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5|回复: 1

佛教入門手冊 ( 節錄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3 10: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入門手冊 ( 節錄整理)
* U; C. z2 k6 P9 e' A1 W! Z/ ^$ A
: `- l1 s0 L$ F$ f% W* |三皈依 & 五戒 8 [1 |1 s2 e! e" x: C5 ]  G
, a4 b) H9 ]8 ]/ d3 v6 S
三皈依) _/ ], d$ }" f* I

( A3 B/ ]' N. S7 e$ p  s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 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佛教教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v% N5 g, s$ J: P5 D
% N5 c+ x3 \; w# q) Y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教徒。要知道一个忠实佛徒,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 q( P' ^0 m+ d  v" U; o! ]0 b/ E6 Y/ w+ [5 H
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人生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进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念念不忘至尊的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作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 v/ \7 I2 f1 \# g. q, A1 o& T" O) w& ?& z
五戒
2 z3 i/ L& i% G* \% g" O  V' f6 e$ b4 \! d9 e! O. A% h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合时机的教法。五戒谓之人乘正法。能受持五戒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五戒即:
4 w! v8 H( H- J1 `/ d. x/ j: v) Y6 S+ H: v. Q
9 w3 i7 E; O/ V" o/ X4 U+ O  }
(1) ' A/ i; b% q6 d' `. g% A: z0 O
不杀生戒 ─ ─ 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
5 v  ?, e2 x6 `6 @, H! a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害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或看到他人去伤害生命,内人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2 j' S( v& E6 ]2 B0 v) [9 g
9 _. I/ k( S" `
(2)
5 E5 j0 r& Z( \7 E不偷盗戒 ─ ─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戒律所制,上至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不论是
4 u/ Y: d/ f' B5 u  G1 Z% |! m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具,若以无理的手段强夺、或偷窃、或诈取,都是犯偷盗戒。远离偷盗的过患,名为不偷盗戒。
2 U+ ]( C4 H; R* U
0 h* A# i$ [& w1 X* l" Z% O, a+ \(3) & P0 r2 e$ R' ]& H( d% p
不邪淫戒 ─ ─ 制止非礼的邪淫。除正常夫妻外,不得有不合理的行为包括看不正当的电影,书籍和画报等。
# G% I' h/ A0 B7 L5 r
: r7 U" b' V" V% a  v& q% X(4)
" f6 W; R1 [0 q- A' p1 U2 |不妄语戒 ─ ─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
! Z- R, ?4 X  l# R# z) i: O3 K2 ^# w伪诳骗的话。
: ?4 \8 E" N6 Z" d# L
3 `  G" m0 m% c' r& q: ]0 ]/ M% V(5) 5 o8 V' W# {" g# m
不饮酒戒 ─ ─ 即禁止饮酒以及吸食大麻、白粉、迷幻药等,因为这些物品,能令人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
% B. t6 V+ w, v* j) Z1 U4 J糊涂的事。
. w9 A; i& a% h  E) v/ V; W" M

! u: _% ^2 Z, O, a& _* f! @4 ?5 w% M, Y8 f
十善业道
9 \% g: R* l3 O4 ]$ y% _
7 u& H. x' i" X- H# S: j1 S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的妄语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四戒,合起来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 )不绮语,(八)不贪,(九)不镇,(十)不痴,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3 C1 K' d# ~% N. y. O% R& ?  n5 b9 z/ v  i3 E# L* ]
 0 M0 T6 b+ Y! b7 m) Q3 G
6 U2 z: }" ~! r# Y) G: t
(一) ( z+ z; }& q- A. f$ w# q" P
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 ─ 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孔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6 t# O0 |( C' g

3 K7 p1 k! o2 r5 W(二)
' b* o/ Z. w, j6 \5 f3 I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 ─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信,则无偷盗之事发生。
7 A3 X! h& |4 p8 b0 O9 X/ p5 a+ E  _6 Z) t
(三)
  J* V4 k$ [" U! [# T7 M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 ─ 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 9 s% @: H: E: L
, U# l: X; Q2 k2 N4 C
(四) ( [' M2 ^( b" S$ J# A5 F
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 ─ 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 D; C- r. U0 B; I4 M+ w; X  S) t( M( h: `! [# f+ O; a9 l" a
(五) 7 R; P# P# s8 {0 s. T  Y) K1 |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 ─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两舌灾祸,可导致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 r/ O' z4 E0 S$ \$ T2 ~3 U; L7 N3 u
' l3 q' K" {' {" z- w
(六)
! r3 W4 d& {& b; v+ h% ~( K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 ─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所以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 x( I7 z; g( N0 @, }$ b
3 H3 }& J: S: T5 s0 g(七)
, r* H: R7 y& d! w  K5 Y7 c% o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 ─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绮语者,死随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说话要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庄严威仪,必为人敬仰。 / m( _! a3 o* P( J9 }) R. T' I

4 F' q1 M0 D& R, {(八)
8 N0 _' q- d) G, m$ |7 N5 X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 ─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做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来的钱财,除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
- l4 h) S9 E/ q$ T+ u
( g0 I& p& r$ q8 m% f3 N; A2 Z' x(九)
# e1 W1 }) o/ E2 U9 M$ m* E3 `, M不镇恚而慈忍积福 ─ ─ 镇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导致杀害灾祸,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镇恚,勤修慈悲忍辱美德,远离镇恚过患,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3 X/ @% R5 E* R  o0 L3 f: C9 z# k) \5 w  [# ?- `
(十)
9 `0 H* D& ], O; p, ?2 W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 ─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是名不愚痴。 2 U2 |( G' h3 Q$ q$ z2 g

+ Z% p0 @5 S: a3 j3 r3 [
& {5 M0 i2 D( _7 B/ e5 I7 ~' s% p5 t9 Y: {% j: Z3 }6 g. x& `- T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镇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
1 ?3 w! S2 M: a2 Q# L* [0 T8 L0 A' K& H2 B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慧,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 c4 j+ S+ L; Z% K- W: |
0 q2 e  H, K: O" Y1 U
) v+ x2 R) c: I& T0 |  d: [$ [0 ?% E2 \( z1 e
八关斋戒
- h7 l- o1 T( ?
, Z3 ~) C0 p9 ~+ j3 i. N. {八关斋戒,又名八斋戒。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使其能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0 \  N. x, g5 }8 }
0 I- Z6 g- F; d  `2 d! r五戒是:
2 u: O1 {' ]9 g3 K' d! I9 `) W8 U7 B8 d2 ?3 Z
(1) 不杀生, 0 r6 X2 }: e! T3 L
(2) 不偷盗,
" h8 b9 O# T' P% W/ o& x(3) 不邪淫(习八关戒斋者守不淫戒,不但制止非礼的邪淫,即夫妻亦不得有淫), / X- @; f! W& m0 I/ \+ v8 r
(4) 不妄语, + I: G$ I7 G7 @4 f7 a9 U% X7 B  t% H# C
(5) 不饮酒。再加上三戒是:
+ f. P; i, j2 f- Z% d(6)4 t( D' \* ^1 s$ \+ c
不涂香花鬟,不观听歌舞 ─ ─ 即不涂脂粉香水,也不戴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不要往观歌舞妓乐,或到娱+ h0 \$ B/ a' U8 }/ x; o0 O: F
乐场所去。
* ^/ N$ t/ s2 Z9 n
) z% L3 J# i' W( d(7) 不卧高广大床 ─ ─ 不睡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4 y! r9 O# V3 ^& M(8) 不非时食 ─ ─ 即过午之后不吃任何食物,只可喝水解渴。 8 O# M+ F* J6 G' j5 ?) M8 p
/ s9 U! z. V+ N: I; a
以上八关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总名八关斋。八关斋戒的「关」字,是关禁或关闭八种杀盗淫妄等罪过之门,使之不犯,斋只是过午不食之斋法,所以称为八关斋戒。. L* r+ Q5 z9 ]  P6 s6 V" ~" A$ y

