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二)
" x1 W9 V" K' e% S; Q! A" d$ w" N! [5 g8 ^发信站:天益社区([url]http://bbs.tecn.cn)[/url],版面:金石书画
3 r+ x* y$ h; v& B. s2 p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48873
~+ V5 o2 {: Y% ~9 O( |9 e
1 |$ y! M& s+ A9 x+ Z" e第二部分,展示从抗战到20世纪末艺术家创作的国画、油画、连环画等作品。
: ~4 k2 ]. s1 K' H5 C; m/ z6 ^2 @( }
' m4 H, _% R, J9 Z4 P7 }. A& v《仇》- a( k' g% b- E
张明曹
( H- B# v: ~: `5 d3 x连环画选页. t; u4 f6 k1 v3 B0 @, m( U
: R' u0 z9 \5 l: Z" Y" M/ X8 }6 H! S
张明曹(1911-1978)5 ^$ W7 T" V4 ~+ Z x- a% t
现代版画家。浙江乐清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参加中国青年美术家联盟及MK木刻研究会和野风画会等。抗战时期,张明曹回到温州,以木刻为武器从事战斗漫画的创作,并主编漫画刊物。1938年张明曹担任了浙江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永嘉分会理事长和浙江省战时木刻研究社主任。1938年创作木刻连环画《仇》,1950年至1952年曾任温州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3年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从事连环画和国画创作,曾先后创作出版《威尼斯商人》、《瑞典火柴》等连环画多种。解放后张明曹放下木刻刀拿起毛笔,他的国画连环画有《云间摆渡》等,国画《郑成功收复台湾》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 r# t# G. C0 l- v5 j, T! y- ~+ r# o
* i, X# n) C- i+ ], Q% s/ m
《仇》# x2 W; ^; L1 t2 H5 }9 `. e2 Q7 z( W( ]
张明曹
- o, h( y1 B9 E9 X3 p连环画选页8 d; m" [6 C: g6 L/ m' l9 h8 {
^# z" M# K9 }, p6 u3 l9 \
) e" E9 Y8 r* M- ^& M( Q8 V2 x4 d《一支枪》4 T2 Q7 |5 \+ \6 z; t0 h! t
邹雅8 e2 M' v. ]3 {+ |7 @
版画
4 L5 \. n- C6 p( L. ]
9 P/ J3 e/ O1 y8 a: i《日本觉醒联盟——在太行解放区组画(一)学习》
0 Z% H2 E( A1 L5 k: Z9 n6 H/ R邹雅
( |* @1 g9 l4 V4 N版画7 R$ }$ @- U4 e9 B
1943: b/ V( w" S$ l/ ?( V0 Z3 y w
9×7.5cm
/ m! i" `. O* g. {
, L& n2 Z- `9 o* ]! |4 e2 Q; y6 t, Z& m1 Q/ n$ Z
《日本觉醒联盟——在太行解放区组画(二)打棒球》
5 j! [3 p' k- A% A. H) P邹雅: g7 N- [! m5 a" Z" ?- h
版画3 y2 Q& x ?' q- f0 v! a! F
1943
& U# v& `7 h) |* S/ Z2 a Q/ U5 \7 ?9×7.5cm% |9 T# a0 w( h2 z5 U( t
9 b" _ v0 {0 ^7 [' F, ? j1 P5 b
7 H& u& s0 f6 X$ G( _《日本觉醒联盟——在太行解放区组画(三)生产》
6 S* s+ x5 |8 V邹雅) K) F# Z7 u- m4 o( n. q
版画
3 x9 G/ }2 N% G% g1943" C- o3 {6 r% a2 [" @8 M
9×7.5cm 0 i8 x* i0 U; e% r2 c
| ( i! t% D; Y# M
3 |+ [ z; U8 U+ A! }$ D《攻城》
& {, M- P* z% M邹雅; n/ z1 j {0 o# k8 d; j% q
版画9 ?* L5 Q$ E: e, N8 k: L; e, n
19441 _+ V* N" W/ z
25×10.7cm
- Z2 N6 F: F& t$ l1 {0 Q" B2 u; V+ j+ E7 ~7 m3 y4 g
t/ K# k' p) F! W# X( \/ |$ E0 T
《铁佛市》) v; k$ Q; M; y8 G3 _( C
吕蒙、莫朴、亚君5 [/ b( Y( i; [8 M4 h; m% y
版画
9 j2 E% c4 d! r) b4 e1943
5 E' A0 @* @7 b3 ~: ]1 |0 c/ ?6 q- b) k4 `$ g& Z: S; o
吕蒙(1915-1996)1 X2 ^7 c2 l+ Y! H4 _; L
原名徐京祥,字徐华,浙江永康人。1934年肄业于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为广州现代版画会成员。1936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军政治部文艺科长,创办《抗敌画报》,主编过《抗敌生活》、《华东画报》等。后参加新四军木刻研究会、苏北木刻协会。解放后,曾任上海军管会美术室主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 ~, v4 _! [8 t9 X0 ?
