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4|回复: 0

谈京剧《范进中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6 18: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就有这篇课文,那时只当是写个可怜的人物。后来陆陆续续地读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才对这个故事又有一番了解。高考结束买了京剧磁带《范进中举》来听,就是奚啸伯先生的录音,是为了剧里的吉言:“中了!我中了!”带来祥兆。  ( u! |- h9 M" k3 Q- J' }
2 f9 Q# ?8 V/ u* J7 s4 s5 B
    《儒林外史》是我国最著名的讽刺小说,其文学地位颇高,是能和“四大古典名著”比肩的好书。范进这个人物出现在小说的第三至七回,后面也偶尔提及但并非重点。“中举”一篇想来是此书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了。
0 _5 D+ J3 |9 g3 i6 v, P. a. ~* Y5 `* h$ }0 Z$ u( S
        先要说说作者吴敬梓。他生于清代“康乾盛世”。原本出身名门望族,但他“慷慨好施”结果败家离乡。移居南京后,创作这部《儒林外史》,后来有人想招聘他,他却“坚以疾笃辞”。他的晚年是困苦的,甚至到了“每夜绕城步行数十里,以此暖足”的地步。 ) M- @/ @" o2 M% `- ~
" {- w. W0 P" \9 E/ H+ v$ _
        京剧《范进中举》是由作家汪曾祺先生建国后改编的,奚啸伯先生又将它演绎为代表剧目。全剧伊始,得中秀才的考生们在长亭恭送他们的恩师(即考官)。范进未到时,由秀才卜修文口中道出其家境贫寒,一句“我们不要等他”显现出对范进的藐视。这个考官也是《儒林外史》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叫周进。他也是暮年登上第的,这一周一范(一粥一饭)倒有些相似的身世,因此后来卜修文强调说“周大人在考场上专挑那有胡子的照顾”,讥讽范进的功名是别人看他老了,舍给他的。当范进赶到,众学生同拜恩师。这里有一处妙笔:秀才们一一上前自报名姓,轮到范进刚说了个“范…”字,众人就齐声大呼“恭送大人!”。可见连报个全名的机会也让这些同科学友们给抢了去,倍受排挤。不想同病相怜,周进偏只对范进言语,问他多大年纪了?范进按考试登记时所写,答曰:“今年三十岁。”众人哄笑,范进只得改口说了实话:“我今年五十四岁了。”现在的人五十四岁还算是中年人呢,三百年前这个岁数则已是老年了。吴敬梓搬到南京以后号“文木老人”,可他去世那年正是五十四岁。戏中范进说自己“十六岁应考,到如今考了三十八年了”,这是戏曲对文学原著的进一步夸张。原书上是二十岁应考,考过二十余次。因为古时考秀才是三年两考,并不是一年一试。范进遇到周进,是人生的转折点,从老童生中得了相公,此后才有考举人的资格,也才有“中举”的故事。 3 R/ v) d' [: m- ?. K4 A+ v. q) u# a

