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3 1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候,王孟英已经无法负担家里人的吃饭问题了,于是就把三女儿、四女儿嫁了出去,而四女儿嫁给的姚家,是在嘉兴边上比较僻静的地方,当年的四月份,太平军打到了王孟英居住的梅泾,“阖镇皆逃”,就是说老百姓都跑没了(太平军不是人民的队伍吗),于是王孟英没办法,就带着老婆,和剩下的五、六两个女儿,一起跑到了嘉兴的亲家姚氏家里,住了下来。
) l: W1 q* O6 O% {; Z
; R) q0 ~% @ C/ E( j; A 这时,上海那边的朋友多次请他去看病,于是王孟英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了姚姓亲家,来到了上海。1 z5 w" |" Q5 l
公元1862年,在阴历五月初三那天,五十多岁的王孟英一人来到了上海,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他在自己的书里记载到:“不但沧海渐变桑田,中原宛如外国”,“帆樯林立,踵接肩摩,弹丸小邑,居然成一大都会矣”。! a# Z+ U; ^9 O/ w! q
刚到上海,王孟英先是住在一个叫周采山的朋友开的“德泰纸号”内,这个周采山的四弟曾经患病,想请王孟英来上海诊病,但是当时王孟英没能来,等到现在来了,这个患者已经去世了。
. r: L, H1 T, ^( e$ w 但是王孟英本着走到哪里,诊病到哪里的精神,在周家还是诊了大量的患者,当然,其中也包括周采山和他剩下的兄弟姐妹。
: ^/ L8 `4 C0 k+ A 周采山这个人喜欢喝酒,总觉得心下(胃那个部位)有块地方坚硬得像有个盘子,吃饭很少,这两天忽然大泻,不想吃饭,王孟英诊脉后,开了补气涤痰、通阳化湿的方子,几付药就痊愈了。# ~. d* e3 M; G
王孟英治疗周采山弟弟妹妹的病案我就不给大家举例了,也都是药到病除,所以周家兄弟都特佩服王孟英。
9 v v- D. \% ]1 @ 这里,有一个人要说一下,这个人叫陈春泉,这位陈同志的小女儿才三岁,患了病,症状是身上忽冷忽热,肚子胀,泻肚子,医生给治疗了很多天,小孩子的脖子都已经软了,四肢开始抽搐,涕泪全无,大家这个时候开始害怕了,有医生试着给服用了温补的药物,结果变得神智都不清了,这帮医生心里也没谱,又怀疑是邪气内闭,于是又用了犀角等药试试,结果病还是一天天严重,家里人已经急得要疯了,这么试着治病哪成啊?东试验一下,西试验一下,您当我们家孩子是实验室的小白鼠啊?您几位都回去吧。但是送走了医生,陈同志却仍然束手无策。
3 T( Z' _1 z& R' P3 |: B% o 这时,有人说王孟英来上海了,于是陈同志就找到了周采山,求他让王孟英来给看看,于是王孟英来到了陈家,一诊断,就很轻松地说:这个孩子是饮食不节,脾胃不和罢了。+ Y3 S0 l3 I4 I ^7 c0 U+ l
啊?这么简单?不可能吧,看这个病情可是严重得要死掉啦。
1 ]" `( n' i+ i" X& y 王孟英告诉陈同志,怎么不可能,你仔细想想,她病前是不是吃什么过量了?
) }) w" R3 D* n2 Q/ m/ ]& N% G 陈同志仔细回忆,噢,对啊,那时候“因失恃无乳,常啖龙眼、枣脯等物以滋补也”。
& K! D" ^ i/ A" \: A/ s O 这就对了,就是这个原因!
0 Q/ M1 }/ q/ }; T! b. Y3 m. q 于是王孟英就开了一些消食导滞、清热利湿的药物。% r0 z$ J9 R* n6 b: x
只喝了一付,就见到了效果,几付药以后,就痊愈了。
3 O& i/ p! v5 ^; K' ^& y$ N 天哪,这可真是高手啊!我们的陈同志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眼泪都流出来了,前面的那些医生和眼前的这位怎么比啊?
