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暑的中西医对策% I0 ]2 B! R5 `$ V) J0 U) i+ T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中医认为暑为六气之一,是从发病季节而定名的。一般所说的暑病,其中有夹寒、夹热、在表、在里之不同。夏暑季节,多阴雨连绵,自然界湿度较大,所以,暑病又多夹有湿邪。总之,暑病是比较复杂的,症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伤暑、中暑、暑热夹湿、暑湿感冒、霍乱吐泻及暑热伤气等六类。; h6 M6 Q/ b+ a) X
2 x* Q' S( c2 u0 C5 ^
中暑的诱因:+ c# F$ F: k# z+ Q( H. x; n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 x2 _1 b: E% Y Q8 x. r$ H$ R
中暑的高发人群 . U1 ?/ d( u* r
婴幼儿:婴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差,而且皮下脂肪较多,尤其是有保温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较高,对散热不利。
1 u! T6 o( M9 v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的萎缩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衰退,使散热不畅。8 N2 y8 s; @# d4 j3 `% m4 V P$ d
产妇:由于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终日呆在通风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K" S7 `' V4 N( H: `
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地转移至皮肤而在体内积蓄,便容易中暑。8 [% w# r$ H% A0 V1 r( J
感染性疾病患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源,令机体产热加速,并使机体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进入血液,血管痉挛,对散热不利。
; H6 G% f! {- ]* z$ G4 r 糖尿病患者:这种病由于糖从尿中大量丢失而引起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久病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和周围神经的变性,使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反应迟钝而引起中暑。 d! o# f8 ?2 u1 p! Z
营养不良:营养缺乏可使肾脏浓缩能力减退,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营养不良还容易反复腹泻,以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容易中暑。
' u% [% h E2 p0 f/ Q 一些药物服用者:如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它们或使血管收缩,或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因此也容易中暑。; g' r, `' {" M6 u, [
9 e7 i6 c( Y5 Q: d
夏日炎炎防中暑 3 h: q* k: U( p3 D" T& l" r0 z
夏日炎炎,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医生提醒:在高温天气下,应科学选择有效的防暑降温方法,以免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W8 ?7 [7 P. G c0 `
平时坚持在较热的环境中锻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
/ I" S0 J4 j3 O$ t 室内运动要注意通风* w( J$ Y! ^- M; ^! x0 M! |" y
运动量大的项目,应在早上或傍晚进行。$ s: `( P( d+ `9 f, I9 L+ L3 R
在早晨比赛,则早餐中应供给足够的水和盐,不宜过饱。; f* t1 }7 O( b( `; g& a/ m
耐热能力较差的人,或者当身体疲劳、有病时,夏季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 ^, T5 b! V! j: p! `7 o9 f1 I9 f 多喝防暑养生饮料。
) ^; F! |& b& K) J1 g$ T" i" e4 ~ E
中暑的急救 ' L9 g7 A% Y3 k8 x
u 首先迅速将患者移离高温场所,在阴凉处休息或平卧,并将其双脚提高,以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 e2 M# u: |. _3 i( }8 B! k1 K
u 如果患者清醒,应补充含盐分的饮料, F; ~% x! T6 y5 H+ ~2 ^
u 若患者昏迷不醒,应尽快召唤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 C4 v1 p9 X. Lu 在等候救援期间,应替患者脱除外衣及其它束缚物,并用洒水、敷冰等办法降温。
