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美国人最讨厌哪些词汇吗?纽约马里斯特舆情调研所以电话采访方式调查成年公民,票选出最令美国人反感的词汇,“随便”(whatever)、“你知道”(youknow)等常用词名列前茅。无论受访者的种族、性别、年龄、收入、地域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多大差异,近一半的人表示最讨厌别人用“随便”一词来回应自己的讲话,认为这不可接受。在他们看来,“随便”虽然是一个结束争论的通用语,但却透出一种漠然。(10月11日《北京青年报》)
' G7 M G* q0 p5 l
! y/ f6 |2 l! q8 x x2 O+ ~美国人最讨厌词汇出炉,“随便”夺冠。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哑然失笑——“随便”这个词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恐怕并不亚于美国。中国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随便”大国呢。今天吃什么?“随便”;咱们走哪条路?“随便”;事情怎么办?“随便”……可以说,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能听到“随便”的声音。甚至有的饭店还因此而开发了一道名为“随便”的菜式,专门用来应付“随便”之人。
2 U9 ~, i! W" D8 z3 z; |! |, H, x" j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随便”深恶痛绝,他们认为,这个词儿“透出一种漠然”。但在中国情况却截然不同,“随便”不仅没有遭遇被人厌弃的命运,反倒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从某些方面而言,“随便”是一种谦逊的美德,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但处处“随便”,却也折射了中国人没有主见、乐于盲从甚至是虚伪的缺点。能“随便”时且“随便”,不愿或不敢主动发表意见拿主意,已成不少国人明哲保身的常态。“随便”在丧失了事情的决定权的同时,却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恐怕才是无数国人热衷于把“随便”挂在嘴边上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2 j4 M. z( ^5 P6 c" g: T s, I" U
马里斯特媒体部负责人阿佐利在谈到这项调查活动的意义时说:“要想成为一名善于交流的交谈者,关键是要时时刻刻清楚你在说什么,并且要做一点研究,搞清楚哪些词被自己过度使用了。”被“过度使用”了的词儿,当然面目可憎、令人厌恶。忽然想,在中国,被“过度使用”甚至被滥用到极点的词语其实也为数不少。有的词儿不光在人们日常的谈话或会议中时不时就要冒出来,甚至还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电视和报刊等媒体上,细细想来,真是令人不胜其烦。
, n% {8 F: {) b+ s6 H# D" d3 R7 o6 r" Y8 W# u$ z7 w
中国每年都有形形色色的关于“流行词”的评选,比如“网络流行词”、“媒体流行词”、“年度流行词”等等,评选出了“躲猫猫”、“欺实马”等一系列热词。不过,据我所知,似乎国内从未进行过“最讨厌词汇”这类评选。不由得心生好奇——假如中国人也来评选“最讨厌词汇”,会有哪些词儿可以“光荣”上榜呢?如果允许我进行提名,我会力荐“有关部门”、“工作需要”、“重要讲话”、“高度重视”等绝佳好词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最讨厌词汇”评选不仅是对社会用词情况的盘点,其实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民意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很多社会问题和民心向背。不知道我们的“有关部门”,是否也有兴趣搞个类似的调查呢?——当然,这事儿得由领导研究决定,我“随便”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