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唐瓦菩提心修持八法
2 O8 w5 F3 ~6 v. s- f, Q$ ]7 A K+ t8 n7 p* H
多识 编译4 ^8 O6 o' i" ^& e; Z
, A" {3 P: z4 t/ y B+ X
一、爱敬一切众生如珍宝;, W, N$ X( M) K9 A; U8 X: \
Z9 B% p, r/ J o
二、谦虚和顺恭敬诸众生;! c. } v" u; m( l$ L
0 v( P ?' k# f- j+ h8 {/ S三、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
8 [" a a5 y5 c8 S' f* v0 @+ t) J: M
四、对待恶深苦重更慈悲;
' ~! U$ s3 A8 d& A- k+ i
; n$ i9 S9 y; W2 v五、自己吃亏便宜让给人;) C/ L: C( K3 `/ W
+ |/ J2 K# U' S4 q# N" U# l
六、恩遭仇报视为修忍缘;
2 X" [ s+ z: h' S( k& B! {
0 F- w7 L1 r, d4 L9 ~七、苦难自受快乐给“母亲”;
: m& m/ v1 y, l) Q8 v+ @
# Q" W2 I. D& `( I& m4 ~& F. V八、八病不染破除实执妄。
" p7 z1 H4 O! y0 m
) T1 [- A- V9 O' ~' j% I(八病:得与失;荣与辱;称与毁;乐与苦。)* @7 j$ I5 d3 P V5 ]0 H
- s* O% G# {2 A9 o
《隆唐瓦菩提心修持八法》简解# Y9 B: z( k9 h
9 P3 x) s/ y! @% e. I+ b) I隆唐瓦多杰森盖(公元1054—1123)是噶当格西布多瓦的弟子,精通三藏,一生主修噶当派密传菩提心修养法,成就高深,被后人视为菩提道修证典范。他将修行原则归纳为八条,写成了偈颂,就是这著名的“隆唐瓦菩提心修持八法”。原文八法共有八颂,六十四句。我又将八颂的要点,归结成了八句话。现依次简介如下:7 D) Q/ m% Z5 o2 T0 B
8 M( C" L% ~* b
一、爱敬一切众生如珍宝% m8 A1 Z' h4 u6 M
' K7 a4 n* w O0 l( Y/ S# t. P
意思是说,要想成佛,首先必须从思想深入,热爱众生,敬重众生,要把一切众生看成最珍贵的如意宝。为什么要视众生为如意宝呢?因为众生是自己成佛的唯一条件,这是因为,成佛首先要发利众菩提心,没有利众心、菩提心的种子就像缺乏必须的湿度和温度一样不能发芽;其次,一切成佛的善行要靠众生完成;第三,成佛后,可以称其为佛的主要原因是利乐众生,如果放弃众生,就和自求解脱的小乘罗汉无异,就不能称其为佛了。因此,修佛道,自始至终要把众生放在第一位,把众生看成修福成佛的主要条件。
& S) \( H3 @1 `4 Z. Z" X( r
; t- d5 Q$ G+ c8 I) i% u8 ]$ c二、谦虚和顺恭敬诸众生
) b5 n8 R$ A1 W) i
) o: c, @& h9 X( S+ ]意思是说,修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敬别人,要把众生看作父老师长、兄弟姐妹,要始终把自己的地位放在别人的最下边,要把自己看作最无知,德性最差,看别人的优点,学别人的长处;要把谦虚和尊敬别人,待人和顺,盾作菩萨的美德;把骄傲自满,妄自奠大,视自己聪明、别人愚笨,瞧不起别人,认为自己一切都好,别人一无是处的看法,看作是自己愚“不文明用语”和思想素质低下的表现。
6 ~! A; M& N2 Y# M6 r0 e% f/ o' d+ `+ h8 y* L
三、烦恼一露苗头就拔除 w" m2 r; j. p5 B
0 ^" I0 o! i! [1 g# e
意思是说,修行的人就像防止贼寇入侵,毒蛇入屋那样,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思想意识,是否产生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恶毒,如果烦恼一露苗头,就要像灭火和治病那样,一发现就要扑灭、医治,绝不能让它蔓延和发展。因为烦恼是人们的最大的敌人和致命的巨毒,彻底战胜烦恼就是阿罗汉,就是解脱境界。/ Y! {* V$ c, b9 A) j
* @' z/ v Q) ^3 S3 o7 f四、对待恶深苦重更慈悲
5 g/ C) V2 g$ S8 S* g; U; Z
) g( a. m/ n7 T+ N3 P' h" Z: a0 x意思是说,以慈心热爱众生,以悲心同情受苦的众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但罪恶深重,苦难深重的众生更需要人们的怜悯同情和支持帮助,修行人就应该更加关注那些罪恶深重,下堕恶趣,苦难深重,生活艰难的众生,应更加热爱同情,竭尽力给予支持和帮助,实现解救众生苦难的菩萨誓愿,并把这种行为看成最好的修善积福的方法。
