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引不等同于引经药
4 W. i, n) w9 g. b; \7 Q7 r: [# F6 v, [' \8 N4 Z$ S8 i
□ 张瑞贤 张卫 中国中医科学院
% ~0 |# R7 f9 X( v5 U. v
; p+ J' p7 y9 Z: X& P& N5 I m “药引”又称“引药”,为中药的特色之一,是一种用于配合中药煎剂或中成药使用的服药方法。具有引导药物发挥疗效,扩大方药应用范围,兼有解毒、调和脾胃的功能。药引起源于何时尚未考证,至少在《伤寒杂病论》已经使用了,如桂枝汤中的姜枣即是使用药引的典范,但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并无药引的概念。大面积使用药引是在宋代,当时官方设立了“医药和剂局”和“惠民局”药局的产生特别是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颁布促进了成药的发展,也促使药引得到广泛使用。据有学者统计,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及服用方法,涉及中药达90多种,成为中成药与引药配伍应用的典范。如八正散用灯芯可以导热下行;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同时对瘀血疼痛有效;凉膈散用白蜜,既可缓和硝黄之峻,又能存胃津,润燥结……金元以后,医家习惯在煎好的药物中加入或用药引来煎煮中药,到明清时期应用药引已比较普遍。元代名医王好古在论述牵牛子时就指出该药“以气药引之则入气,以大黄引之则入血。”
5 n& G Y5 I4 I$ R) y' W 需要指出的是,药引与引经药的概念有交叉之处,因而许多人认为药引就是引经药,其实不然,药引可能具有引经作用,也可能不具备。药引一般具有引经、增强疗效、调和脾胃、解毒、矫味等作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功能。同时药引大多是一些生活常见药,还有不少是食物。
2 E/ ?3 f) r! |* p X# h8 z) [ ` 古代医家讲究在汤剂中加药引$ W- \: n/ R: _5 `& v5 k
明代孙志宏在论述了煎药的种种注意事项后,还特别叮嘱“若外有煎成磨调、化入之药,并煎药引,极宜点检。”0 P& x9 ^# N* e! @( _: x9 L
《医述》引《医学阶梯》指出了药引在汤剂中的作用,“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并提出“古人用汤,必须置引”。《伤寒杂病论》的桂枝汤用生姜、大枣,既可辅助发挥汤剂的发汗功能,又可调和脾胃,是使用药引的典范。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也用姜枣,却不是为了发汗,其意应是辅助健脾和胃。药引有许多妙用,“不可不考”。6 B4 o' L' O/ z1 ]( E: ?
明代李梴转引汪机的说法:“药无定性,以血药引之则从血,以气药引之则从气,佐之以热则热,佐之以寒则寒,在人善用之耳。”把药引的作用夸大到极致。
" G [" @3 Q. w* v% B# h0 [% ~ 清代龙之章也指出:“大药引子甚是得力”,“治病引子最为先,引子便是先锋官。先锋如硬实,他自打敌前……好似乌骓马,全在霸王去著鞭。又如青龙刀,全在关帝去传宣。幸当用药时,不妨此笔添。”龙浚川补充说:“自古用兵最重先锋,取能冲阵开路,直捣敌巢。用药如用兵,此言大药引子亦如是也。不得谓其大而减之。”
9 G' M( g) B. l5 y4 E 清代汪昂介绍自己的著作《汤头歌诀》的特色时指出,该书“药味药引,俱令周明”。《汤头歌诀》流行至广,影响至深。从中可以推想清代时药引已经极为普遍使用。3 i( f: U+ m- M3 m, T) b. ]) D
药引的具体使用/ o: Y5 o, ]7 n" Z1 [% {
