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91|回复: 20

毛泽东家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1 1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 N: p  A' w3 K4 \% o2 \ : x; o+ s5 N, p3 ?4 ], F' g
 
+ h3 e7 s) c) n& G$ P% ^9 M+ ?  毛泽东的家庭,在很长的时间里,曾是一个谜,战争年代,被笼罩在战火硝烟之中,建国后,又隐迹于红墙深院之内。许许多多的事,都鲜为人知。! q, g  R4 R; c8 j5 Y
* X8 G/ J1 o4 j
  从毛泽东率领红军到达陕北不久的1936年,到他告别他所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眠不起的1976年,从他的朋友到他的敌人,亿万人都关注着毛泽东,关注着这个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改写了中国人的命运,并影响了世界的伟人。同时,人们也深切地关注着他的家庭,渴望了解他的家庭生活。. r. u  R) p% l% {7 N0 y# ~

3 `0 m4 O# `! y4 B$ D3 @4 q  毛泽东的家庭,有着同千百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美好的情感和操守,也有着同千百万普通中国家庭一样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悲欢离合。有欢笑,有眼泪,还有难言的苦涩。" o3 a- S2 l# e6 n- V$ z/ v" K

, U( m7 @  ^9 }& b5 f8 t3 K3 q  毛泽东的家庭,有着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20世纪时代浪潮共同熏染的斑斓底色,也有着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这种韵味和风采,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革命时代要求的家国关系,更是突出地体现在毛泽东家庭的每个阶段。
1 _  Z# V! P' ^$ D0 f : ], X$ I3 k+ D6 V- ?
  如果说,30年前,人们关注毛泽东的家庭,是出于对领袖的崇拜和好奇,那么,今天的人们更多地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希望从这位令人尊敬的前辈和他的家庭身上,寻找人生的启示和参照。+ C8 y. b! _- ~
+ C( i/ t5 D+ t; _
  有些东西是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全人类长久共享的。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毛泽东给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时间越久,越散发出怡人的芳香。
7 d% O/ H) x7 V2 L' I  h4 A
' e1 O: G# W- G  领袖家风,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勤克俭4 c, m0 a5 j9 ^2 g
0 a! q" s( g% F, _
  1936年,毛泽东在离韶山几千里之遥的延安窑洞里,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披露了家庭的情况。此时,他的父母亲早已不在人世,而他成了红军和中共的领袖。从斯诺记载的文字上看,毛泽东感情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母亲。而实际上,父亲对他的影响并不亚于母亲。/ f: N! p, {2 `

5 d2 V: k) P+ |* \4 i; q# F  从留传下来的照片上看,毛顺生身材不高,留着胡须,瘦削的脸盘露出一副精明的神色。他是一个倔强的、有家庭责任感的农民。
1 ]7 N9 y, [$ ^+ d9 }
* y: ?% G/ ]- U, s7 r! \) \  6 Q" j% @& z/ y2 }( @/ {
  毛顺生于清朝同治皇帝在位的第九个年头(1870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生,是毛家第十九代孙,属“生”字辈。他年幼时,因家境贫穷,只上了两年私塾就辍学了。他文化水平不高,却不逆来顺受、游手好闲。他人穷志不穷,9岁订婚,14岁丧母,17岁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接替父亲为全家人谋生计。" [* ~0 ^' h0 O0 d6 S' U9 m, A9 {
6 `" B9 j) W% R7 a1 [# i
  由于自然灾害、母亲生病丧葬、毛顺生本人成婚以及祖父买屋遗留欠债等原因,毛家负了很多债,日子过得很艰辛。毛家为清偿欠债,一度把祖上传下的田产典当了出去。  |+ F0 ?8 J( B  q

