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1日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 N- P- n9 ~$ E2 x, Y
两位“大师”级的学界人物,相继去世,让人不免有痛惜的感觉,尤其是对那些真正喜欢或者了解文史学术的人来说,很多学生也对此深有感触。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一精辟概述揭示了“大师”与“大楼”的辩证关系,道出了大学的真谛,被认为是大学须秉持的基本办学理念,这个观点曾经广泛流传,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有“大师”在可以给学校“提气”。像北大这样的高校,之所以名声远播,除了有悠久的历史,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之外就是因为师资力量雄厚,而师资力量强不只来自于人多势众,更重要的来自于名师。
! Y1 ]/ a( d+ e/ w! ^关于季羡林的评价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他是令人尊敬的国学大师,但他的贡献和意义远在其学问之上”。我想大概是人格的力量使然。老人家一点不好的社会风气也不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著圣贤书”。这不是说他不关心国家大事,是说他专心于学术,不屑于争名夺利。如果有些人觉得按他们的标准,老先生某方面的成就或者做法还不够被称为大师,那么他至少是现在学术界的一个楷模。 5 w2 i* E3 p$ L/ G: S g% U1 ]0 z
任继愈先生大概也是这样的。那些看似学者专家,其实没有一心做学问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唧唧歪歪说三道四。就像一个麻雀嘲笑老鹰一样滑稽。 # }2 k% l- Z% N" C' ^' P( ?" u
不多评说老先生的作为,我也没有资格:)。来看其它观点:有人说从此大师的时代结束了,我看未必。古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不敢随便说数百年,因为社会变化很快,人才的换代也快。但是人才毕竟是有的,而且多的是。中华大地人才断流是没法相信的。“大师”是在一些方面有非常大建树的人物,应该说每一个时代必定有大师存在,只是现在我们可能还没有发现他,或者还未认识到大师的历史地位,根本没有必要藐视我们这个时代。
! _$ s( ?# h! @6 f6 \& ?另外,我们当中一些优秀的人才应该有勇气去成为大师。你自己自称为“大师傅”可以,但是自称大师不行,因为你得有才能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当然谁有这个理想,有这个志向,没有人讥讽之。一定有人在自己喜欢的并且献身于的领域默默耕耘着。我们呼唤大师的出山,哪怕千呼万唤始出来。 * T* f* A) C0 L9 I. {
所以,纪念大师的去世不能是光痛惜,还要用实际行动去做,去学习大师的优点,去继承大师生前在做的事情,把人类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