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0|回复: 1

书法与三个讹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4 2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法一经定位为建制性的“国学”科目,与科举制度相结合,即无疑同步发生了三个“诈伪”之变也即“讹变”,这就是“笔具的讹变”、“运笔方法的讹变”与“汉字笔划造型的讹变”,可谓一箭多鸟。
- s. }% Q! N3 ~% L. t4 g. w   三个讹变的基本要害,是用散卓笔反对硬笔,用“提按”方法反对“平行”方法;用“刀剑形”、“骨骼状”等“疙瘩形”笔划,反对“写线型”笔划;用书法字反对硬笔字。换言之,用笔具反对笔具,用运笔方法反对运笔方法,用文字反对文字,可以说是对董仲舒“用文化反对文化”的又一个重要发展。而由此衍生出来的扭曲性效应,不仅渗透了社会上思想、文化等其他领域,而且增加了认知成本、增加了教育成本,祸害无可估量。
0 P' y. C6 ~- H. }& X# f! E.
1 e* M4 W, ^* w; R: ~  (一) 笔具的讹变
( Z+ ?2 C1 A' y& P1 v/ l3 y. F, q1 R1 O
   划至唐朝为止的以往几千年,中国人一直用羽管笔(翰笔)、古铅笔等为主的古硬笔,进行制图、绘画、造字、写字和作文等,创造了闪烁古今中外的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史贡献巨大。然而,自唐王朝采用“书法绑科举”的愚民策略以来,散卓笔竟俨然成为“官笔”、“国笔”,“扬于王庭”之笔。而古硬笔却遭到变相废黜,不仅被迫从此退出官方字坛,而且连本身名词“聿”,也被废黜了。这就是中国用笔史上笔具的讹变。
) @$ R0 s" L# ^6 F' l( c: V  软笔制作需要技术,成本比古硬笔要昂贵得多,仅此一点,即为一般民众设置了用笔障碍。据旧新唐书等所载,朝廷相关部门自行配备制笔匠,少者数人,多者十几人。其时民间是否掌握了相关制笔技术,有待探究;即使民间存在制笔作坊,其市售数量可能受到限制,且价格也未必便宜。唐朝社会上是否有市售软笔,未可知,但从后世相关例子看,软笔的流通有限,并非人人轻易可得。6 g. x9 N0 v" y1 F( t* V! T
  相传宋朝欧阳修少时家贫,无钱买笔,用“荻”作笔(见《宋史•欧阳修传》)。南宋岳飞少时家贫,无钱买笔,岳母在海滩用树枝作笔,教其写字(见《说岳全传》)。从这两则事例上看出,自唐朝至宋朝之间相隔300年之后,一般平民家庭尢其有入学适龄子女者,仍然不可能拥有一支软笔,可见其时软笔依然是世上稀罕之物,或者价格贵得惊人也说不定,两者必居其一。硬笔写字既然不合时宜,软笔又不易得到,这就无疑大大地限制或降低了人民的求知欲望。# k8 j' j  |; h/ D
  “笔”的作用是与墨、纸、砚即所谓“文房四宝”等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笔”既不易得到,墨和纸等也未必能轻易得到的。由此可见,科举时期劳动人民只能常常望“笔”兴叹、望“纸”兴叹、望“墨”兴叹了。据传三国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晋王右军自论书》)。那墨水肯定不知用去了多少桶。这种阔气,试想一般人能办得到吗?要是加上温饱成问题,则恐怕要退而求其次了。诚然,也有人一生下来就不愁文房四宝的,那便是书学馆的学生或官僚贵族子弟了。据《唐朝叙书录》记称:贞观初年,朝廷“初设弘文馆,选贵臣子弟有性识者为学士,内出书命之令学。又人同有善书者,追征入馆,十数年间,海内从风矣。”类似这些“贵臣子弟”,也即五品以上京官子弟等,不存在获得相关资源的困难。然而,即使拥有文房四宝,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知识。
  _, L) f. V) ]+ g5 ~- l  笔具讹变的结果,是官方容易操控和垄断那些所谓文房四宝资源。那取材容易、制作容易和操作容易的硬笔不能用,偏偏就得使用那一般人都不容易得到的软笔,这无异于等于变相地剥夺了人民的用笔权利。笔具讹变的结果,使人降低认知效率,增加人们认知的成本。即使拥有笔、墨、纸等,从练习执笔到使用过程,既耗时、耗神,一不小心,还得大量赔墨、赔纸,到头来弄得贫穷者更贫穷。所以说,借搞教育或学习知识把人搞得贫穷些,也不失为弱民法则之一。+ s3 {1 }: C, _* x* w* B