4 r) H& k6 {+ w, U 感激之余,陈同志真够意思,立刻提出,自己在黄歇浦西(估计就是现在的浦西,房价特高)有三间房子,王先生您要是不嫌弃,您就在那里住下吧。 K: `6 ?1 f. A; T- H' B$ R1 Z* P3 r
( R- _! Y3 M, ?6 r' H+ q2 r& S+ } 就这样,王孟英在上海解决了住房问题,没多久,他就把妻子和两个女儿给接来了。
0 G8 i9 p3 V- Q! K. m 这三间房子开始热闹了起来,患者不断登门,各类朋友纷至沓来,好多人都是原来看过王孟英的书,这回原版真人来到了这里,于是一时间“虚室生白,人皆羡之”。; s: c1 [9 {0 c
; t, N: R. p: O5 `! i- ?6 ?8 K0 C
在上海,王孟英遇到了西方医学。
" t: X5 X* n! l3 h. e# e 其实王孟英很早就遇到了西医,到了上海以后,则可以更加近距离地感受西医了,那么王孟英对西方的医学是什么看法呢?
( b( Q+ k$ `7 j: M0 F- |' Y6 S 历来大家认为中西医是两门不同的学说,两者格格不入,不大好互相交流。
# m0 o5 C8 v/ |+ q) N& x 但是,我们从清末民初的中医学人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中医对西医是非常的包容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的。; h+ W- d+ X O; j
从文献中看,王孟英就曾经很详细地研究过西医的解剖学,他认为西医的解剖做得非常的好,比如传统中医认为思考问题的地方主要在心,而王孟英在《重庆堂随笔》中就论述了西医在这方面是对的,“脑为主宰觉悟动作之司”。
& K3 q2 m) X& _6 o3 Y$ y 终其一生,王孟英都在和霍乱做斗争,但却只能做到拯救半数偏强的患者,如果他知道日后西医有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手段,能够为治疗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他又怎么能够不接受呢?. v6 `: p" ?7 \
在他的心里,只有救治患者是第一位的,并没有中西医的分别,只要是对救治有利的,就是他要学习的。% A& L @' P+ o- ^- y2 B, H @. a
这就是个正确的态度。" d# D) w5 Y: B+ ?1 Z) Q& H w5 x5 @
4 b/ R' S2 o4 g 霍乱,是王孟英在上海遇到的最大的敌人。
. r5 |5 B4 P2 d0 E7 L0 |. E 其实王孟英住在濮院的时候,霍乱就又开始流行了,等到他来到上海,“则沿门阖户,已成大疫”,“死者日以千人”。; ?, E( Q# K/ E9 U) Z
上海那时候也乱着呢,不像现在这么繁花似锦的,那时虽然也有很多洋人,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个字儿,“脏”。垃圾成堆,王孟英曾经评价上海“臭毒”最厉害,垃圾都酿成毒气了,您说这该脏到个什么程度吧。0 k) Q% \! K, Y* z
王孟英刚到上海,住在周采山家的时候,就开始挽起袖子治疗霍乱了,当时有家住了南浔的两个客人,都患了霍乱,一个姓韩的,“须臾而死”,没给王孟英匀出下手的机会;另外一个叫纪运翔,才十七岁,病情也特重,这位周采山也是个热心的人,就拉着王孟英去给诊治。
; b: e( @( O2 o/ E 王孟英一看这位患者,此时是手和脸都黑了,眼睛也陷下去了,四肢冷,嗓子哑,尿也没有了,脉也摸不着了,大汗淋漓,舌紫苔腻,完全处于病危状态。0 F# ^4 f8 g3 x. ~! I! y4 L
那也得治啊,王孟英判断,此时还没有到芒种,“暑湿之令未行”,不是暑湿的病证(各位注意,这就是中医的时间辨证,根据节气和当时的天气状况来判断病因),这是个伏邪晚发的病例(伏邪,是温病理论中的特殊概念,认为有些外邪可以潜藏在人体内部,等到机会适合,会自里向外而发,这个理论在现代治疗肝病、肾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意义),于是就急忙在患者的曲池、委中两个穴位刺血,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然后开方:黄芩、栀子、豆豉、黄连、竹茹、薏苡仁、半夏、蚕矢、芦根、丝瓜络、吴茱萸,熬好冷服,等到药服下去了,患者就不吐了。( I/ }: T7 G, w$ T# Q! _ l
第二天的时候患者的脉象稍微明显了一些,又喝了两剂后,身上的黑色淡了些,但是开始烦躁了,眼睛也红了,王孟英认为,这是伏邪从里面发到外面了,就于前方去调吴茱萸、蚕矢,加上连翘、益母草、滑石,服下以后,患者就开始全身发斑(这也是伏邪外发的表现),但是四肢开始温暖了,小便也通畅。
