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H4 m( H% i6 n$ N3 |8 d- B% P, j$ c* ^! O& |1 r1 G
《吟赏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荟萃了范曾先生对古今书画艺术及书画家的独到评述,下文是他的一段回忆。
9 j5 |$ ^$ M, Z7 f G; R$ [9 M' ]& a
我从蒋兆和先生学艺20年,对他在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上苦心孤诣的探索,以及在教学上的认真严肃是深有体会的。
1 x. D. ?5 G; k9 b3 l' x5 f [" U b. U# [0 @0 p! |
蒋先生强调中国画的“骨法用笔”。他认为,这是中国画家有别于西洋画家的出发点。我观察蒋先生写生,他总是平心静气地观察模特一段时间,然后先画眼珠、后眼睑、后眉骨,然后鼻翼、口角,均用极简约的线条出之。这时人物的神情已跃然纸外了。至此,蒋先生还往往没有蘸第二次墨,这使人想到中国画的“惜墨如金”真非虚传。
# A5 ^+ R, j' C% F0 H ?* V' {, x' T1 A) D( Q
蒋先生曾告诫我们,存在于画面的笔或墨,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都是废笔废墨。在线条已将人物的五官约定之后,蒋先生略施皴擦,以显骨骼肌肉之微妙起伏,或以淡墨稍加渲染,呈其浑圆蕴藉之致。从未看到蒋先生以炭笔打轮廓,也不作任何修改,那是一种纯粹的中国画家成竹在胸、如灯取影的画法。 1 k @! ^* x, i: h7 ]4 @
5 m5 s6 a- v" G/ F
蒋先生一贯要求学生要全面地观察物象,而不要支离破碎地逐一描画。在大体轮廓无误的前提下,则要求学生“尽精刻微”,如眼睑的开合,口角的松紧,眼角、眉梢的轻微变化,鼻翼、鼻唇沟的细小动态,都十分重视,他要求精微,但决不主张繁琐。 2 S8 }5 h7 @+ b) a4 a* d+ U) e8 j
4 N, T" }5 Z& q4 u9 M6 u; P* B 蒋先生对于初学的人,要求尤其严格,他经常引用南朝哲学家范缜的一句话“形存则神在,形谢则神灭”告诫那些连基本把握形象的本领也不具备就妄图所谓变形的人。蒋先生塑造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无论屈原、李时珍或者战士、农民,都是既精微又兼具神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