. H/ v5 @! v. m# ?( Q$ \: c; _' K9 q# [3 }
中暑的食疗
" d* m8 o+ |# K# T 红枣绿豆粥:取红枣100克、绿豆300克,加水1.5升,明火煮沸后再改文火炖熬,使绿豆酥烂为止,加白糖100克调匀晾凉食用。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尿消肿之功效。
; @5 P' M. |" ~, S0 _0 M* F6 N0 k 莲子粥:将莲子20克用温水浸泡去皮、去芯磨成粉状,与淘净的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此粥有祛热解烦、安神养心、益肾固精、健脾敛肠之功效。. U- `3 t; V8 Y9 C* ^
杏仁粥:取去皮尖扁杏仁60克,碾碎,同粳米300克加水煮粥服用。有祛痰止咳、下气平喘之功效。
8 u9 Y; u* s6 g W7 C 荷叶粥:将鲜荷叶一张洗净后煎汤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然后加白糖调匀食用。此粥有防暑利尿、降压之功效。
6 d2 V6 o% I- j+ A: f. \9 t 百合银花粥:百合50克洗净,银花6克焙干研成细末。粳米100克煮沸后放入百合熬煮成粥。然后放入银花及适量白糖调匀食用。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功效。* P5 L* Q' Q( r/ k( i
冬瓜赤豆粥:冬瓜500克去皮切丁,赤小豆30克。先将赤小豆加水煮沸后放入冬瓜和冰糖适量同煮成粥。有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止烦渴之功效。7 k, D3 e5 g% `2 k1 g/ t
苦瓜粥:苦瓜100克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先将大米100克淘净加水煮沸后再放入苦瓜、冰糖、精盐适量煮成粥。有消暑降热、清心明目、去烦解毒之功效。' K, C" ]# v; H. r9 c! o
麦仁大米粥:取大麦仁、白米各150克淘净煮粥。有消暑降温、止渴生津、补中益气之效。9 P4 x5 n {# N
菊花粥:黄菊花20克,大米150克,菊花煎水去渣后,与大米同煮成粥。常食有利尿、防暑作用。% Y+ k6 q- ?9 r. a8 v
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与粳米100克煮粥,常食能养心滋阴安神,润肺祛暑降温。 % S4 ~! p/ z6 H0 ?; p6 O
山楂汤:将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公斤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凉后即可饮用。% k, o( A- O9 Q* L
冰镇西瓜露:将西瓜去皮、去籽、瓜瓤切成方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内。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 E% H, v& |2 T9 ?6 M. ~ N4 C 绿豆酸梅汤:将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凉后即成。5 w5 h( L4 _$ W
荷叶凉茶:将鲜荷叶半张撕成小片,与白术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d' {( H3 l! q" n
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8 I0 o) K: e0 u
金银花汤:金银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
3 Z: m0 m$ L9 f/ j& N 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p% ^+ e! W8 J) o/ R
食盐甘草冷饮:甘草15克,加少量食盐,沸水冲后浸泡1小时即可。
2 [! {: t1 A- H中暑的中医分类、治疗方法及药物:
- A- [! D' n0 V2 w一、伤暑
$ X( G* H! |$ z 暑是夏季炎热之气,感受暑邪,是人的机体不适应外界高温气候的一种病理反应。症状为身热自汗,心烦,头晕,呕吐恶心,体倦无力等。治宜清热祛暑,辟秽止呕。可服人丹(清凉丸),外闻避瘟散。也可服用冰霜梅苏丸。
3 o* o- c* ^3 o二、中暑; h, M1 P( N& ~2 D( r3 b
中暑就是伤暑更为严重者,一般发病很急,多因在烈日之下,劳动时间过长,或长途旅行,或高温环境工作,不注意防暑,导致暑邪内侵,阻塞气机,或津气暴脱。症见突然昏到,不省人事,呼吸急促,出冷汗、手足发凉,可发生虚脱。应迅速抢救,治宜辟秽、祛暑、开窍。可内服痧药等。) ]* Q' w8 ~* p7 ] M+ T
三、暑热夹湿
1 u( P4 x! }4 i0 X 暑热夹湿即受暑夹有湿邪。症见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或呕吐腹泻等。治宜祛暑利湿。
) s1 c7 P: l+ E# R四、暑湿感冒0 L) r: a4 Z7 t! U M" L4 S) d
暑湿感冒多因暑季炎热,乘凉饮冷,或裸体露宿,阳气被阴寒所遏,导致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膈痞满,腹痛肠鸣,呕吐腹泻,身乏无力,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治宜芳香化浊,和中解表,可服纯阳正气丸等。
, S( H1 E, ]; `3 m8 v五、霍乱吐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胃肠炎); |& k+ }1 X& T5 K
