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5|回复: 1

谈谈我的演唱经验---骆玉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2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七岁起,学京戏,唱老生。那时由于家里很穷,没钱置行头。在旧社会,你没有行头根本甭想唱戏。我就在南京的夫子庙唱清唱,一唱就是十年。十七岁时,才改唱京韵大鼓,除了“文革”中有七年没唱,至今一直也没离开过舞台。虽说有六十多年的艺龄了,可总感到自己的演唱还有不少缺点。今天来到戏曲学院,讲课我不敢说,因为我没有什么理论。要讲,也就是讲点个人在艺术上的体会。
. \  ^1 u2 k; L. B# i" j+ ~   戏曲界有句老话儿,叫做“子弟无音客无本”。这句话是以戏曲演员的嗓音,比喻作生意必须备有的本钱。是讲嗓音对于戏曲演员的重要。其实,各个剧种,包括曲艺,话剧等等,都离不开嗓子。比如真嗓子怎么唱?假声怎么使?真假声怎么结合?我们在演唱中,既有高八度的“翻着唱” (戏曲中还有叫做“嘎调”的唱法),也有用低八度的低音唱法。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就以高低音来讲,二者相比较而言,高音倒是比低音好唱些,特别是青年人,气很足,一用力就唱上去了,可低音却很难唱好。当初刘宝全先生他是高低音都有,而且他的声音特别好,七十多岁了,听起来还很年轻。什么道理呢?经多年的琢磨,我觉得一个是“养”,一个是“练”。刘宝全先生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吃素,不吃或少吃刺激声带的食物。平时性情不急躁,很少生气,发脾气。每天早晨遭弯儿,吊嗓子,研究唱念技巧。我今年七十岁了,为什么还有气力,嗓音还亮,也正是吸收了刘先生保护和锻炼嗓音的经验的结果。
) W$ u  B# u- W7 I. a; F   做一个戏曲演员,不知道保护嗓子,也不会运用嗓子,一上台,高音上不去,低音唱不出声音來,那怎么行?这就要靠平时的练功,研究发声方法。比如说,唱高八度的唱腔吧,你得学会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比如我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句演唱中使用的高腔,就是采取了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如果你只用真嗓子,就很不容易唱上去,就是用力地唱上去,也不会太圆满,甚至出了劈音,使人感到声嘶力竭,不仅观众听了不悦耳,演员唱着也费劲儿,甚至有的演员在台上用力过猛,到了台后,嗓子便哑了,唱不下去了。原因就在于不会运用自己的嗓音。
: u$ o( \$ l  v3 {% U, S4 }- Y, M   嗓音运用得如何,关键在于气口的掌握。一个戏曲演员必须认真地研究如何提气、偷气、换气、控制气……等等。比如《光荣的航行》段子里的“最喜那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旗”字,用了个腔,而在这个“旗”字之前,又有很多字,那么,为了突出这个“旗”字,唱好这个腔儿,在‘旗”字之前,就必须透一口气,唱出来的腔才能铿锵有力。我们在台上演唱,唱完一句或一段之后,总要叫人听着还富富有余,再唱两段还行才好。唱到半截就力竭声嘶了,那不行。气口运用得不好,在演唱上往往还出现声音忽大忽小、忽高忽低,忽重忽轻的毛病,给人一种“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感觉,很不舒服。我听过李多奎先生演唱的《钓金龟》,从始至终,唱得响亮、圓润。“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句唱腔,情绪饱满,一气呵成,听起来像是一口气唱的,可是李先生唱这句时,就有偷气的地方。偷的是那么自然,使你不知不觉。这说明李先生在运用气口上的功力。再象刘宝全先生演唱的《大西厢》,“这位姑娘苶呆呆、闷悠悠、茶不思、饭不想、孤孤单单、冷冷清清、独自一个人闷坐香闺,低头不语、默默无言、腰儿瘦损、乜斜着她的杏服,手儿托着她的那个腮帮”唱句,不仅句子长,而且是连着唱下来的,这种句子称做‘楼上楼”。刘先生唱得干净流利,又帅气,也完全在于用气之功。我认为学习演唱,不要光满足于把腔儿学会了,腔学会了还要进一步研究气口,掌握了用气的方法要领,才能把你的嗓音发挥出来,才能把腔儿唱得优美动听。这就是所谓“气乃音之帅”的道理吧。
