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系列(一) 7 f- ?' q) i* W) _
2 F$ g$ J; s; H! D& Q7 X 脾胃内伤病机探讨
; r- W% l& R5 a% q" S( o- K' l: N C) x- s
金元四大家在中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对于中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东垣先生很多的学术思想对于后世虚劳的治疗方法,影响尤其深远。本篇文章拟对于这些方面做一叙述与探讨。 * l- y3 A( ?& z. b
# y) p# m2 o: |
李东垣脾胃内伤病机在其著作之中的论述实为不少,兹摘出其中有代表意义的一段话进行分析,前后对比,以推求其原意。
+ F: i$ I7 g. ]5 H3 V“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即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阴火得乘其土位。” ' o3 J. v4 M: ]6 ]; Z6 B4 R4 t
% b" [0 A; Q( ~& a3 ~
---《内外伤辩惑论 饮食劳倦论》
9 K* u5 }; k- o* ~$ @( [6 n$ Y! C+ J# t" j' O
这是东垣对于饮食劳倦损伤脾胃病机的概括性叙述,以下即对于此再做进一步分析。
; ?; o5 t. v$ I+ t# l6 G2 |" W; T# a+ q0 l% P/ p* a
1、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 ' t; y" B, a0 R+ l4 [/ X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 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 H* m: y( j; d8 t# |9 }+ e
I* e* a3 E! |! H! T: t
2 p* ?8 h3 z5 }* V
---《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
# [ I, B( c2 |* ?0 {/ w4 z n( B3 h C$ Y7 s5 E+ D
1 P, }3 B. d Z& u: g O
( T. h" |/ V& j1 y- j 此段话着重叙述了东垣对于饮食失节与形体劳役内伤脾胃的病机。从这里可以看出,前面所引“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与此句的“脾胃”,当为偏正词组,取其“胃”之意,或者有胃病及脾之意。从此处可以看出脾和胃虽然功能截然不同,但是关系密切,互为唇齿,而其饮食劳倦病机的实质则是耗伤脾气。 8 Y% T$ W5 g, n" p* v
$ I$ ^& Q- n8 d- e* l0 Y1 M* F “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 : V* K- V/ a+ p: l) z# Y; ?
, T/ l* Q' B% P8 ]# \
---《内外伤辩惑论 论阴证阳证》
" R% Y7 w9 n {/ P 东垣的理论体系之中,六气归于一,这个观点与后世不同,至少明清以来的医家就不是这样的认识元气的。但是,在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到,东垣所认为的全身气机都是以后天之本脾胃运化产生之气为基础的。而此处有一点需要提及,温病学产生以前医家对于脾胃多不区分,这里的生发诸阳的上升之气,其实是指脾气,因此与后世叶天士所言脾气升、胃气降并不矛盾。胃主收纳,脾主运化,是以脾为升清之气。而脾气伤则会病及于胃,胃气败自然也会累及于脾,脾胃之间的关系密切、一升一降,相反相成,互相依存。
' m3 r( M: B+ y( H2 Z! v1 h! n6 |- C) D9 V. Z
S" @- }9 b2 w2、心火、相火
_2 a! Q. e4 k1 G% s1 U9 X/ F* Y ' R3 \7 s. d, s2 D' O% F4 Q+ L% b G
“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 3 D/ t& Z# k& q% L _
“心火者,阴火也”此处“心火”显然不是指处于常位的君火,而是指相火,因为心不主令,所以相火代替心火行令之权。故而后面又言,“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下焦之火,相火也;包络之火,心不住令,而妄行正令之火。 + O/ @# ]9 |+ T! c
[明]章璜:《图书编》:“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而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 ' f* G: q- [" D# V3 b
张景岳:“盖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位者位于下,为神明之洪基。此君相相成之大道,而有此天不可无此地,有此君不可无此相也,明矣。” ; \- K2 H# j) q