7 s/ n/ K# F: {! _2 P        范进回到家里,把中秀才的事禀告老母、妻子。相邻也闻讯前来贺喜,范母欲将家中唯一的老母鸡下的一个蛋,烹给范进吃。范进忙道:“太破费了吧!”,可见范家的境遇如何。相邻问范进是否开馆授学,范进说恩师言及他的文章“火候已到”,还想再去乡试考举人。相邻恭贺道:“若中了举人,那就和张静斋老爷一般身份了”并戏言,“您就能当官了……买房了……打穷人了!”
. S* G+ ~6 E& d. U, u' d7 s: u# u6 B3 }  }$ P
        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也来了,却是一脸的不屑,道:“我算倒霉,把女儿嫁给你这个现世宝、穷鬼。如今也不知道因为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秀才,我所以带了酒来贺你!”又道,“你中了秀才了,也得有点体统,那些个平头百姓你也拱手作揖,就坏了学里的规矩,我的脸上也无光。”几句话足见胡屠户的德性,范进喏喏一旁,连连称是。
. r& s) M/ J' X% I# }( i
& P2 G; T  _  o    乡试不同考秀才,需有赶考的盘缠钱,戏里说需三两银子,便难倒了范进。那些学友吝啬地给他凑了几钱。范进只得来求乡绅张静斋,张静斋不但不见,还称胡屠户前日送来的肉里骨头多,要扣钱。看来对范进傲慢的胡屠户实不过也是个受气的主,更显示出范进地位的低下。范进又来向岳父借钱,被胡屠户大骂了一顿:“你刚中了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这中举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趁早死了这条心!”,拂袖而去。范进无奈地唱了一大段〖二簧碰板〗“秋风落叶飘不定”,表述内心的困苦,并控诉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 F, g9 k9 R$ [3 m  P  H& D6 L
0 t1 e+ L  Z. t2 S5 }- Z    “……害得我高不成来低不就,害得我死不死来生不生,倘若是转世投胎我将母认,发誓不做读书人。”
' i. V7 Y$ R7 v- H
4 R0 O& A9 c& P" Y: e        年岁已大的范进,仍不肯放弃这次乡试的机会。幸有穷相邻鼎力的资助,才得赶考。范进辞别家人,踏上了考举人的“征程”。据资料载,清初全国有秀才五十万之众,而每次乡试中举的不过一千两百人左右,可见其何等的不易。范进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把握,也相信中与不中全在考官的恩典,因此之后闻听这次考官与上次周进大人的标准不同,也就觉得很难考中了。又在归途听了船家言道:“只卜修文一人得中”,于是心灰意冷。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考毕,众秀才又聚在一起,而当范进请他们看看自己的底稿时,大家却无人理采,不屑一顾。有人说带了小抄(夹带),大家也见怪不怪,并还说说笑笑,视为平常。而前面一幕中,监考官分明是严格搜查过的,这里面的奥妙,凡读过书、考过试的自有一番心得。众人都去游船吃喝,却不带范进,请他“安步当车”地回家去。 ; q; M1 G7 C3 O2 F6 b: @) y
7 m3 [% p: ]' \# ~% R9 A9 N# C
        胡屠户意料之中的对范进奚落谩骂了一番,并说:“你这么尖嘴猴腮的也配当老爷(对举人的尊称)?!”范进更深信未得中无疑,情绪落到低谷,身如游魂。家中也已断炊,老母让他卖了那只鸡去换米,真是“山穷水尽”了。
* O2 B/ \: _) _3 r, u/ _
- w0 D- n  V* v0 b6 c/ C* z    看《范进中举》的重点,就在“中举”前后的对比,把人间的悲喜剧和人情的冷暖描画得淋漓尽致。范进的“执着”总算是换来了回报,他真的“中了”!中了亚元第七名。成了老爷了!之前为什么盛传只有卜修文中了呢?此公的唱词曝了光:“我父在朝有声望,哪怕那考官不帮忙?”,又一次揭露了考场的黑暗,那么穷酸的范进也中举,是真才学被欣赏?还是周进的暗中帮忙呢?他考了几十次的秀才,却一次中举,答案就不言自喻了吧。
8 i) Y& {5 y9 v: r/ d6 M+ o
. b2 z3 `4 k/ \    随着范进的中举,物事人非了。那些曾经轻视他的、奚落他的、挤兑他的、嘲讽他的,如今一并前来道贺,如亲人一般。故事也发展到了高潮,范进喜极而痴,“疯了!”。 人从一个极端一步跨到另一个极端,当真是会“疯”的。范进冲出房去,手舞足蹈,连滚带爬,这三十多年的辛苦,终于换来了“高中”的喜报,他高唱道:“琼林宴饮罢了恩赐御酒……”。得志的他终于说出了内心的世道:“……诽谤圣贤理不端。人分富贵与贫贱,王侯生就穿紫衫。”又对帮他凑钱赴考的相邻斥道:“目不识丁的庄稼汉,敢说老爷是疯癫!”疯话才是实话,痴话才是真话,那“您就能当官了……买房了……打穷人了!”的预言还尤在耳边呢。
% S8 j% Y6 o# p. L* }% r  P0 Q% v6 B( ?  \
        他接下来的疯言疯语的唱段,是戏迷们耳熟能详的:2 N5 b4 R# K0 N* F7 P* d7 H
2 l3 @% ^; S$ q6 s' T
      “中了中了真中了,身穿一件大红袍,摆一摆来摇一摇,上了金螯玉栋桥。……我这个考官最公道,定下章程就一条,不过五十一概不要,本道不取嘴上无毛。我定下文体叫八字股,句句对仗平仄要调。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年年考来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 T2 u  Q) ]  I, U% w- [
+ ?2 Q! s) ]1 Z2 t/ \* q$ f+ x    知识分子最知道怎么残害知识分子。范进的痴话和心愿,听了让人悚然心惊。 在众人的怂恿下,胡屠户壮着胆子,打了范进一嘴巴,把他打“醒”了。要是当初,胡屠户打他怕连眼睛也不会眨,而今倒要喝几口酒才敢上前呢。范进如同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终于和之前那些须看眼色的老爷富人们混在了一起,就连当初见都不肯见他的张静斋也送家产田地来拉拢。范进当然是笑纳了,相邻们也只得在他面前屈膝叩拜,而他则“端起来了”,再不念凑钱赴考的恩情。唯唯诺诺的穷鬼变成了大摇大摆的范老爷,哪个是真正的范进呢?+ X. m# G8 R* W3 d8 G/ i% h3 ?3 s

  S' ~$ {3 B& T      全剧在喜庆的吹鼓声中结束,忠厚的相邻凑钱帮出来一位剥削他们的新主人。有良知的观众此时,定然不是滋味儿的。我们何尝没同情过范进?我们何尝没可怜过范进?我们何尝没为范进的中举而高兴?但,此时我们哪里还高兴的起来呢?范进自此平步青云,后来超乎寻常地顺利,又得了进士、当了学道、做了大官,而他也在乡绅张静斋的唆使下一步一步同流合污。“中举”前后,别人对他的态度大相径庭,而他对别人的态度也是天壤之别。       
: h; [* S' D1 S  u# z. J 8 [$ Z# R* B  Z2 ]% a4 y5 d" T
      在《儒林外史》中,像周进、范进这等人物,似乎算不上是反面角色,他们完全是被科举和官场扭曲了的千千万万个读书人当中的一个而已,甚至他们的变化有点“理所应当”。和卷首用来敷陈大义的王冕相比,他们只是随波逐流罢了。“范进中举”看似可笑,其实可悲。这倒也是个警示:凡事若只有“一条道”,最终往往“走到黑”。
: |& U1 f; v/ {' c9 t- d
' d& U( {, p1 f" T[ 本帖最后由 iceinsummer 于 2007-6-26 19:0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8 07:45 , Processed in 0.0546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