5 r9 R. T9 p4 D9 w9 x3 X此八戒是由出家十戒法择其重要而适合在家居士,短暂过出家清净生活的戒。所以出家在家都可以方便受持
7 ?1 S$ C( s+ o2 p+ l

4 \$ \! N9 X$ |5 v/ `
( O" d  X( a/ y6 z: q5 G六根本烦恼
0 K; ?4 q; A2 `! G4 }" a& m3 i6 y9 q; I; ^' r/ A
, q* G: V4 P4 i* r) l7 J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0 J& N2 E; [0 Z' O- J" ~
5 g! {0 S! A" |2 v) v$ d  H  Z
 ( [) i5 {. v/ R% z+ l
3 r8 r2 Q: U+ _  d2 E* M2 B
(一)  t7 C; Z6 P  y2 b: Q1 B- A
贪 ─ ─ 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教导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若贪之不得,心内痛苦,所以称为烦恼。
( j; x' C- d. Q! O8 o/ r  ~7 {; q9 m+ S: \
(二)4 g0 x# s6 U) |3 o7 |+ u! R
镇 ─ ─ 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怨天尤人。所以华严经云:「一念镇心起,八万障门开。」) j1 j8 X* I: m+ {
# H/ K3 ^7 b7 M! X  O
(三)
5 `0 F: q/ g3 w痴 ─ ─ 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镇恚。故愚痴为三毒(贪,镇,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
7 r, |0 a: G- d" q* z7 O  S/ Z3 y% ?5 e
(四)
# R0 B1 U0 T0 [) W! S* L1 n" D慢 ─ ─ 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a9 u; L- B/ z) _. |. g) P1 d( e

& ]% z; b; L& K( d(五)7 a8 p+ v  r5 }$ K
疑 ─ ─ 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1 }* q4 `$ k# L

" n" q6 R8 R/ t8 B8 Q# ~$ \
9 `# B# K5 J& o+ a$ e) g
1 m8 y! g9 s' {) E  g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顽钝,难以制服,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1 G0 V* R4 ], |, H7 U7 h6 }
! O3 c2 B; w8 k/ S8 ~% j7 {! o
 
+ w/ {% v5 B3 w/ b+ j+ x8 m# H/ ?2 _, b/ c4 }
(六) 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种不正见,即是: 3 a6 A2 ?9 n9 D6 p) ~
(1)3 N2 j& R0 E0 H4 _3 z
身见 ─ ─ 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由无知而执之为永恒不变,即是身见。" S; g* `. a) t8 W7 U0 a

8 j% d! B) x7 r: m8 Q  B(2)! A# E& u8 R; D  Y* A
边见 ─ ─ 边是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有所偏蔽,各落一边,或执常或执断。执常的知见:以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不受因果报应,则作恶何畏?" ~3 j5 e5 G2 P9 K: g6 K

/ t" w- F" k; |9 v5 C$ @: a' J(3) 邪见 ─ ─ 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无善恶的因果,毁谤圣贤,不行善事。 1 m2 I+ v1 V) P; ~( @+ H
(4) 见取见 ─ ─ 见即指前说的「身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或者妄执不舍,执以为实。
4 w% m! J- y* L5 G3 `(5)+ r' M/ W8 i2 T; \+ ~. l/ o% ?  f7 ]) V
戒禁取见 ─ ─ 戒是戒止杀盗淫妄的行为;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毒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可是妄自执著不正的戒禁,就成不正见。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学牛食草,学狗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以为可以证得圣果,所以称为戒禁取见。
" d6 ^% Q0 I2 b- j8 C% I. e! c: M) L$ S" ~

% R  h( b! F; ]2 @5 c# r% ]- `! n" p+ C9 q; Q3 G3 Q

3 }. \1 g. `# l. g3 O) j4 z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如闻正法,即能顿断,因为易断之故,称为五利使。五钝使和五利使也
3 V4 u% y1 O& @; d

  P! k+ U; ^1 \$ t% {9 F1 e1 l% X' o3 d5 z8 g$ I/ l

# Z6 b: Q5 l5 z3 X' _
1 N8 v$ F5 q, n" v十一善心所9 T+ v$ L/ |/ x$ G
  z* _! C0 l1 }/ K; m

+ @3 e" C/ e2 E. S' u9 P; f/ Q) y善的定义,是对自己思想行为有益的,对他人也是有益的,现今是好的,将来也是好的,才能算是纯善。
4 s: _! S! ?: ~8 s3 g  \/ f' d! i* E5 C. @0 D
佛教所说的善法,种类繁多,简单来说,不出「五戒十善」,但趁心理来研究分析,善的心理有十一种,称为善心所法:
- x+ t8 G3 g( Y: o3 L  X3 E8 ^/ B& a6 q! O) E
 1 {$ X: S0 U* L% {9 |+ ^9 P
: T) ?# ]6 F. l$ c3 V8 b, f
(1)
* _+ f7 b8 f  J6 K% [信 ─ ─ 信实事实理,信佛法僧三宝功德,信善恶因果,即对佛教有坚强信仰,为生起一切道德善法的根源。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能有深的信仰,则能生出一切善法。 2 ^. N9 w9 T; ^! y) t5 h7 x6 T
2 g5 j( i6 ~( n- u- u* |0 Y9 v- j# Z
(2) 惭 ─ ─ 惭耻,自觉知识学问不如人而感惭耻,如不发奋努力,则对不住自己。
% T2 |  `3 Q) L4 z(3)
  S; `( v8 ?. F% y/ V) J5 {. C愧 ─ ─ 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损害他人,怕对他人不住。倘若做错了事,便自觉抱愧,则能改过为善。
# z. y$ z( P& ]# d$ H8 i+ k" q1 j
1 K, [- |( m5 y5 @0 p6 y  U(4) 无贪 ─ ─ 不悭贪,对五欲无所眈着爱恋。
1 b! y4 \% H$ h% D& F# x(5) 无镇─ ─ 不镇恚发怒,遇不顺境界,能慈心忍受。
$ b( B. ^+ u8 v' W# H(6) $ N& e& C  d+ H
无痴 ─ ─ 不愚痴,能以智慧辨别善恶是非,明白事理而无错误。(一切善法,由无贪、无镇、无痴三善根而生。)
% G3 V, Z* s0 Y! q# A
2 ~; l# m2 F" @: w2 ]9 g% j(7) 精进 ─ ─ 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就是勤勉的意思。即勤修一切善法,勤断一切恶法。 . m( B* q8 m4 o+ v
(8) 轻安 ─ ─ 即心中轻快安乐。要除贪镇痴等粗重烦恼,则内心便可得轻快安乐。
' \, C' c# G% t4 g' e2 ~, C(9) 不放逸 ─ ─ 不放荡纵逸,任性胡为,能依不贪、不镇、不痴三善根为体,防恶修善。 $ m5 B2 W/ p7 `/ q
(10) 行舍 ─ ─ 行是修行,舍是舍弃,即修行人应舍弃我相和法相,也即行一步舍一步的修善。 " c/ p  T: z9 ]: @$ @# S6 q
(11) 不害 ─ ─ 不损害人家名誉、生命、财产、能慈心容忍爱护一切众生。
: }  O) }9 J* Y8 F  I& J5 ?
% J6 x7 L: J; u6 z
1 z/ o; }/ Y7 ^: B) j' l以上十一种善心所法,是属于唯识学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共五十一种,或善或恶不定,唯有这十一种心所有法,是纯粹善法,为一切佛教徒所需要学习。

