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2|回复: 2

盘点最经典的18位三国人物的遗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 1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最不靠谱的遗言:孙策
5 w# g7 U! W- ~8 n" R3 e2 g
0 h" A& f/ N/ Q0 n+ x. k3 {“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8 Q4 e* K3 f1 ^, T$ }
  }/ Q$ `8 j) o) E% E2 d刚愎自用的小霸王孙策怒斩于吉后终于不治将亡,临死前把权力移交给弟弟“碧眼儿”孙权时说了这番话。事实证明,孙策固然猛过人,也颇有统治之才,但确实是没有识人的眼光。张昭此人,腐儒一个,没有大才,心胸狭窄。曹操兵临赤壁之时,他是主张投降最积极的一位,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为孙权出谋划策,比鲁肃差远了。内事靠他的话,吴国危矣!另外,根据史书的记载可知,张昭一生,根本连东吴的丞相都没做过,说实话,他确实不够能力来当这个百官之首。因此,孙策的遗言不能不说是一个识人不清啊!
1 D& Q* v2 n1 |" L( Q' G% _& w# j6 k4 G0 ]* W( c& m8 D
至于“外事问周瑜”,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眼光的。周瑜满腹经纶,识见高远,赤壁之战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魄力。惜乎,心胸不够宽广,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英才短命,未能尽辅佐孙权之长责,实也不是一个魏征、房玄龄等类型的贤臣。所以,孙策的这两个股肱之臣实在是有失他的厚望,也让他的遗言倍显不靠谱,徒让后人笑而已。- [- [' t8 n' g, Z6 _. Y9 _

0 d9 c; l: G) `4 z6 K0 G" N2.最搞笑的遗言:董卓
4 ~, |6 Y1 z: a3 n$ A3 k( D6 ?' ?: Y1 |' k+ w0 @: R
“吾儿奉先何在?”6 ~$ m7 z; y+ ^* h! N/ p4 V/ H( D
) W& C* d' ?6 s! x! p6 m2 w
  当时,董卓把持朝政,横行朝野,穷凶极恶,滥杀无辜,人神共愤,纷纷欲除之以后快。司徒王允设计,派人对董卓假说汉献帝要禅位与他。董卓听后大喜过望,高兴得昏了头,立马从老巢郿坞出发,乐颠颠的到京城登基。进宫后,董卓发现进了王允布下的伏击圈,顿时感觉大事不妙,马上向他的干儿子兼卫队长吕布喊出了那句话:“吾儿奉先何在?”他没料到的是,吕布早已被王允事先利用美女貂蝉离间并成功策反,而且已经成为伏击他的一支重要力量。没喊来帮手,倒叫来了杀手。当董卓喊出这句话后,吕布大喝一声“奉诏讨贼”,然后挥动自己的成名兵器方天画戟刺进了他的咽喉。他哪里想得到自己最信任的干儿子却要了自己的命!
- o5 r( P2 b; j  v5 s+ |: ^. Q; V( ]1 G# z5 @8 C- O) N
可笑董卓舍不得一个女人却丢掉了自己的性命,临终还留下了这么一句搞笑的遗言。有诗云: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湄坞方成已灭亡。
) X$ Z& h/ v' J! b3 d' l0 `0 Y$ w
. J# A& ~: m4 w6 b, L: \3.最痛心的遗言:华佗
) y- e5 {# y7 C; z2 B5 K, D- u9 g$ J1 s2 f' B! _
“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 n; S5 Q" H/ G' z% f" R
& r: j/ F  k2 w1 e( _
一代神医,发明“麻沸散”,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华佗因为华歆的推荐,来给曹操治疗头痛风。因治疗方案过于离奇,引发曹操猜忌,疑为要谋害其性命为关羽报仇,被下在狱中严刑追拷。华佗自知必死,感狱卒“吴押狱”相待之恩,又痛心自己一身医术后继无人,于是对吴押狱说了这番话,“……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大喜过望的吴押狱依言至金城取得此书。旬日华佗死后,吴押狱买棺殡殓完毕,脱了差役回家,正要取书看习,却发现书被妻子烧了。急忙抢夺,只剩得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妻子,妻子说:“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
- t# ?5 u$ W8 r) E. f7 D3 A" K' y2 f. D$ F
可悲可叹,华佗的绝世医术就这样毁于一蠢妇之手,所传者止阉鸡猪等小法,乃烧剩一两页中所记载,真是令人痛心!
$ {; ?+ g7 K* J# _/ ]5 X5 }, K& X! `% d8 U
4.最动情的遗言:马谡- X7 k9 Z: w; ^$ m4 J6 t5 _  i

