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教育
7 N$ s# L) C: ^$ z
|* b# U8 U# E1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_! e- N+ n/ f【原文】 & f! r6 X; I! J3 m0 g+ D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 E% c% f% b 【译文】
i' c2 k+ N. \6 U2 ~) W* b孔子说:“学了之后能经常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有同学从远方来也是件愉快的事。遇到别人不懂时不嫌弃别人才是君子。”
8 j, s0 A. V7 w0 {! C 【评析】
3 v6 C7 ~+ Z4 O6 C5 |' G! X4 B这段话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话。如今文中的“朋”已经演化成“朋友”的意思,这个“朋”原来是指“同学”的意思。所谓“同师为朋,同道为友”。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当成重新见到老同学那么高兴,仿佛把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一样。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
7 u. X8 e2 E# O6 u有人把“学而时习之”理解成“学习了之后要经常练习,经常运用”,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3 f9 u8 ^' A/ h, E* W对于第三句话,有人解释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我对此略有不同的看法。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我对这三个字的解释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里的“不知”应该和后面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
9 s/ o) M& E. ^) [' u. {我的理解,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在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方面,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遇到不懂的同学时,不要嫌弃,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观点。/ @ ?+ t9 l5 f1 a& {3 {# S
你觉得哪一种注释更加适合呢?有时间不妨思考一下,也许会得出你自己的观点。
% b% N" d- | A: B9 G" Y! `
$ W6 b1 p5 w. O2 o- d0 i! j" `1,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u: U' V9 y; T- i$ I5 X% K# R. P2 q【原文】7 q, m0 A! S3 v& L: ?7 [& P; A, G; q1 L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T @: k- Y3 X* v
【译文】( @2 k, a( @, n
孔子说:“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就等于有了一位好老师。”+ `7 j' T! D: _/ z2 F
【评析】
, n! l+ ]3 `: J$ p8 _$ l5 W有人把这句话解释成“能够温故知新,就能当老师。”我对此有疑问。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介绍一个老师的标准,而是介绍一种自己怎样学习的方法。这句话与“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意思,是指我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东西。所以我觉得这里说的是可以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学到新的东西。
/ E9 @; B, q& L# [# x) r, [! }% O记得曾经学过这样一句话:“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也就是说,如果多次阅读,就能全面透彻地理解一本书的全部含义。以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来说,当我们初学一本书的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能力所限,往往不能一下子领会到这本书的全部含义。当我们学过一次后,水平会有所提高,于是再学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温故知新的意思吧。当然,“温故知新”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就是“以历史为鉴”的意思。在国际司法上,也有“惯例法”的做法,即法官可以根据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判例来宣判现在的案子。
9 i6 h: S6 w8 K9 {& k+ }1 R4 n& @' t& n# f! E- |7 A- a
1,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 w7 Y3 K' I: d5 A" x6 V5 F
【原文】
6 G, |0 f7 ?3 X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G7 _0 X' ?# E1 a6 X) M: E4 S9 }: R【译文】
) d L' a4 f: g0 |* S3 y1 R 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就会迷惑。”' a- u) y. E( d. {* N, T [2 `, R
【评析】' E4 N5 }; S. e1 r
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我们只会学习,只会老师怎样说就怎样听,不用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我们确实会感到迷惘。比如说,同一本《论语》,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我们不会思考,那么面对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将无所适从。据说在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学生形成了八个儒家思想的分支,流传最广的似乎是以孔子的孙子子思为首的那一派。同样,如果只思考不学习新的知识,就会在低水平徘徊,而难以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6 `# t, u, S+ A2 t" m/ z
如今,网络被称之为第四媒体,每天都有许多网民在网上感性地呐喊。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些人的感性呐喊逐渐逐渐变成了理性思考,而有些人的感性呐喊依然如故。我想造成这种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有些人在呐喊思考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学习,而有些人却永远在感性发泄上面徘徊。9 f. P" S! p1 p1 G
