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5|回复: 0

道教派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9 16: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传统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成为神仙。将老子及《道德经》加以宗教化,称老子为教主,尊为神明;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作宗教性的阐释。创始时主要流行于民间,并曾同当时的农民起义相结合。魏晋以后,一部分道教徒受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利用,使道教逐渐上层化并与纲常名教观念相结合;在有些朝代还卷入了宫廷政治。而在民间则继续流传通俗形式的道教,从中还演化出一些秘密宗教组织,在有些农民和平民的斗争中,成为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旗帜与纽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道教积累了大量的经籍书文,后多编入道藏,对于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曾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过一定的贡献,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4 x8 d% c& H  P: U) K, ]" p6 o+ w( ^9 F
  历史 初创 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同时吸收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继续在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道。因后世道教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天师),故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 m& P0 w0 G" M+ m  g# I  C! @

) N, _4 i1 O- Z* @) t  汉灵帝时,奉事黄老道的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自称大贤良师,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天下”。教徒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中平元年(184)发动起义;因起义者皆头戴黄巾为标志,故人称“黄巾”。它和五斗米道相呼应,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旗帜。起义失败后,太平道被封建统治者残酷镇压,逐渐衰微。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20余年,传播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政局稳定,得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拥护。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拜将封侯,五斗米道遂得合法传播,影响日增。
: W& O2 v4 M' w) R8 ^" `4 {' z3 b
- m2 I4 T4 }% z4 E" q  思想渊源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为早期道教的两大教派,教义基本一致,其思想和道术源于:" G4 A: q$ B; e7 i0 \
2 O# J- N+ Q5 L$ K
  ①古代鬼神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将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视为神灵,并对它们进行祭祀和祈祷等崇拜活动,由此而逐步形成了天神、地□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这种鬼神思想,并不断将许多神灵纳入道教。9 B' p0 s4 V& [6 k( e9 i2 F
* j, w7 x/ U" _3 t& A, x9 [
  ②巫术和神仙方术。古代殷周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能交通鬼神。这种依仗巫术祈福禳灾的方式遂为道教所吸收。战国以后神仙方术渐盛,神仙思想在《庄子》和《楚辞》里已屡见不鲜。稍后,在燕齐一带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利用战国时齐人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他们的方术,从而形成了所谓神仙家,即方仙道。传说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等都向往神仙,“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以后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术皆被道教所承袭,神仙方术演化为道教的修炼方术,方术士亦逐渐演化为道士。
3 q  P$ Z' Q: ^. G! K' d
5 ?, q6 i& Q: L/ h; w+ l  ③谶纬之学。阴阳五行思想起于先秦。汉代从董仲舒起,开始以这种思想解经,逐步形成谶纬之学。西汉末至东汉初,谶纬之学盛行,儒生与方士合流,以阴阳五行推验灾异祯祥。道教融合了谶纬思想,并汲取其作为方术之内容。
7 d  _# r3 r3 g3 S$ w2 C/ N$ W) r7 n9 \0 @8 Y. N4 Y1 {( ?0 k4 |5 c
  ④黄老思想。黄老学说起于稷下道家,他们同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至汉初,文景以黄老清静之术治天下,治黄老之学者蜂起。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加以治黄老之学者中,本来就有许多方士,他们以神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的解释,使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相结合,而向神仙方术的方向发展。至东汉,进一步将黄帝、老子神秘化,又由着重尊崇黄帝,转而推崇神化后的老子,逐渐形成崇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并与方仙道逐步合流,成为早期道教的前身。这些条件和佛教传入的影响,为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产生的基础。7 b+ k/ R5 C& K% K

- K+ x; y4 [6 b2 {  分化 魏晋以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东晋葛洪总结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设了种种修炼成仙方法,并建立一套成仙的理论体系,对道教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他攻讦民间的早期道教,诋毁农民起义,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以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认为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义、和顺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以后,上清派、灵宝派等相继出现。道教在上层化的同时,民间仍然流传“通俗道教”。东晋末,孙恩利用民间五斗米道组织起义,后虽遭镇压,但却沉重地打击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0 L, [1 b/ c9 L$ }. [  K( O* }+ l2 ~2 W