0 S0 K! P; _: _& J- p& {“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 ?1 q8 i0 w' b1 a/ @

! w+ h* {/ J' x3 L8 C6 [
言讫大哭,其之将死,其言也善,刚愎自用的马谡终于后悔了,临死前泣涕横流托孤于诸葛亮,可惜晚矣,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有诗云: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7 @+ q  [8 r7 Y. R$ ]

& Z0 N# I$ ?; p& m' l2 M( f5.最愚蠢的遗言:魏延' e; H8 j  \! T

/ `& V' e6 [, I: [! s: {; s“谁敢杀我?”$ s8 G( Y& Z6 J( A8 }
' o% k7 ^( f$ z0 y. X! l
魏延必反,这是诸葛亮生前就一直断言的,果然,诸葛亮刚死,魏延就开始扯杆子造反了。魏延的武功极高,一般人不容易战胜,所以,对付魏延,只能智取,不能强攻。这一点,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当魏延与诸葛亮的继任者姜维在阵前对峙时,杨仪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激魏延是不是敢大喊三声“谁敢杀我”。此时的魏延有些轻敌,没有觉察出来对方这样做的用意,于是,在马上大声喊“谁敢杀我”。他的喊声未落,但见背后刀光一闪,魏延被斩杀于马下。挥刀的人,赫然就是跟随魏延一起造反的马岱。原来,马岱假意跟随魏延造反,实际上是诸葛亮授意埋伏在他身边伺机动手。魏延大声喊出来的这句“谁敢杀我”,不仅是向马岱发出的动手的信号,而且也成了一代名将魏延最终的愚蠢的遗言了。有诗云: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 {+ x! ~6 U$ n* \) D! a% O; k1 S( ]" y3 _- X+ N
6.最可敬的遗言:糜夫人
3 |- S; F0 f( T8 [7 T% L) B5 {) [
“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 g7 w. f( z- l/ n

$ F6 q3 s# y! c- S0 J6 [
  长坂坡一役,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刘备一方大败,不仅差点全军覆没,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被冲散了。孤胆英雄赵子龙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在曹操大军的包围圈中左冲又突,不停厮杀,终于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糜夫人以及她的儿子阿斗。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糜夫人又受了伤。赵云请求糜夫人带着孩子上马,自己在后面保护。糜夫人清楚,如果三个人一起突围,肯定成功不了,于是,她把孩子阿斗托付给赵云,说“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并希望他能带着孩子杀出重围,交给他的父亲刘备。为了让赵云少一份累赘,糜夫人在交待完后事之后毅然投井自杀了。
6 G4 o0 N8 z/ X8 O$ G; H) R' T4 n7 Q9 P9 Z9 J; P0 |
糜夫人无疑是一个烈女,在最危急的关头,毅然决然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这是一位母亲的伟大胸怀,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M+ X7 }/ b0 f! B! g# \

2 I0 ^* V9 r! A+ q! p2 w9 Z7.最可叹的遗言:太史慈
  e  v3 @9 l' z, Y4 W# u* F" q- N0 z# P* r' n' k; o* B7 O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4 N4 V/ {: `3 S0 w5 w$ S, j# q
$ F9 u, i' \' {. @9 a6 z# m
病重的太史慈在张昭等来探望之时,说出了这些话,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太史慈遗言,道出了作为武将的生平志愿,功未成而身先死,确实不甘,可叹!有诗云: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 o1 d1 \( J- R. V# L8 z, \% y6 ?# t$ h, _! [: R2 o% M
8.最傲气的遗言:关羽1 A1 f, d' f; \8 q

