅。尝白魏云:"先天菩萨见身此地。"遂筛灰于庭。一夕,有巨迹数尺,轮理成就。因谒画工,随意设色,悉不如意。有僧杨法成自言能画。意儿常合掌仰祝,然后指授之,以近十稔。工方后素。先天菩萨凡二百四十二首。首如塔势,分臂如蔓。画样十五卷。柳七师者崔宁之甥,分三卷,往上都流行。时魏奉古为长史,进之。后因四月八日赐高力士。今成都者是其次本。(出《酉阳杂俎》)
! ^' |" q- a  k6 i3 A2 y8 D3 c' g【译文】
  m- y2 [1 D+ i/ `/ O5 ]! z/ J有帧先天菩萨图。绘画这幅画的缘由起自成都的妙积寺。开元初年。妙积寺中有个尼姑叫魏八师,常常念大悲咒。双流县普通百姓刘乙名意儿,这年十一岁,自愿以师徒之礼事奉魏八师,赶他也不走。刘乙在内室参禅。一次,他对魏八师说:"先天菩萨现身在这块地方。"于是就在寺内庭院洒上柴灰。一天晚上,灰上出现了几尺大的脚印,连菩萨脚掌上的轮形印纹都清清楚楚。因此请来画工讲明这件事,让画工随心所欲地调配颜色,但是都不令人满意。僧人杨法成说他能画。刘乙双手合什仰祝上天,然后告诉如何画。杨法成画了近十年,才画成先天菩萨的形象,最后涂上白色,才完成了这幅画。刘乙、杨法成绘画的先天菩萨共有二百四十二个头,排列如塔形,手臂分开向外伸,如蔓。画样共十五卷。崔宁的外甥柳七师分去三卷,带往京都长安去传播。当时,魏奉古为长史,见到画卷后进献给皇上。后来就在四月八日这天,玄宗皇帝将它赏赐给高力士。现在成都收存的是它的次本。 5 B1 ?# t# i/ i6 a! |9 v0 P

) i* p$ Q. X* Q" @- C. r ; @6 x# C4 z5 E5 J6 T

+ p; Q; Q' V( b0 a
7 z. `% @* w& ^; N
" S& ?3 C, y* O( p4 B2 Z王宰
0 l2 ?' Q' m4 c4 h+ G* r9 @$ o* L唐王宰者家于西蜀。贞之中,韦皋以客礼待之。画山水树石,出于象外。故杜甫赠歌云:"十日画一松。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又尝于席夔厅见图一障。临("临"原作"陵",据明抄本改。)江双松一柏,古藤萦绕。上盘半空,下著水面。千枝万叶,交查屈曲,分布不杂。或枯或茂,或垂或直。叶叠千重,枝分四面。精人所难,凡目莫辨。又于兴善寺见画四时屏风,若移造化。风候云物,八节四时,于一座之内,妙之至也。山水松石。并上上品。(出《画断》)
5 m9 D! v, V+ V% n. H【译文】 4 b3 S" n  t$ ~
唐朝人王宰,他家住在西蜀。唐德宗贞元年间,韦皋用接待宾客的礼节将王宰请到家中。王宰画的山水树石,跟一般人不一样。因此,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一诗中,说他"十日画一松。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又曾经在席夔厅看到过王宰的一轴画:临江画有一株柏树、两株松树。松柏树上缠绕着古藤。上边遮蔽半面天空,下边紧挨水面。千枝万叶,交叉盘曲。有的树枝枯死了,有的欣欣向荣;有的垂向水面,有的直插天空。布局匀称,一点也不杂乱。而且,树枝向四面伸展,树叶重重叠叠。画得这样精致,确实是一般的画师画不出来的,一般人也很难辨识出是画上去的。又在兴善寺见到过王宰画的一幅四时屏风,就象将自然界的四时景物移到屏风上来似的。画家凭借对风、云、物象的精当表现,将一年中的八节四时准确无误地再现在屏风上面,真是妙到极点了。王宰的画以山木火石著称于世,这是他画中的珍品。 , o; w; q+ O3 h* @8 s+ j
. q, ~( N5 ~% I

4 D0 C& }1 M8 I2 s& Z
# @* F' F: G3 I" Q* } & M+ L! w, T8 ^! [; y$ L
9 |3 |& v- P$ L+ z2 t; i) L4 p5 H; z
杨炎 ; p3 Y: C7 w$ k! P  L6 ^: `0 T
杨炎,唐贞元中宰相。(明抄本"相"字下有"出贬崖州"四字。)气标王韩,(明抄本"王韩"作"风云")文敌扬马。画松石山水,出于人之表。初称处士,谒卢黄门,馆之甚厚。知有丹青之能,意欲求之,未敢发言。杨恳辞去,复苦留之。知其家累洛中,衣食乏少,心所不安。乃潜令人将数百千至洛供给。取其家书回,以示揭公。公感之。未知所报。卢因从容,乃言欲一踪,以子孙宝之,意尚难之。遂月余图一障。松石云物,移动造化,世莫覩之。其迹妙上上品。(出《唐画断》)
* q3 G) @* u* p; l# G$ ?【译文】
$ e# c' q; n) D7 h杨炎,唐朝贞元年间官至宰相。他的气节,可以做王维、韩愈的榜样;他的文章,可以敌扬雄、司马迁。他画的松石山水,高出一般人。杨炎起初只是位隐士。虽然很有才学,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也没有出来为官。他曾经拜见过在宫内任给事的卢黄门,受到优厚的款待。卢给事知道他擅长绘画,有心求他给绘一幅画,又不好意思开口。杨炎要告辞回家,卢给事诚恳地苦苦挽留他。得知杨炎家在洛阳,生活很困顿,缺衣少食,卢给事心中很不安。他暗中派人带着几百千钱去洛阳杨炎家,供给他家人的日常用度,并带回一封家书给杨炎。杨炎非常感动,不知道怎样去报答。卢黄门这时才说他想请杨炎画张画,传给后代子孙很好的珍藏,但是始终不好意思说。杨炎听了后,立即答应下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卢黄门画了幅山水。画上的松石云等物像,就象将大自然中的真景实物移到画上来似的,人们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山水画。这幅山水画,堪称稀世珍品。 ; N1 C5 L0 n( ]- V0 O# y
( g  {. M& n3 V0 [& f
8 m- j. P5 c+ d2 R9 [

% c- F$ R+ H5 U5 g9 \8 T 9 ?! h1 s: l" a9 Z

) ^( |2 N- u6 z8 [* X, G2 U顾况 ; C# O* b9 E' |3 Y2 w# C- {
唐顾况字逋翁。文词之暇,兼攻小笔。尝求知新亭监。人或诘之。谓曰:"余要写貌海中山耳。"仍辟画者王默为副。(出《尚书故实》)
% K! r3 ^4 q6 @4 `" l( L3 y# @【译文】
# \5 _1 c. L1 F& ?唐朝人顾况,字逋翁,每在写文章、词赋之余,还练习画小品。顾况曾有一次请求让他担任新亭监(按:相当于知县)有的人询问他,他说:"我要画海中的山而已!"后来,还是举荐他给擅长绘画的王默作副手。 & c$ p+ y7 o5 K: M4 Y
6 s; ^4 K' Y  O

3 a& k' E3 a5 J
7 j9 O# _/ T) i2 r9 r
2 T* w# ~1 U9 z
' l/ J% _9 T! Z9 ~/ Q/ M8 w( g周昉 6 e0 y5 k' T2 \9 d+ W
唐周昉字景玄,京兆人也。节制之后,好属学,画穷丹青之妙。游卿相间,贵公子也。长兄晧善骑射,随哥舒往征吐蕃。收石堡城,以功授执金吾。时德宗修章敬寺,召晧谓曰:"卿弟昉善画,朕欲请画章敬寺神,卿特言之。"经数日,帝又请之,方乃下手。初如障蔽,都人观览。寺抵国门,贤愚必至。或有言其妙者,指其瑕者,随日改之。经月余,是非语绝,无不叹其妙。遂下笔成之。为当代第一。又郭令公女婿赵纵侍郎尝令韩干写真,众皆赞美。后又请昉写真,二人皆有能名。令公尝列二画于座,未能定其优劣。因赵夫人归省,令公问云:"此何人?"对曰:"赵郎。""何者最似?"云:"两画惚似,后画者佳。"又问:"何以言之?"前画空得赵郎状貌,后画兼移其神思情性笑言之姿。"令公问:"后画者何人?"乃云:"周晧。"是日定二画之优劣,令送锦綵数百疋。今上都有观自在菩萨,时人云水月,大云西佛殿前行道僧,广福寺佛殿前面两神,皆殊妙也。后任宣州别驾,于禅定寺画北方天王。常于梦中见其形像。画子女为古今之冠。有《浑侍中宴会图》、《刘宣武按舞图》、《独孤妃按曲粉本》。又《仲尼问礼图》、《降真图》、《五星图》、《扑蝶图》,兼写诸真人、文宣王十弟子,卷轴至多。贞元末,新罗国有人于江淮,尽以善价收市数十卷。将去,其画佛像真仙人物子女,皆神也。唯鞍马鸟兽,竹石草木,不穷其状也。(出《画断》)
/ R6 U  @% K' s0 z% k【译文】 ! X, U( T& N) P3 m, g/ X9 [' w$ f) E
唐朝人周昉,字景玄,是京都地区人。官任节度使后,继续好字,在绘画方面,他将所有的技艺都学到手了。他交往于达官贵人之间,是位高贵的公子哥。周昉的哥哥周晧擅长骑马射箭,曾随同大将哥舒翰远征吐蕃(按:今西藏。)收回石堡城,因战功归来后官授执金吾,掌管京都的治安。当时,唐德宗正修章敬寺,召见周晧说:"爱卿,你的弟弟周昉擅长绘画,我想请他画章敬寺神像,请你告诉他。"过了一些天,德宗又让周晧请了一次,周昉才开始画。最初画出来的神像,周昉将它象屏风一样地放在寺院里,整个京都的人都可以去看。章敬寺就在皇宫门前,不论是贤良的人,还是愚鲁的人,都去看画像。有的人说画得好,有的人说画得不好。有人挑出毛病来,周昉随时进行修改。历经一个多月,评论好坏的人没有了,人们都赞叹这幅神像画得太好了!最后,画完稿了,在当时世上数第一。郭子仪的姑爷侍郎赵纵,曾经让韩干画过一幅画像,大家都称赞画得好。后来,他又请周昉画像。韩、周都是当时最有名气的画家。一次,郭令公将这两张画像并放在一块儿,让人们评品优劣,谁也评定不出来。正赶上他女儿赵夫人回来探亲,令公问:"这两副像画的是谁?"回答说:"是我的赵郎君子。"问:"哪幅画像最象?"答:"两幅画像都很象。但是,后一幅最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答:"前一幅画像空得赵郎的容貌画得象,后一幅神态、表情、说笑的姿态都画出来了。"令公问:"后一幅是谁画的?"有人回答说:"是周昉画的。"当天定出两幅画像的优劣,郭子仪让人给周昉送去锦綵几百疋,以表谢意。京都长安的一座道观里的水月观音画像,大云西佛殿前的行道僧画像,广福寺佛殿前的两面神画像,都奇特绝妙。这些画像,都是周昉的作品。周昉后来官任宣州别驾。在任期间,他为禅定寺画过一幅北方天王象。画定后,他常常在梦中见到这位天王到他这儿来。周昉画人世间的男人和女人,可称得上是古今第一圣手。这类画有:《浑侍中宴会图》、《刘宣武按舞图》、《独孤妃按曲粉本》。还有《仲尼问礼图》、《降真图》、《五星图》、《扑蝶图》,以及诸位真人、文宣王十弟子的画像等等,共有许多幅。唐德宗贞元末年,有一位从新罗回来的人,在江淮一带,用很高的价码收买几十卷周昉的画。他将要离去时,发现他买的这些画上的仙人,真人、和男人、女人都成仙而去,不见了。只有鞍马鸟兽、竹石草木,还在画上面。
- H6 u( Q2 u0 B, q# q9 l; g - v, ~& L" n% }7 d! Z

, [$ v+ |# @; {, ~3 M$ u5 f6 X* W
$ z+ {- w# e  Y2 `
# ]. S0 \: R0 P8 C4 v; ] 8 n1 q- f0 y( e& d
范长寿
4 G8 Z$ X. F8 t" M: _( S4 f( x唐范长寿善风俗田家景候人物之状。人间多有月令屏风,是其制也。凡山川水石,牛马畜类,屈曲远近,牧放闲野,皆得其妙,各尽其趣。梁张僧繇之次也。僧彦悰《续画品》云:"博瞻繁多。未见其能也。其画并妙品上。"又时号何长寿齐名,次之。(出《画断》) / D) m4 g9 P6 R
【译文】
0 A% Z2 ^8 Z6 X' O唐朝人范长寿擅长画风俗画,农家的景物、人物及风情,是他绘画的主要对象。民间有许多月令屏风都是范长寿画的。范长寿画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都具有地域所特有的风情。他画的牛马等家畜,或远或近、或盘或卧、或散牧在山野河边,都妙笔生花,各尽其趣。他的画作可称得上是南梁张僧繇第二。僧人彦悰在《续画品》上说:"我博览过古今繁多的绘画作品,没有见到过能跟范长寿的画相媲美的。范长寿的画都可称为妙品上。"又:当时有位叫何长寿的人,跟范长寿并列画坛。实际,不如范长寿。 2 F& W1 f# U1 |
7 \; z& E& I, n  n

# l$ g8 M7 B# q: B1 Q( F! ]6 C % V; z3 J) T* z+ B

+ t- J4 l! |! V; {
  r& Q! y$ w9 I+ l- X, N: J% d程修己
# @& f8 p5 S, {4 M5 q唐程修己,其先冀州人。性好学。时周昉任赵州长史,遂师事焉,二十年。凡画之六十病,一一口授,以传其妙。宝历中,修己应明经举,以昉所授付之。太和中,文宗好古重道。以晋明帝卫协画《毛诗图》,草木鸟兽贤士忠臣之象,不得其真。遂召修己图之。皆据经定名,任土采拾。由是冠冕之制,生植之姿,远无不审,幽无不显矣。又尝画竹障于文思殿。帝赐歌云:"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临窗乍覩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当时学士,皆奉诏继和。自贞元后,以艺进身。承恩称旨,一人而已。尤精山水竹石,花鸟人物,古贤功德异兽等。并入妙上品。(出《画断》)
7 I3 L7 J# Z# `【译文】 : g; F" N' w+ Z+ y% U+ O
唐朝人程修己,他的先祖是冀州人氏。程修己禀性好学,在周昉任赵州长史时,他拜周昉为老师,跟周昉学画二十年。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周昉将自己积毕生作画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绘画六十病》,一一亲口传授给他,使他全部学到了周昉绘画的功夫。唐敬宗宝历年间,程修己参加"明经射第取士",就是用周昉传授给他的绘画技艺应举的。唐元宗太和年间,皇上好古重道,认为晋朝明帝时的卫协绘画的《毛诗图》,草木鸟兽贤士忠臣的形象都不真实。就召程修己再画一幅。画上的每位贤士忠臣,都根据经史上的记载来确定;画上的草木鸟兽,都随着方位、地形、地貌来县体地绘画出它们的姿态、神情来。这样,画上人物的衣饰冠冕,草木鸟兽的姿态、神情,没有不准确无误的。就是每一个细微的地方,也都精心绘画、一丝不苟。程修己还曾给文思殿画一副竹屏风。皇上为他题诗说:"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临窗乍覩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当时的翰林院的学士们,都奉皇上的诏示,写诗来奉和。从唐德宗贞元以后,因为才艺而进身仕途、承受圣恩符合上意的,仅程修己一人罢了。程修己尤其擅长画山水竹石、花鸟人物、古代圣贤、佛道经事、怪异野兽等。他的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是精妙已极的艺术佳品。
; i& s( ^/ \. a4 X/ s8 |) [
3 c) h1 H" }, w- \2 ]5 u& V& g ' i; Q/ y# B. H9 W

' o# E" f$ Q. z
+ |% P9 o) g! Y# O, J3 @; f; k
6 I. f" v4 ?% J2 d- w$ M边鸾 : H7 _/ ]! j- g# I5 B  W
唐边鸾,京兆人。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之妙,古所未有。观其下笔轻利,善用色。穷羽毛之变态,奋春华之芳丽。贞元中,新罗国献孔雀,解舞。德宗召于玄武门写貌。一正一背。翠彩生动,金钿遗妍。若运清声,宛应繁节。后以困穷,于泽潞貌五参连根,精妙之极也。近代折枝花,居其首也。折枝花卉蜂蝶并雀等,妙品上。(出《画断》) + i) w! Q6 `$ o/ Y
【译文】 ; U/ g' y' @- R2 G
唐朝边鸾,是京都长安人。边鸾能画画,最擅长画花鸟折枝(按:花卉画法之一,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这种画法,是从来未有过的。你看边鸾下笔轻松利落,善用颜色,能得心应手地表现鸟雀羽毛的万态变化,春花绽放的千种姿容。唐德宗贞元年间,新罗国进献来一对孔雀,能舞,皇上宣召边鸾在玄武门画孔雀。一只孔雀画的是正面,一只画的是侧背。翠绿的孔雀羽毛灿烂生辉,孔雀的尾羽仿佛是一只只华美的金、翠首饰。两只孔雀象在轻声鸣唱,又象在用礼仪迎接贵宾的到来。边鸾后来生活困顿穷苦,曾在潞水岸边的沼泽地带将五棵长在一起的人参画在画上,画得好极了。在近代折枝画法中,边鸾位居魁首。边鸾的折枝花卉蜂蝶鸟雀画,都堪称在妙品以上。 $ o- \% s+ \- w; L" Z" ^0 @

% M6 V& M% m0 N3 y* l! ~4 w   P2 l/ x4 C3 ]1 w
' w* Q! Q( m9 r
1 S, f9 {9 ^3 o$ |  i9 {
$ i! Z! Z6 i; }0 l$ f6 I
张萱 4 d$ ]* y4 k# J5 w# \( Q5 _
唐张萱,京兆人。尝画贵公子鞍马屏帷宫苑子女等,名冠于时。善起草,点簇位置。亭台竹树,花鸟仆使,皆极其态。画《长门怨》,约词虑思,曲尽其旨。即金井梧桐秋叶黄也。粉本画《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望月图》,皆绡上幽闲多思,意逾于象。其画子女,周昉之难伦也。贵公子鞍马等,妙品上。(出《画断》)
. L/ P& t0 i! i; _# s, S. n* u7 Q7 N【译文】 - d2 W5 \* L, ], R  ]% W! |
唐朝张萱,京都长安地区人。张萱经常画骑在马上的达官贵人,以及屏风、帷幛、宫苑男女等画,在当时名冠众画师之首。张萱擅长勾画草图。他画的草图结构匀称、布局精当。亭台竹树、花鸟仆使,都各尽其态、各得其位,意境幽远、传神。他画的《长门怨》,按照李白原诗的每一句提供的意境,精心地去构思。运用景物,氛围等绘画表现手法,将诗的意韫含蓄地表现出来。用一句话来说,即在画中充分运用金井(按:指宾中。)梧桐和飘落的秋叶,点染出一片肃杀凄凉,从而表现出宫中旷女的哀怨与凄愁。张萱的画稿:《贵公子夜游图》、《宫中七夕乞巧图》、《望月图》等,都是在白绢上精心表现那些贵家公子、宫中怨女的闲适、幽思。意蕴幽远,远远超过画面上的物象。张萱画男人、女人,周昉很难跟他相以伦比。他画的贵家公子骑马游逸的画,是最精妙的艺术作品。
" W- q& `  O' c* x8 {' ~
; h# \+ _( ]8 y1 I9 \7 I( F
5 a$ p% Y$ _, c1 Q; I
, h  N) Q0 V  z2 @; O+ Q# h3 G " M& h) W3 b# {% N
& y: F. H( e4 \& \* ?6 R
/ B( N) E. O- E3 ]
王墨
9 U2 s& J* B- }! u8 \$ h" l唐王墨,不知何许人,名洽。善泼墨,时人谓之"王墨"。多游江湖。善画山水松柏杂树。性疏野好酒。每欲图障,兴酣之后,先已泼墨。或叫或吟。脚蹙手抹。或拂或干,随其形象。为山为石,为水为树。应心随意,倏若造化。图成。云霞澹之,风雨扫之。不见其墨污之迹也。(出《画断》)
/ x* `* h5 u& i! |' O. i. V【译文】
. D; O* \- V' F7 P5 T& q唐朝人王墨,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名字叫王洽。他擅长泼墨,当时人都称他为"王墨"。王墨多数时间都在江湖上(按:即民间。)游走。他性情疏懒狂野,喜好饮酒。每当他要作画时,酒须喝到兴奋时,先将墨泼在画布(或纸)上。或者大声孔叫,或者浅吟低唱。这时候,他手脚并用,又拂又抹,又蹭又踹。出现的物象,或山或石,或水或树,随着心意涂抹。这些景物,仿佛是转瞬间自然生出来的一样。成画后,你看整幅画就象让云霞淡淡的浸染过、让风雨涤荡过似的,不见些许的墨污痕迹。 ; r4 ~8 y! u; a! Z* a
. M5 c; h) e5 X! t

' d6 E7 X# O* s% x
4 F  H2 c9 B4 ]( z) `8 h$ d9 n ) y* Q' C: p* s  [! w1 z6 x" P
1 R. I7 C5 j$ a3 f, x
李仲和 - v# J1 c5 J: W7 N- K9 J2 ^
唐李仲和,渐之子。渐尝任忻州刺史,善画番人马。仲和能继其艺,而笔力不及其父。相国令孤绹,奕代为相,家富图画。即忻州外孙。家有小画人马障,是尤得意者。会宪宗取置禁中。后却赐还。(出《名画记》)
  q% ^& C. a0 k9 o& i& R【译文】 : H1 E+ C3 G: Y4 J- y6 Z
唐朝人李仲和,李渐的儿子。他的父亲李渐曾经担任过忻州刺史,擅长画西北部边疆一带少数民族骑马行猎的画。李仲和承继了父亲的绘画技艺,但是他的笔力不及父亲。宰相令狐绹,他家世代官任宰相,藏有许多名画。令狐绹就是李渐的外孙。令狐家收藏的画中,有一组屏风人马小品,是最得意的。曾经进献给宪宗收藏在宫中,后来又赐还给令孤家。 : V. ?/ k. `6 @5 E$ A$ i

  F% J4 ~, J. B; o' L # o& S% J+ r" v7 e/ x: k

0 d3 x4 x0 f. i) }5 \( \
& r* R: ]8 c8 v8 q; }' w1 j' g3 u + _; p3 w) l' W2 v: c
刘商
8 D( ]( h2 d% g/ Q唐刘商,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少年有篇咏高情。攻山水树石。初师张藻,以造真为意。自张贬窜后,惆怅赋诗云:"苔石苍苍临涧水,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唯有张通会,流向衡阳哪得知。"(出《名画记》)
8 A+ n( s0 A% T4 i' ~【译文】 , u4 |, J; C4 K0 v8 A
唐朝人刘商,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年少时就写过一篇赞美高尚情操的诗。刘商专门学画山水树石。最初,他拜张藻为老师,专门画写实的作品。自张藻遭贬职离开京城后,他深为教师的被贬谪感到惆怅。曾为这件事写过一首诗:苔石苍苍临涧水,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唯有张通会,流向衡阳哪得知。
$ U' ^+ `' s" @! i : N# {9 Q2 y1 ?7 m6 m+ N
  B  r7 z3 C4 e" t: x# V
0 f7 z1 _; f  N/ ?5 b3 L2 s
9 M- X4 t3 t) V- m4 H: h

. N) y$ _% |4 q- i+ k* ^厉归真
5 c3 J, ^- D: `4 X唐末,江南有道士历归真者,不知何许人也。曾游洪州信果观。见三官殿内功德塑像,是玄宗时夹纾,制作甚妙。多被雀鸽粪秽其上。归真遂于殿壁画一鹞,笔迹奇绝。自此雀鸽无復栖止此殿。其画至今尚存。归真尤能画折竹野鹊。后有人传。归真于罗浮山上升。(出《玉堂闲画》) 5 W% x- v0 @9 z
【译文】 # `# K$ ^4 Y5 e9 o0 r
唐朝末年,江南有个道士叫厉归真。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曾经云游到洪州的信果观,看见三官殿里的神灵塑像,还是唐玄宗时期用麻脱泥胎塑成的,塑得精妙绝伦。但是却被栖宿在屋梁上的鸽、雀的粪便污秽得不像样子。于是,厉归真便执笔在殿内墙壁上画一只鹞鹰,笔力奇绝。从这以后,鸽雀等再也不敢在梁上栖息了。这幅鹞鹰现在还在。厉归真道士尤其擅长画折竹、野鹊。后来有人承继了他的这种画法。厉归真死在罗浮山。
6 }6 z' U' y' K9 ?* I
) p5 v) J. M. S( Z5 c5 i
* a7 t! W' u# v9 n , G6 Q  E* r% g) \
' b( u1 {& z' z5 K# h, n
2 J: b0 i6 V% k$ M4 t# B2 q
圣画
' J- r" s! j: h% N云花寺有圣画殿。长安中谓之《七圣画》。初殿宇既制,寺僧召画工。将命施彩饰。会贵其直,不合寺僧祈酬。亦竟去。后数日,有二少年诣寺来谒曰:"某善画者也,今闻此寺将命画工,某不敢利其价。愿输功可乎?"寺僧欲先阅其迹。少年曰:"某弟兄凡七人,未尝画于长安中,宁有迹乎?"寺僧以为妄。稍难之。少年曰:"某既不纳师之直。苟不可师意,即命圬其壁,未为晚也。"寺僧利其无直,遂许之。后一日,七人果至。各挈彩绘,将入其殿。且为僧曰:"从此去七日,慎勿启吾之门,亦不劳饮食。盖以畏风日所侵铄也。可以泥固吾门,无使有纤隙。不然,则不能施其妙矣。"僧从其语。如是凡六日,閴无有闻。僧相语曰:"此必他怪也,且不可果其约。"遂相与发其封。户既启,有七鸽翩翩,望空飞去。其殿中彩绘。俨若四隅,唯西北墉未尽其饰焉。后画工来见之,大惊曰:"真神妙之笔也。"于是无敢继其色者。(出《宣室志》)
0 O3 T% x8 n. ^【译文】
5 g0 E" i! Y/ ~/ t, N2 i云花寺有圣画殿,长安城里的人称它为"七圣画"。殿堂刚建成时,寺里的僧人将画工们请来,让他们给殿堂彩绘雕饰。但是,这些画工要的工钱太贵了,寺里的僧人没有求化到这么多的钱款。这些画工竟然不给彩绘而走了。这以后过了几天,有两位少年来到寺里拜访僧人说:"我是个擅长绘画的人,听说你们寺里要请画工。我不敢挣你们的钱,情愿献工给你们可以吗?"寺里的僧人想先看看他们的作品,少年说:"我们兄弟七人,没有在长安绘过画,怎么可以在长安看到我们的作品呢?"寺里的僧人认为这个少年是在这胡说,又提出几个问题刁难他。少年说:"我们既然不收师父的工钱,如果我们绘制的不合乎师父们的心意,就让我们用抹子将它抹掉也不晚吧。"寺里的僧人图他们不要工钱,于是就答应下来了。第三天,二位少年果然领着他的五位兄弟来到寺院里,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彩绘的所需用品。进殿之前,少年对僧人说:"从今天算起,七天之内请不要打开进入殿堂的这道门,也不用你们给我们送饮食。我们绘制的彩绘没绘完前怕风日的侵蚀。最好用泥将门缝也抹死。不这样做,则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僧人听从了他们的要求,用泥将门封死。已经过了六天了,殿堂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寺里的僧人互相议论说:"这些人一定是什么妖怪变的,我们再也不能按他们约定的期限不打开门了。"于是,僧人一齐动手拆掉泥封打开殿堂的大门。门刚一打开,只见有七只鸽子从殿堂里面飞出来,一直飞出寺外。僧人们急忙进到殿堂里去看。只见殿堂里的四面墙壁几乎都彩绘完了,只乘下西北边的墙壁还没有全绘制完。后来,画工们听说了这件事都来寺里观看这些彩绘,非常吃惊地说:"真是神妙的大手笔啊!"于是,没有那个画工敢将北墙壁没绘完的那部分接着绘制完。
8 A+ t6 o1 L7 |6 c) f0 g
) {3 n, D& `" v: g0 `9 b5 a: F! I 8 D, \9 c; d1 T/ Y& Y% \$ q
6 u& W/ B7 S1 G) L" |

4 m  f9 q% N5 x+ h: I " z( ?0 x- I/ P- U
廉广
( u) L/ C+ H- U+ b廉广者,鲁人也。因采药,于泰山遇风雨,止于大树下。及夜半雨晴。信步而行。俄逢一人,有若隐士。问广曰:"君何深夜在此?"仍林下共坐。语移时,忽谓广曰:"我能画,可奉君法。"广唯唯。乃曰:"我与君一笔,但密藏焉。即随意而画,当通灵。"因怀中取一五色笔以授之。广拜谢讫,此人忽不见。尔后颇有验。但秘其事,不敢轻画。后因至中都县。李令者性好画,又知其事,命广至。饮酒从容问之。广秘而不言。李苦告之。广不得已,乃于壁上画鬼兵百余,状若赴敌。其尉赵知之,亦坚命之。广又于赵廨中壁上,画鬼兵百余,状若拟战。其夕,两处所画之鬼兵俱出战。李及赵既见此异,不敢留。遂皆毁所画鬼兵。广亦惧而逃往下邳。下邳令知其事,又切请广画。广因告曰:"余偶夜遇一神灵,传得画法,每不敢下笔。其如往往为妖。幸察之。"其宰不听。谓广曰:"画鬼兵即战,画物必不战也。"因命画一龙。广勉而画之。笔才绝,云蒸雾起,飘风倏至。画龙忽乘云而上。至滂沱之雨,连日不止。令忧漂坏邑居。复疑广有妖术,乃收广下狱,穷诘之。广称无妖术。以雨犹未止,令怒甚。广于狱内号泣,追告山神。其夜,梦神人言曰:"君当画一大鸟,叱而乘之飞,即免矣。"广及曙,乃密画一大鸟。试叱之,果展翅。广乘之,飞远而去。直至泰山而下。寻复见神。谓广曰:"君言泄于人间,固有难厄也。本与君一小笔,欲为君致福,君反自致祸,君当见还。广乃怀中探笔还之。神寻不见。广因不复能画。下邳画龙,竟为泥壁。(出《大唐奇事》) ) j* n+ J8 t4 B" `
【译文】
6 s# r# `; y* ]% \廉广,鲁人。因为采药,在泰山遇到风雨,在大树下避雨。到半夜雨过天晴,廉广信步而行。走了不一会儿,遇到一个人,象一位隐士。这个人问廉广:"你因为什么深夜在这里?"并邀请廉广一同坐在树下面。两人说了一会儿话,这个人忽然对廉广说:"我会绘画,可以教你绘画的方法。"廉广连说可以。这个人又说:"我送给你一支笔,但是请你一定要保守这个密秘。你用这支笔,随意画些什么,都能具有灵气。"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支五彩笔交给廉广。廉广接笔拜谢,这个人却忽然没有了。这之后,真的象这个人说的那样,这支笔确实很有灵验。但是,廉广遵嘱保守这个密秘,轻易不敢用这支笔画什么。后来,有事来到中都县。县令姓李,喜爱绘画,他知道廉广也会绘画,将廉广请来,一边饮酒一边让廉广给他画一幅。廉广严守密秘,一句话也不说。李县令苦苦恳求他,廉广万不得已,才在墙壁上画了一百多个鬼兵,气势象去杀敌。这个县的赵县尉知道这件事后,也恳请廉广给他画幅画。廉广又在赵县尉的官署墙壁上也画了一百多个鬼兵,气势若准备打仗。这天夜里,两个地方所画的鬼兵都出来打仗。李县令与赵县尉都亲眼看见了这件事,吓得他们再也不敢挽留廉广住在县里了,并将墙上所画的鬼兵全都毁掉了。廉广也因惧怕获罪而逃到下邳县。下邳县令得知廉广会画后,也恳请他为自己画一幅。廉广告诉他:"我在一天夜里偶然遇到一位神人,传给我绘画的方法。但是我每每不敢下笔。因为如果下笔绘画,画出来的东西往往会兴妖作怪,幸好我察觉了这一点。"下邳县令不听,对廉广说:"你在中都县画鬼兵走下墙来战斗撕杀,你要是画物一定不会打仗吧。"于是让廉广为他画一条龙。廉广勉强答应给他画。刚画完,只见画龙的地方开始升出云雾,大风也随后刮起来。画上的那条龙乘云驾雾飞上天空,紧接着就下起了滂沱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也不停止。下邳县令担忧雨水淹毁市区居民的住宅,又怀疑廉广会妖术。于是让人将廉广抓起来关到牢狱里,一再审问他会不会使妖术?廉广一再说他不会使什么妖术。但是,雨还是下个没完,下邳县令更加发怒了,继续将廉广关押在牢狱里。廉广在狱中大哭不止,哀告山神快来解救他。这天夜里,廉广梦见那位神人告诉他:"你当画一只大鸟,呵叱它,乘着这只大鸟飞出牢狱,就可以免除这场祸患。"廉广从梦中醒来,等到天亮后,密秘画了一只大鸟。画完后,试着呵叱它,大鸟果然展翅欲飞。于是廉广乘上大鸟飞出牢狱。大鸟载着廉广一直飞到泰山顶上才落下来。过了一会儿,避雨那个夜晚遇见的那位神人又出现在廉广面前。神人对廉广说:"你将密秘泄露在人间了,因此遭到了灾难。我给你一支小笔本意是想给你带来福气,现在反尔使你遇到祸患。你还是将这支笔还给我吧。"于是,廉广从怀中取出笔还给了这位神人。过了一会儿,神人又不见了。廉广也由此不会绘画了。下邳县他画龙的地方,重新还原成泥壁。
/ J4 A1 {0 z  D2 E: M2 z
9 K3 V; E6 E& M  I3 y/ o' Z% s
4 Y( J. k5 K* ?' X0 _2 | 4 W4 s; K6 [- ~. H* x