( t. F+ J( G; i   下面讲讲“字正腔圆”问题。我觉得京戏和曲艺是分不开的,在嗓音的运用上也好,吐字发音上也好,都是相近的。比如“字正腔圆”,京剧演唱很讲究。京韵大鼓也如是。
' B: q) R: T' m; L   我的体会是,学唱京韵大鼓,首先要说好普通话。我在教学中就是采取在教唱前,先教学生念唱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它念清楚。把字音都念正了后,再教他唱。比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唱句中的“不怕”二字,是唇音,上下唇相碰发出来的音。部位必须找准。如果唇音用得含糊无力,听起来就不清楚,甚至使人听成了“无——发”,那就完全错了。又比如“三军过后”的“后”字,光使嗓子那点劲不行,要使用“丹田”劲,要把气用足,要用气推这个“后’字,这样念出来的字音才能厚实有力,使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清楚。如果只在嗓子眼儿里念,气也虚着,那么念出来的字必然是虚而不实了。
  S2 l7 i& P( e( x0 Z# V& ^9 v4 q$ o   念是唱的基础,可是也不是说念对了,就是唱对了,因为唱还有音乐旋律问题。就是说,吐字还要照顾唱腔儿的需要。我是采取先出字,后唱韵的办法来解决字与腔的统一问题的。我的体会是如果尽顾韵(只顾唱腔),不顾字儿,那么唱出来的字,一定是 “倒音字” (“倒音字”也叫“倒字”,就是把字音唱错),比加“红军”的“红”字,是阳平,在用这个“红”字拉腔儿之前,一定要发阳平音,如果一开始就去唱腔儿。那么这个“红”字就很可能念成了“轰”音或“哄”音。那就谈不到“字正腔圆”了。 ! g( B/ S$ c3 z
   汉字是拼音的,京韵大鼓在演唱上也很讲究拼音,所谓“拼音字”。比如《风雨归舟》唱段中的“见一个小牧童儿,他在那雨地里啼哭,光景去找牛”的“牛”字,不能把“牛”字一下子念出来,要分清发、放、收, n——i——ou——最后才是“牛”的字音。若一下子唱出来,既不好听,往往还会造成字音不准确的毛病。
1 j( ^# I$ d4 A$ i0 p   拼音字既要把字音找准,还要念得自然。同时还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字都用拼音的方法去发音。例如有些字就不能按照上述的拼音方法去发音,象《光荣的航行》里头“最喜那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天安门”和“扬”字,若按上述一个字,一个字的拼音唱法,也不好听了。拼音字的使用,是根据唱腔的需要,灵活处置的。 ! y# ]  N  a% o9 q/ N$ u
   还有尖、团字问题。京剧最讲尖、团字,京韵大鼓也讲尖、团宇。但是京剧和京韵大鼓在尖、团字上的要求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万水千山”的“千”字,京剧念尖字,为舌尖音。而京韵大鼓就不用舌尖音,属于团字。京韵大鼓中的尖字不象京剧中那样多,这可能是京韵大鼓在尖、团字上的区分,主要是依据北京话的缘故吧。
) x8 w3 I7 ]7 r) q' R+ |   把字吐清楚、唱准确,这是演唱艺术的一项基本要求。有些人常爱说“观众没有听懂”,我认为不能说观众没有听懂,而是我们当演员的沒唱清楚,没让观众听懂。有些青年演员常向我征求意见,跟我说:“骆老师,您听我这个段子唱得好不好?”我说:“好是好,就是有点象大擂拉戏,有味儿没字儿。”不把字唱清楚,观众听完了你演唱的段子,什么内容全不知道,那就失去了演唱的意义了。