" L. l; b7 u7 R1 D# a8 M" _9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h* C% C3 b; `" s
. T1 ]- H5 }/ d) [! z5 T1 h
败走麦城被擒至江东的关羽面对吴主孙权厉声大骂,只求速死。一生高傲,视死如归,不必多评!有诗云: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 K# t& Y0 H# E, _, O1 m5 w, {# ^# g% o& ]4 \  F$ _& }3 [
9.最不平衡的遗言:吕布' V1 V; Y3 `# K. D

5 P- q9 O& M: q% f+ `8 U* L' ^“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m% F9 K# ?+ ~! F2 C& f1 r0 Y' \; B6 w! b) p0 @

* t6 t' e" B) z5 ^
  这句遗言,是吕布临死时大骂刘备的。刘备与吕布之间恩恩怨怨较多。最初,吕布在董卓麾下时,刘备与自己的两个把兄弟关羽、张飞曾经和他在虎牢关前有过一场恶战,结下了梁子。后来,吕布被曹操击溃,已经拥有了徐州之地的刘备不计前嫌,收留了他。不料,刘备此举是引狼入室,吕布趁他不备,鸠占鹊巢,占了徐州,将刘备赶到了小沛。不久后,袁术大举进攻刘备。刘备无力抵抗,只好硬着头皮向吕布求救。吕布耍滑头,采用了辕门射戟的办法,让两家罢兵,送了刘备一个人情。再后来,刘备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再度恶化,刘备被打败,不得不投靠曹操。曹操打败吕布并将之生擒后,鉴于吕布骁善战就有心将他留用。当征求刘备意见时,正对吕布恨得咬牙切齿的刘备马上落井下石,列举了吕布曾经背叛过的丁原、董卓为例,劝说曹操将他杀掉了。$ A( a* i$ D' ~# T+ r2 i# Y, {

9 a6 u  }1 Z" y9 ^6 ~5 b" G/ H  吕布临死骂刘备不仗义、不念旧情,实际上是他自己背信弃义在前,所以,刘备不替他说情反而添坏话,终结了他求生的希望,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罢了,心理不平衡也是活该。
8 w, [6 V5 f6 W% k7 F9 i# N6 ~
9 h! J2 |' O/ j! K" _有诗云: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4 b5 Q& i& Y$ F3 s- M; ^
0 W! W# I" _" H
10.最有智慧的遗言:郭嘉6 p) M+ e7 b: Q+ b. @; c2 Y

+ k3 }0 B  O9 f& j9 t
  曹操最器重的谋士,非郭嘉莫属。郭嘉是一个不可多得也是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军事谋略天才,作为最年轻、最诡异的谋士,在跟随曹操担任军师的十一年间,不仅帮他制定了长远的、宏大的战略谋划,在具体的战术方面也设计得十分精准到位,并最终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地区,令曹操接近了自己事业的顶峰。郭嘉籍此也赢得了“鬼才”、“世之奇才”等广泛的赞誉。很可惜的是,郭嘉年仅38岁就不幸病故,英年早逝。郭嘉在即将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病危期间,也不忘记为曹操出谋划策。他在留给曹操的遗书中,设定了处理袁绍残部的计策,帮助曹操一举平定了辽东。曹操对郭嘉的去世十分悲痛,曾经哭着对百官们说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在后来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而回时,曾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看得出,曹操对郭嘉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
" d9 a  h  L* G9 B5 W7 h
4 a! J% g2 h$ ]: Z  e  所以,郭嘉留给曹操的遗书,可以称得上是最有智慧的遗言。0 M( |+ Z/ s% Q& N) H* q$ B- R

) F, b8 X: U& _% h5 v# }1 G11.最可悲的遗言:审配
* _0 {: v* Z& N7 ^
, \/ s, P" S, z3 P; |“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b3 O9 O( q( u5 b
0 w/ m+ L( a0 ?9 h* X% x; z
审配临受刑,叱行刑者此句。乃向北跪,引颈就刃。典型的愚忠,但毕竟十分气概,难怪人说:河北多义士!何其可悲!有诗云: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亡犹北面,降者尽羞惭6 [+ }+ N* ^" Z+ G" s- K: Y* N