& B' g' V# k2 X* b3 H9 k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 S$ `! m6 ] ]7 ^( n5 S/ \【原文】
# Y; W" s5 u! h1 h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r( e, }/ d$ D0 U( H
【译文】
5 d1 K! U$ l9 y) B( @: q% ~子贡问道:“为什么孔文子可以得到‘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能得到‘文’的谥号。”
/ ]5 P Q$ [" u( ~) ^* A3 T% I【评析】
" W' l( P1 b$ }: Y0 I( i7 N& T-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治学态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思想观点之一,我们应该将此发扬光大。连聪明的人都需要好好学习,不聪明的人不学习怎么行?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或张贴在校园里。
% d) P, q1 @0 b- s6 o这句话的关键是要能“不耻下问”,也就是不要因为怕难为情而明明不懂也不去问。只要能做到不耻下问,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家长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孩子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东西,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曾经有个相声,说的是一位父亲明明不懂无法回答小学生儿子的提问,还要不懂装懂,结果洋相百出。我想那位相声中的父亲如果能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老老实实地向儿子坦诚自己不懂,然后与儿子一起研究和探索正确的答案,不但不会自己出洋相,还能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治学态度。% [4 P& G+ w+ w
; ?/ ^4 `7 M, }
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 P2 v# H# `, c9 _; Z- N5 J* @【原文】% d7 ]7 B/ W+ ]% |; R5 [& H% t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g+ O3 c1 j9 y4 ~- a/ h
【译文】
2 Z }& J7 z5 p5 w- A: g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9 C( _- R; x& l" Q. E2 f) }【评析】
: n: |" J, ?' S p2 S. r, g孔子这里强调了君子应该好学,暗示自己的学问都是来自学习,任何人只要好学,都可能达到孔子的水平。虽然孔子没有提出终生教育的说法,但是观察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是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是在行动上做到了终生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 K% z% ~* r5 b: N& b孔子觉得自己在忠信方面并不比别人好多少,但是很为自己的好学而感到自豪。我想,我们也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好学而自豪吧。不管我们出生在富裕还是贫苦的家庭,好学,是不受限制的。学习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只要我们都具备了以好学为自豪的观念,我们的素质和学识自然会一天天提高。以好学之心待人接物,怎样做人的水平自然也就会慢慢提高。6 X0 f+ u6 }+ F$ J) x3 S
4 h. T, G6 x4 s" T1,6,弟子孰为好学?
, u9 T! H6 d- }: Y2 D2 Q2 M- [$ o【原文】
9 x5 E) Y) O0 o6 `7 d0 J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P& O, V, i7 G8 V+ L【译文】
/ R. q% l' k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他死了之后再也没有那么好学的人了。”
9 Q5 W# B$ n$ A' h% f) i【评析】
9 Z! t, |8 N: p& n; R- ]+ Z6 l据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可是当别人问孔子谁最好学的时候,孔子没有像我们今天的老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通常会有的回答:“我的学生大都很好学”,而是明确回答了只有颜回一人最好学。
: }8 k7 @6 Q) ]8 j& i8 y3 `; r, ^孔子在赞扬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的同时,还夸赞了颜回的另外两个优点:“不迁怒于人”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孩子们的脾气是越来越大,表现之一:自己作业不会做、或自己做错了事,不但不认真反省,往往还迁怒于人。表现二:犯了错误不但没有勇气承认,更缺乏反省能力,所以往往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因此一个真正好学的人,不只是书比别人看得多一些,考试比别人分数高一些,作业比别人做得好一些,关键的还必须具备反省能力、不迁怒于人的修养、和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自律能力。
* T! q- i! R3 W3 M: `$ S0 I9 n孩子不能迁怒于人,家长和老师更加不能因为生活中的烦恼和不顺心而迁怒于孩子或学生。尤其是许多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往往并不是因为施暴者对被害者有什么仇恨,而是施暴者将生活中的失败、怨恨、不如意等迁怒于被害者所引发的。所以不迁怒于人不仅仅是孩子应该注意的,尤其是成年人更加应该引以为戒。/ V( b; c: i4 V- a( a
& _6 E9 M) W, O9 |! `, x0 T1,7,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 s! V: Q: S- c5 S【原文】- \+ _6 N% g( G4 ~8 y" e8 J. }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7 Q) u1 m5 h6 t' }【译文】/ h1 Y" m* i" l8 K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因为半途而废,就像你现在为自己画下了停止前进的界限一样。”
! } O) _0 @* a3 H8 Q3 K1 b: c6 z【评析】
* ^8 P# k) c: F; g' o孔子不但是一个传播思想的老师,还是一个指导怎样学习的优秀老师。他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坚持学习,没有达不到目标的可能。许多人之所以学习没有结果,没有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主要不是其力量不足,而是其努力不够。对待学习是这样,对待个人修养、追求仁爱、追求真理等又何尝不是这样?