可见君火相火两者各司其职而同掌火命,君火以名,相火以位。君相之间有着同名异位的微妙关系。 ( X3 o. R1 R) z' b1 j
“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这是说相火,后世相火多指向于下焦肝肾。故章氏又说:“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 - C( O% x* \: |# F7 Z
在正常情况下,相火虽然潜伏于下焦或安居于包络,而亦易于随妄念起舞于下。妄动于下,则生病变。妄念自心而起,所以在此处东垣言“系于心”。
, c- P( T% Z; N! \ m" S+ S 常态心火位于上焦,由脾气托承于上,相火藏于肝肾之中,时时随心火之动而动摇,心火相火互相影响,所以东垣说“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而在劳倦内伤后脾气受损,不能承载于上,心火不免动荡以至于沉降于下了。 / S+ i7 X4 Z) o+ b! _# [! {8 b
& W( B6 w' k, B) I% s4 n( p. M: ~# L3、元气之贼
( C4 V2 W+ i; K3 i" T I; e+ L4 h5 q- Q2 c4 s" l" E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 x6 F. [7 f' U% H$ {
/ ?$ P7 T- ]: e r! `
' j7 g( v& U& z% m5 L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妄念起而相火不潜,则心火独盛,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耗散本气,故而称其“元气之贼”。 2 t' Z- ~* Y* K. j3 O' i: e# q
9 L+ j+ e$ W* d5 j 另,章璜又指出:“君火之气,经以暑与温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从这一点看来,东垣称其为元气之“贼”,确实是恰到好处。 2 d7 d4 E- `$ v5 e3 |8 [; u6 _
4、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肝肾 / r0 `- P; H& `) M. g! a
这是因为,心火独盛则为元气之贼,耗伤脾胃正气。正气耗散,脾胃气虚,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而反下沉不举,升降转逆,气机下陷至于下焦,中焦空虚,下焦包络之火于是得乘土位。
3 Y+ j5 G- O% f* T: h7 P& z3 V' F( k2 o/ a+ u2 B/ b9 A! ^
% c+ E0 L8 R, |, z" p9 J
5、阴火得乘其土位。
/ X! V4 q& t! b7 X2 p 脾胃气机既然下降,下焦或者包络的相火得以填补脾胃气机的空缺,这便是东垣所谓的“阴火得乘于土位”。 ) k& z% Z3 u2 r+ O& p) K3 X
这里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包络之火下降于空虚之位,其二是下焦之火上乘于空虚之位。统而言之就是东垣言“火乘土位”。 这两种情况是这样形成的:
& p# z% C+ Q3 b7 C/ L! j* E(1)包络之火下降,脾胃气虚,下流于肝肾,心火随之下降至于脾土之位。 0 W W0 L* j! M4 { W" G' L* P
(2)下焦之火上乘,也是脾胃气虚,下流于肝肾,于是下焦之火上乘于中焦空虚之土位,以填塞空缺。 ; S( M4 J# N% h
实际中这两种情况是夹杂缠绵在一起的,不是泾渭分明的,其结果是热蕴于土位而损伤气机。于此东垣也统称之为“下焦包络之火”而不甚别之,而在实际的临床辨治中,前辈诸贤多统称心火内陷。
* [8 [6 k0 M9 d! n1 ^! m9 T) Z/ ^5 h2 ]
6、 病机总结 $ y% d! j" }- L2 y: O. H- b
7 p% A ~8 O5 e/ Z2 _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东垣的饮食劳倦病机并不是很复杂。 0 w3 R3 z) a4 G( l& S; t# h
饮食内伤和劳役外伤都可以导致中气亏虚。
' H" n& y; s, g$ f5 i# [5 u 饮食内伤,从而胃乃伤,由胃伤及脾,脾气受损。
q$ e% W4 ]" \; Q" n; }5 Y4 G 劳役外伤或者情志内伤,都可以直接使脾气受损。
. R# y4 i$ ~8 X8 A! o, a 脾气既伤,由于六气归一,脾气受损,元气自然不足,反而看起来内火旺盛。相对之下,气虚火旺,则中气愈益耗散空虚,阴火遂炽于内,而阴火者元气之贼也。两者相争于内,元气胜则据中焦而平海内,则病不起;阴火盛则脾气下流而相火妄动。相火内动,于是包络之火下降、下焦相火上乘,均乘至土位。
) E) S; A* j0 o) P
) ]6 p# C# p/ s* {5 R+ z 此处病机,说起玄妙,而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却很为多见。不论何种原因,先伤及脾气,脾气虚弱后,中气不能托举。而后稍遇寒邪贼风即不耐受,轻则气虚感冒,重则风邪或寒邪内陷,诸证皆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