6 {, u$ c5 w8 x/ Z2 d $ Y7 Z( x( A' N9 W4 R
范山人
' k6 ], `2 w3 [李叔詹常识一范山人,停于私第。时语休咎必中。兼善推步禁呪。止半年。忽谓李曰:"某将去,有一艺,欲以为别。所谓水画也。"乃请后厅上掘地为池方丈,深尺余。泥以麻灰。日汲水满之。候水不耗,具丹青墨砚。先援笔叩齿良久,乃纵毫水上。就视,但见水色浑浑耳。经二日,搨以细绢四幅。食顷,举出观之。古松怪石,人物屋木,无不备也。李惊异,苦诘之,唯言善能禁彩色。不令沉散而已。(出《酉阳杂俎》)
4 q" h9 ~& Y' [3 s3 }【译文】
! W! ~4 N, D+ T( m李叔詹曾经认识一位范山人,请他到家中来。这位范山人预告出来的吉凶福祸,后来都能一一得到验证。他还会推算天文历法和算命,用真气、符咒治邪病、克异物、禳除灾害。范山人在李家住了半年,忽然有一天对李叔詹说:"我要离开这里了。我有一种技艺,想用它来作为我临别时的赠礼,就是水画呀。"于是请人在后厅地上挖一个池子,长宽各约一丈,深一尺多,用麻灰抹好。每天都将它灌满水。等到水再不往下渗了,将颜色墨砚准备好。范山人先握笔叩齿好一阵子,才纵笔在水中涂划。再看看池水,只见水色浑浑的。过了两天,将四幅素白细绢放在池水中拓,约有一顿饭工夫,再将四幅细绢取出来,举过头顶观看。只见细绢上古松怪石,人物、房屋、树木俱全,象真画一样。李叔詹深感惊异,再三询问范山人,他才告诉说:"我能够禁管住颜色,不让它随便沈散罢了!"
& H3 ^! l- O$ n2 T4 C( l. w 6 V/ @/ w, M$ L9 w5 Z
0 `8 ^" }2 `# B, H0 @5 o+ M; l6 V+ {

$ t$ ~8 E5 e0 J3 w! H7 a # g! `/ E" M( j$ I2 y0 ]) v
- [2 M1 }* P8 q. Y& y
韦叔文
! Q2 n/ `  R- o唐进士韦叔文善画马。暇曰,偶画二马札绢而未设色。赴举,过华岳庙前。怳然如梦。见庙前人谒己云:"金天王奉召。"叔文不觉下马而入,升殿见王。王曰:"知君有二马甚佳,今将求之,来春改名而第矣。"叔文曰:"己但有所乘者尔。"王曰:"有,试思之。"叔文暗思有二画马,即对曰:"有马,毛色未就。"曰:"可以为惠。"叔文曰:"诺。"出庙,急于店中添色以献之。来春改名而第。(出《闻奇录》)
; \! L' d6 g( T【译文】
' v' R5 }! ^8 ^- o: Q% d唐朝时,进士李叔文擅长画马。一天闲暇,李叔文在札绢上画了二匹马没有着色,这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华山寺庙前,恍惚中好象作了一个梦。见到庙前有人参拜他,说:"奉金天王的命令召你前去见他。"李叔文不觉间下马进去,升殿拜见金天王。天王说:"得知你有两匹良马,现在我请你将它们送给我。明年春天,请你改换个名字再参加科举考试,一定会考中的。"李叔文说:"我只有现在所骑的这匹马呀。"天王说:"请你再想想。"李叔文暗暗想到自己在家画的那两匹马,现在就带在身边。立即回答说:"是的,我有两匹马。只是,还没有涂上颜色呢。"天王说:"可以马上绘上色嘛。"李叔文说:"是的。"李叔文走出庙门。急忙骑马来到店中,取出来在家画的那两匹马,赶忙涂上颜色献给天王。第二年春天,李叔文改名参加科举考试,果然考中了。 2 G4 p  s$ m( m$ Z# W0 H
! b( i% Z* U: z2 M% d6 `. X

1 ]& c' w: t% ~; i, E, j
9 o9 o4 B6 x1 |* q ) [+ t- m5 E: Z& `

7 m; n$ `1 n$ P/ m . s) ~+ _( M# k4 H
# O8 U' c0 y4 F  t) L! _, g$ a

' N8 F6 I& ?2 H8 ?. l ) s( A" q. ?! ^' f1 }
卷第二百十四  画五
+ d) w9 T& W* |5 b( ]4 S: p) T贯休 楚安 应天三绝 八仙图 黄筌杂编 4 D) R/ q: d: R5 _) K

% {# G* {0 `8 H1 n5 s$ G . [) M' _% U$ ]# R  Z
" v/ ~* p# u5 Q) j, g) {+ e3 [

. e) P8 q3 P. y* x7 ?* d
+ k0 B) M; b2 a0 S2 @6 p贯休
) n. P, s/ \3 E唐沙门贯休,本婺州兰溪人也,能诗善书妙画。王氏建国时,来居蜀中龙华之精舍。因纵笔,用水墨画罗汉一十六身并一佛二大士。巨石萦云,枯松带蔓。其诸古貌,与他人画不同。或曰:"梦中所睹,觉后图(图原作圆,据明抄本改)之。谓之'应梦罗汉'。"门人昙域、昙弗等,甚秘重之。蜀主曾宣入内。叹其笔迹狂逸,供养经月,却令分付院中。翰林学士欧阳炯亦曾观之。赠以歌曰:"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捐大绢泥高壁,闭日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去袈裟点神笔。高抬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案前卧象低垂鼻,岸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纹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出《野人闲话》) , K% Q8 l3 H! y
【译文】 + Y1 e) E0 V0 ~" Y: S5 n, X
唐朝时,佛门僧人贯休,是婺州兰溪人。贯休和尚能吟诗,写一手好字,擅长绘画。王建在蜀建立前蜀王朝时,他来到蜀中,居住在龙华寺专供他修行参禅的居室里。他用水墨画法为寺里画了十六个罗汉和一幅佛像、二幅菩萨像。画上,巨大的岩石萦绕着云雾,虺节的苍松盘绕着古藤。而佛、菩萨和十六位罗汉的相貌都古岸异常,跟别的画师画的不一样。贯休自己时常说:"我是在梦中见到了这些神佛,醒来后将他们画出来的,也可以称他们为'应梦罗汉'吧。"他的弟子昙域、昙弗等人,将这些画密秘收藏起来,看成珍贵的艺术品。蜀王曾经宣召贯休进宫,非常赞赏他的画。说他用笔狂放飘逸,在宫中供养了一个月后,分配他到翰林院。翰林学士欧阳炯也曾观察过贯休和尚,并写了一首诗赠送给他。诗称: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捐大绢泥高壁,闭日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云袈裟点神笔。高抬节腕当空掷,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跌。形如瘦鹤精神健,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口开或若供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案有卧象低垂鼻,岸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纹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纳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苦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8 v7 k, W$ t1 B3 w% l, t7 j. \8 e
" N' J! r/ Z" r* I4 b+ N4 M 6 O# T' t% B6 L: L+ B5 A* F/ ^

6 p4 i# }# f" k' {
* E8 K( N, Z. i4 A 3 V3 \' f' m  }, t. X2 a- ~2 a
楚安
3 g4 @3 E: E3 g' ?3 X: K西蜀圣寿寺僧楚安妙画山水,而点缀甚细。至于尺素之上,山川林木,洞府峰峦,寺观烟岚人物,悉皆有之。每画一小团扇,内安姑苏台或画滕王阁,其有千山万水尽在目前。然须一季已来,方就一扇。其时诸王宰辅竞相有请。得之者奉遗甚厚,有不得画者恨恨然。楚安言山僧自以此适意而已。归寂后,有好事者,往往收得其笔踪。或谓之"墨宝"也。(出《野人闲话》)
- G) _4 e& U5 A【译文】
" F# @; F! K5 Y1 y西蜀圣寿寺僧人楚安山水画画得非常好,而且画的特别细腻。在一尺宽的白细绢上,可以画出来山川林木,洞府峰峦,寺观烟雾岚气及人物。他就是画一柄小小的团扇,也可以在上面画出来姑苏台呀滕王阁等楼台亭榭,可以让你在团扇上看到山山水水。然而,楚安画扇一个季度只画一柄。诸位王公大臣争着请他去画扇子。得到他画的扇子的人给他很丰厚的酬金,未得到的很是不满。但是楚安自己说他画扇子仅仅为了好玩罢了。楚安去世后,有喜爱收藏的人,每每得到楚安生前的遗画、遗作。有人说这是"墨宝"啊!
6 [; `: V8 L5 O# ?% b/ R
, M( E+ \' n8 g; a6 e4 d
$ U3 f! E% }# Y* K/ E 1 e6 M3 R( d9 T' U. \9 b

4 [" x4 v( w9 ] ; P9 d3 K' a6 l4 d
应天三绝 ) j8 x3 C: U2 s1 X
唐僖宗皇帝翠华西幸之年,有会稽山处士孙位随驾止蜀。位有道术,兼攻书画,皆妙得笔精。曾于应天寺门左壁上画天王一座,部从鬼神。奇怪斯存,笔势狂纵,莫之与京。三十余年无有敌者。景焕其先亦专书画,尝与翰林欧阳学士炯乃忘形之交。一日连骑同游兹寺,偶画右壁天王以对之。渤海在旁(在旁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观其逸势,复书歌行一篇以纪之。续有草书僧梦龟后至。又请书之于廊壁上。故书画歌行,一日而就。倾城人看,阗咽寺中,成都之人。故号为"应天三绝"。歌行今亦录附曰:"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宫殿琉璃瓦。采仗时驱拂琳装,金鞭频策骐驎马。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张僧繇是有神人,吴道子称无敌者。奇哉妙手传孙公,能于此地留神踪。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宝冠动惚(上声)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去声)虎皮斑剥红。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当时此艺实难有,镇在宝坊称不朽。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匡山处士名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去声)笔头如疾风。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嘴弯环如屈铁。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人不可知。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端生眼前。后来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出《野人闲话》)
' B4 g# A3 @& Z【译文】
! y0 [' |, B) l% N唐朝僖宗皇帝到西蜀巡视那年,有位会稽山的隐士孙位随皇驾一块儿来到蜀地。孙位会道术,还擅长书法、绘画,每有作品都是上乘之作。他曾在应天寺门左面墙壁上绘画一幅天王像。天王的随从鬼神,形像怪异,笔势狂放,没有比这幅画画得更好的了。三十多年来,没有超过孙位的人。景焕从前也专门学习过书法、绘画,曾经跟翰林学士欧阳炯是无拘束的朋友。一天,他们一同骑马游应天寺。景焕突发兴趣,在寺门右边墙壁上也画一幅天王像,想跟孙位画的那幅比试高低。渤海在旁边看到景焕画的这幅天王像笔势峻逸,又作了一篇歌行诗来记载这件事情。后来擅长草书的僧人梦龟刚巧也来了,于是请他将这篇歌行题书在廊壁上面。由此,画、歌行、书法,一天内都完成了。全城的人都争相来观看,整个应天寺内拥挤喧嚷的,都是成都的市人们。由此人们称为"应天三绝"。现将这首歌行附录在下面,是: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鬼神怪异满壁走,当檐飒飒生秋光。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精宫殿琉璃瓦。采仗时驱拂琳装,金鞭频策骐驎马。毗沙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地神对出宝瓶子,天女倒披金缕衣。唐朝说著名公画,周昉毫端善图写。张僧繇是有神人,昊道子称无敌者。奇怪妙手传孙公,能于此地留神踪。斜窥小鬼怒双目,直倚越狼高半胸。宝冠动惚(上声)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臂横鹰爪尖纤利,腰缠(去声)虎皮斑剥红。飘飘但恐入云中,步骤还疑归海东。蟒蛇拖得浑身堕,精魅搦来双眼空。当时此艺实难受。镇在宝坊称不朽。东边画了空西边,留与后人教敌手。后人见者皆心惊,尽为名公不敢争。谁知未满三十载,或有异人来间生。匡山处士各称朴,头骨高奇连五岳。曾持象简累为官,又有蛇珠常在握。昔年长老遇奇踪,今日门师识景公。兴来便请泥高壁,乱抢(去声)笔头如疾风。逡巡队仗何颠逸,散漫奇形皆涌出。交加器械满虚空,两面或然如斗敌。圣王怒色览东西,剑刃一挥皆整齐。腕头狮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擎络鞮,马头壮健多筋节,乌嘴弯环如屈铁。遍身蛇虺乱纵横,绕颔髑髅干孑裂。眉粗眼竖发如锥,怪异令不可知。科头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儿。况闻此寺初兴置,地脉沈沈当正气。如何请得二山人,下笔咸成千古事。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包含万象藏心里,变现百端生眼前。后未画品列名贤,唯此二人堪比肩。人间是物皆求得,此样欲于何处传?尝忧壁底生云雾,揭起寺门天上去。
$ r1 h1 l' G7 N* _: e1 ^. u  K: N/ q
: X5 d2 L$ [  `; A( s
$ [$ @6 g/ U8 C& \) [: k# O0 F( X ( k0 m! a) r" T% ?
& I. e2 T8 ?. C

, D7 E9 T5 ~: [八仙图
) S/ G/ b6 h$ U/ A2 J. J+ Z  l; T; ^+ [西蜀道士张素卿,神仙人也。曾于青城山丈人观,绘画五岳四渎真形并十二溪女数堵。笔迹遒健,精彩欲活。见之者心悚神悸,足不能进。实画中之奇绝也。蜀主累遣秘书少监黄筌令取模样。及下山,终不相类。因生日,或有收得素卿所画《八仙》真形八幅,以献孟昶。观古人之形相,见古人之笔妙,观赏者久之。且曰:"非神仙之人,无以写神仙之质也。"赐物甚厚。一日,令伪翰林学士欧阳炯次第赞之,又遣水部员外郎黄居宝八分题之。每观其画,叹笔迹之纵逸;览其赞,赏文词之高古;视其书,爱点画之宏壮。顾为"八仙"。不让"三绝"。(八仙者,李己、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长寿、葛永璝。(出《野人闲话》)
) ~2 W! [8 t& H: @【译文】
+ t7 R* {" f. s0 j西蜀道士张素卿,是神人。张素卿曾经在青城山丈人观的几堵墙上,绘画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等五岳,长江、黄河、淮水、济水等四渎,和十二溪女等。笔力遒健,不论是山、是水、还是溪女,都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活。看到这些壁画的人,都不由得顿生敬慕之情,停下脚步不愿意离开。这些画真是画中的奇谲绝世之作。后蜀君主孟知祥,多次派秘书少监黄筌去丈人观取这些壁画的摹写图本,但是拿回来的图本始终都不象原壁画。有人过生日,收到张素卿所画的《八仙图》,献给孟知祥的第三子孟昶。观看画上的古人形象,欣赏古人的画作。孟昶久久地欣赏把玩这幅《八仙图》,说:"不是神人,不能绘出神仙的姿质啊!"他给献画的人很丰厚的赏赐。一天,孟昶又让前朝翰林学士欧阳炯按着顺序为《八仙图》写赞词,又让水部员外郎黄居宝用八分题写在画上。孟昶每次观赏《八仙图》,都不由得称赞这幅画笔力恣肆飘逸,称赞画上的赞词文彩高雅古拙,称赞画上的题书笔势宏壮。他说:"《八仙图》一点也不比《应天寺》的"三绝"壁画逊色。" # a. J* o6 y7 u, Z$ x; x: H
: ]: _: o' ?: W( j0 K

- k, p$ B% _+ j2 }* S: G& v! q
! e2 y" |  k2 `% N# o # `* s; h1 S. n7 ?! ]
- P$ N4 r+ W1 F- o+ w
黄筌
7 o# O& N5 p# _* S) o4 T) u昔吴道子所画一钟馗,衣蓝衫,鞹一足,眇一目,腰一笏,巾裹而蓬发垂鬓。左手捉一鬼,以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笔迹遒劲,实有唐之神妙。收得者将献伪蜀主,甚爱重之。常悬于内寝。一日,召黄筌令看之。筌一见,称其绝妙。谢恩讫。昶谓曰:"此钟馗若拇指掐鬼眼睛,则更校有力。试为我改之。"筌请归私第。数日看之不足。别絣绢素,画一钟馗,以拇指掐鬼眼睛。并吴本一时进纳。昶问曰:"比令卿改之,何为别画?"筌曰:"吴道子所画钟馗,一身之力,气色眼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所以不敢辄改。筌今所画,虽不及古人,一身之力,意思并在拇指。"昶甚悦,赏筌之能。遂以彩缎银器,旌其别识。(出《野人闲话》) 5 j& C3 ~8 A! J3 ^; v5 q  E' y
【译文】 & z" `4 H- d9 s; L
从前,唐朝人吴道子画的一幅《钟馗捉鬼图》,钟馗穿的是蓝衣衫,一只脚用皮裹着,一只眼睛眯细,腰上挂着一只笏板。头发上面系一头巾,蓬乱的头发一直垂到鬓角。左手捉住一只鬼,用右手第二指剜鬼眼睛。这幅画笔力遒劲,实在是深得唐朝时的绘画的神妙。收藏这幅画的人,将它进献给后蜀君王孟昶。昶非常喜爱珍重这幅画,曾一度将它悬挂在宫寝内。一天,孟昶召见黄筌让他来欣赏这幅《钟馗捉鬼图》。黄筌一看到这幅画,连称妙绝。黄筌谢过恩后,孟昶说:"画上的钟馗如果用拇指掐鬼眼睛,会更有力些。请你试着为我修改一下。"黄筌听了后请孟昶允许他拿回家里去改。仔细捉摸了好几天,黄筌总觉得没法改动。于是另外繃好一幅白绢重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和吴道子的原画一起进献给孟昶。孟昶看了后问:"我本来让你改画,为什么另画了一幅?"黄筌回答说:"吴道子所画的钟馗,全身的力量,人物的神情、眼神,都集聚在第二指上,不在拇指。所以,我不敢轻易给改动。我现在画的这幅,虽然赶不上吴道子画的那幅,但是人物和全身力气和心思却都集聚在拇指上了。"孟昶听了后非常高兴,非常赞赏黄筌的才能。于是赏赐给他彩缎、银器等物,用以表彰他的卓有见识。
. X* X( A; @- R$ `# r
# B# T2 s9 w/ ?+ D- @" W 2 E3 Y+ v8 ]4 I& ^2 o7 v* b
- n+ V1 H4 J* p3 [% W! F
1 S7 s! l# v! X+ u( `! N% R

3 y  C( {3 q; K7 E' t9 Z3 L杂编 $ }1 g0 d& E  T+ L1 n; g; t+ N
敬爱寺复有雉尾病龙,莫知画者谁氏。绘素奇巧,皆入神之迹。(雉尾在东廓观音院,天王部从中,绯衣神人抱野鸡一只,遍而观之,势若飞动也。天王原作大王,只作身,据《剧谈录》改。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尚书谈录》,今见出《剧谈录》)国朝李嗣真评画云:"顾画屈居第二。"然虎头又伏卫协画北风图(此图尝在韩吏部家)。张弘靖平康里宅,乃崔司业融旧第。有司业题壁处犹在。(出《尚书故实》)
! F; N( r' T" s* F- l( B ) s3 `$ K! J- g0 s7 y
僧道芬,会稽人。萦阳人郑町。处士梁洽。处士项容。青州处士吴恬,一名汾,字建康。已上并画山水。道芬格高。郑町雅淡。梁洽美秀。项容顽涩。吴恬险巧,有画《山水录》,记平生所画在绢素者凡百余面。传之好事。自云:"初梦有神人指授画法。"恬好为顽石,气象深险,能为云雨气象。又有王默,师项容,风颠酒狂。松石虽有高奇,流俗所好。醉后以头髻抵于绢素。王默早年受笔法于台州郑虔。贞之末,于润州殁。举柩若空,时人多言化去。平生大有奇事。顾著作知新亭监时,默请为海中都巡。问其意,云:"要见海中山水耳。"为职半年后解去。尔后落笔有奇趣。乃项生弟子耳。彦远从兄监察御史厚,与余具言此事。然余不甚觉默画有奇也。(出《名画记》) 3 r8 Z9 n9 K* m
  J3 ]: \# C8 p% V! I- o
有别画者,与人同游寺。看壁画音声一铺(铺原作幅,据明抄本改)曰:"此凉州第几遍。"不信,召乐官奏凉州。至画处,用指更无差异。(出《卢氏杂说》) ; k& E5 c" u2 G- m: {2 }9 q

4 R9 E5 a0 e1 B, u$ B1 \% e故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笔一管约一寸,粗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以来。中间刻《从军行》一铺。(铺原作幅,据明抄本改)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刻。故崔郎中鋋文,有《王氏笔管记》是也。类韩文公《画记》。椅,玄质子、绍孙,高雅博古,善琴阮。余旧宅在东洛归德坊南街,厅屋是杏木梁。西壁有韦旻郎中散马七疋,东壁有张旭草真踪数行。旭世号张颠。宅之东果园,《两京新记》是马周旧宅。(《出卢氏杂说》)
# n0 ~" [  u4 \1 m
5 ^( {6 O1 c$ J荥阳外郎赞宰万年日,有荷校者以贼呼之。言尝绐妇人廉("廉"原作"盗",据唐阙史改)市马画。赞责之,命取以视。则古丝烟晦,幅联三四。蛮罽裁缥,斑繴皮轴。赞曰:"是画也。"太尉李公所宝惜,有赞皇图书篆焉。人有七万购献牢盆者,得漕渠横梁梗舯倅职。因出妓于阁。又落民间。言是寇倖其不鉴,以卑价市之。为妓人自他方归所诉,请以所亏价书罪。赞不能决。时延寿里有水墨李处士,以精别画品游公卿门。召之辨之。瞪目三叹云:"韩展之上品也。"黄沙之情已具,丹笔之断尚疑。会有赍籍自禁军来忍者。赞以且异奸盗,非愿苛留,因并画径送。后永绝其耗。(出《唐阙史》) " T; j- A& ]2 l& C  p4 n) G7 F
晋以前目所不睹,难以平议。晋以来,厥迹存者,可得而言。顾长康、张僧繇、陆探微,异才间出,是为三祖。后世虽有作者,难可加焉。昔萧武帝博学好古,鸠集图画。令朝臣攻丹青者,详其名氏,并定品第,藏于秘府,以备阅玩。及侯景之乱,元帝迁都。而王府图书,悉归荆土。洎周师来伐,帝悉焚之。历周隋至国朝,重加购募,稍稍复出。无何。遂盈秘府。长安初,张易之奏召天下名工,修葺图画。潜以同色故帛,令各推所长,共成一事。仍旧缥轴,不得而别也。因而窃换。张氏诛后,为少保薛稷所收。稷败后,悉入岐王。初不奏闻,窃有所虑,因又焚之。于是图画奇迹,荡然无遗矣。(出《谭宾录》)
* E" I7 f- D- W1 S【译文】 , ^. k6 @9 n( K3 }2 [- M& v, a

, R2 K. h6 c. r% @敬爱寺还有雉尾病龙,不知道是谁绘画的,这幅画奇异美妙,都可以列入精妙无比的艺术珍品的行列。本朝(按:指唐朝。)李嗣真论评绘画说:"顾凯之的画位居第二位。"然而顾恺之又佩服卫协画的《北风图》。《北风图》曾经收藏在韩史部家中。现在藏在长靖平康里的宅第里。张家的这所宅第,乃是司业崔融的旧宅。崔融当年在墙壁上题的字还存在。
& a6 `9 U" |+ J, K % M6 k7 Z- L5 O
僧人道芬,会稽人。荥阳人郑町、隐士梁洽、隐士项容、青州隐士吴恬,还有一个名字叫"汾",字建康。上述这些人都擅长画山水。道芬的画格调高尚,郑町的画雅淡,梁洽的画美秀,项容的画顽冥晦涩。吴恬的画险巧,有画卷《山水录》,上面记载着他平生在素绢上画的画,一共有一百多幅传给后世,这也是件有益的事情。他自己说:"最初,是在梦中来了一位神人传授给我如何绘画的。"吴恬喜爱画顽石。他画的顽石景象深奇幽险,能产生出云雨等现象。还有王默,师法项容,性情颠狂好饮。他画的松石虽然高雅奇异,也为一般人所喜爱。王默喝醉了后,用头顶的发髻在白绢上作画。王默早年跟台州人郑虔学画。唐德宗贞元末年,王默病逝在润州。出殡时,抬着他的灵柩象抬个空柩一样的轻,当时有很多人说他是羽化升仙了。王默一生中有很多奇异的事情。顾著作任新亭监时,王默请求担任海中都巡。问他有什么用意,回答说:"我要看看海中的山水啊!"王默担任了半年海中都巡后离职而去。从这以后,每有画作必有奇趣。王默是项容的弟子。我的堂兄彦远官任监察御史,跟我的关系很好,把王默的这些奇事都跟我讲了。然而我并不觉得王默的画有什么奇异之处。
/ I- b9 c2 T% [ , x' w/ f, Q( g. ]
另外有一个画家,和人同游一处寺院,看到寺内墙壁上画着一套演奏乐曲的壁画。这个画家指着其中的一幅说:"这幅绘的是演奏《凉州》第×遍。"同去的人不相信,召来乐师演奏《凉州》,演奏到他指的那幅画那儿,指法果然一点差异没有。
/ m/ M7 O9 j) _& W * I7 G  D1 N& L! P0 m
已故德州人王椅,他家有一管笔粗约一寸,比一般的笔粗,两端各让出半寸多,中间雕刻着《从军行》一套,有诗有画,雕刻的异常精细绝妙,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纤毫毕现。每一幅画刻上《从军行》的诗二句。例如:"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这两句诗,就刻在绘有诗中意境的那幅画上。真不象是人工刻的。画,类似用的白描笔法,迎着光亮可以看到。据说是用鼠牙雕刻上去的。已故郎中崔鋋文,撰写过一篇《王氏笔管记》,记载了这件事情。这篇《王氏笔管记》类似韩愈的《画记》。王椅,是王玄质的儿子,王绍的孙子。性情高雅,通晓古玩器用,擅长弹奏古琴。我家的旧宅在东都洛阳归德坊南街。厅堂是杏木房梁,西墙壁上有郎中韦旻画的散放着的马七匹,东墙壁上有张旭的草书真迹数行。张旭世人称他为张颠。旧宅东边的果园,《两京新记》上说,是唐太宗在位期间任过中书令的马周的旧宅。 . T7 ]' W; t# [! w, A
2 N$ X! V, k0 j) v5 A
荥阳员外郎赞任万年县知县时,有一个负枷的囚犯窃贼,曾说他欺骗了一位妇女,用非常便宜的价钱买下了她的绘有马的画。赞追问他,命令这个窃贼将画拿来看看。只见丝绢已很古旧,上面烟气熏染遍是污迹,约三四绢联在一起,用蛮毡裁裱的,用槃龟的皮做的轴。赞看完后说:"确实是画。"李太尉珍藏过这幅画,上面有赞皇县篆文的图书印迹。有个人用了七万钱曾将这幅画买到手进献给了监务官,换来个在漕运河上掌管横梁梗船的副职。正在这时,从别处来了一位妇女,她自述说:"当年我从家里出来作了妓女,沦落人间。遇见了你们关押的这个贼人,他侥幸欺骗了我,用很低的价钱将画买了去。现在请知县大人根据他用很少的钱骗买我的家传名画来给他定罪。"赞鉴别不了这幅画的真伪优劣。当时延寿里有个会绘画的李处士,凭着他鉴别画品的高超技艺出入于达官贵人家。赞将李处士请来鉴别一下这幅名画。李处士拿过来一看,立刻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道:"这是古人韩展的珍品画啊!"一幅古画沉没黄沙现在终于又让它重见天日了,但是这幅画的来龙去脉还有可疑之处。正在这时,有人携带着户籍来认领这位妇女。赞认为这一男一女不是奸盗之徒,不愿意再扣留下去。于是将他们和这幅古画一起放行了。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这幅古画的下落消息了。
# W0 X, c0 J2 g* F! A# L晋朝以前的画看不到了,难以评论它们的优劣。晋朝以来,尚存在的这些画中,从可以见得到的来看,顾长康、张僧繇、陆探微三家,都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可称为画界的三位宗师。后来虽然也有新的画家不断出现,但是都不能跟他们相媲美。前朝梁武帝萧衍知识广博爱好古玩字画。他曾收集历代的许多绘画作品,让朝臣中通晓绘画的人,查清每幅画的作者,并评定品第档次,将这些画藏在密秘的地方,专门供他自己欣赏把玩。待到侯景废掉简文帝酿成战乱以来,梁元帝迁都江陵,王府中的书画都运到江陵。后来北周来征讨,敬帝将这些书画全付之一炬。从此周、隋到本朝,重又收购征集,又得到一些。没出什么差乱,又将这些画收藏在秘府。建都长安初时,张易之奏请召集天下名工修葺这些画。他暗地里用同一颜色的古绢,让这些画工临摹仿制。仿制的画,依然用旧的缥轴,让人很难辨识出来。于是,张易之用这些仿制品将古画真迹偷换出来窃为己有。张易之事发被处死后,由少保薛稷接替他收藏这些画。薛稷事情败露后,这些古画都落入岐王手中。起初,岐王不将这些画上奏朝廷,后来有所顾虑。因此将这些古画又都焚烧了。于是,到这时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画已经全都毁掉,所剩无几了。 1 i  f- u4 V) V  u
& E  k; a4 A1 C/ M$ w

0 D6 }. J( D8 g% T% t, H % g, H4 \6 ]( S% o' r( S" Y8 n

" Q4 K* J- f' D( ~
; P- D: B; a% H , b0 K  `: y9 m. x9 d+ K; z+ d: f
" v# Z, V2 ?6 z& C! x! K/ O
1 L& q8 a6 U' d8 `0 T4 W( `. d
0 Y) c- A2 s) m9 M/ |; Q! A
- e3 H# m9 i$ T, R
- F3 q: F* B2 W
卷第二百十五  算术 ; D9 f$ r3 L- j8 F& f) B4 ^
郑玄 真玄兔 曹元理 赵达 贞观秘记 一行 邢和璞 满师 马处谦 袁弘御 - @( y: S8 M3 |

/ [  e  ~( V. _
: e7 H* K! V7 R3 j5 V6 @ 4 }$ Z7 z/ t9 y6 k# X4 z2 H

" ]: _$ Q) ?% u ( T+ w: S) t$ c0 Q  p4 [
郑玄 ' M* N( m  H1 h0 d" _3 [
汉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常算浑天不合,问诸弟子,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及玄业成辞归,融心忌焉。玄亦疑有追者,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竟以免。   j7 A! y$ U+ D' Z4 F
一说:"郑康成师马融,三载无闻,融鄙而遣还。玄过树阴假寐。见一老父,以刀开腹心。谓曰:"子可以学矣。"于是寤而即返。遂精洞典籍。融叹曰:"诗书礼乐,皆已东矣。"潜欲杀玄,玄知而窃去。融推式以算玄,玄当在土木上。躬骑马袭之。玄入一桥下,俯伏柱上。融踟踌桥侧云:"土木之间。此则当矣。有水非也。"从此而归。玄用免焉。(出《异苑》) - f( d( ^" R- a, K
又郑康成以永建二年七月戊寅生。玄八九岁能下算乘除。年十一二随母还家。腊日宴会。同时十许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通了。玄独漠然,状如不及。母私督数之。乃曰:"此非玄之所志也。"(出《玄列传》) " j6 \  I- J( }
【译文】   S  ]9 l- M+ t1 R- O  i
1 ]& u+ |, |/ C0 e5 P
郑玄,汉朝人。郑玄拜马融为师学习算学,三年没有见到师父马融的面。马融只是让他的一个学得较好的学生教郑玄而已。一次,马融计算浑天算的不符合,问他的弟子们,没有一个能算出来的。有个弟子说郑玄能算。马融立即将郑玄召来让他计算,一转眼的工夫就算出来了,大家都既感到吃惊又佩服。等到郑玄学业学成后辞别老师回归故里时,马融心里忌恨郑玄。郑玄也怀疑有人追赶他。于是坐在一座桥的下面,将穿着木屐的脚放在水面上。马融果然用"式"这种卜具推算出他离去的方位,带领人去追杀郑玄。看见郑玄后,对跟他一起来追杀郑玄的人说:"郑玄在土下水上而依靠着木(按:木屐代木。此处古人迷信说法,要在土下水上,既是棺木。),这回他必定得死。于是不杀郑玄,转身离去。郑玄方免一死。
! g7 P+ M6 |' C  c还有一种说法:郑玄跟马融学习算学,三年时间过去了,没有什么成就,马融鄙视他将他赶出师门。郑玄在回去的路上经过一株大树,便在树荫下闭眼休息一会儿。看见走来一位老翁,用刀割开他的肚腹看看他的心,说:"你还是可以学成的。"于是,郑玄醒来后马上又回去重新跟马融学算学,很快便精通了所有的精典书籍。马融感叹地说:"诗书礼乐,郑融都精通啦!"心中暗暗产生杀机。郑玄觉察出老师有杀他的想法,偷偷离去。马融用计数的竹制筹码,推算出郑玄此时的方位应在土木上。亲自骑马去偷偷杀他。郑玄见老师骑马追来,慌忙跑到一座桥下,全身卧伏在桥柱子上躲藏起来。马融追到近前,下马来回寻找,不见郑玄,自言自语地说:"郑玄此时应当在土木之间,就是这个地方啊。这里还有水,看来不在这儿。"于是,马融骑马走了。郑玄躲避过了一场死亡。 4 F7 O. v9 `. D! t2 `) O
又:郑玄生于汉顺帝永建二年七月五日寅时。他长到八九岁时就能用筹码进行乘除法的运算,十一二岁随母亲回到家里,正逢腊月宴会。同席的十多个人,个个衣着华美,能说会道,唯独郑玄神情漠然,一言不发。母亲暗中几次督促郑玄,让他也跟同席人说说话。郑玄说:"说话闲聊练嘴皮子,这不是我的志向。" 3 }# x3 D) S: x8 M/ D5 m0 T% s/ l0 g9 K

7 b/ k2 y# f( l/ D" i" X0 f5 V 9 r  ]. e" [8 Y. i# Q! _  k3 s3 A

+ I, p- V% {( I. V+ P 2 Q; i% S% e; i% [5 L" E6 K& A
* ]# w$ {: H* X) i+ u6 C. F0 P1 V
真玄兔 5 |. d; ~! f' s4 _
汉安定皇甫嵩、真玄兔,曹元理,并善算术,皆成帝时人。真常目算其年寿七十三,于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晡时死。书其屋壁以记之。二十四日晡时死。其妻曰:"见算时常(明抄本常作长)下一算。欲以告之,虑脱有旨,故不告,今果先一日也。真又曰:"北邙青冢上孤槚之西四丈所,凿之入七尺。吾欲葬此地。"及真死,依言往掘,得古时空槨,即以葬焉。(出《西京杂记》) 4 M& }) w2 S8 Z9 j+ S+ O: v
【译文】
7 c& ]1 @* N0 x2 w汉朝时安定人皇甫嵩、真玄兔、曹元理,都精通算术,都是汉成帝时期的人。一次,真玄兔目算他的年寿是七十三岁,应当在绥和元年正月二十五日申时死去,并将这个日子写在屋内墙壁记下来。到了绥和元年正月二十四日申时时,真玄兔提前一天死去。临死前,他的妻子告诉他:"当年你计算死去的日期时间时,我看见你向下多拨下一个筹码。当时我还以为你是故意这样做的,是想逃脱掉死亡呢。因此没有告诉你。现在,你果然早一天到了死期啊!"真玄兔又对妻子说:"北邙山上有坟墓。坟墓旁边长着一株楸树。在楸树西侧四丈远的地方,往下挖七尺深,我死以后就将我埋葬在那里吧。"待到真玄兔死后,家人按照他指示的方向位置去挖,挖到七尺深时,发现古时候的一具空槨,就将他下葬在这具空槨里了。
( j- g+ S" O7 d9 S% k9 D0 Y - V# o6 l9 [3 z
! c2 ?! Y. B1 Z, g

