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 21: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费祎还真没有。这与他性格有关。
* |( y8 L3 U2 A G& h3 X 费祎的确是个人才,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和处理政务的能力。政务工作中,别人很难搞定的事情,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因此,费祎心里是自得的,他认为自己是个天才,难免就有点放纵。说话办事也就大大咧咧,吊儿郎当。可他忘了关键一点:自己是一国宰相,装也应该装出一副兢兢业业样子来,以作表率。
- T) S) b* p2 |' @* S* T 这性情做派,使他马虎大意。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个性格缺陷导致被刺身亡。当然,这只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郭循刺杀显然是策划已久的。费祎难以躲避。
w. ^7 `+ N9 e8 H. @9 }- o 是什么人,什么政治势力一定要将费祎杀死呢?
! P9 [( ]* E$ a- p: R 在朝内,只有一个人会与费祎的权势不相上下,他就是蒋琬。
1 x. v( C7 Y& E1 k) i" l+ s 这得从诸葛亮死后说起——诸葛亮身为丞相之时,权利非常大,他去世后,一方面蜀国再没有与他同样能力和威望的人物;另一方面,后主刘禅也不愿意再出现一个“相父”来管束自己。于是,刘禅就把丞相一职给废除了。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作为内朝领袖,实际上就是宰相。而费祎这时候任后军师。, u3 F9 ?4 ?/ W
没过多久。蒋琬又升了官,任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那么,尚书令的位置谁来坐呢?就是费祎。
# G& n4 P& @8 g 这一时期,内超尚书台坐办公室的主官是尚书令费祎,他的直接领导人就是录尚书事蒋琬。9 i) K3 X1 K' f' J a8 v
蒋琬当了一把手后,考虑到诸葛亮多次北出秦岭,讨伐曹魏均无功而返。于是打算多造战船,从荆州西部北上,奇袭魏国的魏兴、上庸等郡。这一想法改变了诸葛亮的既定方针,立刻遭到朝臣的普遍反对,其中包括费祎和姜维。
: y: w& I G5 W9 } 为此,蒋琬上书给后主刘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可惜,蒋琬上了书,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身患重病,才也没有好转。0 l9 ^7 K0 P2 ]$ D; ~- T- x" G
刘禅只得擢升蒋琬大司马。但这个职务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个荣誉职衔,权力比大将军录尚书事差远了。, w; E: H0 m6 S! ~, u N% A$ k
蒋琬的原职务谁来接任呢?当然就是费祎。此时是蜀汉延熙六年,从这一年开始,费祎成为蜀汉政权的一把手。
2 Z& y* S* B; b 但此时蒋琬也并未完全被架空,他还兼任益州刺史,也就是都城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 }4 @% K# x8 u" F0 M0 Q 一年后,也就是蜀汉延熙七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大军讨伐四川,最终在汉中的兴势,即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北,被汉将王平击败。这一次战役,蜀国指挥官是王平,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宰相费祎。
m# u' \) f4 g$ e5 f, n 兴势之战的胜利,使费祎的人气急剧飙升。而蒋琬在病重的两年中,刘禅对他明升暗降,以费祎来制约他。而费祎的权利欲望也挺强。蒋琬会因为这个原因派人潜伏费祎身边,而后刺杀他吗? v* ?. [, C; S4 N2 \ j
答案是:不可能!