; i% ~3 N0 k7 V1 n: m0 z% Z/ I# w  v: O1 l. ^. l( P" r) Q
1 C9 {' ^+ ^; T, @/ e0 h

/ d8 G+ `; M- K四圣谛9 p/ ~9 b+ r: p/ \5 l

; z( s/ q8 z5 S5 M% d' O佛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乔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此五人是佛教有僧伽的开始。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苦、集、灭、道、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所以称为四圣谛。 5 I. E1 B' z) j) @+ ^( @

( ^7 U+ B" c6 f3 W" v+ M; j8 t* ^6 R 2 s# O& |* c9 C
, h& A" D+ ~/ g  h
苦谛 ─ ─ 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都是人人免不了的痛苦。
) D9 p* f  x, @% M5 Y% W
  @" R2 o% F0 _& r8 j集谛 ─ ─ 是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集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
$ C6 |, }& s, E* f* Q因,「集」以「苦」为果。
6 [  C  j5 a5 Q; b
) }* X, a: b$ A  X( F+ s9 ^% F灭谛 ─ ─ 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而获得解脱的真理。 - a. ^" Y, |' `5 A  ~

% N& u: e1 R1 ~  t& E7 S道谛 ─ ─ 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灭」
% v& x! J5 w  D以「道」为因,「道」以「灭」为果。 & S& W6 S& ~' \7 ^% K+ y

+ Y+ E  _& g: t4 C1 f「集」为「苦」的根本,所以苦、集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如果知苦而断集,断集就可以离苦。
6 N* B$ L, @/ D7 |0 N" W3 C- u$ X0 w* s3 _  W: Q; W( L' r3 J6 v6 [1 Z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如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可以证灭而得到解脱。
: z. q* D, V1 H" W2 l/ _
/ L2 ^6 f0 g4 P! y+ e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 (3) 开示乔陈如等五人,彼等悟道时,就称为声闻。现将三次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5 G& k1 K2 _! q0 Q: ^; s  y7 y, y' k+ c9 k6 [! W4 s2 J
 

& k; H$ o3 @6 H& t鄔金寧瑪 附带上了此图片(按图可在新窗口浏览):
7 [8 E% @4 D  U! F8 |% B
& c! A* C$ W( u% \
# |8 K0 R: V+ g, C

  q" n. j% C5 c1 Y& ]
/ l% z. w- w8 j" d三十七道品 (上)$ D# x+ p1 c+ E$ A

# M5 u. }9 [" y& E0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盘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何谓四念处?简述如下:
% W0 C: u9 F6 Q3 x; j% |* d0 C$ Q0 q2 N* Q9 w0 x, A8 ]
 # g5 ~- y( k0 ]* f9 d1 y4 n, F

4 s! ?3 A  l' |(一)
4 W2 \( k! M0 Q# j7 \5 D( N身念处 ─ ─ 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执身为清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存在,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A3 S& t' q/ ~& N
5 f& T8 t0 M2 m( H( ^" \/ b- i& S4 f
(二)
+ l& l  S! Z, ~8 B受念处 ─ ─ 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执受为乐的颠倒妄见。受是领纳的意思,即是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领纳到苦、乐、舍的感觉: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众生除了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幻想不断之外,到底也是苦,故人生是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执受为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q! e) d$ t* I7 E' E

2 }# v3 w! D& J$ [- V(三)
0 v9 q  J5 M  K" B心念处 ─ ─ 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执心为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但心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是由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取;而且思惟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以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能使心念远离执常的妄见。* a$ A/ U7 U' X3 N. x# R, o
; O  E/ D6 T$ f9 l/ X" s
(四), _! m" }6 D. \; q# o# s+ _$ y  S
法念处 ─ ─ 观法无我:是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执法为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也是因缘组合而成的,故佛说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假我法中,妄执为真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执法为我的错误。5 X9 t) U1 H. g
( }6 V4 b" r# c( X- v

2 O% V. J$ Q% m% w8 t
0 C& m& f2 i+ x6 {1 I# @四念处之名为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智慧为体,能使身、受、心、法,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得到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向佛道。
) |5 z  F/ b: T+ l6 Z, m) p
& A, i( C/ \6 Q( l. A
! `( i5 M" u3 N$ A1 R' J$ v" x; Z/ q' ?
/ ?& X6 j. b! t0 S+ C) f% D
三十七道品 (中)+ X8 P+ Y/ ]( j$ O' m. o$ G" ~

2 G9 k- P. p( y5 L5 g# N$ d
4 ^( s5 S8 ^! U" I四正勤:又称四正胜,策励身口意之中,以此为最胜,即一·已生的恶心恶行,急令断除;二·未生的恶心恶行,勿念生起;三·已生的善心善行,速令增长;四·未生的善心善行,速令生起。
2 v% w% R5 e8 n* q: `0 F6 |% ~/ d- i) x% ^+ w
四神足:是四种禅定名称,又名四如意足。谓修此四者,能如意生起神通。一·欲神足,即修道的欲望增进;二·勤神足,是精进直前,修行无间;三·心神足,是念念专一,住于正理;四·观神足,是修观离妄,心不散乱。. M- q# _% ]7 Y6 T
# r  q+ A  Q8 e6 b. p
五根:所谓「根」,含有二义:一·「能持」,如树有根,能持枝叶;二·「能生」,如树有根,能生花果。五根能持诸善法,能生诸善法,故称为根。一·信根:信本具佛性,因而发成佛之愿;二·进根:或称精进根,勤求不退,是修行的动力;三·念根:念本具佛性,念修道心, 更无他念;四·定根:摄心修种种道法,专精一致不散乱;五·慧根:修诸善法,而启发智慧。
9 G- D7 \0 O; h/ }+ C* m# [
' V) \7 q% g$ ?( i: K五力:所谓力,指五根增长,具有大力用。信根增长,能破疑惑和外道,名信力;进根增长,能破懈怠,使道业成就,名进力;念根增长,能除邪念,住于佛陀正法,名念力;定根增长,能一心不乱,入于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破烦恼迷惑,名慧力。
, r! c& O2 R9 P& M% D7 _
4 q* Q7 ]( |. r七菩提分:又称为七觉支。一·择法觉支:谓选择有智慧的真理,不选择无智慧的五蕴法;二·精进觉支:一心精进,趋向佛道,终不为无益苦行,迷信的宗教而行精进;三·喜觉支:修佛教正道,心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断除烦恼而生轻安,故此一觉支又名除觉支;五·定觉支:修诸禅定,不生爱见贪着;六·舍觉支:舍弃不实的境界,内心平等无有执取;七·念觉支:时时不忘三宝,定慧等名。
. y3 m6 z7 Z9 h3 @9 c0 K+ N- H$ z* h# R4 C$ x
若修行时偏向智慧,其心浮燥,则可用除、舍、定三觉支来均匀收摄。若偏向于禅定,其心昏沉,则可用择、进、喜三觉支,令察而生起。

