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21|回复: 10

古典灵宝通智能内功术 入门九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1 17: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典灵宝通智能内功术 入门九法入门九法' \" c; q1 ]8 w5 d0 @
  
' d; i4 O! e$ A- h2 o) h3 _  道家入门九法的具体修炼过程,在《大道行》中已有详细的畅述,在此要讲的是如何从理性上去认识道家入门九法. 第一法 除恶悔过
, Y" i3 `, Y$ V  修炼方法;
1 W# y; L/ u# k9 p  C1 d      第一步:在黑屋内悔过两个月。
, `& J; p' v% N4 e8 \) Z( Y      第二步:在黑屋内盘坐两个月.+ l% O+ q' y. U' t! r- J; K3 f
      第三步;在房屋内盘坐两个月。
( }* N+ _9 L; U$ l5 m* w7 `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太上清静经》),这个欲来自后天之神——识体“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相对于本体之心而言,欲就是恶魔,由欲造成的后果就是过错.人要求得到本体之心静,必先遣其欲、随着欲望的渐渐消失,人的后天之神日渐平定,这是除恶悔过的核心。$ k4 t1 T4 Y& {' I7 v; D2 K2 H; |
  人要开始走向先天之神,要做到这点,首先,就要在形态上仿先天,于是,人就不得不盘坐,用基坐的形式从仿先天走向返回先天之态、其中,包括盘坐的盘式、要求、时间等。
# ^: u3 m1 f. y& r% H, B$ |( \  在除恶悔过阶段,在理性上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从何而来?(人是怎么来的?)老子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者无名,长养万物。”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道而生。道的本体是虚无。人来自于虚无,人也将走向虚无。
3 \- u: x3 y( P0 B0 q, u; u  最后,深刻领悟宇宙生成公式的内涵。
( k# Z$ J& Y2 a. |第二法 收心养性
( U) G) [' L1 @8 _3 c- m2 d3 c+ t  修炼方法
2 N6 I  ]! ?* D      第一步;在地窖或地地下室里点香盘坐,修炼智能法。, R; u7 F: W6 [
      第二步;在悬空着的大箱里盘坐,修炼聚精会神。# Q: F4 G# R# i7 v
      第三步:在坟地闭目盘坐,修炼安林守舍。# I, k: O8 K0 u8 n! g: W
  核心:认识思维和运用思维去认识不同的宇宙及宇宙的不同层次。
3 C0 y1 J) |4 \; d1 E' B! `  思维可以理解为神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即神力。后天之神和先天之神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是不相同的。: }4 @& V5 y7 H0 z0 e7 s) u# P
  智能法前四法,就是修炼从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过渡到直觉的灵感思维去认识不同的宇宙。8 n( U# Q/ H* E" `% n: F
  聚精会神是在思维深度和广度方面精益求精,修炼认识变化的宇宙中不同层次的奥妙。& F  Z! }1 m5 ]- w+ Y
  安神守舍是修炼思维的自控能力.在理性上要认识到我们生存的世界界是由不同的宇宙组成的.认识不同的宇宙,就必须有相对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要深刻领悟三界理论的内涵。
& n3 {& J4 d4 ^. z; _5 e第三法 苦修三界
3 W& s" S& Y: Z9 R  修炼方法:
0 n) `0 \3 a# g0 Y      第一步;人与动植物对练。
8 Y; G1 E: j7 G1 d9 M6 e: O6 X      第二步;人与日月对炼。
& e! M! M9 d; b- K      第三步;人与天罡对练。
% ]5 Z  P7 M; o$ {! N' e  第一步是修下三界,人与人之间的对炼,主要是炼神;人与物之间对炼,主要是炼气;人与动物之间对炼,主要是炼意;人与植物之间对炼,主要是炼精;人与死人之间对炼,主要是炼灵。通过修炼,认清人、事、物之间本质的内在联系、人为万物之灵,' m- S7 v+ a% m
天地之间,唯有人大。
: s. s7 Z  ^- f6 d/ F! I- R  第二步是修中三界,人与月亮,太阳对炼。可以认识人与,日月之间的内在联系。外动内必应,应则有感,感而有知,知而不反.人是由有形的神意和有质的本体构成.人与不同的宇宙之间有着广泛的、精细的内在联系、日月运行的模式在人体内再现,人的时空观就会发生变化。
) |0 J% H1 r4 E3 q0 |  第三步人与天罡七星、天罡八卦、星宿等进行对炼.人与有形、无形的东西对炼,人与有质、无质的东西对炼,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能做一些超越时空的事。  }4 Q" a. }( {2 z0 `1 e# r
  苦修三界,就是要弄清楚人的内外结构,人与自然界的本质联系,人与天体宇宙之间的联系,人在所生存的世界中的位置,从而形成连接三界的网络,使人的心神往来于三界之中. 0 b7 }7 ~7 Q. y6 y, k" n6 t* B
第四法。辟谷
1 u/ q! ?. w) m7 k  修炼方法7 C0 u. Q' t% @2 d& @
      第一步:断谷。
0 \2 `4 o7 u3 Y2 r1 Q2 M7 O      第二步:断食; C0 g' O# T8 Y# A3 @0 P
      第三步:握固。- S" B& Q3 f2 s, V: W
  断谷是为了排除体内无规律的带有横向纤维状的来西.
