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 19: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非在强调了君主独掌赏罚大权的重要性之后,紧接着指出了行使赏罚权中的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看起来很浅显,但却牵扯到人们习以为常,视之当然的价值观,根治起来非常不容易,所以有必要将它挖深挖透,不惜拔出萝卜带起泥。
& X# l1 c `4 o; r 故事很简单。春秋年间宋国的司空子罕有不臣之心,便对宋君说:“老百姓都喜欢得红包,受奖赏,这样的好事,您自己来做,好让百姓都感激你。老百姓都不喜欢接受挨批评,受处罚,这样得罪人的事情不如由我来做。这样主公您在百姓中的形象永远是光辉灿烂。”宋君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啊,子罕真是好人,坏处自己承担,好处留给君主,于是就将刑罚大权交给子罕。子罕凭借手中的刑罚大权颁布法令,打击异己,老百姓为了安全纷纷投奔到子罕旗下。子罕羽翼丰满之后,发动政变,劫持了宋君。
+ U& T3 F8 }& E0 y/ W0 q 这个故事的结论也很简单:君主要紧握刑罚大权,既要善于做好人,也要善于做坏人,既要善于唱红脸,也要善于唱白脸。
9 |# x) }+ V" K: A2 b 但其中的道理却很复杂。不论什么年代,什么国度,设么意识形态之下,社会的普遍舆论总是倾向于善的一面,认为常说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伸出援助之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等。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被视作恶,以增进别人的幸福而获得幸福被视作善。其实这依然是人类趋利避害天性的一种反映,只不过同时表明了人具有理性,人们与人方便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方便。这样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福祉,但却是君主的迷药。丧失权柄的宋君就是在这剂迷药的麻痹下丧失了辨别能力。常人的道德准则本不适用于君主,古今中外许多君主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了这个意思。看看成功人士怎么说吧。
, T$ r3 b- K. C% g9 e, R0 H3 ~- P5 N 马基雅维利“君主既要像狐狸一样狡猾,也要像狮子一样威猛。”
, U/ ?$ M' C& y$ H9 c 凯撒:“我不用你们爱戴我,我只要你们畏惧我”; E+ Y( v2 k( T$ f1 k' {. h
再看看恶是怎样推动历史前进的吧。彼得大帝为了革除俄国积弊,带领俄国踏进文明世界,对俄国的守旧贵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清洗,无数王公大臣被杀死。商鞅进行变法初期受到了上上下下的抵触,商鞅应对的办法是照章办事,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触法则罚,毫不手软。- {6 }; `- Q# O3 l# I' t; S( T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同样是恶,分为“作为目的的恶”和“作为手段的恶”,作为目的恶是彻头彻尾的满足一己私欲与人为敌,而作为手段的恶是为了实现将来的善眼下所必需运用的手段。君主应该不惮于使用作为手段的恶来达到君尊国强民治的目的,而要坚决防止沉浸在作为目的的恶所带来的享受之中,须知水可载舟亦可,亦可覆舟。! W& \8 l6 Q ]8 M0 [
赏罚同为掌握民心的工具,给人的感受不一样,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作用力,只不过一个是引力,一个是压力;一个调动了人性中的贪婪因子,一个调动了人性中的恐惧因子;为奖赏人们心甘情愿去做事,怕处罚人们不得已而为之,但切不可高估了人们心甘情愿去做事的积极性,也不要小看了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创造力。实际上,这两者有时候很难说清,人们早八晚五辛勤工作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害怕没有钱花呢?其实两种原因都有,可能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为了过上好生活占主,经济形势不少的时候害怕没钱花占主。' _& j/ ?+ Y! o- m
赏罚是君主手中非常可怕的武器,用到极致,臣下除了一门心思的做事,别无其他选择。且看韩非是怎样将人算计到骨子里的。建议准备当老板的朋友们留心一下这一段,也为以后管理下属做个思想准备。
$ e& c4 I: x1 | “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
7 Y% b- Z9 s7 }+ r/ ^: l* ?8 K+ N 首先要注意,是为人臣者陈言,而不是为人君者陈言,陈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提出方案。为什么不是为人君者提出方案呢?因为君主要高高在上地“无为”,提方案不是君主的活,那为什么就得是为人臣者陈言呢?因为提供方案本来就是为人臣的职责所在,也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对于臣下提交的方案,君主看过做到心中有数,批上同意两字付出施行就行了。现代人不禁要问了,这样当君主也太不负责了吧,哪能不管方案的对错就付诸实行啊,如果臣下的方案有问题造成损失怎么办?更进一步说,如果臣下提出的方案包藏着祸心,准备危害君主怎么办?不要着急,韩非的方法是美国的大学进去容易毕业难,把关的还在后面呢。
/ q5 _7 [( c1 ?5 R 方案顺利获得批准,不过君主要针对方案授予臣下一定的责权,然后再根据责权考核臣下的功效。只有绩效与所运用的责权相匹配,所运用的责权与方案所需相匹配。臣下才能获得奖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匹配都要接受惩罚。可见韩非并不是简单地以结果论成败,不仅要求臣下按预期达到方案中的效果,还要求他们在运作方案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君主依据方案所授予的权限,既不能用少求多,也不能越权操作。举例来说,运作一个方案需要7个人,而负责人却向君主申请了10个,这就是用少求多。运作一个方案需要调用7个人,而负责人向君主申请了5个人,到时不够只好从别处违规借调,这就是越权操作。在韩非看来,这些都是祸乱的根源,都是臣下别有所图的表现,因此必须纳入考察当中。别看君主很轻松就批准了臣下的方案,但考虑到后面滴水不漏,锱铢必较的把关,相信没有那个大臣敢大大咧咧或者别有用心地提出一个方案。! v9 Q1 j+ I8 D9 S( p
在韩非看来,理想的臣下应该像螺丝钉一样,坚守自己的岗位,恪守自己的职责,诚实客观,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虚报,不隐瞒,一心事君,毫无私念。联系前文,我们就能发现韩非这样的设计堪称绝妙,臣下被分散在一个个责权的小格子之内,不允许拉帮结派,不允许越权操作,这样对君主有两方面的好处,分散的臣下一方面无法对君主的实力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更容易进行监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