4 S, L0 t; U! d/ N* q9 D9 X  妻子文七妹悄悄流淌的眼泪和经常回娘家居住的情景,给倔强又血气方刚的毛顺生很大刺激。男人的责任是养家 口,如果无能,他不仅会内疚,而且会在族人和同村人面前失去尊严。6 Z* @, Y' p4 Q4 c% c' Z" \$ m
6 v# I3 W' p3 {/ |* y7 k
  为了改变命运,毛顺生顽强努力,一生吃了不少苦。16岁那年,他由于欠了许多债,不得不外出当兵吃军饷。后来,他回到韶山冲,和文七妹一起过日子。他起早贪黑,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同时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点钱,把典给别人的祖传的15亩田地又买了回来。
) q2 W% Y' {1 X' u3 |
7 [9 [+ E% W# e. z2 t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农业时代,土地不仅是农家衣食之源,也是积累财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一个农民如果没有自己的土地,要么一辈子租种别人的土地,要么打一辈子长工、短工,或者当一辈子乞丐。9 ~+ Z7 q/ W- Z' R5 Y4 n
  I' {4 z, |6 p3 a
  毛顺生不停地劳动,带领父亲、妻子和儿子耕地、施肥、插秧、锄草、收割、养猪养牛,样样都下大力气。家里没有一个吃闲饭的。靠着这块田地,一家人辛勤耕作,摆脱了贫穷,过上了基本温饱的生活。他种的田地,每亩能收获4担即400斤稻谷。15亩田地,每年可以收获60担稻谷。维持父亲、两个儿子和夫妻俩一家五口人生活,用掉3 500斤,每年还有2 500斤余粮。. b2 a7 h7 w0 R9 W4 E
3 J4 Q0 Z, m7 j7 b# l: r
  毛顺生不满足于有饭吃。他想做一个富裕的农民。为了致富,他动了不少脑子,也流了不少汗水。他用余粮作资本,押进田产,收取利息钱。同时,他还做贩运谷米和生猪、耕牛的生意。他到湘乡县走街串户收购稻谷,肩挑到家中,人工脱壳后,挑到湘潭县城里出售,从中赚取差价。在崎岖的乡间道路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个头矮小的毛顺生负重挥汗行走的身影。1903年,33岁的毛顺生用一分分积攒起来的钱财,买进了7亩水田,田产达到了22亩,人均4亩4分。这样,全家每年能有4 900斤稻谷的剩余。毛家成了村中富裕的农民。9 A2 N5 W. [3 a! k# }! c: k, `
* v) ~; V- f& p8 C
  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需要钱粮。三个儿子将来结婚成家,也需要不小的花费。毛顺生5岁时,爷爷为父亲和他买了房,9岁时,父亲为他订了婚。现在,石三伢子已经9岁,个头蹿得老高,大手大脚。二儿子也已6岁。作为一家之长,毛顺生必须认真考虑孩子们成家立业的问题,并为此早做物质上的准备。再者,贩运稻谷也需要本钱。钱从哪儿来?只能是:一靠终年劳作拼命挣,二靠日常生活中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家虽能填饱肚子了,但毛顺生仍不敢掉以轻心。生活经验告诉他,由于土地上的收益微薄,农人的生活十分脆弱。一个灾年,一场大病,一回兵荒马乱,就能使他彻底破产。没有谁能给他提供保险和救济。他必须在平日有所积累,以防不测。& I/ f3 R# ]  F# s
/ ?; O* f* {1 U/ B; S- ~
  毛顺生一如既往地亲自劳动。人手不够,他雇了个长工。但多雇长工或短工,又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家人还是主要的劳动力,他仍叫孩子们和妻子都到地里干活。石三伢子6岁时,就开始干零星的农活了。他刚认识几个字,父亲就让他给家里记账,教他学珠算。在毛顺生的坚持下,石三伢子白天上学,晚上记账,跟父亲学双手打算盘。4 z  D/ A, K3 S' z' ?3 H4 J