8 u6 G1 I3 D3 v* F7 B& q# i* }) y: X1 @2 U- t% H2 ^" @

8 {+ A2 l' O9 a" W) ?/ X三十七道品 (下)
, y8 }" @" ^1 N
: m8 n8 z7 y3 ?0 O$ {0 j 
; Y2 j; w: z( O( x
8 t$ G& s" Y" s0 O! N- r$ q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是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妄修瞎行、徒劳无功。/ T; |# I2 p% r' n( f5 f) {

- }0 b0 `( [" L% {$ k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八正道是:  M/ b+ B: Q4 b' q' T2 F
% f/ u( }' G+ G$ ]7 N& v% {
 + W! C( X6 |8 h: ^: v1 A
/ g$ B+ d; p6 t( F/ R, |
一、
5 a6 Q3 ^8 D+ v% ]2 s正见: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若、空、无常,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而明了人生短促,要保持纯洁善良,不随流恶染,把偏执的思相,改正过来,步入正见。而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善恶等法理。凡是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知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c( t1 `  @- Y: p; E8 ~+ M3 a
' U) P0 z) h4 V- r: h, P1 J
二、
% Y1 b' o5 q0 s4 U9 i7 p正思惟:又称正欲。正思惟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是正欲。换句话说,正欲是正常欲望的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着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 {( i' \. Q9 S8 O
% F; O6 e6 H& L* E+ D三、* f* J. _$ W) g0 H/ H+ N* G
正语:即言语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随之而生,弄出祸患。要实践正语,便须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 x1 e' |' v/ ^1 u' ?
# h! _6 B1 e! q四、
1 B% Y) G3 s0 b  ~: j+ ?4 k正业:是指正当的行为。在家佛徒若犯杀盗淫的行为。如偷窃强夺他人财物,贩毒赌博,妓馆邪淫,骗取财物,都是不正业。
8 O" N$ Q, |0 a9 P5 H' b9 M0 Q5 Z0 K& p$ `0 H5 p# L
五、) j& t( ?$ j& q( A7 l% k
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在家佛徒要以合法的职业来维持此生命,教育文化机关的职工、商店的职务、医院的护士、或设办不犯杀戒的事业,均为自利利他的职业。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宏法利生为职业。
7 f, H2 g4 P' p& B* |  y, E4 K1 M, ~
六、
3 W8 |3 h2 w- r# U4 q正精进: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那一正道,都是要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行。
7 Z( V$ c' `  L3 X% g! J
; u) `0 G, P+ y" e: F6 u七、
# _7 k) ]4 B, a3 H' ?正念: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陈,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即使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也不为它所染污。
% v- v) X6 [" ]$ z: d
9 p/ G  e& w0 v: K, u! I八、 正定: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故佛教以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证悟的果位。
; l" Q! A, [8 Z! {# A8 e& @/ B2 v" k+ I9 ]7 e5 ^) q
* E- ?* m% V; r- o0 Y; u" p
佛陀开示的八正道,已包含戒定慧三学,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定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力,使戒定慧三学得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建立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3 Y  d. h4 T! n. N1 i8 ~" Z3 q/ t  u2 Z+ Q+ p8 p, q4 Z0 `
9 F6 g$ ]3 w7 R& M: B
! j' ^$ Z/ W6 f7 X
业力的因果律2 A& N* i1 w1 y( [/ d% e0 K

& K1 i3 d. j9 L: B2 b+ R「业」这个字,巴利文叫迦马 (KAMMA),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而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或结果。迦马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 W. n: N: _- b( r
; n) ?; h7 Z9 T& f5 n) c; N! o3 w! ]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因是善果,恶因是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3 }/ k  u: @4 L* e! V9 a
) g3 j7 C  H/ M# D' h1 F 
/ ~2 ?3 j, h6 f# ?: @: F. n5 l
1 Q4 ~, N. Y: i「依所播下的种子, ( F0 u, G, Y5 z/ R7 z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 D, e; E0 l$ G+ W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9 B- E# T' M" Z" m4 A' l  q( H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 l8 B' P, L0 R)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
/ g5 i( T6 Q, a: p- F4 o# p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 l7 N) G8 R: L7 Z' `* ~5 P
, Z( Q; K6 n( V3 i# W
) x& A  F( a" ~" d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由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2 w; M& E3 s7 x( o- \8 v8 t( B. n* l( |4 f$ Z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一)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二)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三)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能逃避。只有把握着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报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 Q2 P/ K, ^7 @: _0 z+ J
) S4 i2 P0 U, s; c 7 l/ F3 {4 K  B( B: A
" A2 Q4 A* v+ X2 j
——转自佛教联盟社区 http://www.fjlm.org/index.php?s=7f2633ff5483696e7ba03fea6cafa3714 Q& u5 ~2 e( |0 ], o

1 ?7 p2 h: @: a
# v( l& E" b4 @% r- K4 }( I6 X6 d7 l2 v

7 `; E% r. }2 A6 n) r  V( F
# y" i6 V' k* T: |2 f- U) F$ F+ w6 d5 ^# a
[ 本帖最后由 三元子 于 2007-3-23 10: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缘与果报- |  m) M1 C2 o$ o3 M- O! _

5 C6 N- Y4 F  n3 H. w$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 d$ M; V' z2 P  `3 G; z5 n! J* \! T$ [6 E7 S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佛教把这些关系加以研究分析,可得四种,称为四缘: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对于椰树的生长,是有最亲切的关系;等无间缘,就是使这粒椰种的生机不断辗转生长;所缘缘,即是对这粒椰种,辗转生长增胜的希望心;增上缘,是指肥沃的泥土,以及空气、温度、雨水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因有这四缘的关系,才助成椰的种子,由发芽、长成、开花、而结果。这结果,也就是因缘结局的果报。椰树如此,推至世间一切诸法的生成,也都离不了这四缘的关系。
8 [& Y# S3 y/ H1 ?" m7 T7 R" u; m; b1 n& p7 U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的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而是有条不紊,亳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有来生成熟,有后生成熟,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即年生成可结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 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种或两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么这棵瓜或桃的成熟,自然又要挨迟了。
. _8 W( C1 w( [; o3 X
$ h' s- W! j7 l) x. A: B2 Y2 B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 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 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乐的。- Z+ m5 T6 Z+ I, d1 L+ M
) ~$ x! q# s# w
因果的定率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清净种子,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需要的。
0 ?& M5 Y9 v5 J3 Z

