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的礼仪教育 | 儒家的礼仪教育:
u/ ~+ ]& s0 G$ E9 @7 J5 i' t8 t5 f/ G# |$ e( a+ R, @6 P" {, p
以太子教育与朱熹的儿童教育为例( s% g: ]+ c% D; m
8 Q3 f" M* W, q& o) ~ 儒家提倡礼仪教育坦白地说,我不是学教育学的,我是历史系的教师。可能有朋友要说,你既然不是研究教育的,那有什么资格来谈教育问题呢?现在大学的学科体制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没有儒学,它们的学科体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不对应的。儒学是文史哲贯通的,把西方的体制加到中国文化的头上,儒学就不好安置了。我是研究儒家礼学思想的,今天来和大家谈教育问题,不是我敢于“越位”,而是要回归到儒学的根本上。1 J7 H, ]9 o1 [
8 m# q/ l. Q+ L5 e- @
儒家是礼治主义者,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教育民众,都不是靠大而无当的理论来运作的,那样只会使国家机器空转,无补于事。儒家的理想,是实现大同世界,这在《礼记》的《礼运》篇里有论述,大家都很熟悉的。大同世界是和谐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四海之内,亲如一家。 U9 Y7 P' c) D1 X9 {0 J& R- a
0 h6 Q n1 R C" o 这个目标非常伟大,但也非常艰巨,不是成天挂在嘴上喊着就可以实现的。现在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叫《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愿望很好,可就是没有具体的措施,照这么唱下去,恐怕再过一百年也做不到。
* w) L0 w' s, e! [" @- j
% z# k/ H+ J' U" t# }3 A8 K 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能够提出一个理想世界的目标,而且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具体的目标,一步一步地来推动。儒家认为,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教育和人性的转化,这些都要通过“礼”来运作。
. G6 g8 h. D _! x7 {! y/ k4 i Z' G. v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要把它们称为礼呢?”我们今天一讲到礼,马上就会想到握手、问候之类的人际交往的礼节,而古人所说的礼,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理念、国家制度、生活方式等等。我们看《左传》,古人给礼下的定义是:“礼者,理也。”“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就是说,礼就是合于道理、天理的行为或者制度。这里的“易”,是变换、移易的意思。“不可易”,就是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或者执政者的更换而改变,因为它是永恒的理念,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来的。比如说,儒家提出的“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这五种关系总是存在的。有人说今天已经没有国君了,哪里还会有君臣关系呢?这种理解太拘泥于字面意思。古代的“君”,并非都是指国君,只要有下属,就可以称为“君”,我们去读读《仪礼》就可以明白的。古人所说的君臣,实际上是说上级与下级,这种关系恐怕还要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反正我是看不到它被消灭的那一天了。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这五种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五种关系,关系到整个社会能不能安定、和谐的问题。儒家把处理五伦关系的原则归纳为五句话,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下面我们简单地来谈一下。
. n/ j! M/ y4 Q4 V$ D3 F j- u. I! Z) O1 T& n) H
父子有亲。父子是骨肉至亲:对于子女来说,父母是自己生命的来源,也是自己生命的最精心的呵护者。对于父母来说,子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如果说要让世界充满爱,那么首先要让父子之间充满爱,然后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7 b4 k# d4 i& P+ G
N5 H0 z8 G4 @" P 虽然说父子之间的亲情是最自然、最合理的,但是它也是要不断地培育才能走向持久。古人强调“百善孝为先”,是要把孝作为人性向善的起点来加以提倡。要把这种亲情变成普遍的社会风气,一是要靠提倡,二是要有严格的反制措施,有人偏不这么做,你怎么办?所以魏晋以后,以礼入法,把礼的要求转化为法律条例,这是从法律的角度来保证礼的实施。这是中国法系不同于西方法系的地方。在此后历朝历代的法律体系中,亲情被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例如,殴打或者遗弃父母,属于“十恶不赦”的罪行,是要被处以极刑的。因为这种人已经失去人性,与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S0 J9 i% s9 O5 U
5 G% |" s7 `% Y9 u% d 今天的中国,由于家家是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引导,家庭里的爱几乎都是单向的,只有父母爱孩子,孩子不知道如何爱父母。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的父母都成了“孝子”:孝敬儿子的人!如果从小不培养他对父母的爱心,并且落实到他的行为上,养成习惯,那么只怕到你将来老了,到了需要他尽孝心的时候了,他完全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从小就没有教过他。
$ [8 Q5 e* w6 }" r5 E P0 k# X) X8 S5 N( Q( T7 l' Q% E
君臣有义。近代以来,人们总是把儒家提倡的君臣关系说成是“愚忠”,所以这一条总是遭到非议。我想,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原因之一是某些政治人物的故意曲解;原因之二是缺乏对儒家文献的全面了解。“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要求人人口诛笔伐,写批判孔子的文章。其实,当时写批判文章的人当中,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读过《论语》。你连《论语》都没有读过,你怎么有资格去批判孔子呢?回想起来,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了解,都是从一些报刊的社论或者红头文件里得到的。而这些社论和文件里提到的孔子,都是被歪曲了的,怎么可以相信呢?其实,孔子曾经周游列国,无道昏君,谁也不肯接受他那套治国方案,他怎么可能号召大家去愚忠呢?孔子说到君臣关系,历来都是双向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你对我以礼相待,我才可以效忠于你的。所谓的“君臣有义”,这个“义”,不是讲义气,在上古语汇里面,义是“宜”的意思。君臣有义,就是彼此相得相宜。& e9 H, J1 |/ ~# Z: S% B
