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京洛少年
$ r; s$ G* y5 S
y+ W: ? |9 b说到京戏,首先它是“戏”。就是说不论哪一出京戏,都必须符合“戏”的规律:起码要有人物,有情节,关键的是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有故事。虽然唱腔可能慢慢悠悠,虽然节奏可能不如现代艺术那么强烈,但是一定都有某一个甚至几个强烈的戏剧冲突在里面。观众首先是被这个戏剧冲突抓住了,戏剧表演者也是首先以这个冲突来制造戏剧效果。比如《甘露寺》,比如《赤壁之战》,比如《将相和》、这类文臣武将的大戏,就说《赤桑镇》,自始至终就是两个人唱,几乎不换场,但是全剧的矛盾冲突也不小啊:一个是失去爱子的嫂娘,一个是杀了亲侄子的叔叔,这个叔叔与侄子还是年纪相仿,一起长大的。嫂娘到底是要叔叔偿命,还是接受失去爱子的痛苦?叔叔如何面对有养育之恩的嫂子?最后矛盾又是如何化解的?这都是步步抓人的情节。因此不要抱怨京剧没有观众,也不要听到京剧二字就避之不及,抛开京字,先抓剧字,只要戏剧冲突好,就有了吸引人的底子。早期京戏进京的时候,不就是靠着这个先抓住了观众,才慢慢发展起来吗?古今中外,什么戏剧都是一样。这是从戏剧的发源来说。但不是随便抓个题材编个现代京戏就能吸引人,那很可能老人不听,新人不爱——还得遵循规律。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有很好的戏剧冲突,可以在这些老的冲突里下功夫,保留,强化,赋予新的内涵,都行。
3 W' I' [7 L8 h' t8 y6 a2 k- y$ Q2 \& N说起这个,是因为以前喜欢京戏是从听折子戏和唱段开始的,先是单纯地欣赏唱段本身的美,以后再去听整本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整出戏更精彩。比如铡美案,耳熟能详了吧,开始也只是听听包龙图那一嗓子,后来听了整本,发现从一开始,剧情的设计就很抓人,秦香莲出去借债,一家人生活贫穷无着,然而一力支持陈世美外出赶考,贤惠,善良的中国妇女形象一下子就出来了,陈世美离家前与妻子的缠绵离别之情,简直就是浓情蜜意的一对夫妻,再加上信誓旦旦的保证,都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很快,剧情就过渡到了陈世美中了状元,然后招赘驸马。并没有表现陈世美得了状元后如何变心,为何变心,见了公主如何忘记了家乡的结发之妻,都没有描述。可以看出,剧情的描写是择其重点,并未拖泥带水,一个矛盾紧接着一个矛盾,起伏跌宕:贫穷的陈世美家——显贵的驸马状元;然后是来寻夫的苦命母子——受到陈的拒绝之后的无助与绝望——然后是陈派杀手追杀的凶残——包公与陈从苦口婆心相劝到怒审陈世美,观众的情绪很快地被一步步地带着,直到愤怒集于胸口,恨不得一吐为快,此时,著名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一出,全场必然掌声雷动,不仅仅为演员的完美唱腔,更是因为聚集的情绪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随着老包气壮山河的一段唱,到了“欺君王—藐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将状纸压至在(呐)某的大堂上!”这一句,观众的情绪喷薄而出,不由不好声一片。谁说京戏不感染人,到了这里,想不感动都不能够。这就是入了戏了。反观以前听段子,欣赏的是唱段自身的美,是演员表演的技巧和声音的韵味,与剧情不太相关,与感情不甚相关,联系了前后剧情,才能更多地理解唱段,更多地理解人物,美感的获得才更充分。
B* R, g: R( w+ X* s6 w3 g ~6 ^经过二百年的锤炼,京剧的细节已经臻于完美,大到剧情的起伏安排,小到唱腔的变化腾挪,都有无数人的苦心经营在里面,这是流行艺术比不了的。还以铡美案为例,为何剧情从秦香莲借债开始?平淡无声的开篇为的是积聚能量,以后可以爆发;为何陈世美离家时要信誓旦旦?此时的情意绵绵更衬托了后面的绝情无耻、这些都是符合戏剧矛盾发展规律的。虽然过去的艺人可能不了解什么戏剧理论,但是理论本身也来源于实践,经过大量的实践,艺人们也摸索到了同样的规律(在此可以提醒各种标榜的理论家:不要以为学点时髦名词、深奥理论就觉得高人一等,看不起原始朴素的人民群众,在实践面前,谁站在最前沿谁就离真理更近)。一段悲情凄苦的开始,然后马上就到了高中招赘的场景,大起大伏,与评书的“书要简短,闲话少叙”是一个意思。