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论宗' F; X' w4 o* d4 `. D
+ `6 H3 R8 j/ d! V; D刘 峰' F9 }2 A' q" C2 n6 t: P% O. w- n: K
# z! A/ L# U+ M: ?# e
. e8 p. z( ]$ m6 \) u& ^, G. B
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度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 I& @% q4 B" s! e! Z/ Z: } U
8 h( @7 ^8 z3 R/ Q: T7 Q5 F# E' k j# R6 S
史略 ' ]# [- J9 [2 d4 ^4 u! U7 s3 f. N! N
" S' k5 @( ^) R& L8 @9 x- S
此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其《中论》、《十二门论》等,发挥缘起性空的学说,为大乘佛学建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龙树将其学说传给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领,辩才无碍,在与异派学者辩论中多次获胜。著有《百论》和《四百论》等,大大发扬了龙树学说。提婆之后,经罗睺罗、青目至西域沙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 ^( w b7 ]2 u- W8 J7 K+ z
9 [! l6 E$ |, D5 ~3 N8 x5 @
鸠摩罗什师承须利耶苏摩,专弘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被东国。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800余人。前后翻译经律论70余部,300余卷。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罗什、僧肇之后,长安大乱,僧徒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南传罗什之学者2 N. t7 G: J( o6 W
虽不乏其人,但对后世均无甚影响。此学所以传承不绝者,端赖以《华严经》、“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僧朗。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即《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诠殁后,于陈、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
! B4 K2 ]0 r0 I) Z# Z8 h大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三论宗。/ c4 @; v+ G, X/ e8 `$ C+ y# a1 j
# V' ^9 x$ U( I' J 当时,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时弘传三论的学者亦复不少。因此三论学说在初唐曾盛极一时。后来法相、华严、禅宗相继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渐不振。但大历(766~779)年间,金陵有玄璧法师弘传三论,浙江金华有慧量法师专讲三论。虽至中唐,传三论者尚有人在。会昌禁佛之时,此宗章疏被毁殆尽,几成绝学。清代末年,海运畅通,杨文会居士始从日本将此宗失传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方能探讨而窥其全貌。6 K, q+ J+ }' N: H) W/ S+ w# x
) C/ S3 j0 P, |& h, @
# x; c) n" l! b# W7 J: l
经论和章疏
5 {' Z1 M* d/ g4 t! | ?- K
" ~( ^' u+ q9 j" f此宗所依经典,自罗什、僧肇、僧朗相承以来,就以《大品》、《法华经》、《华严经》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槃经》。即有4部大经,所以隋唐诸三论师的传记中每每有“四经三论”或“四论三经”之说。此外《维摩经》、《仁王经》、《金刚般若经》、《胜鬘经》、《金光明经》等,也都有较详细的! m4 d( y3 o! Y D8 m3 c" H$ M, x/ \) Q
疏解。《智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此宗的根本论典,除《智论》外,吉藏均有注疏。关于此宗的专著如《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二谛章》、《三论玄义》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2 i0 S/ {( H+ Z, v1 F. z" E& ^' w1 C+ N) c
此宗广破一切有所得,实有实无的偏见,说大乘经同明一道,同以无所得正观为宗,对如来所说经教,不作高下优劣之分,但因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所以佛说的法门就有种种的不同。这叫随机施教,因病授药。因此立有二藏三轮以判一代佛教。二藏是依《大品》、《智论》等所说的声闻藏、菩萨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法华游意》中说:佛教中虽复尘沙,今以二意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而佛灭度后,结集法藏人,摄佛一切时说小乘者名声闻藏,一切时说大乘者名菩萨藏,即大小义分,深浅教别也。三轮的判教:一是根本法轮,指《华严经》;二是枝末法轮,即《华严经》之后,《法华经》之前一切大小乘经;三者摄末归本法轮是《法华经》。二藏和三轮,形式不同,其实一致。二藏是横判,三轮是竖判;二藏是大小两乘,三轮也只是本末二轮。所以说《法华经》之前“般若”诸大乘经为枝末者,以其不废三乘权教故名枝末,非谓“般若”等明理不究竟被判为枝末,不同阿含经本身是权教,说为枝末。