0 X5 [5 @0 w, E- N! k y) w( f! G6 z! q% c" L
五、自己吃亏便宜让给人. t9 v, y+ g. J0 l, k
) |; B2 v, {3 w: B意思是说,慈悲利众是菩萨行的根本,因此,要培养慈悲宽容心、忍让心,别人无论怎样对待自己,如无端找麻烦、造谣诬蔑、欺压侮辱、打骂陷害等等,都视为对方的无明烦恼所致,更应可怜和同情,受烦恼毒害,失去良知的对方,就像忍受精神病患者的行为那样,不计较,不生气,不记仇恨,不进行报复。把取胜、得利、占便宜看作是灾祸的根源,把失利、吃亏看做是免灾消祸;把一切利益,幸福快乐,便宜让给别人,心安理得地承担承受别人的困难。吃亏、吃苦。; F$ }9 t2 C6 @ G4 Y
9 V# Z# f7 H( O* C }) s8 S
六、恩遭仇报视为修忍缘9 r% F6 E3 O- x
h% c k' E5 b+ P& n6 y1 t, C
意思是说,忍辱、忍苦、坚忍不拔是伟人和勇士的庄严品德,行慈行善,帮助别人,拯救别人,别人不但不领情,知恩不报,反而为敌、恩将仇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修行人遇到这种情况,不但不应灰心丧气,反而更应该感激对方为自己提供了修忍德的有利条件。阿谀奉承,一切顺心的环境中修不成忍德,别人为你提供修忍德,做伟人、勇士培萨的条件,难道不应该感激吗?
+ z8 Q1 U5 R! E" T6 _& o, w4 e, Q A/ m3 I! k! J
七、苦难自受快乐给“母亲”$ x, [5 a$ @9 i0 u% i6 M
6 e" F' P I% s+ Y }4 @, j
意思是说,修行人应该像孝子对待慈母那样对待众生。建立“众生是母”和“众生如母”的思想,思母恩以报母恩的思想发慈悲利众心是生起菩提心的必需条件。母爱是最无私、最传大的爱。众生轮回,无始无终,每一生都有父母,因此,在众生相互之间,有可能构成不止一次的母子关系;其次,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条件,如衣食住房、医药卫生、知识教育、交通道路、生活用品、安全保卫等物质条件都是众生创造,众生提供的,因此,每个人的生存直接和间接地与众生有关系,因此,一切众生,恩同父母。修菩提心的人,就应该把快乐和幸福,奉献给如母众生,众生的苦难自己承受。$ R- |, e# k: m# W$ r: T- t
+ x' A9 M) S- r t% I& S; }5 U八、八病不染破除实执妄# R; _' _4 y& c7 A& {
5 N! L. i" Z# u% u. X8 G
意思是说,修慈悲利众菩提心,恰恰不能离开破除实执妄心的见空智慧正见。如修上述菩提心,首先必须要远离“世俗八病”,“八病”是世俗之人所患的八种致命的思想病症。即喜欢的东西得到就高兴;失去就不高兴,获得光荣就高兴,受到耻辱就不高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话就高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就不高兴;逢到称心如意的事就高兴,遇到不如意民的事感到苦闷不高兴。这种思想情绪,都是无明虚妄心理的表现,实现上得与失、荣与辱,称与毁,乐与苦等用智慧观照,都如梦如幻,患得患失等毫无意义,修菩提心的人,应对得失、苦乐等等量齐观,摆脱世俗虚妄心的控制摆布,修菩提要远离追名逐利的贪心虚荣和得到成就高兴,受到挫折灰心丧气等思想执著。8 P* ]- z5 Y. P6 c6 ? i
0 m; I5 Y* B& I5 b上述八法,其中前七法,是修大悲心法,后一法是修性空智慧法;前七法是广行般若,后一法是深见般若;前七法是修方便行的基础,后一法是修解脱智慧。佛说八万四千法,归结到一起就是方便智慧二法。将方便智慧二法的修行原理归结为八法,这就是隆唐瓦修行八法的非同一般的绝妙之处。若能在此“八法”中受到一些教益,就不算妄转善界、虚度人生了。
. r4 ^8 x1 s: G/ g2 @' K% S. N; o6 x5 T! c$ p0 L6 x
(作者简介 9 k; S5 h1 O% |2 N3 G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又名多识·东舟宁洛,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寺等六世寺主活佛。现为西北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系教授,兼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会干事等职,系雪域当代著名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