- w) b: c, L0 w
" m: Y; ^: \( ^% U. Y  T7 K7 m , ~& d8 A5 m1 x) Q" z
曹元理
; |3 {: G' H, r2 U6 s' W曹元理尝从真玄兔友人陈广汉。广汉曰:"吾有二囷米,忘其硕数。子为吾计之。"元理以食著十余转曰:"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斗七合,西囷六百九十七石八斗。"遂大署囷门。后出米。西囷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中有一鼠,大堪一升。东囷不差圭合。元理后岁复遇广汉,广汉以米数告之。元理以手击床曰:"遂不知鼠之食米,不如剥面皮矣。"广汉为之取酒。鹿脯数脔。元理复算曰:"甘蔗二十五区,应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枚。蹲鸱三十七亩,应收六百七十三石。千牛产二百犊。万鸡将五万刍。"羊豕鹅鸭,皆道其数。果蓏殽核,悉知其所。乃曰:"此资业之广,何供具之褊。"广汉惭曰:"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元理曰:"俎上蒸肫一头,厨中荔枝一盘,皆可以为设。"广汉再拜谢罪。入取,尽日为欢。其术后传南季。南季传项滔。项滔传子陆。皆得其分数,而失其立妙焉。(出《西京杂记》)
8 t5 B4 W6 s# R' v; \- d【译文】
7 {$ j$ U6 s1 f% z# y/ V曹元理有一次到真玄兔的朋友陈广汉家。陈广汉说:"我有二囷米,忘记有多少石了。你为我计算一下。"曹元理用吃饭的筷子量了十多圈,说:"东囷有米七百四十九石二斗七合,西囷有米六百九十七石八斗。"于是陈广汉将囷门关好贴上封条。后来往外出米,西囷出了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囷中有一只老鼠,大约有一升那么大。东囷不差厘毫。第二年,曹元理又遇到了陈广汉。陈广汉将出囷时量的米的石数告诉曹元理。曹元理用手拍床说:"怎么就不知道老鼠吃米?我的脸皮其厚,不如将它剥去了。"陈广汉取来了酒和几块鹿肉干,请曹元理边算边喝酒。曹元理又用筹码计算后说:"甘蔗田二十五畦,应该收一千五百三十六枚。大芋三十七亩,应收六百七十三石。有一千头牛,生产二百头牛犊。有一万只鸡,将孵出五万只鸡雏。"羊猪鹅鸭,都说出它们的数目;瓜果蔬菜果实,都知道它们有多少。又说:"你有这么多的家业,怎么拿出这么少的食物来招待我?"陈广汉惭愧地说:"仓里有不招待客人。如果招待客人,等到仓里吃没有了,主人也没什么吃的了。"曹元理说:"你有那么多的猪鸡鸭鹅,有那么多的瓜果蔬菜,盛上一头蒸肫,再盛上一盘荔枝,不都可以招待我吗?"陈广汉再次揖拜谢罪,进到厨房里重新取来菜肴,两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喝酒,一直喝到晚上方散。曹元理的算学,后来传给了傅南季;傅南季又传给了项滔;项滔又传给了傅南季的儿子傅陆。但是这些人都只学到了曹元理的分数,而没有真正继承下来他在算学上的建树。 ; F2 o& T  K9 g  O  E2 I1 d
9 B2 n$ M3 W, v+ q! Y/ @
! ]# ^. i  o, e7 f
6 Q7 a! o8 I  ^7 b! N3 T

3 c* y& l7 \& W! J 1 u0 ]7 s- z' _: X4 C" ~7 E
赵达 & m1 Q) z) p8 Y, `* _  A, R
吴太平二年,长沙大饥。杀人不可胜数。孙权使赵达占之云:"天地川泽相通,如人四体,鼻衂灸脚而愈。今余干水口,常(常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暴起一洲。形如鳖,食彼郡风气。可祠而掘之。"权乃遣人祭以太牢,断其背。故老传云。饥遂上。其水在饶州余干县也。(出《洽闻记》) ( t) Y" Q2 a2 X5 p* p
【译文】
4 y6 d9 {3 m- `, r  N6 ]吴国会稽王孙亮太平二年,长沙发生大饥荒,杀人不计其数,孙权派赵达去占算。赵达占算后说:"天地川泽相互连通,就象人的四肢互相连通似的。鼻子出血了,灸脚就会医好它。现在余干县水口突然升起一渚沙洲,形状象鳖,将这个地方的风水给吃掉了,可以在祭祀后将这渚鳖形沙洲挖掉。"于是孙权派人用牛、羊、猪三样牺牲为这渚沙洲举行了祭祀,然而让人掘断了它的脊背。据从前的老人们说,掘断了后饥荒就解除了。挖出的这条河渠就在饶州的余干县境内。 % J" q1 E: R6 _! j& b+ l
/ t" X4 {5 I. J' @8 m, C

0 R4 I( z3 q( t8 l% N ) ~' \6 U* A! ]

1 I+ A2 u! @1 n9 _ 7 S- Z# H6 s" _2 R% f) V
贞观秘记 ) A# c: c5 t! P7 X- {
唐贞观中秘记云:"唐三世后,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风访之。淳风奏言:"臣据玄像,推算已定。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满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子孙殆尽。"太宗曰:"疑似者杀之,何如?"淳风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法。王者不死,枉及无辜。且据占已长成,在陛下宫内为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恐伤陛下子孙不多。今若杀之为仇,更生少壮,必加严毒。为害转甚。"遂止。(出《感定录》) - @, l5 Z# N' G# k. m
【译文】
0 ^' p, N! E3 M; X* p7 Y0 d; F-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本秘记上说:"唐朝三世后,有女主武王取代李姓而有天下。"唐太宗密召李淳风察访这件事。李淳风上奏太宗说:"我根据天象,已经推算出来了。这个女人现在就在皇帝你的后宫里,从现在算起不满四十年她当得天下,将您的皇子皇孙几乎杀尽了。"唐太宗说:"怀疑谁象就将她杀死,怎么样?"李淳风说:"这是上天命定如此,没有什么祭神之法能躲避过去的。如果采用杀死的办法,将来成主的你杀不了她,被杀的都是无辜的人。况且,根据我的占算这个女人已经长大成人,就在您的后宫中为嫔妃。过了四十年后她将衰老。人老了会产生仁慈的心肠,恐怕不会伤害您太多的皇子皇孙的。现在若将她杀了结下仇怨,再生个新的女人,必将更加严厉狠毒,而且危害也将更严重的。"于是,唐太宗终止了杀死嫌疑者的念头。 , K* h+ ~1 K& D6 y
3 V1 Y% w2 w& [: @% w7 x1 D: F9 B
+ ~: }  `  V7 n' O3 }

$ r8 d) l. F, p- X6 a , Q5 z" n! P8 W! ~0 D

- q! @5 F" a, |6 e2 U一行
4 h3 l: B7 i. A7 k& M& q- T  }+ @沙门一行,俗姓张名遂,郯公公瑾之曾孙。年少出家,以聪敏学行,见重于代。玄宗诏于光大殿改撰历经。后又移就丽正殿,与学士参校。一行乃撰《开元大衍历》一卷,《历议》十卷,《历成》十二卷,《历书》二十四卷,《七政长历》三卷。凡五部五十卷。未及奏上而卒。张说奏上之,诏令行用。初,一行造黄道游仪以进。御制(制原作进,据《大唐新语》改)《游仪铭》付太史监,将向灵台上,用以测候。分遣太史官大相元太等,驰驿往安南、朗、衮等州,测候日影。同以二分二至之日午时,量日影,皆数年方定。安南极高二十一度六分,冬至日影长七尺九寸三分,春秋二分长二尺九寸三分,夏至日在表南三寸一分,蔚州横野军北极高四十度,冬至日影长一丈五尺八分,春秋二分长六尺六寸二分,夏至影在表北二尺二寸九分。此二所为中土南北之极。朗、衮、太原等州,并差互不同。用勾股法算之云:"大约南北极,相去才八万余里。"修历人陈玄景亦善算。叹曰:"古人云,'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为不可得而致也。今以丈尺之术而测天地之大,岂可得哉?若依此而言,则天地岂得为大也。"其后参校一行《历经》,并精密,迄今行用。(出《大唐新语》) ) r$ c- r" n. x( \/ b9 U5 G+ c/ ?% h
【译文】 7 C; r8 _: _' K2 E5 D( b' J
僧人一行,俗姓张名遂,是郯公张公瑾的曾孙。一行和尚从小就出家为僧人,用他自己的聪慧与才智,为当代人所看重。唐玄宗将他召入光大殿改写历书,后来又移住在丽正殿,跟翰林学士们一起检验校核。于是一行和尚撰写成了《开元大衍历》一卷,《历议》十卷、《历成》十二卷、《历书》二十四卷、《七政长历》三卷,一共五部五十卷,未来得及上报给玄宗皇帝他就病逝了。宰相张说将一行和尚的遗著上报给玄宗皇帝后,玄宗下诏书命令使用一行撰写的新历。初时,一行和尚制造了一部黄道游仪进献皇上。玄宗皇帝亲自在上面撰写了《游仪铭》后,交付给太史监,将它放置在观测天象的灵台上,用来测量时辰,并且分别派遣太史官大相、元太等人,乘驿车赶往安南、朗、衮等州,去测量日影。同时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天的午时,测量日影,都测量好几年才定下来。安南州极高二十一度六分,冬至那天日影长七尺九寸二分,春分、秋分长二尺九寸三分,夏至这天日影在表南长三寸一分。蔚州横野军北极高四十度,冬至日影长一丈五尺八分,春分、秋分长六尺六寸二分,夏至日影在表北长二尺二寸九分。这两个地方是中华国土的南极与北极。朗、衮、太原等州,差的各不相同,用勾股法计算,说:"大约南北极,相距才八万多里。修历书的人陈玄景也精通算学,感叹地说:"古人说,用管来观察天象,用瓢来测量海水,认为是办不到的事情。现在一行僧人用丈、尺为单位来测量天地的大小,怎么可以测量出来呢?若按一行僧的说话,天与地又怎么能称得上大呢?"后来,陈玄景参加检查校核一行僧人撰写的《历经》,使它更加精密,直到现在使用的还是这部《历经》。
' n$ L4 Z" A0 @( }) R  M5 J 7 r* v- X$ n; w3 G4 I2 d
6 L* z& s5 C9 D
0 c7 W+ l) w0 `, |7 s6 }
' c" b9 i& o7 O/ Q6 [0 }
1 T' e9 Q: u/ f2 A" ?& x: w
邢和璞   A) [* K& D& v6 Q* q
邢和璞好黄老之道,善心算。作《颍阳书疏》。有叩奇旋入空,或言有草,初未尝覩。段成式见山人郑昉说:"崔司马者寄居荆州,与邢有旧。崔病积年且死,心常恃于邢。崔一日觉卧室北墙,有人劚声。命左右视之,都无所见。卧空室之北,家人所居也。如此七日,劚不已。墙忽透,明如一粟。问左右,复不见。经一日,穴大如盘。崔窥之。墙外乃野外耳。有数人荷锹钁,立于穴侧。崔问之:"皆云,邢真人处分开此。司马厄重,倍费功力。"有顷,导驺五六。悉平帻朱衣。辟曰:"真人至。"见邢舆中,白幍垂绶,执五明扇,侍卫数十,去穴数步而止。谓崔曰:"公算尽,仆为公再三论,得延一纪。自此无若也。"言毕,壁合如旧。旬日病愈,又曾居终南。好道者多卜筑依之。崔曙年少亦随焉。伐薪汲泉,皆是名士。邢尝谓其徒曰:"三五日有一异客,君等可为予各办一味也。"数日,备诸水陆,遂张筵于一亭。戒无妄窥,众皆闭户,不敢謦欬。邢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半。绯衣宽博,横执象笏。其睫疏长,色若削瓜。鼓髯大笑,吻角侵耳。与邢剧谈,多非人间事故也。崔曙不耐,因走而过庭。客熟视,顾邢曰:"此非泰山老师耶?"应曰"是"。客复曰:"更一转则失(失原作先,据明抄本改)之千里矣,可惜。"及暮而去,邢命崔曙谓曰:"向客上帝戏臣也,言泰山老师,颇记无?"崔垂泣言:"某实泰山老师后身,不复忆。"少常听先人言之,房琯太尉祈邢算终身之事,邢言若由东南止西北,禄命卒矣。降魄之处,非馆非寺,非途非署。病起于鱼飧,休材龟兹板。后房自袁州除汉州。罢归,至阆州,舍于紫极宫。适顾工治木。房怪其木理成形。问之,道士称:"数月前,有贾客施数断龟兹板,今治为屠苏也。"房始忆邢之言。有顷,刺史具鲙邀房。房叹曰:"邢君神人也。"乃具白于刺史,且以龟兹板为讬。其夕,病鲙而终。(出《酉阳杂俎》) , U3 {$ W2 }9 i( j4 R2 X
【译文】
4 k* t8 w9 b( a9 M( B邢和璞爱好谈黄帝、老子的道学,擅长心算,曾经撰写过一本《颍阳书疏》。他能够依靠奇异的飞旋功夫升入天空,还有人说他会占卜。开始没有发现他这些特异的功能。段成式一次遇见隐士郑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姓崔的司马居住在荆州,是邢和璞的一位朋友。崔患病多年,快要死了,心里常想,如果邢和璞在就好了。一天,崔司马觉得住屋的北墙外有人挖掘的声响,让仆人去看,都没看见什么。他卧室北面的空屋,住着家人仆夫。一连七天,崔司马都似乎听到有人在掘墙。忽然他看到北墙掘透,露出米粒大小的洞。他问手下人,还是没有看见什么。又过了一天。北墙上的小洞掘成磨盘那么大了。崔司马由洞向外面看,外面是野地啊。有几个人手执锹钁站在洞口两边。崔司马问他们这是干什么?都回答说:"邢真人让我们将这掘开。崔司马你的灾难很重,让我们加倍耗费气力。"过了一会儿,有五六个人驾车来到近前,都穿着大红衣裳戴着平巾帽子,大声喝道:"真人驾到!"崔司马看见邢和璞从车棚里走出来。只见他头戴白色的帽子,帽后垂着绶带,手拿一把五明扇,几十个卫兵簇拥着走到离墙洞几步的地方停下来,对崔司马说:"你的期数本来已尽,我到阴曹那里去过了,再三为你理论,他们才答应再延长你十二年阳寿。从此之后你不会再有病痛之苦了。"说罢,墙上的洞合上了象原先一样。过了十多天,崔司马的病也就完全好了。邢和璞曾经住在终南山,许多求道的人都来到这里自己动手修建一座茅屋住下来,跟他一起修道。有个叫崔曙的年轻人,也来跟邢和璞学道。在这里,担任砍柴担水的,都是些有名望的士人。一天,邢和璞跟徒弟们说:"过三五天,有一位奇异的客人到咱们这里来。你们每个人要为客人准备好一份菜肴。"过了几天,山珍海味都准备齐全了,于是在一间亭子里摆下了宴席。邢和璞事先告戒大家不要随便乱看。于是大家都将窗户、门关严,都不敢咳嗽一声。邢和璞到山下去请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身高五尺,宽三尺,脑袋占身体的一半。身穿大红衣裳,又宽又大,手中横拿着象牙笏板。他的眼睫毛稀而长,脸是青绿色,嘴角快到耳朵那儿,跟邢和璞谈得非常热烈,谈的多半都不是人世间的事。崔曙在屋内呆得有些不耐厌了,走出屋来穿过庭院。这位奇异的客人仔细看看他,对邢和璞说:"这不是泰山老师么?"邢和璞回答说:"是的。"客人又说:"再一转世跟他原来差有千里那么远啊!真可惜!"到傍晚了,这位客人才告辞下山,邢和璞让崔曙到他身边,说:"这位客人是上帝的戏臣,他刚才说你是泰山老师转世,你还记得吗?"崔曙流着眼泪说:"我确实是泰山老师转世。但是,对从前的事情一点也不记得了。"小时候,一次听先人讲,太尉房琯让邢和璞为他卜算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寿终。邢和璞告诉他:"你从东南回到西北的时候,就是你的寿、禄终止的日子。你死的地方,不是驿馆,也不是寺院。不是在途中,也不是在衙署内。你的病从吃鱼开始,你死后将用龟兹板为棺。"后来,房琯自袁州改任汉州,辞职后返回故里时途径阆州,住在紫极宫道观里,正赶上观里雇几位木匠师傅做器具。房琯觉得木板的纹理特殊,询问道士。道士说:"几个月前,有位商人施舍给道观几块龟兹板,现在用它打个屏障。"房琯这才想起多年前邢和璞给他卜算生死后告诉他的那些话。过了一会儿,阆州刺史准备好了鱼宴邀请房琯。房琯叹息一声,说:"邢和璞真是神人啊!"于是,将事情的缘委讲给刺史听,并且托付阆州刺史,他死后一定用龟兹板为棺入殓。这天晚上,房琯终因吃鱼得病死了。 0 }( b3 a  o' T! F
: n! n% n& Z1 v) y

8 s4 s; o$ t& O' G  h
2 X9 g* }9 M% P/ K : O- K3 Z9 G5 v% a3 A" o: ^  K

# g2 n- u. r6 m' U  e
% @6 g7 h. c5 Y2 \' l3 k满师 ! t; q; E9 I8 B# [0 z
西京太平坊法寿寺有满师善九宫。大理卿王璿尝问之。师云:"公某月当改官,似是中书门下,甚近玉阶。"璿自谓黄门侍郎未可得也。给舍又已过矣。"后果改为金吾将军,常侍玉阶。满公又云:"王鉷一家尽成白骨。"有所克皆验。
# @. ?! L. h4 W$ O【译文】
) D  m7 R3 r* v位于西京长安太平坊内的法寿寺,有个僧人叫满师,擅长推算九宫八卦。一次,大理卿王璿让他给推算一下前程。满师推算后说:"你某月当变更官职,似乎是到中书门下,特别靠近皇上。王璿自己估算说:"任黄门侍郎是不太可能的,任给事中或者中书舍人已经过了。能改任个什么官呢?"后来,王璿改任金吾将军,经常站在玉阶前守卫皇上。满师的推算果然应验了。满师又说道:"王鉷一家人都得死去变成一堆白骨。"后来,果然遇到凶事全家都死去了。 & B& _1 I$ S. k- R6 Y  s3 H6 q+ Q
1 \5 x0 i5 @) ^4 o" k

- i# B' `6 a* f7 }+ \ , T* e  L; v7 v

. e; n4 p/ b6 o9 M + z! n2 O: M6 d. Z8 K# u. s
马处谦 9 Q& \, u! e+ K0 l
扶风马处谦病瞽,厥父俾其学易,以求衣食。尝于安陆鬻筮自给。有一人谒筮,谓马生曰:"子之筮未臻其妙。我有秘法,子能从我学之乎?"马生乃随往。郡境有陶仙观,受星算之诀,凡一十七行。因请其爵里。乃云:"胡其姓而恬其名。"诫之曰:"子有官禄,终至五十二岁。幸勿道我行止于王侯之门。"马生得诀,言事甚验。赵匡明弃荆入蜀,因随至成都。王先主尝令杜光庭先生,密问享寿几何。对曰:"主上受元阳之气。四斤八两。"果七十二而崩。四斤八两,即七十二两也。马生官至中郎金紫,亦五十二而殒。(出《北梦琐言》)。
$ K6 H# u) g% q6 K3 X8 b* B/ p【译文】
% K' ~" a- w2 k扶风人马处谦因患疾病双眼失明,他父亲让他学习易经,用它来谋生。一次,马处谦在安陆卖卜。过来一个人看他占卜后,对他说:"你占卜的技艺还没有达到绝妙的程度,我有不为他人所知的占卜秘法,你愿意跟我学习吗?"马处谦就跟这个人来到安陆郡内的陶仙观,这个人在观中传授他占卜秘法,一共十七种。马处谦问这个人任什么官职,家在哪里?这个人回答说:"我叫胡恬",接着告诫马处谦,"你命中能作官食皇家奉禄,能活到五十二岁。请不要将我的来历、去向告诉官宦人家。"马处谦跟胡恬学到占卜的秘法后,每次占卜预测都很灵验。赵匡明离开荆州到蜀,马处谦也随同前往。到了成都后,一次蜀王派杜光庭密秘让马处谦占卜他能享多少阳寿。马处谦卜完说:"蜀王受元阳之气四斤八两。"后来,蜀王果然活到七十二岁。四斤八两,既七十二两(按:古代十六两为一斤。)啊!马处谦官至中郎金紫,也是五十二岁那年去世的。 / G% x* d' M  D
, ]# ]! z; B2 y, i

4 u5 C/ h9 C3 M3 q ( W% T8 _$ s2 T0 f$ R4 |! K  p

, p, H* e4 Q( s# V! ^2 q) y9 O$ [
( y0 d3 J9 T) f' c% w袁弘御 " U0 k$ f2 z, Y! F5 W9 B/ z# [
后唐袁弘御为云中从事,尤精算术。同府令算庭下桐树叶数。即自起量树,去地七尺,围之。取围径之数布算。良久曰:"若干叶。"众不能覆。命撼去二十二叶,复使算。曰:"已少向者二十一叶矣。"审视之,两叶差小,止当一叶耳。节度使张敬达有二玉碗,弘御量其广深,算之曰:"此碗明年五月十六日巳时当破。"敬达闻之曰:"吾敬藏之,能破否?"即命贮大笼,籍以衣絮,鏁之库中。至期,库屋梁折,正压其笼,二碗俱碎。太仆少卿薛文美同府亲见。(出《稽神录》)
' d& U9 h! A. X  r; I' O1 S【译文】
- V& u. I% E* V后唐袁弘御官任云中从事,尤其精通算术。同府的同事让他计算一下院子里一株桐树有多少片叶子。他立即丈量桐树,在离桐树七尺远围树画一个圆,量取圆的直径的尺寸进行运算。过了许久,说:"约有若干片树叶。"同事们没法查核,让人撼掉二十二片叶子,又叫他算。袁弘御说:"照比刚才少了二十一片树叶。"检查一下,掉落的叶中有两片略小点,当成一叶了。节度使张敬达有两只玉碗,袁弘御量了一下碗的深度与宽度,运算之后说:"这两只碗明年五月十六日巳时一定会碎裂的。"张敬达听了后说:"我将它们小心地藏起来,看它们还能破碎吗?"随即让人将两只玉碗用衣絮等物包裹好,装在一个大竹笼里面,放在库房中。到了来年五月十六日巳时,库房的屋梁突然折断了,掉下来刚好压在藏碗的竹笼上,两只玉碗都被砸碎了。太仆少卿薛文美同在府中,亲眼见到这件事情。 9 o3 s; E$ T2 C2 v- t

5 a* H' }9 G/ p + n9 U( U4 l+ @- O' Y
4 y5 D* \1 t3 Z( h+ E9 w2 Y

6 x9 B" S& ]" _9 _' ^ . q$ |  x% ^) t) ?/ t$ U$ M
, |, z1 Z' I# ?: l

. b' m/ H: n9 J6 K9 S% _" e4 Y( e
* Y4 Y- O4 E& q$ J, ` 5 j& C. N; _  i: l' f( `, n. A
/ d' o, U% b) g* F* _9 ?
/ M3 ?/ w0 e  m: U

. j2 y7 T9 x$ `5 ^& C, h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 ! r* y" D0 r, D
管辂 淳于智 柳林祖 隗照 郭璞 蔡铁 吴中察声者 王子贞 张璟藏 凑州筮者 蔡微远 车三 李老 开元中二道士 蒋直 / B: w- c  r! u# n- T( ~$ ~0 \

3 s' T: K6 G! U2 e/ {( a  Y- h
0 Q" X2 w9 d6 i" U* v9 z
( g& w! c2 \& U, G) {0 o, S' x
/ I& g% Z/ ~+ j: A" N, {+ G5 o " S8 `5 X. p7 Z) b: _
管辂
/ u( I; g) Q" t% y) H+ N管辂洞晓术数。初有妇人亡牛,从卜。曰:"可视东丘冢中,牛当悬向上。"既而果得。妇人反疑辂,告官按验。乃知是术数所推。又洛中一人失妻。辂令与担豕人斗于东阳门。豚逸入一舍,突坏其墙。其妇出焉。辂乡里范玄龙苦频失火。辂云:"有角巾诸生驾黑牛,从东(从东原作故车,据明抄本改)来,必留之宿。"后果有此生来,玄龙因留之。生急求去,不听,遂宿。主人罢入。生惧图己,乃持刀门外,倚薪假寐。忽有一物,以口吹火。生惊斫之死。而视之则狐也。自是不复有灾。又有人捕鹿,获之,为人所窃。诣辂为卦云:"东巷第三家,候无人时,发其屋头第七椽,以瓦著椽下。明日食时,自送还汝也。"其夜盗者父患头痛,亦来自占。辂令归之。病乃愈。又治内吏失物。辂使候人静,于寺门,令指天画地,举手四向。暮果获于故处。(出《异苑》) " {1 W! S4 y" v! |2 }1 ?
又平原太守刘邠取山鸡毛置器中,使辂筮之。辂曰:"高岳岩岩,有鸟朱身。羽翼玄黄,鸣不失晨。此山鸡毛也。"(出《异苑》)
9 g! W( W+ @9 i; S( M【译文】
9 O$ d5 B5 }  B) A: V8 l
& \7 \% g: h& b, ^$ K( @5 x+ X. H管辂通晓用卜卦观察自然现象来推测事物。初时,有个妇女丢了一头牛,让管辂给卜算一下。管辂说:"你到东边山丘的坟墓中去看看,你丢的那头牛就在那悬空躺着呢。"到那里一看,果然看到牛在坟坑内悬空躺着呢。这位丢牛的妇女反而对管辂起了疑心,报告了官府。官府派人来察验,才知道他是用卜卦推算出来的。又有一次,洛中有一个人的妻子丢失了。管辂让他跟一个挑猪人在东阳门相打斗,猪从挑猪人的萝筐里跑出来,跑到一家院里,撞坏了院墙,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女人,正是问卜人的妻子。管辂住的乡里范玄龙家中接连不断地失火。找管辂卜算。管辂说:"有一位戴着角巾的男人驾着黑牛从东边来,你一定留他住下。"后来,果然有这么一个男人来了。范玄龙留他在家中住下,这个男人急着赶路,范玄龙不放他走,只好住下了。天黑后,范玄龙一家不进屋去睡。这位男人怕他们谋害他,就手中持刀在里屋门外,倚着柴堆打个盹。忽然看见一个东西,用口往外喷火,这个男人惊恐急忙用刀将它砍死,上前去看,原来是只狐狸。从这以后,范玄龙家再也不闹火灾了。又有一个人捕获一头鹿,让人偷走了,到管辂这儿推算。管辂告诉他:"东街第三家,等他们家里没人的时候,掘开他家屋上第七根椽子,将瓦放在椽子下面。到明天吃饭的时候,有人就会将鹿送给你的。"这天夜里偷鹿的人的父亲头痛得厉害,也到管辂这来占卜。管辂让他将偷来的鹿还回去,于是他父亲的头立时不痛了。又有一次,官府内部丢失了物品。管辂让他们在人静时在寺门旁指天画地,举着手向四方。到了傍晚,丢失的物品果然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 % Z" z' |, [/ H, v
又:平原太守刘邠拿一根野鸡毛放在一个容器里,让管辂卜算是什么东西。管辂卜算说:"在高高的山上,有只鸟身子是朱红色的,羽翼是玄黄色的,每天早晨它都鸣叫。你容器里装着的是根山鸡毛。"
$ O( \8 Y+ b: m& z- [7 J! t1 p
) x4 C5 L) |1 l$ g
# _+ y8 d) ~; ]/ \, n5 c2 O
. ]) W  C" c$ j7 I' N8 z5 w& E, B* I% T
2 Q. z- p# K% K$ e& b, d: P; f
, t- I( d0 @  U6 x. j
% [" f- d0 m* Y* l# l淳于智
/ M. E- I6 ?# w$ M鲍瑗家多丧及病,淳于智为筮之。卦成云:"宜入市门数十步,有一人持荆马鞭,便就买取,悬东北桑树上,无病。三年当得财。"如其言。后穿井得钱,及铜器二十万。(出《独异志》) . G  R% M( P4 f
【译文】
  W* N( w1 X. ?" V: A2 A鲍瑗家里经常有人病了或死了,淳于智给他占一卜,卦象上说:"你赶快到离市门几十步的地方,看见一个人拿着荆条马鞭,就将马鞭买下来。拿回家来,悬挂在东北面桑树上,就会免出疾病的。而且,三年之内还将得到一笔外财。"鲍瑗按照淳于智的话去做了,果然像他说的那样没有再生病了。后来挖井又挖到铜钱及各种铜器二十枚。
& D3 W$ |+ M8 k5 U4 d
7 e; h- a5 Q6 }& D9 y' U/ _& d / B8 d& Q1 _& V7 e

' K: o# A5 c) |2 v+ c
% j. l1 F, i! J' R& G4 P" p; w/ n ) i% K+ v$ @& V0 h% k
柳林祖 ( \' k+ m& e1 c1 T  H5 ]! H) w
有日者柳林祖善卜筮。其妻曾病鼠瘘,积年不差。渐困("困"原作"因",据明抄本改)垂命。林祖遂占之,得"颐"之"复"。按卦曰:"应得姓石者治之,当获灸鼠而愈也。"既而乡里有一贱家,果姓石。自言能除此病。遂灸病者头上三处。觉佳。俄有一鼠,色黄秀,迳前。噞噞然伏而不动。呼犬噬杀之。视鼠头上,有三灸处。病者自差。(出《洞林》) 4 i. k8 q& a: G1 x% P
【译文】 . ~; m3 s+ j7 j$ _( c% Z5 W% m; D
有个以占卜为生的人叫柳林祖,非常精通占卜术。他的妻子曾经得过老鼠疮,好几年了也未见好,而且眼看病重到危及生命的地步了。柳林祖于是占卜推算,得到"颐"和"复"两卦。按着卦象说:"应该让一位姓石的人医治,而且在捉到灸鼠的时候就能痊愈。"过了一段时间,乡里有一户贫贱的人家姓石,说能治这种鼠疮病。于是在患者头上灸了三处,果然感觉好多了。过了一会儿,有一只老鼠,亮黄色,径自走到跟前来,活脱脱地望着他们一动不动。叫唤狗来将这只老鼠捕住,看见老鼠头上有三处被灸。从此,柳林祖妻子的鼠疮病彻底痊愈了。
2 `0 B; w2 b0 F
* w$ ~) }* g0 U/ G  [  @. O + G, |8 d8 h* _5 o7 Y8 }# p& D
# v0 l. l# H& z8 Z! S+ C1 o( o2 ~

6 w2 M" G" p0 }' X' D
8 P9 B) F8 e4 J* Z# \1 P隗照
& @- `- W) s- X5 U4 X1 N" z晋隗照善易。临终谓妻子曰:"后虽大荒,勿卖宅。后五年,诏使龚负吾金,以吾所书板告之。"后如其言。妻赍板诣之。使者惘然,沈吟不语。取蓍筮之。卦成曰:"妙哉隗生,吾不负金。贤夫自藏金,以待太平。知吾善易,书板寄意。金有五百斤,盛以青瓷,埋在堂屋。去壁一丈,入地九尺。"妻掘之,果得金也。(出《国史补遣》,明抄本作出《系蒙》。) 7 w, P+ i3 j- U; j
【译文】 ; H: O+ Q# d5 C/ t; Q
晋朝人隗照擅长易经,临死时对妻子说:"以后虽然遇到大荒年,但不要卖掉房屋。再过五年,召见姓龚的家仆,让他偿还欠我的金子,将我写的这块书板给他看就可以了。"后来,隗照的妻子按着丈夫的遗嘱,将姓龚的家仆召到跟前,把丈夫留下的板书给这位仆人看。仆人看书板后不懂是什么意思,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最后取出蓍草占卜,占成一卦说:"真妙啊隗炤。我不欠你的金子,是你这位善良的丈夫生前自己藏着金子,准备太平时用。知道我擅长易经,将它书写在板上。有五百斤黄金,装在青瓷中,埋在堂屋里离墙一丈远的地方,深有九尺。"隗炤的妻子按卦上告诉的位置挖地,果然得到了一瓮黄金。 ! _$ \% i9 E6 t% o, [0 J/ B2 I4 B
2 w9 u! J1 Z' H' A( B  P+ r2 X2 R
6 ]8 V9 n7 a) H" T
/ R) f2 z8 _. y

; o. ~. L. e. z- q" Z; z 4 I: c4 q6 Z$ ~; o$ q# j1 n
郭璞 5 Z6 r- y( o4 d7 I
杨州别驾顾球娣生十年便病,至年五十余。令郭璞筮之。得"大过""之升"。其辞曰:"大过卦者义不嘉,冢墓枯杨无英华。振动游魂见龙车,身被重累婴天邪。法由斩树(树原作祀,据明抄本改)杀灵蛇,非己之咎先入瑕。"案卦论之可奈何,球乃访迹其家事。先世曾伐大树,得大蛇杀之。女便病。病后有群鸟数千回翔屋上,人皆怪之,不知何故。有县农行过舍边,仰视,见龙牵车,五色晃烂。甚大非常。有顷遂天。(出《搜神记》) 0 F6 m- i- a/ u% m
【译文】 7 \  A6 l% W. ]
杨州别驾顾球的弟媳生下来后十岁便有病,到五十多岁了还是病厌厌的。顾球让郭璞给卜算一卦。卜得"大过"和"升"卦。卦上说的是:"得大过卦的是在'义'上不好,他家坟地上的杨树枯死不长叶子。受振的游魂看见龙车,身患重病是遭受天邪。受到这么重的惩罚是由砍树杀灵蛇缘起的,罪过不在患病的人而在她的先人。"这个卦说的是什么呢?顾球去访察弟媳娘家的情况,得知她的先人曾确伐过大树,斩杀过大蛇。从这之后,他弟媳便患病在身了。患病后,有一群鸟约几千只绕屋飞来飞去。人们都感到奇怪,不知这是为什么。有一位本地的农夫经过他弟媳家,抬头看见一条龙拉着车,五彩斑斓,金光耀眼,不是一般的大,过了一会儿就消失了。
  y' a# d( F6 F( K5 n8 z & @. L7 b" i5 ~& \0 G8 c. |

