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札记(11)从一则《伤寒论》佚文引起的思考8 l" `% ?7 K) P0 e' p
7 a/ Q0 s- L$ t. r. @/ M% d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宜柴胡汤。7 J& ]* F0 l- B
% a2 h0 R$ J) X: h' h 以上为一则《伤寒论》佚文,见于钱超尘先生《伤寒论文献通考》一书所引用的高本《伤寒论》。高本为隋唐以前的流传抄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本条所说的柴胡汤,根据高本与宋本第229、230、231条对照,凡宋本写作小柴胡汤的,高本均作“柴胡汤”,由此可知,这里的“柴胡汤”就是指小柴胡汤无疑。4 ]/ n6 e. `7 j! i
这一条《伤寒论》佚文,说明了两个问题:" I. Y) Z" z& \. Y
首先,由此条可知,小柴胡汤并不是少阳病的主方,所谓“六经铃百病”的说法并不可靠。小柴胡汤的治疗作用实际是宣透郁热,提邪外出。该方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Z/ G4 K- A+ {4 Z F4 S1 y p 其次,小柴胡汤除了可以治疗太阳病、少阳病与厥阴病以外,由本条可知还可治疗阳明病。这就说明,对于经方的运用,必须走从病机原理入手的路子,才能真正的掌握辨治方法,从而面对病症千变而应对无穷。方证对应的方法无异于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看似简便,其实反而缩小了经方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