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3 14: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 老王婆茶坊说技
! U+ w2 Q$ [ Q4 o, Y. n
2 p' v5 L) T8 l3 R6 S _* } 行也宜,立也宜,坐也宜,偎傍更相宜。---这句形容勾引武松时的金莲真到位。+ D% z& l! D/ e; w) ?: X% T, f. g
6 w3 F2 b# o0 z2 H4 m( y. o6 ]- U, e; M 武松住到哥哥家,早起时金莲的反应就像个合格的妻子,忙进忙出,还不忘叮咛回家吃饭。“三口儿同吃了饭”,多么温馨的早晨,只是为什么是三口儿,不是四口儿,按道理是四个人,吃饭的三口儿到底是哪三口呢?难道迎儿不算人?疑问。
# q7 m" ]5 ]' i2 X5 a o( { * k1 R4 V$ f/ h) H( L9 P+ ?% ^2 U
武松懂些人情世故,当初打老虎的50两银子给猎户分了,现住在嫂子家,拿出银子请了左右邻居,还送给金莲一匹彩色缎子。金莲本对武松有意,欢天喜地地伏侍他,可武松除了感激,半点表示皆无,金莲耐不住了。这天,天公作美,雪下得好,正适合不甘寂寞的女人上演情挑剧情。金莲准备好了道具:酒肉,又在武松房里生了一大盆火;然后让迎儿把门上闩,后门也关好,将闲杂人等隔离清场;让迎儿暖了酒,先是让武松喝酒;然后露胸挑逗,并佐以言语,武松却不加理会,若是寻常人早就就范,武松却是对伦常十分维护,是真汉子,他不时将话题转到武大身上,以此来隐晦提醒金莲注意自己的身份。金莲却与他是全然不同的感受,继续她的情挑大业第三步:主动去触及武松的肩膀,并以言语说明:“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武松终于火了,说明了自己的立场,并加以威胁:“我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能打死老虎的拳头岂是开玩笑的。至此金莲的情挑完全失败。有人说金莲对武松是真情,毕竟他是她第一个想嫁的人。但是无论多真的感情,对象是错的,这份真情就没有结果。张大户染指金莲并将她嫁与武大,埋下了悲剧的根源。
1 {4 O, p8 C, J3 T6 d* D% W3 ~
2 d6 n4 t' ]9 |) x0 c0 P 武大回来后的表现含糊,金莲告状后,武大说:“我兄弟不是这等人,从来老实。休要高声,乞邻舍听见笑话。”后武松离家时又提到怕被人笑话,他怕人笑话谁,弟弟、自己还是金莲?他可能对弟弟也怕,老婆也怕,但相对而言,他更怕金莲,因为她不许他去找武松,他便真的不去找。若是当时他能依着弟弟的强势,直接就休了这个给他戴了绿帽子的、且妄图乱伦常的女人,他会不会就此改变命运?可他的软弱被欺已是惯性,后来爆发时的时机不对,因而迟了一步就丧命黄泉。在这段描写中,金莲提到了迎儿:“便是迎儿眼见,我不赖他。”可见,迎儿在这个家里是被金莲完全掌握的,继女成使女。在那个年代,没妈的孩子可怜,比如迎儿;有妈的孩子也可怜,比如金莲。一句话,女人很可怜。% c$ r8 {+ g2 F
E' @9 ^' W2 C& O
武松马上要离开,以便为潘与西门金风玉露的相逢留出空间。为了和哥哥告别,武松和他们吃了个告别餐。金莲象个花痴,以为武松对自己余情未了。武松已从嫂子对自己的调戏中明白了她的品性,也许没来家住的这段日子,也作了一些调查,总之临走时主要的话题就是让哥哥小心门户,以免篱松犬入。金莲这次完全死心了,心里的位置空出来了,她恼羞成怒地跑下楼了。
8 Y+ T0 L& ]4 i& V# w
5 y; V4 O7 Y8 T( U/ Q s' S 武大是个两面派,这回他又听武松的话仔细门户,搞得金莲勾搭人很不方便,后来她还是找到对策,至此和西门庆见面的所有条件都成熟了。不过说到武大,他开始听老婆的不去看武松,后又听武松的严守门户,只说明了一件事:他很想维护这个家庭,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是对金莲有情?还是其他?& c3 H) T, [$ J( y3 I
6 i4 y9 a6 v2 ~5 W4 I 所有看过《Jīn Píng Meí》的人对西门庆和金莲的见面都很有印象,我就不重复了,卓丢儿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挂了,文中一笔带过。此时已是三月,两个主人公的相遇是在明媚的春天。我要特别说的是,西门庆的眼睛可以帮人剥衣服,书中是如此描写西门庆眼中的金莲的,“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在楼下站着看楼上的金莲,他就能看到这程度,比X光都厉害,真不愧是“拾翠寻香的元帅”。而从金莲的角度看西门庆,我看到了三个“金”,当然后面那个是个洒金川扇子而已,而后就是潘安貌儿,看来金莲对于相貌还是很在意的。两人见面的表情和台词让隔壁的拉皮条的老手――王婆看在眼里,奸情即将上演,王婆看在银子的份上决定争取个角色。
, C0 p9 U. s. q. o& ~+ } " C0 @) r# z# A2 N7 }6 ~" ~$ G
西门庆看到金莲后,开始念念不忘,转回家连饭都不吃,找王婆了解情况,两人对话非常有趣,西门庆了解到金莲的身份后,马上转移话题说几句就走了。可过了两个时辰又来了,王婆更有把握了,开始乘机做点生意,西门庆说明了要是说成了就重谢,王婆放长线钓大鱼没立即应承,西门庆又走了。傍晚时他又来了。9 T0 W* I. M# d
! m8 u" h- ^& M6 O 自看到金莲后,他一天中到王婆店里去了三次,把猫挠痒痒的急切表现了出来。第二日更是如此,像个没头苍蝇在金莲的住处转圈,他给了王婆一两银子,又许了十两银子,王婆终于开始为他筹划了。, \ T( [1 E8 C1 J J& @# s4 m
; f6 P1 \5 V0 J) G) y- K9 U
第二回结束。对话写的很精彩,作者难道当时坐在王婆的茶馆里?
9 I$ `/ n' l, Z2 B2 u
6 i+ Z+ s6 f: U& Q: y5 X! e 第二回细节摘要:
" E- r9 A+ Q0 ^# l' B0 q: I+ T* X : U# V) X+ }9 B5 L- t
1、王婆的儿子王潮跟一个淮上的客人走了。. Z' l0 X c" q+ D0 L: | z
2、西门庆拿的洒金川扇子是否是第一回提到的死去的卜志道送给他的。: L: Q1 Y# Z- Q+ K6 F" z
4 M" o" z9 r' [ 说到西门庆的色眼,现在社会肯定也有具备这种“特异功能”的人,只是现在眼睛光会“善解人衣”还不行,还得跟上形势,锻炼出看透人皮的本事才行,因为自从韩国的整容风靡全球,是真是假猜猜看的难度就增加了,到时候可别找个人妖还当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