- D# p3 M: C0 Q! V' }   上面讲了些关于“字正”的问題。下面再谈谈“腔圆”。什么叫做“腔圆”?简而言之,就是唱得圆润,有韵味。当然也包括唱得有感情。比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一唱句的“扬”字,只把字推出去就不管了,字是很清楚,腔唱得平直,见棱见角,听起来毫无色彩。我听有不少歌唱家,他们在演唱时总是把高低轻重摆得很清楚,由强到弱,匀称自然。我在演唱上就借鉴这种唱法,不仅唱腔好听,而且在这轻重起伏之间,把唱腔的感情也带了出来。听起来自然也就比那种平直的唱腔有味道了。腔圆除在唱法上注意强弱转换和体会唱句中的感情之外,还应当注意字不能唱得太死,否则就显得拙笨了。只注意字,不体会感情,不分轻重,这叫做“有字儿没味儿”。反之,也不能只注意唱腔的轻重,把字唱得含糊不清,这叫做“韵包字”(“韵包字”就是拿这个腔,包这个字,只强调韵,不管字),或者叫做“有味儿设字儿”。
8 ^4 v) u' B# E* I   我觉得京韵大鼓也好,各种戏曲演唱也好,都存在一个情、字、韵统一的问题,这三者相互牵连,缺一不可。 # \+ k1 U: K0 t  k! L& j& Q" g
   我们平时常听有些观众说,今天听某某的唱真过瘾。一个演唱家的演唱,能使听者“过瘾”,说明你的演唱臻于完美了。其实,使观众听了“过瘾”,不光是为了满足观众在艺术上的享受,还为了把观众吸引到剧情中来。在台上演唱,总是离不开抒情的,观众爱听你的演唱,听着舒服,才能被你吸引到你所演唱的剧情中来。“吸引”二字很重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如何发声,怎样吐字,如何行腔,怎样使用气口……等等,都要掌握。这就需要勤学苦练,不光是在课堂上用心学,在课余时间也得加紧去练,不光是当学生时要苦练,毕了业做了演员,也还需下苦功夫才成。学艺就是不能怕苦、怕累,贪图安逸是绝对学不成的。
: o4 W6 B' v0 \4 y# m   另外,我还想提一下的是在演唱的时候不要养成喝水的习惯。这个习惯一养成,离开了水你就唱不出来。过去讲究“干嗓子”,就是演唱时不喝水。我唱《单刀会》,四十五分钟,《赵云截江》也唱四十五分钟,一口水也不喝。这个习惯也是练出来的。在解放以前,台桌上搁一个茶杯,可以喝一口。现在舞台上要干净,废除了“饮场”的旧例。所以,我认为演员养成演唱不喝水的习惯,是保证演出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 : p# P8 [7 A, K1 H5 W
   以上是我对演唱方面的点滴经验。有些同志提出,让我讲讲在演唱艺术上怎样创新、改革的问题。在这方面我的经验不多,自己虽则作过一些尝试,但离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下面,我就自己如何创演《和氏璧》这个段子,向大家谈点感受。
* s. B  J/ v5 M4 ?4 Q   《和氏壁》这个段子,是写卞和采得美玉,献给历王、武王、文王所受到的不同境遇的故事。当我读了这个段子之后,觉得对我们今天怎样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和提拔人才,有所借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使我产生了兴趣,觉得应当把卞和献玉的故事,通过演唱让更多的人知道。读过这个段子后,觉得卞和这个人,能识玉璞,虽然被无知而残暴的楚王截去双足,乃至终身残废,仍然大志不灭,我应当用饱满的激情,来歌颂他这种精神毅力。本着这种精神,对这个段子的唱词,我逐字逐句地反复看了多少遍。一边看,一边琢磨着怎么样安排唱腔。比如唱段的头一句“稀世奇珍……”,按一般大鼓的开头唱腔,是较为平常的,我在这里却用了一个急起直上的高腔。这个高腔不仅是为了拢住听众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把卞和那种坚强意志唱出来。实际上这个高腔也是全唱段的一个基调。