6 L9 L* g# @9 h% K( _  断食是为了找出所有内脏的暗窍。' h) K+ H8 B2 L# b6 @5 N( S
  握固是为了完成由生到死的过程.5 x6 i9 i; I4 F, \! e# [
  辟谷是人体的内里逐渐得以净化.最终返回到先天胎儿状态的过程,也是实现由生到死的转换过程,实现人的生命控制由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转变,是自我生命管理艺术实践的开始。 9 N8 ~! d- @' D7 X0 @
第五法 活死人: S* F0 R: N+ s4 m
  修炼方法:
1 A# h, A. B5 |/ M      第一步 自己设立自己的灵牌,自己保佑自己。" E+ M/ `: m: _8 L  _
      第二步;回光返照.坐在水中或坐在镜子前,端详自己的形象。1 g. E- o/ w4 A! r, Q+ Y
      第三步:透悟阴阳之神的奥妙
5 ~; l/ j3 x$ x" m8 ?" h1 N' n  人由死复生以后,才能真正明白求天。求地、求人,都不如求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求助自己是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所以,要求自己要爱护好自己,自己保护自己。
( d' V0 ]1 p4 g& ?  经过回光返照后,人就会明白一件事:我并非世上之完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着要永远奋进。) M- a2 c$ i- q6 e
  人经历过生死两个宇宙境界之后.返回来再看人的阴神和阳神,就自然会一目了然., l: ]3 n8 p& H& A4 n6 {
  通过活死人阶段的修炼,人就会真正明白“我从何而来?”,“我来世间干什么”,“我的归宿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干?”等问题。 5 I9 ~- ]/ F7 N* {; R& w* L
第六法 修道筑基。" \7 N7 o* }4 R7 t6 i
  修炼方法:道家的筑基功分三乘# `( @4 ]1 g( F$ ~: j' {
      下乘筑基功;主需修炼体内的筋骨肉,并以人、事、物三界的思维去从识世界和自身宇宙存在的形态,处理好人与万物,人与人,人与家庭的关系。
0 l# c7 ]$ ^6 e. j4 r      中乘筑基功:主要修炼体内外精气神,井以天、地、人三界的思维去认识世界和人体宇宙的内在结构以及与天体宇宙之
5 g5 r; V; z4 I% ?5 P4 x; p间的联系,处理好认识不同宇宙的修炼方法和思维方式。
+ ~. H* J; F4 W      上乘筑基功:主要修炼元精、元炁、元神,并以超越时空的潜在思维去认识宇宙的生化合归宿,处理好“我”在不同宇宙存在形态的位置关系。
0 L" X/ s5 E' y* R2 f  修道筑基的实质在于修炼和调整精炁神的状态,使其产生不同状态的思维形式,去认识不同的宇宙或宇宙的不同层次,同时.处理好生存环境中与自己相关的诸多关系。
3 B4 z5 _/ ~! Z% I3 M第七法 开智4 T  T7 `, h: A1 N; _
  开智阶段主要修炼五术《易》为穷极天地人之理,五术为沟通天他人之术《易》为体,五术为用。五术皆以道行,以术护道.以术救人,以术载道,以术传道。道长则智开,道高则术高。 0 H1 y$ o8 `+ F8 i4 g7 `) I% S
第八法 炼神
7 U: k$ D% \6 F7 o6 S  炼神是指修炼阴神和修炼阳神,其实质是修炼由无形道有形之神,无质道有自,由无规律道有规律之神。 . e3 U: A" P- `% a! B
第九法 沐浴5 C& `/ D% e# E5 l( r
  沐浴分药物沐浴、地质沐浴、天质沐浴、无形无质沐浴等多种。
2 }- `9 o% m8 k/ I: J! Q! j3 w  药物沐浴:排出体内之废物,优化躯体之质地.激发人体之潜能。- v8 o" }8 s8 ~; H
  地质沐浴:接受自然界的有质之物,如雨.雪.雾.露等的润泽和养育。9 p# R, E* @5 O8 H) w
  天质沐浴:接受天体宇宙中的有质之物的润泽和养育.
  k  h6 e+ t! R9 M9 n4 t  无形无质沐浴:接受无形之形、无质之质的润泽和养育.2 }7 u4 h- Q4 ]6 O
  不难着出,道家人门九法的整个个修炼过程,正是宇宙生成图的生化过程。
* h6 S  d, W- U# B  1,在有形有质的人、事、物三界中,理顺自己与人、事、物的关系,井在形式上、意识上、精神上做好习修的准备。- F+ x0 W, Y/ x; t9 e
  2.思维上的准备:协调不同思维形式的转变.使思维上网络.! B9 E, N$ `7 A% `# v1 |. v
      (l)从理性思维过渡到直觉思维." J2 u+ y: Y8 e. o7 \
      (2)扩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7 h) m6 a# O$ S' h  p2 X+ [
      (3)运用思维的能力.& ~8 y+ N# d" j, q8 [3 _. f4 \! U
  3.修炼形与质:人要上网络5 v2 x* a! d* K
      (l) 由无规律之形过渡到规律之形。2 t* t! j8 g* I
      (2) 由无规律之质过渡到有规律之质。
* r2 x$ L, B8 @9 R      (3) 由无规律之形质过渡到有规律的形质.
8 x+ [- x5 t  s6 _5 c  4.实现人生命的转变,完成人从生到死的转变,由有形变质向有形无质和有质无形的过渡。! U* O: J6 p! m, r& h- ]" V
  5.活死人:进一步认识有形无质,有质无形,参梧阴阳生化之理.( M! m3 }, n  }1 V& I  J" P0 I
  6.为有形化无形÷有质化无质的飞跃筑基。
* K" Y) v% m* K( L+ b& O3 N  7、以无为之形质和有为之形质的妙用,为我所用/ d6 n5 s6 T! Q  u* N& w7 }) f
  8.实现有形到无形,有质到无质的生化。+ l. D4 l! T% U& _+ |9 W
  9.在有形和无形、有质和无质之中.养心沐浴,实现永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7: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法之问题解释  
4 C4 G- I1 r7 k; m/ s
; _* P, u4 p% j" ^7 ?4 Y& n4 z0 d      修练天目穴关键在于收神光,看是向前直射,有个动力,向前看到的景物就是神光,向里收是收入天心,压入天目,送光、收光是古时温养之法。
( s# D( R9 P- B+ z5 ?1 q* Q/ i* Y5 u8 d7 e
      穴向里三寸为目,即泥丸宫,可练出丹来,练出丹以后叫上丹田。' F  [8 r0 v/ [$ \

( D+ k. e: f; g2 a; E! Y      目向里三寸就是天,就是后天镜在小脑与中脑之间的第四脑处,有个缝隙可藏真气,后天镜呈斜面状,每个人的后天镜斜面的角度不一样,斜面直通脊髓有两条脉,一条为阳脉、一条为阴泳。
# |& W  u0 |' A) N. o& [2 L
( c0 [- j, `, p      后天镜能内视有种弹力,可以控制人。
2 b9 y6 @" |3 K3 A, j, R2 i0 p: N! [! P, D3 [  r( o1 r% a! O
      向前看实际是用天目看用性线看。后天镜练好了能变,摸头骨能摸出来,初练者向前看,只是一片亮聚不到一起,形成的亮点要把它放平,向前平视看宇宙如果眼珠往上看,后脑和眼睛都会疼痛,向前看时还不能太着意了,否则眼睛也会痛的,向前看时看到景物也无用,看到最小的光点,一条光束才有用,给人透视就用这个亮点,所以当看到大的亮光时,把它往远送。使其变小,看见大的那是身外宇宙比你大,你控制不了它,当向前看能看到两条黑光线相合时会出现一瞬闪光,这是最好的,如果你能炼到向前一看就能看到一个球时,就要有人看着你炼功了。
3 u/ e6 e1 v1 S3 S7 ^2 o9 |0 g1 Z# W* ^
- s4 k4 d3 B1 G; j" l      修炼智能法第一步就要炼性线,要自己了解自己,炼到一定程度,可以身外有天,身外有人,先有宇宙后有人,炼功也是先看到身外的天,后看到身外的人,做智能功时,开始头脑还清醒后来就感到似睡非睡,糊里糊涂,这是正常的,这时应该抬头往前看,看来看去会出现仙人指路,教你做功,应该继续做,是个好机会。3 e+ y! a: X1 @2 `6 X