. |' p2 C# a& ^& @. K, Z
  毛顺生不能容忍懒惰行为,也看不得儿子闲着。他像一个严格的“监工”,督促着家人劳动。石三伢子放学后,如果没有账要记,毛顺生就撵他去做农活。对此,石三伢子感到不愉快。但成年后,他还是承认,“老头儿”是个“克勤克俭”的人,“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二儿子毛泽民也是从小随毛顺生务农,到了十多岁,就会做田里的全套农活了。只不过由于家庭缺少劳动力,他幼年时并没有读多少书。
" j( d3 p2 L% D0 |2 a
) y0 O" |; z# o! X  在生活方面,毛顺生仍是十分节俭,精打细算。他相信“吃不穷,用不穷,人无算计一世穷”的道理。全家人都吃得很俭省。他一文零花钱也不给孩子们。每月十五,他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不过从来没有肉。而孩子们吃得比雇工还差,既没有鸡蛋,也没有肉。7 Q  F- i+ K0 @5 Y
* f6 m0 G, c6 s% ?7 G
  当时,对于农家来说,吃肉还是奢侈。& w7 l; H% O- K7 u3 U% X
6 @6 r9 _+ s7 b) p' n) Q
  毛顺生一点点地积累。他还设法扩大再生产。他得到岳母家的贷款帮助,从贫苦农民那里成批买下稻谷,用手推车运到家中加工,再运到城里,卖给商人,得到高一些的价钱。他用大部分时间做这个生意,雇船贩运大米,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米商。冬天碾谷时,劳动量很大,他就多雇一个短工做帮手。在田产经营方面,他不再买进田地,而是典进许多别人的田地。因为典地比买地更便宜,而且不用自己为庄稼操心。/ Q1 b. n% x" b
. l. C$ K, B# D/ `) P
  毛顺生成功了。他的资本增加到两三千元。在韶山冲,这已经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了。但毛顺生没有用这些钱翻新已住了二三十年的老屋,而是把钱用在生意投资上。他在银田寺的“长庆和”米店入了股,并同“祥顺和”、“彭厚锡堂”等店铺,经常有生意上的来往。为了资本流通方便,他取号“义顺堂”,自印纸票周转,并使用妻兄文玉瑞的岳父家开设的“吉春堂”的纸票。
% @( Z  s5 e( B) ?
& G" K* u( G' V; N* X, p8 A' w8 M  毛顺生知道“钱能生钱”的道理,并擅长经营。他白手起家,敢闯敢干,精打细算,在一般庄稼人感到陌生、怯场又鄙视的商业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b  A5 l# \- M  B) I% f2 Y
" `# M# M7 B6 `# g% S- K
  的确,毛顺生违背了“本”、“末”的祖训。不过,生活是现实的,做一个富裕的农民,毕竟比做一个穷光蛋更能为妻儿老小提供生活保障。他遵从经济规则行事,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反哺老父,并为家中待哺的雏鸟捕觅更多的食物。当时,在韶山冲,有不少孩子挨饿,上不起学。有的农家把田地卖光了。即使有幸进了私塾的孩子,有的也常常饿肚子。而石三伢子一家“总是够吃的”!石三伢子不但上了私塾,而且还能从家中多带一些食物,给一起上私塾的穷孩子吃。日后,在父亲的供养下,他还在本该独立过日子的年龄,上了新式学堂,成为他走向广阔世界的桥梁。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8年,毛顺生为14岁的石三伢子迎娶了媳妇。上屋场的第四代开始成家。3 c4 n# j7 K+ r3 @& [$ {  Q
; t) V5 ~, {+ F7 E; M
  1918年,毛顺生将上屋场原来的5间半旧茅草房扩建为13间半瓦房,即现在韶山毛泽东旧居模样。只是那间堂屋,仍与邻居两家合用。到此时,他仍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而年已24岁的长子一直在外地求学,刚刚完成了他的学业。" |% g/ y- c$ e0 i! j$ E