& q" J6 {3 s; C, g9 k. G   在琢磨唱腔过程中,我感到只把京韵大鼓原有的曲子套用在这个段子上,是比较容易的,可是我觉得这个办法用不得。首先,因为这是个新创作的段子,设计唱腔必须与新唱段的唱词内容、人物感情结合,所以不宜用旧曲子套用。再者,用京韵大鼓的旧曲子去套用,老腔老调的,也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这样,根据唱段内容的需要,我既使用了京韵大鼓前辈名家们的一些唱腔,又加以创造、变化。比如我在设计“身体消瘦、精神耗尽、草鞋踏破、镐头磨平”和“手捧玉璞心神动,总算我十载辛苦不枉费工。”的两段唱腔时,因为这是叙述卞和不辞艰辛开采玉石的精神,是塑造卞和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唱句。若用一般的唱腔,平平淡淡的去唱,是不合适的。在琢磨这两段唱腔时,我想起白凤鸣先生在《探晴雯》中的垛字句唱腔和《战代州》中“失代州空洒英雄泪两行……”的唱腔。我把“身体消瘦……”的垛句,加上了儿化音,并采用垛字句唱法。这种唱腔给人一种连续不断、无尽无穷的感觉,它正好把卞和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采得美玉决不罢休的坚强毅力表达出来。
7 P( H+ ?, k5 g   “失代州空洒英雄泪两行……”唱句,白先生唱得悠扬动人。可是这句唱腔是抒发周遇吉失守代州后的悲伤情绪。而卞和却是在十年的辛勤劳动之后,挖得了一块美玉,心情是喜悦的,甚至是欣喜若狂的。两个唱句的内容、感情截然不同。如果在卞和身上硬用周遇吉的唱腔,是行不通的。所以这就需要在学习、借用老段子的唱腔时,给以变化。比如我除了在演唱时从嗓音上尽量使其明亮外,我尽量不走低腔,而在几处还加用了高腔。这样,既保留了白先生那段唱腔的优美动听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卞和挖得美玉的喜悦心情。 : D- H6 b& v7 V- a% B1 x+ P
   在新段子的编唱过程中,我还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运用了象曲艺中的梅花调,江南的评弹,甚至一些戏曲唱念,如京剧、湘剧的唱腔和念白等等。我想,吸收一些姐妹剧种的唱和念,既是演唱内容的需要,也是为了不断丰富京韵大鼓的演唱艺术。所以,对于一些姐妹艺术形式,凡是能够吸收的,我尽量吸收。比如,在我演唱的大鼓曲目中,便有很多处都运用了京剧韵白。京剧韵白的特点是庄重,音乐性强,念和唱非常和谐,特别是它在表现历史人物时,很合乎人物身分。例如在《和氏壁》这个段子中,有几句卞和的念白:“玉璞啊,玉璞,你生长在楚国之地,我要把你献给大王雕琢成器,方算我卞和为国效力也!”我就是用韵白念的。这段话白念完后紧接着是唱,用韵白,不仅念和唱的衔接很自然,而且合乎人物身分。
% K1 k2 P1 q! M& B1 G: @   不过,在京韵大鼓中的念白,也不能处处都使用剧韵白。比如在京韵大鼓中,有时上句是人物的语言,而下句就是第三者的话,念了几句,又变为人物的语言。出出进进,一人多角,这也是曲艺这个说唱艺术形式的一个特点,不象京戏演员在台上演戏,一言一行总是离不开你所扮演的那个人物。对于京韵大鼓中的第三者的话,一般我均不用韵白。比如在上面讲的卞和的那段“玉璞啊,玉璞……”的韵白之前,有一段“提起这玉璞,此乃是带孝的玉石,是否珍宝,必须剥开细看”的念白,就是第三者的话,我就基本上按着普通话的语调念的。这种韵白和普通话相间使用,既把人物语言与第三者的话,区分得很清楚,同时,由于韵白和普通话的明显区别,使人物的语言更为突出了。再者,由于京剧韵白的使用,使京韵大鼓的念白形式也增添了色彩。 1 k  n2 c2 i7 W, ]( l
   在《和氏壁》段子中,我还使用了不少京剧唱腔。比如第三段,卞和身遭不白之冤,双足被截,孤身一人住在楚山的一个草棚子里,成天哭喊冤枉。作者在这里写了哭一阵,哭二阵,哭三阵……。一看这唱词,我说怎么那么多哭啊?便和作者商量。作者说:“骆老师,您唱的《剑阁闻铃》很能够抒发感情,唱《祭晴雯》里头不是也有好几个‘只哭得’吗?”他这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就研究这段唱词。在“哭一阵”的唱句之前,有这样几句,“这一天忽听得武王驾崩,文王继位,那卞和躺坐在楚山老泪纵横。”这几句我借鉴了剧中的[二黄散板],散着唱,正好表达卞和在那儿哭诉冤枉的悲伤、凄凉情景。这几句唱腔之后,接着是“哭一阵”的唱句,我是运用了京剧二黄的一板三眼的唱腔。 1 P3 ~$ K+ V! j