因为京戏与评书、相声曲艺都一样,是靠抓观众来生存的,必须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矛盾和节奏要鲜明快捷,要是也来段托尔斯泰式或者罗曼罗兰式的长篇心理描写,全完,观众都跑了。到后面,老包介入了,按说要调查这样的案子,肯定很费事,又是个驸马,多大的官啊,不能来个民妇说告就告了,一告老包还就信了。那驸马也肯定没闲着,一定使了不少绊子,阻碍调查。要是拍成电视剧,不得拍个二三十集?可是戏剧不行,必须简化过程,凸现矛盾,老包如何调查的,如何相信的,都简略带过,着重的就是与陈世美对案时的冲突。这算不算快节奏?谁说京戏节奏慢?比电视剧快多了!2 n0 ]0 r& U& r4 g* q) C& R2 I
那么是不是京戏就是如此的粗枝大叶?对剧情表述粗略不详?也不是,分情况,对人物塑造,对情节开展有意义的,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样的细节都会得到艺人们的反复琢磨,充分表现。《白蛇传》里,白娘子又见许仙,又怨又爱,一推,许仙不备,差点摔倒,后仰,白娘子马上一拉,推拉之间,女人的感情,女人的心理变化,尽情表现。这就是梅先生的功力所在。再看《锁麟囊》,春秋亭那一场,说起来简单,就是二位新人避雨,穷的那个伤心没有嫁妆,富的那个慷慨赠予锁麟囊。就这么点事,戏里的表现就太充分了,先是听到轿中哭声,遣丫鬟问询,丫鬟粗声大气,看不起人,惹得穷新娘的老父生气,来来往往好几次都完不成这场对话,薛湘灵的善良宽厚,梅香的肤浅市侩,老丈的穷且益坚的骨气,成就了这场戏精美的色彩表现。小小的一个情节里,经过细致充分的表演,不仅鲜明地刻画了人物,也造就了两段百听不厌,百唱不厌的优美唱段。
, x" p# r9 @$ S+ a \粗还是细,快还是慢,完全听从与戏的整体的发展要求。! b G' F0 n }; J& h
剧情矛盾冲突是戏剧立身的根本,那些听了很多遍的老观众,对京剧越听越迷又是为何?电影电视剧看几遍也就够了,为何京剧就那么几出戏,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爱?如果说听第一遍,第二遍是看故事,再以后就是观赏更多的细节了。有如喝茶,先喝时是解渴,再喝就是品茗,最后就是由解渴引发开去的无数精致趣味了。京剧亦如此。对于京剧,我还是个门外汉,刚刚听完了故事,开始欣赏唱腔而已。唱腔之美也有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还说“包龙图”吧,先被唱腔整体的优美、气势吸引住了,然后听多了,就可以注意细节了。从节奏说,起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啊”是夺人的,响亮的,立刻就引人注意了。然后放慢些节奏,平稳起来,叙述“尊一声,驸马爷……,端午日,在朝房……”云云,慢慢说出我猜到你有前妻,而且她已经带着你的孩子来了,这样的话一说,陈世美心里还不得咯噔一下子!我都替他汗!可是老包还不温不火地继续说,很平静,可谓“语重心长”:“为什么不相认?反把她欺?”,这就暗示连你派人追杀我都可能知道了,小陈心里恐怕更慌了吧?说了这么多猛料,老包居然还不翻脸,竟然还劝:“我劝你,认香莲,是正理”,注意,我特别喜欢认香莲这一句,要稍微低声一些,好像给小陈出体己的主意似的,很体贴他:我是为你着想,为你出个主意,赶紧认了就万事大吉了。老包似乎想以此打动小陈回心转移,正是此时忽然弱化,减弱了节奏,把刚才饱满的情绪忽然收缩了,压制了,象爆发前的寂静,观众的心也会暂时压一压。要想皮球跳的高,先得使劲向下压,不压不跳啊。再说小陈这个家伙,实在是不知眉眼高低,老包是何等人也?出道以来,先铡了他小侄子,再打过龙袍,还敢铡判官,天上地下,阴间阳间,他怵过哪个?今天老包这么给面,姓陈的居然还梗脖子,说什么“一无证来二无见,你教我相认为哪般?”,也难怪,小陈才当几天驸马?官场里才混了几天?本身没有城府,一无政治资本二无政治头脑,以为自己凭着男色就能平趟一切,典型的小人得志嘛!一看小陈死不认帐,给台阶不下,老包本来心中的火就压不下去了,毕竟是老包,猛一下子,拿出了香莲的状纸,不再收敛,积聚的能量终于爆发:
- c7 U6 x d0 Y$ u% `“驸马不必巧言讲,现有凭据在公堂;人来看过了香莲状,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藐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状纸押在我的大堂上!”