/ }# \2 I& s8 M- e/ a) A   长期艰辛的劳作损害了毛顺生的健康。房子扩建后不到两年,他因患急性伤寒病,于191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日(1920年1月23日),在上屋场永远闭上了眼睛,年龄还不到50岁。此时,他的妻子刚刚谢世三个多月。4 ~. Q& P- s9 e& j) d2 R! T1 P, m

% _+ Q# i) L3 G/ Q  z  毛顺生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妻子曾劝他信佛,被他骂了回去。只是到了晚年,由于一次意外的经历,他才开始三心二意地拜起佛来。有一天,他出去收账,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他害怕极了,以为自己完了。没想到,老虎猝然见到人也很害怕,慌忙逃走了。毛顺生对于自己意外脱险的奇迹感到十分吃惊,他想得很多。他怀疑自己得罪了神佛,从此,开始比较敬佛,有时也烧烧香。不过,他并不十分虔诚。只有处境不顺当时,才临时抱佛脚。在内心里,他仍相信自己的努力。在他身上,更多的是儒家而不是佛教的影响。这是与他的妻子明显不同的。
. ?1 n% o/ c* A1 ?& l: ]) t0 V: S# Z+ Y
  贫农成为富农,富农成为地主,是那个时代一般中国农民的理想。再高呢,就是倾家之力供养子弟考取科举功名,或从军立下战功,封官荫子。除此之外,朝廷没有给他们提供其他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条件的途径。毛顺生没有取得科举功名和立军功的机遇。他达到了他能达到的高峰。0 G) m4 W9 o; O8 i, q8 |
( J! Y$ G9 C1 j. U; q! J
  毛顺生给毛泽东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毛泽东从小跟随父亲参加农业劳动,从父亲持家立业中,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因而对农民始终怀着无法割舍的深情。儿时养成的勤俭,成了他一生的习惯。在父亲严酷要求下锻炼出来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在此后二十多年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能够从容适应。他痛恨不劳而获的人。为了使农民们拥有田地,他进行了多年的斗争,最后把田地分到了他们手里。
+ ]& P- a4 _0 ?; K& A6 b1 q
$ `9 Y. _0 V3 H  1949年10月,他成为国家的“当家人”。当时,中国经多年战争破坏,又受到西方国家的严密封锁。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他豪气十足地号召同胞们:“勤俭建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他们“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鼓励他们:“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e3 G" D2 B2 H6 i2 K
4 q' z7 b1 ]) M3 ]' C3 J
  面对困难,他总是挺直腰杆。2 N9 {- R( N  L$ O: D
# B8 i: T! d& D
  当年,他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吾母高风
* |1 y; z% f# ~5 d; |8 p( h7 A" `$ A. x2 @- e# q* G" i; c, B
  毛泽东身上流淌着父母两人的血脉。父母两人,如水如火,如雾如电,交织叠映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父亲教毛泽东怎样生存和奋斗,母亲则教他怎样爱人。) F3 a* o# @6 S+ M, L
0 r/ ]  @) D4 e7 {( |
  文七妹生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初八日。她长得慈眉善目,有着宽阔的额头、敏感的大眼睛和甜蜜的笑容。文七妹共生了五男两女,活下来的只有三个男孩,石三伢子是头一个。年近三十的文七妹很疼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捧在手里 * g- @  B# R% R% L! @
& w" u" b) I; i! a4 P; y6 R
3 M# ^' F- T$ j. o/ m8 l6 e
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她怕他像他的两个哥哥那样溜走。她要留住他。但她个人没有这样的力量。她只能像当时的妇女们一样,求神拜佛。+ E' P  u8 o* }: t- @% ?; [

+ V! h7 D' C0 x4 O" N: `2 e" @  文七妹拜的主要是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这尊菩萨是救苦救难的神。文七妹长年坚持初一、十五吃“观音斋”,经常到韶山冲周围的寺庙里烧香磕头。同时,还遵照佛的教导,行善积德,祈求神明保佑她的宝贝儿子平安。' P' x. q2 p! _' E% n! ~

7 n9 B# F$ O0 ~. ?0 F5 B0 E  像封建时代许多专制的家长一样,毛顺生在家庭里是个严厉的家长。他是一家之“主”、家庭里的绝对权威,专横而粗暴。文七妹则是性情温和的人,她是孩子们的“保护神”。
' [3 W+ [( r& G) v" n2 B* u* C2 c4 Y: R3 f* M% L, `8 Q
  毛顺生相信“棍棒出孝子”的古训,常常打石三伢子和他的弟弟,对他们进行棍棒教育。一到这个时候,文七妹就出面平息丈夫的火气,设法保护她的孩子。有时,倔强的石三伢子挨父亲的打,站着不动,也不哭,更加激怒了父亲。文七妹赶快跑过来,左劝右劝,充当调和人。当然,在保护孩子时,她不会、也不敢冒犯丈夫的权威,那是妇女的“美德”所不能允许的。有时,她能做的就是劝说儿子。当石三伢子对父亲流露出明显不满,或者公开反抗时,文七妹立即予以批评,告诉他做“人”不允许这样,那是不孝的行为。3 [1 D% `$ {: [# t7 B