% C5 G1 p+ H. i L 夫妇有别。夫妇一体,至亲至爱。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男耕女织,彼此在家庭内和社会里担任的角色判然有别。《管子.五辅》也谈到夫妇之别的问题,一般来说,男主外,女主内。在性格上,丈夫要谨慎朴实,有主见,妻子要忠贞柔顺,识大体。夫妇懂得各自的责职之所在,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家庭和社会就会和谐。
2 C8 |% E1 N$ d: _7 w" ^; L" y& d0 f( ?& O! W* p9 k; d
兄弟有序。在社会里,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先后秩序,否则就会发生争抢、争斗,那样,社会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儒家认为,建立秩序的方法之一,是依照自然的顺序,也就是年齿的顺序。在不同辈分之间,晚辈要让长辈;在相同辈分之间,则是年轻的让年长的。古人彼此相见,彼此要“序齿”,就是相互要问年龄,年龄长者为尊。彼此的席位,也不能乱坐,而必须遵照“长幼有序”的原则,长者坐在尊位。《三字经》里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才四岁,就懂得谦让。这种美德首先需要在家庭里面培育。7 z F1 W8 Y0 h* @# ~1 z3 R# `
6 d! g% I# D8 x6 J% @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的交往靠什么来维系?要靠诚信。《论语》里面说,子张向孔子问“行”,就是在社会上处处走得通。孔子回答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只要说话能恪守忠信,行为保持诚敬,即使是到了落后的蛮貊之邦,你也一定行得通;反之,即使是在本乡本土,你也别想行得通。可见,孔子把“信”看作是为人的根本。此外,大家非常熟悉的,曾子每天要“三省吾身”,用三件事来反躬自问,其中的一件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现在我们的社会里问题多多,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太缺乏诚信。而诚信的问题,是要靠儿童时代就培养的。% h. ~7 T, ^3 @5 G/ e: C# V
3 A; j' x; [: G' {9 a s5 r 我们以上所讲的“五常”,归纳得相当好,但是儒家没有就此为止,而是在每一条之下都给出了具体的措施,这些具体的措施就是礼仪。因此,在儒家教育思想中,礼既是核心,也是体系,又是具体的仪式,它们是一致的。我们翻开《论语》《荀子》《朱子语类》看一看就可以知道,他们谈教育的时候,都是围绕着礼来展开的。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讨论教育原理的文献《学记》,就是《礼记》里面的一篇。可以说儒家的礼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几乎就是一回事。离开了礼,儒家的教育思想就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古代的大儒,像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等等,都是杰出的教育家。
9 b% \: L6 q+ f" u6 r
5 _- E: D7 l; @3 Y 儒家教育思想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儿童的教育,舍得在这上面下大功夫,所以中国的童蒙教育特别发达,童蒙教育的书籍也特别多。童蒙类著作中最著名的是“《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文献,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篇押韵,朗朗上口,不仅容易记忆,而且切于日用,是儿童教育典范。儒家的童蒙教育,也都是通过礼来展开的,下面我想谈谈周代和宋代的有关情况。: y0 `+ D& N6 T! n& I* V9 f i; E1 q
% B% v: z( U7 p% l- ~1 ]% y6 e 周代太子的教育# x3 a0 ?# M- I/ R
# z# }7 @$ F: m 在孔子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由政府垄断的,这叫作“学在官府”。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贵族子弟与富家子弟一样,都是吃喝玩乐、行为不羁的。其实并非都是如此,至少在周代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文献里面看到,地位越高的贵族子弟,会受到越严格的教育。“天下之命,县(悬)于天子”,所以对太子的教育最严格。这里,我们以周文王为例,从文献记载的角度来看看周代太子的教育情况。' `- c" @5 i$ T
, Q7 ?5 |$ e& F% X$ ]
大家知道,我们古人历数上古时代的圣贤之君的时候,总是要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尧是唐的君王,舜是虞的君王,禹是夏朝的开国君王,汤是商朝的开国君王,而周文王并不是西周的开国君王。西周的开国君王是周武王,牧野之战,武王克商,西周才正式立国。可是周人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周文王有很高的德性,使得天下归心,《史记》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人接受天命,是从文王开始的。所以,周文王被后世视为圣人。那么他的高尚的德性是哪里来的呢?是天生就有的呢,还是教而有之的呢?他在做太子的时候要遵守哪些礼节呢?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 G$ ] M6 w: a! k/ u- A
7 Q# e9 T& L! B/ C+ x4 M 儒家认为,即使像文王这样的圣人,他的德性也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在《大戴礼记》的《保傅》篇和《礼记》的《文王世子》篇里,记载了西周的太子和王者受教育的情况,以及他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礼节,对我们有借鉴的作用。儒家的儿童教育思想,非常强调两点,一是人性,二是环境。3 e3 K6 y; s" g7 J9 a8 O
: Y2 t# |4 |$ j# O8 N( Q
先谈人性。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动物,懂得喜怒哀乐。感情可以左右人的行为,甚至可以让人不惜为之牺牲性命,可见感情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儒家认为,政策的制定要人性化,要充分考虑民众的情感。但是,人性只有在不偏不倚、处于“中”的状态的时候才是理想的。人的偏激、怯弱、暴躁、消沉的性格,不利于人的健康和发展。一般认为,这些性格是先天的。儒家认为,它与孩子在母体孕育期间的生活有关。如果孕妇心情不好,郁悒寡欢;饮食的口味不合适,例如过辣、过咸;或者喜欢听刺激性的、荡心骇气的音乐等等,都会影响到胎儿品性的形成。天性温和敦厚,是孩子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基础。怎样得到一个天性纯正的孩子?于是,胎教的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e J: s( V/ T* o4 o$ W9 v
