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2 14: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少年英才,破土而出
“前呼后拥,威风浩。摆头踏,名不小……”在《醉花阴》曲牌中。裴艳玲扮演的齐天大圣出场了…… ) I6 D7 E! k: ^ t8 m# u
' o: A' O: [5 x( B. r& w& z7 i“艺术是辨别善恶的方法之一,也是认识美的方法之一。”列夫.托尔斯泰《1890年日记》 : k3 t: }! B# U5 m
" \0 T/ f" O o# V) U2 F第一次见到裴艳玲,是1960年春天,在南开大学。
" [% D( v. `$ y
' p7 Z3 E+ Z3 g7 q7 j& f x |青年跃进剧团的住地离南开大学不远,演出前由学校接来便宴。因为是1960年,大家吃得很高兴。青年跃进剧团的演员,是全省各地选来的尖子,艺术条件很好,但穿戴都很朴素。我负责接待的饭桌上有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贾桂兰(艺名小金刚钻)。贾桂兰老师人很热情,谈吐大方直爽。宴席间还为大家清唱一段,博得热烈掌声。坐在我身旁的一个孩子却一声不响。经贾老师介绍,我才知道她叫裴艳玲。
" U& ^2 Q ^; W4 C* B( j4 @/ L6 N8 U! @
只见她身穿白布中式褂,个子不高,留短发,中分。面庞清瘦,两眼有神。初次见面,外人往往认为是个男孩子。
6 _& j' u% m! Q$ `2 s
! c0 I& U8 A: ?. U) {! c9 h( E2 p. w我问:“今年多大啦?”
, H6 e7 e- H5 s9 ~' L5 i: w. `' N1 i- q4 F
她答:“十二。” ( T4 P: p& q+ t4 Y: F) E
4 m% F* v- e R“几岁学演戏?”
$ `' J2 Y& i p6 D8 P
. }- @5 l# c! ^ H0 ]- J“从小。”
, |% Y2 u/ e- |4 t0 h
3 p: i# L, s* m“你今晚演什么?” & | ~. M% ~5 Z
/ y- X- d( o& C0 s/ n6 [
“《安天会》。” ; O8 \! S Z& t% X4 w
! E3 }, `' Y' t9 i“听说你跟头翻得很好!”
% c: ~! D' @( S( R! V/ B; U! U; {
8 c' n" V% u' X2 x: F她笑笑不说话。
$ k2 p, U$ o1 D( f' ]8 x7 D) t3 v w/ m
再问什么,基本上都是:笑笑,不说话。给人印象:这孩子太老实,腼腆,不喜交际。
4 Q' r- V& ^, j/ q* o4 \7 q% i6 d& [) w, K$ B* W
等到晚上演出,印象就大不一样了。裴艳玲扮的孙悟空一出场,就满堂有彩。一曲《醉花阴》:
' g. ?" b$ R0 I
- H9 T: o* {2 C8 a“前呼后拥,威风浩,
8 \ [' g2 M/ f( b Y$ c& z" s
' D! Z- y: v/ Z1 u$ P摆头踏,声名不小。 ) y# y! n4 H1 [$ J: E
% N! b% `! [% t穿一件,蟒龙袍, ) w3 k! g6 N2 c6 A, r; \" o
?# X% N/ H' h# Y& S a1 H( @1 B X
戴一顶,金花帽。
& d0 B+ f+ k% e0 U* ~# P H& j3 Y, Z5 M' Q
俺可也摆摆摇摇,玉带围腰; 2 c7 E" l$ x+ U/ N/ V$ f) ?: P' D
4 V' R2 j( \/ ^% S7 I" s9 G* K
且消受,爵厚官高。 4 k7 r3 {9 c5 [- C- V
s: s7 o7 D; S6 j
……” ; Q& N, ~! E- I9 ?3 d: m4 x
( j0 t' l( K6 E, R1 U+ x: E' Q% @+ [
昆曲牌子唱得有滋有味,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已属不易。再加上身段婀娜多姿,矫健自如。腾上窜下,着着有功夫,且富有灵气,就更属难得。
. K$ ~! w* O6 O' o" T+ \4 @. t( l9 s* {! H
说来也怪,那天晚上演的三出戏,事过几年,另两出就记不清剧名了。如今已过四十年,而裴艳玲那晚的一些表演,至今还记忆犹新。 / }) f8 G7 G) N; H& C
