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意义
0 [! a) q ]; }1 Y & L1 [; H9 d0 U- ?7 @+ _% H. n, A* h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抓住了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历史时刻,适时地将一批濒于失传的优秀京剧剧目制成音像制品,使它们传流久远,有效地抢救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这项工作,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r& @: @/ t0 K' Z( ~
: P7 ^* s7 ?3 `: ?" { 1、抢救了不少濒临失传的经典作品,为京剧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学习和继承提供了标本和依据
1 A- T+ Z) T: j3 U3 [3 k+ I2 O' N+ n+ j. F8 A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录制成的355部戏,可谓流派纷呈,琳琅满目。被配上影像的录音,大部分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间,以“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和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新流派的众多第三代、第四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珍品。他们在定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营造了中国京剧的“黄金时代”。令人痛心的是,“文革”期间,京剧艺术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以致使得许多身怀绝技的表演艺术家或含恨辞世,或患病致残,许多优秀剧目销声匿迹。京剧音配像着眼于抢救,趁一些劫后余生的老艺术家尚还健在,借助他们的能力与经验,进行指导与排练,使濒于失传的艺术珍品“起死回生”,重见天日。让后代京剧演员们得到了具有经典价值的教材,便于他们在继承中寻求发展,使古老的京剧艺术永葆青春。
4 I) T# V2 k, w& s( D
& N9 c: e8 C |% Q 戏曲理论工作者们,从《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和与此相关的史料中,获取了翔实的研究材料,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京剧艺术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 H# f r3 \" _, V: S) P8 b
- \# [8 C4 C8 h) @% K5 p 我们说《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是“用庆幸弥补遗憾”,也是说它切切实实地把京剧昔日的“黄金时代”与当今的“振兴时代”有机地连接起来,使京剧艺术得以串联成一条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进而有利于京剧艺术的传薪播火,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京剧人”奋勇搏击,劈波斩浪,推动着京剧艺术的巨轮奔腾向前。
, X1 L8 a; g' t: @% P2 V/ O+ G# V: T* x2 ^
2、提供了一批声像并茂、品位较高的京剧欣赏剧目,对京剧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 _3 u( s% h5 f! f0 K
2 i- Y4 ?" s. Z: I; k( _. M/ p# o, H4 X 从1996年5月17日开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三、四、八、十一套节目中公开播放以来,受到了全国各地及海外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平均每周长达400分钟以上的播出,吸引了上亿人收看。中央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收到观众的来信或电话,人们盛赞《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重要举措,是好事,大事、实事。人们说:“虽是老戏,但有新意”;“是精品,看了过瘾”;“不少戏过去没见过,特别是名家合作的戏更为罕见”。
. j' E+ `+ H, C# a- P1 q5 }. E. |$ ~
O$ F% c' {" p: ]( {; E `- f 广大戏迷票友更是欢欣鼓舞,老观众们通过色彩斑斓的影像,重温了久违了的美妙声腔,勾起了对谢世多年的艺术大师们的无尽怀念之情;中青年新观众也为初睹了绘声绘色、多彩多姿、融唱念做打于一炉的精彩表演,惊呼“直没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竟有这么美妙绝伦的伟大戏剧艺术”,从而深信“京剧是国粹”的说法。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曾对江泽民主席说看京剧音配像光盘是他的享受,光盘是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送给他的,出一盘送他一盘。至于那些素日以演唱京剧为乐趣的广大票友们,异口同声地称赞“音配像光盘看着过瘾,我们学戏有了范本”。美藉华人、京剧票友刘瑛在美国《世界周刊》上发表了《京剧音配像和海外票友》的署名文章,她写道:“我们在国外哪里有机会看到那么多的好戏?音配像把一出出好听、好看的戏,请到了我们的客厅里,真是一种享受。”过去她只会演唱一些戏的片段,自从有了音配像光盘,她每天反复观看张派剧目《楚宫恨》,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她终于从头至尾学会了这出戏,并准备在即将举行的“国际京剧票友大赛”中作公开演出。
" M: q3 k4 S( @+ u/ l5 m
7 G' h% v0 W4 x; X% k/ N% ^ 3、再现了若干老京剧艺术家,特别是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艺术家的成就
! `( d& L7 }6 l b