5 B3 x4 z9 x. I2 H! L9 O. v
      拉性线要慎重,不可加重意念,两眼目光的最高点是平视,拉动一回不要超过两次,拉多了会紧皱眉头出现闭锁,头和双目都难受,反而不开了,轻度闭锁可自己调整一下呼吸,待放松后再做,重的有时要靠点穴来打开,人就要受罪了。
- N. b( }6 Q. E& d+ Z3 H9 a8 I3 r2 E
      拉反射线先从脊柱外面走,后从脊柱里面走,这也是一种变化,上下来动时要慢慢地走,快了一点用处也没有,要每一节每一节的走,每一节往各内脏返,就可内视各内脏了,因为脊柱骨的每一节都对应着一个脏腑,拉到会阴穴处要停留三至五分钟(感到会阴痛时才能往上提)到百会穴停留一到三分钟,如果时间没有到就打瞌睡,说明底三阴走气内力不够,当然在会阴处停留的时间也不要超过五分钟,因为五分钟为一个小甲子,过了五分钟气又往上走,头会胀痛,要赶快往外送,如果会阴穴跳动,就不要往外送,马上两眼往下看两涌泉穴(此法还可治眼疾)如果会阴有麻、胀的感觉,不是漏气。
8 s4 w8 O* f, M4 o' a% R" C4 r, b' x( l
      拉反射线时不能冲出天门和会阴,否则会出现天漏或底漏,同样,做功时也不要用意念死守某一个部位,死守百会出现天漏,死守会阴出现底漏。' r$ ~' |4 I" q: j5 s4 S

9 S- ~* Q, }( }6 r. j% M2 _      拉修命线时手心要形成空心,还要加上意念,手心和命门都一动才好。
! C/ J& G( u% q% a- \# G& N3 y2 ~  R8 B9 {6 M" q6 |4 f
      拉动前面上下几条线时身后必须有感觉即拉性线时,玉枕关要有感觉,拉壮力线时夹脊关要有感觉,拉修命线时尾闾关要有感觉,这三关拉出感觉后,就能出现小周天运行。
/ `3 k& ^# D9 r7 x
9 @- W* }, \  _( u/ U& l8 Q( A      三阴一起跳动,古时叫“三齐”,气往上走说明三阴封住了,气往上走时有闹心的感觉,就要男女分开练了,封三阴的方法,用毛巾卷压住阴部,但是,肛门不要垫毛巾挤压。2 n8 l0 Y5 X% a& l

9 r% @  p) O6 X+ H# c' ]6 m  K3 W      修练智能法必须让体内动,用思维控制人,可以试验一下,让别人躺在那里不睡也不要动,你在这边做功,然后做二十四次呼吸,把场扩出去,最后做胃肠走向,看那个人的内脏是不是也跟着动。  C; `0 V. y. Z4 L$ z# }

: ?- y2 O% p! K/ ~0 N; H      做功时,首先把自己调理好,把场放出去,时时观察自身前后左右的变化,如那一侧发凉,那一侧发热,对他人反对还是支持,要有自己的主见,有病人的那一面要顶住,就不怕别人的病情传染也不怕有人来偷气。
4 ]4 l6 L; I& E: `2 `
/ I9 V, J7 p! t  w  B! r; c# A; p, H9 S      智能法炼到二十天后可能出现周天运行,出现小周天的部位是舌头,大舌头往里卷,发出吱吱响声,大舌头搭上小舌头就是搭鹊桥,这时可以给你开天门,否则会出现问题,不开天门不能出现周天运行,如果不懂得,乱给开了天门,人会突然倒下,这时要采取急救,由代功人手中八卦解救,做功的人自己做五行运行,也可慢慢解救,大舌头往里卷时赶紧将双手合十,指尖朝上置于胸前,低头,气就过去了。
  n, m0 z% z* ^7 m2 u( O3 w8 N
  p$ r' }: m0 @' n; a; S% b1 i      自发功的过程中出现固定手势时一定要把它记住,属于三十六种大手势之内的是好现象,将来,能够出现特异功能,出现自发功时底盘不能开,否则,会自身乱激不能自控,做功时有人大哭大笑,属“纯阳喷吐法”,大哭大笑是上七窍都开通了,做功中出现对练是好事,它有一个反抗力,互相发出磁场来激发对方。
) ]" y/ \: {3 N. |$ A* d
1 z6 |9 |4 K4 j1 _) x8 f' m' Y      做功时下半身疼痛是好现象,该功法就是由下而上逐步疼痛,从足到膝到大腿根痛到坐骨神经最好。% {5 x) X" C- N3 z- O# g+ T" j1 L
智能法要做一年,每次炼功的时间一次必须超过两小时,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什么时候精力最旺盛,最高兴什么时候就多坐,古时管它叫回征气功,上盘做功时就要想作多做,如果做一个半小时腿痛就收功,以后,每到一个半小时腿准痛,出现一个周期性,这是智能法一个特点,要忍着痛,逐渐延长疼痛点,做功的两小时从疼痛时开始计时。  N5 {& K* D; X) g/ h/ ~
8 ~) @* a% Q) X+ c3 I% J
      做功十天后感觉疲乏属正常现象,要注意多休息,多喝些糖水,炼到三十天后睡上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会出现新的功能,这是道家功法的一个特点,修炼智能法就是又累又乏,不爱吃饭,炼得越好越不爱吃饭,不要怕,做做引仙法就能恢复。5 H( Y+ a$ c- Z, J

2 d5 R" ]& ^2 u3 h# @4 F) `9 J      坎离相交:会阴炼出亮点为阴中有阳,为坎卦,闭眼为阴,向前看,看到亮点,也是阴中有阳,为离卦。离卦前面的亮点与坎卦前面的亮点相交之处即为坎离相交之点,把这个亮点拉回来,再送出去,能看到比你小一点的人,你怎么动他也怎么动,注意:神光往前送时要把自己全身都送出去,并且送的越快越好,送的越远,角度越小越好,抬头往前看,瞬间就能看见东西,以后每次炼功时都能看到它,这样才能学承像法。
! }( a5 m# L- u5 v$ ~+ T
& s$ i4 Y6 p( G. b      回光后内脏能运动,渐渐地把光聚到一起就会阳神出窍。: }* c2 _0 {" d) J1 J

( D% D: W" ^: q, R! N      记忆—回忆—记忆是给自己治病的方法,此外,它还可以提高记忆力,甚至可知一生之事,睡觉前必须做功回忆一天都做些什么事,如果记不起来,以后的阶段就不好学了,也不能给人治病,当你做回婴忆望时能把旁边睡觉人带起来,就可以进入智能法的第二阶段了,做真假分明判断功之前还要先回忆、处理杂念,白天与有病的人握手,晚上做功就能判断出他有什么病,先判断是什么病,然后再判断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如果判断的不对,要查一下什么地方不对,为什么不对,判断的过程自动出现各种手势,要把手势记住,判断决断时有人指引,这就叫做仙人指路。要把这个人看清楚,头什么样?脸什么样?问他来干什么是治病健身?还是想动武?有时还会出现八卦,你从中就会学会了遥感,要分出阴阳,先问他和你是什么关系,要知道是男是女,分类要非常细,此法可深入到骨髓,深入脉。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7: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引词        准备
5 ]0 c- s( M) y2 H
3 z. v% R5 Q; U% u* w" s3 z; [8 e" ^1、 宽衣解带,去掉眼镜、手表等物。4 h9 p. Y- U" G& t/ ~  @
2、 上盘,自然盘、单盘、双盘均可。$ {4 O, R1 U3 z7 d7 v
3、 双手十指合拢,手心朝下,轻轻放在双膝上。# g- v" I3 @- _! p  {1 y* \7 i
4、 腰挺直、两肩、两臂、两手放松。
7 K; F5 G" L" r5、 两眼平视前方,慢慢将神光收回,轻闭双目。
. h* v2 w/ k4 u0 Y- G/ W$ s6 q6、 舌顶上腭,把上下牙齿轻轻合住。
5 {. q3 V% l7 O# \. R9 p4 [' m7、 调整坐盘,调整后底盘就不能再动。
. g9 N, \" b$ b% a1 o# H6 T0 L2 a8、 封住底三阴。1 |, Q" B' w4 F  G5 n* I$ Z, T
9、 静坐一会,收收心。
9 V& l: z8 l+ t. V) q! J处理杂念
# a: o/ ~" j8 a& V: G1、 处理杂念,回忆一天所做过的事情,处理中要细、快、果断、彻底。! N& }, Y% N3 L0 P+ V
2、 调整呼吸、自然呼吸。
! Y! Q9 C9 m# o) i/ i1 t拉性线0 o, o1 n+ N3 y& X$ t# u6 ]
1、 抬头往前看,远到天边,看看有什么景和物?亮不亮?发什么颜色?看到的要仔细看,看不到的要仔细想。$ P* @2 g5 p6 `" R9 C% g
2、 慢慢把看到的景和物收回来,收到两眉中间。本功法叫“天目穴”的“穴”。; u  b" C0 ]' r  I
3、 再往里收,收到“天目穴”的“目”,古称“泥丸宫”,看看“泥丸宫”是什么形状?在什么部位?有多大?