3 O* \2 `% @7 \3 b% p8 K
. j3 D+ l6 {/ n; ?. x- h
4 K2 Y+ a$ d1 S# i0 S/ C3 C 理论
+ v7 x+ Y, i1 ~, y2 g# v _2 o
5 e# \6 b( _9 U3 h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为此宗的中心理论。这种理论,总说世间、出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而成的产物,这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的条件就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缘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如《十二, Z4 ^9 \6 ]8 B' i
门论》所说:“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就是说:缘起法无自性就是毕竟空,但为随顺世俗的常识,而说有缘起的事物,把缘起和性空统一起来,这就是中道。所以,不离性空而有缘生的诸法;虽有缘起的诸法,也不碍于毕竟空的中道实相。为了阐明这种理论,此宗更立有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等义。
! z0 A3 \0 U5 `& Q) N- H6 ^
9 h5 |2 N3 q8 w (一)真俗二谛' E( _$ }$ I+ m2 e: _- ]. I4 O
5 O( V/ [ g! p9 w也叫第一义谛和世俗谛。对于二谛的解释,佛教各宗不尽相同。此宗自摄岭兴皇以来,即以二谛为言教。二谛是言教乃根据《摩诃般若经》和《中论》说的。《大品般若经.具足品》说:“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中论.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百论》亦有类似的说明。这些经论说法都意味着:二谛只是为教化众生而假设的言教。即为著空者依俗谛说有,为著有者依真谛明空。明空不住空,为显示不是自性实有;说有不住有,为说明不是断灭的空无。如此,虽说空没有,为令人体悟到超越空有、言忘虑绝的诸法实相,便是法性理体。所以真俗二谛不过是为了+ j, Q. i3 D- m" v7 s* {0 d9 X
说法教化上的方便,适时而用的假设,如标月之指,意在月,而不在指,由此二谛言教,体悟无所得的中道实相。
; W& `: g8 j9 y3 b+ l
, `* l: H+ `! q3 U: \, ^; z0 c (二)八不中道
2 o3 C X8 r5 T7 R# Y$ r0 H2 E- r3 b& S% z- z. i* D
此宗依《中论》卷首“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八不偈之意,以显发中道实相。认为原来凡夫二乘有种种偏执偏见,概括起来有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四双八类,这些偏见,是种种戏论,所以对它们一一皆用“不”字来否定它,令诸众生离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0 T3 w# m$ b6 R* y2 _2 u0 g9 m, y! g) F# v- R5 p3 z5 `4 v
(三)二谛三中 m% H6 q; x2 t) L
8 _4 z2 z5 G( V- T3 V/ @. j
依二谛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种中道:世谛中道,真谛中道 ,二谛合明中道三种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即真俗二谛也是中道,若说二谛是假,对待真俗说有中道,即中道也成为相待假。所以八不义中说:中假常通,体用无碍,若有所住,便丧失圆旨。
" q* S$ j( J3 `7 e% }/ C: @9 i7 f5 M" l+ @
(四) 迷悟成佛义. X O, b+ L- B. N1 w
/ K$ o$ J+ k# A! h* F5 W
根据中道实相的理论,说诸法寂灭无生,本来清净,无众生可度,亦无佛道可成。但就世谛假名门,说有迷有悟,有佛有众生。并说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此宗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迷故,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虚妄分别无我谓有我,执外境为实有,所以成为众生而流转生死,若能彻悟诸法毕竟空寂,顿歇无明烦恼,除去颠倒妄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万德庄严自然显现,名为成佛。然由于众生根性有利钝,惑障有厚薄,成佛就有迟速。利根众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观,深悟诸法无生,可以顿得佛慧。钝根众生,经历三大无数劫,积修万行,经过五十二位次最终达到佛果妙觉。成佛与否,关键在乎迷悟。9 N- y! G. _& P
$ ~* x( q; n) {$ @8 @5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