( L; E$ m# u3 `0 b4 M2 D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随着人们的富裕水平提高,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越来越多,但是你只要去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初学班的人数永远是最多,然后越到后来人数越少,其主要原因无不是因为学员的半途而废。在所有那些半途而废的人们当中,谁能断定只要他们坚持下去,不会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呢?
3 B$ \9 A$ g4 Q4 S- X" A& T+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感到为难时,千万不要丧失自信、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告诫自己:不能“中道而废”。
$ C3 _+ ^; R9 o' G' }
; Z3 A* I+ w/ J7 ^5 v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W I) O$ C: d$ z; h
【原文】3 e* z/ q# K( v3 N3 d1 K#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 K; q2 N* }4 E, w+ r# ^% O
【译文】
" u0 S5 b: E+ G q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Q- X/ e; w; f! a9 B1 Q( F9 o【评析】1 C/ `) o4 w) m. Y: C: g' ~! [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记得初中时我害怕学英语,因为老担心自己记不住英语单词,谁知越担心就越记不住,越记不住就越没有自信。结果越学越差,越差越没有兴趣。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再次学习英语,由于自己一方面克服了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建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另一方面学好了英语立刻就有使用的机会,就多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立刻激发了很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结果居然顺利地通过了全部的英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甚至还在本市的英语演讲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在让人感叹学习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6 K! n+ j9 ^! E% [; b我们再来看一下“上网”。有些人上网,是为了职业,为了吃饭,不上网就领不到工资。这样的人,对“上网”肯定很懂,也很在行,否则也没有人会聘用他们。另外一种人是爱好“上网”,有时上网查查资料,有时消遣一下,不像前一种为了工作不得不上网,而是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另外还有一种人,是以上网为唯一的快乐的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难受,不上网就觉得什么也没有意思。这就达到痴迷的程度了。 p T* a' ]' ]' p7 K
上网达到痴迷的程度是应该避免的,因为人毕竟还是要生活在网下,网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学习某样东西也能达到痴迷的程度,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 S% X0 x$ ?% m- J# L! `3 p9 B( @5 I0 [5 Q- r
1,9,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 g) d& X& ~1 T6 x9 V# _$ y【原文】5 j# r6 j5 f5 i) {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g0 D( }' d' Q% ?8 ]
【译文】
- `2 ], z1 c+ C( A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 |$ U! {. ?7 u6 y0 p1 s/ G
【评析】
2 w" `8 ]: O. W- I& R6 M对于不同接受能力的人讲授不同程度深浅的学问是对的,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校分为大中小学的原因之一。又比如对于孩子,你和他说太深的大道理,他也无法明白。但是这只是传授学问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那就是在传授学问的时候,接受一方的水平高低固然重要,传授一方的传授方式是否妥善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传授哲学思想之类的问题,接受者的水平高低是不能以大中小学来划分的,比如当我们对民众进行某种理念的宣传时,就不能将民众不接受那种理念完全归结为民众水平低,而要反省我们的传授方式是否有问题。又比如,家长在辅导小学生家庭作业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可能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还不会?”其实这是心急的家长们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对家长来说非常容易的问题,对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的问题。