  R0 H" |4 H: c/ y1 p9 I# `& M/ ~: L12.最失望的遗言:徐母
, L/ o' s( d4 s; Q. S/ w5 J# i) f7 D$ m% i+ Q
  这里说的徐母,指的是徐庶的母亲。徐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之一,曾经化名单福在刘备手下效力,出任军师一职。不久之后,徐庶小试牛刀,出谋划策帮助刘备打败了来犯的曹军,并夺取了樊城。刘备的这一“不寻常”表现让曹操大为震惊,最后,他手下的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为了逼迫徐庶来投降,程昱将徐庶的母亲掳去,并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用假书信将他骗降。徐母看到儿子受骗上当,非常愤怒,也大失所望,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完后,徐母便悬梁自尽了。徐母死后,悲痛欲绝、心灰意冷的徐庶虽仍留在了曹操手下,但他忠于辞别刘备时立下的“终身不设一谋”的誓言,致死不肯为曹操出力。
/ ?5 M6 Q9 r$ `& G% B. T" W4 K% ~4 h8 _
  徐庶的昙花一现,使得他成为了最可惜的谋士。他母亲的含辱自尽,也使他的人生具有了悲剧性色彩。徐庶最大的亮点,是在离开刘备时,为他举荐了诸葛亮。后来,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下了山,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 N6 Y2 m* [0 ?6 k+ ^
6 s7 p, N$ n1 b! ^% g13.最可惜的遗言:庞统
) e/ O+ O2 k9 V+ _
8 [; e2 e& I8 T6 A% I/ s. O9 l“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 K0 L) u! |, n8 L' y
. N! ^! @# `$ I% a6 W$ ?
  这个道号叫做凤雏的人,就是刘备的副军师庞统,与诸葛亮齐名,故江湖上有“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的说法。庞统作为一个大智慧的人,自然和诸葛亮一样,不但会指挥打仗、出谋划策,而且还能掐会算,精通天文、地理、星象、八卦。赤壁之战,就是庞统献上了连环计,为日后的火攻打下了基础。投奔刘备后,协助刘备一路西进,打下了大片的地盘。" x( @7 f3 P  b, A  o0 b

0 B2 r, F+ d" c. A, l) Q  就是这样的一个智者,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不应有的误判。最先有不详预感的是诸葛亮,他推算出可能会出现对高层人物不利的征兆,并且专门派人入川送来书信进行提示。但庞统误解了,认为诸葛亮嫉妒他立功,于是,便对他的警示置之不理,建议刘备火速进兵。7 j, U& F8 W0 j+ K; j' r

9 z; h( h1 S# Y& C4 ?  第二次的警示来自于刘备的一个梦。他梦到了有人打击他的右臂,醒来之后还感觉到痛,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当他对庞统说了后,庞统不以为然,认为打仗有死有伤是自然而然的事,依然没有在意,坚持继续进兵。5 O% _7 A" O' v6 E: H1 l
% g0 R- A) I/ Y2 O8 _
  第三次警示是来自于庞统的坐骑。那匹跟随他多时的老马忽然失了前蹄,将庞统摔了下来。庞统依旧没有意识到危险,只是和刘备更换了马匹,然后上路了。
0 \: U( j* N% I' q" w: l# o' X0 z
9 R. X/ C- N4 x% Q2 j6 L) x  庞统率领部队沿着小路前进,慢慢走进了敌人的伏击圈。当听说是来到了“落凤坡”时,庞统惊呼:“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只是,他的话音刚落,便招来了数万飞箭。因为庞统骑了刘备的白马,目标明显,显然就是攻击的重点,很快就被乱箭射死了。牺牲时年仅36岁,正是大好年华,令人叹息。庞统的死,不仅折损了兵马,也延缓了刘备攻取西川的进程。只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1 F; ~% @. B4 G% o; w% W( W
) ^0 b  ?& {0 R  l4 x14.最不甘心的遗言:周瑜: T( J' q9 |' y4 Y: o0 m
4 t' z4 \5 o8 ~9 x! j; o1 O# u9 v% h
“既生瑜,何生亮!”
# |: z0 G1 E. e; y: C3 X* z  F' \) h% j5 k- X9 `
  这句著名的遗言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说的。周瑜的敌人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正面的敌人曹操;另一个是潜在的敌人诸葛亮。对付曹操,周瑜运用自己的军事智慧和才能,在赤壁之战一举将之击溃,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付诸葛亮,心胸狭隘的周瑜斗志斗法,使尽了浑身解数,最终还是落败了。失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周瑜就是这样死的,但死得很不甘心,连喊了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有诗云: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 {2 w6 o5 c5 Z* p5 P
; P$ x, E6 c/ P. S- e2 c- [" m
15.最狡诈的遗言:曹操
1 A- ?& h0 t* E3 L# P! {, D  W6 Q! H5 O  Y7 Q
“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 K; t$ A  e+ ^