8 W9 ]2 S8 v- c& M4、 再往里收,收到“天目穴”的“天”,也叫“后天镜”,后天镜在后小脑处,看看是什么形状?有多大?是什么角度?有没有景和物?亮不亮?
7 f2 ?4 K: g% c# o" o5、 迅速把神光送出去,送的越快越远越好,远到天边。(重复观察景物、亮度、颜色、形状等)
! U. w+ I# Y( Q- c: m' ~; Z6、 再回到穴、目、天,如此反复,共两次,最后到后天镜。- H! |& e* r  M5 O* ]
拉反射线
6 d' |+ V2 o+ D. q4 [/ P1 Q1、 慢慢将神光顺着脊柱拉到会阴穴,看看会阴穴是什么形状?有没有亮点?古时称“海底探宝”能不能看到?会阴穴为生死之穴,有两条脉直通涌泉穴。
- D: @* B3 k% e2、 慢慢将神光顺着脊柱往上送到百会穴,看看百会穴有多大?什么形状?亮不亮?百会穴四周有四个穴,古时称“四大门神”,能不能看到?
9 g/ Q( v, k3 v) J" {(如此反复两遍,最后仍回到会阴穴)# X+ z( u$ c' b0 U5 m( Q: L
3、 抬头往前看,同时将会阴穴的神光经两眉间送出去,让这两条神光在远处相交,找到相交之处,看看亮不亮?有多大?
8 a0 `5 h. F% q+ v4 S  ]. ^4、 把神光慢慢收回到自身宇宙的边缘。
4 g# u1 o; v& k1 d: g+ p5、 调整好呼吸。
& t. u* ?2 O+ c( J胃肠走向
. c9 D: ~$ C0 F1、 深吸一口气,抬手,双手重叠,掌心向内向下,顺着食管慢慢往下走,到胃的进口,到胃,看看胃有多大?到胃的底部,到胃的出口,经过十二指肠往中间,往下走,到小肠,左右摆动地往下走,到小腹底部往右走,进入升结肠,往上走,到横结肠往左走到降结肠,往下走到乙状结肠,往里往中间,轻轻往上提下压到直肠,再往下走到肛门。
5 }- t+ C7 A) ?(再重复一次,最后仍回到肛门)2 Y& J! b$ Q2 T6 q5 w
2、 两手放在两膝上,抬头往前看,把整个胃肠送出去。0 [% e( a, n. o) q: w
3、 把神光收到自身宇宙的边缘,调身、调息。* _! G2 _. M* f7 Y6 O$ Z" `
五行走向% _1 v' P3 c2 A" _9 F4 C" b# K7 j
1、 抬头往前看,看得越远越好。
5 r; M4 u4 C9 c' z3 a$ a% z+ Z2、 慢慢把神光收到穴、到目、到天。" h' m- ^0 [) \
3、 顺着脊柱将神光拉到肾,抬手、把两手放在两肾上,拉动两肾,有什么感觉?看看两肾的形状。有多大?是不是一样大?发出什么颜色?是不是黑色的?
7 g0 S) d' K; y6 S' ~+ O4、 顺着肾管向前向下到膀胱,前后拉动拉动,看看膀胱亮不亮?有没有尿?有多少?
6 U* Z. S; ^, @/ x! _4 Z5、 向上向右到肝,前后拉动,看看肝是什么形状?有多大?发出什么颜色?是不是绿色的?亮不亮?
8 E0 k; v3 t. Q( v; e6、 向左向上到心脏,前后微微拉动拉动有什么感觉?发出什么颜色?是不是红色的?7 U5 ]- G! i4 q3 W; m6 E
7、 向下到胃,看看胃有多大?什么形状?拉动拉动抓一抓,有什么感觉,它发出是不是黄色的颜色?
4 ~& B; ~" e6 j6 z) V1 w1 t. {8、 向中间向上到肺,看看有多大?什么颜色?是不是白色的?古时叫金花树,倒着长的, 能否看见?上下拉动、十指划动有什么感觉?
9 C, s: ~7 V5 m( M7 L2 c0 ]) q(拉三次,可以多拉,最后到膀胱); q/ w9 E: F( H' Y, m  \
拉修命线
$ m  y, X. l" p1、 两手向上提到下田,在脐下一寸二到一寸五处,前后拉动,向前拉要吸气,向后拉呼气,呼吸要细、匀、长,要仔细拉、慢慢拉、多拉,看看尾闾有什么感觉?有没有热胀、麻痛的感觉。
% \. \* u+ i. O! t2、 抬头、两手放在两膝上。
5 ^# {4 R6 f& D4 {1 N) ^' G" z3、 调整好呼吸。
& H( `7 o8 y$ c内脏对明窍2 D4 `# \2 |8 w7 U0 S
1、 抬手,把意念转移到肾,看看两肾,肾开窍于耳,拉动两肾,看看两耳里面有什么反应,有没有麻、胀的感觉?两手放下,调整呼吸。1 |/ l3 }4 C! V3 j3 p& V  u5 m7 G- G
2、 抬手,意念肝,肝开窍于目,拉动肝,看看两眼有什么反应?手放下,调整呼吸。
, w" D% K' Q5 h. a5 s) P3、 抬手,意念心脏,心开窍于舌,微微拉动心脏,看看舌头的反应?手放下,调整呼吸。
6 h+ e2 i; Y. H1 J: m8 g4、 抬手,意念胃,胃开窍于口,拉动胃看看嘴唇的反应?手放下,调整呼吸。
. D* O  W  g* z: R5、 抬手,意念肺,肺开窍于鼻,拉动肺看看鼻子里面有什么反应。手放下,调整呼吸。
' c! V8 D5 A" V4 e- C明窍对内脏
: k$ s3 m7 J& `. _8 @- ]  A5 F. y1、 想办法动一动你的两耳,看看你的肾有什么感觉?: G7 ^8 F& Q) M, f. O
2、 上下左右动一动两眼,看看肝有什么感觉?