古代有些善于总结经验的医家,也把用于不同功能的药引进行了总结归纳,如明代龚廷贤指出:“汤剂……治至高之分加酒煎。去湿加生姜煎。补元气加大枣煎。发散风寒加葱白煎。去膈病加蜜煎。止痛加醋煎。”
# K. j* A0 K9 n' p) q 《医学阶梯》中列举了大量药引,迻录如下:% p' K+ d3 t7 p7 Q- S h
“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临机取用,各有所宜。如发表用鲜姜;温中用煨姜。解胀用姜皮;消痰用姜汁。调营益卫用大枣;泻火疏风用红枣。补气益肺用龙眼;泻火安神用灯心。表皮用葱叶;表肌用葱白;表里用葱茎。健脾用湖莲;止痢用石莲。治风用桑叶;治湿用桑枝。固肾用莲蕊;涩精用莲须。保胎用陈苎根;安胎用鲜苎根。抑脾用青荷叶;疏土用枯荷梗。补心用新小麦;止汗用浮小麦。清疏土用枯荷梗。补心用新小麦;止汗用浮小麦。清热解烦用青竹叶;利水泻火用淡竹叶。消瘀通经用赤糖;止痛温中用饴糖。安中益脾用陈壁土;止呕和胃用新黄土。消瘀用藕节;止血用侧柏叶。止呃用柿蒂;凉大肠用柿霜。消热痰用竹沥;泻实火用竹茹。导虚火用童便;益真阴用秋石。延年祛病用松黄、松脂;祛舒筋用黄松节。定喘用白葵花;疗痢用赤、白扁豆花。壮阳用胡桃、蜀椒;暖子宫用艾叶。虚烦用粳米;热渴用芦根。止消用兰叶;定嗽用梨汁。止血用金墨;疗崩用陈棕。治肠风用石榴皮;治红痢用红曲。治白痢用煨姜;治赤白带浊用韭子、白果。止呕、定嗽用枇杷叶;止鼻衄用白茅花。行瘀用百草霜;达生用黄杨脑。探吐用瓜蒂;速产用弩牙。下噎用杵糠;定喘用铅汞。疗黄用铁屎;镇心用辰砂。辟邪用雄黄;润肠用松子仁。治疝用荔、橘核;催浆用笋尖、樱桃萼。拔毒用蒲公英;通乳用通草。发麻用紫背浮萍。治心烦不眠用鸡子黄。药引多端,指难遍屈。今以常用之引,聊录数则。举一反三,其惟良工乎?”7 r/ d' S8 A! n# S8 k6 g
龙之章在“大药引子甚是得力”中介绍了自己使用药引的经验:“我尝治伤寒,大葱一把煮水煎。我尝治吐衄,茅根一握煮水煎。我尝治腹疼,黑豆一碗(炒焦)煮水煎。我尝治尿血,蓟根一束煮水煎。我尝治疮肿,忍冬一掐煮水煎。我尝治风症,艾叶一团煮水煎。我尝治眼红,薄荷一襟煮水煎。我尝治滑泻,五倍一两煮水煎。我尝治虚热,童便一罐当水煎。又尝姜汁一大盏,对药治顽痰。又尝韭汁一大杯,入药治血鲜……诸如此类症,引子最为先。”1 U! z- Y ?$ P' ] a* y# k( F
清代张确《资蒙医经》全面总结了引药的作用:“酒入经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芯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
0 G/ }1 Q; q# _$ j 汤剂中的药引
7 r" c( _9 \2 M 药引用于丸剂是送服药物,用于汤剂,则是加入方剂中一起煎煮,不过多是后下。因为药引多是食品和易得物品,所以多是病家自己采集,自己估计用量。. _" r8 ^% N2 j: `! z1 A! p5 j! @
药引在唐代剂中是介于药与非药的一种物质,属于“君臣佐使”中的“使药”。其常见作用有①引经作用,如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引药入肾;②增强疗效,如以生姜、葱白为引,加强辛温解表作用;③解毒作用,在使用某些毒性药物时加入生姜、饴糖等为引降低毒性;④保护脾胃,如有些方剂中加入大枣、粳米为引,起和中扶本作用;⑤矫味作用,如有些药物口味难咽,常以红糖或冰糖为药引,以减轻异味。6 q: J2 t% E* x# o
| # f1 t. {" |1 [. q6 t$ K3 f9 B
# V- R" W" f* W) A* n3 c6 ]
/ r( o3 ]) e1 {& |8 y) f
|
0 ^3 Y7 Z' T: K) {0 h
+ h9 n, b5 s x2 v" A[ 本帖最后由 淮水飘香 于 2008-2-23 14:1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