+ B. Z  ~0 d6 ^  E) Z. B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曹操的真实写照和客观评价。曹操是个颇有争议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在内政、外交、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诸多成就,运用自己的才能统一了北方地区,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恢复了生产和社会秩序。然而,曹操的性格中又有阴暗的一面,他既心狠手辣又生性多疑,既坦直率性又阴险狡诈,既张扬不羁又会作秀,既能唯才是举又有不容人的地方。曹操是个聪明人,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及一生的所作所为很清楚,知道生前得罪了一大批人,怕死后遭到报复,所以,才会想出狡兔三窟的主意,设立七十二处坟冢,以假乱真,让人找不到他的真正的葬身之处,以免被人掘墓辱尸。/ {. k4 @% i$ b2 [; p
% U: t# L  u- f& Q9 J. b' w
  曹操固然聪明,将自己的后事料理的很好,只是对自己的后人没有一个很好的设计规划。曹操死后没有多少年,他们家族的江山便被司马家族如法炮制地夺了去,曹家几代人的辛苦成果归入他人囊中。$ j' z! Q3 N& a. L5 b& g0 X9 N
0 `, A* ?" e2 q0 ~1 m2 h+ r1 z
16.最虚伪的遗言:刘备  H: i2 G" u/ W4 r# X

0 @4 x- t4 J$ o+ r8 i“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7 b# `# w$ q, f, u0 F0 V
; {* X& l) }6 A4 B# P; K1 B( d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却从没有带过大部队,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也是他的最后一战,是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为自己的两个结义兄弟报仇,结果仇没报成,还全军覆没。刘备虽侥幸逃脱,回来后急火攻心,病入膏肓,眼看着就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刘备躺在病床上,为了自己家族的江山社稷,以留遗言的方式开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表演。此时,他最不放心也是唯一的可以依赖的人,就是诸葛亮。为了稳住他,刘备首先给诸葛亮来了个下马威,就是拿马谡说事,意思是告诉诸葛亮:不要看我很窝囊,其实心里亮堂堂;然后,刘备风格一转,用了一招“欲擒故纵”。他拉着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番话,的确把诸葛亮吓一跳,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赶忙表态,说绝对不会篡位谋反,一心辅佐幼主。这个时候,刘备看到把诸葛亮压制住了,马上乘胜追击,让自己的儿子给诸葛亮磕头,算是认作了干爹。打出去再拉回来,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的暗斗取得了完胜。刘备耍了这漂亮的一招,堪称其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策划9 b4 N, R8 E; W0 C
" j- E+ X% S5 @
17.最感人的遗言:诸葛亮, k/ M' o: |* v+ {

2 A% o7 b. N, T/ z2 A$ L
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0 H9 [! T" M: J; A9 g
) D+ R8 l, ]( y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不感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后几句,也恰暗示了蜀国无人,不久将亡!可怜孔明为何定要每事躬亲,却不注重培养接班人?有诗云: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q: q" Q7 t0 d, ?! \2 U9 K
$ N  k4 B  N, G
18.最悲凉的遗言:姜维
: S( }; x5 P6 i
. R- U1 e! k0 Z. e3 H2 h- |2 T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
! e- u  o5 n' ^, y2 F4 m: |
7 |5 g9 o4 t5 W  F
有点像楚霸王,一语道尽了无限的无奈与悲凉!有感于诸葛亮知遇之恩的姜维,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志九伐中原,尽心竭力。但无奈回天无力,令读者不免扼腕!有诗云: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发表于 2008-11-2 11: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1-2 1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15:49 , Processed in 0.0279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