  其次,硬笔既然被废黜,作为古硬笔的本字的聿,也难逃厄运。“聿”,原是以古硬笔为主的各种笔具的通称,一般情况下多指硬笔。至唐朝中后期之交,竟被废黜了。据宋初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记称:“今文作聿,后世束毫为聿,加竹作筆。而聿字,音以律切,专为发语词矣。柳宗元作聿牍,则唐人尚以此为筆字。”大意是说,“聿”是硬笔的名词,唐朝人用软笔作笔具,至柳宗元(773-819)时,改作“筆”字,而“聿”字即被废弃而用作发语词了。“聿”字比“筆”字少笔划,容易写,又符合汉字的造字原则,为什么要改“聿”作“筆”?这是一个至今未明的历史之谜。但可以肯定地说,是书法在作祟。这说明,专制统治者阶级为了推行愚民的思想文化,对硬笔文化及其印记的剿灭,是何等丧心病狂。关于这一问题,由于篇幅所限,留至第九章《书法对硬笔文化的封杀》一文专题详叙。
; K4 j+ R; H- p) [4 z  @0 u  \8 V  硬笔作为人类社会写绘的基本工具,其适应范围无疑是世界性的,中国显然不可能例外。笔具的讹变,反映了中国人用笔史的改变。散卓笔成了官笔、国笔和御用之笔。而废弃硬笔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即意味着人民普遍的用笔权利横遭变相的剥夺。这笔具讹变事件本身,即是唐王朝用散卓笔反对硬笔的历史铁证。, u+ w( t- v+ g) a% {* u
.0 q; Y0 h( U$ H* `7 {- A. ]$ P
  (二) 运笔方法的讹变# B& Z! H4 [& y# g) O0 B

: Y" O8 v4 o( s# s% X. I5 l  划至唐朝为止的以往几千年里,中国人的运笔方法都以“平行”为主导。所谓“平行”,也即是以平稳的运笔角度、均衡的运笔力度进行运笔。由此写绘出来的痕迹即是写线型。硬笔如此,软笔也不例外。然而,唐王朝在换笔的同时,强行废弃“平行”运笔方法,推行“提按”运笔方法,不仅是对几千年历史的扭曲和背叛,而且无疑是对人类社会文明的严重挑战。这就是运笔方法的讹变。! Q" d: y% q" x# v9 e1 @7 n
  “提按”运笔方法是用忽高忽低的运笔角度,时重时轻的运笔力度进行运笔。由此捏弄出来的笔划造型,即呈粗细不等的疙瘩形。其运笔过程,完全是在极端地背离自然的变态心理指导下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才怪论纷至。如《笔阵图》记称:“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飏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所谓六种用笔,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字,即是乱,就如同六种用笔提法那样概念不清。这与《题卫夫人笔阵图》所谓“一波常三过折笔”是完全相通的。胡乱用笔之间,还得竭尽全身力气运笔。如该文又称:“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人们不禁要问,如此运笔,不感觉到颇为费事吗?除了中国书法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如此运笔的?如此运笔方法,究其目的,无非是通过运笔间的摇摆不定、沉浮不定,促使笔划写线溃散,同时又重塑笔形以取代之,仅此而已。5 H/ ~5 j8 i, M( `# H
  历史昭示,写线型笔划造型是平行运笔方法的产物。人类之所以选择“平行”的运笔方法,目的便是为了制作界线分明、布局清晰的图象像。界线分明、布局清晰的图象,使人心定神清,思路清沏。所以说,清晰使人增加记忆;飘忽使人模糊。在这个意义上说,用“平行”运笔方法写字、制图、绘画等,是理性的、健康的和正常的;而用“提按”运笔方法则是反理性的、变态的和病态的。由此可见,书法的“提按”运笔方法完全是“心存委曲”的荒谬产物,也即是心术不正、心怀鬼胎的特殊产物。这运笔方法讹变事件本身,即是唐王朝用“提按”运笔方法反对“平行”运笔方法的历史铁证。. M( Z) m! i, w4 U
.