1 ~, f) s2 e7 W3 k" D: c- O 6 z# W! q7 b+ X  f9 Q* t: c! W

# X$ M( w, @! o1 w8 A+ A
4 l7 s" K  H. u, a3 y1 H* V蔡铁
0 s5 J7 Q- k; ?/ Q. M8 C3 A; E宋南郡王义宣在镇,府史蔡铁者善卜。王尝在内斋见一白鼠缘屋梁上,命左右射得之。内函中,命铁卜函中何物。卦成笑曰:"得之矣。"王曰:"状之。""白色之鼠背明户,弯孤射之,绝其左股。鼠孕五子,三雄二雌。若不见信,剖腹而立知。"王便剖之。皆如铁言。赐万钱。(出《渚宫旧事》) 6 i0 }# d/ X5 `+ @, F
【译文】
9 G2 p0 l. [5 u0 j/ [2 r$ h  J8 V南北朝时,南宋的王义宣镇守南郡期间,属下有个叫蔡铁的府史擅长占卜。一次,王义宣在书房里看见一只白鼠缘着屋梁向上爬,让左右的仆人将它射下来,装在一个匣子里,让蔡铁卜算匣子里装的是什么?蔡当场卜算一卦笑着说:"卜到了!"王义宣说:"你说说这件东西的样子"蔡铁说:"是一只白鼠背对着明亮的窗户,弯弓射它,射断了它的左腿。这只老鼠肚中怀着五只小鼠,三只雄鼠两只雌鼠,若不相信,将白鼠的肚子剖开立时就清楚了。"王义宣便让人将白鼠肚子剖开,果然向蔡铁说的那样。王义宣赏赐给蔡铁钱一万。
) H0 X1 @) Z& R% \
) h& W( w9 k% a/ d  ^) M3 ]
' E3 A, b& ]1 W4 \9 _0 U! v ! n: ?; k! {/ [# n8 p9 n0 w& q( \7 C; C

  b$ z! |8 x( b9 v' J 5 X8 z' @+ W  G( Y3 @1 i
吴中察声者 2 V+ \. C- a# A: r
后魏末,有吴士至北间。目盲而妙察声。丞相嗣渤海王澄使试之。闻刘桃枝之声曰:"当代贵王侯将相死于其手。然譬如鹰犬,为人所使耳。"闻赵道德之声曰:"亦贵人也。"闻太原公洋之声曰:"当为人主。"闻澄之声,不动。崔暹私掐之,乃缪言:"亦国王也。"王曰:"我家群奴,犹当极贵,况吾身手。"后齐诸王大臣赐死,多为桃枝之所拉杀焉。而澄竟有兰京之祸。洋受禅,是为文宣王。(出《三国典略》) 0 H1 v! I3 a. p7 b. j
【译文】 " E& p" A0 C' ~& O
后魏末年,有个从江南吴地来的盲人,擅长听声音卜算人的吉凶祸福。丞相高欢的世子渤海王高澄让他试听一下。他听了刘桃枝的声音后说:"当代的贵人王侯将相都将死在这个人的手里。然而这个人就象鹰犬,是听别人的命令而干的。"听了赵道德的声音后说:"这也是位贵人啊。"听了太原公高洋的声音后说:"你将来贵为人主能当君王。"听了高澄的声音后不言语了,崔暹暗中掐了他一下,他才违心地说了假话:"也是国王啊。"高澄听了说:"我家里的仆人都极富贵,何况我本人呢!"后来,北齐的各个王、大臣被处死,多数都是由刘桃枝拉出去砍头的。高澄也遭遇上了兰京之祸,被家中一个作饭的仆夫兰京杀死,高洋取代后魏自封为文宣王,作了北齐的开国君王。 / f- t! W, t' j' G9 U7 z- i
- Q6 N' M4 W* d3 [* P

7 V! d3 r1 _) r4 h3 N
& ~4 r% E5 y; H6 M9 a3 ^  [1 ]
6 c! g# N  i0 f4 o / E7 ?* h& I# i% H0 q
王子贞
3 T$ q; t5 i$ |4 N- z+ c唐贞观中,定州鼓城县人魏全家富,母忽然失明。问卜者王子贞。子贞为卜之曰:"明年有从东来青衣者,三月一日来疗,必愈。"至时,候见一人着青紬襦,遂邀为重设饮食。其人曰:"仆不解医,但解作犁耳,为主人作之。"其持斧绕舍求犁辕,见桑曲枝临井上,遂斫下。其母两眼焕然见物。此曲枝叶盖井之所致也。(出《朝野佥载》) $ d: F/ {1 Q2 l" W3 w- K! _8 i
【译文】 6 S& C; ]) N  x9 V6 E6 ?  k
唐太宗贞观年间,定州鼓城县有个叫魏全的富户,他母亲忽然双眼失明,到占卜人王子贞那儿去问卜。王子贞为魏全母亲卜算一卦,说:"明年三月一日,有个穿青衣的人从东边来,让他给治疗一定能治愈。"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一日,魏全果然等到一个身穿粗绸青衣短衫的人。于是邀请这个人到家里,用好酒好菜招待他,请他给母亲治眼疾。这个人说:"我不懂得医道。我只会做犁啊。我就为你做一张吧。"说着,这个人手拿斧子绕着房舍周围找能够做犁辕的材料,看见一株弯曲的桑树枝干遮临井上,就将它砍下来。就在这时,魏全母亲的两眼突然重见光明。原来这是株弯曲的桑树枝干上的叶子将井盖住而导致了魏全母亲双眼失明。
( F* Y" S( W2 Y3 r; |) j
- F8 }% X1 g, A + E) @! F6 G( r/ K; R/ U* D

1 r" v; R7 T' W# c 0 m; J% ~/ r! P5 O* }

/ t8 \# C8 s# l; C& R- y9 k张璟藏 2 g  \1 v2 ?+ E( t$ z# r
周郎中裴珪妾赵氏,有美色。曾就张璟藏卜年命。藏曰:"夫人目长而慢视。准相书,猪视者淫。妇人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终以奸废,宜慎之。"赵笑而去。后果与人奸,没入掖庭。(出《朝野佥载》) & m6 q6 @/ f. N3 @5 A
【译文】
7 G8 s0 i+ a; C% K5 f周时郎中裴珪的姨太太赵氏,很有姿色,曾经向张璟藏占卜年寿和命运。张璟藏说;"夫人你的眼睛细长而且妩媚看人。根据相书上说的,用妩媚的目光看人的人,性情淫荡。夫人你眼珠小四围露白,将有五个男人跟你有奸乱的关系。你最终还是因为奸情而受到惩处,应慎重啊。"赵氏姨太太听了后一笑而去。后来,这位姨太太果然因为犯了奸情,被裴珪处以秘刑。 # G) g5 C  m5 ?+ N. K% v7 Z

( W  r( |' S: `7 g; b) f1 j 1 b/ e5 u: u: |9 s$ d& p

: Y2 ~% @+ }0 r# A* w 9 R3 `# ~& k" }5 r# M& l( @& Z
/ e( e, `1 ~8 _2 [( S  B  B; W
凑州筮者
+ H1 o3 B: w3 @& l9 I杜景佺,信都人也,本名元方,垂拱中更为景佺。刚直严正,进士擢第。后为鸾台侍郎平章事。时内史李昭德以刚直下狱。景佺庭称其公清正直。则天怒,以为面欺。左授凑(明抄本凑作溱,下同)州刺史。初任凑州,会善筮者于路,言其当重入相,得三品而不着紫袍。至是夏终,服紫衫而终。(出《御史台记》) & K9 Q4 {& b' T: u* ~1 b9 k9 Q
【译文】
8 l0 y+ T% G7 y' [3 X# W% [- U3 }杜景佺,信都人。他原来的名字叫元方,在未任官职前改名为杜景佺。杜景佺为人刚直严正,进士出身,后来官任门下省侍郎行使宰相的权力。当时,内史李昭德因为性情刚直触怒了武则天而被打入牢狱。杜景佺在大殿相见时,直接向武则天讲述李昭德的公正清廉,刚直不阿,武则天大怒。认为他当面欺君。将他贬配到凑州任刺史。杜景佺刚到凑州上任,在路上遇见一位会占卜的人,说他能重新任宰相,官为三品而不穿紫袍。这年夏天结束时。杜景佺身穿紫色军校服死了。 : u5 F- S6 b: M

/ ]: z6 g( t# O% ]/ o) M: p
2 A% k8 v( h$ @2 W5 C6 ?7 \2 h. d1 D $ n% A) V3 Z7 F/ ?0 k3 h
! ?" ?4 J  b" W; h" G+ }! {4 S
! l4 E7 L8 c# H( K  A
蔡微远 & I- Y! T% l: \3 w
瀛州人安县令张怀礼,沧州弓高令晋行忠,就蔡微远卜。转式讫,谓礼曰:"公大亲近,位至方伯。"谓忠曰:"公得京官,今年禄尽。宜致仕可也。"二人皆应举。(明抄本举作选)怀礼授左补缺,后至和复二州刺史。行忠受城门郎,至秋而卒。(出《朝野佥载》) * y* |9 ^9 W) @
【译文】 6 W* [; g, v) G) Y9 c/ g
瀛州人安县县令张怀礼,沧州弓高县令晋行忠,到蔡微远那问卜。蔡微远占卜后对张怀礼说:"你的父母离你很近,你可以官至一方的主事人。"对晋行忠说:"你能得到一个京官的位置,今年的俸禄将会完结,适宜辞去官职就可以了。"这年,二人同去应考。张怀礼官授左补缺,后来官至和、夏二州刺史。晋行忠官授京都城门郎。他没有辞去这个官职,结果,这年秋就死去了。
5 w# x5 O1 Y9 l) b + W9 s1 g! g. c; l8 T
( U4 {* g0 `+ W1 C2 c1 _

/ C# ?" ~1 b: D" @) U   `. v9 N* \! c7 ~

+ b2 g2 E) h6 x& N车三 0 B) v" D  B8 I9 P% O+ z5 M; `
车三者,华阴人,善卜相。进士李蒙宏词及第,入京注官。至华阴,县官令车三见。诳云李益。车云:"初不见公食禄。"诸公云:"应缘不道实姓名,所以不中。此是李蒙,宏词及第,欲注官去。看得何官?"车云:"公意欲作何官?"蒙云:"爱华阴县。"车云:"得此官在,但见公无此禄。奈(奈原作如,据明抄本改)何。"众皆不信。及至京,果注华阴县尉授官。相贺于曲江舟上宴会。诸公令蒙作序,日晚序成,史翙先起,于蒙手取序看。裴士南等十余人,又争起看序。其船偏,遂覆没。李蒙、士南等,并被没溺而死。(出《定命录》)
6 t5 `+ ?5 H# V* c+ Q. m5 r【译文】 % u, k& [" A% j+ M
车三,华阴人,擅长占卜相面。李蒙参加科举考试中"宏词"进士,进京去听候任命官职,到了华阴县。县令让车三给李蒙相一面,并且欺骗他说叫李益。车三相完面,说:"开始见不到你能享受到朝廷的俸禄。"诸位官员们说:"大概是没有说出真实姓名,所以没有相对。这位叫李蒙,是'宏词'进士,正要进京听候任命官职。你看看他能被任命个什么官职?"车三问李蒙:"你想担任什么官职?"李蒙说:"我爱到华阴县来任职。"车三说:"你这次一定会被安排在华阴县的。只是,从你的面相上看,你没有在华阴作官的命,怎么办?"众人都不相信车三的话。待到李蒙到京后,果然授任华阴县尉,诸位同事在曲江船上设宴为他祝贺。同事们让李蒙作序记载曲江游宴这件事。到傍晚了,序写出来了。史翙先起来,从李蒙手中拿过序来拜读。后来,裴士南等十多人争抢着看序,使船偏向一边,于是翻了船。李蒙、裴士南等落水淹死了。 : p7 U1 x5 n  Y8 u1 ~

9 u! v2 U- H) ~8 s. j
& z, i, O" {2 X  E  O# Q   h. l' L$ S4 d5 U* W3 T/ J

( F, f4 w/ w' O$ F$ g 6 n/ s' q. q4 N) ~5 f( K* ~
; V1 y9 e' M- N5 o, w3 q$ [
李老 ( Y/ l0 E" Y9 w/ R
开元中,有一人姓刘不得名。假荫求官,数年未捷。忽一年铨试毕,闻西市有李老善卜,造而问之。老曰:"今年官未合成,生曰:"有人窃报我,期以必成。何不然也?"老人曰:"今年必不成,来岁不求自得矣。"生既不信。果为保所累,被驳。生乃信老人之神也。至明年试毕,自度书判微劣,意其未遂。又问李老。李老曰:"勿忧也,君官必成,禄在大梁。得之,复来见我。"果为开封县尉。又重见老人。老人曰:"君为官,不必清俭,恣意求取。临满,请为使入城。更为君推之。"生至州,果为刺史委任。生思李老之言。大取财贿。及满,贮积千万。遂谒州将,请充纲使。州将遣部其州租税至京。又见李老。李老曰:"公即合迁官。"生曰。某今向秩满后选之,今是何时。岂得更有官也?"老曰:"但三日内得官,官亦合在彼郡得之,更相见也。"生疑之,遂去。明日,纳州赋于左藏库,适有凤凰见其处。敕云:"先见者与改官。"生即先见,遂迁授浚仪县丞。生益见敬李老。又问为官之方。云:"一如前政。"生满岁,又获千万。还乡居数年,又调集,复诣李老。李老曰:"今当得一邑,不可妄动也,固宜慎之。"生果授寿春宰。至官未暮,坐贜免。又来问李老。老曰:"今当为君言之,不必惭讳。君先代曾为大商,有二千万资,卒于汴州。其财散在人处。故君于此复得之,不为妄取也。故得无尤。此邑之人,不负君财。岂可过求也?"生大伏焉。(出《原化记》) * n/ d3 I% ]) R( Z/ r
【译文】
3 U6 i* _6 f* G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个人姓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凭借先人的荫庇求官作,一连几年没有成功。这一年选授官职的考核刚定,刘生听说西市有个李老汉擅长占卜,就前去造访问卜。李老汉说:"今年你是选授不上官职了。"刘生问:"有人私下告诉我,今年这期选授官职肯定有我。你怎么说授不上呢?"李老汉说:"今年肯定选授不上。来年你不去谋取自然就能得到官职。"刘生不信李老汉的卜算。后来他受张举人的连累,将他从选的名单中除了名,这时他才相信李老汉是占卜的神手。第二年考试完了,刘生自认为这次书法和文章都考的不好,心想一定考不上了,就又去问李老汉。李老汉说:"不用忧愁,你这次一定能作成官。而且,你将被选授在大梁任职。接到任命的通知后,再来见我。"刘生果然被授任开封县尉。接到任命后他又去见李老汉。李老汉说:"你在任职期间不必清廉节俭,尽可以随意求取,快到任时,请求让上峰委派你为进京的使臣。这样,你的官职还可以再升一步。"刘生到州府报到后,果然被刺史所信任。他想到李老汉说的话,大肆索取贿赂,快到任期满时,已经聚了千万家财。于是,他前去拜见州将,请求担任往京都运送货物的纲使。州将果然委派他押运本州的租税去京都。刘生得到这一任命后,又去见李老汉。李老汉告诉他:"你这次又该升官了。"刘生说:"依贯例任期满后才能升迁。我的任期现在还未满呢,怎么能够再升迁呢?"李老汉说:"你在三日内一定能升官。而且,这个官职就在你要去的京城里得到它。得到后,再来见我。"刘生疑疑惑惑地离开了李老汉。第二天,将押运来的租税送往左库,正好遇上了凤凰在库房边显现。皇上发下告示说:"最先见到凤凰的人,为他晋升官职。"刘生是最先看到凤凰显现的人,于是被晋升为浚仪县丞。他越来越恭敬李老汉,又问李老汉这次做官的方法,李老汉说:"和你前任时一样。"刘生在浚仪任县丞仅一年,又搜刮聚敛钱千万,然后,告退还乡过了几年归隐生活。朝廷又调他出来做官,他又找到了李老汉讨教。李老汉说:"这次到一个新的城市去作官,不能再贿聚钱财了,应当谨慎小心。"刘生果然又被授予寿春县令。但是还没有到岁末,就因为他贪赃枉法而被就地免职。刘生被罢官后又来找李老汉询问原因。李老汉说:"现在我可以如实告诉你了,不必再隐瞒保秘了。你的先人曾经是大商人,聚积了两千万的家资。他死在汴州,家产失散在当地。因此,你在汴为官时贿聚的钱财是将你先人散失的家产重新收回来,不是不义之财。因此,不会给你带来祸患。但是寿春县的人,不欠你家的钱财,怎么可以过多的敛取呢?"刘生完全拜服这位李老汉啦。
7 k- J4 {# K. k   ?& g1 u3 L0 i& Y2 e, w
, \+ [: ^4 e- X3 f1 W. l1 C

* O* V9 d; ^" _. [ 7 Q) l& i& f- x* n5 h. u5 p

2 m0 \. k2 V9 X  Z, r) R: f$ P  Z开元中二道士 $ H% k" |0 H9 O& |2 A5 i
开元二年,梁州道士梁虚舟以九宫推算张鷟云:"五鬼加年,天罡临命,一生之大厄。"以周易筮之。遇"观"之"涣",主惊恐。后风行水上,事即散。又安国观道士李若虚不告姓名,暗使推之。云:"此人今年身在天牢,负大辟之罪,乃可以免。不然,病当死,无有救法。"果被御史李全交致其罪,敕令处死。(死原作尽,据明抄本改)而刑部尚书李日知、左丞张庭珪、崔玄升、侍郎程行谋咸请之,乃免死。配流岭南。二道士之言,信有征矣。(出《朝野佥载》) 0 Y% R, @* V6 r: K+ R" u# ~
【译文】
4 R4 i8 Z! N  \8 \9 C唐玄宗开元二年,梁州道士梁虚舟用"九宫"之法为张鷟推算,说:"五鬼侵凌,天罡临命,今年是你一生中的一个大灾年。"用周易再为张鷟卜算,得卦为"观"与"涣"。"观"主惊恐"涣"既"散",后为风行水上,灾祸才消去。又让安国观李若虚再给张鷟推算一下,不告诉他姓名。推算之后。李道士说:"这个人今年关在天牢,身遭死罪,才可以免去他的大灾。不然,就会有病死去,没有挽救的办法"。后来张鷟果然被御史李全交弹劾他有罪,皇上下令处死他。而刑部尚书李日知、左丞相张庭珪、崔玄升、侍郎程行谋都为他求情。这才免去死罪,改为发配岭南。这两位道士的话,得到了验证,还是可以信的啊。 % a( x! I! o0 U8 ~- c: M

9 c; |9 d# M. s & |3 t1 ?+ O3 n, C) |: C  h

- W9 J6 W* t+ A* \
+ w* C% @% Z, R4 d: n( s$ Q * |! M$ j2 `( k' F
蒋直
8 g) i: Q( s$ N% ^( o' D, e3 L天宝十二载,永嘉人蒋直云:"郡城内有白幕。太守李江忽丁忧。"李欲归江北。蒋又云:"公至缙云郡却回。当有一绯一绿、一碧人来相推按,然终无事。"后果采访使张愿着绯,大理司直杜乔着绿,判官张璘着碧,来推。遇赦而止。(出《定命录》) : a2 J: ?# z7 r
【译文】 : N. X2 H+ i6 \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永嘉人蒋直说:"城内有孝幔,太守李江会突然遇到父母的丧事。"太守李江听了后,想回江北到老家去看看。蒋直又说:"你回江北途中到缙云郡时,一定要返回来。这时会有一红、一绿、一碧三个人来推究审问你。然而最后会逢凶化吉什么事情也没有。"后来,果然是采访史张愿身着红色官服、大理寺司直杜乔着绿色官服、判官张璘着碧色官服,奉命来推审李江。接着,又遇上皇上大赦才完事。 " C/ S+ D+ r2 Q

2 a/ e4 Z; ]- S* H% d& Q ; S9 [* Z7 H) O! Q6 y4 [; w

: W0 x2 h* N4 a& B7 R
" E0 _0 I! K& ~) T
$ h% g0 z% A7 |5 T7 S3 B
; x+ o# d7 T, l7 }) R# ` $ ]: L. a& Q& p
  w" o  d5 `! h/ S) u

  F7 Q4 b' \# o  c6 k% B) y
. ]% q- d* _, t 1 j$ h4 \- Y" N0 D" P  W

. n) W8 i: Y- B! g6 {: ]) P+ I- \" Y卷第二百十七 卜筮二 5 Z" J( _1 p( V  w- Q
沈七 颍阴日者 王栖岩 路生 邹生 五明道士 黄贺 邓州卜者
- D( t9 ~- [4 j4 l; Y- h* n) ^
& w3 m% B! ?; \. |2 y
3 E. F; x( O! C' Z! M  J7 ^/ J
+ {. i, B. F5 e6 _* t) L9 Z* A
" D9 a- Y/ o, {
( {) x; ^- Z3 T& L+ u- }8 Y沈七
6 F3 J( Y# h# w% L- X# H: h2 y  f2 \有沈七者,越州人,善卜。李丹员外谓之曰:"闻消息,李侍郎知政事,某又得给事中,如何?"沈七云:"李侍郎即被追,不得社日肉吃,后此无禄。公亦未改,不得给事中。"其时去社才十四日,果有敕追李侍郎。去社两日而上道,至汴卒。李亦不得给事中。(出《定命录》) ! E% m7 S& |$ k( M% D  S" N; \: h
又天宝十四年,王诸应举,欲入京。于越州沈七处卜。得纯乾卦,下四位动,变观卦。沈云:"公今应举,得此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本是嘉兆。然交动,群阴咸阳。下成乾卦,上变至四,又不至五。五是君位,未得利见大人。恐公此行,不至京而回。"果至东京。属安禄山反。奔走却归江东。(出《定命录》) ( W! j4 ]5 j0 `5 m8 j3 V
【译文】 1 j0 B% _. r# ?% S" [' p) k

3 R% }& i, h% O+ m- z8 i: o6 n9 g沈七,是越州人,擅长占卜。李丹员外对他说:"听说侍郎要重新主持政务,我还能升任给事中,你说可能吗?"沈七说:"李侍郎会即将让朝廷追请回来的。但是他却吃不到社日庆祝的宴席了。他从此不能再拿朝廷的俸禄,你的官职也没有变动,不能升任给事中。"说这话的时候离社日只有十四天,果然朝廷下诏召见李侍郎进京。李侍郎离社日还两天上路赴京,赶到汴京死去。李丹也没有升任给事中。 : I' S% I5 e7 @
又: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王诸参加科举考试,想进京,在越州沈七那儿占卜。得一纯乾卦,下四位动,变为观卦。沈七说:"你现在进京去参加科举考试,卜得此卦,观赏国都的风光,作为宾客的你会借助皇上而发达,这原本是好的兆头。然而,逢遇动乱,众奸小都阳气旺盛。下成乾卦,上变到第四位,而没有变到第五位。五位主君,不能顺利地见到皇帝。从这种卦象上看,你这次进京参加考试,恐怕你没有到京就得中途返回。"果然,王诸走到东都洛阳,时逢安禄山反叛起兵,唐玄宗仓皇出走西蜀。于是他只好连忙回到江东来。 & ]$ Q  ]2 m2 K: g

, E7 n! g7 F! S ) N( h5 l! R. q+ d

! e1 v) s; }* i- E 5 }9 ?4 z8 s' e; x' `2 \. }1 Q/ ~8 t

( ^" U$ l2 i9 h; t8 l( T9 R$ a9 y颍阴日者
) |' c( Q3 Z& O! X7 B" Q8 o陈澍为颍阴太守。属安禄山反,遣县尉姓孙向东京。孙不肯行。陈怒挞(挞原作促,据明抄本改)之。至东京,遇禄山,请往颍阳取陈澍头。禄山补孙为颍阴太守,赐绯,并领二十余人取澍。澍闻便欲至,薄晚,出城走。录事参军扣马令回。澍忧闷。服痢药讬疾。令一日者卜之。曰:"从今五日,当有家便,未取公。然有五百车禄在,必亦不死。至七日食时,公无恙矣。然当去此,求住不得。"后五日孙到,陈于是潜以库物遗诸衙内人。至夜后,伪作敕书。追入京。令向西两驿上,差人逆来。夜半敕书至。明早,召集诸官宣?。便令手刃(明抄本刃作力,下同)就馆中诛杀孙,并手刃二十余人。杀录事参军。其孙尉先令人取妻及女等,夜半齐到,明日平明,尽杀之。令上住知州事,便发入京。以官绢五匹赏卜者。(出《定命录》)
. a# F# z4 D% O' ^% n【译文】 3 U7 f: `! b: Z, V! d8 F% K* M
颍阴太守陈澍,在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派孙县尉去东都洛阳向朝廷报告。孙县尉不肯去,陈澍一怒之下鞭打了他。孙县尉到达洛阳后,正逢叛军已攻占了洛阳。于是,孙县尉立即投靠叛军,并向安禄山请求派他前往颍阴取陈澍脑袋。安禄山补任孙县尉为颍阴太守,赏赐给他红服,让他带领二十多个军校士卒去取陈澍人头。陈澍听到孙县尉就要到达颍阴了,傍晚,离城出去。但是录事参军拉住他的马头命令他回到城里去。陈澍很是惊恐担心,假称拉痢疾吃药躲在家中不出来,暗中找来一个会占卜的人为他卜算一下凶吉。占卜人说:"从今天起五天以后,你全家就会平安顺利了。孙县尉他们拿不走你的人头,你还有五百车的俸禄呢,肯定死不了。到第七天吃饭的时候,你就会平安无事了。但是,应当离开家里,这儿住不得。"五天后,孙县尉带领二十多人到颍。陈澍暗中将府库中的资财送给府内的同僚与下属,将这些人收买住。到了晚上,他伪造了一份假的皇帝诏书。让人带着这份假诏书出城去京都,走了两驿站再返回来。到了半夜,假诏书到了。天明后,陈澍将府内全体官员召集到一起,当面宣读"诏书",之后下令处死孙县尉,就在驿馆中将孙杀死,并且杀了他带来的那二十多人,和阻挡他离城出走的录事参军。在这之前,孙县尉派人去接他的妻、女家眷。这天半夜,他的家眷都到了颍阴,天亮后全部被陈澍下令斩杀。陈澍让人拟好自己继续留任太守执掌颍阴的军政要务的奏折,立即发往京城,并从官衙库中取出五匹绢赏给占卜人。 0 {& w& N0 @% S, a4 V

# X" ?/ b& f  r3 \1 l+ S7 ^7 r
$ |) g6 q2 t' q5 W
) v& d( A/ ~/ ` 5 R* G; {2 a* s2 H
4 \" c$ [& @  u
王栖岩 1 D; |$ p9 }/ d1 r# N% T
王栖岩自湘川寓江陵鹭白湖,善治易,穷律候阴阳之术。所居桃杏手植成数十列,四蕃其宇。时人比董奉。栖岩笑曰:"吾独利其花核,祛风导气耳。安取迹古人余事。"每清旦布蓍,为人决事。取资足一日为生,则闭斋治园。大历中,尝有老父持百钱求筮。卦成,参验其年。栖岩惊曰:"家去几何?父往矣。不然,将仆于道。"老父出,栖岩顾百钱,乃纸也。因悟其所验之辰,则栖岩甲子。乃叹曰:"吾虽少而治《易》,不自意能幽入鬼鉴。死复何恨?"乃沐浴更新衣,与妻子诀。少时而卒。(出《渚宫旧事》)
" `0 g+ x0 ]/ P& W' n【译文】
4 e) W, W- v6 G$ E: g王栖岩从湘川移居在江陵鹭白湖,擅长用《易经》占卜,精通四候节令的变化和阴阳相术。他在住屋周围亲手栽植桃树、李树几十行,将他的住屋围在当中。邻人们说他以三国时的吴人董奉自比(按:董奉善医道,每为人医病不收钱,让他栽杏树五棵,轻者一株,历经多年,屋前屋后有杏树万株。)。王栖岩笑着说:"我是想用它们的花与果核为药,来去除风邪导引气息啊。怎么效取古人的轶事呢。"王栖岩每天早晨起来就为人占卜算卦,排解求卦人的忧虑疑难。收取的费用够一天的花费用度后,就停止占卜,关闭院门,专心莳弄果园。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位老者拿着一百文来到王栖这儿求卜。卦成后,核验老者提供的生辰八字,王栖岩大惊异,问:"你家离这儿多远?老人家,按卦上说你早已经死了。不然,也将死在回家途中啊。"老者离去后,王栖岩看看老者给他的卜资,是纸钱。这才想到老者提供的生辰八字正是自己的啊!王牺岩感叹地说:"我虽然从少年时就研习《易经》,却没有想到能够让阴界的鬼来提醒自己啊。我死了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于是沐浴换上新衣,跟妻子话别,过了一会就去世了。
* D. X- T* Y7 \8 S 1 x8 v' B; q; D% g  U4 j
: \& i' V  K  Z

% Z# O7 n; Q# a- F4 c  z( f: L
: k8 z2 ?; \$ N8 [; G# |
  z3 i$ U/ L5 {9 P路生
: W& D6 {, `$ |; \5 o4 }赵自勤尝选,访卜于长安县路生。路云:"公之官,若非重日,即是重口。"后六月六日又卜。路云:"公之官,九日不出,十二日出。"至九日,宰相果索吏部由历,至十二日敕出,为左拾遗。"拾遗"之字,各有一口。又补缺王晃,七月内访卜于路生。路云:"九月当入省,官有礼字。"时礼部员外陶翰在座,乃曰:"公即是仆替人。"九月,陶病请假,敕除王礼部员外。后又令卜,云:"必出当为'仓'字官。"果贬温州司仓。既而路生以其二子讬晃。晃又问:"毕竟当何如?"路云:"某所以令儿讬公,其意可知也。" & r1 M$ v. Z, S
【译文】
; P9 R  O. j, c1 s赵自勤在等候选官期间,向长安县一个叫路生的卜人问卜他这次能选任个什么官职?路生说:"你这次被任命的官职不是重日,就是重口。"六月六日,他又去问卜。路生说:"你被选派的官职九日不公布,十二日肯定能公布。"到了九日那天,宰相向吏部要去待选人员的履历档案。到了十二日那到,朝廷颁发了任职命令,赵自勤被选任左拾遗。"拾遗"二字,各有一个"口"字,果然应验了"重口"之说。在京都等候补缺的王晃,七月里向路生问卜。路生说:"九月你命当入省,你的官职有'礼'字。"当时礼部员外陶翰就在旁边坐着,说:"你就是接替我的职务啊。"九月,陶翰因病告退,朝廷任命王晃为礼部员外。后来,王晃又让路生为他卜算一卦。路生说:"这回你将出任'仓'字官。"后来,王晃果然被降职为温州司仓。过了一些时日,路生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托付给王晃。王晃问:"你到底让我怎么办?"路生说:"我所以将两个儿子托付给你,其中的用意就明白了。" 4 T, P, G  L( G  B$ t5 D8 ]* s
# M: o' B: X, K1 C
- R% t' p9 f( Y% K  I& y" m