, }' A0 D% o3 y  X7 i1 {
: l5 M. A; l- i7 A% h 2 C! Y/ Q6 G! V9 R
缘起的人生宇宙' a1 o1 [/ f( W
# ~0 f2 L# s: G+ i9 S
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之网。
1 }) e% U5 n% R6 d
$ T" O. A" D1 m3 b+ ?, U4 |如象花园里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除了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扩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再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具,而家具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样互相关连。
0 U6 F2 u$ M$ O' i; _6 m( u4 O6 [$ G5 C# w6 x( x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帮助; 衣食住行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供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的组识,军警的卫护。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知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你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而人生社会的相依共存,也是互相关连的。' q" d6 Y- p. K3 f1 p0 l

1 M( C0 q9 W) h6 F; u) k7 b) L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个人既需要社会群众的助力才能够生存,必然就也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
& C7 C9 t) v; l1 ~5 \  l$ X" ~: D
5 q( \4 K2 }, _( s

; u+ H( Y$ P4 t9 G' i6 H, { 9 g$ ?; U! P* ]
十二因缘
% p2 t2 N: v- }
. t1 j( T& P! |2 ~4 n. N8 g4 _$ H; e, V. K& S* v& s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此,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2 Q" _! z' P2 d( @7 a# r
1 W7 n2 |  \8 }; C/ b6 W7 Q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9 S6 K: t: ?) B
8 V2 v1 U0 a! R% f9 |. O% d
 
: P. Z1 H6 n- a6 U8 B
3 s8 I6 H2 N4 P  P(一) 无明 ─ ─ 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愚痴或迷暗的意思。此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 ^' {3 V+ Y# q6 G  U
(二) 行 ─ ─ 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有时作恶,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3 _6 \! C5 g8 [; Z1 h
(三) 识─ ─ 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遇缘托胎受果报,成为现在之生命。
: g! U4 D& Z  Y9 j) Z( s" e1 D1 E; R3 ](四) 名色 ─ ─ 「名」是精神,「色」是物质,是成立生命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形成。
- A  w: ?; U" l5 F- d9 W# q* Z(五) ' n$ R! t: _3 D" t
六入 ─ ─ 为六根具备,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渐次具足。这时的胎儿,虽成六根的模型,但对外界的感觉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
6 ]% T/ T' b; k) z9 q* O9 l
# U9 y$ B! o: c(六) ' @) w; L  Y' @
触 ─ ─ 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到长大,其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 E3 `- J" E+ f- C  [( ^' m# s/ v) d+ x& y( s# x- X
(七)
" U+ o# N' t" U" v. W+ q受─ ─ 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婴儿出世后,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遇顺境则# B# }9 P% e. q. u9 l. b' z
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
: q& H* @! [. y5 ~+ N6 a! v8 C) s1 s8 r* O7 a6 x
(八)
0 e. C: J( P% q3 R爱─ ─ 以染着贪爱为难得,由受而来,对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执着在心,不肯放松,故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 w7 m+ t2 Z$ B$ [2 A) G) t1 k; B$ B1 l: H. ]
(九)
1 C4 t( j" N6 V取 ─ ─ 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追求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造出恶业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 6 N, d5 m2 X! R. z- ]

9 L; _2 o& l7 _(十) 有 ─ ─ 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未来又受苦果之报。 3 {. a# ~6 e, j# x) T* Z4 z
(十一) 生 ─ ─ 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2 j$ x4 h. Z, b3 G1 ^- B" ], l( s
(十二)
& P) g' J% ]# q2 g老死 ─ ─ 这是说明既然要再受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随
4 s( Q/ I% E: c之而来。
2 ]5 ], r" P% g% h" }+ x8 D4 w
+ v/ j9 P5 y% V# h
8 A7 K% [2 o; j4 K/ f3 W
- l# K, u2 E+ U( M8 B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通于过现未的三世,即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3 k) r8 Z" v  x! S$ l6 o5 O
: t. S2 J: a. t' x
十二因缘是缘觉乘所修的法门。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乘,或辟支佛乘。
, |9 B/ }  f/ b$ `

: o8 c0 {3 M  h, Z ' {( L# C% S' f, z: j

3 ]" t0 x  D* z& {' D4 t6 P乐的追求
( C3 o9 p3 M. n  f, D
6 W0 K' t4 [7 S2 i 
' a! j8 A4 `, r7 K( j0 J3 D  l. J- p% m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人是喜欢乐的,不喜欢苦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我们平常碰到的乐事,多分是暂有还无的相对的快乐,终是不能永久保存的。那么怎样方是真正的乐,永久的乐,绝对的乐呢?" t: t6 C/ N# k+ f! V

8 U, {( C7 b0 u  S8 N . Q  t0 y% a# I5 B6 ~7 L$ a
: m1 a$ Y7 G, Y' }9 [
(一)
2 {  |+ z2 f2 V人间五欲乐:世间的人认为最快乐的事总括起来,不出五种:一是要钱财多;二是妻妾美眷多;三是要名誉好;四是要吃得多;五是要睡得多。这叫做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是世间的人所共同争取而要占有的。但争取时是苦的,占有了要失去或坏了,又是苦的。所以不能永久的绝对的存在。
2 B+ T8 Y0 m: y) I% }5 o4 X
+ b( g2 _3 `  A$ A( C" y# h0 Q(二)
3 X' T9 R; O9 F5 C9 n/ ]. C天上禅悦乐:佛经里把世间扩大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有不同的天人,他们的眠食起居,生活习惯,以及寿命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分析。但大多是依精神上的静虑禅味而维持他们的生命。在色界的十八梵天的天人连饮食的粗欲都没有了,只有贪爱光明美色和眈着禅悦。再上去到无色界的四天,连外面的光明形色也舍弃了,换来的是完全浸醉内心的禅悦生活。但这种禅悦的快乐还是相对的不能持久的快乐,因定力一衰,苦的境界依旧浮起。' Y, i, N( F' D* T) W

; I* v% x7 u7 P1 H(三): m( j1 ?& @0 a0 J2 v0 t* `
出世涅盘乐:涅盘是梵语,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染,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的永久的快乐境地。由
5 W+ {) {$ w  Q于所证悟的理境,是只堪自怡悦,不可以言说的,所以这种快乐是超然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世间的欲乐固不可比拟,即天上的禅悦乐也不能比拟,因佛说天堂也仍有轮回生死,虽有快乐,还是不能长久,唯有出世的涅盘,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快乐所在。
, x6 l1 U& c. K3 ^7 o" t7 n2 b2 Z6 }+ b3 ^: u

! k) ?  a& Y9 E5 V% ?3 h, [) h

2 U. f6 R1 J" u6 z+ t0 s( n* T涅盘虽是出世的快乐,但须修集世间的善因,才能达到出世的善果,不是希冀一死就可获得的。说涅盘的用意,是要我们省悟世界无常,认识现实,不离现实而努力,在世广修善行,改造自己烦恼染污的身心,使成清净功德所聚的生命,那么涅盘的解脱之乐就会实现了。
6 [, K6 ?# M, g
% H! q& Y: h5 ?2 H& f* i

0 ^9 o& Z1 U7 r" k& b3 q2 Q2 j# H
* s$ A3 c4 N0 A9 `% ~: E: y菩萨与六度+ ~' i5 i6 F! N' p. o

  S2 U1 E4 j, e# h/ D菩萨,印度话原来称菩提萨陀 BODHISATTA,菩提是觉悟义,萨陀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即是觉悟的众生。菩萨不但是自己希望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而且要令一切众生,都同样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同时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觉悟,立志成佛为目标。' W( }6 S2 J( i3 s3 m; S

& L8 |7 W" C) r! f1 H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波罗蜜 PARAMITA 是梵语,华译到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亦名六度,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盘安乐的彼岸。六度即:
8 K0 s4 f. D+ H1 `% u5 j6 t" s5 H' L  {8 o& m" ?
 