, F: _! ]- m& K2 T2 X6 n所以不管是在传授高深的道理或浅显的道理时,都必须注意传授的方式,尤其是在接受者暂时无法接受的时候,更不能一味地埋怨接受者的水平太低。家长或教师在辅导孩子或学生时,不应该失去耐心地责问:“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搞不懂?”而应该去认真反省:自己的辅导方式是否有问题?家长和老师必须时刻牢记:学生或孩子不懂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干吗呢?' H) e3 y7 Y4 ~7 h8 A3 t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经常有机会接触中国的和外国的产品说明书,我发现,外国的产品说明书往往比较详细,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案和注意事项等,即使对该产品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很容易地按照说明书使用。中国产品的说明书往往过于简单,也很少有图示,许多时候只靠说明书根本无法具体操作。
$ b& w" j0 N: l5 i& B& `$ E+ p1 }, E3 f; [: G* l D
1,1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F- G2 F; r* `7 J- L) V& ^
【原文】/ t" C4 `) _9 \: R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 x3 y* E8 _8 L* }3 |
【译文】& N6 b5 j& ]: m* }3 z* i
孔子说:“只阐述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 _; U4 r2 o! y3 g4 V: l【评析】5 B2 ^+ ?1 [! K
“述而不作”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与其强调“克己复礼”的主张一脉相承的,个人觉得,这也是孔子思想最大的缺陷之一。如果只强调服从旧有的规矩而不敢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只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伍、直至被淘汰。因为过去的旧规矩有可能是不完善的,即便是曾经完善的旧规矩也只适合当初的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来曾经完善可行的规矩也会变得不可行不完善。) b# R+ u& V9 b# [# O, G# H' |
从认识真理的过程来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只会越来越接真理,而不是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孔子和老子都认为,随着人类的发展,真理慢慢地离我们而去,所以要想治理好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到过去,将失去的真理再找回来。我想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如果过去真的有过真理或理想的社会模式,既然无法继续保留到现在,肯定是因为那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存在某种缺陷,才无法继续保留曾经的理想社会,即使真能倒退回去,也依然无法保证其不再被破坏。所以做好的办法自然不应该是倒退回原来的理想社会,而是应该根据变化了的时代,创造一个新的理想社会。5 s9 L+ G1 K/ d1 n; M, S
在京戏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大家知道,京戏讲究师从,也就是说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亮相一个眼神,都讲究全盘模仿师傅的样子,自己是不能随便改动的。但是有一天有个好思考的徒弟对师傅在舞台上的某个动作发生了疑问,他发现根据剧情或表演的需要,无论如何没有必要在演到那里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走到大幕后面去的动作。但是拘泥行规,他不能擅自更改师傅教的表演,所以也一直带着疑问照这个样子演出。直到有一天,师傅病重了,眼见就要去世,他终于忍不住向师傅他出了这个问题。师傅笑了笑说:那个动作确实是多余的,我第一次在舞台上那样表演时,是因为口中突然有了一口痰,怕影响我的表演,所以我只好走到大幕后面悄悄地吐掉这口痰。+ H# O" C" Y* J- k8 L
* U: l( w) z3 G4 X+ n* F
1,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 o0 e, c% V+ n( Y, A/ s) z【原文】1 D* f8 u% y8 Y. L: s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k r7 n) a l% C* K: V
【译文】
7 r1 d4 s3 H- o2 [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2 n; K1 n0 o! P6 @
【评析】
( N. N7 s/ B) i; x( |: n) n7 g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有兴趣;可是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感到厌倦。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做到学而不厌的关键,还是要培养起自己学习的兴趣。比如打麻将,有些人一上桌子可以连续打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也能浓厚到像对待麻将的喜好一样,还有什么东西会学不好呢?