) e/ D7 N8 J4 C3 C 《保傅》这篇文章引用了《青史氏之记》中关于胎教的内容。《青史氏之记》今天已经失传,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写成的,今天都已经无法考证,我们只要知道它是一本上古时代的书就行了。《青史氏之记》说,王后怀孕后七个月,就要到宴室去住,有专门的人负责她的起居。在这里,她要遵守“礼乐之教”。三个月之内,如果她想听的音乐不是先王遗传下来的德音雅乐,那么太师就可以把琴瑟收起来,说这种乐曲我没有练习过,拒绝为她演奏;如果她想要吃的东西不是正味,那么太宰就可以放下炊具,说我不敢用这样的食物来奉侍王太子,拒绝为她烹调。北周学者卢辩在为《保傅》这段文字做的注释中说:文王的母亲大任怀着文王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起恶言,为的就是保持心性的中正平和。她是真正懂得胎教之道的人,所以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称赞。古人认为,孕妇要特别注意所接触的事物,因为“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成天接触真善美的东西,胎儿就有真善美的天性;成天接触假恶丑的东西,胎儿就有假恶丑的天性。所以呢,怀孕期间,要做到“声音滋味,以礼节之”。我个人觉得,中国古代胎教的理论是很有道理的。今天的孕妇都知道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要多听优美的音乐,也是这个意思。
7 j2 @* ~: r( E8 T4 ]# K" q5 s: J- @( A, E, K
孟母墓
% s) N8 C" S% i& Z J3 H$ w
# F: V+ |/ x' Q4 f, q; E 下面来谈环境。中国古代的教育特别重视环境的影响。人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儒家认为,人的观念得自后天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人,无论是谁,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生存。我们常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说的就是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对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自制能力很低的儿童,环境的影响就更是不可忽视了。周围的人关注的问题、他们处理事务的方式、民间风俗与习气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
9 c, \5 p, I1 M4 N3 N) G
/ i6 }5 Q4 q% ^, x7 I 大家非常熟悉孟母三迁的典故。孟子的天资非常之好,可惜幼年丧父,家里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人能够指导他的人生道路,在这种情况之下,周围的生活环境如何,就显得十分重要。孟子的家原本靠近坟地,所以他小时候经常与其他孩子模仿人家出殡、下葬的事情,这使得孟子的母亲非常不安,觉得这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市区去。不料,孟子在闹市区耳濡目染,又模仿起商人做买卖来了。孟母发现市区也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把家搬到了学宫附近,这一下孟子所见所闻都是学校传习的礼仪,所以成天摆弄笾豆簠簋之类的礼器,学习进退揖让之类的礼节,人也变得比以前文雅。孟母高兴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居住的地方!所以就定居于此。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再聪明的孩子,他的成长也离不开环境。
, i, C! U3 a+ s3 V. E5 N' \. Q) F# w$ v! W' p
其实,最早注意到环境对于儿童教育影响的,还不是三次搬迁的孟母,我们至少可以追溯到《保傅》等文献。《保傅》篇谈到,武王的儿子成王生下来之后,王室对于他的教育非常之周全。成王是太子,将来要登上王位管理国家的。他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兴与亡,不能不慎重对待。负责太子教育的是三位德高望重的卿: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为三公。三公的分工是,太保负责他的身体健康,太傅负责培养他的德义,太师负责训导。此外,还有“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师,级别很高,都是上大夫。三少的职责是“与太子宴者也”,就是与太子在一起生活。
0 u* z2 {1 u* c' O
# a+ G6 E( N- t: G) w/ P% W 三公、三少对太子的教育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侧重。在太子的孩提时代,三公、三少要教导他懂得孝、仁、礼、义,并且反复去做。太子年龄幼小,为了避免他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要将他周围的邪人赶走,使他的视野之内没有丑恶的行为。这样还不够,还要从各地挑选那些言行端方、懂得孝悌之道的人,让他们来和太子为伴。这样一来,太子每天看到的都是正事,听到的都是正言,走的都是正道,接触到的都是正人。每天与这些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受到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太子的品行也就自然而然地端正了。8 |( n1 a" ?8 L4 T6 E7 W; P
; a& I$ o& s* o 几年之后,随着太子的成长,生理开始发生变化,有了朦胧的性的意识,开始注意女色了。这个时候,要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去,送他到学宫里去接受系统的教育。上古时代的学宫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和太学等五处,传授的知识各有侧重。东学的教育,主题是“上亲而贵仁”,“上”是崇尚的意思。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亲爱的人都是父母双亲,其次是同一血缘关系的亲属。要教育太子懂得与亲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要有仁爱之心。亲族之间的伦理关系,要亲疏有序,恩爱相及。南学的教育,主题是“上齿而贵信”,在血缘亲族之外的社会关系里,要按照年齿的顺序来确定尊卑关系。要教育太子懂得长幼有序,诚信相待的道理。西学的教育,主题是“上贤而贵德”,要教育太子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理,把圣智者选拔到重要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北学的教育,主题是“上贵而尊爵”,国家的勋贵老臣以及有爵位者,理应得到尊重。教育太子要懂得贵贱有等的道理,这样,上下的秩序才会被遵守。太学是太子承师问道的地方,然后要在行为举止上请太傅指正。如果太子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太傅就要用责打的方法加以惩戒。如果太子按照要求做了,但是做得不到位,太傅就要指导他去做到。五学教育的目的是要不断增进太子的道德和知识,使他明白事理。太子是天下人的榜样,只要他能够成就自己的德性,天下的百姓黎民就都会跟着学习,天下大化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h' L$ d% g1 n1 [4 {3 c, V
