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朋友们!
( }. D2 _# J8 ~& @: W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庆祝京剧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在这样一个场合,看到如此丰硕的音配像成果,见到这么多老朋友,听到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与大家合力奋战的日日夜夜,想起音配像工程经历的酸甜苦辣,真是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作为一个倡导者和参与者,向音配像工程的胜利完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音配像工程倾尽心血但今天却不能和我们一起分享胜利喜悦的老朋友、老艺术家表示深切的怀念,向为音配像工程做出贡献及一切关心、支持这项工程的人士表示真诚的感谢!6 L- Y" U% _. v9 Q
% a- e. C* d3 q+ D3 K
一 }( Q' u! `7 v+ Q
5 I, a5 m3 g. w- }" E1 F1 ~& B
音配像工程从1985年试录到去年年底基本完成,前后共用了21年。21年对于一个工程来说是个什么概念?秦朝修长城用了9年,明朝修故宫用了14年,我们修三峡用了13年。集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及各类书籍之大成的四库全书,3.6万册、229万页的编纂工作只用了10年,之后又分抄6份花了11年,总共不过21年。21年对于一个人而言又是个什么概念?以我本人为例,当过工人,15年;当过天津市长,8年;到中央工作,也不过13年。音配像开始的时候我才51岁,而今已年过古稀。光阴似箭,时不饶人。21年中,有几十名在音配像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老艺术家已先后离开了我们。特别是张君秋、谢国祥、李和曾、袁世海等人相继去世后,我开始感到了紧迫和恐慌。我甚至多次想过,音配像这件事我能不能搞完,音配像最后的庆功会我能不能参加。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开这个会,我觉得非常荣幸,非常庆幸,这是我一生中的一大幸事!9 w; |8 J! L$ f7 k
9 V3 C4 \# \9 E2 Y, ~ 音配像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无先例可循,没经验借鉴,只能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从1985年开始,前4年只录了7个戏,起步之艰难可以想象。音配像没有专门的领导班子,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自己的演职员队伍,没有自己的剧场、行头、布景、道具,没有自己的录音、录像设备,也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音配像的资金,全靠自己筹措,靠东拆西借,靠各方募捐。全国政协常委张永珍两次慷慨解囊,帮助音配像工程渡过难关。音配像涉及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其调配、联络、协调、组织工作千头万绪。音配像的21年真是艰辛呀!
1 C; b5 Z6 M% U. D+ ^: ^5 M8 @1 _7 `4 U0 t
音配像是一个抢救性工程。上世纪20—50年代,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是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经历这段时期的老艺术家多数已经过世,有的还健在。音配像就是要抢在这些老艺术家健在时把像配完。音配像的主要方针就是抢救,是全方位的抢,是高水平的抢,是尽最大可能的抢。生旦净末丑,东西南北中,前后一百年,凡能抢救的都要抢救,并且是有计划地抢救。第一抢的是,由健在的老艺术家给自己配像,比如袁世海的录音,很多是由他本人配像,原打算都由他自己配,但是没配完他就去世了。杜近芳、李世济的戏也是自己配的像。如果不是抢,拖几年,她们想配也配不动了。第二抢的是,由老艺术家指导别人给自己配像,比如张派的戏,基本上是在张君秋亲自指导下配像的。李和曾晚年身体不好,硬是让别人搀扶着到现场指导配完了他演出的十几出高派戏。第三抢的是,由亲传弟子给老师配像,由梅葆玖给梅兰芳配像,由李世济给程砚秋配像,由孙毓敏给荀慧生配像,由张学津给马连良配像,由谭元寿给谭富英配像,由小王桂卿给周信芳配像,由汪正华、李鸣盛给杨宝森配像,由叶少兰给叶盛兰配像。这些配像演员当时身体很好,但让他们今天再来配像,也有困难了。第四抢的是,由亲传弟子指导配像,由梅葆玖指导给梅兰芳配像,由李世济指导给程砚秋配像,由谭元寿指导给谭富英配像。由于这些配像和指导配像的同志,对录音演员艺术有深刻了解,加上他们自身的艺术水平高,所以受到了京剧界、广大戏迷朋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好评,认为做到了原汁原味,神形相似。音配像的成功就在于抢。有些剧目,演的少,看的人也少,抢一抢就存下来,拖一拖就丢掉了。比如尚派剧目《玉虎坠》(又名《娟娟》),见过和演过这出戏的只有孙荣蕙一个人在世,当时他已身患重病,只好躺在病床上说戏,说一段休息一段时间,身体情况好就说,不好就等,断断续续,这出戏说完了、录完了,孙荣蕙也去世了。由于一些录音带,或时间太长或保存得不好,音量衰减,噪音较大,甚至缺锣鼓短台词,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很费时间。由于有些戏,配像的中青年演员不会演,甚至没有见过,就得靠老艺术家从头说,重新排,配一出像等于新排一出戏,就像戏词中唱的“心急马慢路途远”,干着急快不了。后来,我们不得不由原来的一个摄制组增加到四个摄制组,也就是上海市、北京市、中国京剧院和中央电视台同时录制,像建筑工程抢工一样,“平行流水,立体交叉,分戏包干,各负其责”。现在看来,这件事如果不是决心下得早、时间抓得紧,稍一放松拖延,恐怕谁也办不成了,本事再大也办不成了。/ ?9 k) V* Y% g6 D# e, A, H
7 K1 ^ l8 p$ h! B# h# I; A