2 z! ^' X9 o8 M7 v: |/ h3、 上下动一动你的舌头,看看心脏有什么感觉?) }" i  H- g. G7 m; B. J
4、 活动活动你的嘴唇,看看你的胃有什么感觉?9 O+ Q4 n5 z1 |( E( S
5、 活动活动你的鼻子,看看你的两肺有什么感觉?! w2 u2 U) y. M% e3 [3 o4 c
拉膝盖放风
3 l, M0 Y3 c2 D0 J( r用两手上下拉动膝盖,向上拉吸气,向下拉呼气,两手向上拉不过肩,向下拉不要碰到膝盖,慢慢拉,意念不要断,仔细体会能不能拉出东西来,要多拉认真的拉。
8 l  Y. j, M: P阴阳交换* t9 O% S7 h4 G( A
念、意、力7 C4 l8 r* y; Z6 Q- q: M' F
吸气,想天体宇宙的边缘,先天元气从四面八方通过你周身毛孔向小腹挤压,强行收缩小腹。- U5 C9 u) `4 {/ M' Q8 n! \4 p
呼气,小腹里的气通过全身毛孔向天体宇宙放出去,小腹外放。, z) |, e$ G2 o+ ]0 f* K
呼吸要慢、细、匀、长(由少到多,达到一百次)大家认真的做。. d; d+ N6 \, l, B% [  Q
二十四次呼吸
( O; j% [0 i9 m% w* s/ i念、意、力
+ e4 J, Z6 |( {1 o( w吸气过脐下,呼气不出心,呼吸要慢、细、匀、长。8 S! `/ L% W: X
收功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7: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三法——王力平——简述 $ a" O  I  k: J) D. ~" i& y: m  B
 
% |. k3 A5 K1 Q# S3 w一、 回婴忆望* O% {: p/ N8 o; l5 L

; G! r' q% O7 ^1、 被动阶段:
1 j/ R6 e9 n+ ?" B4 t" T开始入静时,脑子里会自然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如回忆自己过去受伤的情况,受打击的情况等等。甚至青年、童年时期的事,对出现的这些幻觉不要加以约束,让它尽量放映,一一闪过,凡是充分表演过的,以后做功进就不再出现了,逐渐地你思维有的东西消失了,被动阶段也就过去了。
$ u. [5 E' g1 U% p
+ v  W) ^$ X( T5 ~: ]. c! R2、 主动阶段:
. z6 p; y( ?5 k/ |5 j! n公式:记忆――回忆――记忆,分三步进行
" o- R5 j4 c- E第一步:有目的地回忆过去某一件事,或某一段时间的事,如回忆当天所做的事,从起床刷牙,锻炼身体,吃早饭。。。直到晚上做功,一件一件的回忆。
3 b/ m4 O' N, ^- P( a6 @第二步:古时吕祖称为“悔过”,就是将回忆出的事进行分析,哪些是好的,以后继续做哪些不好,以后千万不能再做了,并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 D2 \7 G! _3 \4 W. H2 z  S- ~4 W第三步:再想想是否还有没有没回忆到的事情,如果有,就一一回忆,分析、记录。% J' u  `& b% e7 U3 P) i/ R5 H
这样做可以训练修练者的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回忆过去的事情,得按照时间的顺序一步一步地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要分辩每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处理问题的能力(哪些事情已经结束,就放过去,哪些事情还未结束或还应补救,就记录下来,明天处理)使修练者出现超人的智能,养成当天的事,当天处理完毕的良好习惯,达到减轻心理负担,使心情舒畅之目的。
* p+ I* `3 ~, E, A3 t" m( L, I( L7 t" z) u
二、 真假分明2 _5 ]3 J+ [6 K

1 [; a# x- G+ Y公式:判断—决断—判断
9 n' z7 P! j+ O8 h5 G3 N修练者通过内视可能看见自己的脊柱或内脏,要仔细判断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仔细看清楚以后,就要决断其真伪,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脊柱、内脏?然后再进行思考,是不是用眼睛看见的?如果不是,那么究竟是用什么看见的?再进行一次判断,判断以后再决断。
5 M! ~3 c& b0 S1 k0 S# E. o修练智能法第二法时,可能出现手势,因而知道自己的病在那里,肯定会知道,有病的地方还要出现一些形象。
& G+ v: g- ]4 L/ e2 m, [6 c1 q8 H. P$ u  r9 ?8 E
三、 神志清清
7 o! d, c0 Z  ?" [0 P
/ Y1 M/ ], a! R) u公式:立题—定题—立题
8 K0 m# k; p  T4 n象做论文一样,首先要立题,所谓立题就是选题,要想把论文写好立题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选择很久以来就想解决的问题,或者在治病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给某人算卦都可以。
+ ]. f, y0 ?  `7 {* y. a+ P所谓定题就是确定所选择的题目行不行,如果不行就重新立题,如果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就进行补充、修改,这叫再立题。如果要给某人算卦,立题时要确定他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等。不仅要明确他们的阴阳,还要进一步分清阴中的阴阳或阳中的阴阳。1 e$ f; K$ B% I' R0 m! G
如果自己有病需要立题研究,不能老站在圈内,应该跳出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给自己看病,所以自己给自己诊病治病,不仅在立题,更主要的在于定题时一定要跳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7: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宝通智能内功术- w3 d$ p0 h0 Q' O" O6 f
  l6 z& D2 @9 s) l' X
      灵宝通智能内功术是一套古典内功,属于道家功法。它静动相兼,性命双修,静而不守,也不守空;既不回避杂念,也不以一念代万念,把意念放在处理问题上,使练功者练成超人的判断能力,并能快速处理问题。动则人和树木交换气体,修练内气外放、外气内收,掌握为他人治病的能力,并运用外气诊断和治疗疾病。' y7 ?9 W! |# d( h
      灵宝通智能内功术分三功九法:三功为三仙功(静坐功)、平衡功(外动功)、睡功(闻余之功);九法为智能法、断疾法、治疾法、传灵法、定心法、定君生死法、求仙法、断魂法和承象法。
" b4 a& l$ C4 E) v8 r" b      三功九法中以智能功和平衡功最为重要。这是一种古老的内功术,以“救君生死在先”、“安乐长寿在后”为其主要宗旨。2 v4 m8 D  |1 s! l( y
      智能分九个阶段,即回婴忆望、真假分明、神志清清、知我前程、停食求生、重换新衣、看破天机、回环宇世、登月望行。
9 h4 d: ^! _# x. _$ e      1、智能功
1 F7 c5 a. T4 X  {$ {  智能功以盘坐为主,修炼人的特殊思维能力,既不“意守”,也不“守空”。* R$ q/ g# S( K2 L& I