* |) D3 {. P0 C/ y! L  石三伢子16岁那年,想进新式学堂继续上学。毛顺生不同意,想让儿子到湘潭县城里一个跟毛家有生意来往的米店当学徒,将来帮他撑起这个家。在决定儿子命运的时刻,文七妹站在儿子一边,为他说话,并搬来娘家兄弟做儿子的“救兵”。两个舅舅对症下药,对毛顺生说:接受那个学堂的“先进”教育,比到米店当学徒更能增加孩子赚钱的本领。他们还承诺接济石三伢子部分学费。最后,文七妹搬来的“说客”说服了毛顺生。石三伢子如愿以偿,由舅舅接到湘乡,进了东山学堂。# E  ^' y+ i! F! K4 ?

% k+ c/ s" v) p% W$ @2 X  文七妹是个心地善良、宽厚仁慈的农村妇女。她带着石三伢子到庙里进香时,常听和尚讲“众生皆苦”、“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之类的话。她虽然不识字,但明白其中的道理。佛家慈悲的胸怀深深感染了她。她崇拜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赞同佛教讲的做人的道理,时时将心比心,行善积德。
9 o4 s! I* R' g3 j+ e" o% O
6 w3 E! s; k3 G  P; `  K! G  对周围的人,无论远近亲疏,她都以诚相待,施以爱心,从不说谎,从不欺心,赢得了邻里和族人的尊敬。毛德臣的儿子毛尉生靠给地主打长工谋生,39岁就死了。患有肺病的妻子带着女儿菊妹子和三个儿子毛泽 、毛泽连、毛泽青,靠乞讨为生。三九寒冬,菊妹子还穿着单衣单裤,吃不上饭。文七妹看不下去,和丈夫一起将可怜的菊妹子过继过来,当作女儿养育。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七妹特别可怜穷人和弱者,随时愿意接济别人。灾荒年头,遇到上门讨饭的穷人,文七妹总是给他们饭吃。  ]1 d4 |! v0 G* O/ f- k6 n
" q4 [5 h: Q2 q: S% S* O
  文七妹的善念善行,与贫苦农民毛顺生积累资本的经济要求发生了矛盾。毛顺生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积累资本。他心疼来之不易的收获,不赞成妻子施舍,为此多次与文七妹争吵,甚至责骂她。文七妹感到不被理解的痛苦。每当丈夫在场时,她都不敢拿食物给讨饭的穷人,只能遗憾地看着他们带着失望离去。; H! ], p9 D! N; w& Y
$ V/ W5 V) X& N! k: x5 U2 f
  1903年,毛顺生从一贫如洗的堂弟毛菊生手中买进了7亩水田。当时,毛菊生正遇到生活困难,不得已才卖田。文七妹觉得都是同族兄弟,乘其之危,“夺”去他一家赖以活命的田地很不道德,极力劝说丈夫不要买,并建议接济堂弟家渡过难关。石三伢子站在母亲一边。毛顺生却认为用钱买田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什么对不起兄弟的问题,妻子怎么劝说,他都听不进去。最终,扩大私有财产的强烈欲望撕下了宗族内部温情脉脉的面纱。文七妹对未能阻止住丈夫非常遗憾,心中一直感到对不起堂弟一家。
, F( ~, I  b0 _$ x4 H( |
% A2 p5 S* n, Z' q9 h4 d4 _3 M  文七妹为自己倔强而吝啬的男人不信佛、不行善而苦恼万分,担心会因此给家庭招来灾难。她祈祷丈夫和儿子都成为信佛的、有慈悲心肠的人。据毛泽东回忆,“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输宗教信仰”,让他“学好”。令她欣慰的是,石三伢子听从了她的教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他都在堂屋的神龛前烧香磕头。后来他回故乡省亲时笑着说,神龛前是他“工作”的地方。
1 u  d: L' g2 ?' L, i$ T- ?+ M0 Y/ |; Z4 R
  母子俩还尝试“改造”顽固的家长。毛泽东对此这样回忆:: i" n, [# c$ _& R$ d/ l. Q