& T& T2 C1 F1 @6 _0 m/ O 上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众多技艺精湛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和优秀表演艺术家们,在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感召下,焕发了极大的政治热情,演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堪称经典的传统剧目和具有相当高质量的新编古代与现代戏,营造了中国京剧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局面。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无辜的艺术家们,在“文革”期间,竟然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艺术权威”,把他们无情地赶下了舞台,使他们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其中不少人如马连良、周信芳、李少春、叶盛章等一批大师级的流派创始人,在“运动”中被迫害致死;浩劫中严重受挫而艰难活到文艺复苏以后不久的谭富英、叶盛兰等另一批艺术大师,也因身心交瘁,都接连饮恨辞世。+ ^% n7 A& v6 ]4 n% F2 ~( B! z0 w
$ [* l n& X0 n
今天,我们采用音配像的办法,把硕果仅存的录音配上影像,让更多的人通过欣赏《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间接地了解艺术大师们当年的丰采,使他们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这应当被看作是对老一辈艺术家最好的纪念。- V( a* e4 Q' n" k0 d6 p5 r% L
! x. H7 @8 o, ]0 J
4、使一批参加配像的中青年演员受到一次难得的“科班训练”和艺术熏陶,对于继承前辈精华、提高艺术修养很有好处2 H' c* L& v+ _( N6 {! I' N
* q6 y+ D$ k' Q$ B/ s0 `% ^
新时期以来,一大批京剧新人茁壮成长,成为当今京剧事业的骨干和栋梁,深受观众的欢迎。但是他们大都是“文革”后的一代,会的戏少,见的也不多,演的戏就是那么几出,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有的演员虽然已是某个流派的优秀传人,但在配像时与老艺术家的录音一对号儿,就显出很大的差距来。通过让他们参与音配像,恰好为他们补了课,在老艺术家们的传授与指导下,他们向老前辈们学到了许多精湛技艺,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演出剧目,使若干濒于失传的传统戏和新编戏(如《荒山泪》、《雪花飘》和《白毛女》等),又得以重现于当今的京剧舞台上。
4 E2 \4 u/ b7 \+ m" ?6 G. f
1 _7 c1 E% ?% o) F 近年来在若干全国性的赛事中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新人新秀,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切切实实得到了《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给予他们的实惠。如张派传人、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王蓉蓉,过去只偏重描摹老师的声腔,通过音配像,在张君秋先生手把手地教授下,提高了用多种表演技巧刻划人物的能力。又如天津市青年京剧团青年演员王立军,在老艺术家的精心指导下,有幸先后为李少春主演的《长坂坡》、《野猪林》配了像,技艺上有所长进。
3 e8 J1 u5 u Q( {+ G8 ^7 `% M0 _$ K! ]
5、参加这项工作的老艺术家焕发了艺术青春,结出了新的硕果# }& ^$ Q! u+ Z0 J3 R
1 c: S7 l5 p, Z% E3 [
被延请参与《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的老艺术家们,出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可贵的敬业精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对整理录音、选择演员、指导排练等等所有环节,都一丝不苟地严格把关。在排练现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艺术家们对舞台调度、表演细节乃至演员穿的戴的,哪一项也决不含糊,要求一定要再现出当年的原貌。他们为每一出戏所花费的心血,不严于自己粉墨登场演出这出戏所费的气力,甚至要多出几倍。老艺术家们积累了几十年的宝贵艺术经验,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当年的演出情况,发现了许多不足,甚至是不妥之处,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难以亲自粉墨登场,完善自己的表演。搞音配像恰恰给了他们一次弥补遗憾的机会,他们借此机会,把自己对剧情和人物新的思考、新的理解和想要采用的新的处理方法,转而原原本本地教给配像的青年演员,让他们把自己花了几十年时间才积淀下来的艺术新成果,在后代演员身上开花结果,使自身精湛技艺也得到了新的升华,这对他们说来,是最大的心理安慰。不少老艺术家们含着热泪倾吐出自己的心声:感谢李主席,难得他这么看重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更感谢他没忘了我们,能让我们在这么要紧的工作中起点儿作用,实在是我们的造化。我们一定要掏心窝子,把自个儿身上的这点儿本事,一点儿不留地传给小青年儿们。
' f& ^6 c% A3 A# J# A" m
$ }8 p3 u# m8 @* J 实施《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行之有效的创举和实招,今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达到了原来的设想,而且比预想的效果还要好。随着时日的推移,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必然会逐步加深。& O1 `: O. G4 N8 |; F9 g v4 [; |
v$ f; X1 \- v& Z3 e
(六)成因
$ p, w! E5 L1 s( S" \1 {4 J6 g- o ' l. Y* Y) Z5 R; i) q) K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的辉煌成就得来不易,回顾艰苦奋斗的历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它成功的原因:- S, f5 V" f) f, g' M6 V* x8 U