本病的发生在夏秋季节。一般起病很急,症见胃痛呕吐,腹痛腹泻,大便稀薄或水样,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或休克。临床上以呕吐胃痛为主症的,称为急性胃炎;以腹泻腹痛为主症的,称为急性肠炎。往往胃肠症状同时波及,所以统称为急性胃肠炎。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油腻,或吃腐败变质及不洁食物,加之外受暑湿之邪,暑湿阻滞肠胃,以致消化功能失调,挥霍撩乱,清浊不分,造成上吐下泻的症状。
( u; x9 K% m! t$ l* ~0 G9 S0 Q3 U) B' J 本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湿与湿热二型:
4 l4 r! P2 m/ b: M5 |$ i1、寒湿型:症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肠鸣,胸膈痞满,泻下淡黄色稀便,或兼有恶寒、发热等表证。治宜散寒、祛湿、和中。可服六合定中丸,纯阳正气丸、保济丸(口服液)等。如病情较重者,可见泻下物象米汤或水样,腹中绞痛,有显著脱水,甚至有腹直肌、腓肠肌痉挛性疼痛。治宜辟秽化浊,散寒止痛。可服痧药、周氏回生丹(时疫止泻丸)等。
& F4 }+ }2 p! Q# v2、湿热型(又称热泻):症见呕吐酸腐食物,腹痛阵作,泻下深黄色粪便、臭秽难闻,肛门灼热,心烦,口渴等。治宜清热祛暑,利尿止泻。
: V* D2 c% S' L2 `* r3 K$ \, w& i六、暑热伤气
" o/ J. _, E3 y* K) T" p9 X, l 暑热伤气因平素体质虚弱,感受暑湿而致。症见头痛身热,口渴自汗,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泻,小便短赤等。治宜清暑祛湿,益气生津。可服仁丹等。
$ A4 g# N& W9 f4 e+ F) R& C: p& E* F
( @6 N4 n$ u7 Z4 ~4 c( p) I纯阳正气丸# p2 F$ A+ U7 {1 _6 e2 {
适用于暑季中寒引起的呕逆恶心,上吐下泻,腹中绞痛,腿肚转筋,四肢厥冷,恶寒头痛等症。西医用于治疗中暑。
1 `0 `9 v+ Z6 N \: M) l: w[药物组成]:广藿香100g、半夏(制)100g、青木香100g、陈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苍术100g、白术100g、茯苓100g、朱砂10g、硝石(精制)10g、硼砂6g、雄黄6g、金礞石(煅)4g、麝香3g、冰片3g
0 I& ]- m7 ^/ z3 C. y L ?0 ^' a% z5 _[功能主治]:祛暑散寒,辟秽化浊。用于暑天感受寒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4 P" i! D! E8 W6 y( R4 u[方解]:暑季中寒,加感秽浊之气,或饮食不洁,贪凉饮冷,以致胃肠气机受阻,升降失和,造成上述诸症。方中以藿香、青木香之芳香辟秽、温散寒湿为主;以肉桂、公丁香散寒止痛为辅;佐以茯苓、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陈皮、法半夏行气和胃、降逆止呕;配麝香、冰片通宣气机,且可驱散秽浊之气;用雄黄、朱砂辟秽解毒;合硼砂、硝石可温散寒结;用金礞石清化痰浊。本方诸药配伍,具有温中解毒、辟秽化浊的功效。& n3 Q- q, t, _- I+ x8 [3 D1 R
[临床用药体会]:临床应用数年,能够缓解和减轻暑季中寒所引起的呕逆恶心,上吐下泻,腹中绞痛,腿肚转筋,四肢厥冷,恶寒头痛等症。+ X( P0 E- n6 L5 z8 a. q8 ^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 w/ b& P1 S( y痧药
+ K h4 m) u) Y* }: \ 出自清代的《春脚集》。治疗中暑疗效确切,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夏令贪凉饮冷,猝然闷乱烦躁,腹痛吐泻,牙关紧闭,四肢逆冷。
p5 W; g& [# p) ?[药物组成]:丁香21g、苍术110g、天麻126g、麻黄126g、大黄210g、甘草84g、冰片0.5g、麝香10.5g、蟾酥(制)63g、雄黄126g、朱砂126g* {, j) o! }( C7 {$ l0 Q
胀腹痛,霍乱吐泻,甚至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四肢厥冷等症。
8 H) W3 Y9 g4 z7 r1 G[方解]:平素贪凉饮冷,寒邪直中肠胃,加之暑邪秽浊之气内袭,胃肠功能紊乱,以致霍乱吐泻,腹中绞痛;暑邪内闭,可出现神志昏迷,牙关紧闭。方中以苍术、丁香散寒,燥湿,化浊,合麻黄可驱邪外出,配雄黄辟秽解毒。大黄、甘草泻热解毒。用天麻熄风止痉。用麝香、蟾酥开关通窍,苏醒神志,且麝香辛香走散,可辟秽逐邪,蟾酥又能化结解毒。诸药配伍具有辟秽解毒,祛暑通窍的作用。
1 U3 e3 N" A& u" K! o[临床用药体会]:临床应用数年,能够缓解暑热贪凉饮冷,饮食不慎,兼吸秽浊之气引起的痧胀腹痛,霍乱吐泻,甚至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四肢厥冷等病症。8 M$ M% T1 P8 U x* z" e
[使用注意]:按规定用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禁用。
* p7 H" b; [/ n6 _3 m' [ U: b; O 仁丹