" w) ^8 @5 T& N: U莫朴(1955-1996)9 D! ^3 S+ I! i# R. v4 ]* w
江苏南京人。擅长油画、美术教育。1933年上海美专毕业。1934年与他人成立“上海国难宣传团”以抗日宣传画为主在,沪、宁、华北、内蒙古展出,1936年油画《逃亡》、《红顶屋》、《琴师》参加全国美展。抗日战争后,先后在大剐山,《抗敌报》、华中鲁艺美术系、延安鲁艺任美编或任教。其间创作的主要作品有《鲁迅》、《百团大战》、《我们战斗在苏北》、木刻连环画《铁佛寺》、年画《平型关大战》、《火烧阳明堡机场》及素描《毛主席会见农民诗人孙万福》等。解放后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教授及浙江美院院长。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或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如油画《清算》、《宣誓》、《鲁迅和祥林嫂》、《南昌起义》等。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浙江文联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3 j* W& f+ x+ _, x9 g& Y
2 O: a, h" @) _程亚君(1920-1995)
5 y& r- w( m6 E0 O8 U) `$ [/ f 安徽歙县人。16岁入第七战区政委会青年干部训练班受训。1938年春,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在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一营任俱乐部主任、新四军六支队一团二连政治指导员。1940年任一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一纵队政治部俱乐部主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文娱干事。1942年任淮南艺术专科学校教员,后调淮南路东总文抗,和莫朴、吕蒙三人创作《铁佛寺》木刻连环画,共百余幅。抗战胜利后,任皖中总抗联秘书。1946年调文协美术工厂专职创作,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铁道部文化学校政治部主任、铁道兵预备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1957年调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1961年任上海国画院秘书长。1979年任上海书画出版社顾问。
! r' K2 {5 {% J9 H# l
4 ?/ j2 Y6 |+ E/ {4 f* I
0 _, n9 n9 B5 Y3 ^, B《铁佛市》
8 Y$ o# j' B$ y, O4 ~3 Y' [吕蒙、莫朴、亚君
1 L- Q5 L% T/ d! I版画, I' B& ?; n0 |# {. B
1943
. h/ g( s) |; j- e- G8 n8 G
S0 @+ f) J8 x$ u# r饥民》
* i8 L3 y* ]9 r# \) c5 ?* @戎戈
9 Z3 ^# l& d- K/ ~版画 X1 c, e: n* \4 l
/ q# ?+ Z6 j! z6 ?; x
戎戈(1923-)6 a7 O: R9 a# B* o
原名戎维域,笔名戎戈,浙江宁波人。14岁到上海当学徒,后于苏州美专肄业。1941年开始从事木刻制作。1947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候补监事。1949年以后在制药厂任职,业余坚持木刻创作。1959年调文汇报社担任编辑工作。 4 T" U6 j* _) i3 p
* f, g r, s: k. e" V" [3 D9 _ Y0 h* a& J, h$ X8 s
《进城》; C" T7 e2 E# I- N2 b
陈烟桥
/ V0 u- B* M$ M1 f& b3 a5 K木刻
3 u; y, g+ s5 {& U, p8 v# E& N: x" m; U5 L1 @7 b4 Z: V
陈烟桥(1912-1970)
2 ~$ o: D& j7 f0 I2 a 别名雾城,广东宝定人。擅长版画。1931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早年从事新木刻运动,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历任《新华日报》美术科主任、华东文化部美术科科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主席、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0 t4 C+ G6 J ?1 \