# E5 F. d& _! j9 o% q" ] $ N0 D; d; w8 H% r2 o' S2 X
6 C3 A, e+ h3 C2 f
邹生
$ ]& Z; B3 W. N武宗朝,宰相李回旧名喱,累举未捷。尝之洛桥,有二术士。一能筮,一能龟。乃先访筮者曰:"某欲改名赴举,如之何?"筮者曰:"改名甚善。不改,终不成事也。"又访龟者邹生。生曰:"君子此行,慎勿易名,名将远布矣。然则成遂之后,二十年终当改名。今则已应玄象,异时方测余言。"将行。又戒之曰:"郎君必策荣名,后当重任。接诱后来,勿以白衣为隙。他年必为深衅矣。"长庆二年,李及第。至武宗登极。与上同名,始改为回。(从辛丑至庚申,二十年矣)乃曰:"筮短龟长,邹生之言中矣。"李公既为丞郎,魏謩为给事。因省会,谓回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也。"合坐皆惊此说,欲其逊客。回曰:"如今脱却紫衫,称魏秀才,仆为试官,依前不送公。公何以得旧事相让耳。"回乃寻秉独坐之权,三台肃畏。而升相府。后三五年,魏公亦自同州入相,而回累被贬谪。跋涉江湖,喟然叹曰:"洛桥先生之诫,吾自取尤耳。然亦命之所牵也。"(出《云溪友议》)
3 k  v5 T. k& G& V0 B2 P6 s【译文】 $ C9 Z, `% ]# m9 G
唐武宗在位期间,宰相李回,原名李喱,在没有担任官职前,曾经屡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中。当年,洛桥有二位占卜人。一位用蓍草占卜,一位用龟板占卜。李回,先问用蓍草占卜的人,说:"我想改换个名子参加科考怎么样?"回答说:"改名很好。不改名字,始终考取不上。"又问用龟板占卜的邹生。邹生说:"你这次参加科举考试,切记不要改名。你这个名字将要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然而,考中之后二十年,最后还得改名。现在你已经应了天象,得到以后才能测试出我后边的话是否灵验。"李回临走时,用龟板占卜的术士又告戒他说:"你此去一定会荣列金榜,它年定当重任。但是你担当重任后,不要跟没有科举出身的人闹矛盾。如果闹了矛盾以后会结深仇的。"唐穆宗长庆二年,李回考中。到武宗登极继承皇位时,因为与武宗同名,才换去"缠"字,改名叫李回。李回说:"用蓍草占卜的那个人技艺不行,还是用龟板占卜的邹生卜的准啊,果然被他言中了。"后来,李回任丞郎,魏謩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一次,三省在一起集会议事,魏謩对李回说:"当年我在京都参加会试,李侍郎任考试官。进京来应试的举子共计一百零二人,唯独我你一道试题也没有考问过。现在我惭愧地位列国家重臣,跟诸位要员在一块就座啊。"魏謩的这番话,让在座的重臣要员深感吃惊,都想让李回退让一下。李回说:"现在就请你脱去紫袍官服,改称魏秀才,我马上再考考你。如果考的不合格,照旧不选送你。看你还怎么用过去的事情责难人?"于是李回开始寻找机会独握大权。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官员们都敬畏惧怕他。李回终于升任宰相。又过了三、四年,魏謩也由同州升任宰相。而李回却屡次遭受贬降,奔波在朝外。李回喟叹地说:"洛桥邹生早就告诫我了,我是自己找不是呢。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啊。"
# @' R: D) X* S. V3 c1 s
- V$ v6 M& L+ P0 L
  R* `3 x. C& z# ~4 V4 A* O 9 C- q/ x: W* g) e- j; ^
! ]6 V$ X& ]7 m& A* i* ~' @
' P2 Q# }3 C* d# L, t" ]6 r' A( J
五明道士
+ R1 v9 }/ x0 V0 g2 e( @' W长庆之代,邺中有五明道士者不知何许人,善阴阳历数,尤攻卜筮。成德军节度田弘正御下稍宽,而冒于财贿,诛求不息。民众怨咨。时王庭凑为部将,遣使于邺。既至,忽有微恙。数日,求医未能愈。因诣五明,究平生否泰。道士即为卜之,卦成而三钱并舞,良久方定。而六位俱重。道士曰:"此卦纯乾,变为坤。坤土也,地也。大夫将来秉旄不远,兼有士地山河之分。事将集矣,宜速归乎。"庭凑闻其言,遽自掩其耳。是夜,又梦白须翁形容伟异,侍从十余人,皆手持小玉斧。召王公而前,(前字原缺,据黄本补)谓曰:"患难将及,不可久留。"既觉,庭凑疑惧,即辞魏帅而回。比及还家,未逾旬,值军民大变。弘正为乱兵所害。士大夫将校,共推廷凑。庭凑再三退让,众不听,拥胁而立之。翌日,飞章上奏。朝廷闻之大骇,征兵攻讨。以裴度为元帅。赵人拒命二年。王师不能下。俄而敬宗即世,文皇帝嗣位。诏曰:"念彼生灵,久罹涂炭。虽元凶是罪,而赤子何辜。宜一切数而宥之。就加节制。"仍诏庭凑子元逵入侍。因以寿春公主妻焉。庭凑既立,甚有治声,朝廷称之。在位十三年卒。赠太师。子元逵继立,官至太尉。二十六年薨。长子绍懿立二年,荒淫暴乱,众议废而杀之。立其弟绍鼎。绍鼎立六年卒。子景崇立十三年,官至中书令。爵常山王卒,子镕立,即赵王也。后恣横不道,为下所杀。立四十一年。自庭凑至镕,凡五世六主,一百余年灭。初庭凑之立也,遣人诣邺,取五明置于府。为营馆舍,号"五明先生院"。公曾从容问曰:"某今已忝藩侯,将来禄寿,更为推之。"道人曰:"三十年。愿明公竭节勤王,爱民恤物。次则保神啬气,常以清俭为心。必享殊寿。后裔兼有二王,皆公余庆之所致也。《春秋》所谓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公曰:"幸事已多,素无勋德,此言非所敢望。"因以数百金为寿。道士固辞不受。公亦固与之,载归其室。数日尽施之,一无留焉。二王:景崇封常山王。镕为赵王也。(出《耳目记》) - G) ^7 ^5 r: K+ X# ]; R
【译文】 % q" I1 I' ]" v1 X" k% \/ g
唐穆宗长庆年间,邺中有个五明道士,不知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俗名叫什么。他擅长阴阳历数,尤其精通占卜。成德军节度田弘正对下属放纵治军不严。而且他贪取财物、敲诈勒索无尽无休,百姓们都非常怨恨他。当时王庭凑在他属下任部将,被田派到邺中。王庭凑到达邺中后,忽然身患小病。过了几天,找医生治疗不见效,于是到五明道士那里问凶吉和一生的命运。五明道士当即为他卜卦,三枚卜钱同时施出,好长时间才停下来,而且六爻俱重。五明道士说:"这是纯乾卦变为坤卦。坤乃是土地。将军不久就会手握大权。兼有部分疆土为一方的主宰。事情很快就会到来的,还是急速回去为好。王庭凑听五明道士这样讲,赶忙用手捂住双耳。这天夜里,他又梦见一个容貌伟岸的白须老翁,身边有侍从十多人,每人手持一把小玉斧。老翁召见王庭凑到身边,对他说:"灾难就要降临了,此地不可久留。"接着就醒来了。王庭凑很疑惑惧怕,立即告辞将帅回到他的驻地。待他回到驻地没过去十天,就发生了军士和百姓的哗变。田弘正为乱军所杀,文武属员共同举王庭凑为节度使。王庭凑再三退让不接受,众人不听,用强制的手段硬立他为节度使。第二天,将拥立王庭凑为节度使这件事报告朝廷。朝廷闻听异常惊恐,立即派兵征讨,委派裴度为兵马大元帅。王庭凑及手下将士拒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据守赵地两年,朝廷的军队也没有剿灭掉他们。二年后,敬宗死去,文宗皇帝李昂继承皇位。颁发诏书说:"念你们这些百姓长期遭受战争的苦难,罪在元凶,你们是无辜的,因此,赦你们无罪,就委任王庭凑为节度使。"后来文宗皇帝又诏王庭凑的儿子王元逵进京入朝奉侍,又将寿春公主许配给他作妻子。王庭凑被拥立为节度使后,很有政绩,朝庭非常称赞他。他在任十三年而死去。死后赠封太师。他的儿子王元逵承父业,一直升任太尉,历任二十六年去世。王元逵的长子王绍懿接任节度使。二年后因为他荒淫暴乱被属下众人废掉杀死,立他的弟弟王绍鼎为节度使。六年后,王绍鼎死去。他的儿子王景崇承继父业,一直升任到中书令,封为常山王,在位十三年。王景崇死后,他的儿子王镕承继父业。封为赵王,在位四十一年,后因恣横无道被下属杀死。自王庭凑被拥立为节度起,到王镕被杀止,共历五代君王,一百多年。王庭凑被拥立之初,他派人到邺中将五明道士接来。并且,新建一套馆舍给五明道士住,起名叫"五明先生院"。王庭凑曾问:"我现在已经位列藩侯,将来的寿禄,还望先生给推算一下。"五明道人说:"主人你有三十年的禄寿。希望你能尽忠奉侍皇上,爱惜百姓体恤财物。其次要保养精神珍惜元气,经常将清廉节俭放在心上,就一定会主高寿的。你的后代会有二人封王,都是明公余下的福分所给与他们的啊。《春秋》上说五世昌盛,八世之后就不能相比了。"王庭凑说:"现在值得庆幸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我们王家向来没有积下什么勋业功德,你刚才讲的那些不是我敢希望的啊。"王庭凑送给五明道士几百两黄金祝他长寿,五明道士坚决辞谢不接受,王庭凑一定要送给他。五明道士将这些黄金带回住室后,几天之内都布施给他人了,一点也不留。所谓有二人封王,即王庭凑的重孙王景崇封常山王,他的重孙的儿子王镕封赵王。 , D. w( K# v% M6 H# u* q
# b9 Y2 ~2 D, |5 c/ s2 ^  _/ T4 S9 p
4 P& Y% U: W+ w# X- b; P/ i: C$ A

* I5 W' \( u  |' m: ?
! r2 d/ {2 @& y3 _: f
( u+ D% U/ E, b) z& _& g9 z0 l# D黄贺 1 M; Y3 P% ^6 J' B
唐昭宗时,有黄贺者,自云巩洛人也。因避地来,涉河游赵,家于常山,以卜筮为业。而言吉凶必效。时赵王镕方在幼冲,而燕军寇北鄙。王方选将拒之。有勇士陈立、刘干投刺于军门。愿以五百人尝寇,必面缚戎首。王壮而许之。翌日,二夫率师而出,夜击燕垒。大振捷音。燕人骇而奔退。立卒于锋刃之下。干即凯唱而还。王悦,赐上厩马数匹。金帛称是。俄为阉人所谮曰:"此皆陈立之功。非干之效。"王母何夫人闻之曰:"不必身死为君。(明抄本君作忠)未若全身为国。"即赐锦衣银带,加钱二十万,擢为中坚尉。初干曾诣贺卜。卦成而谓干曰:"是卦也,火水未济,终有立也。九二之动,曳轮贞吉。以正救难,往有功也。变而之晋,明出地中。奋发光扬,恩泽相接。子令行也,利用御戎,大获庆捷。王当有车马之赐。其间小衅,不足忧之。"行军司马路晏,曾夜适厕,有盗伏焉。晏忽心动。取烛照之。盗即告言!"请无惊惧。其禀命有自。察公正直。不忍待刃。"即匣剑而去。晏由是昼夜警惕,以备不虞。召黄生筮之。卦成贺曰:"惕号暮夜,有戎勿恤。察象征辞,人有害公之意。然难已过矣。但守其中正,请释忧心。"晏亦终无患也。又赞皇县尉张师曾卧病经年。日觉危殆,良医不复进药。请贺卜之。卦就,黄生告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请停理疗五日,必大瘳也。"师果应期而愈。又数十年,师梦白鸟飞翔,坠入云际。既觉,心神恍惚。召贺卜算之。贺即决卦。惨然而问师曰:"朝来寝息,不有梦乎?必若有梦,其飞禽之象乎?且雷振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复见。愿加保爱。乐天委命而已。"张竟不起,时年七十一也。又有段诲者,任藁城镇将。曾夜宿邮亭,马断缰而逸,数日不知所适。使人诣肆而筮之。贺曰:"据卦睽也。初九动者,应有亡失之事。无乃丧马乎?勿逐自复。必有絷而送之者也。"回未及舍,已有边鄙恶少,牵而还之。贺所占卜,皆此类也。时人谓之"易圣公"。刘岩曾诣之。生谓曰:"君他日必成伟器,然勿以春日为恨。"初不晓其意,及老悟。盖迟迟之谓也。(出《耳目记》) 9 S+ c# ~: M8 j, X
【译文】
6 w3 G1 ^/ c5 j3 u唐昭宗在位时期,有个叫黄贺的人,自称是巩洛人,因躲避战乱,渡过黄河来到赵地。黄贺来到赵地后,居住在常山,从事占卜,而且他占卜吉凶都极准,事后一定应验。当赵王李镕还在幼年时,一次燕军进犯北部边境,赵王刚要选派将领去抵挡,有两个叫陈立、刘干的勇士向军帐投递名帖,说愿意率领五百军士跟敌寇一战,一定当面虏获敌军的首领。赵王鼓励了二人一番,批准了他们的请战。第二天,二位勇士率领军队出征,当夜袭击燕军营寨,获得大捷。燕军惊恐地四处逃窜,赵军乘胜追击折杀燕军。陈立战死,刘干率部队凯旋而归。赵王大悦,赏赐给刘干几匹御马和相应的黄金布帛。但是,过不多久,有个太监向赵王进谗言,说:"这次大胜敌军都是战死疆场的陈立的功劳,不是刘干效的力。"赵王的母亲何夫人听到后说:"不必要都战死才算报效国君。战死还不如活着全力奋起保卫国家。"于是,王太后又尝赐给刘干锦衣银带,外加钱十二万,并提升刘干为中坚尉。在出击燕军之前,刘干曾到黄贺这儿来问卜凶吉。卦成后黄贺对刘干说:"这卦啊,水与火没有相遇,最终一定有所成立。阳爻第二爻动,见龙在田,君德广施,予示着你将大承恩泽。贞吉是正,以正来解救危难,出师一定会建立功勋的。变化后又成为晋卦,光明出在地中。奋发光扬,将会连续得到恩泽。壮士今日出击,有利于打击敌寇,一定能大获全胜。赵王必定赐给你车马等物,中间有些小差错,不必忧虑。"行军司马路晏,一次夜间上厕所,发现有一个盗贼藏在那儿。路晏急忙取烛火照看,这位盗贼出来告诉他:"请将军不要惊惧,我是奉命来刺杀你的。但是得知将军为人公正耿直,不忍心出手相刺。"说完还剑于鞘内转身离去。路宴从此昼夜警惕,防备再出现意外的事情。并召请黄贺问卜,卦成后黄贺说:"有刺客而没有惊恐,观卦象看征兆,是有人想加害将军,但此难已经过去了。只要将军你坚守为人的中正之道,请你放宽心吧。"从这以后,路晏始终再没遇到什么祸患。又:赞皇县尉张师曾经身患重病,一年多不见好转。而且感觉一天重似一天,最好的医生都不给他开处方下药了。张师请黄贺来给他算一卦。卦成后,黄贺告诉他说:"不是什么病,不用药还有喜事。请你停止治疗五天,一定会完全康复的。"张师的病果然到第六天就痊愈了。又过了几十年,张师梦见一只鸟,飞着飞着就从云端坠落下来。梦醒,他感到心神恍惚,召请黄贺卜算一卦。黄贺当即给他卜算。卦成,神色惨然地说:"你早晨睡觉时作了一个梦吧。若是作梦一定梦见鸟飞了。雷震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能再见到了。希望你自己多加保重,乐天听命吧。"张师竟然没再起来,享年七十一岁。还有一个叫段诲的人,官任藁城镇将。一次,段诲夜里睡在邮亭里,他的坐骑挣断缰绳走了,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派人到市场黄贺的卦摊去卜算,黄贺说:"这是睽卦,主小事吉利。起始九动,应有丢失的事情发生,不就是丢马了吗?不用去找它自己会回来的。一定有人会牵着马给你送回来的。"去问卜的人还没有回到府上,就有一个边境上的顽劣少年牵着这匹走失的马送上家门。黄占卜的大都是这一类的卦,都非常灵验。当时人称他为"易圣公"。有个叫刘岩的人,到黄贺那儿去问卜,黄贺告诉他:"你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大人物,然而不要以春日为遗憾。"起初,刘岩并不晓得上面这句话包含的是什么意思。到老了的时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自己迟迟没有功成名就,直到老了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3 j5 c- {5 a1 ~2 A1 B 1 {, q# @/ y" S/ n
2 q- b8 a! V0 z/ ]

  Y- {  }0 V7 D6 v0 B8 r: }& i- t
9 V# P2 ]7 {3 d8 `* F$ F1 H1 E
: W5 H0 e$ x, T; y- E邓州卜者   i$ L1 r( G, Q& v/ \
有书生住邓州。尝游郡南,数月不返。其家诣卜者占之。卜者观卦曰:甚异。吾未能了,可重祝。"祝毕。拂龟改灼。复曰:"君所卜行人,兆中如病非病,如死非死。逾年自至矣。"果半稔,书生归云:"游某山深洞,入值物蛰。如中疾,四支不能动,昏昏若半醉。见一物自明入穴中,却返。良久又至,直附身,引颈临口鼻。细视之,乃巨龟也。十息顷方去。"书生酌其时日。其家卜时吉焉。(出《酉阳杂俎》) ' f* N, v0 U5 c% a
【译文】
2 _6 F) A& ~4 n/ D有一位读书人家住在邓州。一次,他到郡南去野游,好几个月没回家。他的家里人到一个占卜人那去算一卦,占卜人看着卦象说:"奇怪呀!我决断不了,重祈祷一下。"祷告完了,改用龟卜,砍一块龟板烧灼,说:"你们问卜的这个人,在龟卜的显象中象似病了却没有病,好象死了却没有死。过了年,他自己会回来的。"果然过了半年,这位读书人回到家来。说:"我进入山中的一个深洞里,让一种东西蛰了一下,象患了病,四肢不能动弹。脑袋昏昏沉沉的,象喝醉了酒。后来,看见一个怪物从明处爬进洞里,又返回去。过了好一会儿,又来了,一直爬到我身边,伸出脖颈贴近我的嘴和鼻子。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巨龟。停了约喘十口气的工夫才离去。"家里人将当时问卜的情形告诉给这位书生,书生算了一下时间,正是在他见到巨龟的时候,家里为他占的卜。 - ]; w6 x5 `9 r: @$ ~/ E( y) ?
  A! Z* J. L" X; O6 O6 n% R6 v
9 _. i$ m; {  ?# z! L: t; h0 m
8 U1 K. i! m- u  d9 _2 X3 ]' C1 Z

4 S0 e" q' j& ~9 `* T
7 N- {0 p# X3 m
: Q1 b1 W% F. m2 a
( g4 r7 k& K* Z( b
8 J4 [2 [" P( _; X2 x. C( e/ U   T) p$ |/ Y% R/ W' R
2 K# H; J7 A2 v5 c; d
5 b- V9 f2 P2 S% w
( [. w% m" X, m- e. R# m
卷第二百十八 医一 ! L+ F& X- K$ o- |, C
华佗 张仲景 吴太医 句骊客 范光禄 徐文伯 徐嗣伯 腹瘕病 李子豫 徐之才 甄权 孙思邈 许裔宗 秦鸣鹤 卢元钦 周允元 杨玄亮 赵玄景 6 Z2 S' A5 K0 K: n
张文仲 郝公景 崔务
! r3 ~+ o7 A* J& ]8 L
# d1 \; Z: g& f5 M0 {+ K
; Y+ f& a8 ~* H" J/ \3 i
" M/ ^7 d9 M/ j) m+ R  z  b
8 t$ `5 H  }0 e' a! U: t) k 8 f. A# W) T0 u0 A( g
华佗 % C1 Y8 k8 n0 s% Q, O1 G; [( W
魏华佗善医。尝有郡守病甚,佗过之。郡守令佗诊候,佗退,谓其子曰:"使君病有异于常,积淤血在腹中。当极怒呕血,即能去疾。不尔无生矣。子能尽言家君平昔之俧,吾疏而责之。"其子曰:"若获愈,何谓不言?"于是具以父从来所为乖误者,尽示佗。佗留书责骂之。父大怒,发吏捕佗。佗不至,遂呕黑血升余,其疾乃平。又有女子极美丽,过时不嫁。以右膝常患一疮,脓水不绝。华佗过。其父问之,佗曰:"使人乘马,牵一栗色狗走三十里,归而热截右足,柱疮上。"俄有一赤蛇从疮出,而入犬足中,其疾遂平。(出《独异志》)
. F/ R! ^8 v8 N又后汉末,有人得心腹瘕病,昼夜切痛。临终,敕其子曰:"吾气绝后,可剖视之。"其子不忍违言,剖之,得一铜枪,容数合许。后华佗闻其病而解之。因出巾箱中药,以投枪,枪即成酒焉。(出《志恠》)
" w; c! r8 _8 [) `9 R/ w7 X【译文】
- b) x7 C* Q$ F' d3 r/ i; j % t. F# J. R1 K
三国人华佗,医术高明。有一郡守得了重病,华佗去看他。郡守让华佗为他诊治,华佗退了出来,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应激怒他让他把淤血吐出来,这样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没命了。你能把你父亲平时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传信斥责他。"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华佗写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吏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又,有一位极漂亮的姑娘,已经过了结婚的年龄,可是仍没有嫁人,因为常期以来她的右膝,长了个疮,不断往外流浓水。华佗看过后,她父亲问女儿的病情,华佗说:"派人骑马,牵着一条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回来后,乘狗身子正热时截下狗的右脚,拄在疮口上。"不一会儿,有一条红色的小蛇从疮口中出来,进到狗的脚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 Q( A: U- O3 L, E  Q
又,后汉末年时,有人腹中长一结块,白天黑夜疼痛无比。临死时,他对儿子说:"我死以后,可以剖腹把那东西拿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他儿子不忍心违抗父命,于是剖腹,取出一个铜枪头,约有三分之一升左右。华佗听说后,就前去了解。华佗看完,从小箱子里取出药放在枪头上,枪头立刻化成了酒。
, |2 |7 e! M# A0 J0 G/ y. g3 n # _  T* ^0 U: N8 H0 ?

3 x7 C* O! ]6 J" F8 v  u8 z. @ 3 L$ b+ X4 S+ t2 Y( S$ |
' q( C7 d5 _# r" G( Q8 F3 M

8 ?4 d+ V5 o2 L" Z4 |# ?0 |8 E张仲景
2 S  M5 d" x- |何颙妙有知人之鉴。初郡张仲景总角造颙。颙谓曰:"君用思精密,而韵不能高,将为良医矣。"仲景后果有奇术。王仲宣年十七时过仲景,仲景谓之曰:"君体有病,宜服五石汤。若不治,年及三十,当眉落。仲宣以其赊远不治。后至三十,果觉眉落。其精如比,世咸叹颙之知人。(出《小说》) 4 s. \* a" R  u- j: l' v9 Z: I
【译文】 - p6 C+ a& j* G4 m: J5 S2 i
何颙有极高的识别人才的能力。当初,郡中少年张仲景来拜访他,他对仲景说:"你考虑问题细微周到,但你的气派、风度不太高,以后必成为一名良医呀!"后来张仲景果然医术超凡。王仲宣十七岁时来拜访张仲景,仲景对王仲宣说:"你身体有病,应当服用五石汤,若不治疗,到三十岁时,眉毛该脱落了。"王仲宣认为到三十岁还远着呢,没及时治疗。到三十岁时,果然发现眉毛脱落。张仲景的医术精深到这种程度,世人无不赞叹何颙识别人才能力的神妙! ( n! S* D+ B+ I8 d+ P

! G' H9 ^5 w& L  m: W& x; m
0 m- f$ p0 }1 r' A9 C0 i
& ^+ l; S- l  w) O4 M 5 I& V/ m  ?( g; P- R3 E1 O

! X+ ?# P+ i" \* i吴太医
1 W/ I# {2 F! ]8 y1 u4 i" i+ h吴孙和宠邓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娇惋弥苦。命太医合药。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出《酉阳杂俎》) 6 q) m/ c) }( N' n3 K+ m( L
【译文】
* d6 }1 l$ m' t9 W  g) E吴国的孙和宠爱邓夫人,一次酒醉后挥舞如意,不意刺伤了邓夫人的面颊,流出了血,邓夫人娇声叹惜疼痛不已。孙和令太医配药。太医讲,须用白獭骨髓、杂玉和琥珀粉末调配,可以除掉疤痕。孙和用一百两黄金买来白獭,于是太医配制药膏。因琥珀用得过多,到伤愈时,邓夫人左颊疤疮没有完全去掉,脸上留下一颗象痣一样的红点。 , a- Q+ O) k% r' ?

. Q8 N( K& o4 ?" y; U) _& u 1 Y$ e; B$ ?: A- c) M

2 b8 k6 k% ~2 d2 w$ P* p. h/ c# v
3 t; `  M2 W& O& m  K6 H 9 D7 U) f" _# x$ l9 {9 q5 V5 M! V
句骊客 ( \5 g' Y- i, j# W& P
魏时有句骊客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也。其妙如此。(出《酉阳杂俎》) 7 \3 s, a" p- L' D  p/ j8 C) D- ]2 E8 k
【译文】
! {  z  c' ~% [+ X: t/ F魏时有个句骊客人擅长用针治病。他拿来一寸长头发,截为十多段,用针把它穿起来,说是头发中间是空的,真是绝妙。 * P6 p4 O3 B" S

; S, B( _3 i, @ / ^. C+ T( e+ Z  V8 t: A# C
  m' n6 `: [6 o+ Q
! f+ k3 `* l/ I: f' R1 u2 b9 x
, ?* y. ]. x% s/ t9 v3 q7 C( S* c
范光禄 " W  w$ }8 [+ e5 ~* G- U- b6 [
有范光禄者得病,两脚并肿,不能饮食。忽有一人。不自通名,径入斋中。坐于光禄之侧。光禄谓曰:"先不识君,那得见诣?"答云:"佛使我来理君病也。"光禄遂废衣示之。因出针("出针"原作"以刀",据明抄本改。)针肿上。倏忽之间,顿针两脚及膀胱百余下,出黄脓水三升许而去。至明日,并无针伤而患渐愈。(出《齐谐录》) . H) i& m$ y% `4 _' Q* \/ b. x
【译文】 4 ?* ]- W3 p, X* D, r
有位叫范光禄的人得了病,两只脚全都肿了,不能吃也不能喝。忽然有一人,不通报自己的姓名,径直进入光禄的书房中,坐在他的旁边。范光禄对来人说:"先前我并不认识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来人回答说:"是佛派我来治病的。"于是范光禄脱去衣服给他看。来人拿出针,在肿脚上行针。不一会儿,就在两脚和膀胱的穴上进针一百多次,流出黄脓水三升多,他就走了。到第二天,范光禄没有留下伤,他的病渐渐好了。
! k) c3 ?  @( g, a" b/ x, S" l 5 T) K6 _$ a/ C

5 M" t# |9 z6 [2 i; `
& d  i! R/ ~* Q' l& J% V' i 5 R6 ~% J0 i8 l  ^8 Y
! g2 y9 v6 G3 j. D8 t, ^, O

9 P. y& O. J% N% ~0 N2 b- e* ]; }0 S徐文伯
0 t) j" }! j5 d1 T6 @( }: \宋徐文伯尝与宋少帝出乐游苑门,逢妇人有娠。帝亦善诊候,诊之曰:"是女也。"问文伯,伯曰:"一男一女,男在左边,青黑色,形小于女。"帝性急,令剖之。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必落。"便针足太阴,补手阳明。胎应针而落,果效如言。文伯有学行,不屈公卿,不以医自业,为张融所善,历位泰山太守。文伯祖熙之好黄老,隐于秦望山。有道士过乞饮,留一胡芦子曰:"君子孙宜以此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视之,乃扁鹊医经一卷。因精学之,遂名振海内。仕至濮阳太守。子秋夫为射阳令,尝有鬼呻吟,声甚凑苦。秋夫问曰:"汝是鬼也,何所须?"鬼曰:"我姓斛斯,家在东阳。患腰痛而死。虽为鬼,疼痛犹不可忍。闻君善术,愿见救济。"秋夫曰:"汝是鬼,无形,云何措治?"鬼曰:"君但缚刍作人。按孔穴(穴原作定,据明抄本改)针之。"秋夫如其言,为针四处,又针肩井三处,设祭而埋之。明日,见一人来谢曰:"蒙君疗疾,复为设祭,除饥解疾,感惠实多。"忽然不见。当代服其通灵。(出《谈薮》)
4 L+ x  c/ m+ j又宋明帝宫人患腰疼牵心,发即气绝。众医以为肉症。徐文伯曰:"此发瘕也。"以油灌之,则吐物如发。稍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悬柱上,水滴尽,一发而已。病即愈。(出《谈薮》)
. L, L0 U" T/ c& E/ ]0 `【译文】 5 j: s7 R1 O6 J

) C6 P( y9 m/ A宋国徐文伯曾与宋国的少帝一起走出乐游苑门,遇见一孕妇。少帝也擅长诊病,他给妇人诊视后说:"是个女孩。"又问文伯,徐文伯说:"一男一女。男孩在左边,青黑色,比女孩小一些。"少帝性子急,令剖妇人腹。徐文伯不忍心,说:"请让我给她用针,胎儿一定能下来。"于是针那孕妇脚的太阴穴,并用手按摩她的阳明穴。用针后,胎儿随之落下来,果然和他说的一样。徐文伯有学问,品德好,不畏权贵,不以医术为自己的职业,深得张融的赏识,多次任泰山的太守。徐文伯的祖父徐熙之崇尚黄帝和老子,在秦望山过着隐居的生活。有位道士路过他那时向他讨水喝,之后留下一只胡芦,说:"你的子孙就用这个道术来拯救人世吧,必定能得至二千石的报酬。"徐熙之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扁鹊的医书一卷。于是,他专心致志地学习医术,终于名振四方。他做官做到濮阳太守。徐熙之的儿子徐秋夫任射阳县令时,曾经有一次,他听见鬼在呻吟,声音非常凄苦。徐秋夫问道:"你这鬼,要干什么?"鬼说:"我姓斛斯,家住在阳县,因患腰痛病死,现在虽然做了鬼但还是疼得不能忍受,听说你医术很好,希望你救救我。"徐秋夫说:"你是鬼,没有形状,我怎么给你治疗啊?"鬼说:"你只要割草,扎个草人,按着穴位用针就可以了。"徐秋夫按着鬼说的,扎好草人,在四个穴位用了针,又在肩部的三个穴位用了针,又摆酒供食,祭祷之后才把草人埋掉。第二天有人来谢徐秋夫,说:"承蒙你为我治病,又为我设祭,除病解饥,你对我的恩惠太多了,真该好好谢谢你!"说完,忽然不见踪影。与徐秋夫同时代的人都佩服他能通鬼神。
' v, \9 l5 |( s7 E; G* F又,宋明帝的一位宫女患腰痛病,连着心也痛,发病时就不省人事。许多医生都诊断是肉症,徐文伯诊视过后,说:"此病是发症。"给这宫女灌了油之后,她就吐出了象头发样的东西,轻轻拨弄它,有三尺长,头已经长成蛇的形状。能动,把它悬挂在柱上,水滴尽后,一根头发罢了,病就全好了。 6 z! d+ ~9 i# \( `

7 @6 h& `- ^# j
$ Q% q9 p  ~6 e( S3 }$ W# L
! M5 n4 E3 n; u0 M7 J  [& F ! x! h8 V; u( I+ P
' E( A; t* I4 O, x
徐嗣伯
2 r. ^$ ]! J6 [- z5 F1 V徐嗣伯字德绍,善清言,精于医术。曾有一妪,患滞淤,积年不差。嗣伯为之诊疾曰:"此尸注也,当须死人枕煮服之可愈。"于是就古塚中得一枕,枕以半边腐缺,服之即差。后秣陵人张景年十五,腹胀面黄,众医不疗。以问嗣伯,嗣伯曰:"此石蛔耳,当以死人枕煮服之。"依语,煮枕以服之,得大利,出(出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蛔虫,头坚如石者五六升许,病即差。后沈僧翼眼痛,又多见鬼物。以问之,嗣伯曰:"邪气入肝,可觅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于故处。"如其言又愈。王晏知而问之曰:"三病不同,而皆用死人枕疗之,俱差何也?"答曰:"尸注者,鬼气也。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枕促之,魂气飞越,不复附体,故尸注可差。石蛔者,医疗即僻。蛔虫转坚,世间药不能除,所以须鬼物驱之,然后可散也。夫邪气入肝,故使眼痛而见魍魉。应须邪物以钓其气,因而去之,所以令埋于故处也。晏深叹其神妙。(出《南史》)
3 v0 H7 I# u# O【译文】 / Y* R! z0 N' O
徐嗣伯字德绍,善谈老庄之道,精通医术。曾有一老妇人,患有滞淤病,多年不愈。徐嗣伯给她诊视,说:"这是鬼附身,应该用死人的枕头煮后服用,可以治好你的病,"于是老夫人从古墓中找到一只已经半边腐烂,残缺不全的死人枕头,煮后服用,病就好了。后来,有秣陵人张景,十五岁,腹胀,面目焦黄,许多医生都不给他治了,因此就去找徐嗣伯。徐嗣伯说:"这是石蛔!应该用死人枕煮后服用。"张景按嗣伯的话去做,煮死人枕服用后,去大解,便出了蛔虫。这些蛔虫坚硬如石头,约有六、七寸长。打下蛔虫后,张景的病就好了。后来还有一位叫沈翼的和尚眼睛疼痛,并常常看见鬼。这个和尚来找徐嗣伯诊治。徐嗣伯说:"这是邪气进入肝脏,可以找死人枕头煮后服用,完了,再把枕头埋在原处。"和尚按徐嗣伯的话做了,他的病也好了。王晏知道了徐嗣伯用尸枕治病的事后,来问徐嗣伯,说:"三个人的病不一样,却都是用死人枕头治疗,而且全都治好了,是什么原因?"徐嗣回答说:"鬼附身的人,是中了鬼气,它附在人身上不离开,所以使人沉滞,必须用死人枕让它离去,鬼气飞走,不再附在人的身上,所以鬼附身的人的病就好了。得石蛔病的人,已是不常见的,蛔虫变成石头,人世间的药打不下来,所以须用鬼物来驱逐它,然后就可以打下它了。因为邪气进入肝脏,所以就眼睛痛,并且看见鬼魅,必须用邪物把邪气引出来,因此就除掉它了,所以让他把死人枕埋在原处呵!"王晏深深赞叹徐嗣伯的神妙!
9 f" b! ^% z" A7 l* t6 H - P% ~% `$ ^' S( i
' m1 g" I  h4 G" @
/ v# {) m3 Y( M8 v
6 T3 Y% R6 L; j
, v* ~( r: ]- H( y/ a
腹瘕病 % f2 A* Q2 X: t; `/ S0 M4 r
昔有一人,与奴同时得腹瘕病。奴既死,令剖腹视之,得一白鳖。乃试以诸药浇灌之,并内药于腹中,悉无损动,乃系鳖于床脚。忽有一客来看之。乘一白马,既而马溺溅鳖。鳖乃惶骇。疾走避之。既系之,不得去,乃缩藏头颈足焉。病者察之,谓其子曰:"吾病或可以救矣。"乃试以白马溺灌鳖。须臾消成水焉。病者遂顿服升余白马溺,病却豁然除愈。(出《续搜神记》) . c! D+ D7 Q$ _& w0 p" M/ Q6 p
过去有一个人,与仆人同时得了腹内结块的病,不久仆人就死了。这个人让剖腹查看,从里面取出一只白鳖,于是试着用各种药浇灌它,并同时给它内服这些药,但这些药全都不能损伤这只白鳖,就把它拴在床脚上。忽然有一天,一位客人来看望这个病人,客人是骑着一匹白马来的。过不多久。白马撒尿。溅在白鳖上,白鳖非常慌恐,急忙躲避着马尿。因为拴着,没能逃掉,就把头和脚都缩回去了。那个病人看到了这情景,对他儿子说:"我的病也许可以好啦。"于是试着用白马尿灌白鳖,不一会,鳖化成了水。那位病人立刻就服了一升多白马尿,病当即就好了。
  H  `2 Y) o; R9 v( E ( g1 J' b' j+ t0 n  o
1 g# E% F% w2 w0 i
% P& x" V0 u8 Q4 @
4 O- N' e& N* @( T, a0 `5 ^6 T* N

3 j8 y$ r! D' r8 A; I李子豫 ( Q/ G8 |: @$ P7 Z
许永为豫州刺史,镇历阳。其弟得病,心腹坚痛。居一夜,忽闻屏风后有鬼言:"何不速杀之?明日,李子豫当以赤丸打汝,汝即死矣。"及旦,遂使人迎子豫。即至,病者忽闻腹中有呻吟之声。子豫遂于巾箱中出八毒赤丸与服之。须臾,腹中雷鸣绞(绞原作彭,据明抄本改)转。大利。,所病即愈。(出《续搜神记》) + s" }, e$ g# J* }
【译文】
) W  W. W8 N4 C" `( b. O- f* [许永任豫州刺史,镇守历阳。他的弟弟患病,腹内有一硬硬的东西阵阵作痛。这天夜里,忽然听见屏风后面,有鬼说话。鬼说:"为什么不快点杀了他?明天李子豫该用红丸打你,你就得死了。"到了天亮,派人去接李子豫,不多时,李子豫来了。许永的弟弟忽然又听见腹中呻吟的声音。李子豫从小药箱中拿出八毒红药丸给许永的弟弟服下去,不一会儿,许永弟弟腹中鸣响绞痛,去大便,回来之后,他的病就好了。 ( T% D2 O! ?5 R1 P9 d2 {0 g; t

6 G$ r5 k4 E/ ~ # h; Q+ R# B$ `2 v

" M2 ~1 d( _) s6 e% g徐之才
7 @5 P& X: h. j) N6 }1 \) p北齐右仆射徐之才善医术。时有人患脚跟肿痛,诸医莫能识之。窥之曰:"蛤精疾也。得之当由乘船入海,垂脚水中。"疾者曰:"实曾如此。"为割之,得蛤子二个,如榆荚。(出《太原故事》)
* v0 `8 |# t, o; d  W2 w【译文】 2 f) S! r9 H( y
北齐的右仆射徐之才擅长医术。当时有一人患了脚跟肿痛的病,很多医生都诊断不出是什么病,徐之才看这后说:"是蛤蜊精病,是你在海上乘船时,你的脚垂到水中而得的。"患者说:"真是这样的。"徐之才为患者做手术,取出两个象榆钱大小的蛤蜊仔。
3 I  p$ i' ]* R' W" R 6 d" e6 }+ Z. ~