, |! q3 K; C R 太子到了二十岁,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已经成熟了,有能力独立生活和处理各种事务,已经是成年人了。这一年要为他举行成年仪式,当时称为冠礼。从此以后,太保、太傅、太师不能再像过去对待孩子那样处处严苛地要求他了。尽管如此,太子也难免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太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的治乱得失,丝毫马虎不得。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太子可能犯下的错误,专门设立了“司过之史”和“亏膳之宰”这两种特殊的职司。一旦太子有了过错,史官就一定要如实地记载下来,这是他的职责。如果史官胆敢为太子隐瞒,那么就要把他处死。除了史官要记载太子的过失之外,负责太子伙食的宰官还要撤走太子的膳食以示惩戒。如果宰官不这么做,也会被处死。
* T. {) x; Q' m
3 V' y; [( W7 n) F 这样做还不够,为了能有更多的人来参与监督,又专门设置了“进善之旍”、“诽谤之木”和“敢谏之鼓”这三样东西。旍是一种旗子,谁有好的建议,都可以站到它前面,太子必须去听取。“诽谤之木”的“诽谤”,与今天所说的诽谤不同。今天所说的诽谤是造谣、诬蔑,古时候的诽谤是批评,这是要分清楚的。无论是谁,但凡是对太子有所批评的,可以站到诽谤之木前面,太子必须前往倾听。“敢谏之鼓”是为有所劝谏的民众设立的。太子的身份非常特殊,万民天天仰望。好比是太阳和月亮,出现了日食、月食,天下的人没有看不见的。同样,太子把错误改正了,天下的人也没有不知道的。这三件东西的设立,可以使太子所犯错误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 {: k1 \3 Z9 M2 `) s8 W) @$ C& Q( v. z
除此之外,太子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不能只是让大家来纠正自己。方法是每天晚上瞽者为太子诵读《诗》,工官要诵读正谏,士则要向太子转达民谣。' w! E. E! B0 x+ d* J
2 n- R2 i# }7 X# d! b
大家知道,《诗》的内容都是非常纯正的,所以《论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里面有不少篇章都是表达情感的,既有对恋人的爱情,对祖宗的崇敬,也有对游子的思念,对贵族的不满,等等,可是,每一篇都能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情感的把握非常有理性。经常诵读默念这些诗篇,性情就会潜移默化,归于雅正。6 a9 F2 i+ l. n" B+ ]9 e3 U/ A, l
; b7 E; u/ P6 F3 t0 o* M& m6 Y5 F
我国自古就有许多很好的官箴官谏,大多是格言,经常温习,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大戴礼记》里面有一篇《武王践阼》,里面说武王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警示他的格言,比如他的坐席的四面、楹柱上、手杖上、腰带上、器皿上、门上、窗户上、宝剑上、弓上、矛上,到处都是戒书。比如坐席的前左端写着:“安乐必敬。”意思是居安思危。前右端写着:“无行可悔。”意思是不要去做将来会后悔的事情。洗手的铜盘上写着:“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意思是说,与其覆没于人,宁可覆没于深渊。覆没于深渊还可以游出来,覆没于人就无法可救了。
# A* ^$ a E/ a3 E: w7 b. }3 K( h ]8 {. _5 o5 e; U
民谚民谣是人民的心声。我们读《国语》《左传》,就可以看到许多语言生动、文句押韵,甚至带有预言色彩的民谚民谣,它们是民众对为政者褒贬和愿望的集中表述。及时知道民谚民谣,可以了解民心,警示自己。
; v: m: W4 s* Y4 Y
& l6 A1 @" a' P+ T i 《文王世子》有不少关于文王幼年表现的记载。还提到了古代的《世子法》。相传文王、武王各有一套《世子法》,世子每一项美德的培养,都有礼法规范可循。例如,为了树立孝敬父母之心,文王每天要三次问候父亲王季。鸡叫头遍的时候,文王就要起身,穿戴整齐之后,来到父亲的寝门前,询问内侍父亲晚上是不是睡得安稳。如果内侍回答说睡得很好,文王的心情就会很好。到了中午和晚上,文王还会到父亲那里询问起居的情况,过程和早晨一样。只要内侍说王季的起居有所不安,文王就会面露忧虑的神色,走路的时候连步子都会不稳。一直要到王季的身体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文王也才会回到常态。每到侍者向王季进膳的时候,文王一定要亲自过问膳食的情况,绝对不允许把变质的食品端上去。
; y) u2 y& u$ H9 l* {
6 v7 ?; `# J l# S; ? 言教不如身教,文王服侍父亲,可以说是竭尽敬爱之心,人人都看在眼里。这就为他的儿子武王树立了最好的榜样。武王成年以后,对待文王也是相当的孝敬。每当文王生病的时候,武王总是守候在他身边,晚上连冠带都不解,以便父亲有所召唤的时候,能够立即去做。武王的生活,一切以文王为中心。如果文王身体不舒服,一天只吃一餐,那么武王也只吃一餐。如果第二天文王身体略有好转,可以吃两餐了,武王才吃两餐。直到文王的病完全好了,武王的起居才恢复常态。
% [9 i' t! c( s! ^; ?! @' B- s. J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古代培养一个接班人的措施是多么的慎重和周密,古代做一名太子是多么的不容易。从小除了要受到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礼仪教育之外,一言一行还要受到严格的监督,要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内外身心都能合于天道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时代养成了好习惯,就会像天生如此一样,中规中矩的言行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r9 v* X/ F: |
2 |, A# |, J; b( q% [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 o% A5 n7 U$ K2 C; E8 Q: Z o& @! p
周代以后,我国最重视儿童教育的朝代,大概宋朝要算一个。《三字经》和《百家姓》都诞生在宋代。但是,宋代也是古代史上相当特殊的朝代。大家知道,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有过它的繁荣时期,可是隐藏的问题也很多,公元1126年,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兵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占了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并且大肆掳掠之后才扬长而去。这就是岳飞在他的《满江红》里说的“靖康耻”。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全部丢了。不久,宋高宗在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从此偏安于一隅,既不思收复失地,也不思进取,错把临安当汴京,继续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结果,蒙古人兴起了,他们不仅打败了金,而且跨过长江,直捣南宋朝廷。南宋统治者节节败退,一直退到崖山,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新会的海边上,元军紧追不舍,皇帝无处可逃,大臣陆秀夫背驮着皇帝从船上跳入海中,最后被海水淹没。如果要对宋朝的灭亡做一个描述,那就是先被金军推到了长江南岸,接着又被元军往南推,一直推进了南海。所以,宋朝是由北而南地被推进海里的。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朝代,这种触目惊心的历史非常值得后人去总结。# P! `2 r( e0 `0 J8 e) A* c& x
