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致远
3 W$ [; f2 i/ r
2 A& f' u2 D2 p9 K x3 h 昨晚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央视空中剧院播出的北京戏校55周年庆祝演出。
: C0 x( Y( J" q% A4 }9 c3 q& C6 H V8 O4 r; x) b M( L
《赤桑镇》开锣便是张龙赵虎站门,.好!规矩——许多演出把这二位给剪掉了!原版是王马张赵哥儿四个都上。
1 Q7 B8 y% R0 P+ D6 g% Y1 u) H, t) d( M1 t. m7 d
第一次看到崔玥的舞台演出,可是包拯在[长锤]后的[西皮快三眼]胡琴过门拉响之后许久才慢慢地出场——呀!崔玥,你出场晚了!, B% j) ~0 H5 C) U1 h; i9 P$ b
# n* w6 @+ j2 B0 e" e请注意:这里场面[长锤]接[垛头]开唱,裘先生是在末锣出场露脸。决不是在胡琴过门中出来!胡琴拉了半天了才出场——卖“份儿”!其实你没有能利用前面场面催起来的气氛,借势出场亮相!净顾了“卖份儿”了,戏却折了!这个现象是当前的演出当中出现的弊病。离裘先生刻画人物为先的创作原则是背道而驰的。4 o. Q# q t* ~3 L, v: A
. e& B$ r L4 s8 h! T
这出戏还有许多地方不到位——包括与吴妙贞在舞台上站的位置,包公基本上站在舞台当中了,包拯太“欺”老旦了,老旦演员如果是个“老戏班儿”决不会答应——僵了!
& [1 X u2 E* v: n( E+ y0 A4 s# A# R/ J0 U
我这样给崔玥提意见是有顾虑的。因为她是个很突出的后起之秀。而且她的老师们都是我的师兄弟老朋友,这样较真儿会给人以挑眼儿之嫌,我也怕得罪人。但是看到钳韵宏师哥回忆裘师的文章,又鼓励我发这个帖子。网友们可以看看钳老是怎么说的。
( g4 p5 [' a" g* E. o; |" Z/ O* v8 A$ x* h
今年三伏,我专门到杭州看望在浙江省京剧团教戏的钳韵宏先生,他正冒着酷暑给张旭说这出《赤桑镇》。我专程去看望他,钳老很感动,就把他关于“回忆先师裘盛戎先生艺术生涯”的书稿交给了我。我从头到尾仔细的拜读几遍了,万分感动。这是一份裘先生早年生涯的真实记录。钳在上个世纪1944年拜师后,与裘先生共同生活了六年。他记得是那样仔细,半个多世纪了,可是多少事情发生的年月日,同班演员的阵容胡琴鼓佬一一记载清清楚楚。这本书在李瑞环同志的关怀下曾经出版过。十年了,钳老又作了大量的增添校正,格外宝贵的是他又写了一章有关裘先生唱腔创作的宝贵纪录。增加了四分之一的内容。
8 X& S5 g7 A3 @/ O4 Z& i
! V {+ f9 }5 ^" Q4 W" r我掩卷感慨:钳老今年八十高龄了!今天,有关裘派艺术他就是唯一的活辞典。他若不写出来记下来,那么一段历史就会湮没了!他把校正过的书稿信任地交给我了,争取早日出版。受此使命,深感肩头的担子很重。我们做这些为什么?追求〈本真〉——“务本求真”,如此而已。, d9 k0 R& B- u4 M4 m6 `
) y: O& N# u: O0 I- ]: w( m* H
下面我给崔玥和网友们摘录了钳老所介绍《赤桑镇》包拯的出场。
0 ^& Q, s; ?1 t
( j# u4 @% s4 U; N7 W4 x/ I《赤桑镇》不论是单折演出还是与《铡包勉》连在一起演出,包拯在叔嫂见面的一场戏中都是随[慢长锤]转[剁头快三眼)的锣经,包拯在末一锣出场亮相,然后在[西皮快三眼]的胡琴过门里往前走着。剧中的事件背景,包拯所处的地点及时间,人物之间的关系,包拯的内心活动等一系列应向观众讲明的东西,都在“恨包勉他初为官贪赃枉上,在长亭铜铡下丧命身亡。命王朝下书信合肥县往,嫂娘亲闻凶信定要悲伤。闷悠悠坐馆驿心中惆怅”的五句唱词中进行了明白无误的交代,使人们通过唱词对全剧的背景有了大概了解。剧中的包拯没有用“引子”“定场诗”,也没有用一般的“表白”,没有用“叫板”念白等传统的出场表演程式,而是直接在胡琴过门中走着沉重的步子,观众立即就可知道这位剧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这种简洁的处理手法在裘派的其他剧目中还是不多见的。
" m9 }4 `6 t$ s9 H( W7 ?2 K1 Z/ t; r$ C, J/ w
关于《赤桑镇》还有话要说:1/扯四门的地方。2/扶嫂子?!3/端盘子?!4/下跪!!5/最后[凤点头]推磨。尤其注意在包拯叫板:好嫂娘![望家乡]起唱时,马汉决不能去拿拐杖,居然他还跑到台口交给吴妙贞——搅戏!把拐杖递给吴妙贞那是他小叔子老包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