     (1)回婴忆望
/ c6 {. i* N8 N8 g/ k: c1 I/ R& ]& e     自然盘坐,上身正直,两眼平视,渐收元神。吞纸上颚,闭唇,上下牙齿轻轻扣住。两手置于膝上,掌心向下,思维集中。
5 d* T! J3 k0 }  |     先用判断的形式处理杂念,当杂念逐渐消失,开始人静时,脑子里又会出现各种幻觉,看到一些飞禽走兽,林木花草等物体或景象。甚至迈会出现一些已经死去的人,和已经做过的事。这时可意识到经历过这些人和事的时间,并会逐渐向前推迟,回到自己的童年。思维发生了倒转。这时,不能害怕,任其变幻,但每出现一个人、物或景象时,一定要把它认清楚,看仔细,绝不要轻轻放过!这就是“回婴忆望”阶段。
- Q* t2 W2 T6 `/ k  y* P     (2)真假分明
- b3 j6 q9 h' i& y) j3 [     回忆的过程中,会自然人静。这时,有人还会看到自己的骨胳、眼睛、嘴巴、头以至内脏。不要惊奇,不要害怕,不要动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辨别,看看自己身上的骨骼到底有多少,是什么形状,结构,像研究人体割一样。这就是“真假分明”。! ?! ^" ^+ h+ v3 a, e
     以上两个阶段,是人的思维内收的过程,也是内气外发的过程。% X% q$ c( i  P
     (3)神志清清
2 u/ C* O+ K/ H$ N9 ]0 A     当以上思维倒转和内视自身的两个阶段过去之后,又会出现一些真实的小动物在不断接近。最常见的如老鼠、黄鼠狼和一些带羽毛的动物。这时,绝对不要害怕,也根本不要理睬,更不要出现动作,任其自然,这些小动物便会自己离去。这是由于人体发出一种带有一定频率的生物电的结果。坚持做功。“神志清清”的阶段就会过去。
7 a; E+ m8 b& u6 ^     (4)知我前程2 G+ e2 O3 T+ O* c1 g
      这一过程消失后,便进入进一步有意识地训练思维,但又不胡思乱想的阶段,炼功者把日常生活中难于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认真地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V5 f# \( ~! d" t/ x* r/ |( p
      如果说第一,第二过程是大脑思维“内收”过程,那么第三、第四两个过程就是大脑思维的“外发”过程。这是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完整过程,是对大脑思维的一种特殊训练。坚持不懈,就可以达到提高智能的效果,并对大脑神经系统的调整和身体的修复有  益。+ o; x0 P5 R0 n" T
      修炼智能功者多出现“肢体百动”的情况,不要害怕,安心修炼,任其自然。这些自发  动作都有自身运动规律,是本功法“意气合一,意到气合”、“气动体动”的表现。
" p8 P% q2 O0 D- ~- m$ y      自发动作平息后,修炼者会停止在一个特定的手势上。这时应把手慢慢的收回,用  “八卦子午”式手法开始静坐。这时是“人体之定”的开始,也就是古人所就的“还神”阶段的  开始。静坐的时间越长,对修炼者本身潜在智能激发得越快。. e' S/ d; v3 t  D5 L
       2、平衡功
/ Y' I6 s% T' g2 x       平衡功是灵宝通智能内功术中的外动功,它是古老的吐纳术。通过修炼者的肢体有循之动和严密的呼吸相配合,用意用气用百窍与植物,动物,人交换气体,使修炼者能达到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气体相对抗的平衡,故名平衡功。2 l. u- [% g; c* H( `
      平衡功主要是炼“人体灵信之外放”和“原灵内收”为他人治疗疾病的一种修炼方法。   (1)双手上下拉动" _  @1 P* g" M/ S5 k% s: \; M3 o
      ①姿势 面对大树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微曲离大树一定距离,两臂前伸,虚腋,两掌心对树,身的三分之一处。
  [" b9 L1 K8 p* S: o9 N      ②动作 闭目平视,双手同时沿树身平衡线上下拉动。两腿配合手臂上下起伏,双膝缓缓曲伸.脊柱正直。
0 Z+ ?2 A. |" Q4 j8 _: F. v- x3 d      ③呼吸 上拉时吸气,下拉时呼气。呼吸要逐步做到缓、细、深,长、匀。8 W0 o4 U* g( r( L: R
      ④意念 动作和呼吸时想象面前的大树是一个带有特定色素的大气柱,同时想象两掌也会发出同样色素的气体来,与大树相对交换气体。
& v8 U& p% `0 H1 \0 P     (2)十指纵向切割/ n% x2 u# B/ _( }5 p8 J8 V9 @
      ①姿势 面对大树,在树前自然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克。双臂平伸,两掌平开,十指指尖对树,保持一定距离(这个距离随修炼者功夫的加深而逐渐拉远)。
$ |, u) P/ `8 R4 y* j      ②动作 闭目平视,用十指指尖上下拉动,身体随着手臂上下略有起伏。初炼者和老年者的动作不要大大,两臂上下不要过低或过高。
7 o2 a% J3 W+ @, L      ③呼吸 掌指上拉时吸气,下拉时呼气。身体与两手要密切配合,不要中途停顿。呼吸要逐步做到缓、细、深、长、匀。
' h' u+ U! Q1 R7 g      ④意念 把眼前大树想象成一个高大的气柱。修炼者想两手十指指尖发出同一色素的气体,把眼前的大气柱切割成细条,切割的线条越细越好。
7 c" G0 Q" c9 P3 z( t# w     (3)十指横向切割$ ~% f& X4 j; F$ h1 |, V
      ①姿势 面对大树,站式同前两式,将两掌平开,上下重叠,两掌心向下。$ K7 Y* W! z, H: H
      ②动作 两掌在树前作横向左右摆动切割。
' D/ Y1 f, T3 V7 k" c( Z; X      ③呼吸 两掌前伸呼气,两掌收时吸气。呼吸要缓、细、深、长、匀。. O7 V6 k7 `* P
      4、意念 想十指指尖,把眼前大气柱切割成薄片,切割得越薄越好。
( x$ Y  @0 O; q7 {& M) o) m, A     (4)双手推技; l3 s4 w$ b3 K8 u! T( Y- P
      ①姿势 面对大树,站势同上。两臂向前平伸,推时两掌直立九十度,十指向上;拉时两掌伸平,指尖对大树。
' v  j3 [% Y% y/ ]7 u1 `8 |' h      ②动作 两臂缓缓收回,两掌逐渐放平,再将两臂缓缓推出,两掌直立成九十度,指尖向上。如此反复动作。# j& N$ Z- X  N" y. @+ c
      ③呼吸 双臂带双掌推出时呼气;双臂带双掌拉回时吸气。
% o2 x1 H: Y" h: l" w7 w      ④意念 想整个掌面带有与树同色色素。推出时,想像两掌发出的气体把眼前的大气柱推弯;拉回时,想像两掌把大气柱拉回,拉弯。, }; m' b, Z/ L9 u& `: j- Y8 c0 K+ y
     (5)剑指拉动7 K' y0 M9 N! u; Y0 q. W6 Y
     ①姿势 面对大树,站式同前。双手各变“剑指”;食指和中指并拢,其他三指收回,指尖相对。
( m2 o1 w: @& ]     ②动作“剑指”对树,可做上下拉动,也可作横向拉动,也可一手拉动,或双手变换拉动。4 @4 \) T3 W. A( m2 w# e
     ③呼吸 拉上、拉回时吸;拉下,拉出时呼。+ V5 H7 g, {4 |9 i# c/ M