] j0 k3 [2 u; g 朱熹生在南宋,朝廷的腐败和黑暗令他感到非常的痛心。他思考其中的原因,认为主要是教育的问题。朱熹在《小学题词》中说,宋朝之所以成为衰乱之世,根本的原因,是童蒙教育没有“养其正”,“蒙养弗端,长益浮靡,乡无善俗,世乏良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童蒙时期的教育没有能够扶正孩童的心性,所以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就越来越浮华不实。又由于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普遍白鹿洞书院中的朱子神像的浮华不实,所以乡间就没有好的风俗,社会上也就缺乏济世的良才。他认为古代圣人“建学立师”的目的,正是要“以培其根,以达其枝”。
$ {3 k" \' D7 y
7 b% V, C6 U; s) A$ n 朱熹曾经在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讲学,还创办寒泉、竹林等精舍,弟子数以百计,因此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实践。他十分注重用儒家的礼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古代圣贤教人为学的目的,“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他不满于当时许多书院学规的浅陋,不能得古人深意。所以,他“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诸楣间”,要求学生“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这就是朱熹亲手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
8 V8 q6 U5 N$ [0 z' i. C: k+ f8 I) p0 O. j2 [8 _6 ^5 w) q! k) e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之目)
. a& @. ?" v- S0 N7 e
4 W+ P* } y- o, D6 _& x2 d4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学之序)
0 G0 e0 t) F- e4 K
" x' w" N( O* q& N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修身之要)
O# I! z( D2 ]0 `" P9 f7 A
& e1 h' f0 K. f I" x3 e! t" c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
% E: I- }# }; z5 t, Q# g" L: j$ e, D* S3 a& M2 ~0 j! g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接物之要)3 [6 k8 k% i+ O2 S" Q }6 \
; @7 A- ]1 e( Z' p9 a* n/ U
朱熹在他的《大学章句序》里说,上古时候的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从王公以下一直到庶人的子弟,八岁开始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等等比较简单的礼节,以及礼、乐、射、御、书、数方面的基础知识。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从天子到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的嫡子,以及庶民子弟中的学业优秀者,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朱熹认为,小学和大学是古人为学的两个阶段,两者的分工是“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穷其理”。
' R) `# r" s% i4 e+ a+ n6 V0 N v4 D k7 C5 B, X* ~
朱熹在《题小学》里说,古代小学所教给孩子的洒扫、应对、进退一类的礼节,以及爱亲、敬长、隆师、亲友的道理,看起来都很简单、细小,但是,这一切都是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千万不能小看。小小年纪就懂得洒扫应对、入孝出悌的礼节,无论何时何地都谨记不忘。一有时间,就知道要诵诗读书,练习咏歌舞蹈。将来长大了,再行深造,穷理修身,哪里会有不成材的道理?而且,洒扫应对,入孝出悌,必须在童稚时期讲习,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比较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教导得法,就能根植在他们的心田。如此一步一步引导,好的习惯就会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不会有教育不好的问题。" w Z- G& ], {4 Y
0 L8 E! g& @1 c- a% j6 K, {
朱熹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的宗旨,而且还把礼作为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依据,他的影响可谓是超越古今,意义深远。
4 v! F: d8 e% M- b4 S3 {0 L! K' r# V6 l8 P
为了使童蒙教育能够与西周的文武之道接轨,朱熹亲自编写了两本非常著名的童蒙教育的教材,一本是朱熹与刘清之合编的《小学》,另一本是《童蒙须知》。《小学》一书,分内外篇,共六卷。内篇有《主教》《明伦》《敬身》《稽古》等四卷,外篇有《嘉言》和《善行》两卷。全书以儒家的道德理念作为准绳,采撷儒家经典中尤其是礼书中的文句编连而成,主要是介绍一些最基本、最浅显的道理。《小学》面世之后,被列入学官,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士大夫和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在明朝传入朝鲜,经过著名学者金宏弼等的提倡,备受儒林的推崇,认为这是淑世教民最切要的著作。后来,《小学》又被政府指定为朝鲜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屡屡翻刻印行,广颁于国中。
( Z- w2 w6 @: I! t6 r) \7 T
" R: e/ d$ I3 _3 X 朱熹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大道理一定不能多,那些东西孩子理解不了,要紧的是要求他怎么做。所以,他的《童蒙须知》重在规范儿童的行为。全书分为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等五部分。朱熹在这本书的开头对各章的内在逻辑做了说明:“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可见五章的顺序是刻意安排的,有一个先后秩序和轻重缓急的考虑在里面。( f1 o' |5 u1 l/ U: @1 ^ ^9 U; n