! ~2 {- t2 m' w3 e  Y8 Q8 C; n* Y: y1 Y& m) ~
布施,梵语檀那 DANA,是度悭贪的。布施有三种:(一)财施。财施又分二种:(a)内财施,以身体的器官捐助众生;(b)外财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二)法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离苦得乐。(三)无畏施。牺牲自己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
! J# t; `; F5 h+ n) U( g1 A8 ]+ d! {6 G& G, I
持戒,梵语尸罗 SILA,是度毁犯的。「持」是执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诸恶和禁止喝酒、赌博、吸毒等。菩萨所持的戒可分三种:(一)律仪戒,是行、住、 坐、卧时都遵守佛所立的规律,而不犯一切恶法;(二)摄善法戒,是菩萨克已修善行,勇猛精进;(三)饶益有情戒,是广修众善,利益众生。
+ A& W8 F# v+ c& Y; I- z
" y; ?$ ~$ w0 U7 f' s忍辱,梵语羼提 KSANTI,是度嗔恚的。忍辱亦有三种:(一)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而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二)法忍,即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三)无生法忍,是对于佛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离相坚心信仰而修行。   `# n5 @4 p. v, j3 e3 ]
) M% C! W) M. }9 n: @% j
精进,梵语毗离耶 VIRYA,是度懈怠的。精进亦分三种:(一)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二)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三)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 Q; o7 _, }0 s9 S/ X# |9 G* A
; P! V+ e4 B. q" w3 g7 o禅定,梵语禅那 DHYANA,是度散乱的。禅定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禅定可分为:(一)身定:反观自身,使不犯过;(二)口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三)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c5 W+ n! ^* X- Q
) k+ U! G4 g3 k7 N般若,梵语PRAJNA ,是度愚痴。般若是由正心、修身、行善、断恶,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智有三种:(一)生空智:观一切众生,四大所成,都无实在的体性;(二)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三)一切智智:即佛能偏知一切事理的正智。9 g5 P' u1 l* i# g: f4 G

1 n  L7 i9 J4 @7 \& h: w# b, ~- A. O% a+ t* v: x
六度之中,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进的作用是策励,这样就可以得到福慧双修。' t# n( g; ^  g% K- s: o

* Z$ L8 ~4 Y; n* X「事六度」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亦即是「事修」,可得世间善报;「理六度」是指所作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又称为「理修」。
# ]" x6 I$ z* G0 R# ]) p, Z1 n" E% w8 ]8 K) D' m7 c
三轮体空者,单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叫做三轮体空,可得无限的功德。

. `0 ~' V- n2 i) i" y/ i
' V# v3 W, W' d 8 E0 n9 g$ {2 I6 O
. {8 ^4 y% R  F) ]% h
四无量心
2 A' x' k$ ?6 L" \1 f' w
7 N; m7 a  O4 M
" X# D' Z7 R4 p( I$ G  j: i' f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是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也得到无量的福报。
: v3 e0 r# G& y9 K
( v9 i7 I* H+ |" x/ q$ { , i- h8 V4 e) I1 ~

" _$ {3 `: R; g- J1 C$ o一、8 `# j' S7 A7 Z+ ?2 I% M- N, \: n
慈无量心:
: t+ |# r6 |3 X" I( P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希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即是以无量的慈给无量的众生。 / S0 G6 i1 I, \* u( m' _6 [
: R, k! n/ b. A( H- I  ?; q7 r" e
二、
" |, |  g. U) `3 }2 k悲无量心:
# [1 O+ H5 D. v! e1 }  @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脱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忘记自己的痛苦,只知救拔别人,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拔无量众生之苦?
7 u2 \  `" O! M* [+ L* e
1 ~1 o$ I( g- X三、
$ f8 v0 T# U  d0 @喜无量心: / d" T. U  ]& s% @; Z3 M  ]. p
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或其亲人得到快乐的事情,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 L( C- M( Q( k$ V+ k0 h8 T; t4 K
四、
/ B+ R5 V8 Z( x舍无量心:
  O6 b- `, v! `. N! K' B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着的观念。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正似一泓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 c0 V2 z5 b/ X' e+ S7 }! ~* o% G. g. m' U+ _  m
, @* a: m. H$ W% k2 ^

  [+ u  k6 H: Z  U( f  k佛所成就四无量心,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3 ?3 O& f2 l! x/ E
/ r1 v5 u! |5 \7 P+ N/ M
, Q  e, e% f. C ) D" a7 e" K) j
四摄法; T: a: y! j3 m* n  H4 i
. I2 D  z  _9 V. ~
 + Y% Q7 Y- g/ \
; ?- O4 p, |. m. z) Q7 D
菩萨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所以须修习四摄的法门。
0 A) Y- \, G3 q# C5 H# }1 K: [. u8 Y4 x) m. v. E' D
 
( O' J+ g$ t) Q6 h! x
' ~3 F! k- Z7 A2 r( T" {一、
* n7 @& V4 S9 O) K布施摄 :
3 T8 V& a( L3 E1 R9 F* ^6 a, @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是最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度化众生就事半功倍。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生的法子。' M3 _2 b5 m0 |- _

' \, C0 d% D3 M4 i2 q* K' s二、
& H9 A5 n/ i0 V" O' c6 K6 I. B/ a/ l爱语摄 :
1 p! X0 b5 {2 h) V6 l) Y3 h. s就是用极和爱的话与人谈论。和爱的话,可以包括三种:0 r1 A8 E" C3 n& W+ z

- M* x# C+ Q  D慰喻语。即是用慈爱和悦的颜色和语言劝勉,使对方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 f7 J" r4 J5 ~: Q& P$ g
+ o/ R6 y7 g5 u; F% b4 W3 }庆悦语。凡是他人有好的表现,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发展。就是坏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o; e; i' j+ Y$ e

2 I. j7 v. v& M胜益语。所说的话,可以使人不断增胜增益。初学佛的人,可以勉励他,使他求上进。能布施的人,可以引导他持戒,进而修习六度或四无量心。 $ p' H, O: E0 r; N. Q0 g$ ^

' D+ q; P# N& |; y: Q; f7 w1 Z3 u: e三、% a4 A  U* E6 x7 p
利行摄 :3 H) w$ m, ]& y' I7 _! y
所做的做事,使人得到好处,便是利行。如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身心的健康;老师教导学生,时时为学生的学业而操心;长官照顾部下,处处为部下的利益着想;菩萨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做诸善事,而化  I! b) r/ Q/ @) o% @  o( B! o* k
导众生。% [. [4 e+ C  ~! b
& A) z" \: }; _3 Y/ S
四、
0 a5 @0 q& q0 T8 B* N同事摄 :& ]% a+ r( Q/ P
是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共同做事,一起生活,同甘共苦。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潜移默化,如观音大士、地藏菩萨,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 M3 r+ e9 C' C3 H! h
* B  {, M' h/ n  _5 Q1 J
' c% y. N) ^; h0 c" l8 c2 ?
7 h+ p" l. k/ A! Y# _/ R这四个法子,实是摄受人,领导人最根本的方法。我们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
! N! R, R/ W; }/ V' o5 ]
* N' h+ W6 N1 C9 f  e 