     ④意念 意念主要是想中指指尖,在发射“灵信”切割大树,也可体气柱打洞之想。; D# M& v" R- r0 ?) a# G7 |
    (6)背树站椿
' X( l& o' |$ D4 V# M3 [     在以上五种动作操练后,即可背对大树站立30——60分钟。
, r) B  Q+ N4 [) n1 g     ①姿势 两脚自然开立与扁平,两臂自然下垂,舌舐上颚,垂帘闭目。" M) G$ A2 i8 `* ?! N8 z# ]
     ②呼吸 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入自然呼吸。
& `* D" E4 `& E     ③意念 吸气时想自然界的大气向全身汗毛孔内挤压,进入体内。呼气时想体内浊气从全身汗毛孔向体外放射,放射得越大、越远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17: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3、睡功7 q  r8 N/ s3 \. d( @9 \+ D8 c4 n

3 F( Z: n4 \& l- V1 u  修炼者人体姿态行于“睡势”,意志行于动势,体为静,意如动,是动静相合两一种安神健体的方法。9 z$ ]' E" [) H8 D! e
  “睡功”与“睡眠”不同。“睡功”是修炼者体态成睡势,全身肌肉处于松而不弛,大脑静而不眠的状态,通过意的引导,主动调节体静,脑静,而脏腑功,达到动静相兼,调息养神,去病保健之功能。工作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及过于疲劳的体力劳动者均可修炼,特别是老年人、体弱者、妇女更为适宜。此功可恢复神力、精力、体力。练功时间不限,几分钟,几十分钟均可。
# M7 }; R5 O( y1 p6 v8 B0 `( d  “睡功”古称“睡仙”,共有十一式:
8 N/ s4 {8 S/ d- Q( M6 p  (l)安神式
* m* V& W* s, J6 e  ①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上肢自然伸直,时关节略曲,手心向下置于身旁两侧,下肢舒展,两脚自然分开与启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分开。, [& F, o; W+ `" I( m
  ②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届中间,向鼻尖看,一直盾到脐下小腹处。闭目,合齿,舌舐上颚。
* |; n( u* G: B. n4 k" s8 \  ③呼吸 深长呼吸。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挤压入脐下小腹处,呼气时想气从脐下小腹处通过全身向体外发射。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再不要用意念。: W, j% @4 ?" f  H  r
  ④注意 在练功过程中,会出现全身膨胀或身体要腾起的感觉,这是气功态的自然反应,不必害怕。( [4 q0 R1 }! M: y. j
  ⑤疗效 主要对神经系统的疾患有很好的疗效,对一些脑力劳动者起“安神养精”作用。对一些体力劳动者有解除疲劳,振奋精神作用。
; j4 Y) V' K: X0 Z3 B/ x  (2)降血式(调压式)" K' B9 s2 A/ U3 C3 a
  ①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上肢自然伸直或时关节徽曲,手心向下置于身旁两侧。下肢舒展,两足跟相对,足尖分开呈小八字。
9 s" j% x* N1 N) t) U% [  ②意念 两腮向上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向鼻尖看,一直看到两足的涌泉穴,闭目、合齿、舌舐上颚。
. @3 f% L& O! i+ B3 T0 v) |' z% E  ③呼吸 深长呼吸。吸气时,想气从两足涌泉穴慢慢上升到脐下小腹处;呼气时,想气从脐下小腹处下降到两足涌泉穴。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不要有意念。8 C, l/ P0 i) F' D  B9 Q( R
  ④注意 在练功过程中,两腿有麻、凉,胀或有气流动之感觉,这是气功态的反应,不要害怕。
/ f- ^& n. @+ U" H3 }# D3 |- s; q; x    ⑤疗效 对人体血压有一定的调压作用。
5 ]8 h. R/ d1 \  (3)保精扶血式
% v9 t( E) r* ]( f$ [5 P    ①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两肘自然收置在两肋旁,右手抱着左手掌或左手抱着右手掌,以修炼者本人舒适为好,掌心向下,覆置于中枢穴(按:中枢为足厥阴肝经之穴,足三阴与任脉之会,位于脐下四寸,于腹部正中线取之。)8 \) T* |- k" E' a7 F
  ②意念 两眼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向鼻尖看,一直看到两手掌复盖处(中枢穴),闭目,合齿,舌舐上颚。0 a2 M! L- y% O  W! [. w1 \( p9 e- W
  ③呼吸 深长呼吸。吸气时,想气从四面八方挤压到中枢穴,呼气时,想气从中枢穴.向全身发射。深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人自然呼吸,不要用意念。8 ]) [/ z+ Q' s6 u& ?! i
  ④注意 在练功过程中,人的整个躯体出现向上的感觉或掌下,小腹内有声音,这是气功态的反应。
" z: W5 B% `) d' c  ⑤疗效 主要对膀胱,遗尿,尿闭等疾患有一定疗效;可调整、平衡冲、任两脉,助气化,利膀胱。
, V+ o# x$ f; ]3 d( N. f  B( q  (4)回阳壮力式   ①姿势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掌复盖置于气海穴(按:此为强壮回阳之要穴,为蓄精扶卵之地,属任脉,在脐下一寸五分之处,腹正中线下,节元与神阙两穴之间取之)。2 V2 ^/ B% U4 W6 v- g. }5 i& A
  ②意念 同“保精扶血式”神光一直看到气海穴两掌复盖之处。
* \& s3 F* X1 W/ S4 W  ③呼吸 同“保精换血式”但要把呼吸意念改为从气海穴收发。
+ _* r: @: Z% J7 @( g  ④注意 练功过程中,小腹会出现大小不同的声音.这是气功态的反应,不要害怕。   ⑤疗效 对阳萎、遗精、淋病、小腹痛、月经不调、闭经有很好的疗效,具有通理、任脉,回阳,调气补肾虚作用。
0 C; c! l7 i) M" p- ]& R  (5)补虚还旧式* t1 Q7 {" X. ?! B& T. r
  ①姿势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掌复置于神阙穴(按:此属任脉之穴,在肚脐窝正中。; w5 n3 W; H8 R' B5 L8 `
  “脐”在人体腹部的位置非常重要,古人说:“人之有脐,独天之有北辰也”,故名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补虚还阳之宝。神往来之门。
2 `- M  O* c/ o/ R1 H   ②意念 呼吸同“保精扶血式”意念改为从神阔穴收发。   ③注意 中腹部内有动或声音之感觉,是气功态的反应。
& ^  k; X7 K2 n) \( D! {  ④疗效 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弱等病症有好的疗效,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 o! O% P2 m8 ~) N