, D0 [4 P2 v: m
《童蒙须知》里的许多材料都是从《礼记》里面选取来的。朱熹认为,《礼记》里的《曲礼》《少仪》《内则》,以及《弟子职》等篇,就是上古时代小学教育残留下来的教材,所以,他特别重视这些材料,认为要弘扬儒家的圣贤之道,就一定要把这些材料作为基础。但是,古今异制,古礼难以简单移用,必须“因今之礼而裁酌其中”,因此,朱熹又在其中增加了适宜于时势的内容,再条分缕析,分类编排。务求每一条的要求都非常具体、明确,便于孩子理解和操作。下面我们来举些例子。例如《衣服冠履第一》提到孩子的仪容时,就有许多具体的要求:
5 u( u1 E9 R3 z' h! N! e5 Y+ \2 \$ {1 Q" e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O- A+ M. V0 _4 C( A
1 W L1 S1 h% G6 ^% ]4 j' V 《礼记》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要进入礼仪场合,首先要端正容体,就是要端正身体,把衣冠穿戴整齐。朱熹把这一点放在“为人之先”的地位来要求,是深得古礼的大旨的。与先秦的衣服相比,宋人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朱熹并没有要求孩子们都换上古装,那种服装已经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认同大家的服装。但是,古礼对于衣冠要整洁的要求并没有过时,所以他要求“先要身体端整”,冠巾、衣服、鞋袜,要“常令洁净整齐”。8 [& ^' ]$ X8 M% i' }* |
( q- \2 b. \ G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 ~0 z( F* f6 G2 f0 p9 A( A
1 @6 Z9 l2 ~# D( d% J- L" Q 这一条是对穿衣服的具体规定,衣领要提整起来,这样才显得精神。此外,腰间的纽带一定要系好,不可以松松垮垮。+ S s+ Y3 G: ~; r) F- i2 W4 d
! a4 |6 C& \& M4 \ 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束发),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K7 O, Q& M5 o
' Z& F! B) k2 p e7 h* D- q. d
这是朱熹自述家门内对于衣冠服饰的严格要求。头、腰、脚是人的服饰的三个最关键的部位,头巾、腰带和袜都束紧了,人就显得精神、利落,做事也方便。如果不这样做,处处宽慢,那么一点好处也不会有,只会给人以“放肆不端严”的印象而“为人所轻贱”。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应邀在媒体上做嘉宾的演员,衣衫不整,甚至故意把鸭舌帽反过来戴,或者歪戴,这不是角色的需要,而是自我展示。他们这种打扮,只能给人以玩世不恭的印象。这些演员属于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露面,要考虑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要考虑会给少年儿童留下怎样的印象,上镜前应该仔细检点自己的形象。6 J4 a4 }% }2 v, {
# ]: s' [& g' h+ T1 [8 H 例如《杂细事宜第五》有以下的种种要求:: m4 l- v. y5 H9 _# _, ?: i
+ s& |5 ^2 l: i' i" J 凡相揖必折腰。
# c' e" E! a6 n+ ]$ U/ v0 R$ C! E: P) a- N0 q( y/ H
作揖,是古人见面时最常用的一个形体语言。要领是双手成合抱状相接,今天我们看到太极拳表演时还用这种动作。但是,彼此相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辈之间的,还有一种是长幼之间的。平辈之间作揖,双手合抱就可以了,晚辈与长辈作揖就不可以这样了,必须再加上“折腰”的动作,就是弯下腰,相当于鞠躬。一边弯下腰,一边双手合抱,这是一种非常恭敬的表示。如果见到长辈,行礼时挺直了身子作揖,是非常失礼的。《弟子规》把这句话改编成“揖深圆,拜恭敬”六个字,鞠躬要深,抱手要圆,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便于记忆。
9 b- m8 [. I$ v! w
" m) `" h, Q- x" N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9 |. H: c) f$ R" Q1 C3 b3 N: ~
% k! w& s* l; @2 \. @
这句话是说路上遇到长者的礼节。首先是“正立”,要停下来,站端正,然后拱手打招呼,但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不能打一个招呼扭头就走了,还要“疾趋而揖”。“趋”是小步快走,“疾趋”是比“趋”再快一点。为什么要用“疾趋”的方式去到长者的面前,而不能慢吞吞地走过去呢?因为,到长者面前去是唯恐长者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帮助,或者是对自己有什么指教,无论是那种情况,都必须尽快过去。如果慢吞吞地过去,就让人觉得是不愿意去帮助他、听他的指教,那是内心不恭敬的表现。+ F- o& l# k: Y; s) x
5 n* }" ^+ O; j/ r1 x: H: M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 D! h5 X, q! H1 K% B. M
a, X" T% p8 c% c' t8 v3 O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
+ K! @2 c3 `: l: T
( D& ~0 U' F$ A% L6 p$ b 这两句话是教孩子怎么样与长辈打招呼。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两句话的意思,今天的人已经听不懂了,所以我在这里先要介绍一下古代的名和字的知识。古代每个人除了有姓、有名之外,还有字。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尊称。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这些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按照规矩,字是男子在成年礼上请人取的。为什么有名有姓了,还要再取一个字呢?古人认为,名是父亲给取的,非常宝贵,只有他的父母、祖辈以及国君可以直呼其名,其他人如果直呼其名那是非常失礼的。那么,怎么办呢?于是就给他取一个字,其他人与之交往,可以喊他的字。称对方的字是对对方表示尊敬。但是反过来,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不可以称自己的字,那样是自大的表现。
; Y9 X" n% G7 P. E* a, C$ H2 g
. u% u0 B. j5 P0 F' R% t/ G- i0 {9 z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解释上面的两句话了。晚辈见到父母和长上朋友,一定要称自己的名,而不能称字,因为自己是晚辈。称呼长上的时候,不可以称呼他们的字,因为那是平辈之间的礼节。晚辈称呼长上,一定要称“丈”。丈是对老者的尊称。3 @/ B% N* n" i. b4 H$ I( G7 R3 r. q
0 M1 J- _" d \4 I+ v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言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妄。
7 g) I5 [+ }; g- U: @" |2 [1 H9 D- S$ R9 s6 ?