, \3 v7 }3 B+ ^+ {8 U同年5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津看了裴艳玲演的《闹天宫》(即《安天会》),也大加赞扬,并接见了她。这位共和国的最高领袖亲切地和她谈话,鼓励她“好好学习,好好演戏。”这使过去一直跑码头。深受基层个别戏班班主欺压之苦的裴艳玲激动不已。她在心里起誓:一定听毛主席的话,苦练本领,大了做一个人民的好演员! & J y7 w4 f {( J; w6 I1 e! y
! V& J5 L2 t3 f- {1 A
我第二次看裴艳玲演出,在当年5月底,月初。地点:天津市干部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是高档地方,内有花园、别墅,还有一个可以演大戏的礼堂。接待首长和外国专家的所在,一般不接剧团公演。青年跃进剧团因为是全省重点剧团,而且又排出第一个新编剧目——《宝莲灯》,因而其首场演出(内部演出)就安排在这里。
' t1 ^, K B2 ^" d: H4 F
) [/ v: J. P" {4 p) F3 x6 x- ^. Y《宝莲灯》是根据传统戏《劈山救母》改编的。而《劈山救母》是很多剧种的看家戏。其中重头戏是二堂舍子和沉香救母。据说改编时遵照领导指示:突出时代精神,舍去二堂舍子,走了舞剧《宝莲灯》的路子。这让不少传统戏观众感到遗憾。同时增加歌舞,计划让青年跃进剧团出国演出(这个愿望直到二十多年后,才由裴艳玲剧团和天津市京剧团实现)。因为是剧团的重点戏,演员阵容安排很好:裴艳玲演沉香,韩淑英演三圣母,田春鸟、周春山演刘彦昌……由张家口青年晋剧团调来的韩淑英,扮相好,基本功扎实。虽然改学河北梆子不久,也唱得声情并茂。她后来又回张家口了,三圣母由齐花坦扮演。
# [. s+ y9 k$ }1 H' Y! y- |2 c& e' a
这个戏,沉香后半场才出场。只听后台一声:“哎嗨!”沉香头戴孩儿发,身穿改良短打小靠衣,足登打鞋上场。随着几句“念,唱”: D% v0 J5 p# }( [( [
2 @& L1 a; S. ~$ H1 K
“随师学艺在仙山,
$ t/ h) W8 |3 M# G
/ B# h- S1 y: |不记寒暑不记年。 ' j$ H2 z) ~+ y1 S4 [
$ w* E' I2 \+ ^
练就动地惊天艺。 % _4 ~ K/ z+ E4 X, X4 F2 Z
: w5 w+ W7 q7 v; I- j敢将乾坤掌上翻! 3 M) {* X; ^( A* ^7 h
& w1 m! n' m# ?2 W; J* d% ?……
7 ]0 l1 R n4 M5 [! w
4 o }2 L* i8 o% ^# r- t壮志凌云,
% a. Z7 d; G' a B% t8 L% ^# m# x( d& B
寒光起精神振奋。
6 {+ @# b: g0 h4 M9 N" B& s
0 G$ }8 {) R7 |% v/ x冷飕飕,白练滚滚,追魄夺魂。” * c9 G! j5 d) { g( |9 d+ _: F
: _5 N. a/ l7 m) s, l1 `
沉香是短打武生应工。但裴艳玲演的沉香,在导演和指导教师的编排下,考虑到沉香是久居深山的十五岁天真少年,演员的一招一式就有了变化。比如“走边”中亮相时,用了个“扫腿旋子单腿转”。这是裴艳玲观摩北京战友文工团男演员练功“跨腿转”,觉得很美,自己和老师研究后变化出来的。这个技巧过去武生行没有用过,是裴艳玲的创造。 ! E9 P- b8 ]0 O( ]
- x- u: e3 X: e. ^: W# t还有,当沉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辞别霹雳大仙前往华山救母时,随着一句“心急似箭华山奔……”只见她在“紧急风”中“虎跳前扑”翻上,绕圆场至中间,拧“旋子”竟六十多个……一下子把全场震住了。雷鸣般的掌声阵阵响起,因为武生演员。拧“旋子”一般走七个,多则十一二个。所以,当裴艳玲拧到十几个时,掌声已如春雷。接着她不停地拧,而且越拧越高,越走越漂亮。台下观众随着她的表演在数数: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掌声、叫好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观众狂热了:看戏几十年,还没见过演员在台上走这么多“旋子”呀!起“份”这么高,落地又轻如羽毛,这功是怎样练出来的?听说还是个女孩子……河北戏剧界出人才了!
