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的方剂是美的。 1 {7 a2 l# ?& E, w; [. G
好的方剂是医生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美的体现。医生面对群药,选贤任能,精心调遣。使方中药物,动静互制,刚柔为用,升降互济,寒热相安,七情和合,相辅相成,君臣佐使,次第井然,药证合拍,细密谨严,如五音谱写成悦耳乐章,犹七彩调染为动人画面。用之祛病疗疾,疗效卓然。
* E% q4 p& t. _/ o5 } 中医的技艺是美的。
5 o. r9 _" u5 X% y 中医的诊疗过程与其说是技术操作,毋宁说是艺术创作。中医诊疗过程观察周全,灵活善变。医生思彻天地,心游八极,个人之学识经验,性格灵感并参与其间。似是随心所欲,而实则终不逾距,为医理所涵。这为医生独特风格的充分展现,提供了广阔的画面。历代成熟的大医家,多形成了独具的风格,在诊疗过程中鲜明地展现:“扁鹊医如秦鉴烛物,妍媸不隐,又如弈秋遇敌,著著可法,观者不能察其神机;仓公医如轮扁斫轮,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许叔微医如顾恺写神,神气有余,特不出形似之外,可摸而不可及;张公度医专法仲景,如简斋赋诗,并有少陵气韵……”这是中华美学与中国医学的融合贯通,是技术操作与艺术创作的璧合珠联。 3 f3 N$ V& c# x! p8 ~$ M' d3 \
中医的传说是美的。 : u+ I- C+ X; N: B! |$ q \4 y
几乎所有的神医名药,都有美丽的传说流传。中医的传说奇妙动人,瑰丽浪漫。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思邈伏虎,杏林春暖,六神丸的来历,益母草的发现,……至今仍可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信念,激励人们去追求真,追求美,追求善。
o" t* _6 h: J- Q: Z! {) _5 o# C N
第一回 说老师言学生人物亮相 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1 k4 X2 H6 \; J, i0 o6 O V! a 跟师学习历来是学习中医临床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方式。而中医学术又有保守性、封闭性,难以授受。那么如何突破这保守性与封闭性?跟师学习的要点是什么?中医临床的特色又是什么?本回有两位贯穿全书的人物出场,对这些问题现身说法。欲知如何跟师效果最好,请看本回分解—— ' N* y3 D: ?- k. y# E3 f
/ D# |8 v. o% M8 K9 d 第二回 观方药测病情丝丝入扣 治疾病如写真样样相似 - D0 E E; t5 o
画家可以运用色彩为人物画像,而医家能够遣用药物为疾病画像,并且画有画格,医有医风,二者相通。此回中通过画像与治病相比,说明中医治病的特色,与西医的区别。欲知中医如何用处方对疾病画像,中医大家治病有何风格,请看此回分解——
% {$ B9 z' _9 A. E- \" K- u/ O' w
9 w' O0 v t/ L0 x6 d+ s: V 第三回 妙改方巧改方改如不改 重开方又开方开犹未开
) m: e; K1 D9 @; L2 j M( k 与治疗急性病的重在逐机善变相对,治疗慢性病重在定力与持重,需要守方,而守方需要技巧。本回张老师结合病例,向青禾谈了如何培养定力的方法,及如何守方的技巧。欲知是何方法、何技巧,请看本回分解——
! |/ \' H0 D. u" ^( h r2 G : ^9 t; H8 n. X' ?8 k
第四回 辨痰浊论瘀血总归脂浊 化痰浊逐瘀血终是祛脂 I. h* Z$ I c( L: v) R# X; x
多余的血脂是当代中医所面对的新病邪,只有确定了多余血脂的中医病因属性,方能以中医方法对其作针对性的施治。这一回师生将血脂这一西医概念,运用中医病因理论进行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中西互通,欲知如何分析,如何施治,请看本回分解—— * _5 H' O. M/ Z5 w" A! n
% d. I" W* o4 U. M7 a3 p- e( r5 y
第五回 述藏象论脏器脏藏有异 言藏神谈脏形藏脏不同
* l- r9 V' k! T# i0 L% }+ @& i" t 中医的藏象与西医的脏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情况往往使外行,甚至使中医业内人士对中医藏象的实质也搞不清楚。这一回由王清任引起话题,解读了藏象的实质,追溯了如何从脏腑转化为藏象的过程,探讨了《内经》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回顾了解剖与中医主流学术的关系,并对王清任及《医林改错》作了不恭之论,欲晓详情,请看本回分解—— ( f# c8 _ o7 T7 F
- K/ H9 p; o& @ F N4 r
第六回 观影象参数值延伸四诊 通概念溶新知巧为辨证 ; M0 i- w0 T* @2 i2 n+ C