这段话是教孩子怎样与长者说话。“侍长者之侧”,是在长者身边陪坐,或者是站立。一般来说,长者坐着的时候,晚辈应该在旁边站着,这一方面是表示不敢与长者平起平坐,另一方面是表示随时准备为长者所使唤。如果得到长者的特许,也可以坐着,但要坐在长者的对面或者下方,决不可以并排而坐。在这种情况下与长者说话,要“正言拱手”。“拱手”,我们已经说过了,是表示敬意;“正言”是身体和神色都要端正,不可以歪着、倚着身子,也不可以有怠惰、轻浮的神色。回答长者的问话,一定要诚实,实事求是,不可虚妄,这一点非常重要。儒家非常强调真诚,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字要读作“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是聪明的行为。诚实是靠教育来培养的,而教育是要靠平时点点滴滴地渗透的。
7 L5 T/ x& @5 F2 m1 D# I3 F
, B# w: z4 y3 W9 `2 o, ~ 上面的几段话是要告诉孩子,尊敬老人是要通过这样的礼节来体现的,而不是挂在嘴上说说就可以的。现在我们提倡尊老很多年,效果很差,原因在哪里?我觉得是没有落实到每个晚辈的行为上。许多单位的尊老只有几件事,比如重阳节带退休的老人去爬一次山,再就是过年之前给他们送一个红包,或者是一些礼物。除此之外,就很少有人想到他们了。而单位的大部分人不参与这些事情,所以没有影响。照这样子提倡尊老,大概一百年也形成不了风气的。
5 W1 ?: e4 h9 E8 v/ E# `1 b9 m& c4 q' }- j6 ^, b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Y4 ?1 s1 y( Y: W) T! u! s# n5 o, a
- s- b8 } m+ k4 s& g& r 这一条是说与人聚饮时候的注意事项。由于是“众坐”,人比较多,就一定会显得拥挤,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光想着自己舒坦,张开两腿,撑开双臂,或者一个人占几个人的位置,这是很不道德的。今天,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尽管候车的人很多,但总有人会躺在长条椅子上,或者用行李占着几个座位,别的乘客没有地方坐,他们装着没看到。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恶习?是因为儿童时代没有人教他们。将来要彻底扫除这些有失体统的现象,必须从小时候抓起。/ y3 F% {( e7 T/ J6 ?
, B0 C4 Q, |, {) S' e5 a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 G0 v' T# J9 Q" E" u3 y
" e. E6 i* @& } 这一条和下面一条是讲餐饮礼节的。我们常说:“吃要有吃相。”也经常听到有人批评说:“你的吃相怎么这么难看?”我们看看《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餐饮的时候是非常文雅的,一点也不比今天的西方人差。上面的这一条,就是其中之一。
4 |* \6 _* r" J8 G; \9 U6 v
9 s5 f- V7 i$ R, F/ Q/ R5 M7 z; a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1 Q9 @; x- X4 S/ }5 b: y
, n! d+ U# _- z' N5 w3 u( Y 在长上之前饮食,属于正式场合,不比一个人私下吃饭,一定要注意“吃相”。这一条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轻嚼缓咽,二是吃饭时,双唇和舌头不要发出响声。这两点既是要求孩子注意文雅,又有饮食卫生方面的考虑。轻嚼缓咽的反面是狼吞虎咽,有贪吃之嫌。贪吃就会给人以只顾自己多吃,不管他人吃没吃饱的印象。而且由于吃得快,唇和舌就容易发出令旁人不愉快的怪声,这也是有伤大雅的。所以,《礼记》上有不少劝人从容、优雅地进餐的文字。此外,孩子的肠胃比较弱,食物如果不经充分咀嚼就吞下去,就难以消化吸收。所以《论语》里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话,古汉语里面的“语”字,有彼此讨论的意思,“食不语”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谈话,以免影响消化。你看,这一条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多么的贴切!