( ~, I+ x0 l5 ~7 x9 }* @6 K: [. Y# I6 I
一场戏演下来,十二岁裴艳玲的光彩照亮了整个舞台。
: m) y7 M7 }( U7 g, N( K& f& i5 B8 U$ m8 F
事后我常想:一个演员武功好,虽然不很多。但也不少见。看戏时大家称赞几句:这演员武功很好!真不容易……过后往往淡忘了。为什么惟独裴艳玲的表演,上自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以及文艺界专家,看后一致说好呢?我感觉裴艳玲演戏时,总能激活你的情感沸点,而又恰到好处地给你游刃有余的轻松,让你看得不吃力。第一次看她演《安天会》。觉得这个演员有灵气。第二次看她演沉香,觉得她心中有美感,这美感来自演员的内心:她喜欢这个人物,也喜欢这个舞台。她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愉悦之情都交给了自己扮演的角色和那灯火辉煌的舞台。她的表演,即到强烈的激情之处,也不给人以沉重感,而是轻松、愉快地交给了这片天地和台下的观众。好像在说:你看我多美呀,多高兴呀!你们(观众)难道不和我一起高兴、一起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吗?这种情绪的传递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似乎脱离了人间烟火,丝毫不传达:我的生活多么艰辛,练功多么艰苦,排戏多么艰难……她只传达美!而有些演员往往把自己生活中的另一面,也带到舞台上来。让你感到他(她)真的很艰苦、工作很沉重……一旦发现你没有充分领略他这一而时,他(她)会更加强化他(她)的表演:声嘶力竭地喊唱,不留余地地翻打,直到争得部分观众为他(她)鼓掌方止。 # E/ T# Y: A& I% f2 C" \( `( l
1 h! l* C- M( Z0 n) L/ D0 f4 [
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有过多重解释:“艺术是辨别善恶的方法之一,也是认识美的方法之一。”他在为一位作家小说集写的《代序》中,论证了从三个层而来判定所有艺术作品的法则。第一是内容;第二是形式;“第三,从艺术家对自己的对抱着何种程度的诚实态度来看,亦即艺术家对自己所描绘的对象,抱着何种程度的信任。我想,在艺术作品的范围之内,第三点通常是最重要的,它给予艺术作品力量以及强烈的感染力。换句话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感染到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在《艺术论》第五章中他说:“艺术是推进个人以及全人类生活幸福所不可欠缺的一种人际交流的手段,亦即用同样的感情连接每个人的一种手段。”
; H, O. ~3 `8 v* d$ U1 }% A7 h) F( H) r( K% P
难道我们进剧场,不正是为了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和追求美好感情的一种手段吗? 0 h; Q, i2 w0 \/ g, R& v
+ R' |* j g" y9 ~1960年前后,在连续看了上昆、北昆、四川省川剧院和裴艳玲的表演后,我经常想到的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这些艺术见解。我想,这可能是欣赏民族戏曲之花和裴艳玲表演艺术的一串钥匙。
& V, G! J1 ]- Z {; |% Z$ r5 P* r* D2 i
当年的裴艳玲还是个孩子,又没上过几天学,可能还不知道这位世界级的文学家对艺术的这些宏论。但她通过自己的身世,以及对戏剧的全身心投入,体验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气质。
2 L" f2 ^( j5 q5 K9 x; e2 o2 |$ i
( o* b8 _! G8 i V' O5 o# N那晚的演出还有个小插曲:省文化局的一位领导进剧场晚了,戏已经演到第二场。于是,在《宝莲灯》全剧演出结束后,报幕员出来说:应观众要求,从头再演一遍!观众报以掌声。裴艳玲、韩淑英和她们的同事们不辞辛苦。再次登场。我又从头至尾再看了一遍。散场时已凌晨一点。公共汽车停驶,我步行走回学校。
7 y/ W' T5 G( O; |( h4 K. o) E) f9 k8 w9 V9 ~
之后,青年跃进剧团以此剧参加“河北省青少年演员会演”。裴艳玲的表演获得大会的极高赞誉。 ) e8 t) @. t$ T6 Z# `' v% H/ @
* ]) R& \2 T1 n3 W5 ]
同年七月,《宝莲灯》剧组赴福建前线演出,途经上海、南京等地进行了公演。次年春天,该团进京向中央首长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从此,裴艳玲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文艺界和观众知道了:河北出了个女武生——裴艳玲! , T; {# k1 u# ^2 m5 \% M. ~
* T6 Y2 ?, o* `2 Z艺术的感染力是强大而深刻的。四十年后,裴艳玲第二次去福建泉州演出,看戏的一位市领导和几位文艺界人士,还清楚地记得裴艳玲当年在台下穿衣服的样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