音配像工程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圆满成功,是京剧界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21年来,几乎所有参加配像的演员,所有参加录制的工作人员,都是本着对京剧艺术的炽热之心,本着对祖国对先辈“尽忠尽孝”的深情厚谊,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京剧大师、音配像总顾问张君秋同志,不顾古稀高龄和多病之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精力和心血,毫无保留地投入到音配像事业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谢国祥同志,常年奔波,积劳成疾,坚持工作,直至心脏停止跳动;李世济同志录《三娘教子》,半天休克了三次,仍然坚持配像;叶少兰同志配戏的任务很重,同时还参与了大量音配像的组织工作,并且常常是带着病参加。特别是迟金声、马崇仁两位导演,可以说呕心沥血,由始至终。音配像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 l3 r, A j; E( q- Z* o1 o4 H
% y q5 T4 V3 s1 I! ?9 P 音配像的成功也得益于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先后有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中国艺术研究院、科学电影制片厂、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战友文工团京剧团、北京昆曲剧院、上海昆曲剧团、江苏省京剧院、山东省京剧院、西安市京剧院、北京艺术学校等70多家单位参加了音配像工作。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有力的支持,而且拿出大量时段及时播放、扩大影响,使音配像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中宣部、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的领导,也都给予了热诚的关心和指导。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音配像工程给予了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如果说,音配像工程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那么,所有为音配像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都会随着这项工程而一起载入史册。
- b% y: C# p0 e5 R- S6 F( s! N/ `% A3 r# L. o- I2 N2 l
二' g9 G; {8 d+ W! B" [4 z
8 S, f8 U. I( P0 {2 h5 P 音配像的作用和意义,人们讲了许多。要我看,音配像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是为后人留下了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珍贵资料。460出京剧,115位著名艺术家的音配像,从1907年谭鑫培的《洪羊洞》、《卖马》录起,一直到20世纪末的作品,几乎囊括了近百年来京剧各个行当、流派和名家的代表剧目。对梅、尚、程、荀、张,马、谭、奚、杨、周等开宗立派的15位大师,凡是能找到的录音,统统配了像。对谭鑫培、余叔岩、杨小楼、言菊朋等大师们,都录了唱段选。460出戏中,有很多戏是只演过一、两场的绝版和众多艺术大师合作的千古绝唱,不用说现在许多人没看过,过去也没有多少人看过,比如梅兰芳的《西施》,解放后仅演过一场,只保存了一份钢丝录音带,经过复杂、耐心的技术处理,成功地抢救了一出珍贵的梅派剧目;再比如,1947年在上海,梅兰芳、谭富英、周信芳、马连良、李少春等十几位大艺术家合作演出的《四郎探母》,这实属难得,而其中李少春、梅兰芳的《坐宫》更是难得一见;还有1956年为庆祝北京京剧工会成立,李和曾、张君秋、尚小云、吴素秋、奚啸伯、马富禄、萧长华、陈少霖、姜妙香、谭富英、李多奎、马连良、李砚秀等多位艺术家合作的《四郎探母》,都是空前绝后的阵容。音配像抢救出来的东西许多都是这样一些稀世珍品。此外,还为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的21部评戏配了像,为地方戏曲名家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石慧如、关学增等演唱的京韵大鼓、单弦、北京琴书、天津时调、铁片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130个节目配了像。这些也都是历史上轰动一时的代表人的代表作,很有欣赏价值。
7 O' I+ @5 l A2 K: k$ N, [3 z7 k, O/ s9 o- G' S- q
音配像的录音是同人同戏的最佳录音,是多种版本反复比较后择优合成的,是运用高科技手段作过补漏降噪处理的。这套录音,对京剧演员来说,尤为珍贵,实属必备。音配像在录像技术、灯光设置、镜头组接上,最大限度地应用了现代技术,实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古老艺术的完美结合。音配像是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京剧名家音像大全。现在看是一个意义,将来看是什么意义?比如说50年后、100年后乃至1000年后会有什么意义?可以肯定的是,时间越长它的意义越大。+ U* a& E2 B2 q5 b' Z
& g7 h& ^/ s$ J3 ]$ j, w0 a
京剧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高峰,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我们有责任使它发扬光大。音配像的初始目的就是为了给后世提供一个优秀的范本,为了使京剧艺术世代流传。大家知道,魏晋时代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写的《兰亭序》,人称天下行书“极品”,影响着大批书法名家,影响着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但是,后人所临摹的《兰亭序》,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唐太宗组织人搞的摹本。正是这些摹本孕育了多少书法大家。京剧音配像实际上也是一种“摹本”,解决了京剧艺术长期存在的“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的难题。它也会像《兰亭序》一样,成为后人学艺、练习的范本。褚遂良、冯承素因为勾摹了《兰亭序》而千古留名,参加配像的演员的名字也将随着梅、尚、程、荀等艺术大师的名字一起留传青史。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能干一两件对社会有益、被历史铭记的事是难得的。我们大家应该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感到荣幸欣慰!
