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三焦与淋巴系统关系- e4 @# Y5 I/ |: g+ x
中 医 言 " 六 脏 " , 即 : 心 、 肝 、 脾 、 肺 、 肾 和 心 包 , 较 西 方 生 理 解 剖 多 了 " 心 包 " 一 脏 。 - G6 t8 o& i5 q- K+ p; w# A
中 医 亦 言 " 六 腑 " , 即 : 胆 、 胃 、 大 肠 、 小 肠 、 膀 胱 和 三 焦 , 较 西 方 生 理 解 剖 多 了 " 三 焦 " 一 腑 。 : n* g: b; M6 i9 c
◎ 三 焦 和 心 包 究 竟 是 身 体 那 一 部 份 ? 5 r2 u" N1 Z3 J! ^
◎ 常 见 耳 图 都 只 示 出 " 三 焦 " 的 代 表 区 位 置 而 不 示 出 " 心 包 " 的 代 表 区 位 置 , 原 因 何 在 ?
9 m* K3 h! X7 N- |. F) M% p三 焦 是 上 焦 、 中 焦 和 下 焦 的 合 称 。 ; V; m# o% Q5 ~7 T( _* L4 x
1. 上 焦 " 如 雾 / 出 於 胃 上 口 , 并 咽 以 上 " , 5 t$ O! E; Q2 M4 Z( y' A
2. 中 焦 " 如 沤 / 并 胃 中 " , % t# O9 w- R# ]
3. 下 焦 " 如 渎 / 别 回 肠 注 於 膀 胱 " ,
N; q9 l, [. p, g+ \其 功 能 和 位 置 均 与 胸 腔 内 心 肺 、 腹 腔 内 脾 胃 和 盆 腔 内 肾 、 膀 胱 、 大 小 肠 各 器 官 相 类 似 。
; N w$ o, N) Q' ]所 以 有 人 认 为 上 焦 是 胸 腔 、 中 焦 是 腹 腔 和 下 焦 是 盆 腔 。
x; ~* V m( G# F' Z亦 有 人 认 为 : ( o n8 ]/ ?8 Q- i
1. 上 焦 " 主 营 卫 " , 即 机 体 之 防 御 功 能 , 0 L9 H" S' l" d: R
2. 中 焦 " 熟 腐 水 谷 " , 即 食 物 之 消 化 及 吸 收 功 能 , 9 w+ U6 g' F9 b/ f- n2 |
3. 下 焦 " 疏 决 津 液 " , 指 水 份 及 电 解 质 之 吸 收 、 排 泄 、 运 送 和 调 节 功 能 等 。 ; X$ @' A* |* L4 ~, P# x6 a" ?, [, e! U
◎ 由 於 功 能 与 淋 巴 系 统 巨 噬 细 胞 之 吞 噬 机 能 、 淋 巴 液 之 回 流 及 回 收 蛋 白 质 功 能 、 肠 道 中 央 乳 糜 管 之 吸 收 及 运 送 水 液 、 脂 肪 及 其 它 营 养 物 质 之 功 能 等 相 类 似 , 故 三 焦 即 淋 巴 系 统 。 0 o# r7 o) @1 f0 S v
◎ 而 淋 巴 系 统 以 淋 巴 结 丛 之 形 式 存 在 , 故 上 焦 即 颈 、 腋 窝 及 臂 丛 之 淋 巴 结 群 、 中 焦 是 分 布 於 肠 道 的 淋 巴 管 和 下 焦 是 鼠 蹊 部 及 下 肢 之 淋 巴 结 群 。
% R/ {! O. w+ [1 K1 X3 c; h" 三 焦 " 应 是 三 个 部 位 而 不 应 是 一 个 部 位 。
" u: {! S" d3 o, ~- y% @所 以 , 在 耳 穴 图 内 应 以 三 个 不 同 部 位 代 表 上 焦 、 中 焦 和 下 焦 , 较 为 适 当 。
. P7 z7 m: `; j7 F前 期 学 者 以 耳 孔 下 外 侧 为 三 焦 位 置 , 7 n3 G+ [8 e+ T7 n6 p% \
近 期 学 者 改 以 耳 孔 及 屏 间 切 迹 间 之 部 份 为 三 焦 之 位 置 , : o- |- N7 F$ g; I
又 有 些 学 者 以 耳 孔 上 外 位 置 诊 判 及 治 疗 下 腹 疾 病 , 肯 定 各 有 其 临 床 效 用 之 根 据 。 / n9 j' N2 \+ ~* B% l" q3 o) \( T# o
如 果 以 耳 孔 及 屏 间 切 迹 间 之 部 份 代 表 上 焦 , 耳 孔 下 外 侧 代 表 中 焦 , 并 以 耳 孔 上 外 侧 代 表 下 焦 , 则 更 能 保 存 ” 三 ” 焦 的 精 神 , 而 且 切 合 实 际 治 疗 效 用 。
3 R( s, m. h1 O& k J0 y关于三焦形质的探讨
0 ?1 U6 m! Q* M* a) {对于三焦的有形与无形之说,已见前述。对三焦形质的探讨,现代有人根据三焦运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生理功能,结合对三焦形体的认识,提出不同见解,主要有:& q2 W+ e' X1 ]8 S1 B
(1)三焦与淋巴系统密切相关
/ \* U% F0 i: F" E认为胸腹腔的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可以沟通全身津液,类似水道出焉,因此是水液运行的通道。
1 C4 {4 [4 y$ n! w& L3 I(2)三焦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认为三焦与命门元气的运行相关,“命门为并列于脊柱二侧之交感神经节,三焦为交感神经互相连络之脊神经。”更有人认为三焦为整个“植物神经”。3 ^# G% p0 p: u% v3 y
(3)三焦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和《难经·三十一难》三焦为“水谷之道路”的论述,将六腑合而为一,并以三焦代替之,认为三焦是指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 [4 y: j& U% C/ Z! f* O" R
(4)三焦为整个代谢系统认为三焦气化是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在体内进行腐熟、消化并吸收;第二阶段是被吸收的精微物质,化为精、气、血、津液,在体内运输、被利用及相互转化;第三阶段是机体将利用后的浊气、浊液等糟粕排出体外。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分别概括物质代谢三阶段的不同特征。也有人认为三焦是“机体体液平衡调节系统”。还有人认为三焦“包括循环、呼吸、消化、排泄诸器官的功能”。还把三焦的三个部分作了分工,“上焦为血循环,中焦为淋巴系,下焦为排泄系”。
8 x0 B9 [) p0 N此外,还有人从形体方面来探讨三焦的实质,主要有:脂膜说、组织间隙说、胸腹腔说、胰腺说等。- u$ `* L' J!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