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了赵本山的春晚,谁最难受?2006-12-11 15:30:06 来源: 红网 作者:王志顺9 X% o( i, K/ P: I: Q
+ E4 Y1 c5 X* U" w6 K r& Z
9 x. D, | r# n6 w, }0 u资料图
2 t/ z5 Q& {% O- k' | 前晚,2007年春晚进入三审暨第一次汇报演出,最让人关心的赵本山依然没有出现。而前天,在本山影视基地,赵本山对自己今年春晚的节目感到很无奈。“我都不知道那些本子是怎么出来的,反正我是一个没看到。每年春晚我都要上,但是现在距离春节晚会还有很长时间,今年手头的工作还没有忙完,所以根本没有考虑春晚的事情。那最早也要等到月底。”(12月10日《济南时报》)
. F: n+ u- x0 H# L0 X6 A: v+ W赵本山这些年可谓出尽了风头,且不说近两年由他导演并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和《马大帅》颇有观众缘,就说每年的中央电视台给观众烹制的“年夜餐”吧,总少不了他这道“菜”。关键是每年的春晚八字还没有见一撇,无论是晚会举办方还是全国各大媒体,就早早地把视线集中在赵本山身上,对其进行大炒特炒。甚至还有人戏言春晚是“赵本山的春晚”。这就不得不让笔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没有赵本山的春晚将会怎样?
; n. R/ x. F6 |5 s: A$ j部分观众不答应。为什么不说所有观众呢?因为事实上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现在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年夜饭后,不是沉醉在麻将桌上,便是陶醉在卡拉OK厅里,特别是城市里的年轻人。他们根本无暇看或不屑看晚会,更不用说关心是否有赵本山了。且不说如笔者之类,这些年春节基本上选择在乡下与老母度过,乡下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如果天气好,还可以凑合着看看晚会,反之,如遇风雪,电视信号受干扰,就只好与家人“围炉夜话”了。# s0 R$ X" D& R7 F/ n& i
中央电视台和赞助商坚决不答应。理由是:赵本山的小品不仅诙谐幽默,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量的喜剧酵素,而且从头到尾让观众笑声不断。像这样的小品演员打着灯笼都难找,中央电视台又怎么舍得轻易放弃呢?这从央视总是对他恩宠有加也可见一斑。再说了,举办这样一场宏大的春节电视晚会,必得赞助商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支持,而一些赞助商看中的就是“赵式幽默”这个品牌,如2004年春晚赵本山演绎的电视小品《卖拐》,据说其中的道具——某某牌拐杖,直到现在,仍畅销不衰,深受广大残疾人朋友欢迎。如此说来,央视、赞助商、赵本山实际上在有意无意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 L" U5 k' j. ? s! h4 f
赵本山可能有意见。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他在央视春晚主演的小品可谓年年得大奖,而为了保证央视每年春节晚会有点“看头”,可以说他费尽了脑汁,吃尽了苦头,也就是说“功苦”两劳都有,如果中央电视台突然不要他了,赵本山又怎么想?再说了,能否每年在央视春晚露面,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演员是否有观众缘以及艺术之树是否长青。
4 [7 W) t% o$ ?与己无关,无所谓。在这些观众看来,春节晚会有赵本山也好,无赵本山也好,春节仍要过,生活仍将继续,他们关心的重点是新的一年国家将要出台那些并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例如农民可能更多的关心“三农”问题,工人可能更多的关心下岗失业社会保障问题,公务员可能更多的关心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贪官可能更多的关心贪污受贿来的脏款是否安全问题,而我等可能更多的考虑在新的一年里发几篇稿,读几本书。如此等等。
4 x0 s* d: X) N( M- ~, ?这样一分析,缺了赵本山的春晚,到底谁最难受?我们也就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只是多年不变的“赵式模式”,到底还有多少观众看着不乏味?只是万一哪一天赵本山不幸老去了,中央电视台到底还举不举办春节晚会?只是央视不举办春节电视晚会了,娱记们在春节之前的一段日子里到底还有没有事可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