   首先,在散板和一板三眼之间,必须有一个过门连接。最初,乐队同志设计了一个,我听了后,觉得不够理想。当时,我想起了李慕良同志为马连良先生操琴拉的那个[二黄导板]在我脑子里的印象特别深。我就和乐队商量,把那个[二黄导板]用了上去。经过试验,几次修改,效果很好,就定了下来。下面的一板三跟,唱词是“哭一阵,山上青竹变黄叶;哭二阵,百鸟入巢不作声;哭三阵,黑云滚滚天地暗;哭四阵,河水滔滔卷狂风。”第一句“变黄叶”的“叶”字,是用的低腔,低八度。低腔最宜表现悲凉的感情。但把低腔唱得响亮而富有韵味,这就要在吐字和用气上下功夫。有些青年演员,只在唱高腔上下功夫,低腔常常被忽视,殊不知,唱好低腔要比唱高腔更不容易。“哭二阵,百鸟入巢不作声”,我使用了变调的唱法,这在京韵大鼓里也是没有的。最初,有的同志向我提出这句唱变了调,后来通过试唱,这里运用变调的唱法,与前一句唱腔上下错落,听来反而感到别致,而且更为有力地表达了卞和的悲中带怨的情绪。第四句“哭四阵,河水滔滔卷狂风”,最初,我设计的唱腔听起来感到平淡,特别是那个“哭”字,与前边的“哭”字唱腔,落音有点重复。有一位拉京胡的琴师,他也喜爱《和氏壁》这个段子,听了之后,建议我借用杨宝森先生在《文昭关》中那个“爹娘”的哭腔。通过试唱,效果果然比原来的好。为了突出这个唱腔,我还建议乐队在我唱这“哭”字时,暂止伴奏,把我这个“哭”腔亮出来。这一改动,不仅避免了“哭”字行腔的重复,使四个“哭”字唱腔,显得更有层次,表达了卞和哭诉至极。对于不辨是非、昏庸残暴的国主的一种怨恨情绪。
- G) |) P0 J  ?/ v/ c0 |+ G# e% P; w   下边我再介绍一下这个段子的结尾。结尾是说卞和把美玉献到文王那里,文王识出美玉,卞和冤伸屈平,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唱词是:
" D) B4 h  \+ q. f   当啷啷,见粗砂石片纷纷跌落,
! {, q, S' L$ B; f7 s; J2 Z   霎时间,献出美玉耀眼明。 / }2 O; y  `# F- s; `+ Z
   晶莹无瑕,洁白如雪,
: B5 _& q$ x8 G6 g) z* H   恰似明月高挂当空。
/ T& K+ h! O- U5 ^. X   玲珑剔透,光泽滑润,
; l3 t3 M2 R5 v* L4 e8 }   人间稀少,价值连城。
6 I1 v) b7 B% O: z3 S5 ?   楚文王命名“和氏壁”, # X8 r1 `- U6 G5 S5 E/ d
   收为国宝深藏内宫。 ) k8 c* w8 T( }2 X3 f/ W' e
   那卞和三献玉璞传佳话, & u  b/ [- Y% V2 h$ X; Q  M
   刚强不屈,坚韧不拔,
2 F# ~, N. B4 W   刚强不屈,坚韧不拔,万载留美名! - G& `2 ^7 Q" Z' V
   就这段唱词的字面来看,是对整个唱段思想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卞和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的一个总评。在曲调上不能拖沓,要简洁有力,给人以回味,它好象是小说家在小说结尾时的惊人之笔。这样,我认为在唱腔上,宜紧不宜慢,宜高不宜低,而且在演唱之中,要配合好表情动作。这段演唱,我是这样处理的,唱腔基本采用京韵大 鼓特有的垛句唱法,为了使文王命玉匠打碎玉石,石破玉现的情景更加形象化,在唱句之前,加上了“当啷啷”、“霎时间”这些京韵大鼓的特有形容词。唱完“露出美玉耀眼明”的唱句后,用力击一下鼓。——京韵大鼓的鼓楗子和鼓,既是演唱伴奏使用的乐器,也是演员表演时使用的道具。这里的一击鼓,目的是为了突出这个唱句。当唱到“刚强不屈,坚韧不拔”重复句的第二个“拔”字时,使用了一个升五度的高腔,它很象京剧中的“嘎调”。这种唱法和腔调,也是京韵大鼓所没有的,而且这个唱腔在这里使用也是有较大的难度。但是,我一想,这“刚强不屈,坚韧不拔”八个字,正是对卞和这一人物的全面评价,出于内容的需要,在发声上,为了保持既能唱得上去,保证声音的足实响亮,而且音质还得圆润优美,如果唱得见棱见角,或者声音虚弱,或者劈劈啦啦,反而会破坏了卞和的形象。对这句唱腔,除去仔细研究气口的运用外,我采用了六成假声、四成真声的发声方法,使这个唱腔能够圆满地唱了下来。