) r2 A: A0 {3 E, n) `! M# y 然后王孟英又开了些清热化毒的药物,患者就痊愈了。
9 R3 U* `2 e6 q& k( U6 x 这个病例的确是从死亡的边缘把患者给抢了回来,周采山同志看了以后很高兴,反正自己是开“纸号”的,纸有的是,就拿来把王孟英的这个治疗方法印了好多,当传单给发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d5 h) W1 L6 \! H. W# k
从治疗了这个纪运翔患者以后,王孟英的名声就开始传开了,于是有很多人,患了霍乱,立刻就跑到这里来请王孟英出诊。$ q+ [ S# F9 R# H- y/ s
" W) S F% u/ T6 q; u7 Z 王孟英说一开始效果还不错,可是到了夏至以后,天气也热了,内外合邪,这病情可就一个比一个重了,“非比往年之霍乱”。这使得王孟英必须小心谨慎地随证而变,“甚费经营”,最后治疗好了很多重症患者。9 R! F4 n1 i2 d) K/ p3 U
但是,在王孟英的书里,也列举了很多最后功败垂成的失败病例。
' p) U$ M0 t( _8 }3 o 比如王孟英的亲家褚子耘茂才家里的使女,患了霍乱,王孟英去诊病的时候身体已经开始发硬了,王孟英赶快用夺命丹给灌入口中,然后开了解毒活血的药物,几付药以后就活过来了。3 `( V3 x) K+ m+ x2 o1 f
但是,后来,王孟英听说她仍然是“淹缠不健而亡”,可见治疗并未成功。
+ s L& } e( p) |2 L) ]! D, y
8 r5 q& N7 h& q. s0 ~ 这个时候,有位叫做金簠斋的同志找到了王孟英。
8 k+ F7 {! M" x* E0 G( V# G. a ^3 \' j { 一见到王孟英就说:“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4 w. K" p5 r! @ K4 G- W 原来,这位金簠斋同志是个心肠慈悲的人,看到上海霍乱流行,可是清政府却“罔知所措”,每天都要死亡那么多的人,就伤心不已,就到处收集王孟英三十多岁时在杭州写的那个《霍乱论》,但是当时的版都不好了,就没有找到个合适刊行的。" \2 t# A3 N$ S, d( _% P$ p, L
现在,居然听说王孟英这个人的原版正身居然来到了上海,天啊,这种机会能够错过吗?于是就四处寻访,终于最后给他找到了。
2 v& L' z. l* q; E6 v1 f; [- f0 Q 就这样,他们两人促膝长谈,原来王孟英写的书这位金簠斋居然都读过,追星已久,现在居然能够相见,实在是缘分啊!& f, C6 {) R' ]0 U) Y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从此成为好友。
5 {9 t4 g6 J! M, w: g; T 金簠斋同志来见王孟英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请王孟英把《霍乱论》重新勘定,再出版一次,给各地的医生一个指导。: V4 ]& K4 `* b3 I2 v' E* I
但是,王孟英由于太忙,并没有立刻做这件事。* W, L4 G) ^+ p6 J" q
直到两个月后。
3 `) f7 Y4 R$ q; p# V7 t! M5 n 两个月后的一天,是八月二十八日晚,这位热心帮助霍乱患者的金簠斋突然开始泻肚子,人也感觉精神疲惫,等到第二天天亮,把王孟英请来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了,在二十九日当天去世。
* Q6 H4 u ^- \* p" } 金簠斋应该说是王孟英在上海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了,也是在抗击瘟疫中的重要战友,他的去世,让王孟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悲愤。
2 z. ?" u: w# M. H ( D. o+ m7 l* L0 ]
然而,上天仿佛是觉得这样的打击还不够,就又给王孟英一记惊雷。
2 R+ `) {; j% y+ V* B6 C 在九月初,王孟英接到了老家来女婿来的信,信中告诉他,他的二女儿定宜,在八月二十九日那天患霍乱去世。7 z/ ~% I6 ?* n5 A1 Y
就在那同一天,王孟英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女儿,因为同样的霍乱。