9 W3 T9 Z/ g6 U“诲人不倦”,是指我们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不感到疲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同样离不开一个兴趣。两个喜欢打麻将的人,不管他们学问高低,只要谈起麻将来,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从来不会感到厌倦。当然,要做到诲人不倦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要有爱心和耐心。: r2 v8 h, f: x6 U
$ ]- e3 H3 J3 d, Q; h
1,12,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J$ u( c* [ _' j; v3 S
【原文】" u- r# @$ `! U. e( E, o& J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Q% {- j& j; U1 o2 I$ ^
【译文】
i& c, q3 a9 a! d8 } D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6 y4 a" w& D' x! G【评析】
0 J, ?6 @# l" m* s2 b. {7 n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 J+ W5 I9 ?6 \ ~# s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G+ L! ]' J; n& L) y1 T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 j; K8 y% k% F" |' t" K1 @# t/ T, C: c* b" O: p
1,13,我非生而知之者
! j R* S5 ]$ t5 w. A【原文】
& m5 ~/ _, i. A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 U" C& R3 G5 {% G6 y【译文】
0 T+ h1 k5 ?+ g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0 w# N% }8 |9 L$ ?【评析】
2 n2 W9 I1 Q6 g: F. G. z) R孔子在这一段中再次重申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一个天生就知道一切的人,而是与普通人一样通过好学才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学的榜样,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那么不完善的学习环境下能通过学习成为伟人,我们在今天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下,为什么不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用的人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连孔子这样伟大的人尚且需要不断地学习,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好学怎么行?( l9 R- k+ l) e. x* `# R) B
鲁迅先生也是不承认有所谓的天才的,他曾经说过,即使是天才,他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好诗。鲁迅自己还曾说过,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9 { `6 @6 k. r
孔子爱好古代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爱好古代的东西,同时爱好现代的东西,爱好中国的东西,也爱好外国的东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加宽阔,我们的心胸应该更加开阔,我们的思想应该更加开放,而不应该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8 r. ^. Y7 ?' w
+ R: u5 _5 K8 e4 b0 a2 I* r1 s1,1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c( t, H" H9 W( u) I ]5 ]6 s
【原文】
: r& `; F, I3 v9 B! E/ Q7 n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4 T! @; ~" o( ]2 C% ]
【译文】
! t+ [3 L# d; c% E( j孔子说:“如果说我已经做到了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要说我长期追求圣和仁不感到厌烦,诲人不倦,则是名副其实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8 H7 u. K% P, N- d/ v* p【评析】
) y& ~, \, ]6 `- {) g7 D7 u这一段我们再次看到了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他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没有标榜自己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也没有神化自己,只强调自己一直在努力。我觉得这正是值得我们所有求学者学习的精神。- j! ^5 B" ~, }! ~# E
公西华的这句话也耐人寻味。他说这话是为了恭维孔子?还是为自己找一个托辞?我们不得而知。只是根据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意思来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愿意不愿意做而已。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习的人在学业上都达到怎样的高度,但是这种学习的精神,却是可以从一开始就具备的。
! u( @5 f+ Y) `许多人在面对别人的成功时,往往喜欢把别人的成功说成是由于别人有天才或有天分,我觉得,那往往是失败者对自己努力不够的掩饰而已。) }; s) `3 w D- ]
" |9 A+ F7 I" `$ ^1,1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W, L J7 Q/ W1 t: _
【原文】; \, u! V; t( A/ r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6 P" P9 d0 w5 m L9 d& X7 O8 T 【译文】 2 j/ S l0 Y% g% H7 j
曾子说:“有才能也能向少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也能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很在行却像外行一样;被人冒犯能不计较。以前我有朋友能这样。”
% U4 C4 d8 x" {0 x+ ` 【评析】
$ I: ~! {" y& M8 n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个人不管多么有学问,总有他不懂的东西,也总有其不擅长之处。所以一个人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就以为自己对什么都懂。即使对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可能有不懂的地方,所以要虚怀若谷,才能不断提高。不要总摆出行家里手的样子,半桶水硬要装成一桶水。在虚怀若谷的同时,还要能宽以待人。我想这些是值得提倡的治学态度,也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处世为人的态度。
' M3 t; X1 b( I2 T# g3 x. L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以能问于不能”的故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邦和韩信关于“多多益善”的那段经典对话。刘邦问韩信自己可以领多少军队,韩信说,十万左右。刘邦又问韩信能领多少军队,他说多多益善。刘邦不服气,说那你怎么反而成了我的部下呢?韩信说,你不擅长领兵打仗,但你善于领导将才,所以我才会成为你的手下。3 _3 P6 }& |7 A$ ^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讲究面子的民族,这使得许多中国人为了维护面子而不懂装懂,尤其是家长在孩子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上司在司面前,往往很难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他们总觉得,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向“整体上比自己不能”的人请教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外国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这样,把自己不懂看成是一种羞愧,以此勉励自己在平时应该好好学习。不过他们国家也有一句谚语:“不懂的时候问别人是一时的羞愧,如果不问则是一生的羞愧。”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