" P9 b6 S' ]" x  我们都因为父亲不信佛而感到伤心。我九岁的时候,曾经同母亲认真地讨论过我父亲不信佛的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好几次想把他转变过来,可是没有成功。他只是骂我们。在进攻下,我们只好退让,另想办法。但他总是不愿意和神佛打交道。" D4 M0 N. p' i  H$ y2 S7 x

: N" A" f* C4 [  尽管改变丈夫信仰的努力没有成功,但私下里,文七妹仍冒着被丈夫喝斥的风险,继续做乐善好施的事。4 j5 y5 m  Q: {
  H' n0 ~2 N1 w: s6 j$ d* u
  一天下午,她发现石三伢子从私塾放学回到家,又钻进厨房里吃东西,感到很奇怪,就问儿子:早晨去上学的时候已经带了午饭,为什么还找饭吃?儿子告诉她,黑皮伢子因为家里穷,没有午饭吃,自己就把带的饭分给他吃了,所以没有吃饱。文七妹听了,对儿子说:孩子,你莫瞒我。我知道你把饭给别人吃了。你的好心,妈也赞成。不过,你自己总得吃些才好。从那以后,文七妹每天都背着丈夫,给儿子带一大碗饭,让他分给黑皮伢子吃。后来,孩子们饭量大了,一大碗饭不够,大碗就换成了小钵子。3 T7 Y% \1 y/ v  q
4 z/ g- `2 y# o7 |' j
  文七妹一连生下七个孩子,饱尝生育之苦。四个孩子夭折,使她痛心不已。为了把活下来的三个孩子抚育成人,她协助丈夫持家创业,费尽心血。她头脑清晰,一丝不苟,成天拾掇,把家整理得有条有理。她又要带孩子,又要照顾全家的衣食起居,给丈夫、雇工们做饭送饭,还要参加田地里的劳动,冬天与男人们一起碾谷,而吃得又是那样的清苦,备历艰辛。
# K! i4 ?+ {. h7 F, s: t# B
; V- _0 s0 {% I9 }- Q+ U  然而,更大的痛苦是精神上的。按照沿袭了一两千年的规矩,“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丈夫具有法律和伦理道德所赋予的“父权”和“夫权”,他是孩子们和妻子的统治者、主宰者,而妻子和孩子在家庭里是没有平等地位的,也没有发言权。顺从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美德”。即使家长做错了什么,他们也得服从,否则就是“不贤”、“不孝”。而为妻“不贤”、为子“不孝”,被认为是最恶劣的德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顺生虽然生财有道,在养家 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过分的节俭和严苛持家,伤害了妻子和孩子们的尊严和感情。他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发火。面对比自己小三岁、性情暴躁而专制的丈夫,文七妹备受压迫,精神上极为痛苦,毛泽东说她“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但是,她无可奈何。父母把她嫁了出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那个时代女人们的命运。对于丈夫,文七妹很多时候都选择了忍耐,默默地把苦和泪咽在肚里。她一生如此,“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8 X7 Y, W% |5 k+ ?8 N
1 |6 t& w* d8 n) K
  母亲爱儿子,儿子也深深爱着母亲。在父母两个人中,与石三伢子感情最深的是母亲。他曾开玩笑地说,他家分为“父党”和“母党”,他是“母党”的人。
. ~6 U) B6 q- V" R6 i2 s0 t3 v: a  L, x- G6 O
  1909年,文七妹生病。为了求神治好母亲的病,15岁的石三伢子从韶山冲出发,长途步行去南岳山“朝拜香”。他手拿小木凳,每走上十来步就跪下去一次,口唱“南岳圣帝阿弥陀佛”,试图用他的诚心感动神明。  W' `8 B1 K0 m: K* b% C; g
' ^) F8 B1 R# _; u* K% h5 g
  1918年,文七妹患结核性淋巴炎,脖子上长了一个包。由于毛顺生和毛泽民忙于种田和贩米生意,毛泽东在外求学,家中缺人照料,她住到娘家养病。毛泽东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在长沙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他写道:/ E9 R8 K, H& \' I