3 e7 S% N7 d P! x$ d. @ 王孟英的二女儿定宜嫁给了一户姓戴的人家,这个戴家是个家风非常好的医生之家,在八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定宜突然开始泻肚子,然后四肢冰冷,脉伏,请来个崔姓的医生,认为是寒证,用了附子理中汤加减,但是泄泻仍未停止,舌苔却变得干黑,嘴唇也焦了(这都是热证的表现),于是就开始用犀角、石斛等药,仍没有控制住,最后用的是温补的桂附八味汤,二十九日舌焦如炭去世。
# m; @+ S4 q* e0 s" b+ ]. W2 c; \" Y 在女儿去世前的最后时刻,她对丈夫说:“吾父在此,病不至是也。”
( x) y; \/ F; d& _- @ 王孟英听到这个消息后,曾经哭得昏倒在地。
/ B$ j- O0 q$ I! s9 l4 X 他甚至有些责怪亲家:你们也是医生,我写的医书你们家都有,怎么也不至于让我王孟英的女儿被温热药害死啊!0 H( N/ w( w5 x' u
在凄凉的秋风中,这位老人写下了一副给女儿的挽联:% U* @0 D S+ a8 b- T+ @
垂老别儿行,只因膳养无人,吾岂好游,说不尽忧勤惕厉地苦衷。指望异日归来,或藉汝曹娱暮景;6 i$ X9 E* y% H7 M' W8 e
濒危思父疗,虽曰死生有命,尔如铸错,试遍了燥热寒凉诸谬药,回忆昔年鞠育,徒倾我泪洒秋风。
' X* A- p T+ H: a- N# I6 n) S 其满腔悲愤,尽露笔端。
+ X+ H2 [+ ?2 Q0 b 6 f+ W* s4 ^9 T/ ~4 h: [# T
擦干眼泪后,王孟英开始回到书房,整理纸笔。& b8 S+ I" M% O- `: t
别人都奇怪,这个时候整理纸笔要干什么?. ]: Z; M( K0 g/ K* S I$ i8 R3 i
王孟英:我要写书,我要重新写《霍乱论》!1 i& N3 f: N7 K
至此,王孟英开始向霍乱全面宣战!
1 n) s) d5 P8 J8 b& g( G( I
% T" b7 i; D! @1 i2 h( A/ B9 Z$ n8 r 在经过了多少个不眠的日夜后,王孟英写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一书。
7 Z. r, [$ M9 D! T+ |% { 在书中,王孟英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比如他提出预防的重要性,认为水源、空气等的污染是导致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他说上海“附郭之河,藏垢纳污,水皆恶浊不堪”,一定要“湖池广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应该“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并提出了要在水里放置药物,进行消毒的概念。
+ p+ G8 i4 F) P/ b0 ]5 W2 j 他还提出了房屋要通风,改善居住条件等预先防疫的观念。
6 o' X$ j1 O8 }+ E0 w0 S/ r 这些措施,绝对是防止霍乱的最重要的条件,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此,王孟英等医生只能退而采取自己的诊疗手段,从死神的手中抢救生命。
, P3 t- |0 U9 |4 x, Z9 I 在建国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霍乱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大爆发,曾于1961年和1963年两次逼近我国南方,但都没能进入,只因为新中国的政府的防疫措施得力。0 S$ ]" W& V" T( P( ]& Y3 {( V" k
但是那个时候,王孟英这样的医生是没有政府的支持的,他们只能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独自去救治一个个生命。
- g6 A$ I9 u) t5 q 那个时候,医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比如王孟英就记载了一个医生,叫余小坡,是个进士,擅长医药,当时也投入了救人的队伍,一天,在给人看病回来后,饿了,就随手吃了一小盅的莲子,吃完后,就开始感到不舒服,随即就吐泻转筋,马上让人来找王孟英,王孟英还没到呢,人就去世了。9 C# g" q" l. \, d
其夺命之速如此。; L" B/ E& P A! I
. {! s# s7 u1 M0 x/ h 王孟英对此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写完书后,就从此放开手脚,接诊更多的患者。& T/ M1 D& u0 U$ ?4 F. o. r6 S
别人都问,王孟英怎么了?不要命了?