$ O( v3 g5 z9 E% H9 p+ N4 b9 n- E/ P$ T, g& p8 z( y8 Q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3 K( N2 J. s5 l
4 Y! O$ p$ y- Q' x: n9 |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度,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很高,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发明了酒。少量饮酒,有益于健康,但如果不知道节制,以酗酒为乐,不仅会伤身体,而且会乱性,引发其他种种问题。大家知道,商朝的纣之所以成为亡国之君,原因之一就是酗酒。所以周公摄政期间,专门发表了一个严禁周人酗酒的文诰,叫做《酒诰》。周公说,商人酗酒,喝得酒腥气都冲到天上去了,连上天都闻到了,怎么会不灭亡他们呢?所以,周公规定,担任领导职务的周人,平时不许喝酒,只有祭祀的时候,才可以喝醉。凡是喝酒误事的都要处死,以儆效尤。朱熹很在意周公的这个规定,把它写在《童蒙须知》里面,是很有深意的。因为一旦在青少年时代养成了酗酒的习惯,将来要纠正就不太容易了。所以,必须从小就要把它作为一条戒律定下来,让孩子谨记在心。其实大家都知道,从古到今,酒在官场里面扮演的角色,总体上是不那么好的,有时简直就是腐败的催化剂。这些年,有些人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过度地宣扬“酒文化”,是很有问题的。: r; H% }! L1 P! y# v
) v$ q4 s! X) O! \3 Y" `
总而言之,朱熹的教育思想里渗透着用礼仪来变化孩子气质的理念,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他的举措,不得不为他的高明和卓识而叹服。6 `/ H+ e& E) W$ V1 D S
F8 Z2 c; F8 z5 I 关于当代青少年教育的思考
' t3 T" d F. e( }* N" L' b/ m8 C
望子成龙,这是人之常情。任何一位家长,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殷切的期盼,希望他成为出色的人才,成为自己的骄傲,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目前在家长和学校里有一大误区,就是迷信天才教育。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天才、超天才。为此目的,让孩子不满一岁就学认字,刚会走路就学体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国际明星,出人头地。这些想法非常不切实际,因为天才总是极少数,只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否则就不叫天才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做普通人的。天才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具有很大的商业炒作的成分。: n" K0 Y0 I9 n$ c- D
* F- R, y* c" {3 c2 y6 }9 ~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我想结合我在前面讲过的内容,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2 H4 t2 k4 _1 g+ n! o& y: j0 K. a. K: e+ `/ n
首先,对于古人来说,青少年的教育,第一位的事情不是读书、学知识,而是学做人,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且,在儒家的知识体系里,读书与做人是一致的,我们读《论语》,讲的几乎全是做人的道理。一个有着良好品格的孩子,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终究都能胜任愉快的。这一点,无论是对孩子本人,还是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事。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正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本意之所在。/ n! S" y* F% N. D9 j- }
( ~1 l% @; y. a
而在天才教育之下,人格教育几乎没有位置。许多家长认为,只有考试成绩才是真东西,品德好管什么用?只要不犯法就行。还有家长认为,老实本分的孩子会受人欺负,是没有用的表现。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手上有一大堆证书,有各种各样的技艺或者外语能力,可就是没有做人的合格证书。考上了大学后,必须独自处理各种关系,由于从小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以及父母的溺爱,不懂得尊重老师,不懂得平等对待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既成不了才,也成不了人。大家可能还记得,“文革”过后,中国科技大学有一个少年班,招收了一批智力超常的少年,一时轰动全国。可是,在这些人当中,最后不仅没有几个是成了大器的,而且还有的人离群索居,甚至出家,一事无成,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我想他们从小缺少人格教育是否也是一个原因呢?; Q/ V9 V( G5 i
0 Z |9 S3 g. ^4 S1 F
其次,古人是做得多,说得少,而我们正好相反,是说得多,做得少。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古人看重孩子的品行,我们看重孩子的分数;二是因为古代注重礼仪教育,明白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品行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我们在“文革”中批判师道尊严,学校里原本就有的礼仪被扫地出门了,如何恢复和重建,似乎没有人认真地考虑过。大概二十年前,有关部门提出了在中小学提倡“五讲四美”的活动,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主意,可惜由于没有礼仪这个工具,无法细化,也无法深入。什么是“讲礼貌”?没有细目。按照一般的理解,似乎就是不打人、不骂人。什么是“讲道德”?也没有细目。所以,尽管“五讲四美”学生都能背得出,可是,它始终挂在墙上,没有化到学生的言行上。说一套,做一套,成了两张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一定要推行礼仪教育,让学生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显示出应有的教养,动止进退,处处如仪。2 q& B+ S/ D0 \8 t: y) b# W
8 a* s P; _( y
第三,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要很好结合。我们前面谈到,朱熹在《小学》里提出了童蒙教育的许多原则,而在《童蒙须知》里列举了许多礼仪的细目,这是非常高明的。如果只会背诵为人的准则,而不能见诸行为,那么那些准则就是空道理。相反,如果只会按照规矩做,而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的行为就有盲目性,也不能往德的方向提升。
/ K% [: d4 L9 [9 O. |9 z4 ]4 u7 V2 f* f3 n+ X. S
第四,我们当前大中小学的办学理念,总体上是迷茫的。从小学到大学,孩子惟一的目标是升学,考重点学校、名牌大学,然后可以出国挣大钱,应试教育一条龙。我国古代的教育,有许多很好的理念,可是在浅薄的进化观的影响下,多被当作封建糟粕或者过时落伍的破烂抛弃了。他们总认为自己要比古人高明得多,所以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试图通过割断历史来创造辉煌,而不知道只有不断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才能发展的道理。他们总认为西方人比中国人厉害,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要与国际“接轨”。最后的结果是,人家的好东西没有学到,自家的好东西也丢了,造成了目前这种不中不西的教育,我想大家都会同意我的这个评语的。
# Z, X' e/ ^# `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