  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太武帝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引者)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制订乐章诵诫新法,“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佐国扶命”,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天师道。在南朝宋明帝时(465~471),则有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指葛玄、葛洪──引者)”,搜罗经诀,尽有上清、灵宝、三皇等派经典,遂“总括三洞”,汇归一流;又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并仿效佛教修持仪式,广制斋戒仪范,以改革五斗米道,“意在王者遵奉”,称为南天师道。道教的教规、仪范经过寇谦之和陆修静修订以后,逐步定型。陶弘景继续吸收儒、释两家思想,充实道教内容;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主张三教合流,对以后道教的发展,影响至大。
  s5 D% S( D( b3 @3 b* Z
, j- J2 K& ~. L* i  隆盛 隋唐北宋时,不少帝王崇奉道教。唐代统治者,自称老子后裔,奉行崇道政策。唐高祖于武德八年(625)规定三教次序:道先、儒次、佛最后。高宗于乾封元年 (666)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视道士为宗室;开元二十九年“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742)又将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玄宗还亲自为《道. l! c, d" D5 _1 V

& ]9 }% Z: R/ t. f% M$ \1 |德经》作注,制令士庶均须家藏一本。会昌五年(845)武宗兴道废佛。北宋统治者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宋真宗称赵玄朗为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并亲自为多种道教经书作注;改僧尼为德士,令穿道服,加入道学。唐宋统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对道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时道士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大,神仙系统也更为庞杂;经书数量益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如隋唐时有王远知、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吕洞宾、施肩吾;五代十国时有杜光庭、闾丘方远、彭晓、谭峭;北宋的陈抟、张紫阳、陈景元等,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
+ j8 Q/ H0 f/ _" b
( \& o8 K, {4 f. e  南宋偏安,在与金、元南北对峙的形势下,道教内部的宗派纷起。新起的道教宗派,力图革新教理,大多主张道、儒、释三教结合;在修炼方术方面、着重于内丹,强调精、气、神的修炼。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创立儒、释、道兼容的全真道。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的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的太一教,均行之于河北。但历时不久,即湮没无闻。唯有全真道因王重阳的弟子邱处机见重于元太祖,而盛极一时。南北天师道为与新起的全真道相抗衡,与上清派、灵宝派、净明道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于正一道。于是,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宗派继续流传。) `1 @6 C* ^5 B! {8 R
9 O4 }7 d" _. B; f! ^8 Z& k
  式微 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转衰。清代重佛抑道。乾隆时,正一真人官阶由二品降至五品。禁止差遣法员传度,限天师率本山道众。道光时,停止朝觐。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趋衰落,而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仍很活跃。以各种宗教互相融合为特点的民间宗教,虽然派
' a; {9 S* v( G& C1 w; `0 A" K3 b' d# R2 I; Y$ R8 h  d
系繁多,思想渊源复杂,但其中有些教派在思想上乃至组织上同道教仍有一定联系。
1 k" w8 w  x# X0 o3 w" _
) r  g8 Q8 b9 K! h3 P5 Y  向外传播   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道教经籍,远播欧美。近年来,国外研究道教的学者和学术团体日益增多,国际道教研究
3 b  j8 Z/ |$ _( [1 R$ R
: V. r4 G# e' I$ X- O) l# b的学术活动,也渐见活跃。% F0 \2 o" L, J. f% C
1 Y$ |1 W! }) W4 f3 g) ~# l
      教派 东汉道教初创时,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分。晋代和南北朝以后,又有上清、灵宝等派别先后出现。各道派教义思想基本一致,只是道法和道术的侧重点不一,或师承系统有别。而真正各立门户的宗派,当是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这时有四大教派:
$ X5 ]" k! X% J5 `3 M& i" U, z# h. k* v4 B7 I1 |3 T5 @! ]
  ①正一道。道教各符□派的总称。亦称正一派,系由天师道长期演变并与上清、灵宝等派逐渐融合而成。其标志是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元大德八年(1304)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此后,江西龙虎山传天师法□的龙虎宗(正一派),清江阁皂山主要传灵宝法□的阁皂宗(灵宝派),江苏句容传上清法□的茅山宗(上清派),皆统一于正一派,天师道从此亦名为正一道,其他如净明、武当等支派均属之。* P# L8 k& L, W6 e. E% b. ?
+ G1 A" d4 p+ m, w