% |# j7 |; j. K/ z0 H! ~! q. }
7 |/ ~2 o/ @) O+ }
/ g% M/ ~. b! e; p1 N 7 P% ?8 H; n5 u7 t/ p" Y
甄权 $ v9 r5 W+ S" m0 R) X
甄权精究医术,为天下最。年一百三岁,唐太宗幸其宅,拜朝散大夫。(出《谭宾录》)
2 a  t, d$ K% Q9 r& E  b+ S8 S【译文】 . M1 `; d0 v; w- C7 A" y; M4 a
甄权专心致志研究医术,成为天下第一。他一百零三岁时,唐太宗到他家中去看望了他,封他为朝散大夫。
3 [6 a+ w# @6 p
& ]: w0 T, z: m0 k7 g9 c0 l; @/ x
8 [6 w4 c* Y) F, ~' y; I  C
7 \" q: K& Z2 G
9 H2 y5 [8 a6 p# b
8 x2 l0 P% n, H4 ?孙思邈
  F. T3 c4 K7 c. O5 i, J唐邓王元裕,高祖第十八子也。好学,善谈名理,与典签卢照邻为布衣之交。常称曰:"寡人之相如也。"照邻范阳人,为新都尉,因染恶(恶原作患,据明抄本改)疾,居于阳翟之具茨山,著释《疾文》及《五悲》。雅有骚人之风,竟自沉于颍水而死。照邻寓居于京城鄱阳公主之废府。显庆三年,诏征太白山隐士孙思邈。亦居此府。思貌华原人,年九十余,而视听不衰。照邻自伤年才强仕,沉疾困备,乃作《蒺藜树赋》,以份其禀受之不同。词甚美丽。思邈既有推步导养之术。照邻与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皆执师资之礼。尝问思貌曰:"名医愈疾。其道何也?"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故天有四时五形,日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散而为露,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亦人之常数也。阳用其精,阴用其形。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为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隔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流飞。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泽不降,川泽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灸。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体有可消之疾,天有可消之灾。通乎数也。"照邻曰:"人事如何?"思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照邻曰:"何谓也?"思邈曰:"心为五脏之君。君以恭顺为主,故心欲小。胆为五脏之将。将以果决为务,故胆欲大。智者动象天,故欲圆。仁者静象地,故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为大胆也。'《传》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仁之方也。《易》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照邻又问:"养性之道,其要何也。思邈曰:"天道有盈缺,人事多屯厄。苟不自慎而能济于厄者,未之有也。故养性之士,先知自慎。自慎者,恒以忧畏为本。《经》曰:'人不畏威,天威至矣。'忧畏者,死生之门,存亡之由,祸福之本,吉凶之源。故士无忧畏则仁义不立,农无忧畏则稼穑不滋,工无忧畏则规矩不设,商无忧畏则货殖不盈,子无忧畏则孝敬不笃,父无忧畏则慈爱不著,臣无忧畏则勋庸不建,君无忧畏则社稷不安。故养性者,失其忧畏则心乱而不理,形躁而不宁,神散而气越,志荡而意昏。应生者死,应存者亡,应成者败,应吉者凶。夫忧畏者,其犹水火不可暂忘也。人无忧畏,子弟为勍敌,妻妾为寇仇。是故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懼于大。戒于近者,不懼于远。能知此者,水行蛟龙不能害,陆行虎兕不能伤。五兵不能及,疫疠不能染。谗贼不能谤,毒螫不加害。知此则人事毕矣。"思邈寻授承务郎,直尚药局。以永淳初卒,遗令薄葬。不设冥器,祭祀无牲牢。死经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就木。如空衣焉。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出《谭宾录》) 1 D$ d! U2 K* l8 M4 \
【译文】
) e- o( M4 ]7 |0 w: B唐朝邓王李元裕,是唐高祖的第十八位儿子,喜欢学习,擅长谈论辨名析理之学,典签卢照邻是他的布衣朋友,他经常声称,说:"我的命相就这样了。"卢照邻是范阳人,任新都尉,因为患有难医治的疾病,他住在阳翟的具茨山,编著并注释《疾文》和《五悲》。卢照邻性情高雅颇具诗人风度,不料后来竟投颍水自杀身亡。卢照邻曾居住在景城鄱阳公主废弃的府第中。显庆三年时,唐高宗召见太白山隐士孙思邈,当时孙思邈也住在这里。孙思邈是华原人,当年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他的视力和听力都一点没有减弱。卢照邻见到孙思邈后伤感自己正在壮年,却疾病缠身,久治不愈,终日里困顿疲备,于是作《蒺藜树赋》,用来伤悼他与孙思邈二人之间承受自然的体质的差异。卢照邻作的赋,词句极其美丽。孙思邈会算天象历法和摄生养性之术。卢照邻和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都用对老师的礼节待孙思邈。他们曾问孙思邈,说:"名医能治好病,是根据什么道理呢?"孙思邈说:"我听说通晓天的人,一定能在人的身上找到它的本体,熟悉人的人一定是以天为本体,所以天有春、夏、秋、冬和金、木、水、火、土。黑天、白日轮流更替,寒冬暑夏交换更迭,这是大自然在运动。自然界中的大气,合起来就成为雨,流动的时候就成为风,散发开去的时候就成为露,紊乱无序时就成为雾,凝聚时就成为霜雪,伸展扩大成为虹霓,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规律。人体有四肢和五脏,醒着、睡时,呼出吸进,吐故纳新,精脉和气血循环。流动就是血气循环,显现出来就是人的气色,放出来的就成为声音,这是人体的正常运动。阳用它的精华,阴用它的形体,这是天与人相同的,及至它违背了这正常规律就要生病了。蒸就发热,不然就生寒,淤结就成为瘤赘,阻隔就成为痈疽,奔走过疾,就气喘嘘嘘用尽了精力,就会焦枯,根据表面的诊断,可以检查出身体内部的变化。从人体类比自然界也是这样。因此金、木、水、火、土的伸屈变化,星辰运行中出现的差错,日蚀、月蚀现象,彗星的陨落,这是自然界的危险的征兆!寒暑颠倒,这就是外界的冷热失常啊。石头竖起。泥土跳跃,这是自然界的瘤赘啊。山崩地陷,这是自然界的痈疽。急风暴雨,这是自界的喘乏。不降雨露,河流、湖泽干涸,这是大自然的焦枯啊!良医用药物进行输导,用针灸治病救人;圣明的人用高尚的道德和善于用贤任能来治理天下。所以身体有可以消除的疾病,天有可以去掉的灾害,这全都是气数啊!"卢照邻说:"人世间的事情怎么样呢?"孙思邈说:"胆要大,心要小;智虑要圆通,行为要方正不苟。"照邻说:"怎么讲呢?"思邈说:"心是五脏的元首,它应该遵循规律办事,所以要谨慎。胆是五脏的将领,它必须坚决果断,所以胆要大。有智慧的人行动如同天,所以要圆通,仁义的人沉静如同地,所以要方正不苟。《诗经》说,'好象走到了深渊的边缘,仿佛踩在薄薄的冰层之上,是小心。威武雄壮的武士,保卫着三公九卿,是大胆。'《传》说'不因为有利可图就返回去;不因为行仁施义就悔疚,就是仁义的人的方正不苟。'《易经》说'遇到机会就要立刻去做,不能整天地等待,这就是明智人的圆通。'"卢照邻又问:"养性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孙思邈说:"天有满有亏,人世间的事情有许多艰难和困苦。如果不谨慎行事而能从危难中解脱出来的人,从来也没有过。所以讲求养性的人,自己首先要懂得谨慎。自己谨慎的人,长期以忧畏为根本。《经》说,'人不畏惧灾祸,天就要降灾难给你。'忧畏,是生死的通路,存亡的因由,祸福的根本,吉凶的源头。所以读书人无忧畏,仁义就不存在;种田的人无忧畏,粮食就不能增产;做工的人无忧畏,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和法则;做买卖的人无忧畏,经营就不能盈利;当儿子的无忧畏,孝敬父母亲就不至诚;做父亲的无忧畏,慈爱就不执著;为人臣子的无忧畏,就不能建功立勋;身为君王的无忧畏,国家就不会安定,因此养性的人,失掉了忧畏就心思紊乱没有条理,行为焦燥,难以自持,神散气越,意迷志摇。应该活着的却死了,应该存在的却消亡了,应该成功的却失败了,应该吉利的却遇凶险。啊忧畏就象水与火一样,一会儿也不能忘掉它呀!人无忧畏,子弟就会成为你的强敌;妻妾变成你的仇寇。因此,最重要的是畏道,然后是畏天,其次是畏物,再次是畏人,最后是畏你自身。你不忘忧畏,就不被别人限制,自己永记忧畏就不受别人管束。在小的事情上谨慎,就不怕大的挫折;戒惧眼前忧虑,就不害怕以后的磨难。能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在水中航船,蛟龙不能害你,在路上行走,老虎、犀牛这些雄猛的动物都不会伤着你;各种兵器也碰不到你;各种疾病、瘟疫也传染不上你;爱说别人坏话的人也毁谤不了你;有毒的蜂、蝎也螫不到你。了解这个道理的人,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就全明白了。"不久,孙思邈被授予承务郎,执掌药局事务。孙思邈在唐高宋永淳初年去逝,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不宰杀性畜。他死后一个多月,颜色还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当抬他的尸体放入棺中时,给人的感觉就象抬的是空衣服一样。孙思邈一生撰写《千金方》三十卷,传给后代。
7 X' a$ U# U$ O% }
" k3 d% @8 F1 S) o$ l! u/ O# w  z! M
( c' ?  M" Z* I4 o) a( k
% q6 ?7 h" Q7 g
5 N: ~  R4 G, K 7 z* R3 E; \( _
许裔宗 9 z/ Z9 W6 y2 c6 x
许裔宗名医若神。人谓之曰:"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裔宗曰:"医乃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玄,甚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用一味,直攻彼病,即立可愈。今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亿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不知兔处,多发人马,空广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以此疗病,不亦疏乎。脉之深趣,既不可言,故不能著述。"(出《谭宾录》)
5 |, z' K' X2 W" B! Z4 Y- R【译文】
1 c4 A0 {# ^" F名医许裔宗医术高超,如同神仙一般。有人对他说:"怎么不著书立说,留给后人?"许裔宗说:"医术就是'意'呀,它决定于人的思考,而脉又是极奥妙的,很难识别,只能心意领会,嘴不能说出来。自古以来的名手,与别人不同的,唯一差别就在诊脉。先准确切出脉象,然后才能诊断病情,用药治病。如果诊断准确,只须用一味药,就能直接攻克他的病,病立刻就能好。不准确辨别脉象,不了解病因,凭自己主观推测进行诊断,多放几味药。这好比打猎,不知兔子在哪里,大批出动人马,大面积包抄围剿。希望有人也许偶然能碰上。用这种方法治病,不是太粗疏了吗?脉的奥妙,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所以不能著书之立说。"
0 N! I& d* W2 Y* x, \
: ]: i& Z" m3 C5 q# r ( s4 Y2 ]% r0 ]/ I) M) u
/ U* Y+ Y, P7 ^8 ~6 [

+ Z7 W4 K9 O  H  Y& [3 Y9 b6 f6 }
3 `2 W; ^8 b  B) q+ A7 L& @秦鸣鹤
6 {. V8 ~- o; S  U' L# a% b唐高宗苦风眩,头目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秦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愈矣。"天后自帘中怒曰:"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是出血处耶?"鸣鹤叩头请命。上曰:"医人议病,理不加罪。且吾头重闷,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朕意决矣。"命刺之。鸣鹤刺百会及脑户出血。上曰:"吾眼明矣。"言未毕,后自帘中顶礼以谢之曰:"此天赐我师也。"躬负缯宝以遗之。(出《谭宾录》) 1 e6 @% y, t7 I6 }/ g8 h: U
【译文】 5 k0 I+ @' K; o/ q5 ?
唐高宗患风眩病痛苦不堪,头晕目眩看不清东西。高宗召侍医秦鸣鹤给他看病,秦鸣鹤看后说:"是风毒往上攻引起的,如果刺头出点血就能好。"则天皇后在帘后面大怒道:"此人该斩!天子的头上是出血的地方吗!"秦鸣鹤磕头请求饶命。高宗说:"给人看病,议谈病情,按道理是不应该治罪的,并且我的头非常沉闷,几乎不能忍受了,出点血不一定就不好。我决心已定。"高宗让他给刺。秦鸣鹤刺唐高宗的百会穴和脑户穴,并出血。唐高宗说:"我的眼睛能看见了。"他的话未说完,则天后在帘后行大礼,谢秦鸣鹤,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医师啊!"然后亲自赠送丝帛、珠宝给秦鸣鹤。
1 Z* F( d" L% q3 Z/ [3 _- e
5 B6 p6 I. \, S/ ?7 U$ D- m 0 Q0 T# |# {: l* T9 A
& N0 L& B$ Y/ M) R. S1 x

; ], O1 m: W( x1 S, Z4 C& p 8 p$ `% q# |+ [! |; I  L8 a( S  H
卢元钦
: g* Z% {% Q6 G5 J泉州有客卢元钦染大风,唯鼻根未倒。属五月五日,官取蚺蛇胆欲进,或言肉可治风,遂取一截蛇肉食之。三五日顿渐可,百日平复。(出《朝野佥载》) 3 ~) S& o. q6 n. ?
又商州有人患大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舍。有乌蛇坠酒罂中,病人不知,饮酒渐差。罂底见蛇骨,方知其由也。(出《朝野佥载》)
7 ]9 f' _8 [  k/ L【译文】 1 j" g* y, v9 y4 z' K( v- X3 u0 C
9 K' ~1 W6 W' ~. s% S1 F$ W4 ~% L- V
卢元钦客居泉州,患了麻疯病,只有鼻根还未烂掉。正值五月五日,医官拿着蚺蛇胆正要给他吃,这时有人说,蛇肉可以治麻疯病,于是取一段蛇肉给他吃,吃了三五天后,病渐好转,百日以后就完全好了。 - L& `' |7 N% q% f
又,商州有人患麻疯病,家里人讨厌他,在山中给他盖了茅舍,他一个人住在那里。有一条黑蛇掉进一个小口大肚的酒坛子里,病人不知道,饮坛中酒后病渐渐好了。后来在坛底发现蛇骨,才知道是因为喝了蛇浸泡过的酒的缘故。   D2 w) z/ E/ l
  C, [/ G4 d% h3 [$ P

( `3 r, g& _) @# S 8 k) I/ i; a8 K  W- o" K

( e( N& s( V9 s, J4 J4 N" `5 l$ K
) @2 F3 w( g& _# q' W9 o9 u周允元
$ B  j& G% p0 ~& C7 m则天时,凤阁侍郎周允元朝罢入阁。太平公主唤一医人自光政门入,见一鬼撮允元头,二鬼持棒随其后,直出景运门。医白公主,公主奏之。上令给使觇问。在阁无事,食讫还房,午后如厕。长参典怪其久,思往候之。允元踣面于厕上,目直视不语,口中涎落。给使奏之。上问医曰:"此可得几时?"对曰:"缓者三日,急者一日。"上与锦被覆之,并床舁送宅。止夜半而卒。上自为诗以悼之。(出《朝野佥载》) 5 ^$ m* j, B& b/ `- K( B
【译文】
0 q: {6 V6 {/ M/ q3 d武则天时,凤阁侍郎周允元朝中议完事后,到阁中。这时太平公主传唤一位医生从正光门进宫,正看见一鬼摘周允元的头,两个鬼手里拿着木棒跟在他的后边,一直走出景运门,医生把这事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把这事禀报了武则天。武则天命给使去察询。周允元在阁中无事,吃完饭回房休息。午后上厕所,长参典奇怪他去的时间长,想到这儿,就去厕所看他,只见周允元面向前扑倒在厕所里。参典扶起他,他眼睛直视不说话,口中流涎水。给使把这情况奏明武则天,武则天问医生说:"他这样能坚持多久?"医生说:"慢了三两天,快了就一天。"武则天拿被给他盖上,派人连床抬着送回住处,到半夜他就死了。武则天亲自作诗悼念他。 + d! I: @7 L' W5 j! i
# k0 f8 \( {9 e+ x' J/ M

+ w, l$ R' g2 H   b" `5 f2 L2 I6 _9 n
3 j& I# U: s6 \, l: k! g+ t

" C" r* Q8 n2 F& W) u" q' Z% W杨玄亮 & l! H: C- j  u8 ^$ A% P5 G
久视年中,襄州人杨玄亮年二十余,于虔州汶山观庸力。昼梦见天尊云:"我堂舍破坏,汝为我修造,遣汝能医一切病。"寤而说之。试疗无不愈者。赣县里正背有肿,大如拳。亮以刀割之,数日平复。疗病日获十千。造天尊堂成,疗病渐渐无效。(出《朝野佥载》) , x- |0 w& I: O  T
【译文】 0 {: c# \% Z, ~3 I. _
武则天久视年间,襄州人杨玄亮,当时二十多岁,在虔州,受汶山观雇用,在这里做工白天睡觉梦见天尊对他说:"我的房屋已破旧不堪,你能给我重新修造,我使你能医治一切病。玄亮睡醒后很高兴,试着给人治病,没有不好的。赣县有位里正,背部有拳头大一块肿留,玄亮用刀割下,几天以后就好了。玄亮给人治病每天可得钱十千。待他为天尊修造好了庙堂,再给治病,渐渐无效了。 2 m! w8 }# M8 W1 G
2 y3 _" f( [! z+ A9 G3 v6 j. `

6 D# ^9 m! u& [( _5 E, ]) |, U
% m& N4 G7 P4 M& P/ o
( [" C9 d5 ?7 ~1 E8 X3 Y
3 m0 N5 `/ E1 }, Q赵玄景 ! F: H4 P( U  r/ Y; N7 A- d" T
如意年中,洛州人赵玄景病卒,五日而苏云。见一僧与一木长尺余。教曰:"人有病者,汝以此木拄之即愈。"玄景得见机上尺,乃是僧所与者。试将疗病,拄之立差。门庭每日数百人。御史马知己以其聚众,追之禁左台。病者满于台门。则天闻之,召(召原作追,据明抄本改)入内。宫人病,拄之即愈。放出,任救病百姓。数月以后,得钱七百余贯。后渐渐无验,遂绝。(出《朝野佥载》)
  @; K5 B/ r/ V8 q! B【译文】
& L  ^. K$ W+ z4 b! a* e) Z+ v8 t武则天如意年间,洛州人赵玄景病逝,五天后又复活了。他说:"我看见一个和尚,他给了我一根长木,有一尺多长,他告诉我说'有患病的人,你用它触一下病人,病立刻就好。'"赵玄景看见几上有一只长尺,正是和尚送给他的。他试着用它治病,触病人,立刻就好了。消息传开,人们纷纷来找他,每天有几百人聚在他门前等待让他治病。御史马知己认为他是聚众闹事,逮捕了他并把他囚禁在左台,患者又聚集在左台门前。武则天听说了这事,召赵玄景进宫。宫人有病。他用尺触病人,病人立刻就好。武则天放他出宫,任由他为百姓治病。几个月以后,赵玄景得钱七百多贯。后来渐渐不灵验了,就再也没有人找他治病了。
7 K! s9 `3 j1 ?% l0 V, F5 o
( ~% `% m# x) ^& v
- a! R1 \: U6 ?  p  U
$ a( t9 b3 L8 Z1 Y3 x& `' n
* `2 \' ~0 g) B! W9 i7 F% o/ \
- F. N. d8 f& z张文仲
* V4 m& K7 Y" N7 z洛州有士人患应病,语即喉中应之。以问善医张文仲。张经夜思之,乃得一法。即取《本草》,令读之。皆应,至其所畏者,即不言。仲乃录取药,合和为丸。服之,应时而止。一云,问医苏澄云。(出《朝野佥载》) , o% w8 Y4 K. J3 e  a# e8 T
【译文】
8 @3 ]3 Z2 z0 e" R- ^$ W+ r洛州有位读书人患了应答之病,每次说话,喉咙中就应答一声,这位读书人去问懂医术的张文仲。张文仲经过一夜的考虑,想出一个办法:拿《本草》一书让患者读。所读的,喉咙中全都有应答之声。读到它害怕的药名时就没有应声了,于是文仲就把那味药先抄录下来,然后配制成丸剂,让患者服用,应声当时就止住了。还有的说,那书生是找苏澄云看的病。   z% b& Q5 f' f. T# s
. F/ W1 U$ i8 L; P. i
; Y7 S# m# a& q) |! J6 g

! u: y/ x8 C; F. A/ H. _$ D4 M
, H  H0 F- ~4 m, O. E& r
. i: @* Y8 [5 S  |5 R郝公景
- d; Z, p9 N; d. i郝公景于泰山采药,经市过。有见鬼者,怪群鬼见公景,皆走避之。遂取药和为杀鬼丸,有病患者,服之差。(出《朝野佥载》) , B" Z+ A) R% g2 e- S
【译文】
. @( }2 E* z: i& X郝公景在泰山采药,回来时经过集市。有一个能看见鬼的人,奇怪群鬼看见郝公景全都逃离而去。于是这个人向郝公景讨来草药,制成杀鬼丸,有患邪病的人,服用后就好。 % {& ^* }+ _9 b% X0 N
9 A1 g0 \5 L( H1 m8 |* j/ Q

2 s2 T+ L& s  J- z- I( [9 v
+ ~9 d7 f  z6 y# j" F0 E# w 8 ~1 u4 Y, @2 X; f! T2 A
$ t: O) R4 a8 Y
崔务 3 Q8 O% p1 b) [1 d4 c
定州人崔务坠马折足。医令取铜末,和酒服之,遂痊平。乃亡后十余年,改葬,视其胫骨折处,铜末束之。(出《朝野佥载》) - l! d6 k5 _0 |2 @- D3 g
【译文】 # D1 \1 w- v( Q
定州人崔务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脚。医生让他拿来铜末。用酒和了给他服用,他的脚就好了。崔务死后十多年,迁坟另葬,看见他胫骨折损的地方,用铜末束着。 0 {% w' l4 C# |! Y7 \
9 c' }$ m: h9 E, Q; G
' \* R0 e3 |1 ~" A

0 `; n# c- \# b5 b! H* R- |
2 h1 K: X, l5 c' M 1 J1 Z3 c; Z4 [' D, j
% X# o4 o5 E( C* f8 u' C

! j1 |, x- J7 ` ' A! L+ V" T4 l7 z" Q! ]) ^' r
  T9 n4 A% A: P% c4 z

7 |0 F6 K: J, p ) a: A, f( G# h' m* \3 e2 _

! |- S$ R( e' t7 @# @卷第二百十九 医二 4 g1 g0 r7 F. R( C- y  M' t' H
周广 白岑 张万福 王彦伯 李祐妇 元颃 梁革 梁新赵鄂 高骈 田令孜 于遘 颜燧
6 U. S* x4 q+ m% ~% e$ Q, d
* D. p3 l5 q: D: ]4 E7 \( R
& g+ v* G& Z) T( E: U& l 7 D; T9 h' `8 n( X) e8 Q. z
' G6 B& {4 o& j( I
. r. p' v1 ?" [4 w# r
周广 # ]) Q! ~0 q2 n5 B4 l
开元中,有名医纪明者,吴人也。尝授秘诀于隐士周广。观人颜色谈笑,便知疾深浅。言之精译,不待诊候。上闻其名,征至京师。令于掖庭中召有疾者,俾周验焉。有宫人,每日昃则笑歌啼号,若中狂疾。而又足不能及地。周视之曰:"此必因食且饱,而大促力,顷复仆于地而然也。"周乃饮以云母汤。既已,令熟寐,寐觉,乃失所苦。问之。乃言:"尝因大华宫主载诞三日。宫中大陈歌吹。某乃主讴者,懼其声不能清。且常(常原作长,据明抄本改)食狘蹄羹,(羹原作美,据明抄本改)遂(明抄本遂作甚)饱。而当筵歌数(明抄本数作大)曲。曲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乘高而下。未及其半,复有后来者所激,因仆于地。久而方苏而病狂,因兹足不能及地也。"上大异之。有黄门奉使,自交广而至,拜舞于殿下。周顾谓曰:"此人腹中有蛟龙,明日当产一子,则不可活也。"上惊问黄门曰:"卿有疾否?"乃曰:"臣驰马大庾岭,时当大热,既困且渴,因于路傍饮野水,遂腹中坚痞如石。"周即以消石雄黄,煮而饮之。立吐一物,不数寸,其大如指。细视之,鳞甲备具,投之以水,俄顷长数尺。周遽以苦酒沃之,复如故形。以器覆之。明日,器中已生一龙矣。上深加礼焉,欲授以官爵。周固请还吴中。上不违其意,遂令还乡。水部员外刘复为周作传,叙述甚详。(出《明皇杂录》) 7 E7 r8 d5 I2 V
【译文】
6 d5 Z# Z+ Q4 A5 Z# A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位叫纪明的名医,是吴地人,他曾传授秘诀给隐士周广。学得秘诀后,周广察颜观色,谈笑之间就能知道病患的程度,说得非常详细具体,无须诊脉检查。玄宗听说周广的大名,征召他进京,并召集宫中有病的人到宫中偏房等候,让周广试验一下。有一宫人,每天午后就又笑又唱又啼号,好象中邪得了狂病,并且还脚不能着地。周广看后说:"这人一定是因为吃得太饱,紧接着又干了重活,不一会又跌倒在地而引起的。"周广给他服用云母汤,不久这个人就停止癫狂。周广使他熟睡,睡醒后,就没有了以前的痛苦。周广问他,他说:"曾因大华宫主人摆生日宴会三天,宫中布置大型歌舞乐队,我是主唱,声音不响亮,常吃猪蹄羹,吃饱后就去宴席上唱歌,唱完后就觉得咽中特别热。我们几个人就去高台上玩耍,从上面往下跳。我还未跳到一半,后面有一个人又跑了下来。撞着了我,因此跌倒在地,很长时间才醒过来。就得了这狂病,脚也不能着地。"玄宗感到非常惊异。有一个黄门奉使,从交广来到这里,在大殿上行大礼参拜,周广看了看他说:"这个人腹中有条蛟龙,它明天必定生下一子,如果不及时治疗他就不能活了。"玄宗吃惊地问黄门奉使,说:"你有病吗?"奉使说:"臣骑马奔驰在大庾岭时,当时天气炎热,臣又乏又渴,就在路边河沟里喝了生水,于是腹中就长了一个如坚石般的肿块。"周广马上用硝石、雄黄煮水给他喝。刚刚喝完,就从口中吐出一物,不过几寸长、手指大小的东西。仔细一看,身上长有鳞、甲,投放在水中,不一会就长到好几尺长。周广急忙用苦酒把它泡上,它又恢复到了原来那么大小。周广用器具盖上,第二天,器皿中已生出一条小龙。玄宗非常礼待周广,想要授他官爵,周广坚持要回家乡吴地。玄宗没有违背他的意愿,让他回到故乡。水部员外刘复为周广作传,对他的事迹叙述得很详细。
3 g2 d( h. v/ B
" U8 k$ @7 c8 U1 d4 {( m$ G
6 G' N: I- e; y7 |0 [6 @, y; L5 h
6 E: n8 u1 T: ?3 H4 B, \& U5 O 9 B4 l0 u* f8 P' i' v0 g6 k; d

- u; R% K0 U! D. L, l" |白岑
! y6 D, p% C. {3 h4 |白岑曾遇异人传发背方,其验十全。岑卖弄以求利。后为淮南小将,节度高适胁取之。其方然不甚效。岑至九江为虎所食,驿吏于囊中乃得真本。太原王升之写以传布。(出《国史补》) ! y) L% N3 Q/ q
【译文】 4 d& ?8 y+ ?: `! z1 g6 I0 c% x
白岑曾遇一位异人传给他治疗背部毒疮的验方。用验方试着给人治背疽,全都治好了。为了得到利益,岑拿着验方到处炫耀。后来岑做了淮南一个小军官,节度使高适威胁他交出了验方,但那方子已不象从前那么灵验。白岑到了九江被老虎吃了,驿吏在他的包裹中得到了发背方真本。太原王升之把它抄写下来,传播出去。
, l: t. h0 K# Q4 N- [3 P 3 _- h) i9 Z  F# R

2 V/ D3 {: t% h6 `0 a$ M) g
  ^5 S& A1 R; a) d  s; ~$ ?7 o # L7 y( `% d+ ]. X
& R- t% ~9 t4 m
张万福
6 v( N# ^8 Y* [2 }$ ~, B9 N柳芳为郎中,子登疾重。时名医张万福初除泗州,与芳故旧,芳贺之,具言子病。惟持故人一顾也。张诘旦候芳,芳遽引视登。遥见登顶曰:"有此顶骨,何忧也?"因诊脉五六息。复曰:"不错,寿且逾八十。"乃留芳数十字。谓登曰:"不服此亦得。"后登为庶子,年至九十。(出《酉阳杂俎》)
% {8 y  i2 @! V( P& h【译文】 6 ?/ }! I# B* T! a2 ~! A5 E
郎中柳芳,他的儿子柳登患重病。当时名医张万福刚到泗州拜官授职,他与柳芳是老相识。柳芳前来祝贺,并向他陈述了儿子的病情,希望依靠老朋友去给儿子治病。第二天,张万福一大早就等候着柳芳,柳芳急急忙忙来了,领着张万福去看儿子柳登。见到了柳登。远远望着他的头顶说:"他有这样的头骨,你担什么心?"说着便给柳登诊了一会儿脉,又说:"不错,他的寿数在八十以上。"于是留下数十字的药方,对柳登说:"不服这药也可以。"后来柳登成为一般百姓,活到九十岁。
8 Y1 o; G- }) u$ j+ A
* v+ Y+ S$ f  t3 K  E( \
5 K  Y5 ~$ {' }$ i( u7 I' I# C
& |7 ]0 b8 X3 `" y9 f! ?
! y+ S4 J4 V: z4 x7 ]
/ K  b4 f. D  a* x王彦伯
+ t9 m4 P/ ?$ B5 S- m  Z! v荆人道士王彦伯天性善医,尤别脉。断人生死寿夭,百不差一。裴胄尚书有子,忽暴中病。众医拱手。或说彦伯,遽迎使视之。候脉良久,曰:"都无疾。"乃煮散数味,入口而愈。裴问其状,彦伯曰:"中无鳃鲤鱼毒也。"其子实因鲙得病。裴初不信,乃鲙鲤鱼无鳃者,令左右食之。其疾悉同。始大惊异焉。(出《酉阳杂俎》)
  b, _7 b' v% h; s5 C又彦伯自言:"医道将行。"列三四灶,煮药于庭。老幼塞门而请。彦伯指曰:"热者饮此,寒者饮此,风者饮此,气者饮此。"各负钱帛来酬,无不效者。(出《国史补》)
; `4 x/ p1 I6 I1 }  q+ T6 @【译文】
& k8 Z+ Y* D8 e4 f8 x* Z6 N
0 }; h4 q5 A4 Z, K6 E. Y- ]荆州有一位道士叫王彦伯,天性擅长医术,尤其擅长识别不同的脉象。断定人是生,是死,是长寿还短命,百分之百的准确。尚书裴胄有个儿子。忽然得了急病,众医生都认为不能治好,不敢再给他治了。有的让去找王彦伯。裴胄忙去接王彦伯给儿子看病。王彦伯诊好一会儿脉,说:"他一点病也没有。"于是王彦伯煮几味散药,裴胄的儿子服用后就好了。裴尚书问儿子的病情,王彦伯说:"中无鳃鲤鱼毒了。"他的儿子确实因为生食鱼片而得病。开始裴胄不信,于是切无鳃鱼肉,让手下人吃。这些人吃了生鱼片,果然全都患了和他儿子一样的病。裴尚书这才感到惊异。
7 W6 a* i7 A- q3 G2 C又,王彦伯自言自语说:"我要开始行医了!"于是他在庭院中摆设三、四个炉灶,煮上各种药,男女老少上门来讨。王彦伯指点着说:"患热病的人服用这个,患寒病的人服用这个,患邪风病的人服用这个,患气病的人服用这个。"人们各自拿着钱和布匹来酬谢他。吃过他的药,没有不见效的。 3 _3 k8 k, p3 Z0 q9 ^9 Y4 l( ]

: q& Y. t. n9 l- f  n 0 w6 V5 x- a0 }' ^1 z+ @$ o

9 l# r  o; {0 H1 K" r) T
* C( e. f9 D* n' i& K+ y 5 \3 R* D4 c% _" k+ _0 T( T& Y& o
李祐妇 1 E0 X# V! @; L, i! v
李祐为淮西将。元和十三年,送款归国。裴度破吴元济,入其城。官军有剥妇人衣至裸体者。祐有新妇姜氏,怀孕五月矣,为乱卒所劫,以刀划其腹。姜氏气绝踣地。祐归见之,腹开尺余,因脱衣襦裹之。一夕复苏。傅以神药而平。满十月,产一子。朝廷以祐归国功,授一子官。子曰行修,年三十余,为南海节度。罢归,卒于道。(出《独异志》) ' e2 l( K2 P+ D) [8 G
【译文】 # {2 }3 K- p$ O( V" o( u
李祐任淮西将,唐宪宗元和十三年他押送钱粮回京去了。这时裴度战败吴元济,攻进城中,官兵有扒女人衣服,甚至扒光的人。李祐的新婚娘子姜氏,已怀孕五个月了,被入城乱军士兵劫持,用刀划开了她的腹部。姜氏气绝跌倒在地。李祐从国都回来,看娘子腹开一尺多长,于是他脱下衣服,包扎好娘子的伤口。过了一夜,娘子苏醒过来。李祐给她伤口敷上神药,伤口合好如初。怀孕满十月,她生下一个儿子,朝廷因为李祐回都送钱粮有功,授予他儿子官爵。李祐的儿子李行修。三十多岁时任南海节度使。后来,辞官回乡,死在归家的路上。
6 X- b; x  e" B0 j) v% }! L
6 Q; B% F; r1 \% x" O$ R5 l, Z: q. R 6 l/ B) N$ w- t+ d. \& U
1 H1 e) a; ]+ r0 b6 G; R; |" F4 n- e  |6 A
6 n# f5 ~% @4 Z8 f- D  j6 Z9 Q
4 A, m4 D# ^1 q( y# t
元颃 ) \9 [5 }' Y" K; I- z
唐时京城有医人忘其姓名。元颃中表间,有一妇人从夫南中,曾误食一虫。常疑之,由是成疾,频疗不损。请看之。医者知其所患。乃请主人姨奶中谨密者一人,预戒之曰:"今以药吐泻,但以盘盂盛之。当吐之时,但言有一小虾蟆走去。然切不得令病者知是诳绐也。"其奶仆遵之,此疾永除。又有一少年,眼中常见一小镜子。俾医工赵卿诊之。与少年期,来晨以鱼鲙奉候。少年及期赴之。延于内,且令从容。候客退后方接。俄而设台子,止施一瓯芥醋,更无他味,卿亦未出。迨禺中,久候不至。少年饥甚,且闻醋香,不免轻啜之。逡巡又啜之。觉胸中豁然,眼花不见,因竭瓯啜之。赵卿知之,方出。少年以啜醋惭谢。卿曰:"郎君先因吃鲙太多,酱醋不快。又有鱼鳞在胸中,所以眼花。适来所备酱醋,只欲郎君因饥以啜之。果愈此疾。烹鲜之会,乃权诈也。请退谋朝餐。"他妙多斯类也。(出《北梦琐言》)
8 W) _) V$ k) [: k9 v" P【译文】
" K9 z# l, ^! ~唐朝时,京城里有位医生,忘记了他的姓名了。在元颃与中表之间有一位妇女跟随丈夫来到南中,她曾经误吃一条虫子,心中老犯疑,因此而得病,不断地治疗,病也不见好转。又请京城这位医生看视,这位医生知道他患病的原因,就请奶妈中与她亲近又慎重小心的人,事先告诫她说:"现在用药让她吐泄,用盘盂装着,在她吐的时候,只说有一小虾蟆逃走了,但是千万不能告诉她是在欺骗她。她的奶妈遵从医嘱,她的病就地去掉了。又,有一少年,常感觉有一小镜子在眼前晃动,让医生赵卿给他诊治。赵卿和少年约会,说第二天早晨用生鱼片招待他,少年如期赴约。少年被引进到里面,并且告诉他要耐心等待不要着急,等客人走了以后就来见他。不一会儿在他面前又摆上一台桌,上面放上一小盆芥醋,再就没有别的食物了,赵卿也没出来。少年一直等到将近中午。等了这么长时间,赵卿也没有来。少年非常饿了,又闻到醋的香味,忍不住轻轻喝了一小口。犹豫一下又喝了一口,这时少年顿觉心中开阔,眼睛也不花了,于是把盆中的醋全喝光了。赵卿知道他把醋全喝了这才从里面出来。少年因为喝了醋。很不好意思地向赵卿道谢。赵卿说:"小伙子,以前你因为吃生鱼片太多,酱醋放得不适量,还有鱼鳞留在胸中,所以你就眼花。刚才所以准备酱醋,是只想让你因饥饿,把它喝了,果然治好这病。说吃鲜鱼片的约会,是骗你的。请回去吃早饭吧。"赵卿有很多象这类有趣的事。 : E+ s+ j, x! F% M$ \
& j) N- m- Y/ j/ D) [
" v5 W8 C/ l9 b' j
' ^% A- G1 h6 {% q5 k" [' D0 k
+ p* x3 V" |% Q% c

