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1 0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鬼谷子》捭阖第一 捭阖第一
2 [, l) @+ h0 O1 R# V& h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 y; e/ w6 j( e! ?* k. M; \9 W6 m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 ^8 I& i9 A1 w( [4 w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1 l7 R8 j6 x- W- I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 o1 i, S3 ?7 M- ]! P& l) t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2 ?! G" F; d# L" L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 m8 Y9 m) ?-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0 K, k3 I9 e2 V: G9 L/ Z4 r7 R* F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 T* v! ~; g" B4 w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s* n; g* h# q/ p3 `+ X3 o- T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R* z7 [) g+ Y/ l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 d3 f+ s: e. r9 w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1 N% C; ~+ `/ o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u$ r; E# v2 v; u# P2 {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
# c6 b; O J1 L, k8 E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3 H0 \) g' e. i! W1 y
8 w& G8 k+ N' C7 l n
【注释】
6 c. v8 n' P, ^, ^ V( C. a5 f 捭:〔音bai3〕分。4 Y" Z: t. u4 d$ Z$ ~% |) ]
阖:〔音he2〕关。6 _$ n2 W# N7 v
稽:〔音ji1〕考。
2 N$ K: p/ Y& ~4 \) X; f 朕:〔音zhen4〕迹象。
! R1 R. V J& q$ H; b% ~1 h 牧:处理。0 V7 R" d* l% ], T4 b
内:接纳;忤: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