6 _5 [, n) f5 e$ R. U$ F, w- q; f$ E9 w
《瞄准》
* }9 i* y( G. w夏风
y: @ o' W4 n版画
9 c, A# y$ }9 f1 @9 V& j1945# U: b# J# _6 v0 W% }) B. B" x
17.6×23.4cm
5 ?; W6 H; V7 ?. `5 M
: Y g9 \* y: X夏风(1914-1991)
, u: T k8 m7 N5 j; e: I 原名夏石蒲,河南原阳人。1930年入河南艺术学校,1933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继而又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深造。1938年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木刻研究班学习。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到张家口华北联大,后至东北画报社及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工作。1950年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8年后为北画院专职画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M9 h* }2 J6 Z/ k s+ o; I. | |
5 X/ b* H+ X+ l4 T, v6 S- x, I; b3 E2 B! p' |+ o4 T
" P$ R5 e' @$ F
《神枪手》% o" j! J* n; d4 y
沈逸千0 S4 ?1 `! x+ N, d0 G0 H
中国画
/ |7 t9 i* M- m, G1944
. J7 v( x$ X: R6 W8 @) Z0 I162×89.5cm
7 e2 P5 ?3 P" H1 q s0 ^, U, Y5 e0 ]4 \6 e5 N. `) t
沈逸千(1908-1944)2 |3 P& | O8 `9 h' Q) u! m- F
原名承谔,以字行。上海嘉定镇人。早年师从旅沪日本画家细川立三学习素描,后考入上海美专。“九?一八”事变后,上海街头第一幅抗日宣传画就出自他的手笔。历任上海美专国难宣传团团长、上海国准宣传团团长、《大公报》特约写生记者、《良友画报》。特派记者、战地写生队队长、中国抗战美术出国展览筹备会总干事。1940年春赴苏联举办(中国艺展)。著作有《察绥蒙写生集》。
; `6 \ Q: P3 T- [ 1944年,从战火纷飞的战场回到陪都重庆不久的沈逸千,正准备实施抗战美术作品出国展览计划。但因先后在四川万县和重庆两次被日伪特务在食物中下毒,而身染重病,并于1944年中秋前夜在重庆失踪,时年仅36岁。该作创作于1944年新春,是沈逸千的绝笔。该作取材于战地写生,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中较早表现抗战将士战斗形象的作品之一。1 R3 W2 p7 ]5 V, u9 Z2 m
7 ]1 j& E6 y) ]0 u& C& c1 Z' ]4 M' X! q% |. Q, S3 w
被日寇炸毁的机场废墟》
r* D7 l; u/ ^韩景生& a; y% c- Z* i" o" S/ m: ~. X3 U
油画. e1 Q9 C1 u! z' A! Q
19470 }# e* C0 _/ M/ e
64×80cm
" |. {/ n9 T. c+ w9 l5 p o& g* g
* r! p" t/ q4 u韩景生(1912-1996)
6 {# K3 |! o9 q s _ 河北昌黎人。擅长油画。1927年函授于上海美专,1929年在哈尔滨市俄国人开办的美专学习油画,1936年在哈工大工作期间拜师日本美术家石景柏亭学习油画。1945年后一直在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工作。作品有《冬坞》、《中央大街》、《四季春》、《上海折船》等。
+ ?+ o* ]8 }8 |4 _2 c: m
% W3 F, ^# b: m' i
9 n# o }! e/ t- _, Y《七七号角》9 V$ L) e: t+ @7 ?6 r. Z
唐一禾
9 b$ Q% |7 F+ i油画
K( }- L) H5 _19409 L! W' e8 H* _; ~9 H+ q
32×61cm
1 b6 z% D: N0 g& K& j( Q5 e1 o5 q( V: a- B0 a7 A8 q! Y1 R
唐一禾(1905-1944)
