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单位沈自尹、王文健、俞瑾等研究报道,中医核心理论之一“肾”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最先发现肾阳虚证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得到国内7个省市和日本学者的重复验证并获得学术界的公认,进一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研究,推论肾阳虚证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采取以药测证并证明惟有补肾药才能提高下丘脑的CRF基因表达,首先在国内外对肾阳虚证阐明其物质基础后,对肾做了功能定位。最近的深入研究,发现肾的功能涵盖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补肾药可对以下丘脑为中心的众多分子网络群进行调控整合,这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n% L( V+ s3 J7 B- V
在肾的研究不同时期,首先并及时地提出从临床提炼升华的三项重要的中西医结合原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相结合”。这些原则不仅指导肾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而且指导了临床各学科的中西医结合,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全国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
" [5 i& N, k. n9 ?! b 中医理论提出生长发育、生殖、壮盛、衰老这一生命历程各时期是由肾气盛衰所主导。课题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性早熟和青春期功血、生殖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自然流产、壮盛期的哮喘及激素撤除、老年期的更年期综合征和延缓衰老等难治性疾病,采用补肾调节阴阳不但显著提高疗效,并纠正了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与肾的理论研究结果相印证,成为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范例。(王春鸣)
0 ]4 I* r4 P2 w3 u- ]0 e
8 s- W5 w5 }( D
/ T1 t0 q# C" X% e- t+ ^4 n! g* u- t
中国中医药报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