3 h! P+ P9 T* }9 }3 |" k 1、首先归功于李瑞环同志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 ?' s* c, n" Y a
# `" Y! h, @' D6 r% c* l& m8 F& U( a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是李瑞环同志倡导、策划和具体指导的,是他的威望和对振兴京剧的热情鼓舞了大家,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 \: H- f4 o+ a4 G0 h; s
5 ^# U5 A& ?& } i2 j3 p 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而提出的“先继承后发展”和“抓青年、促中年、充分发挥老一辈艺术家传帮带作用”,既是启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的指导思想,也是导致这一工程顺利进行、并取得辉煌成果的可靠保证。他本人就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身先士卒,雷厉风行的楷模。令人钦佩的是,他在日理万机、政务繁忙的情况下,从始至终关怀着工程的进展,自1985年在天津倡导京剧音配像的试验,到目前创造出《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辉煌成果的17年间,从定方向、订措施、选剧目、请导演、找演员、听录音、看片子,到协调各方、策划资金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他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难以计算。1994年以后,李瑞环同志先后召集有一定规模的工作座谈会、推动会就有十几次之多,他先后在《北方鼓曲名家音配像选萃》座谈会、《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开播发布会、纪念张君秋逝世一周年座谈会和动员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启动录制《京剧集萃》工程的会议上,以及给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十周年的《贺信》中,反复阐述了《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意义,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指示,确保了这一浩瀚文化工程得以循序渐进地健康进行,可谓殚精竭虑,倾尽心血,体现了一位政治家对民族文化事业高度热爱与负责的远见卓识和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应当说,在促进京剧艺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事业上,李瑞环同志是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丰功伟绩的。
2 v+ c4 a6 \1 |4 c3 V8 X4 ?) t% a, o5 z. ]% z4 y. P3 p
2、归功于参与者的献身精神
/ }0 K: [# j0 H5 v0 g. k, {8 G
3 M( H4 N% ?: e J* K4 G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从起步到告竣,数以万计的人参加了这项集体攻关的项目。所有参加录制工作的全体同仁,可以被称作是一支甘心情愿为京剧事业“尽忠”、“尽孝”的大军:“尽忠”,指的是对国家、对弘扬民族文化尽责;“尽孝”,是说为继承、发挥父辈、师辈们的精湛艺术而倾尽晚生后辈的一片孝心。1 E. C$ E9 `/ c7 q) D
, |1 E) d R+ y/ Z; m
尽管这支队伍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许多老艺术家早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然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地谱写出一首团结协作、献身国粹的“同心曲”。
7 d" ?3 q. t( R( N3 Z |5 J. P. B' Y5 \$ \
讲到京剧音配像,有两位老同志做出重要贡献,功不可没,值得怀念。他们是艺术总顾问、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同志;原制片人、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长谢国祥同志。2 s2 X( Y$ S/ e8 o1 v
- b6 A# q; y, Q0 ?3 p 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不顾年逾古稀的高龄和多病之躯,把自己的全部经验、智慧与心血,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这一庞大的文化工程之中。他日夜思谋的是音配像,逢人所讲的也是音配像,真是到了神情专注废寝忘食的地步。为确保艺术质量,他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但带领弟子们录制了自己创建的全部张派剧目,使这一京剧艺术奇葩留下了珍贵完整的声像资料;同时也以同样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指导录制其他艺术家的剧目。1997年5月27日下午,他放弃午间休息,走出家门,预备赶奔现场,亲自主持录像工作。孰料,就在他等着乘电梯下楼之际,突发心脏急症,及至送到医院抢救,这位为京剧事业奋斗了一生的大艺术家,竟然再也没有苏醒过来!他是为音配像工作积劳成疾而猝然辞世的。
; h+ h6 D$ Q% ~( m0 A/ A7 f: w! V" ^5 ^7 S& l/ l
纵观张先生的经历,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三个里程碑:中年创流派;老年育新人;晚年致力京剧音配像,他为京剧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精神可钦可敬,他的业绩永标青史。 p$ {$ J5 {, B" X+ i0 U: d3 H
' K0 F& i. X! V6 P
谢国祥同志作为《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制片人,把晚年的精力,全部献给了这一开拓性的工作。为了把每一出戏录成高质量的精品,他不顾古稀之年,日以继夜,废寝忘食,殚思竭虑,鞠躬尽瘁,频繁往返于京津道上,以致操劳过度,猝然谢世,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J0 U5 g T; |# E8 W# R! }