5 Y# ~; a5 Y! ?# Q/ K梁革
# e& f  ?% L7 |2 }( z! T4 z( {金吾骑曹梁革得和扁之术,太和初,为宛陵巡官。按察使于敖有青衣曰莲子,念之甚厚。一旦以笑语获罪,斥出货焉,市吏定直曰七百缗。从事御史崔某者闻而召焉,请革评其脉。革诊其臂曰:"二十春无疾之人也。"崔喜留之,送其直于敖。敖以常深念也,一怒而逐之,售于不识者斯已矣。闻崔宠之不悦,形于颜色。然已去之,难复召矣,常贮于怀。未一年,莲子暴死。革方有外邮之事,回见城门,逢柩车,崔人有执绋者。问其所葬,曰:"莲子也。"呼载归,而奔告崔曰:"莲子非死,盖尸蹶耳。向者革入郭,遇其柩,载归而往请苏之。"崔怒革之初言,悲莲子之遽夭。勃然曰:"匹夫也,妄惑诸侯,遂齿簪裾之列。汝谓二十春无疾者,一年而死。今既葬矣,召其柩而归,脱不能生,何以相见?"革曰:"此固非死,盖尸蹶耳。苟不能生之,是革术不仁于天下,何如就死以谢过言。"乃令破棺出之。遂刺其心及脐下各数处,凿去一齿,以药一刀圭于口中。衣以单衣,卧空床上,以练素缚其手足,有微火于床下。曰:"此火衰,莲子生矣。且戒其徒,煮葱粥伺焉。其气通若狂者,慎勿令起,逡巡自定。定而困,困即解其缚,以葱粥灌之,遂活矣。正狂令起,非吾之所知也。"言竟,复入府谓崔曰:"莲子即生矣。"崔大释其怒,留坐厅事。俄而莲子起坐言笑。界吏报敖,敖飞牍于崔,莲子复生,乃何术也。仍与革偕归。入门则莲子来迎矣,敖大奇之。且夫莲子事崔也,非素意,因劝以与革。崔亦恶其无齿,又重敖,遂与革。革得之,以神药缚齿,未逾月而齿生如故。太和壬子岁,调金吾骑曹,与莲子偕在辇下。其年秋,高损之以其元舅为天官,即日与相闻,故熟其事而言之。(出《续异录》,明抄本作出《续玄怪录》)
$ D, t; d5 [! X【译文】 + I" G1 a- K! j; v9 D: ^" k+ W
金吾骑曹梁革得到了和与扁鹊的医术,唐文宗太和初年任宛陵巡官。按察使于敖有个婢女名唤莲子,他非常想占有她。一天,莲子因为说了句笑话而被治罪,又被赶出去卖掉,市吏定价七百串钱。当时有从事御史崔某人听说了,把莲子召来。请梁革给她诊脉。梁革在她手臂上切脉说:"二十岁,无病之人。"崔某高兴地把她留下,派人送钱给于敖。于敖因为平时极想占有莲子,一怒之下把她赶走,如今卖给了不认识的人一切都完了。她听说崔某很宠爱莲子,心中很不高兴,就显示在脸上。然而人已经走了,难再招回来,只好常在心中思念了。不到一年,莲子突然死去。这时梁革到外面传递文件、书信去了,回来时走到城门,遇见棂车从那里经过,有崔某手下助葬的人,梁向他询问,葬的是谁,他说:"是莲子。"梁革听说,呼喊着让把棂车运回去,忙又奔跑回去告诉崔某,说:"莲子没死,是尸蹶呵!方才我进城,遇见她的棂车,我让把她运回来了,现在让我把她救活吧!"崔某生气梁革当初说的话,又伤心莲子的突然中途死去,脸色大变说:"你这个东西啊,你随心所欲迷惑诸侯,好趁机与富贵显达的人齐齿并列。你说她二十岁,是无病之人,可不到一年就死了。如今就要下葬,你招她棂车回来,也已是肉骨分离不能复生了,我们还怎么见面呢?"梁革说:"莲子本来没死,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如果我不能让她复活,我梁革此生不再行医,我就以死来向您道歉怎么样?"于是让打开棺材,抬出莲子。梁革在莲子的心、脐下几处穴位行针,又凿掉一颗牙,把一刀圭药灌进口中。让莲子只穿着单衣,把她放在没有行李的板床上,再用白织练子绑住她的四肢。之后在床下生上温火,说:"这火灭了,莲子就活了。要记住,千万不要让火太旺。煮好葱粥守候着。她的气缓的要是猛烈,千万不要让她起来,过一小会儿自己就稳定了,之后她会感到很疲乏,就马上给她解开绑绳,给她喝葱粥,她就活了。在她缓气猛烈的时候让她起来,我可就不知该怎么办了。"梁革说完,回到府中对崔某:"莲子一会就活了。"崔某的怒气消了,留梁革在客厅里招待她。一会莲子坐起来有说有笑。界吏把事禀告给于敖,于敖飞递书信给崔某,问他莲子复活,究竟是什么医术。于敖与梁革一同归来,进门时莲子出门迎接,于敖很奇怪。让莲子侍奉崔某,并不是于敖的本意,所以劝崔某把莲子给梁革。这时崔某因为莲子没了一颗门牙而讨厌她,就重又把莲子还给于敖。于是于敖把莲子送给梁革。梁革得到莲子,用神药敷在莲子的缺齿处,不到一个月就长出了和原来一样的牙。太和壬子年,调动金吾骑曹,梁革与莲子并肩走在辇下。那年秋天,高损之任用他大舅为天官,当天就说给他知道了,所以很了解他们的事情,就说了出去。
- O0 i4 Y" g! q8 J 8 [. J: o4 Y7 b, P' ^3 {( u
% }8 l. I& ~' |2 y
/ l) x6 ]  F4 P9 Q2 W

; n( [; O, t! R" S+ Q) E" f; d+ T
1 _. V/ R1 w3 m  v2 i梁新赵鄂
5 x' a, P: k. [$ E6 D4 @唐崔铉镇渚宫。有富商船居。中夜暴亡,待晓,气犹末绝。邻房有武陵医工梁新闻之。乃与诊视曰:"此乃食毒也。三两日非外食耶?"仆夫曰:"主翁少出舫,亦不食于他人。"梁新曰:"寻常嗜食何物?"仆夫曰:"好食竹鸡,每年不下数百只。近买竹鸡,并将充馔。"梁新曰:"竹鸡吃半夏。必是半夏毒也。"命捣姜捩汁,折齿而灌,由是而苏。崔闻而异之,召至,安慰称奖。资以仆马钱帛入京,致书于朝士,声名大振。仕至尚药奉御。有一朝士诣之,梁曰:"何不早见示?风疾已深矣。请速归,处置家事,委顺而已。"朝士闻而惶遽告退,策马而归。时有鄜州马医赵鄂者,新到京都。于通衢自榜姓名,云攻医术。此朝士下马告之,赵鄂亦言疾危,与梁生之说同。谓曰:"即有一法,请官人剩吃消梨,不限多少。咀龁不及,捩汁而饮。或希万一。"此朝士又策马而归。以书筒质消梨,马上旋龁。行到家,旬日唯吃消梨,烦觉爽朗,其恙不作。却访赵生感谢,又访梁奉御,且言得赵生所教。梁公惊异,且曰:"大国必有一人相继者。遂召赵生,资以仆马钱帛,广为延誉,官至太仆卿。(出《北梦琐言》) + l$ h0 U8 R# n: @: y, r1 K
又省郎张廷之有疾,诣赵鄂。才诊脉,说其疾宜服生姜酒一盏,地黄酒一杯。仍谒梁新,所说并同,皆言过此即卒。自饮此酒后,所疾寻平。他日为时相坚虐一杯,诉之不及,其夕乃卒。时论为之二妙。(出《闻奇录》)
* d/ E* u7 S" o& k* x【译文】 3 \* |* m  h0 j+ S/ A

! s3 x, r9 y8 k# T, m" @唐时,崔铉镇守江陵。当时有一位富商,停船在这里。半夜,那商人突然死了,天亮时还未断气,附近房间里有位从武陵来的医生梁新听说后,就去给他诊视,说:"这是食物中毒啊!这两三天没有到外面吃饭吗?"仆夫说:"我家主人很少出船去,也不在别人那吃饭。"梁新说:"他平常喜欢吃什么食物?"仆夫说:"喜欢吃竹鸡,每年不少于几百只。最近买了竹鸡,并拿它做菜肴。"梁新说:"竹鸡吃半夏,一定是半夏的毒啊。"梁新命捣姜挤汁,折断牙齿灌进去。因此,那人苏醒过来了。崔铉听说了这事,感到惊奇,就召梁新来,赞扬夸奖了一番,后又送给他仆人马匹,钱和布匹让他去京城,并写信给朝廷的官员,推荐梁新。到京城后,梁新名声大振,官做到尚药奉御。有一朝士到梁新这来看病,梁新看后说:"怎么不早来看?风疾已经很重了,请快点回去,处理家中事情,顺其自然吧。"朝士听了慌忙告辞退去。朝士骑马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有位鄜州的马医叫赵鄂的人,最近来到京城。他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立榜标名,告示人们:专攻医术。朝士路过这里,看见告示便下马,把自己的病情说给赵鄂。赵鄂也说他病情严重,与梁新说的相同。赵鄂对朝士说:"就有一个办法,请官人多吃消梨,不要限量,嘴吃来不及,就挤汁水喝,或许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这位朝士又骑马继续往家赶,用书筒装消梨,在马背上立即就开始吃,到家后,十多天里只吃消梨。渐渐病情好转,过去总觉烦闷,如今变得爽朗了,他的病再也没有犯。朝士返回京城拜访赵鄂向他致谢,又去拜访梁奉御,谈话间又说到赵鄂让吃消梨的事情,梁公感到惊奇,并且说:"若大一个国家一定要有继承的人。"于是召见赵鄂,资助他仆人、马匹和钱及布匹,并广泛作宣传扩大他的声誉。赵鄂官做到太仆卿。
/ M1 a* v" u. r& ~* ]; I. J0 O5 I又,省郎张廷之有病,到赵鄂那去看,刚一诊脉,就说:"这病应该服用生姜酒一盏,地黄酒一杯。"他还去请梁新为他看视,两个人所说一样,都说只能按量服用这两种药酒,不然就得死。自从饮了这两种药酒后,张廷之的病渐渐好了。后来,张廷之作了宰相,他硬是节制不住自己,就喝了一杯白酒,来不及说什么话,那天晚上就死了。当时人们议论,梁、赵二人的医术高明,是两位妙手。
( g& z( y. o/ f+ d7 d) v 7 Y# J3 J. a1 ~" t' q
; H+ Q$ Y% m/ j

& o! d+ w% \# s1 g# H  J
1 D2 E3 @  B1 M, L9 O* c) b & n' o6 `( `0 K
高骈
+ I0 k$ L  V  u5 p6 c江淮州郡,火令最严,犯者无赦。盖多竹屋,或不慎之,动则千百间立成煨烬。高骈镇维扬之岁,有术士之家延火,烧数千户。主者录之,即付于法。临刃,谓监刑者曰:"某之愆尤,一死何以塞责。然某有薄技,可以传授一人,俾其救济后人,死无所恨矣。"时骈延待方术之士,恒如饥渴。监行者即缓之,驰白于骈。骈召入,亲问之。曰:"某无他术,唯善医大风。"骈曰:"可以核之。"对曰:"但于福田院选一最剧者,可以试之。"遂如言。乃置患者于密(密原作隙,据明抄本改)室中,饮以乳香酒数升,则懵然无知,以利刀开其脑缝。挑出虫可盈掬,长仅二寸。然以膏药封其疮,别与药服之,而更节其饮食动息之候。旬余,疮尽愈。才一月,眉须已生,肌肉光净,如不患者。骈礼术士为上客。(出《玉堂闲话》) 7 A+ v" X$ L% ^" M( B& e& C# ^7 C
【译文】 9 {8 [/ w1 K7 B2 |
江淮一带的州郡。火令是最严厉的,违犯火令的人一律严惩决不放过。当地多盖竹屋,倘若不小心,一着火千百间房屋就立刻化为灰烬。高骈镇守维扬的时候,有位术士家着火漫延开了。烧毁了几千家。主持防火的人把这事记录下来。依法惩办,临刑时,术士对行刑的人说:"我犯下的罪过,用一死怎么能抵得了呢?但是我有点小技术,可以传授给一个人,让他救济后人,我就死而无撼了。"当时高骈很长时间就请求接待方术之士,他寻求方术之士的心情如饥似渴。监刑者听了这位术士的一番话后,立刻暂缓执行,骑马飞驰去告诉高骈。高骈召术士进来,亲自问他。术士说:"我没有别的技术,只善于治麻风病。"高骈说:"可以验证一下。"术士回答说:"只在福田院里选一个最严重的病人,可以试一下。"于是依照术士说的,选了一个最重的病人。术士把病人送进一个密室中,给他喝了几升乳香酒,酒后病人就朦胧迷胡什么也不知道了。术士用快刀剖开他的脑缝,从里面挑出一条二寸之长的小虫,然后用膏药封住疮口,又另外给药内服。而且特别注意病人节制饮食,运动和休息都要有规律。十多天,病人的疮口全好了,刚刚一个月,眉毛胡须都已经长出来了,肌肉光滑洁净,与没患过麻疯病的人一样。高骈礼待这位术士,尊他为上客。 4 _: \+ o. X/ g. o- y, [
3 v! j+ e; O  b: c# |2 }" A3 n

* C6 Y; N& a1 J% T# P9 z; b 8 K& z+ j) B. }, D. j* N  D* ]/ ?

, A" I# O5 ^2 {; S0 B' x) d" |/ K
0 h2 g8 X: d8 n/ @  J4 {田令孜 , t6 ~. L1 e' j  L" [5 j' _
长安完盛日。有一家于西市卖饮子。用寻常之药,不过数味,亦不闲方脉,无问是何疾苦,百文售一服。千种之疾,入口而愈。常于宽宅中,置大锅镬,日夜锉斫煎煮,给之不暇。人无远近,皆来取之,门市骈罗,喧阗京国,至有赍金守门,五七日间,未获给付者。获利甚极。时田令孜有疾,海内医工召遍。至于国师待诏,了无其征。忽见亲知白田曰:"西市饮子,何访试之。"令孜曰:"可。"遂遣仆人,驰乘往取之。仆人得药,鞭马而回。将及近坊,马蹶而覆之。仆既惧其严难,不复取云。(明抄本复取云作敢复去)遂诣一染坊,丐得池脚一瓶子,以给其主。既服之,其病立愈。田亦只知病愈,不知药之所来,遂赏药家甚厚。饮子之家,声价转高。此盖福医也。近年,邺都有张福医者亦然。积货甚广,以此有名,为番王挈归塞外矣。(《出玉堂闲语》) 9 {2 {" W+ }& X: X
【译文】 & y. i$ ?7 M! Z( e
长安城又恢复了原来繁华的盛况。有一家在西市卖汤药。用的是平常药,不过几味,不限制药方和脉象,不问是什么病痛,一百文卖一付,千种疾病,服下就好。这家常年在宽敞的宅院中,设置大锅,白天黑夜地剉、砍、煎、煮供给汤药,没有一点空闲。人们不管远近都纷纷前来买药。门前拥挤,喧闹声响遍京城,以至要花钱雇人看守门户。来买药的人,有的等了五七天,还未买到药。这家获利特别多。当时田令孜有病,海内的医生都让他看遍了。至于宫中御医、与待命供奉内廷的医师,全都诊断不出来他患的是什么病。忽然他的亲信白田说:"西市卖汤药,不妨试一下。"田令孜说:"可以。"于是派仆人骑马去取药。仆人拿到药,策马回来,将要到牌坊附近的时候,马颠簸不停,药全撒了。仆人惧怕主人威严,难以交待,不敢再去。于是到一染坊,乞求得到一瓶染料残液拿回来给了田令孜。田令孜服了下去,病立刻就好了。田令孜只知道自己的病好了,却不知道药是从哪里来的。便厚赏了卖汤药这家。卖汤药这家,声价比以前更高了。这是福医啊!近年,邺都有个叫张福的医生,情况也是这样。他家积贮的财物特别多,因此有了名气,后来被一蕃王带回塞外了。
7 j# t" X. ]6 @7 I8 f- C4 W & p, j- Q  o8 d! y3 d7 R; ^. S
1 U0 V+ \, G% z4 g! v

. c. Z0 X: \1 F' j. a: o9 b" P0 h% B$ v , O4 L  n+ p0 L2 f% H

, V1 P( u) A. b+ j0 d. j, W2 [2 V" x于遘 3 H2 X% O9 J  y  t
近朝中书舍人于遘,尝中盅毒,医治无门。遂长告,渐欲远适寻医。一日,策杖坐于中门之外。忽有钉铰匠见之。问曰:"何苦而羸苶如是?"于即为陈之。匠曰:"某亦曾中此,遇良工。为某钤出一蛇而愈。某亦传得其术。"遘欣然,且祈之。彼曰:"此细事耳,来早请勿食,某当至矣。"翊曰果至。请遘于舍檐下,向明张口。执钤俟之。及欲夹之,差跌而失。则又约以来日。经宿复至。定意伺之,一夹而中。其蛇已及二寸许,赤色,粗如钗股矣。遽命火焚之。遘遂愈。复累除官,至紫微而卒。其匠亦不受赠遗。但云:"某有誓救人。"唯饮数觞而别。(出《玉堂闲话》) / x1 Q/ D, Y2 W5 P% V/ X# c$ b! L4 s
【译文】
1 n  o/ X& L2 x近年朝中,有个中书舍人叫于遘,曾经中了盅毒,没有地方能医治。于是请了长假,渐渐地想要去远方寻找医生。一天,于遘柱杖坐在二门外边,忽被一钉铰匠看见,问他说:"你怎么瘦弱,疲倦成这样啊?"于遘立刻向他陈述了一番。匠人说:"我也曾中过盅毒,遇到一位良医,为我钳出一条蛇,病就好了。我也学会了这种技术。"于遘很高兴,并且祈求匠人给他治病。匠人说:"这是细致的活,明天早上请不要吃饭,我来给你治病。"第二天,匠人果然来了。他让于遘到屋檐下,面向亮处张开嘴,他拿着钳等待着,到了要夹时,差点跌倒,没有夹成,就又约第二天再来。又过了一夜匠人又来了,他决心伺机夹住这条蛇。这次,一夹就夹住了。那蛇已经长到二寸多长了,红色,钗股般粗细。匠人急忙用火把它烧了。于遘的病好了,又多次拜官授职,一直做到紫微令才死去。那位匠人也不接受礼品,只说:"我发过誓要救人。"他在于家只饮了几杯酒,就离去了。 5 N3 [  O! L$ o2 `, N' @+ o7 F

. q! Y; H1 n% ?. u% \6 Y! U7 e
6 ~6 f. A  a' @4 W
, C9 H7 A4 H, _: u % _% j- i/ J4 i, y+ V  Z
& B% x( F/ q$ O1 r8 ^
, y3 ?4 B% O$ C  {7 d  u9 E
颜燧 ; m; h, M4 Q2 p* n0 P- Z- B
京城及诸州郡阛阓中,有医人能出盅毒者,目前之验甚多。人皆惑之,以为一时幻术,膏肓之患,即不可去。郎中颜燧者,家有一女使抱此疾,常觉心肝有物唼食,痛苦不可忍。累年后瘦瘁,皮骨相连,胫如枯木。偶闻有善医者,于市中聚众甚多,看疗此病。颜试召之。医生见曰:"此是蛇盅也,立可出之。"于是先令炽炭一二十斤,然后以药饵之。良久,医工秉小钤子于傍。于时觉咽喉间有物动者,死而复苏。少顷,令开口,钳出一蛇子长五七寸,急投于炽炭中燔之。燔蛇屈曲,移时而成烬,其臭气彻于亲邻。自是疾平,永无吃心之苦耳。则知活变起虢肉徐甲之骨,信不虚矣。(出《玉堂闲话》)
, r3 Z* E) x' o: D* N8 ?【译文】 & g- g# J7 {; F) j6 B+ z
从京城到各州郡的街道上,有位能够逐出盅毒的医生术士,目前得到了验证的很多。人们感到迷惑,以为是一时的幻术,病至膏肓是不能治好的。郎中颜燧,家中有一个使女患有这种病。她常常感到心肝中有东西在吃食,痛得她痛苦不堪。几年后,她瘦弱困病,只剩下皮包着骨头了。小腿好似两根枯木一般。颜燧偶然听说有良医,在市中心给人看病,那里聚集着许多人,看他为别人治疗这种病。颜燧试着召他来为使女治病。医生看见病人说:"这是蛇盅。马上就可以取出来。"于是他先让人将一二十斤木炭烧旺,然后用药做诱饵。过了许久,医生拿着小钳子站在病人身傍。这时使女觉得咽喉间有东西在动,象是死了又复活似的。不一会儿,医生让她张开嘴,从她嘴钳出一条五七寸长的小蛇。医生急忙把它抛进炽热的炭火中去。蛇烧得弯转扭曲,不一会儿变成了灰烬,它的臭味直扩散到左邻右舍。从此使女的病好了,永远没有了心被噬咬的痛苦了。这才知道老子使徐甲死而复活的事,是真的,不是假的了。 ; ^( f* M# p% i$ j4 Z. A
* w4 J' t! t! F+ S$ w0 K+ K9 X

: C8 ~4 B) r- L6 T, a
* M  ^4 u! p, S- V " |* U+ @$ `7 \8 w2 h
: y( Y3 Q8 R6 Q- O4 ~
9 |) f! ]& l; {, G5 L  j; v( {' P
: o0 J9 `% B. K  D" m7 y( Q9 H

" P. p% }( Z8 \8 B; `. D
) h1 E6 D" O2 O/ F
1 U! p% D5 v( q# a+ U ) l2 D, ?1 V: U- A, G
+ H9 z' u! x! o
卷第二百二十  医三
& L2 a  a) v) \7 c. Z申光逊 孙光宪 渔人妻 陈寨 陶俊 张易 广陵木工 飞盅 菌毒 田承肇 蛇毒 冶葛鸩 杂说药 / M. E) g: Y+ @5 N5 A' x
异疾  绛州僧 崔爽 刘录事 句容佐史 崔融 刁俊朝 李生 魏淑 皇甫及 王布 侯又玄 李言吉 蒯亮
6 E6 E: C$ f3 t0 H; X+ f1 O
6 M) P  Y9 z& [& U, N: v, h
) w: {% f( d; X! ]2 a0 F 4 x; W7 j# L* K: R/ L, x, a) B

9 o  o2 q; p9 g1 t, Q 3 b  E& |# J6 z3 S- z: l
申光逊 ; v) ]$ g' v: o8 [+ X2 o- {2 x
近代曹州观察判官申光逊,言本家桂林。有官人孙仲敖,寓居于桂,交广人也。申往谒之,延于卧内。冠簪相见曰:"非慵于巾栉也,盖患脑痛尔。"即命醇酒升余。以辛辣物洎胡椒干姜等屑仅半杯,以温酒调。又于枕函中,取一黑漆筒,如今之笙项,安于鼻窍,吸之至尽,方就枕,(枕原作椀,据明抄本改)有汗出表,其疾立愈,盖鼻饮蛮獠之类也。(出《玉堂闲话》)
+ A, v% y# G2 q7 T* m* Q7 b【译文】
  y) Z8 h0 ?: j6 x: H, k/ u近代,曹州的观察判官申光逊,说自己的老家在桂林。有位叫孙仲敖的官人,寄居在桂林,申光逊广交各方人士。他去拜访孙仲敖,被请到卧室。孙仲敖尚未梳洗就与申光逊相见,他说:"不是我懒得盥洗,是因为我头痛啊。"申光逊立即让准备一升多酒,辛辣物胡椒,干姜等研成粉末半杯,用温酒浸泡调合。又从枕匣中取出一黑色漆筒,象现在的笙管,安放在孙仲敖的鼻孔处,让他把酒吸完,然后才躺下。出了汗,这病立刻就好了。这种用鼻子饮服的方法,和西南少数民族治病的方法相类似。 3 B) X: M/ G! V5 i0 p4 B0 r% {2 U& Q
7 w- D4 j) Z" j% {$ W, H

3 h6 A2 H2 L, O+ ?6 p3 B) { + `) _; i# P2 m; C  m" `6 ^
5 v, u+ X& u7 q) i& h* J

! |+ A* I" w/ e* o  L! `. B孙光宪 $ l1 e3 s# _& q( F! ^6 Z4 b. t" R
火烧疮无出醋泥,甚验。孙光宪尝家人作煎饼,一婢抱玄子拥炉,不觉落火炭之上,遽以醋泥傅之,至晓不痛,亦无瘢痕。是知俗说不厌多闻。(出《北梦琐言》) , I& Y5 R, F) I3 L  {
【译文】 ' ~* c! C6 J+ w  C# p
治疗烧伤没有比醋泥更有效的,特别灵验。有一次孙光宪的家人作煎饼,一使女在炉边环绕着炉子烙煎饼,不小心一个木炭落在她身上,忙用醋泥敷上,到第二天早上就不痛了,也没留下疤痕。从此知道,民间的验方搜集的越多越好。
0 I# N) v6 ^6 N. P4 P+ g6 f  M  h, h 9 H; O  ]3 H. u2 `

. U: o, g" n* M ) c, x; G* q  T! E
' n/ t2 w4 S. n: b
0 H9 q' m  l" r+ k
渔人妻
$ I9 l4 A6 ?8 g5 F( f4 ~7 b! \瓜村有渔人妻得劳疾,转相染著,死者数人。或云:"取病者生钉棺中弃之,其病可绝。"顷之,其女病,即生钉棺中,流之于江。至金山,有渔人见而异之,引之至岸。开视之,见女子犹活,因取置渔舍。每多得鳗黧鱼以食之,久之病愈。遂为渔人之妻,今尚无恙。(出《稽神录》) . W* H# @2 ]6 A
【译文】 ; G- \: K, ]+ T# K. y3 u' ^$ |5 p
瓜村有打鱼人的妻子得了结核病,转相传染,死了好几个人。有人说:"把病人活着装进棺材中,丢弃掉,这种病就可以断绝。"时隔不久,这个人的女儿得了肺结核,就被活着装进棺材里,丢到江中任其漂流。漂流到了金山。有一位打鱼的人看见,觉得奇怪,就把棺材引到岸边,打开看视,见一女子还活着,就把她接到渔舍中,每天打很多鳗黧给她吃,吃了很长时间,病好了。于是她嫁给了这位打鱼的人做妻子,到现在还没有什么病。
0 W) P8 X+ `) M8 h; q" v; z, ^( }
5 r) l; z" E0 S( _( f' H; _
1 T2 Y% U8 T" H. N: v/ C
3 H' J  g1 k. ?: ?) ` $ [. ]  f0 u/ y( @* F* b! O1 v

8 d2 G  m' F9 E, U! K陈寨
' ?4 d' R& h& \陈寨者,泉州晋江巫也,善禁祝之术。为人治疾,多愈者。有漳州逆旅苏猛,其子病狂。人莫能疗,乃往请陈。陈至,苏氏子见之,戟手大骂。寨曰:"此疾入心矣。"乃立坛于堂中,戒人无得窃视。至夜,乃取苏氏子,劈为两片,悬堂之东壁,其心悬北檐下。寨方在堂中作法,所悬之心,遂为犬食。寨求之不得,惊惧,乃持刀宛转于地,出门而去。主人弗知,谓其作法耳。食顷,乃持心而入,内于病者之腹。被发连叱,其腹遂合。苏氏子既悟。但连呼"递铺,递铺"。家人莫之测。乃其日去家数里,有驿吏手持官文书,死于道傍。初南中驿路,二十里置一递铺。驿吏持符牒,以次传授。欲近前铺,辄连呼以警之。乃寨取驿吏之心而活苏氏。苏遂愈如故。(出《稽神录》) " e" `6 b9 @7 C8 y
【译文】
# v5 b/ W, U# ]陈寨,泉州晋江一带的巫师,擅长用真气、符咒等治邪病。他给人治病,多数都能治好。漳州人苏猛,是一旅店的店主。他的儿子得了疯病,别人治不了,苏猛就到泉州请陈寨。陈寨到苏家,苏猛的儿子见了陈寨,指点着他大骂。陈寨见状说:"他这病已经进入心脏了。"陈寨在堂屋中设置法坛,他告诫人不得偷看。到了夜晚,陈寨捉住苏子,把他劈成两半,悬挂在堂屋的东墙上,把他的心挂在北面的房檐下,才开始在堂屋中作法。这时悬挂着的心,被狗叼去吃了。寨找不到心,又惊又怕。他拿着刀在地上来回走了几趟,就出门而去。主人并不知道,以为他还在作法。一顿饭工作,陈寨拿着心回来,放在病人腹中。然后他披头散发连声喝叱,苏子被剖开的肚子就合上了。不久之后,苏猛的儿子明白过来了,但是口中连呼:"递铺!递铺!"家里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在这天,离苏家几里以外的地方,有一个驿吏手里拿着公文,死在了道傍。当初南中的驿路,二十里设一驿站,名叫递铺,驿吏拿着符牒,依次传递,快要到前一个驿站时,就连喊:"递铺",让这个驿站的人早有准备。原来是陈寨取走了驿吏的心救活了苏猛的儿子。苏猛的儿子的病就好了,和原来一样。
1 w. v- Q# |0 h 8 A0 j! T7 A. i3 B

3 I, }, b- K; K" @ - H! I6 _4 _  e! X

. U8 \$ {3 c, |0 `6 a: S0 e & C$ x' i( v% [3 F
陶俊
: M2 A/ p& R5 h) J# t: s1 c江南吉州刺史张曜卿,有傔力者陶俊性谨直。尝从军征江西,为飞石所中,因有腰足之疾,恒扶杖而行。张命守舟于广陵之江口。因至白沙市,避雨于酒肆。同立者甚众。有二书生过于前,独顾俊。相与言曰:"此人好心,宜为疗其疾。"即呼俊,与药二丸曰:"服此即愈。"乃去。俊归舟吞之。良久,觉腹中痛楚甚,顷之痛止,疾亦多差。操篙理缆,尤觉轻健。白沙去城八十里,一日往复,不以为劳。后访二书生,竟不复见。(出《稽神录》)
* O+ [1 ?# |& R+ w. M4 ~) i【译文】
* l) J& z8 g0 O5 @/ r% U江南吉州刺史张曜卿,有一个仆从名叫陶俊性格谨慎直爽,曾参军征讨江西,被飞石击中,因此腰、脚都留下了残疾,长期拄着拐行走,张曜卿就让他在广陵渡口看守船只。借机到白沙市去,因遇雨,在酒馆内避雨。同时站在那儿避雨的人很多。这时有两位书生,从面前经过,唯独注意陶俊。他俩相互谈论着,说:"这个人心眼好,应该给他治病。"于是招唤陶俊,给他两丸药,说:"服了它,你的病就好了。"说完就走了。陶俊回到船上把药吃了,过了半晌,觉得腹中痛得很厉害。又过了一会儿不痛了,病也好了许多。操篙解缆,觉得特别轻健。白沙离城八十里,陶俊一天走个来回,也不觉得累。后来陶俊访寻二位书生,竟没有再见到他们。 . w$ v* R: k) n# c

& R! G' w3 p) a8 A* J0 `% P   m/ P+ g; o5 ~& g/ y4 U8 {. z; n; J

& s5 K4 L. ~! C) C) |
/ r# D% V2 B9 |3 L
% h. Y: T6 o" N. `$ a* I2 V3 P6 S张易
3 S& L+ P$ r0 s( o; [$ n6 @江南刑部郎中张易少居菑川。病热,困惙且甚。恍惚见一神人长可数寸,立于枕前。持药三丸曰:"吞此可愈。"易受而亟吞之,二丸嗛之,一丸落席有声。因自起求之不得。家人惊问何为,具述所见,病因即愈。尔日出入里巷,了无所苦。(出《稽神录》)
- m) S+ g$ j7 b1 r. D. K1 A4 Z【译文】 7 f0 K+ ^. K# q( t/ c1 w7 u* w
江南刑部郎中张易年轻时住在菑州。因患病身体发烧,感到特别疲劳困倦,恍惚之间见一位约几寸长的神人,站在枕前,手里拿着三丸药,说:"吃了这个,病就可以好了。"张易接过来忙吞下,两丸药衔在嘴时,一丸药掉落在床席上发出声响。于是张易起来去找,没有找到。家人吃惊地问他干什么?他把刚才发生的一切一一告诉了家人。他的病也马上就好了。当天他出入街巷,一点病痛都没有。 % O0 P: Q# \: D5 F6 a
/ q! l# I0 N  b+ \! i# x8 F
5 C7 a! s" ~. O" b: z& \

