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2|回复: 0

杨派的“世态炎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3 2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杨宝森先生逝世50周年祭,明年则是他诞辰100周年。杨宝森病逝时仅49岁,正值盛年。现在舞台上当红的杨派须生们,大多正是这个岁数上下。不由让人倍感叹惜,杨宝森实在走得太早了。( o# r' G8 O% [! W' L. ~% h1 Y

" _" @/ R) A1 e5 K& ?    杨宝森的人生很短暂,而且比较艰辛,“一生没有真正顺心过”。我把他的艺术人生分成五个阶段:
4 B1 L  t, l: U0 J' _4 o" I $ k+ u; G7 h, }8 i
    1925年以前,谓之“得志期”。他出身梨园世家,九岁开始练功,受教于裘桂仙、陈秀华、鲍吉祥等熟谙谭(鑫培)、余技艺的名家。而且难得的是他的天赋条件极佳,扮相、嗓音都好,又具备扎实的功底,尤其是加入“斌庆社”以后,一般都唱六半调,经常演《珠帘寨》、《定军山》、《南阳关》、《打渔杀家》、《巴骆和》这样的戏,规格严谨、身手不凡、很受瞩目,被誉为“小余叔岩”,连王凤卿都十分看好他。* L5 Z/ H* u- m
  |. t% U' |: K( a
    而从16岁倒仓至20岁重返舞台,谓之“沉寂期”。这个阶段杨宝森为保护嗓子,几乎放弃演出,在家养气修性,读诗书、习书法。更由于他性格内向,很少出门应酬,其间又少有同行走动,使其未染上旧社会戏班中一些不好的习气和嗜好。他辍演不辍学,变卖家产多方请教,潜心钻研谭、余艺术,蓄势待发。
) |* \0 f0 H' b3 ?8 J. e0 d! P2 f & K) _0 y, }% G& y1 t/ W, |/ S4 w
    从1930年到1942年,可能是杨宝森最为苦闷的日子,因为他的嗓子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恢复如初,而是每况愈下。尽管后来有所好转,但基本失去了高音和立音,再也无力体现余派峭拔挺秀的特色了。这对于一心学余的杨宝森来说,其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更大的困难来自于窘迫的生活,他不得不四处奔走,用一条黯哑的嗓子“糊口”,为陆素娟、荀慧生、吴素秋、宋德珠、章遏云等“挎刀”,演一些二路角色,可称之为“蛰伏期”。这个阶段正是他20至30岁风华正茂,但却面对着来自生活上的艰辛和艺术上的困惑双重压力,可以说对其日后的个人性格和艺术气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1 C. s; x- |: j- U* a0 m5 O 2 K- o$ P3 ^5 Z$ ]4 V  ^3 o" H
    第四个阶段是1943年至1956年。这一时期谓之“变革期”,也是杨派艺术的形成期。经过不懈地努力,穷极思变。长期对谭、余艺术的执着钻研积淀,使杨宝森找到了“在不可为处有所为”的艺术突破口,又经孟小冬、杨宝忠等人指点和辅助,终于创出不失余韵的平音新腔唱法。杨宝森成立了“宝华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声名雀起。之后与梅兰芳在上海合作《四郎探母》、与马连良在香港合作《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均产生轰动,一时形成“追杨热”。而1950年在香港与张君秋、姜妙香等人合作的一系列演出,堪称杨氏平生状态最佳、人气最旺的表演。3 s0 ~$ h* V6 \# P
$ r2 s" Q- k& f# ]: z" o9 y/ ^
    杨宝森人生最后的三年,是艺术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宝华社”融入天津京剧团,而上海、北京等地一批学杨的青年老生与京津沪票界名宿形成了“传承群体”,“杨派”已是呼之欲出了。但是杨宝森的身体情况却越来越糟,因肩背病疾,大大限制了他的做工戏和靠把戏的表演,终于在1958年3月告别人间。病逝前一个月,他还在修改《文昭关》的唱腔,并计划录制《三娘教子》、《法场换子》等传统剧目。
4 {8 V7 L3 ?, k1 u6 y( ]4 R * X" v6 O, Y* C0 T
    下面谈谈杨宝森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境遇。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杨宝森之所以受到关注,除了前辈的提携和杨氏自身艺术基本完善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那就是戏迷们对余叔岩艺术的向往。余叔岩30年代以后就鲜有演出了,于1943年去世。而余氏最得意弟子孟小冬,又因各种原因,在40年代后期息影歌坛。另一位亲传弟子王少楼也因倒嗓辍演,而李少春半途而废,未能以余派标榜。于是,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了私淑余派、苦心研磨且颇有成绩的杨宝森身上,况且他又基本以余派戏为号召,戏路正宗讲究,被行内外所推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那么,戏迷们为什么想往余派艺术呢?从技艺上说,余叔岩较全面的秉承了谭鑫培的艺术,其境界达到了刚柔并济的“中和”之美。从风格上说,余叔岩延续并发展了谭鑫培艺术的“典雅精巧”。同样,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戏迷们开始推崇杨宝森。谭、余、杨逐渐成为京剧老生传统的艺术主脉就不足为奇了。
! e# k9 {" q/ Q, X
$ R6 Y* v0 p" _& Q4 o* e    那么,为什么杨宝森又会在5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他艺术的成熟期,却多遭“冷遇”,演出往往上座率不高呢?还是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杨宝森剧团的阵容并不强大,建国后由于体制原因,私营剧团经营上也受到限制,甚至连服装道具都比较旧,有碍观赏。他自己也由于身体原因,又多演唱工戏,外行看着不够热闹。更重要的是,建国后的文艺政策影响了艺术上的风格倾向,既然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自然使艺术上的“通俗派”占了上风,因而马连良、周信芳等更受欢迎,而杨宝森这样的余韵“典雅派”风格就相对受冷落,像言派、奚派(都属“典雅派”)等都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也是这个背景原因造成的。再者,建国后倡导新编戏,戏改成为业内主流,京剧人纷纷迎合时事,大量革新创造。而杨宝森却不合时宜,恪守老戏剧目,只在声腔表演上下功夫。他的所谓创作大多就是把老戏改编合并起来演,如把《碰碑》、《清官册》合成《杨家将》,把《卖马》、《打登州》合成《秦琼》,连唱《大·探·二》(余叔岩不唱《大保国》)、《捉放曹》(余叔岩不唱“公堂”),真可谓不合潮流,十分保守,一点都不配合形势的需要。
7 D; ^* K! A0 v, t. {  J
' ]2 Q$ ]# s* m1 g( v3 e8 J    又为什么在杨宝森去世后,杨派艺术又再次“热”起来了呢?原因有三:一是杨宝森继承并发展了谭、余的艺术精神,表演具有“中和”之美,并富于个性魅力;二是艺术风格在大众欣赏上的钟摆效应,使“典雅派”再次回暖;三是由于大批杨派(余派)老生新秀的雀起,以及文化人对余、杨艺术的偏爱与推崇。
& m' J4 C) n- j& O! K7 U ; G5 A) `3 U; ?9 H
    不过,杨派艺术在今天仍有其“冷”的一面。因为虽然学杨众多,但在当今的京剧环境下,能真正像杨宝森那样以艺术为生命,不趋时媚俗,不标新立异,不追求名利,不肆意革新,尊重传统、耐得寂寞者,能有几人呢?难怪有人慨叹“杨宝森依然孤独”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18:57 , Processed in 0.0437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