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上(一) & D L* [! L% |* J9 x
( ^2 Z9 w" l& r8 ^- S 原文: * V; ?( m" b; k A ?
* [* X9 d7 M4 M% _: w6 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A# L& k" [3 N' K' t. m/ d
2 I2 Y1 m0 O" j/ Y5 ?9 ` 解说: - k, ~% V9 I. [' g" J5 ?! ^
2 _! Z, F9 z. P" h' J, \% g
“学而”是《论语》开篇的篇名。需要说明的是,整部《论语》共分二十篇,但并没有为这二十篇内容,再专门起二十个能够彰显本篇主要内容的篇名。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二十篇的篇名,就是每篇内容正文的前两个字。以本篇为例,正文为“学而时习之”,故取“学而”二字为篇名。 ! I- z' x) a( c0 R+ _- J$ u
《论语》每篇内容长短不一,略长的篇目,则又将该篇内容进行划分。如“季氏”、“子张”、“尧曰”就是单独成篇;“乡党”、“宪问”则就分成了上、中、下三个部分;其它诸篇则均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因此,“学而上”中的“上”,就是指的该篇的第一部分内容。
" B2 T3 ]5 C9 ?8 `. K2 k! }
5 f7 q- b/ s$ P" k$ H- N; J6 x “子” 是丈夫,也就是男子的通称,在这里指的是孔子。然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或是更早一些,“子”并不是某个固定人的称谓。按照周朝的制度,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故而在周制下,当时的“卿、大夫”都不敢称“子”。直到春秋时期的齐僖公、齐文公以后,从政的“卿、大夫”才开始称“子”。
7 k3 m7 F6 R* T7 H# J& \4 U 由于当时大国的国王称之为“孤”,小国的国王称之为“君”。《春秋传》云:“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按爵位属子、男,但二者不能并称,故而“就高不就低”,留“子”去“男”,以“子”自称。可见此时的“子”,还是贵族与统治阶级的称谓。到后来,没有从政当官的“匹夫”,如果他学有所长,且能够被世人所认可、推崇、追随的,也可称为“子”。如:老子、孔子、孙子等诸子。
2 r, ~$ j1 G0 N% k' I. m C* b 而单独以一个“子”字作为称呼,念起来不好听,独字也不成辞,所以在不加“姓氏”等因素的情况下,就称之为“夫子”。“夫”就是所指的人。凡是作为“大夫”的人,都可称为“夫子”,可见这个称呼还是与政治地位有关的。孔子当时为鲁国的司寇,他的门人就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至今,“夫子”就成为师长的尊称了。
: T, N* S4 v9 V% x# i% F- Q% f$ w/ k( N- ^
“曰”字,口中有一横,这一横即象征舌头。故“曰”字是指,人们在刚要说话的时候,必先开口、吐舌、出气的样子。
0 o; I- \& `" z C( o+ _0 N2 _3 E8 N. f9 B7 X/ d1 }8 M1 Q9 B
“学”者,觉悟之义,觉悟未知之事也。“学”字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作名词,指学问;一个作动词,意为效仿。若作名词解:必有具体之学问,如史学、经学等,然后才能“时习之”;若作动词解:人虽平等,但智力必有差异,故而觉悟也有先后,那么“后觉悟”的人效仿“先觉悟”的人,然后再“时习之”。
6 o0 f# O0 }6 S# Y, Z; W1 D& K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一般理解上,以获取知识为“学”,而在古代并不以获取知识为第一要务。古人以“求道”为学,此“道”即指修身处世之法也。孔子就曾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矣。”
% l/ M/ r- T7 N1 F* O
& e+ Z' q' F7 v+ B5 ` Y “时”,是指时间,为学必须以时间作为保证。而从“为学”的角度,时间又可以有三种划分:一为四季,二为年纪,三为辰刻。
) M3 x9 A' U8 I7 q' ~. |* T 所谓“四季”,就是指的春夏秋冬。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季节,来学习不同的知识,更有助于理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阳者清轻,阴者浊重。因此,春、夏比较适宜清轻之学,如《诗》、《乐》等;秋、冬比较适宜浊重之学,如《书》、《礼》等。 $ T; |, u8 |5 v8 w) i% I
所谓“年纪”,是指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等各个阶段,有的阶段就适宜为学,有的阶段就不适宜为学。人在少壮之时,精力旺盛,就适宜为学;人在老衰之时,神智昏暗,就不适宜为学。
: E# U7 o2 B* R6 `; e3 H: x( K' L 所谓“辰刻”,是就一天而论。早晨清爽,适宜为学;中午阳盛,适宜为学;夜晚寂静,适宜为学。可见一日三时均宜为学,也就是要强调日日学习、无时不学、不能停废的意思。 - E+ n7 H3 r: }1 ~ X6 i4 x' s, J3 k
) I2 x! x$ P2 W( `7 a8 P
“习”,原指小鸟频频扇动翅膀,练习飞行的样子。后引申为练习、学习,主要强调的是技能方面。在这里就是说,每日学习而不停废,如雏鸟拍翅练飞,相继而不间断也。
2 t, ^ `0 S$ W3 |1 z, E/ X1 S; Z$ o. o! d2 o
“之”,代指所学之业也。
1 w$ |# v' n" Q: a2 Q9 h( n0 [7 I T5 u3 C" g* w/ {* i- s
“说”,通“悦”,喜乐之义。古时“说”、“悦”同为“说”字,汉代以后以“心”字旁加以区分。就本篇而言,即指学问纯熟而心生喜悦。 - g3 l, x8 ~: M( Y5 y |
7 R9 A2 P5 {9 t0 \: O. ~ 在这里需要先指出的一点,就是“不亦说乎”这是一种反问语气的用法,那么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反问这种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要加强语气来表达肯定的意思。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这点,这是为下面的讲说留一个伏笔。 ' x8 |6 e) G( A
% b3 g! \5 @+ ^/ W2 {6 R
大义: ; u. u& s# E7 ]0 D O/ F
% `7 |; i/ b9 S6 v# O+ n3 L 孔子说:“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且能每日研习而不间断,这样学业必将不断进步;看到自己的学问和道德逐渐纯熟,怎么能不心生喜悦呢?
% n+ ?$ Y; x4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