1 x, v% e' z: T) w. ?& _# e - f5 t4 ~# o. _  l8 J, V* p

# \; a3 u% _! e$ N四弘誓愿+ c( ~1 }# X' F% l3 k7 {) }
6 h. N* P6 h; A
菩萨初发心修学佛法,以发愿为成佛根本。愿有通别之分;通愿就是四弘誓愿,是每一位学佛者都应发的。别愿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等,是学佛者个别而发的。愿是凡夫趋向佛果之动力,若没有愿,所修一切皆不能圆满成就。所以修学佛法首先要立愿,由愿起行,依行而可得证,行至目的时,愿也就圆满成就了。6 s! R+ c" P9 g0 h* z0 ]) J
, I  K( n# L& q( ?; R; x
菩萨发四弘愿,是缘四谛而发,因为发此愿时心量广大,所以称为弘誓。第一缘苦谛,因六道众生,沉沦生死,受无量苦,所以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来度化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皆离六道之苦。第二缘集谛,众生与我之所以有种种苦,皆因无始以来,积集烦恼,所以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拔除一切烦恼得涅盘乐。第三缘道谛,菩萨既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然而众生根性不一,因此对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都应该修学,所以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以备作为度无边众生之基本。第四缘灭谛,菩萨发心以成佛为目的,因此对于清静涅盘佛果菩提,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期克证、圆成目标。所以凡是修菩萨道的,皆依此四弘誓愿,作为自利利他的启导。

$ k' A# A' T, q9 {& V1 `4 g   p% L& p& h( ]+ h

2 ^2 P; h$ {* n0 O: G1 A9 N 5 E* o) c5 d* e! {+ E5 T8 i

5 S8 N8 \7 u! Y) n3 t$ c& W四大五蕴/ g7 [% I$ J  Z3 H
  e- K4 t- G' Q4 e5 d1 M
四大即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暧,风性流动。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溺,是属水大;热度温暧,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元素的作用性。
& P4 V' y: D$ D" _' `% M* |- A! I" e
# |2 k2 |4 ~% F' f5 y% ~四大与根身 ─ ─ 根身是我们的身体。佛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e  @4 ?" t8 h5 V8 |  O" D
/ h5 r* k  J6 }) @( D8 Y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复佛性,起诸烦恼。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 # |8 r4 A2 ^' p. j0 P
5 a' h5 K: A% V+ x
 
1 x' N8 Q; M4 f( `3 g1 [9 [* \0 {+ Q1 u% t# x
色 ─ ─ 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6 H& Z/ E1 p2 P受 ─ ─ 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2 C+ b6 a9 |9 W/ U: y( {( s
想 ─ ─ 取象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 0 r$ H' e4 r! q- E$ e1 m
行 ─ ─ 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 P& q6 k& j/ ]0 t7 O( G
识 ─ ─ 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
+ [2 \. h$ G3 S: X* Y6 Q+ E" c( `五蕴与根身 ─ ─
' l) v$ Q5 w5 P8 f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到了这些关系散火,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0 K( p' p' X- p+ X- |3 z
: K& ]9 H1 F) ^# I* W7 R' r$ Y0 z

% d1 N/ w9 d6 M6 N
7 q$ R2 l4 \: B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缘起而有,因此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着而造业,因为造业就有苦报。
2 X4 E6 H+ A; m. P4 B- F

0 p7 i7 j6 {* |: p
: W+ k0 D$ G9 O
0 F% |5 w; \2 ^" g
( a5 o! e! H" h+ e' `0 }6 g十八界
* I+ Y. g. F' ^+ G* e; G& N7 ^! A  R& T3 o: X/ p
眼、耳、鼻、舌、身、意、名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名为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名为六识。合此六根、六尘、六识,叫做十八界。
, {7 y1 D' x0 R* y
# T0 d! d# U$ {6 F) {( O「根」是能生义。识依根而生,有了别作用,故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正如草本有根,能生枝干一样。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例如眼根只能缘色尘生眼识,并不能缘声尘生耳识,余可类推。% ]- V: Q' z. B5 l% e

) f3 z/ N0 `9 O( c- R, W) i. k六根又名内六处。「处」是出生义,谓出生六识之处,指六根缘六尘,是由六根生起六识的处所。又名六入。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
0 o# a; x: [  z. c9 _$ N
: T9 B& j) L# Z5 ~六尘又名六处尘。尘是染污义,谓能染污情识,使真性不能显发。 亦名六境,谓六根所缘的境界。根缘尘时,能染污情识使智慧不能显发。六根各有其界限,名六根界。六尘亦各有其界限,名六尘界。六识亦各有其界限,名六识界,合成十八界,各不相越。, |; t) q  J1 U7 o7 |

# ]& _8 K, a/ Q" `$ d& v六根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两种:浮尘根即六根表见于外的器官。胜义根又名净色根(知觉神经)。此根不可见,然六根各依其作用根以色为境,依净色根而能见;耳根以声为境,依净色根而能闻,余可类推。每一界的「根」、「尘」、「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其关系如下表:
/ r3 W* v. x  ?2 ^- S! o- y0 Y
鄔金寧瑪 附带上了此图片(按图可在新窗口浏览):" n; l8 t% A$ z! p5 _' I

5 a: z( \" z+ f0 G  D! N
6 Q# C* b, @* F1 Y, O; Y" [
$ e) f2 K& O/ N9 _: H! i  a ( Q# P# m/ H- F* [
五浊恶世
5 ]0 z( E2 \9 f' F( _* b) `
0 n# W, U- K2 k7 o% \6 t& ^( Q
* W1 `+ j( ^0 e7 ^; r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佛经称为五浊恶世。所谓五浊即是劫浊 KALPA、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观处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2 A9 D8 J) Q7 L, U/ K6 y/ @8 n. I- R$ }9 F" K2 ^0 ~) X
 
; e3 F7 q5 W* \- K
4 B) Y3 e* S: s( s, H/ [$ x一、劫浊 ─ ─ 劫本是时间之名,时间原无所谓清浊,而造成「浊」的,原因是人的烦恼。 5 G( @; F# |6 R8 L
二、见浊 ─ ─ - ^0 Z9 C0 H) o5 s( w
见即众生的见解, 因见解不正,迷惑恶见,故又称为见惑。见惑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类恶见,称为五利使,皆属见浊范围。
" `' K1 \" s! H$ E& Y0 g# W$ ?9 O' v. q9 N" `6 |
三、烦恼浊 ─ ─ 5 `( C" j& O7 j2 D. n4 _8 G
即六根对六尘,所生起的贪、嗔、痴、慢、疑、五种思惑,称为五钝使,属烦恼浊范围。
3 P+ }8 M5 J! U- i& J
* l1 O, r0 N3 ]: P" Q四、众生浊 ─ ─% E, \( [! d; a6 W
因见浊和烦恼浊的结果,使众生的福报逐渐减少,苦报增重,变为心钝体弱,多逢灾祸,名众生浊。 ( [8 m' X* v' D

