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3|回复: 2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9 11: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7 e" T$ F2 g: o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5 i, ]3 Q2 Z4 R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 Z& b5 V* k/ F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3 [0 U" ?5 Z/ D3 Y! h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3 b- ?7 v+ E  G+ @/ J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 }' V0 Q8 n' X' S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6 M& v5 F) B6 ?4 B/ a: U. q3 ~* N# @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 {9 h$ g, X5 @; [- d. m, m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 o) d) U& u* T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 @, U( X6 E- O6 Q3 B& P% h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 G0 z1 N' a( M* r: @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0 l2 z* P! T$ e# A2 g( @) q7 `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 Q% v. Q1 k3 z' T3 @7 B; k$ Y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T  y) H3 S% d9 L' e+ z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3 \) h, ?2 L  r/ w9 M# c. i( I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W5 I& ^. {: \  H9 O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8 m. s: Q+ L: {! H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 J3 X" Q) G1 O% \! b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4 ^; y$ F7 _8 r, a/ o% r2 w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 z% h& R! f$ F8 O  c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8 V0 F& I+ ~3 |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  ( s: N0 v7 H; ^9 j. ]6 I& z$ I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1 ^, I% b' t2 [1 p- \  {/ w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 ~+ V, {6 S" Y+ C3 l& N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0 G# M% `; g- @3 A: M" y' O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 k# h% N: B' a4 t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 x' R. V- H; [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9 B+ x) t$ k1 y% K, Q
; K+ L; B( S6 g5 A; i( i0 n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c" G& D" \! M; K' s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 q+ ~: t! i. i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8 J% ~* A4 r- Q$ |7 F0 {5 n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 i. s, }/ V* G* u# S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 q6 b: v* h3 L' F: O& Q8 P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9 x  I/ Z+ d0 |3 y; n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 i: G3 x9 c/ M$ o6 W: ^  W4 ~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 W: ^( T' `* j/ w3 j) A/ o& K0 S7 T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 v: E* A: g2 B8 B4 W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E: a# l+ A: F6 X8 l8 R8 C2 B, U7 T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8 C8 _7 v1 S* p7 i* f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 ]  ^. g- \  k1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S  E" Y( P- [$ _, q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 v! B0 J& E7 w: N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 W& M! g$ ~! f- ], I" {: U( y3 T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 U! K4 k& F% i; \6 m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 i4 t2 w7 f9 E0 A$ t# A' V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 r- s! G0 o$ I9 f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 y* n) U! @( L& f- T) w; c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0 @0 O/ e3 Z3 Q% O! k2 z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 A3 S7 y9 i2 I  f0 O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 F" S  r4 A$ {: M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 O  a0 z. O/ C; e6 y5 I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 t! t# s. ~0 p3 a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 y2 X& g5 S" j8 R8 x( x( o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7 W$ r9 m  s/ I& F, Q- |% I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 Q6 J. w" t" |! T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 Y3 F- g6 [  X7 I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9 L1 M& x/ e" b$ {7 h, X1 K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 x, X3 N+ x5 T  `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发表于 2007-10-18 11: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实在在地感谢!
发表于 2007-10-18 2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7 06:14 , Processed in 0.0261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