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教授变明星:学者易中天与"文化奶妈"于丹2006-12-15 12:44:49 来源: 新华网
9 s, f7 D Q- Q
* y$ V/ E8 x5 A! v# x8 }6 C 昔日读书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当下教授们则乐于在电视屏幕上传道授业。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造就的一批教授明星令人瞩目,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于丹……
7 J7 B& C% R @1 j: \: ]7 [
9 O W8 S. P$ s% [7 ^ * H$ k$ L; ?4 {3 p: u$ {+ a& R# b
“明星学者”易中天人气不输明星 新华网上海12月14日专电(记者孙丽萍)昔日读书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当下教授们则乐于在电视屏幕上传道授业。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造就的一批教授明星令人瞩目,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于丹…… & k/ ]7 j6 ~9 S; [% W
然而,电视造就“新明星学者”的热潮,同样也引起激烈争辩。 / ^% P4 q% f" Y$ X/ I4 Q2 @0 ~5 @
教授人气不输明星
" }% v/ B0 r9 M$ F教授人气赛过明星,成为2006年最富喜剧色彩的文化景象之一。过去人们印象中,教授都是埋首书斋做学问,而易中天这样的“新明星学者”却像娱乐明星一样,空中飞人般在全国各地穿梭,忙于自我推销。 * \* u1 Y; [6 e; ?+ B
今年8月,易中天在刚刚开幕的上海书展上创造了一项“中国纪录”。不到一下午,他就签售新书《品三国》4000多册,当场写坏了10多支水笔。据一位在签售现场的网络游戏业人士称,易中天的人气,跟“超女”李宇春在上海动漫展上亮相的效应相差无几。
/ f& F$ z$ ]3 q6 H5 q& E2 E时隔仅仅三个多月,另一位“百家坛主”于丹又以一天签售8000册《于丹的〈论语〉心得》的惊人数字,刷新纪录。 9 y: v5 i; E' U5 ?" w: ?9 {
学者、电视明星、畅销书作者,很少有人能集这三种角色于一身。此前只有一个余秋雨。而如今,央视《百家讲坛》却似乎掌握了造就“三位一体”“新明星学者”的秘诀。
6 \5 m- }0 }( Y. F9 c% y! J更令人吃惊的是,伴随着走红于年轻一族中的“粉丝文化”,网上开始出现许多“教授粉丝”——“乙醚”(易中天的拥戴者)、“鱼丸”(于丹的拥戴者)、“年糕”(阎崇年的拥戴者)、“海飞丝”(纪连海的拥戴者)。
' j; g8 b& w7 P6 Y/ ~( B2 U“文化奶妈”还是“传统文化救星” & U l! B! S1 ~6 ]1 e
- d) p, Q9 {) ~; X5 J9 _ + W& f1 T6 h0 V$ O* s
“文化奶妈”于丹 不过,借助电视媒体的力量扬名的同时,“新明星学者”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学术界、思想界的批判。一则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的评论将于丹称为“文化奶妈”。此前,一些历史学家也言辞激烈,批评易中天品说历史“误导大众,影响国民素质”。
X+ b; }6 Q- k'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员李治亭在2006年上海书展上说,易中天品三国是“时尚历史”,用时髦语言掺进历史事实,趣味低俗。
. p* q; X3 e9 G5 p+ P+ j清史专家还指出另一位《百家讲坛》历史主讲人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存在不少谬误。例如,阎认为“清朝多民族的统一政策也是努尔哈赤定下的”。事实上,努尔哈赤进了辽东,一边屠城,一边俘虏汉人为奴隶,他的后人也承认其在位时民族矛盾很深。 - ^8 ~. G8 V, c& Y. m
但不可否认,尽管称不上学识渊博,“新明星学者”们却带动了大众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新狂热。易中天的《品三国》卖了50万册。《于丹的〈论语〉心得》更是“号称”卖了60万册,虽然业内人士对此存疑。
# n. C% @4 z7 O# Y) c伴随易中天的走红,中国书市2006年热销各类历史题材书籍。先前在学界评价甚高的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姚大力的《成吉思汗和今日世界之形成》、吴思的《潜规则》、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等,既富有思想性,也受到读者青睐。
/ `( {: C# j$ k; i, l有媒体指出,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新明星学者”有个共同点:都曾在中学担任教师。由此可见,“新明星学者”正是以“浅显易懂”贴近了大众,唤起了他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兴趣。
) z6 A8 f7 i; ?$ f“新明星学者”更有责任传播真知
. @6 j D9 I; N“新明星学者”当道,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众说纷纭。对当下文化氛围的影响是好是坏?各方意见迥异。
- d4 S: ?2 Q/ y* k3 h. y4 f' X一种意见认为,学术快餐化和娱乐化,成为一种令人担心的时尚。同样是一本演讲录,论其学术地位,《于丹的〈论语〉心得》比不上复旦大学出版的《论语别裁》,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国学大师南怀瑾?
' |1 y' ^' @( r; B- G8 k5 s6 j5 d另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学界不该忙着批判“新明星学者”,而是该自我检讨。中国的精英学者,要更多地主动与大众文化融合,别躲进书斋成一统,把知识闷在肚子里。否则,只能让大众文化的水准江河日下,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继续形成断层,乃至鸿沟。
& v. N Y7 j3 b! @画家陈丹青更评论说:“孔子要活到今天,绝对霸占电视台。胡适、鲁迅活到今天,坦然上电视。” G& a& c- @1 }9 o0 b( ?" c) t
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位副总编指出:“教授上电视成明星,是娱乐化和反娱乐化的平衡。”他指出,当下,商业文化挑战主流文化,娱乐取代一切,娱乐就是新闻,就是文学。而对于这种现象,中国所谓的主流文化界一直没有做出恰当的回应。
n* z# b, J$ n5 s4 _9 u对此,学者李泽厚也表示认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产生这种浅思维的历史热,一方面是有市场,读者需要;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众“没有更好更多的选择”。
* ]6 V# u% D0 M+ J上海一位出版人认为,严肃的学术研究与易中天、于丹等人的“俗说”本来并行不悖。只是,中国学术界应该出现更多的易中天,让老百姓在追捧娱乐明星之外,也能追捧学者,崇尚知识。而“新明星学者”掌握话语权之后,则更应该担负起传播真知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