% D) F7 C' \6 h; {: u  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 g% H& _! v5 M$ b3 e
/ b  y$ u8 Q) v. ?9 i& r' m
  家母在府上久住,并承照料疾病,感激不尽。乡中良医少,恐久病难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议。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时,到秋收之后,拟由润连(泽民)护送来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
3 O; y3 w# J2 A7 U
) F& X6 P0 b+ g+ c& w  1919年春,在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得知母亲“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他3月12日离京,14日到上海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4月6日由上海回到长沙。他让弟弟毛泽民将母亲从舅家接出来,送到长沙诊治。毛泽东对母亲“亲侍汤药,未尝废离”。4月28日,他给舅舅写信汇报母亲的病情说:“病状现已有转机,喉哦十愈八九,疡(疬)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 s1 f% B" y/ y9 p% o& X) x3 L
  \8 R* w7 v2 W; T8 o
  兄弟三人簇拥着从未到过省城的文七妹走进照相馆,留下了他们一生中惟一的母子合影。
' U2 z9 ^3 x0 y" M2 w
  z2 Y- V5 Q) w  S1 x: L  在长沙,文七妹自感寿限将至,特意嘱咐长子毛泽东:“你父亲兄弟四人,只有泽建(菊妹子)一个女儿,你要把她当亲妹妹看。我不行了,只希望你们好。”* [$ O. n' R1 a6 v6 n* F, [
( L; p- b2 a: c9 h5 {  _
  文七妹返回韶山冲后没过几个月,颈部发炎穿孔,病情恶化, 1919年农历八月十二日(10月5日)去世,终年52岁。临终前,她心酸无比,连声呼唤儿子们的名字,叮嘱他们学好人做好人,好好生活。她实在放心不下她的孩子们:大儿子虽已成人,但妻亡后还没有续娶,小儿子才14岁,还有可怜的养女菊妹子也是同龄,“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3 f, w' D7 i- \" [
* ~$ m! o5 W! Y  c  毛泽东在长沙得到母亲病危的家信后,马上与三弟毛泽覃一起赶回家中。当他俩走到上屋场时,映入眼帘的是母亲的棺材。文七妹两天前已入棺。当听到弟弟毛泽民讲述母亲临终呼儿的情景时,毛泽东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视线,口里呼唤母亲不止。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1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的夜晚,他守在母亲灵前,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出往日沐浴在母爱中的情景。他对着摇曳的油灯,含泪执笔,追忆母亲的“养育深恩”。作为备受母亲疼爱的长子,他受母亲的养育之恩最大,也最了解母亲一生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 q, v; D6 t: a; a/ n6 M) K; y

2 c# Q, H) f; J3 e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9 n: X& {* L9 X2 ?* `9 V( \# B

& ?8 r! y4 Z( c, `. F$ r# K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7 M2 f% g$ P4 [9 Y5 i# E

) a" [+ ~& Q1 L& G  l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6 n# F( R, w
% e5 @. Z$ P! o& [+ i+ \9 s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v" D3 h+ _2 K: Z! _( ^

( |- {/ `8 X$ W% M7 p7 n( s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 |8 u5 G0 Q8 p. ?$ g# ?  ]3 T; X+ W& w$ G8 r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 h& n$ m! P* D5 r/ T- e5 P1 r- D" o% a# L* p6 g, s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F: h% P3 V% v9 E- f5 h) L

. C2 l. R' a9 X: t  i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 ^, d- l* y8 ~; b' z7 f  ]+ I7 Q- N9 y% @, k) x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 K9 F# s6 P" K0 n# i. H; n
$ _8 ]$ k+ n* ]6 m$ G& t+ Y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 K6 S) C3 P: ]' p9 n, A* ]& j! @% m+ N
% y/ c9 h- _& a9 K+ C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1 c  F" a( Q* j, e7 H4 S7 l& h2 |
/ {. K5 v' ^2 D% v% A8 `6 r, v3 |# g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 L6 p8 _" n. s# C- g
  s, s8 i, r) |# g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7 O  D& s4 ~4 j9 ^9 C
) g% f1 \6 |1 r& p% K+ }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 Z: t9 p. x3 Z" j3 `% W) K& b( J: [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 h0 `! {% {6 `) [
4 g7 z  j, ^# Z+ f' ], X* {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9 w$ L3 I$ d  v
- s# s' u2 Y1 p! `+ d! p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3 C% g! A% t/ T: v8 B5 V! t