  ②全真道。亦称全真教。由王重阳创于金大定七年(1167)。主张三教合一,认为三教同源,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主要经典,在修持方法上,重清修,不尚符□,不事黄白之术。在教规上,严格要求入道者不娶妻,不茹荤,出家住丛林。全真道的支派较多,属于依托北五祖的有钟离帝君钟离权的正阳派,纯阳帝君吕洞宾的纯阳派,重阳祖师王重阳的重阳派等;属于北七真创立的有邱处机的龙门派,刘处玄的随山派,谭处端的南无派,马钰的遇仙派,郝大通的华山派,王处一的嵛山派,孙不二的清净派。此外,北宋时张紫阳撰《悟真篇》,传紫阳派,本不属全真道,因元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和张紫阳所传,统归全真,后称张紫阳所传为南宗,王重阳所传为北宗。
* S' ?2 V, b0 ?1 o( v( A* A1 E6 C. W
  ③真大道教。亦称大道教。沧州刘德仁创于金初。崇尚《道德经》,并吸收部分儒、释思想。不尚符,不重飞升化炼之术,亦不讲长生久视之事,而颇重默祷召劾为人治病,一时信奉者甚多。元末逐渐衰落无闻。6 X6 h% L$ d) `) [" }, s
# W9 Z+ v; g8 f" m0 P6 O
  ④太一教。卫州萧抱珍创于金初。该派道士须出家,与全真道相类;以传“太一三元法□之术”名于世,善祈禳术,以符□为人治病,则又近天师道。传至七祖萧天佑(嗣教约当元仁宗、英宗之世)后,逐渐与正一道合流,其后事迹不详。
; ?& F1 h* O9 _, M! G' Q
: c( y6 ?6 B4 P  在真大道与太一道消失以后,全真与正一便成为道教的两大宗派,流传至今。8 Q9 x7 T7 D+ X$ u. T- A0 X+ L% Q
- P; t8 {& K) T" Y5 m
  信仰与教义 道教信仰的核心是“道”。道教的教义思想和神仙方术无不发端于此。道原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德经》里,把道视为“虚无”,它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庄子》则把道解释为“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谓:“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这些得道成仙的思想,皆为道教所利用。他们把道说成是“神异之物,灵而有性”,“为一切之祖首,万物之父母”。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无形无名,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宇宙、阴阳、万象皆由此化生。; Q$ N2 H# r# ~, @( |" W
& E) [( j: `- U! t: d3 C( L
  东汉明帝、章帝之际,益州太守王阜所作的《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道教继续发挥了这一思想。相传为张陵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中,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其后,《犹龙传》又谓:“老子即老君也,乃大道之身,元气之祖,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在道教中便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道是天地万物之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六朝时,道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三清尊神。以后,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人鬼在内的神仙体系。梁陶弘景“搜访人纲,究朝班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捋其高卑,区其宫域”,对神仙地位作了排列。道教认为,神仙在其神仙朝班中,各有其不同的品级;并且各有其神通,相成相依,形成无所不能的神力;神仙各有居住的仙境,如“十洲三岛”、 “天界”和“洞天福地”等。  道教相信道可以“因修而得”,视“道之在我之谓德”。因此,认为只要认真修道,就能“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神与道合,谓之得道”。按照这一众生均可修道成仙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功和道术,如服食、行气、房中术、守一、外丹、内丹以及斋醮、符□、守庚申等等。不同道派对修炼方术各有侧重,有的重斋醮符□以祈福禳灾,名为符□派;有的重清修炼养,名为丹鼎派。但都认为:“识元命之所在,知正气之所由,虚凝澹泊怡其性,吐故纳新和其神,高虚保定之,良药匡补之,使表里兼济,形神俱超”,虽未升腾,也“必谓之挥翼于丹霄之上矣”。
: E" F2 ?3 ^* W
$ k9 ~* {. Q# g/ f  U7 k道教的宗教活动有日常诵经礼忏的功课、逢年过节的祭神祝祷以及为信徒作道场祈福消灾等。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礼拜、诵经”和“神思”就能达到“洗心净行,心行精至”的目的,而“收心离境,住无所有”才是“学道之初”。
1 T: j" ?) _/ Y7 P5 ?: ]2 F! \$ D
+ ~" p/ w) o2 B: h经籍 道教初创时,经籍不多,除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外,重要的有《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东晋初,葛洪《抱朴子·遐览》篇著录道经凡670卷,符□500余卷,共约1200卷。此后,为了阐发教义、与佛教相抗衡,造经日多。《灵宝经》、《上清经》、《三皇经》等皆于晋代陆续出现。据考证,上清、灵宝等均系经之总称,各统经数种或数十种,“后人据先出道经,敷演增修,仍题以原名,卷帙遂因而增多。又据所统经文,修撰斋仪,仍编入此经,种数亦因以孳乳”。隋朝道书增至377部,1216卷。唐开元时,玄宗发使搜访,道经数目又增至3744卷(或称5700卷),并列入道藏,以后历代皆有纂修。至明英宗、神宗时,《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所收之道经已增至512函,总计5485卷。2 t; t* c# v( a0 @
. N# Z/ H7 C# b1 U3 z4 E
道教经书的内容十分庞杂。但在东晋葛洪时,道书仅分为经、记、符、图,其中间有涉及服食、炼养、符图、算律的。南朝宋明帝时,陆修静上《三洞经书目录》,始并入方药类。北周武帝时《玄都经目》增入诸子论。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更分道书为二十五类,即老子、庄子、诸子、阴符经、黄庭经、参同契、目录、传、记、论、书、经、科仪、符、吐纳、胎息、内视、导引、辟谷、内丹、外丹、金石药、服饵、房中、修养等。《正统道藏》的分类方法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内容较《通志》的记载,又有所增加。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编纂《道藏辑要》,收入道书200余种,按二十八宿字号分为二十八集,共200余册。内容有道教的重要经典、历代祖师真人著作、科仪戒律、碑传谱记等,其中还包括部分明代正续道藏以后的晚出道书。' p- \. j7 r4 m+ g! t, z  X  A
) l- }8 X- z$ |: ]" r/ L: X
  道教经籍,卷帙山积。一般道士鲜有能触及全藏者。从道教初创时起,仅《道德经》为道教徒必须习诵的功课。张鲁在汉中,还设置祭酒之官,专为入道者讲《道德经》。隋代“受道之法”就增演为“初受《五千文□》,次受《三洞□》,次受《洞玄□》,次受《上清□》”。据后来有关宫观生活的记载,全真道士一般只诵《道德经》、《玉皇经》、《清静经》等,而正一道道士大都习诵师授传承的斋醮经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4 02:52 , Processed in 0.0294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