2 u$ ~5 v* y& v+ _% W
% {& A( `2 A# `" L
; n2 z, |+ `! o2 B& J广陵木工 9 n  M$ K2 G% f( J) ^1 Z2 N% n
广陵有木工,因病,手足皆拳(拳原作举,据明抄本改)缩,不能复执斤斧。扶踊行乞,至后土庙前,遇一道士。长而黑色,神采甚异。呼问其疾,因与药数丸曰:"铒此当愈,旦日平明,复会于此。"木工辞曰:"某不能行,家去此远,明日虽晚,尚未能至也。"道士曰:"尔无忧,但早至此。"遂别去。木工既归,铒其药。顷之,手足痛甚,中夜乃止,因即得寐。五更而寤,觉手足甚轻,因下床,趋走如故。即驰诣后土庙前。久之,乃见道士倚杖而立。再拜陈谢。道士曰:"吾授尔方,可救人疾苦。无为木匠耳。"遂再拜受之。因问其名居。曰:"吾在紫极宫,有事可访吾也。"遂去。木匠得方,用以治疾,无不愈者。至紫极宫访之,竟不复见。后有妇人久疾,亦遇一道士,与药而差。言其容貌,亦木工所见也。广陵寻乱,木工竟不知所之。(出《稽神录》) 1 _8 N6 I& s4 p5 L' U3 C
【译文】 , p! L  F; a3 {
广陵有一位木工,因为有病,手和脚全都拳屈着,不能再拿斧子了。只好扶着特制的踊鞋上街乞讨。一天,行乞到后街土庙前,遇见一位道士。那道士身材高大,面堂黝黑,神采丰异。招呼木工,问他是什么病,然后给他几丸药说:"吃了这几丸药就能好。明天天大亮的时候,我们再在这里见面。"木工推辞说:"我不能行走,家离这里很远,明天约定的时间虽然很晚,但我还是不能走到这里。"道士说:"你不要担心,只要你早点到这就行。"说罢离去。木工马上回到家里,吃了药,不一会儿,手脚痛得特别厉害。到了半夜就不痛了。因此很快睡着了。五更时分木工醒了,感觉手脚特别轻快。于是下床,试一试,无论是疾走,还是慢走都和过去一样。他立刻飞奔到后街土庙前,等了好半天,才见道士倚杖站在那里。木工重又拜谢道士。道士说:"我传授给你秘方,可以救人疾苦。不要做木匠了。"木工再次拜谢道士,接受秘方。木工问道士姓名,居住何处。道士说:"我住在紫极宫,有事可以找我。"说完离去。木匠得到秘方,用它来治病,没有治不好的。木工到紫极宫拜访他,竟然没有再见到道士。后来有一位妇人病了很长时间,也遇一道士,给了她药,吃了病就好了。听妇人说,那道士的容貌,也是木工所见的那位。木工找遍广陵,竟没有找到那位道士。 , A* ~; {, c& G1 c; j, N+ }
0 _3 G  N8 P: ]6 G* t) T* {  E

! @8 K  |( k; X0 [1 |+ R & N8 H9 O. \. B& u

9 |  M7 v- s8 r3 h! C  s' S 3 U5 J* k( ~4 _) {, l8 [
飞盅 江岭之间有飞盅,其来也有声,不见形,如鸟鸣啾啾唧唧然。中人即为痢,便血,医药多不差。旬日间必不救。(出《朝野佥载》) 8 A: D! L+ i. n- U5 S4 o
【译文】 . N5 v! n, f3 s, n
长江与岭南之间有飞盅,它来的时候带着声响,却看不见它的踪影,象鸟叫似的啾啾唧唧。人中了飞盅立刻得痢疾,便血,医药大多都不能治好。十多日一定丧命。 2 K6 q" F0 h6 g5 E; D6 f
! F4 U0 l; \$ {  Z' _! @/ J) R

% z& a( [- {& |( L* Q' N " W- B+ G# L) N  j* d, @$ p
" w& d$ I% B4 P* u
: E- F5 H7 \9 A% q1 U
菌毒 % b6 B, ], ]# w! i. [
岭南风俗,多为毒药。令老奴食治葛死,埋之。土堆上生菌子,其正当腹上,食之立死。手足额上生者,当日死。旁自外者,数日死。渐远者,或一月两月。全远者,或二年三年。无得活者。惟有陈怀卿家药能解之。或有以菌药涂马鞭头马控上,拂着手即毒,拭着口即死。(出《朝野佥载》) # i% y1 z: f$ v4 m3 u: ^; c
【译文】 & t& q) T- f+ X9 g# t; T! e
岭南的风俗,多制毒药。让老奴吃毒草野葛,死后埋掉。土堆上生菌子,菌子正生在腹部位置上的,吃了立刻就死。生在手、足、额部位上的,吃了,当天死。生在旁边远一点的几天之内死。渐远的,一个月或两个月死。最远的,或二、三年内死。没有能活着的。只有陈怀卿家制的解药能解这种菌毒。如果有人将菌毒涂在马鞭鞘、马控上,碰着手就中毒,沾上嘴立刻就死。 . S: C0 N9 X( {5 o
- B# [' Z3 H' l6 ]
) A9 x; O! B) O& D# m8 C' O
( v8 [1 X7 n2 t, N

4 d2 t+ \- L6 q9 l) K0 q" M- Y
; v. Y2 i2 H" I7 Z7 Z: {. n1 A田承肇 3 P# T3 ?3 S' k2 r0 u
王蜀将田承肇常领骑军戍于凤翔。因引骑潜出,解鞍憩于林木之下。面前忽见方圆数尺静地中,有小树子一茎高数尺。并无柯叶,挺然而立,尤甚光滑。肇就之玩弄,以手上下摩娑。顷刻间,手指如中毒药,苦不禁。于是鞭马归营。至,臂膊已粗于桶。时有村妪善禁,居在深山中。急使人召得,已将不救。妪曰:"此是胎生七寸蛇戏处,喷毒在树木间。扪者树枝立合,致卒。肇曰:"是也。"急使人就彼劚之。果获二蛇,长六七寸。毙之。妪遂禁勒。自膊间趁,渐渐下至于腕,又併趁入食指,尽食指一节,趁之不出。蹙成一球子许肉丸。遂以利刀断此一节,所患方除。其断下一节,巨如一气球也。(出《玉堂闲话》)
- ^- v- z" H6 ?. O: b; O【译文】
8 X) _5 v( v0 K, K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将领田承肇曾带领兵戍守在凤翔。一次因带领骑兵秘密外出执行任务,在小树林中解马下鞍休息时,田承肇忽然看见面前方圆几尺洁净的地方中,有一棵几尺高的小树,没有枝叶,直挺挺地立在那儿,显得特别光滑。田承肇顺手玩弄它,用手上下抚摸。立时,手指象中了毒药似的,疼痛不止,于是他骑马回营。回到营中时。他的臂膊已经肿得象桶那么粗了。当时有个乡村老太太擅长禁咒之术,她住在深山中,田承肇急忙派人把她召来。这时田承肇已经快要不能救治了。老太太说:"这是胎生七寸蛇玩耍的地方,它的毒汁射在林间的树木上,摸着树的人立刻和树一样,也中上蛇的毒汁,可以遭至死亡。"田承肇说:"是啊。"他忙派人在那个地方挖掘。果然挖到两条长六、七寸的小蛇,把它们弄死了。于是老妇人施行禁咒之术。先从臂膊间开始赶,慢慢下手到手腕处,又一并赶到食指间,最后全部赶到食指最末的一节,就赶不出去了,收缩成一球肉丸。于是用快刀割断了这一节食指,病患才除掉。被割断的这一节食指,大得象一个气球。 8 }: h8 T2 m$ n: `* s
9 @* u. G6 P% P1 d5 f& C" U

3 F0 B) R- F- j7 x) j' R   W% H4 ~4 `% ], s- h% z  E: g% z
% _  N: T$ X+ |
3 O0 E% B3 l4 T) P7 W& J
蛇毒
0 W6 K% T2 X! S% i3 p5 |赵延禧云:"遭恶蛇虺所螫处,帖之艾炷,当上灸之,立差。不然即死。凡蛇啮即当啮(即当啮三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处灸(灸原作久,据明抄本改)之,引去毒气,即止。(原缺出处,今见《玉堂闲话》)
2 S8 V! {3 g1 ]8 y【译文】 ! ?+ t# y& O7 t. L- K4 d6 s: |. l
赵延禧说:"遭到蝮蛇咬伤的地方,贴上艾炷,马上灸烤,立刻就能好。不然,就得等死。凡是被毒蛇咬伤,应该立即在被咬伤的地方灸,引去毒汁,就可以了。
8 P) \& s4 c4 `! D; {3 }$ k
5 i4 z' W/ d0 W% p* s$ a+ g : G' H" i& [8 L( c
5 G5 ]  P) e  f
9 v+ N1 P0 M8 W7 W; {  [; |
5 N  h. H7 E, y9 \
冶葛鸩
5 r* `; i2 b& U& f6 P) r4 m5 J. a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处,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鸩鸟食水之处,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为鸩食蛇之故。(出《朝野佥载》) * m$ Y0 K+ K, w7 L' z6 q9 i
【译文】
3 T4 R) N# I/ M  h  p野葛吃了就得死。生长野葛的地方,就长有白藤花,它能解野葛的毒。鸩鸟饮水的地方,就有犀牛,犀牛不洗角的地方,生物喝了这水一定得死。因为鸩鸟吃蛇的缘故。 / z4 Q1 A7 a+ s6 N( o
6 M( c9 v: c+ Y0 V7 Y/ d* L/ U
# @2 `; {' u  ]6 o( s
# Q. e$ T/ L8 E( ^8 w- Y

, q% U  f0 z. {4 Z 2 H6 ~; q/ K7 }% H
杂说药
  I" B0 C! X, N- i医书言虎中药箭,食清泥;野猪中药箭,豗荠 而食。雉被鹰伤,以地黄叶帖之。又礜石可以害鼠。张鷟曾试之,鼠中毒如醉,亦不识人,犹知取泥汁饮之,须臾平复。鸟兽虫物,犹知解毒,何况人乎!被蚕啮者,以甲虫末傅之;被马咬者,烧鞭鞘灰涂之。盖取其相服也。蜘蛛啮者,雄黄末傅之;筋断须续者,取旋覆根绞取汁,以筋相对,以汁涂而封之,即相续如故。蜀儿奴逃走,多刻筋,以此续之,百不失一。(出《朝野佥载》)
8 f# L0 j  O- R. O& W$ s【译文】
% i0 G& A* }& k, {- d医书中说,虎中了药箭,吃清泥;野猪中了药箭,撞蒺藜并吃它。雉鸡被鹰弄伤,用地黄叶贴在伤口上。又,礜石可毒死老鼠。有个叫张鷟的人曾经做过试验。老鼠中了毒,就象喝醉酒一般,也不能辩别人,但却知道寻找泥汁喝,一会就恢复了平静。鸟兽虫物,还知道解毒,何况人呢!被蚕咬的人,用甲虫末敷伤口;被马咬的人,将鞭鞘烧成灰涂在患处。都是取他们相克的作用。被蜘蛛咬的人,将雄黄末敷在伤口上。筋断了,须接续的,取来旋覆根绞取它的汁液,把筋对上,涂上汁液,包扎好,就能接上,与原来一样。蜀地的奴隶逃跑时,许多磕断了筋的人,用这种方法接治,一百个人没有一个不好的。 ; T$ G$ h1 F. y5 A4 P

( O6 T# \; N! D
/ N: Y: \$ O. }/ E7 A 7 k& {* T5 [$ _3 {
7 |4 ~  T8 o3 |2 B! g+ }- T2 R6 l

% Y1 b# c0 o) ~' ?异疾
  u* ?. x$ J0 ?, P/ V1 n# }9 K+ U% x$ B绛州僧
* F" v4 Q. H# o2 F* n永徽中,绛州有一僧病噎,都不下食。如此数年,临命终,告其弟子云:"吾气绝之后,便可开吾胸喉,视有何物,欲知其根本。"言终而卒。弟子依其言开视,胸中得一物,形似鱼而有两头,遍体悉是肉鳞。弟子致钵中,跳跃不止。戏以诸味致钵中,虽不见食,须臾,悉化成水。又以诸毒药内之,皆随销化。时夏中蓝熟,寺众于水次作靛,有一僧往,因以少靛致钵中,此虫恇惧,绕钵驰走,须臾化成水。世传以靛水疗噎疾。(出《广五行记》)
3 B( |  H0 m# a4 U8 [【译文】
: X! G' T, @4 Z6 b2 x% F' V唐高宗永徽年间,绛州有一个和尚得了噎病,咽不下食物,病了好几年。临死时,告诉他的弟子说:"我气绝之后,可以剖开我的胸部和咽喉,看看有什么东西,要知道其中的因由。"说完就死了。弟子依照他说的剖开了胸腔和咽喉,从胸中取出一个东西,形状象鱼,但有两个头,满身全是肉鳞。弟子把它放在钵中,它不停地跳跃。弟子象玩似的把食物放在钵中,虽然没看见它吃,但不一会儿,食物全部化成了水。又把各种毒药放进钵中,全都跟随着溶化了。当时正值仲夏蓝草成熟季节,寺院附近的群众在水边作蓝靛,有一和尚去了水边,随便带回了少许蓝靛,把它放在钵中。这虫很害怕,绕着钵不停地奔跑,一会化成了水。后来,世间就流传着用蓝靛治疗噎病。 ' U/ i* M  t, M$ m) p. m) l
8 S: k* R2 V! V$ f; B
4 @/ ?1 e9 A* ]- J! I
+ \/ n/ y  h& k$ u1 a# d

+ C9 B+ W4 w1 J7 D, [4 O
4 m/ F' E' l4 V. k2 B崔爽
, V+ L( s: q9 p永徽中,有崔爽者。每食生鱼,三斗乃足。于后饥,作鲙未成,爽忍饥不禁,遂吐一物,状如虾蟆。自此之后,不复能食鲙矣。(出《朝野佥载》)
9 O0 k6 B4 w' T- _$ }& F1 A【译文】 # u! \( Q( ^! L7 f
唐高宗永徽年间,有位叫崔爽的人。每次吃生鱼片,三斗才够。后来,有一次饿了,未做成生鱼片,崔爽忍不住饥饿,就吐出一个东西,形状象蛤蟆,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吃生鱼片了。 " }; v6 \( G2 }$ ~' L- n3 A4 _4 i
% N4 k. V" ?6 }
9 |0 L' j0 a5 v% \9 U
( m+ v( _4 ^% u
" ~) H2 J8 V  G$ T

% |5 W' o! ^5 l3 `$ d* w刘录事
4 w+ ]9 Q# o: ?. k! V  M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尝言鲙味未尝果腹。邑客乃网鱼百余斤,会于野庭,观其下箸。刘初食鲙数碟,忽似小哽,因咯(咯原作壳,据明抄本改)出一骨珠子大如豆。乃置于茶瓯中,以碟覆之。食未半,怪覆瓯碟倾侧。举视之,向骨珠子已长数寸如人状。座客竞观之,随视而长,顷刻长及人。遂捽刘,因相殴流血。良久各散走,一循厅之西,一转厅之左,俱乃后门,相触,翕成一人,乃刘也。神已痴矣,半日方能语。访其所以,皆不省之。刘自是恶鲙。(出《酉阳杂俎》)
* E( [9 b  ?6 B2 c' A; o【译文】 " ^0 {& W: b5 f5 f
和州刘录事,唐代宗大历年间辞官弃职,住在和州旁县。他每顿能吃好几个人的饭,尤其能吃生鱼片。他曾说,他吃生鱼片从来没有吃饱过。邑客就打了一百多斤鱼,在外面的庭院中集会,观看他吃鱼。开始,刘录事吃了几碟生鱼片,忽然好象有点噎住了,于是"咯"了一下,吐出一个豆粒大小的骨头珠了。他随手放在茶盅里,用碟盖上。还未吃到一半,他奇怪盖在茶盅上的碟倾到了一边,就拿起来看,方才那颗骨珠子已经长了好几寸,象人的形状似的,在座的客人都争抢着观看。骨珠随看随长,不一会儿就长到人那么大。于是揪住刘录事,两个人相互欧斗,打出了血。过了许久,两个人各自走开。一个顺着大厅向西面走,一个转到大厅的左边,都走到了后门,两人相接触,合成了一个人,就是刘录事。这时他的神情已经呆痴了,半天才能说话。问他是怎么回事,全然不知,从此,刘录事厌恶吃生鱼片。
/ d, x; \6 C& X7 z3 E
; ~+ [  ]9 S9 W% K1 d1 \- A
5 j6 z$ K6 r: \; l 7 N- ?8 l, W2 }

- X9 j" g* X- a- G( ]0 {( r 0 L4 @4 P8 a7 O# j$ O- P
句容佐史
: J  E) J7 I  ]9 @3 D# i! K( v句容县佐史能啖鲙至数十斤,恒吃不饱。县令闻其善啖,乃出百斤,史快食至尽。因觉气闷,久之,吐出一物,状如麻鞋底。县令命洗出,安鲙所,鲙悉成水。累问医人术士,莫能名之。令小吏持往扬州卖之,冀有识者。诫之:"若有买者,但高举其价,看至几钱。"其人至扬州,四五日,有胡求买。初起一千,累增其价。到三百贯文,胡辄还之。初无酬酢。人谓胡曰:"是句容县令家物,君必买之,当相随去。"胡因随至句容。县令问此是何物,胡云:"此是销鱼之精,亦能销人腹中块病。人有患者、以一片如指端,绳系之,置病所。其块既销。我本国太子,少患此病,父求愈病者,赏之千金。君若见卖,当获大利。"令竟卖半与之。(出《广异记》)
4 f: S8 k/ ^% _( d% T, v1 Y【译文】 0 R  s/ x3 y( ~0 N
句容县佐史每次能吃生鱼片几十斤,总也吃不饱。县令听说他能吃,于是拿来一百斤生鱼,让他快吃,直到吃完。因为吃得太快,觉得有些气闷,半晌吐出一物,形状象麻鞋底。县令让洗净,放在生鱼片上,生鱼片全变成了水。问了许多医生和术士都叫不出它的名来。县令让小吏拿着到扬州去卖。希望能有认识这种东西的人,告诫说:"若有买的人,要高抬它的价格,看能给到多少钱。"小吏到了扬州,过了四、五天,有个胡人要买。开始要一千钱,一次次往上提价,到三百贯文钱时,胡人还价。交易始终没有谈成。有人对胡人说:"这是句容县令家的东西,你一定要买,应该跟他走。"胡人就跟随小吏到了句容县。县令问胡人,这是什么东西,胡人说:"这是销化鱼的精灵,也能消融人腹中的病块,有患病的人,用象手指尖大的一片,用绳系上放在病处,那个病块就化了。我本是国中的太子,小时候得了这种病,父亲为寻找能治这种病的人,悬赏黄金千两。你要是肯卖给我,能获大利。县令最后卖给他一半。
) X/ {6 S6 E6 h9 I1 k  s6 u+ J2 t 4 F3 N- m4 Q. f
  N% p6 |* a1 O' E0 @4 k7 \: }
! W; o, I5 c, {7 J

9 n0 a  T$ b8 t& d 1 Z! |* L" [8 w" e# I! T
崔融 & K$ S- ]; W! q7 D
唐国子司业知制诰崔融病百余日,腹中虫蚀极痛不能忍。有一物如守宫,从下部出,须臾而卒。(出《朝野佥载》) 1 ]) }$ A7 t9 i+ y, s6 g
【译文】 1 u; \  m7 F2 |
唐朝时,国子司业知制诰崔融,有病一百多天了,肚子被虫蛀食,痛得不能忍受。有一个象壁虎似的东西,从肛门出来,不一会儿就死了。
3 b% `8 ~6 f4 I% S: A* F) C# Y
; b: X8 R" r4 E
: c) S" p" H* Q- Y( o% \: V  G * O' d5 Y9 B1 c. w6 ]

# T  l. g2 G. c 9 v2 |% c4 C9 n. d. [8 q) U
刁俊朝 2 y$ t  [0 N! j; z7 v) y( u
安康伶人刁俊朝,其妻巴妪项瘿者。初微若鸡卵,渐巨如三四升瓶盎。积五年,大如数斛之鼎,重不能行。其中有琴瑟笙磬埙篪之响,细而听之,若合音律,泠泠可乐。积数年,瘿外生小穴如针芒者,不知几亿。每天欲雨。则穴中吹白烟,霏霏如丝缕。渐高布散,结为屯云,雨则立降。其家少长惧之,咸请远送岩穴。俊朝恋恋不能已,因谓妻曰:"吾迫以众议,将不能庇於伉俪。送君于无人之境,如何?"妻曰:"吾此疾诚可憎恶。送之亦死,拆之亦死。君当为我决拆之,看有何物。"俊朝即磨淬利刃,挥挑将及妻前。瘿中轩然有声,遂四分披裂。有一大猱。跳跃蹋而去。即以帛絮裹之,虽瘿疾顿愈,而冥然大渐矣。明日,有黄冠扣门曰:"吾乃昨曰瘿中走出之猱也。吾本猕猴之精,解致风雨。无何与汉江鬼愁潭老蛟还往,常与觇船舸将至,俾他覆之,以求舟中餱粮,以养孙息。昨者太一诛蛟,搜索党与,故借君夫人蝤蛴之领,以匿性命。虽分不相干,然为累亦甚矣。今于凤凰山神处,求得少许灵膏,请君涂之,幸当立愈。"俊朝如其言涂之,随手疮合。俊朝因留黄冠,烹鸡设食。食讫,贳酒欲饮,黄冠因转喉高歌,又为丝匏琼玉之音,罔不铿锵可爱。既而辞去,莫知所诣。时大定中也。(出《续玄怪录》) 0 S$ L. Z0 t( t! d, p
【译文】 . Q; c2 s- X( E4 H9 E( y" ]/ q/ A
安康有位演奏乐器的艺人叫刁俊朝,他的妻子巴氏女脖子上长个瘤子。开始只有鸡蛋大,渐渐长到能装三、四升酒的容器那么大,过了五年,大到象能装几十斗东西的鼎那么大,重得不能走路。瘤子里面有琴、瑟、笙、磬、埙、篪诸多乐器的演奏声,仔细听,很附合音律,清越动听。又过了好几年,瘤子外面生出象针芒样的小穴,不计其数。每到天要下雨时,穴中吹出白烟,霏霏如丝如缕,渐渐向高处飘散开去。集结成云气,雨就立刻降下来了。他家的老少都惧怕这个大瘤子,全都请求把她送到远处山洞里。刁俊朝恋恋不舍,就对妻子说:"我迫于大家的意见,不能看在夫妻的情分上保护你,我送你到没有人的地方去,怎么样?"妻说:"我的病确实令人憎恶,送我走,我也是死,拆开它,我也是死。你就给我拆开它吧,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刁俊朝立即磨快刀,挥刀到妻子面前欲挑,就在这时,瘤子中轰然作响,响声未落,瘤子破裂四散分开,一只大猱猿跳跃着离开。夫妻二人立刻用帛絮把伤口包扎好。虽然大瘤子立刻消失了,可是他妻子也昏迷不醒病情加重了。第二天,有位道士前来叩门,说:"我就是昨天从瘤子走出来的猱猿。我本是猕猴精,通晓风雨。不知为什么就与汉江鬼愁潭的老蛟相交往了,常和他们一起窥视江中船只行来时,乘机把船倾翻,弄到船中的粮食等物。来供养子孙,繁衍后代。前些年天神太一诛杀鬼愁潭老蛟,搜索他的党羽,我无处躲藏,所以就借你夫人的美项,以藏性命。虽然与你们毫不相干,但是拖累了你们这么多年,今天我在凤凰山神那里要了一点灵膏,请您把它涂在伤口上,希望能立刻就好。"刁俊朝按照他说的给妻子涂上了灵膏,药刚涂上,疮口就愈合了。于是刁俊朝挽留道士,烹鸡摆饭招待他,吃完后,主人赊来了酒,正要饮,道士就转动歌喉,放声高唱,接着又做笙、竽、丝弦等美妙动听的乐音,无不铿锵悦耳。不多时道士就辞别而去,不知他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是大定年间的事。 # ~/ F$ i# M6 O: _' k- A5 k2 D! l7 ?* x

. D4 U. V. o1 ~8 ] 0 B3 V+ }; k- ]8 j% w8 P& w: z
. s2 u% k; e, u" {& `4 G& T
- H6 W; \. X6 n' T

- K5 ?1 p8 h" v! R李生
4 {. f4 m. t5 U- _8 n天宝中,有陇西李生自白衣调选桂州参军。既至任,以热病旬余。觉左乳痛不可忍,及视之,隆若痈肿之状,即召医验其脉。医者曰:"脏腑无他,若臆中有物,以喙攻其乳,乳痛而痈不可为也。"又旬余,病甚。一日痈溃,有一雉,自左乳中突而飞出,不知所止。是夕李生卒。(出宣室志) 4 U/ w/ o" z+ S) B
【译文】
  e5 w. Z+ e1 N" g唐玄宗天宝年间,陇西有位叫李生的,从平民调选任桂州的参军。李生到任后便染上了热病,已经十多天了。感觉左乳疼痛难忍,看时,见肿起一病,他立刻找医生验脉。医生说:"五脏六腑里没有别的什么,如果胸中有东西,用嘴攻击你的乳,乳就痛,但痈不能动呵。"又过了十多天,李生病势加重。一天,痈溃烂了,有一只雉鸡从左乳中突然飞出来。不知落在了那里。这天夜里,李生就死了。 " w1 l0 F( m, \0 R& M" g7 l4 u: |
7 A& F/ e4 c  q* N* ^9 O' N

; d% C. y/ q2 e& @ ' K+ P3 R% m% B, ]; M

, l; L4 i. i5 Z$ j3 H
/ m# F: L9 X/ [+ S/ h  t魏淑
5 B& p8 @1 Y  ^0 c' `大历中,元察为邛州刺史。而州城将有魏淑者,肤体洪壮,年方四十,亲老妻少。而忽中异疾,无所酸苦,但饮食日损,身体日销耳。医生术士,拱手无措。寒暑未周,即如婴孩焉,不复能行坐语言。其母与妻,更相提抱。遇淑之生曰,家人召僧致斋。其妻乃以钗股挟之以哺,须臾,能尽一小瓯。自是日加所食,身亦渐长,不半岁,乃复其初。察则授与故职,趋驱气力,且无少异。后十余年,捍蛮,战死于陈。(出《集异记》) ( x, z# u4 H" v9 d3 ^5 T
【译文】
$ N$ |2 L$ x+ k  X- N唐代宗大历年间,元察任邛州刺史。州城将中有一个叫魏淑的人,身体高大健壮,年方四十岁,双亲年事已高,妻子尚年轻。忽然,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身体并没有什么疼痛,只是饮食一天天渐少,身体一天天变小,医生术士都毫无办法。不到一年,就象一个婴儿那么大了。不能行走,不会坐立,也不会说话。他的母亲和妻子,轮换着抱他。到魏淑生日这天,家人召来位僧人设斋祈祀,他的妻子用钗股挟食物喂他,不一会儿,能吃完一小钵。从这一天起,一天比一天吃得多,身体也一天天长大,不到半年,就和原来一样了。元察又授给他原来的职位,或疾走,或策马驰驱,仍然和过去一样有力气。以后的十多年中,他强捍勇猛。最后战死在陈地。 + E; M: Y6 w/ V
/ O  J- f& W; u

+ j  i* t6 h2 g
0 x3 z+ o6 |5 U
  y8 o4 Z! J; v& O 1 Y- P7 v: r+ I: q! [/ b- l
皇甫及 : ^- k" N' V6 K6 o* X
皇甫及者,其父为太原少尹,甚钟爱之。及生如常儿,至咸通壬辰岁,年十四矣,忽感异病。非有切肌彻骨之苦,但暴长耳。逾时而身越七尺,带兼数围,长啜大嚼,复三倍于昔矣。明年秋,无疾而逝。(出《三水小牍》)
7 D2 h" j6 [, _+ M* B6 N【译文】
7 L% `( I% r0 p6 H皇甫及,他的父亲任太原少尹,特别钟爱他。皇甫及出生的时候,和平常的孩子一样。到唐懿宗咸通壬辰年,他十四岁时,忽然得了怪异的病。不是有切肌透骨的疼痛,但是猛往上长,过了些时候,身体就超过了七尺,腰带加长好几围,特别能吃能喝,饭量是过去的三倍。第二年秋天,没有病就死了。
2 B, e$ m: j. O; x! X% E
7 Q7 ]; n% N! B7 p  Q% V 5 ?' t# P- U* H- T" J& S

8 m2 q2 [. R, t1 v2 p& L + f9 _/ h* t2 E$ X4 M' o7 L' Q; L5 f

9 K3 b+ v+ U! m/ X! x3 ]王布
; X* D3 s6 w( E# t! ]永贞年,东市百姓王布知书,藏钱千万,商旅多宾之。有女年十四五,艳丽聪悟。鼻两孔各垂息肉,如皂夹子,其根细如麻綖,长寸许,触之痛入心髓。其父破钱数百万治之,不差。忽一日,有梵僧乞食,因问布:"知君女有异疾,可一见,吾能止之。"布被问大喜。即见其女,僧乃取药色正白,吹其鼻中。少顷摘去之,出少黄水,都无所苦。布赏之百金,梵僧曰:"吾修道之人,不受厚施,唯乞此塞肉。"遂珍重而去,势疾如飞。布亦意其贤圣也。计僧去五六坊,(坊原作切,据明抄本改)复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骑白马,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布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悦曰:"马小蹶足,竟后此僧。"布惊异,诘其故。曰:"上帝失乐神二人,近知藏于君女鼻中。我天人也,奉命来取,不意此僧先取之,当获谴矣。"布方作礼,举手而失。(出《酉阳杂俎》) , Y3 V% b' {" f( K
【译文】
* m$ l* S+ ~8 F- w- Q/ l唐顺宗永贞年间,长安东街有一位叫王布的普通百姓,知书达礼,家财千万,臣商大贾都敬他为上宾。王布有一个女儿,十四、五岁,艳丽聪敏。她鼻的两孔各垂一条息肉,象皂荚子,根细如麻线,长一寸多,碰一下,钻心般疼痛。她的父亲花掉几百万钱为她治疗,一直没治好。忽然有一天,一位印度僧人来讨饭,问王布,说:"我知道你女儿有怪异的病,让我看一下,我能治。"王布听僧人问很高兴,立刻让见他女儿。印度僧人取纯白色药末,吹到他女儿的鼻孔中去。过一会儿,摘去息肉,出了一点黄水,毫无痛苦,王布赏给僧人一百两黄金。印度僧人说:"我是修道的人,不接受厚礼,只要这息肉。"于是很珍重地收起息肉离去,疾走如飞。王布以为他一定是位圣贤。估计印度僧人未出去有五、六条街坊,又有一位骑白马,面如美玉的少年,叩王布家的门,问:"方才有没有一个胡僧来过?"王布忙把少年请进屋内,详细进述了印度僧人为他女儿摘除鼻中息肉的事情。少年听后叹了口气,不高兴地说:"我的马小跑得慢,竟然落在这个僧人的后面。"王布很惊异,问是怎么回答。少年说:"天帝走失乐神二人,最近得知,那二人藏在你女儿鼻中,我是天上的人,奉命来取,不料让这和尚先取走了,我该受到责罚了。"王布刚要施礼,举手之间,少年不见了。 7 f+ \2 {1 V% z4 B+ k$ e; c( C. l
; ?( ^- W5 P5 O1 W3 @
7 ?, n$ M/ ~% a
. t0 S9 F7 {# K; R# `- U7 T* S7 f

" g, B- f9 M/ ]
4 {' D2 J. _: @- J' L- W4 ~侯又玄
1 r, X* e; C% L5 _, s- ?荆州处士侯又玄,尝出郊,厕于荒冢上。及下,跌伤其肘,疮甚。行数百步,逢一老人。问何所若也,又玄具言,且见其肘。老人言:"偶有良药,可封之,十日不开,必愈。"又玄如其言,及解视,一臂遂落。又玄兄弟五六人互病,病必出血月余。又玄见兄两臂,忽病疮六七处。小者如榆钱,大者如钱,皆或人面。(明抄本此条与下条相连并出《酉阳杂俎》卷十五) 7 k+ }( q- y% a2 h% ^
又江表尝有商人,左臂有疮,悉如人面,亦无他苦。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以物食之,凡物必食。食多,觉膊内肉涨起,疑胃在其中也。或不食之,则一臂瘠焉。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悉试之,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人喜曰:"此药必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出《酉阳杂俎》)
6 c! U) J$ r( {9 L" F【译文】 ) O: s6 Y3 g( g; \" m" f8 X
; {1 Y3 |' m' R2 s' w& S
荆州处士侯又玄,一次去郊处,在荒坟上解手。往下走时,跌了一跤摔伤了肘部,伤势很重。他走出几百步,遇见一位老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痛苦。侯又玄把一切都告诉了他,并把自己受伤的肘部给老人看。老人说:"正好我有好药,可以涂上,包扎好,十日之内不要打开,一定能好。"侯又玄按照老人说的涂上药。包扎好,十天后,拆开一看,这只臂膊掉在了地上。侯又玄弟兄五、六人连续都病了,得病一定出血一个多月。侯又玄看见哥哥的两臂,忽然长了六、七块疮。小的象榆树钱,大的如钱币,全都象人的脸。 8 s3 a# b( o8 ]7 m+ ^4 L6 h
又,江南曾经有一位商人,左臂生了疮,全都象人的脸,也没有什么痛苦,商人象玩似的在它口中滴了几滴酒,它的脸也变红。凡是给它食物,它就吃。吃多了,感觉到臂膊的肉发涨,他怀疑胃在里面。有时不给食物吃,这胳臂就瘦下去。有位擅长医术的人,告诉他用金、石、草、木各种药都试着给它吃。试到贝母时,这个疮脸就皱眉闭口。商人高兴地说:"这种药一定能治这种脸疮。"于是用小苇筒戳毁它的嘴,把药灌了进去。几天以后结成痂,就好了。
9 E9 ~5 ^6 p" ]' K : t# O( s- a/ j' k
, g3 {  ^3 @+ n/ M& ]% P% t

8 e6 D$ x( }, F( W2 C4 B, Q. C# p3 ]7 M% z 3 x+ k7 }+ e- j( ]3 z2 @. m

- F& v  z' L- O; t( v  o/ w, S李言吉 6 O) v; ]& d0 [, ^. C
金州防御使崔尧封有亲外甥李言吉者。左目上脸忽痒,而生一小疮。渐长大如鸭卵,其根如弦。恒压其目不能开,尧封每患之。他日饮之酒,令大醉,遂剖去之。言吉不知觉也,赘既破,中有黄雀,鸣噪而去。(出《闻奇录》)
% g0 S6 j( N  H! x) c【译文】 ; e, S( z7 a; r( y; ~, I
金州防御使崔尧封,有个亲外甥叫李言吉,左眼睛上眼睑忽然骚痒,而且生了一块小疮,渐渐长到象鸭蛋那么大,它的根象弦丝,长期压着眼睛不能睁开。崔尧封每天为他外甥的病忧虑。一天,二人在一起饮酒,崔尧封将李言吉灌醉,用刀割掉他眼睑上的赘瘤,剖开,从里面飞出来一只黄雀,鸣叫着飞走了。
0 P# z; a3 g. y
' r, V; G6 X: g* e& D/ H* C 3 g% Y- W, \9 {4 y, H
% K1 K0 G; l% E7 L

" @* m* Q2 X" G2 F: O- s9 z " A% k! o$ ]1 p7 [* C) E  d. Q
蒯亮
0 @( [: m7 `1 Q# \/ W" e) I- Q处士蒯亮,言其所知额角患瘤。医为割之,得一黑石棋子。巨斧击之,终不伤缺。复有足胫生瘤者。因至亲家,为猘犬所齰,正啮其瘤。其中得针百余枚,皆可用,疾亦愈。(出《稽神录》)
) |; {' h- q5 e% q8 I( z3 ^1 r【译文】
9 G- n' u9 k) r隐士蒯亮,说他知道有人额角上长个瘤子,医生给割开了,得到一颗黑棋子,用大斧子敲击它,始终也没能损坏它一点。还有一个人,小腿上长一个瘤子。一次去亲戚家被疯狗咬了。正好咬在瘤子上。从瘤子里面得到了一百多枚针,全都可以用,病也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6 16:06 , Processed in 0.0515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