, l6 K, S Q- x 他的家人也很担忧,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剩下孤儿寡母该如何生活?
+ v; u. g% a+ T7 D) V 但是,王孟英已经无法想那么多了,他的眼里,只有如何让每天死亡的一千多人再少些,再少些。; E7 k; G+ G' Q) g
这场同霍乱的战斗,与在战场上厮杀的死亡概率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医生保护措施。0 v; H& s* q+ ]1 ]2 g) p
但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王孟英义无反顾,挥剑而上,投入了短兵相接的战斗中。
7 R! A4 l/ v& X. F |' [% K : o; y" L [! V5 a* H) u* Y
从此以后,王孟英从文献记载中消失了。
8 {0 q* k( i: t4 P 至今医史文献界还在争论,王孟英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怎么去世的?
5 \# ~; }- N) P$ c1 M! I0 G# a 有的人说,是在六十一岁时与霍乱的战斗中自己也被感染,不治去世的,有的说,他活到了八十多岁。
: P* C8 c) }& c1 u+ n8 Q. m 但是,两者都没有确切的文献证据。
D" ?0 @% s. N8 N( `/ A, L
- J5 I# a* F; \$ ~% C 从感情上讲,我宁愿相信后者,相信王孟英和妻子平安地白头偕老,享受了人生的快乐。5 b& ^8 m7 @+ E* o1 z' C$ w
但是,从理智上来分析,我却更相信前者,因为以王孟英的创作速度,如果他活到八十多岁,那他还能写出十几本医案书来。) p9 U1 q3 F' _
“将军百战死”,我想,对于一个真正的战士来讲,最光荣的死法,就是死在战场上。
+ q5 T% s: d% Q0 Y" u( Q! h % j7 U$ {' F3 r
让我们凭借想像,来重现一下王孟英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吧。
9 o% Z- g+ r( B) s 那是个清晨,薄雾还没有散去。 h$ N0 p; P0 G! `0 f2 n' C9 ^8 \
王孟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x9 I8 T3 Z# }; n( g
他穿上衣服,就要随着患者的家属出诊。8 d9 W' d7 {0 i1 g9 k
王孟英的妻子送他到了房门外,把他的蓝布大褂掖了掖。
6 a) s; P# A9 X7 ?, |' n 王孟英盯着妻子的面庞,凝神地看了一眼,仿佛在说:这辈子,辛苦你了!5 E7 b* J+ F% N5 I' [1 V: w1 }" d: ?( z
然后毅然转过身去,向着薄雾中走去。
! a3 ~6 {/ H/ k/ H5 ?: y 在薄雾中,隐约显露的是无数的死神狰狞的面孔。
; u. u3 x O* ~0 w t% W 王孟英无所畏惧,消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大步而去……: T" v# i. C- o
9 ]4 S/ g; u& D5 B. p/ p/ l! g! l$ }# M
王士雄,字孟英,他从小体弱,家境贫寒,但是,他凭借自己心中的信念,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一代温病大家,为中医理论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救人无数,但是自己却一贫如洗,人们在看到医案书中他谈笑风生、雷霆霹雳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在背后却是忍饥挨饿、吃糠度日。在瘟疫来临的时候,他凭一己之力,向着世界上最凶恶的病魔——霍乱宣战,从病魔的手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做医生若此,实在是一生无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