$ b5 V! t4 N3 E* z4 S* R: v9 q5 A 仁丹是中暑最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夏天人们常常随身携带仁丹。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胸中满闷,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 g- Q5 O( ~6 v( o" c) p1 z
[药物组成]:陈皮50g、檀香100g、砂仁100g、豆蔻(去果皮)100g、甘草80g、木香30g、丁香50g、广藿香叶100g、儿茶150g、肉桂300g、薄荷脑80g、冰片20g、朱砂100g2 P$ F9 k* y$ S v8 F
烦口渴,身热自汗,身体倦怠。
! f9 P3 {4 R) N3 n[方解]:仁丹是夏季常用的一种防暑、祛暑的成药。方中重用滑石清解暑热,祛湿利尿。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儿茶清热生津。用薄荷冰辛凉之性,宣散暑热。佐以丁香、木香、小茴香、陈皮、砂仁、桂皮等芳香开胃,疏畅气机,调整胃肠功能。用甘草协调诸药,且可清热解毒。此为夏季防治暑热的常备之品。
$ r( ~0 D( r' @: X" P.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数年,能够缓解和减轻夏令暑热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心烦口渴,身热自汗,恶心呕吐,身体倦怠等病症。
1 v. H# s# c# k5 i$ h+ b 冰霜梅苏丸
/ q6 ^) ?* M# l+ }4 m[处方组成]:薄荷叶、乌梅肉、薄荷脑、蔗糖
% e! n/ x% S/ X1 B" J, w/ Z[方解]:暑为阳邪,容易耗伤津气,如果体质素虚,感受暑邪,伤津耗气更为突出,故见口渴思饮,口燥咽干,头晕心烦等病症。本品以薄荷叶祛暑清热化湿;以薄荷脑芳香辟秽,化浊开窍;以乌梅肉、蔗糖生津止渴。诸药合用,共奏生津、止渴、祛暑之功。+ p- b" I- o& t1 D \6 i. ]
[临床用药体会]:临床应用数年,能够缓解和减轻受暑受热,头晕心烦,口渴思饮,口燥咽干等症状。西医用于治疗中暑。
, k. ]$ _# j0 L% F% f% H4 D1 E[使用注意]:. U2 s0 w3 T P# E, \5 {
1、饮食宜清淡。) z& U0 _" ^4 V2 G' E
2、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 [1 n# C- R* \/ {3、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E& E m# F# c f* `- M0 n8 w4 m
4、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 X: ~+ W9 g7 }5、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 S- D; ]1 q. D2 X% n- ]& y* \4 Q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S. ]2 X& S2 c) {. ]&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 p& O' `) @& ^& ?: T- E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V* c( A/ ~, x9 S X9 K6 E" r(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Q/ Y( a. _3 _& h0 d1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r+ k" w+ f: @: i! n周氏回生丸- L |; D! ?, Q! _$ r
[处方来源]:明·《片玉心书》紫金锭加减/ I' @" [: v) @3 Z3 d2 o
[病症]:用于寒霍乱,干霍乱,痧胀。
2 i U/ K7 F5 O+ B: d) ^7 h[药物组成]:沉香、山慈菇、红大戟(醋制)、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沉香、檀香、丁香、冰片、六神曲(麸炒)、朱砂、雄黄、木香、甘草
% t- v# `3 V: W: U绞痛,腿肚转筋,四肢厥冷,小便不利等症。% X6 X+ |: A9 x3 d' w; S" t
[方解]:霍乱吐泻,不外乎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加之外受暑湿秽浊之气,阻滞中焦致使胃肠功能紊乱,清浊不分,故而出现上述诸症。方中以檀香、木香、沉香、公丁香疏畅气机,调理胃肠,散寒止痛为主;以千金子霜、大红戟逐水攻邪,分利清浊为辅;佐麝香、冰片开窍透邪祛散秽浊之气;配山慈菇解毒散结、雄黄辟秽解毒;用五倍子取其酸涩之性,以防诸药攻窜太过;用朱砂镇心安神,甘草协调诸药。综观本方,具有调理胃肠功能,解毒辟秽之功。此药对于霍乱吐泻,腹痛转筋等急症,确有分利清浊,拨乱反正之功。' Y& U8 K- X6 |6 a N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数年,能够缓解中暑受寒引起的霍乱呕吐,水泻,腹中绞痛,腿肚转筋,四肢厥冷,小便不利等病症。
8 k3 z- B1 m& z" V5 d, L[使用注意]:本品含剧毒药,须按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忌服。忌食生冷食物。
% |, n3 I. M0 i9 q( N
" _1 ?: G! `: Q n[ 本帖最后由 yanshoufeng 于 2007-8-1 10:31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