+ I) P& s9 k& w' S 还有,李和曾、王吟秋、李鸣盛、程正泰、俞大陆、裘少戎、李少广等同志都是把自己的晚年贡献给了“音配像”,甚至有的人倒在了录像的现场,我们永远怀念他们。1 W) f) a3 d& Z1 Z
9 j* a8 Y3 X" h$ q
袁世海、马崇仁、迟金声等艺术家都是耄耋老人,均逾80高龄,来自上海的小王桂卿同志已年过古稀,心脏安着起搏器,但他们都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依然像年轻人那样不辞辛苦地日夜兼程,积极工作。钮荣亮、孙荣惠等同志虽然重病在身,都仍在为“音配像”贡献力量。老艺术家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深受教育。
5 E. i# X' Y4 B. v, h- \9 N2 `: v: E# b
) a% o5 O* b. ^3 r/ Q: H+ E1 _- B 谭元寿、梅葆玖、尚长荣和张学津等艺术家,不但自己粉墨登场,为父辈和师辈们配像,还精心指导子女或弟子们录制本门本派的优秀剧目。李世济同志除亲自参与配像外,还克服了家庭困难,指导了程派剧目的全部录制工作,在录制《三娘教子》的头天晚上和当日上午,她两次休克,但到了下午,依然准时到场录戏;叶少兰同志活动多、任务重,爱人一直病重,他不但自己录制了其父叶盛兰的全部剧目,还担任了许多组织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杜近芳同志也经常带病工作,为了保证不耽误工作,她在录戏时经常早来晚走,赶不上吃饭就在后台啃口干烧饼;赵燕侠同志指导录制《碧波仙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北京市艺术学校校长孙毓敏同志虽然工作繁忙,但她妥善安排,第一个完成了“承包”剧目的录制任务。还有许多同志的许多动人表现,难以一一述全,人们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4 c3 R; W1 {! ]& M$ j9 n! \
2 {" |( v- Z( B. }# A: f; N 3、归功于相关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 q2 z2 j ^: J. `
" s1 e/ a: |. D/ t0 { o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工作是极为特殊的,它没有专门的队伍,没有固定的设备,没有专用的工作场所,没有向国家申请专用资金,可以说它完全是团结协作的产物。十几年来,参加这项工程的单位多达四十多个,据不完全统计,有: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科学电影制片厂、北京市文化局、上海市文广局、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广播电视局、天津市出版局、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战友文工团京剧团、北京艺术学校、北京昆曲剧院、上海昆曲剧团、江苏省京剧院、西安市京剧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天津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天津民族文化光盘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先后参加的人员达二万多人次。在录制现场,经常同时有十几个单位的同志在一起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2 B$ ~ b+ M3 c0 U7 g) `
7 ]5 I7 v- J' f: L2 d! C7 I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一直关心这项工作,多次参加有关的会议并给予具体的指导;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为这项工程拨款三百万元予以资助;中央电视台两任台长杨伟光和赵化勇同志,对《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录制、播出的宣传等方面极为关心,多次听取汇报,周密部署,使《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从始至终对这一工程给予高度关怀和巨大帮助,特别是在进入后期制作的时候,市委书记张立昌、市长李盛霖亲自作出批示,保证了天津民族文化光盘有限责任公司得以及早建成并投入生产。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著名人士张永珍博士捐款1000万元,为这项工程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3 J6 `. ~3 E& O! R, y# u' V0 { \( G3 f
审视任何一种举措的必要与成败,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那么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完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顺应了老百姓的心理,满足了一切热爱民族文化人们的需要,在宣传、弘扬和普及京剧艺术方面,起到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我们坚信: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伟大文化工程,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宏伟事业,对激发国内和海外中华儿女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诸多方面都将会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 Q; L" D3 J0 p: [$ o9 x6 k
(2002年8月4日脱稿)
! ^& I. {/ M* T选自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编:《中国京剧音配像精萃纪念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第56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