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l k3 ~. T. T; p" n. M7 p% y, I# q
& v1 [: ]$ n9 P7 l3 Z! q | 张占鳌& ~ Q$ H/ ]8 D4 h0 S9 o
: T8 j! W" l: l( ?% s1 S( ]9 M; _
近读《施今墨对药》收获颇多,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许多辨证施治原则很值得珍视。所谓对药,是用两种性质或作用相对的药物构成的组合,如寒与热、燥与润、升与降、收与散、涩与通、补与泻等。其原理是根据人体整体相关、阴阳互根的规律,利用机体固有的调和机制,在相辅相成中改变或调整个药原有的功效主治,取得一种新的、更佳的治疗效果。3 y* `) o; ~% u! w
对药起源何时,尚无确切定论。从文字记载立论,始见于《内经》半夏秫米汤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症;首创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据统计有147对。1 ~, o; {/ u) p2 x( e
在诸多的对药中,黄芩、黄连便是其中很有名的对药。芩连伍用,出自《伤寒论》。张仲景用芩连善活湿热中阻。《医宗金鉴》名曰二黄汤,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脾、口、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施今墨认为,黄芩清肺火,黄连泻心火,二者取其酒炒,并走于上,清热解毒之力倍增,善除上焦实火诸症。9 H/ N% Z% _1 V& p# j! N f
黄芩、黄连被称为“姐妹药对”。相传,在四川的大山里,有一对苦命姐妹,姐姐叫黄芩,妹妹叫黄连,父亲早丧,其母为养活这对小姐妹,也累得重病缠身。母亲快要断气时,把黄芩和黄连叫来嘱咐:“我不行了,以后你们姐妹要相依为命,有福同享。”: g, z0 y! r) ]1 @2 }- ~& c
母亲死后,黄芩带着黄连四处流浪,乞讨为生。时间一久,黄芩总觉得妹妹很是拖累,于是,就把弱小的黄连撇在了四川的大山里,独自寻找幸福去了。可怜瘦弱的黄连,因无人照顾,不久便饿死了。后来,在小黄连丧生之地,长了许多小草,其形状很像小黄连那枯瘦的身形。于是,人们便把这种草取名黄连。
/ s1 ?' G% {: x& A' z 黄芩自从抛弃了妹妹,虽然找到了较好的生存之地,但一想到黄连,总觉得心中有愧,恶梦纷纭,不久便因心中空虚而死。就在黄芩死去的地方,也长出了一种小草。这种草的根也是黄色的,小时坚实,稍一长大,它的根就变得心黑而中空。人们就说这种草是黄芩的化身,就把这种草起名为黄芩。0 [5 g2 o/ E6 T m
黄芩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其品质轻皮黄肉白,质轻升浮,入表实卫,为升阳补气之圣药。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其品大苦大寒,为泻心火,除湿热之佳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痢。黄芩苦寒,善于清肺、大肠火热,黄连苦寒,善泻心火,除湿散郁。二药参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效果益彰。
0 C/ B& l6 L/ u S4 M3 H3 i8 V 世间的事就这么怪,总是相反相成,互为制约,又互相作用,黄芩、黄连就是这样。前人经验认为:“黄芩中枯而飘者,泻肺火利气消痰,除风热、消肌表之热,坚实而坚者,泻大肠火,养阴退阳,补膀胱寒水滋其化源。”
C' n) P3 n: w U, }( M6 Y% C 看过这些记载之后,我体味,施今墨等人之所以能成为医学大家,不正是在这细微之处与众不同吗?其实对于患者来讲,倘若也能在细微处找到适合给自己治病的大夫,不也可以早日医好自己的疾患吗?( L2 _! `6 ?' c" O
| 《市场报》 (2001年04月13日第十三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