5 c. v. c; \: s1 d! v. ~8 ~  小大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 {5 s0 q0 C  U! |! p2 p  \' Q, F+ L  i3 I/ D0 K, v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9 x# l* U( z& \2 t. I
1 R: [. V& S; d1 P% ~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 i% s8 I9 V' a+ R! ~. z6 d
- U: V& i0 d$ ?3 r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 V. V+ g( e+ v" n: K, {4 n+ ]2 |
+ y  P! `, i, y' ^  @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4 _0 K& p# w" e/ g0 X, K/ H3 @* U
0 j$ d* m2 h+ v  ~& E8 X- i% w5 L4 i& H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6 }3 n/ o# i! e

" q! c1 E. r/ \+ v% A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 ], _; Y9 e3 X4 P$ \4 T# Z
  s4 k. c, j- l! p) ]& R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 Z2 q; D" g% `9 S" E, q
' m5 o1 e; n% p8 d& o  写完《祭母文》,他又挥笔写下了挽联,其中一幅是:8 E* F) W5 n! g1 P* p" D4 m! t

6 u; t/ S0 U2 l8 N8 ^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9 E' ?& K0 t5 v, B& ?0 J5 }" n
# E7 c6 O% J( @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l! C9 R) X7 C  F4 R

: T& y# i9 W0 x2 `! t  毛泽东含泪给他的一位同学和好友写信说:世界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
3 i* S! i# l! E7 B$ i7 h/ ^! Q- Y, }* a* y. m( z0 t
  母亲深深影响了毛泽东。他心很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忍不住要掉泪。年幼时,看到家乡的农民受苦,他宁愿自家吃亏,宁愿受父亲责骂,也要相助。9 z; P. H' j6 l0 J# k  c$ N/ q" C( Y
: S% M0 \* ]8 M! A8 x. F; P9 i
  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做贩生猪生意的毛顺生,用两元钱订金,从一位贫苦的老婆婆家订购了一头猪。六天后,毛顺生让毛泽东把猪赶回来。巧的是,双方刚预定完,猪价就涨了。按照道理,涨价的钱,该毛家赚。老婆婆对毛泽东哀愁地说:“我们时运不好,该倒霉。要不,我得多卖三四块钱!”那时,韶山冲周围的农家都靠养猪养鸡维持油盐零用,三四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特别是一到年关,银钱紧张得不得了,一厘一分,在一个家庭都是做过预算的。三五块大洋招惹来劫匪,肇了杀身之祸的并非没有。毛泽东看老婆婆可怜,主动退了这笔有利可图的生意。他拿着订金回到家时,挨了父亲一顿斥责。他争辩说:“我们少赚点没关系。她地少,很苦,少卖几块钱是很可惜的。”$ ]/ _6 r' z# h  M7 b- D
% B& _4 `: g. K; r- e
  这颗慈悲的心,毛泽东保持了一生。- |$ n, T. @+ O; @& T9 l( L( u

& q" g7 |9 Y2 A4 u8 H( ]! t' n: ]  但毛泽东不是妇人之仁。在革命过程中,他将年幼时在母亲影响下形成的朴素的慈悲情怀,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爱和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与堂弟谈及父亲从堂叔毛菊生手中买水田的事:+ j% O3 L9 k1 q7 P
$ w6 J  }, G! X) a2 k
1 }5 k5 g$ q- O9 p) y) t) V
  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7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全无兄弟之情,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我后来思考这些事,认清只有彻底改造这个社会,才能根绝这类事,于是下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贫苦农民的道路。& v3 y  b# c% ^8 O
% r, X9 Z9 V, c  B( w, H
  此时,翻了身的农民都称毛泽东为“大救星”。西藏的翻身农奴则把毛泽东奉为“文殊菩萨”的化身。3 P6 g6 U* ~* `6 F6 N
" h3 x6 b8 s/ N0 y! Q( a6 N
  “菩萨”,是文七妹最敬仰的神。# P6 @4 C( B+ Y$ ?5 u' c) L: ?
; o. m: b) |: O0 ?. v8 F" w: ~' H
[ 本帖最后由 iceinsummer 于 2007-4-21 12:4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7 02:26 , Processed in 0.0365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