现在公认中医的临床特色是辨证论治,而什么是“证”,尚众说纷纭。那么如何认识证,并对证辨而治之,在目前新环境下,如何吸收现代医学新知,并将其与中医传统理论溶为一体,在守拙与弄巧、守旧与逐新两端保持适当的张力,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是急欲解决的重要问题。欲知张老师如何结合病例详述以上问题,请看本回分解——
6 R. Q) }' S4 F. ~! s+ M! T! H3 D R
第七回 说难学道封闭中医学术 论药性惜粗疏中药理论 $ Z3 K0 K" D% Q6 q/ J( Z* G# Q
中医学术的封闭性是公认的,那么这封闭性是如何形成的?本回中张老师提出中药理论的缺陷是造成“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破除封闭的几个方法,欲知详情,请观本回分解——
h: r6 I4 r; m) i, u) u
- G1 V' ^9 @9 A. a# Z; e 第八回 用热药不远热妙在巧用 知实质巧运用以犯为能
' F7 o: k( K7 R7 `6 p. h/ e 各行各业有各自的禁忌,但行中高手却能突破禁忌,达到常规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此回中比较了医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如何敢于犯忌、巧于犯忌的成功事例的异同之处。欲知如何突破禁忌,方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请看本回分解—— 3 s. o) R( m/ k" a/ N7 P4 M' i
% @7 \; D% v8 D U+ C2 w+ _( j 第九回 空调病阴暑症贪凉饮冷 大青龙温散法作雨龙升 5 Z% k [! v6 [7 @
七月流火,暑病多发,阳暑固有,阴暑更多。欲知阴暑是何病症,如何预防,大青龙汤治疗阴暑的道理何在,如何运用,请看本回分解——
! f% P: c& h1 k
, ?* D6 y. d- s5 o, i# D0 I: @$ P( ~: ] 第十回 究西药论特性洋为中用 精选药获佳效重在辨证
7 b# t4 w) O [4 X. z 中医理论不仅是被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也是研究种种事物的思维工具,可惜的是这一点往往被忽略。本回师生运用中医理论对西药进行了研究,运用以中医理论开办“思维工厂”,将西药加工转化为中药。欲知这“思维工厂”如何生产,和由此而产生的三项好处,请看此回分解—— : i- K) v- x( R% {" w7 D0 b
0 i( A7 M. K7 C+ p9 ^6 Z 第十一回 评易经论医经医易同源 学易经读医经医易有别 ( ?% v9 N. p1 j2 S9 ]
由于《易经》含义的晦涩与好异者的附会,使得许多人以为医学与《易经》关系密切。此回张老师破除了所谓“易道之大,无所不包”的神秘性,并从文献学等方面分析了医易关系,认为学医未必要学易。欲知张老师如何分析,如何在医易研讨会上搅场而不捧场,请看本回分解——
9 d8 t( L4 {: C. U1 s8 |2 E7 d
: G: R5 K+ j) b8 x6 |( D 第十二回 重功能重感受中医特色 重形态重指标西医守则 + \1 B V) D( @, j
与西医学之看重形态变化,看重化验指标数据相对,中医学临床重视功能的失调,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欲知如何通过具体病例反映中医这一特色,如何剖析“中医诊断客观化”提法的失当,请看本回分解——
2 C8 y. P9 n, `1 b, j% a1 k; i# ]- Y- e* v0 F
第十三回 论剂型有多种丸散膏丹 据病机巧运用阴阳倒颠
. _/ A' X$ Q2 M' S; {& m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病多而方少,是为千古之叹。而如果能灵活运用现有的药物,扩大治疗范围,则可大大增加治病之方。然而灵活运用中成药要有一定的原则,也有一定的方法,欲知是什么原则,和那几种方法,请观本回分解——
( j; k/ i0 Z0 O
; A2 b, R0 C' }9 W7 t9 _ 第十四回 喜怒忧思悲恐辨证求因 风寒暑湿燥火因发知受
3 \$ Z( `! h' d 这一回师生通过比较中、西医对非典型肺炎病因的探寻,分析了中、西医病因学体系及方法,捎带对吴又可之病因说作了评价。欲知中医、西医病因学异同在何处,中医病因学有何特色,对“疫气说”学作何评价,吴又可应有什么地位,请看本回分解—— & L' O0 H# r* o/ X
% J- a% Y+ V6 R# }% s0 G 第十五回 药方上多地名道地分明 灭病魔用强兵克敌制胜
4 M- z% K5 f, T+ U2 \9 f 用药如用兵,兵精则易胜,药佳则效高。而中药里的精兵强将即是道地药材。本回中师生讨论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与中医目前的困境。欲知药方上为何有药名并有地名,这地名与疗效的关系,请看本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