' k* O- k! C6 K* I$ j  (三) 汉字笔划造型的讹变  q  s3 A5 T) E3 s

6 G# _* W. J! X8 t2 B  笔具讹变,并不表示笔划写线型一定要变;而运笔方法的讹变,这才导致了笔划写线型的讹变。也即是说,运笔方法的讹变导致了汉字笔划造型的讹变。而这又与用书法字变相地取代硬笔字的荒谬政策分不开。
8 n; R# L5 v# O# g! Z  古今文字的笔划造型,同制图、工笔画等一样,呈写线型。其基本特征是,粗细相对地一致。造成笔划写线型的原因,一是基于写线是构成万物图象像的基本要素;二是基于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用需要。而能构成写线型的写绘工具,首先当是质料稍硬的尖状物。因此,人类一开始便用那些容易得到、容易制作和容易操作的质料稍硬的尖状物,作为最基本的写绘工具。$ j3 n( `- h& K" p( m
  然而,将内容极其简单的笔划,变成繁杂不堪的笔画,说轻一点,是变态和病态的体现;说重一点,却是对汉字的一种践踏和侮辱。《笔阵图》为笔划造型的讹变指出了具体方向。时而“万岁枯藤”、“陆断犀象”,“时而崩浪雷奔”、“百钧弩发”;忽而“如高峰坠石”,忽而“如千里阵云”;一方面是“击石波”、“隼尾波”,另一方面则是“交戟横戈”、“刀锋剑锷”。说透了,这简直就如同疯子在喃喃自语。汉字的笔划造型,竟存在着那么多毫无相关的内容吗?答案显然是不存在的。7 f9 ~$ U0 {3 \* {' G
  考古资料显示,中国古今文字的笔划造型与生俱来是写线型。远至仰韶文化的半坡、姜寨字符,屈家岭文化的杨家湾字符等,中至商周甲骨字符、铜器字符、春秋战国各国字符,近至秦篆、汉卓隶字,其笔划造型无一不是写线型,是无可置辩的.
7 q0 u( ?, P1 R- K. z0 h- @  人们皆知,硬笔是一种实用笔具。古人之所以普遍使用“硬质”材料和“尖咀”造型来制作硬笔,其目的即在于应于实用。到目前为止,尽管还未发现有关古硬笔应用方面的古文献,但从考古资料上得知,古代的图、画、字,均以“写线”造型。所谓“写线”,即是用笔具书写出来的条痕。其特征是,粗有粗的一致性,细有细的一致性。“写线”的基本定义,既不存在面,又不存在宽度或厚度,但“两边”相对地均等。《墨子•经上》所谓“平,同高也”,一直被认为是几何学上关于“平行线”的定义,其实也就是对“写线”的基本定义。因之,制图用写线,工笔画用写线,文字符号的笔划也用写线,即图、画、字三者均源于同一写线,是无可争议的。换言之,“写线”是一切常态构图的基本单位。写线的形成,不仅是基于硬笔书写的特性使然,而且是基于图象的层次和清晰度等基本需要而设置的。
  K/ s( C) l$ c, P" C: e  文字符号承载着一定的音、义,用在“合集众字,以成辞义”,是活动性极强的一种特殊图象,由于它时刻面对着人们无数次重复地复制使用,故不同于一般制图作品和绘画作品,只供静止地展示即行。因此,从整体上说,文字(含体、义、音)的创制越是理性、简易,即越是实用,就越是有利于识、记、写,也就越是有利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就越是有利于普遍人们智力的提升。然而,废弃汉字笔划写线型,而用“刀剑形”、“骨骼状”等“疙瘩型”取而代之,无异于为汉字多设置一道认知屏障,增加人们的识字难度。这笔划造型讹变事件本身,即是唐王朝用“书法字”反对“硬笔字”的历史铁证。
$ t+ ~. b+ c5 C8 K  更换笔具是一件事,强行改掉运笔方法,变“平行”为“提按”,则是另一件事。笔具讹变、运笔方法讹变与汉字笔划造型讹变,是同一事件里的三个不同方面,彼此互相联系。其基本目的,是借改变笔划造型,繁化汉字,乱字阻用。如果说秦篆是“以繁字反对简字”,“以字制聿”,那么书法则是“以书法字反对卓(隶)字”, 以“笔” 反“聿”。虽说笔具不同,形式不同,但都是以字反字,其基本目的完全一致。$ I! V' o7 N( }6 z+ Q- V
   由于笔具的讹变,延续流行了几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硬笔文化在社会上逐渐消失;由于运笔方法的讹变,汉字符号图象失去了畅朗流利的写线;由于汉字笔划写线型的讹变,汉字的字形变得臃肿,笔形混乱。而所有这些讹变,无论从形式、方法到笔具,可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另一反文字事件。而社会的教育成本增加、认知成本增加,虽说未必益官,却是一定害民的。所以说,从笔具讹变、运笔方法讹变到汉字笔划讹变,都是有预谋地实施的,是继秦篆以来文字上的又一反民事件。
发表于 2009-8-9 17: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是好东西,要花大力气研究,中国特色,传统遗产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5 08:04 , Processed in 0.0255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