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 温病学是经典吗?能与内经、伤寒、金匮、神农、难经并驾齐驱吗- `- v5 }4 I# H+ y6 n
内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伤寒金匮提出辨证论治,神农药学基础,难经拓展了理论,引发后世讨论。温病学是温病学派,代表人物叶桂、薛雪、吴鞠通、王孟英,著作很多,不是一本书,还且受许多伤寒家质难 当初只是一名高官道听途说,提出所谓中医四大经典,错误至今
# {" b* E8 p& w& N1 H% m 回复:: ^- I$ }" n; h' m
温病学并不是叶天士一个人发明出来的理论。温病学与滋阴药物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末张景岳善于使用滋阴药物,以后陆续有众多的医家尾随其后,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一种善于应用滋阴药物的流行趋势。比如,尤在泾为清初伤寒大家,但其医案却处方用药轻灵,尤善于使用阴柔药物,几乎与叶案无异。实际上,清代叶氏以前的江南各家医案,大率都是如此风格。这种情况自叶天士、薛生白等人以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完善,经过吴鞠通整理完善于前,王孟英、章虚谷、陈平伯、张聿青以及近代何廉臣、丁甘仁等发挥鼓吹于后,最后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温病学派。& Y3 y( ]. b4 c1 I6 Q
温病学派的产生是中医学的重要发展,也是对于中医学的重要贡献,其发展与贡献主要表现在:
: ]! i# I5 C; M' H 病因方面,指出寒邪与温邪的根本区别,而温邪又有自外而来的风温与伏邪内发的春温之不同。连类而及,温病学家又对于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以及各种瘟疫、温毒包括大头温、烂喉痧、麻疹、天花等常见传入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都是发前人之未发,是对于中医学的重大贡献。
( d+ e: D2 d* u7 y- v 病机方面,由于伤寒论六经理论把外感病机限定在足太阳膀胱经,对于外感初期以肺热为主要表现的温热病症,无法进行归纳,于是便产生了三焦理论。三焦理论的出现,为各种急慢性温热病的病机分析与治疗,提供了一个及其有效的思路,是对于中医学的重要发展。
; m& o: ]! s1 Q w 诊断方面,温病学家在诊断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方法,尤其是叶氏《外感温热篇》在舌诊方面,确实是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5 ^" L5 `/ S. g 治疗方面,温病学家在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一整套治疗方法与方剂,不但在外感温热病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这些治疗方法也同时影响了近代中医在内伤杂病方面的治疗。这方面的内容很多,比如,湿温的治疗方法,温病学家提出的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辛开苦降等各种方法,也被同时应用在内伤杂病的湿证治疗上面。( {9 p& X6 i( H9 N' Y; x' A
用药方面,温病学家在用药方面,具有善于应用滋阴养血药物以及用方轻灵、药味精简等特点。这些特点,极大地影响了许多近代医家对于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的处方用药。
# V: s5 `. _" e5 D 应该指出的是,早期的温病大家多数同时也是伤寒大家,叶、吴等人因为他们在温病方面的杰出成就,而掩盖了他们在伤寒方面的造诣。试观他们的伤寒治案,其辨证用药之精当,绝非今天的所谓伤寒派所能望其项背的。另外,温病学的基本治疗方法,也是在张仲景基本治疗方法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如,滋阴药物的应用,其实是在经方复脉汤、麦门冬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温病学的病因理论与《内经》关于温病的论述与《伤寒论》第6条有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温病学家使用的许多方剂,都是从经方上衍化而来。因此,温病学派是对于伤寒理论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对于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伤寒论》的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尤其是《伤寒论》是进一步学习温病学的基础。近代的中医教育把《温病条辨》与《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并列为学生必读的经典著作,是培养临床医生的需要,我认为是正确的。
" F! ~) v% g- E, k2 w2 y5 Z 中医学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各个流派争艳斗奇、各显其能的巅峰,温病学派的形成,更是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重要事件。不必详细罗列,只要我们看一下蒲辅洲在六十年代治疗“乙脑”的一系列医案,便可以知道温病学对于中医学的重要贡献了。. x, H* l. a; B& ~, v0 B
今天我们学习中医,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面,全面的学习中医各个流派的精髓,才能不负振兴传统医学的伟大历史使命。那种以偏概全、自我封闭甚至排斥伤寒学派以外所有流派的学习方法,势必形成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