9 }: L, a- Y( P. F 生于湖北武昌。先后在武昌艺专和北平艺专学习。1928年在武昌艺专完成学业后留校任教。1930年入巴黎美术学院,从师于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劳郎斯研习油画。1934年回国,任武昌艺专教务长。唐一禾在艺术上的主张是“理想的现实主义”,他的艺术具有民主性、人民性的强烈色彩和豪壮的激情。油画《七七号角》创作于1940年,是唐一禾计划创作的《抗日战争史画》组画的第一幅油画稿,也是他的最后一件作品。
- Z, d4 w1 n$ a% N& z. m0 T) V% \; O) x" e; E
4 y* u( }3 j) y* a& I4 V《女游击队员》
1 R* j5 x, G: q& S唐一禾' U: f( f8 l& d5 r# I6 [
油画, v0 P; Z( k: |. l5 I; ]
82×64cm* }2 C0 v2 ?/ }
. y! R' o s( B% X: T1 \: C$ r7 l, A, M4 y
《放下你的鞭子》
6 F" p/ A% P% ]司徒乔7 r' s" [7 m" g y1 b* o
油画2 z0 U' L% d* b, _" Z1 s
1940
1 p4 h% e Y) h. p5 x9 ?124×177cm
& q; C# S* K) N6 Q2 w+ w/ z, G: d. P( p
司徒乔(1902-1958)
9 A3 J R, G5 w7 N. X5 P) I% N 广东开平人。1924-1926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神学院学习。1926年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28年赴法留学。1930年赴美,以给华人餐馆绘壁画谋生。翌年回国任教于岭南大学。1934-1936年任大公报艺术周刊编辑。1938年去缅甸仰光养病,1939年去新加坡养病。1942年到重庆,1943年赴西北乌鲁木齐组织天山画会。1945年在重庆举办新疆写生画展。1946年曾远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五省作长卷《义民图》等。并先后在上海、南京展出。后赴美国养病。1950年回国。1952年担任中央美院教授。 7 X" e- h5 J1 ?+ u, n
t) V& C6 F) @6 p0 q3 x% @" I6 x( ^2 Q
《愚公移山》
! l0 I/ X' S7 t" O! {% I徐悲鸿
5 P( O. ?2 b4 T0 m( C1 Q4 ^中国画5 C, z$ r0 I6 z* y: V
1940
% q6 _4 V8 k% n8 l" |7 m+ I144×421cm ; p! c+ F7 J$ k5 n
9 R. {. c, A8 z. J
徐悲鸿(1895-1953)3 R- H* e$ q; B( C5 D7 c
江苏宜兴人,幼年随父徐达章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1917年赴日本学习美术,1918年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担任导师。1919年至1927年,在法国留学,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曾往德、英、意比等国参观考察。1927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南国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并筹办中国美术学院。1946年到北平,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北平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49年在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组成后出任首任院长。 9 ^! _. W$ q+ Q& m
倡导写实绘画的徐悲鸿,更多的是通过中国画实现他的“改良主义”主张。他借“哀鸣思战斗”的战马寄寓忧国忧民之情;他的《愚公移山》借用古代寓言故事,寄寓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国人。作为抗战时期屈指可数的几幅中国人物画作品之一,《愚公移山》虽没有直接表现现实中的人物,但以理想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创作主体的爱国热忱,特别是那些垦壤凿石者的裸体形象的刻画,被作者认为“因为靠着那几根骨头和肌肉的活动,方有饭可吃,有酒可饮,有生可用,有国可立”。 * Y4 @" { j- E. c' z!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