! O6 J) U7 m9 K* C0 Y9 B! ~全场的气氛都被他调动起来了。好戏啊。一段唱,经过饱满的序曲,平稳的第一,发展的第二乐章,在第三乐章来个小小的回旋,小小的波浪号,在第四乐章得到高潮。能说它不丰富吗?能说它不优美吗?简直堪比贝九啊!怎能不越听越爱听?
, }4 |: x. b# w再往深入里听,一个小小的腔,如何去唱,都有不一样的效果,这样唱与那样唱其优美程度,其动人效果都不一样。以前唱到“包龙图,打坐在……”这第一句时,打、坐两个字之间是有一个很短的腔的,简单说就是“3-2-(5)3-2(1),1-2”,前面四个音符是打,后面坐从“1”开始起,打字的尾音落在最低音“1”上,但是那天听老师纠正了一下,把坐字升高了,提前了,变成“3-2-(5)3-2,(2)1-2”,打结束在“2”上,坐接着“2”的尾音开始,下到“1”,再抬起来,这样,坐也有了一个小变化,显得更丰富了,按原来的唱法可以说打是打,坐是坐,二者分得比较开,不连着,改了以后,坐接上了打的尾音,更连贯,更婉转,更优美了。我想京剧唱腔的优美就是靠艺人们如此细微的琢磨,研究,才逐步丰富,发展起来的吧?不能小看细节的力量,惟其有着如此丰富,如此美丽的细节,京剧才保持着悠远的韵味,持久的魅力。追求整体与细节并重,是各门艺术都相通的发展规律吧?如此细致地听过京戏之后,再听时下的流行歌曲,那才是只有粗枝大叶,没有细节可玩呢。至于外国歌剧,舞剧,或许也有这样的成熟的表现,那就不是一般中国人所能体味的了。
. l5 }4 C) ?) ~' U8 L \' b京戏既然如此好,为何受众这么少?
( x( t* q4 j# J8 X7 h以我自己的体会,当初没喜欢上它的时候,也觉得不耐烦听,一听那咿咿呀呀的就刺耳。也听不懂在唱些什么。即便现在,一段完全没听过的唱段,也听不出唱词是什么(这不稀奇,那么多号称爱好国外摇滚的,能有几个听得出歌词?照样喜欢)。一部分原因固然是京剧发音的特点,湖广韵,中州韵,尖团字,上口音,都是听懂唱词的障碍。更因为唱词有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文白夹杂,以文为主,脱离了日常口语,不少词汇带着书面语的特点。现代人听起来就更费劲了。比如“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里面,说从头这个说法就很不口语,很不现代,起码应该是“从头说”。再加上“主”和“说”都是上口音,变成了“猪”和“shue”,就根本听不出来了。可以说,大多数的唱词都有这个特点,不现代,脱离口语。有时为了辙口的关系更是选用了偏僻的词语。难怪听起来陌生。传统戏都是这样的文词,现代戏,比如样板戏之类,就没有这个缺点了,都是“时代语言”,主流语言,基本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倒是容易听了,可是没有韵味了,白开水一样。
! n" |7 k. B3 A; |( O8 y* @说到样板戏,除了语言问题之外,还有就是唱腔的修改,减少了细节,加快了节奏,同样造成了失去韵味。总是充满战斗的气氛。斗志昂扬的,不耐听。那天京剧课的第一次见面会,老师就唱了几段样板戏,以为可以讨好我们,谁知在场的包括高中生,大学生,都不喜欢样板戏,纷纷表示喜欢老段子,传统艺术的魅力真势不可挡啊。再一次验证:艺术的发展,激情勃发是源头,,精雕细啄更久远。$ ^2 ^! J W" Q, {9 i7 \2 |
" ~2 Z# o N2 A4 u. R5 b2 x1 H
! I! @% o# ^. m% Q/ i6 M6 l+ `
转自:京艺论坛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