% N. ?' p* z$ a3 X# \2 x* _3 l1 ~! ]/ _+ _1 ~% V
三
@ R+ o# @. y9 C# x2 @* X: R/ j
音配像成果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实属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百倍珍惜。7 e* N& E7 B: @0 x# \
$ Q+ D% I3 `0 D3 |& |- d3 w8 c 首先,要保存好。当年为了保存《四库全书》,花了11年抄了6份,分别存放。现在条件比那时好多了,但我们也不可大意。要想到万一的可能,采取万全的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4 \$ D/ P) v0 ^# e0 I# j, T' H7 o' J- L8 H
第二,要传播好。音配像一期工程的剧目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期工程录制的剧目,包括濒临失传的流派代表作和冷戏、“三小戏”,很有欣赏价值,希望中央电视台继续安排播出,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地方电视台播放。光盘的出版发行工作也要进一步抓紧、抓好。
. Z! Q- f1 g! U W1 l0 W; S
9 F7 P0 J3 i7 L; M( H4 o, H+ f 第三,要利用好。特别是专业院团,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资源。大多数同志认为,当前京剧界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剧目不断丰富,演出形式多样,一批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同时,大多数同志也认为,当前许多院团都存在演员和演出水平不高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说不一。但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音配像为范本、为老师,组织演员多听、多看、多学、多练。音配像对开宗立派的大师,凡能找到的录音都配了像,并且出版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张君秋、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周信芳、李少春、裘盛戎、叶盛兰、李多奎、萧长华、李和曾、袁世海等京剧大师的专辑。比如,梅兰芳专辑的28出戏,是梅派最全、最好的范本,都是梅葆玖配的像或由他指导配的像。依我看,凡学梅派的演员都应当认真看、反复看,并且对照自己,寻找差距,研究提高。学梅派是这样,其他流派也应该是这样。这可以说是京剧艺术的入门之道,提高之道,成功之道,也是解决当前演出水平不高问题的一条正道。现在的中青年演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看的戏少,会的戏也少,这当然有客观原因。现在有了音配像,多看戏的条件有了。对于一个专业演员来说,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就是听戏、看戏、排戏、演戏;对于一个优秀演员来说,不仅要看本流派的戏,而且要看其他流派的戏,例如唱旦角的对梅、尚、程、荀、张的戏,唱生角的对马、谭、奚、杨、周的戏,都要看,既了解他们的不同点,又了解他们的共同点;不但要知道你老师怎么演,还要知道别的流派怎么演。近些年来,对继承与发展问题一直有争论,如果认真地、系统地看一下音配像,比如由谭鑫培到余叔岩,由余叔岩到杨宝森,他们是怎么继承的,又是怎么发展的,这个问题就容易理解。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京剧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当前京剧艺术的发展是不够,但发展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我说,主要原因是继承得不够,是在继承上下的功夫不够。张君秋大师讲过,好的演员要会两三百出戏。我们现在的演员会多少?如果说过去多看戏没条件,现在有了音配像,就可以随时看,反复看,颠来倒去地看。只要认真地看,虚心地学,并形成风气,形成习惯,演员和演出水平就一定会提高。1 B& k4 o' I5 Z( a9 W; Q0 a
; M: _3 Y" s# o! i O+ l3 z' @ 同志们,京剧音配像工程结束了,但振兴京剧的任务却长期而艰巨。京剧的振兴,主要的还是靠京剧界自己。前辈大师在那样困难的环境条件下都保存和发展了京剧,我们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成绩?京剧界自己对京剧要有信心,要有志气,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也借此机会向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呼吁,希望大家关心京剧,支持京剧,切实为京剧解决一些问题。让我们振奋精神,齐心协力,为京剧的繁荣、发展和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 }, V4 u) M7 e, v! d
) w/ V! D! H. g0 g 谢谢大家!$ J+ [1 W( l, I% w- r& j
2007年7月9日 (摘自 《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