6 |+ z8 Q, r' k, x   以上所谈,是我在编演《和氏壁》过程中的几点尝试和感受,算不上什么改革、创新。欢迎大家批评。最后,我还想谈几点看法: 5 w3 P6 k1 N3 n5 A5 o6 D6 o
   第一,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既要博学,博采众长,又要化为一体,为我所用。如果一个艺术工作者不肯向一些优秀的艺术流派去学习,不肯向其它艺术形式去学习,就会一天天地贫乏起来。这很象一个人吃饭,吸收营养一样。一个人不吃饭,断绝了营养,就会一天天瘦弱下来。但是,学习别人的特点也好,学习其它艺术形式的特长也好,又不能原样地搬用。搞不同品种的大拼凑,就会变成非驴非马的四不象。要把别人的特点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在京韵大鼓中吸收了京剧的唱腔,必须把这个吸收来的京剧唱腔,加上京韵大鼓的特点,不然就不能叫做京韵大鼓,而是京剧了。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为我所用”。 ' u8 A' E: S% h2 ~1 h
   第二,要肯于改革,要经得住挫折。进行艺术改革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保证。一个艺术工作者,对待艺术不肯改革,不敢创新,就会落后于时代,就要丢掉观众。但是改革起来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正确的改革,不要怕别人泼冷水。以往我就遇到过说讽刺话的,什么“外江派’呀,“不是京韵大鼓”等等。记得,有一年我来北京演出,演出后到马连良先生家,向他讨教,我说:“马老师,我在演唱上进行了一些创新,改革,在这方面有些人说我是‘外江派’、‘海派’,您说这话对吗?”马先生说:“我跟你一样,我也有改革,也受到过这样 的讽刺、打击。你觉得自己做得对,你就坚持,继续大胆地改革吧。但要注意别脱离自己的艺术特色。”马先生这话,对我有很大启发,也是很大的支持。之后,我再听了那些讽刺的话,如果是属于我在进行艺术改革中的不当之处,就虚心接受意见;如果我做的是正确的,就坚持下去。这也算是我进行艺术改革中的一条原则吧。 . E3 E3 x' u" _$ l
   最后,我想谈谈尊师好学的问题。教学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教武功的老师一招一式地教你打把子、翻筋斗;教文戏的老师一字一腔地教你演唱。老师在教学中不知流了多少汗,做学生的要尊敬老师的劳动,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觉得老师总是批评当学生的。批评是指出不足之处,是为了你更快地进步,严师出高徒嘛。要“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做到多问、多练、多动脑筋。不懂的就问,不要不懂装懂。不熟练的就要多练,只有在反复地实践中才能真正开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练功,那叫“傻练”。傻练,是我们学习得不到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开动脑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8 O9 {0 K- }6 B   [根据1982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讲座的录音 摘自《戏曲艺术》
发表于 2009-10-17 1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名家确实很刻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2 03:44 , Processed in 0.0293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