) X- O9 T( k# L; \8 C$ [7 v* m 4 a( W! O0 h) c/ _3 e6 x2 [% t( `
原因有二:
$ H" Y- u5 k6 w- [. U' g 一、兴势之战后,蒋琬已知自己大势已去,拖着病体也无法处理日常政务,就来了个顺水推舟,将益州刺史的位置也让给了费祎。至此,蒋琬交出了全部的实权。从这一点来看,蒋琬纵然有与费祎争权夺利的心,也没那个力。
+ d. r; }: S/ l0 O" m 二、蜀汉延熙六年,病重已久的蒋琬,终于去世。就在这一年,董允也继蒋琬之后去世。我们知道,费祎被刺的时间是蜀汉延熙十六年元旦。蒋琬若派人潜伏刺杀,怎么可能血案在十年后再发生,即便要干,也会趁自己剩下最后一口气时下手,方可了却心愿。
6 A! o1 q8 C+ S& ~$ ^1 L& Y 因此,即便蒋琬有刺杀动机,也缺乏行动能力和作案时间。5 H y0 d& L* k6 q, E7 i& w
, |! B0 u$ e- ~1 y0 l4 i" S
内部斗争的嫌疑排除,就只能是敌我斗争。这就得分析凶手郭循。这是个什么样人呢?这个人原名郭修,字孝先,是西平人氏。也就是说,他原是曹魏管辖区的人。而且,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身份是西平的豪族大户。他本人也非常有才能,在魏国的西部很有些声望。《魏氏春秋》中记录了他的履历:“素有业行,著名西州。”
" Y6 w/ ?( x) g- s4 Z+ I/ f 那么,郭循是怎样到了蜀国呢?
1 ~7 D: H$ T/ K# h6 s2 ` 这要说到费祎执政。他上台后,一改诸葛亮连年北伐的策略。因为当时蜀国经济状况非常糟糕。费祎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治方面。基本没进行过过大的进攻性军事活动。
, \+ n$ @/ f) s 但姜维与费祎不同,他坚持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多次要求费祎下令北伐。
. ]- I+ o+ `+ s+ N) M* Z 屡屡要求,费祎既不好一味退却,打击姜维的积极性,同时又担心姜维打败耗费国力,于是他想出一个折中的主意——只派一万人马给姜维。
- ]7 z0 T7 w- _2 W O0 Z 姜维挺寒酸的,就靠仅有的一万人马骚扰曹魏边境,先后打了几仗,战国寥寥,只保持了进攻的态势。6 ~5 p+ G, Q+ S; e
到了蜀汉延熙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50年,姜维再度率军杀出祁山,进攻魏国的西平郡。但未能取得胜利,没拿下郡城就撤兵而回。而在这场战役中,姜维也有收获,那就是活捉了时任魏中郎将的郭循。: i4 d: H! o2 p8 {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推断郭循是曹魏故意派来诈降,继而潜伏于费祎身边。其中就有两大疑点:7 [% x5 f. K; a4 M z
一、西门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郭循怎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打西平?而且,在被俘后,他怎能确保自己不被姜维当场砍了?
% ]* b) _+ B* H 二、即便郭循是临场发挥,诈降潜伏,他又怎能保证自己会受到费祎重用?并且他还知道费祎在多年后的宴会上会喝醉,从而行刺。能将这些都算计到的人,只能是神仙。
. Q H1 M2 Z( G 因此,曹魏利用郭循潜伏刺杀费祎是不可能的。
3 V9 T* X; j4 l" T) @% M 如此一来,这桩血案就变得匪夷所思了。郭循既不是蒋琬的手下,也不是曹魏集团的卧底,与费祎也没有任何私人恩怨。那么,他有什么动机要杀害费祎?并且是同归于尽的方式。
5 B& f! h! {' K5 v# C; Q 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后。我们只能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那就是被害人死亡之后,谁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 s, \1 Z) U6 U* u3 C0 v
毋庸置疑,费祎死后,政治获得最大利益的人,只能是姜维。而且,他与费祎的战略方针矛盾。,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姜维显然是身受费祎压制的。由此,他心生杀机也是情理之中。
~8 }) E) E9 N3 ]/ _+ L 再看陈寿《三国志·姜维传》里的一段记录:“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也就是说,蜀汉延熙十六年春天,费祎死亡。夏天,姜维就率领数万人的军队出征。' V; A1 @+ z2 l5 v
由此可见,费祎的死,对姜维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