  (6)调气扶心式
1 L$ x. @$ G. N; @. S% U    ①姿势 同保“精扶血式”只是两手复置于膻中穴(按:此属任脉,气会膻中;足太阳,少阴,手太阴,少阴,任脉皆合于此,在胸骨下,两乳头中间。女子可在第五胸肋关节之间。胸正中线下取穴。)/ x$ |* |- y4 X5 F' M
  ②意念 呼吸同“保精扶血式”意念改为从膻中穴收发。
4 ^" v/ h4 F) |2 E8 w( P' g2 t" b1 V# h" y  ③注意 胸部有气动或胸内有声音,是气功态的反应。0 l' f  ^' I5 a  N6 A- ~1 r8 Z
  ④疗效 对胸痛,气管炎,胸膈满闷,心脏等疾患有好的疗效,可调气降逆,在胸利膈。
1 b; M7 p8 q) Q   (7)保肝明胆式
6 Z1 p* h% [. }# \0 t- B    ①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躯体左方肋旁放一块与枕同高的软垫,左肘置于软垫上,右手掌抱着左手掌或左手掌抱着右手掌,掌心向下复置干右肝(胆)区之上。
' c# f* Z6 u( q7 Y5 l3 a$ w  ③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两眉中间,闭目向鼻尖看,一直看到肝(胆)区,想一想肝(胆)区之形态后,闭目,合齿,舌舐上颚。7 i) [0 B2 C/ W8 q
  ③呼吸 深长呼吸。吸气时,想大气向肝区(胆区)收压,呼气时,想肝区(胆区)之气从口呼出。呼气时要把舌舐上颚转为舌舐下颚。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入自然呼吸,再不要用意念。
  ]; s5 n" H5 @8 f  ④疗效 主要对慢性肝炎,肝区不通、肝火过盛、胆府、胆区不通有好的疗效,可理气舒肝,明胆开窍。- h9 N2 q: N7 R& z, T! _
  (8)扶牌健胃式
  v3 m, {7 k! U  ①姿势 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度,躯体右方肋旁放一块与枕同高的软垫,右时置于软垫上,以左手掌抱着右手掌或右手掌抱着在手掌,掌心向下,复置于右肋脾胃区之上。& j  U: {4 G% \3 K* v- }
  ②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再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闭目向下看,向鼻尖看,一直看到脾区(胃区)想一想自身之脾胃形态,闭目,合齿,舌舐上颚。6 u- y* l: c9 J: Z) y7 \
  ③呼吸 深长呼吸。吸气时想大气向脾、胃区收压,呼气时想脾、胃之气从口呼出。呼气时要把舌舐上颚改为舌舐下颚。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入自然呼吸,再不要用意念。
0 ]4 @" J* G9 w( ~  ④疗效 对脾痛,脾胃不和,胃炎,胃痛,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可和胃定痛,扶脾去胀。. w% }  m! ]3 @
  (9)安乐式
6 m) M' H. X$ r! D$ @8 B' A  ①姿势“同安乐式”,但两手改为两掌心向上。5 _9 {) m& p* F2 I: n- d" ^
   ②意念 两眼向上平视片刻,冉把神光渐渐收回两眉中间处,两眼闭目“回光”看头后玉枕处,再把神光慢慢的放回两眉中间。闭口,合齿,舌舐上颚。, N. ~# [5 q5 K! T1 |9 v1 p
  ③呼吸 深、细、长。吸气肘想气从上空远方向两眉中间处收回,呼气时想气从两眉中间处向远方高空射出。深长呼吸二十四次后,转为自然呼吸,想太空中的绚丽景色。
  v" z" d8 q7 ^' J( `! E  ④注意 练功过程中,会出现外来生物电波而使全身抖动,还会出现一些美丽的景象,不必害怕。
+ N. F. i7 L9 K9 e" I7 _+ r  总之,“睡功”九式主要是用来理通任脉,彼此间有一定内在联系,对调理气,血,精,神及五脏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最终使机体内气、血、阴、阳调和,达到保健、去病的目的。
" R. a# H& l. Y% a    4、断疾法
( K, l" z4 O" e& }: b! h3 A/ w    此法继智能法和平衡功之后,具体又可分为三种:
& z# a* V2 a: j* a( ~. Y! J   (1)环流法
  L  I' ^+ s% b, a4 Q    ①姿势 断疾者面对被诊者正坐,被诊者也要面对断疾者而坐。
) N- j8 f5 J3 l  G  [6 g    ②意念 断疾者意念“灵信”(即外气〕从自己的头部、眼睛、天目穴(两眉头上凹陷  中),强有力地发射到被诊者头部,并从头部向上身、下身一直发射到脚;再从脚发射到  下身、上身、头部。如此反复,便会诊断出疾病的部位。这种诊断法,只能说明被诊断者  疾病的大概部位、方位、部分。6 Q- }& [% r8 k  q; C
    ③功理 断疾者修炼了智能法和平衡功后能发射生物电场。生物电场有它自己的频率,并使断疾者自身的感觉。断疾者把自身当作完好整体,发射后再回收。这样多次地进行发射、回收,使断疾者和被诊者成一环流气场。这个气场是带有“灵信”的,也就是带有物质的。
" v5 _; B3 Q% f4 c" e  ④效果 被诊者身体有什么感觉,断疾者的身体也会有同样感觉,甚至连病痛点都一样。
0 v% J5 B. ]  y4 m6 R' Q+ P  (2)贯气法
6 [8 {2 C: y1 a6 x; f  ^% ]  修炼断疾法者在修炼环流法得手如意后,方可修炼贯气法。
5 A3 m. c/ _4 p8 m/ j  姿势 被诊者正坐、闭目。贯气者正直站立在被诊者身旁,左手掌平开,掌心向下,从掌面发射“灵信”于被诊者的百会穴。二、三分钟后,用右手作剑指,用中指尖直对被诊者的天目穴,也可正对印堂穴,同时发出“同位气质”。左手发射的气质和右手发射的气质相垂直,可找出相对交点在什么地方。功夫深者可闭目内视而感觉疾病脏器;功夫浅者可在自身感觉疾病脏器。
+ N7 C/ ^0 [6 P6 c  (3) 引气法
! L6 M. \+ l/ d1 X/ ]! C$ h& Z  此法继环流法和贯气法之后。
; ^& F4 L, m; v  u& q) ~2 T  r  姿势 引气者正坐,用天目穴或用手指指尖或脚趾的趾尖向外发射灵信到被诊者体内。这里所说的灵信发射到病者体内,用环流法发出环流电场,又用贯气法向病者体内贯气(功夫深者可用很少时间即可断疾;功夫浅者则要多用些时间即可断疾),再回收到自身体内,这样,在经络里和原穴位上就会有感觉。哪个经络有感觉,那个经络就有病变。
发表于 2007-3-3 18: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没有当年王老师讲课的录音,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3: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没有录音带。
7 d6 ^1 M6 l/ e2 }7 w' {9 c$ K
另外,此法虽好,但非修炼有素者在无师直接指导的情况下,建议谨慎自行修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4 10:49 , Processed in 0.0517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