! Z$ p1 ^, I0 s0 U3 q+ x五、命浊 ─ ─ - x3 `! V( f) `5 ?
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因之寿命缩短,由老病侵袭,生灭变幻,名为命浊。
9 ^( j% n+ H9 k. e0 L& j: v# _
1 r0 q2 I% C% D2 `8 A; G% p/ g; `8 v$ j. k

' @: J0 Q0 d7 h6 M8 u世间因具备五浊,故称恶世。今日世界扰攘不宁,我们处此五浊恶世,应坚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净三业,净化身心,净化人间,是佛法流转世间之目的。
; h+ @. T# h8 {  C+ W% y6 J ; A2 j3 B1 i% O) p, u/ F
% M, K9 @6 D( S7 r5 l/ z# m
% v2 J* F5 b/ N2 [1 \/ m- f

! g4 i: |5 i4 i+ X - Y9 o& {% }8 s; m" V) N# |
心意识的研究
4 Y- P0 E( z5 f8 k7 r3 T% p" O. J0 v# m# S5 R+ j2 y3 H5 F3 V$ H% S
 
7 ~9 q" ?6 N, {0 J% ]
! |( y  B4 X- m. N9 f俱舍论说:「集起为心,思量为意,了别为识」。心意识是有情精神的主体,但在有情心里的作用差别上,就分为心、意、识三个名词来说明。
1 `/ \5 v; N% I7 g* V' l
' ]* J* o6 O! x7 U, e「心」的梵语是「质多」CITTA,义为集起,就是积集种种善业与不善业的种子所在。我们的内心,平日受外来的六尘缘影所薰习,使种子遗留在心内,积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灭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又会生起现行,所以在唯识学上,把这心名为阿赖耶识 ALAYA(藏识),就因它有含藏种子的功能,永远不会失坏,因此得名为心。
/ m# q" _# s( z$ `
2 A0 j) U& z' v「意」的梵语是「末那」MANO,华译「思量」。在唯识学上,说它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所以独得「意」名。因它恒有审察思考的功能,前六识缘境时,它对于所缘的行相,就生出深刻了别的作用。所以经中说:「依意生识」,可见意的特义,是能生六识,为六识所依,也是外界一切认识活动的枢纽。
- [  R4 X. R3 N; ?0 m. Q. A. P7 h* {& I
「识」的梵语是「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了别有粗有细,粗的了别多在前六识,细的了别则在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前六识善于攀缘外境,而起内在的了别认识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意识了别法尘。由于有六根和所缘有六境,所以中间生起的识亦有六识。5 T5 [/ d+ g( ]+ f4 f: M, m

( u. @. Q5 b% s3 S- v- k6 ^) \前五色根,是物质的生理机构;后之意根则为精神的,属于心理的。生理机构的五色根,必依意根而起作用。假使意根一旦失去功能,生理的五色根也即时变坏了。生人和死人同样有五根存在,生人的五根有灵活的作用,死人却没有,关键就在意根的存在与否。
9 }# x5 |; x( n; |/ J( s  V
, z8 G7 Z# N* ]/ T无始以来,这心、意、识就不断地交流,成为有情心理活动的现象。
) E- {& K+ U0 X0 ]
  G& H, P8 ?1 C. z0 n% ]

( Q# d+ Z3 o( T2 a1 e* k! S# ~2 G6 ^2 B. h . |/ l' `7 u. M& q

9 A! m% B6 F. \% n$ E( |9 ]佛教中心教理(三法印)* R6 }0 `6 ?5 K7 ^9 w

* S+ k& ]7 @; V% O& s1 v( w0 k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因机宜的不同,故有浅深略广的说法。& f# A0 }) ?, O( ]' S
/ R9 b9 E. ]. X. |* D  a
所谓「印」即「印定」义。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印定;凡是合于此法印的,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现将小乘三法印略释于下:
3 f" r/ t8 L4 C& ~7 Y, k9 q( T3 f  @  N/ q
 
  w  r3 y: Y( f6 O& a# R1 i( e5 i. s3 n0 O
一、
. t9 g  n& N2 F1 s/ v' b8 g3 ?诸行无常:此法印中「行」,是造作变坏义,即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异、灭三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不
  J: T7 k- {) V/ }& [' b得永恒常住。现可从两种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
/ }( X; W: m- j) r7 L! j
2 U. [, T/ w: ?; X# i# T何谓三世迁流?即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迁流是指时间上,最短的名为「刹那」,或「三念」,因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说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是无常的。
% W) n$ N7 e. f7 D( L# T1 i  |# ]; ?: t9 J& T. C
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离散则消灭,故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前灭后生的嬗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但非断灭,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3 S0 N1 S" r: k: b# {7 x, j& M: K
$ p6 r( H2 K5 S8 a3 F佛陀从三世的迁流,与因缘法中的观察,看出一切有为法,是迁流演变的必然性,故建立「诸行无常」印,趣入空义的深理,使学佛者,不贪恋五欲,空去烦恼,向善行善。 $ ?9 D2 Y1 ]: J# C& |

# j4 g. q" J' g% i7 a9 F二、
  e. Z( j; K9 l6 a$ I" {! N诸法无我: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切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即便散灭;如人身是五
, W# r" g% F, V9 b2 _! s: i蕴四大积聚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灭。 7 T9 @  i" H$ k1 \, h9 w
; m4 m# ]: x  Q4 Z
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执著妄见;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由此妄执有「我」,叫做「我见」。我见有二;在有情上起执的,名「人我见」;在法上起执的,名「法我见」。也名「我执」和「法执」。因有此二妄执,就起贪嗔痴等烦恼,造恶损人,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陷入争斗现象,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的幸福。 ) P& U: W4 \, e* t" \2 o
+ v$ W2 ^  O9 `/ p3 W' A7 D
三、
, [, _& X4 R$ M% o. a" o+ D6 `涅盘寂静:涅盘即四谛中的灭谛。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是指大乘涅盘,是圆满寂静义、即德无不圆,障无不寂。狭义
2 S- z0 v3 x) e6 X5 S+ s+ ^/ P的是指小乘涅盘,是择灭义, 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断灭烦恼,解脱生死流转,常住寂静,故称涅盘寂静。
" a4 u9 o$ [) H( S  j" J" P) F! O# ~, r* a  ^7 C

- t+ [  |5 s4 m4 k0 h. R
, m$ R! d- X7 y3 c+ m0 d4 k8 L1 p6 }5 p上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三法印中之无常、无我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涅盘寂静印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是寂灭法。依次序先说无常,因无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说无我;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出空的理性,乃知无常无我,即能趣于解脱,到达涅盘寂静的境域。# `1 A, x1 g1 P- Y) D% {7 @

) J0 ?9 `: o3 I# r总而言之,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教人积极背离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 7 i0 r$ U: V0 G. O" @  q: d
6 P; g5 c( [5 j- k
 

* Q& b7 @8 u: L: t0 R——转自佛教联盟社区http://www.fjlm.org/index.php?s=7f2633ff5483696e7ba03fea6cafa371; D; E$ c) X4 I' y. @% X1 b7 t" S

: O. T4 t' }: b. b3 ]) x.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11-26 19:48 , Processed in 0.0335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