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f' |$ F2 k; L; O# J4 {) U
幼时研习古文,很早就接触了《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章,由是便知有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有一百三十篇之巨,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更知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引言便出自那位可敬的太史公。# L' } z: m+ t& u# `
* ], t9 H8 L1 d# w! s近两年国学渐热,俺也跟着时髦,逐一听了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演绎的《读史记》,亦在国学网站上通篇遍读太史公的大家之言。在尽赏文采的同时,司马迁那忍辱负重、不媚权贵、尊重事实、仗义执笔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那洋洋五十三万言便是用了几十年的心血挥就,后人称颂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时时让俺从心底发出颇多感慨。& k- b8 L2 P( V* ~. W
# l* r9 {8 s9 h5 R8 T 时下媚风顿起,时人多没有自己的主张,媚上、媚俗,畏惧权势,见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便似高山仰止,亦步亦趋,极尽奴颜婢膝之能事,说到底,缺的就是太史公那样的风骨。正是由于有太史公的正直,才使我们有幸看到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史书。在古老的封建年代,太史公尚敢于在史书中批判开国皇帝,指斥当朝君王,我们为什么不能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各项行政事务呢?陈云同志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言犹在耳。学习这部恢宏的史家巨著,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太史公傲人的风骨,以此来自律、待人、治事、治国,若全国盛行如此之风气,何愁民心不诚服,国运不昌盛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