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5 14: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安医学的影响4 U. @7 {+ ^; m0 p" b& _0 O/ R3 d
1 G# g; T( i0 s$ Y9 x
明清时期庞大的、高水平的新安儒医群体及他们撰集的众多医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中医学的影响及对新安域外医学的影响。" `# j0 D4 E5 B* S" ? N" F+ r
9 j& g/ j) R3 q7 Z/ z$ a2 S
1.对中医学的影响。新安医家重视医学教育与普及。除师带徒、家族链传承外,还创办“一体堂宅仁医会”,或于“乌聊山馆”等学馆讨论医学,兴“槎溪会课”,集中教授医学,及文学结社时,好医研医者兼论医学等形式推广医学、发展医学,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特的,故《中国医学史》(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及地方志中均有记载。新安医家编著的普及读物对医学的推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汪昂的《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既是中医入门书又是必须记诵的专业书。程国彭的《医学心悟》对中医理论体系作了精选、精述,既突出重点又切合实用,故多次再版,影响很大。其书中所述八纲辨证、治病八法及所创方剂,已成为中医体系的规范内容及被选入中医专业的教科书内容。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吴谦受政府之令主纂《医宗金鉴》,于1742年告竣,1749年起清“太医院”便规定此书为医学生的教科书。[8]5 D) G8 u6 F" U) i5 z
) e c7 k' e9 B4 e1 |( y j 新安医家注释的医学经典著作成为学习、教授、研究中医经典较好的注本,其中影响较大者如吴昆的《素问吴注》,汪机的《读素问钞》,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罗美的《内经博议》,程梁的《引经证医》,江之兰的《医津一筏》,程知的《医经理解》,胡澍的《黄帝内经素问校义》,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等。% f: ~3 c( k, {' Y( {# O* _
0 c; \- }* L* E( K0 T1 u
新安医家不仅力求继承,而且敢于创新,在中医学术上有所突破。孙一奎倡命门为“肾间动气,非水非火,犹人身之太极”说,影响很大,后世多宗之。孙氏所创温补下元治法、汤剂,给其他医生以影响,故孙氏称:“歙友每仿予用温补下元之法。”[9]方有执、程应旄、郑重光等主《伤寒论》“错简重订”说,开《伤寒论》流派争鸣之先河,后世唱和者、反对者不断,又形成新的流派。吴澄主“理脾阴”说,既补充了脾胃学说的内容,又对温病学派养阴保津学说产生影响。吴亦鼎撰《神灸经纶》,为我国第一部论灸专著,其重灸轻针,纠正了世俗轻灸重针的观点,又补充了灸法的内容,后世针灸家多服膺其说。汪宏的《望诊遵经》系统总结了历代望诊的文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详实的望诊专著,使望诊逐渐走向规范化。歙县郑村的南园喉科郑梅涧、郑枢扶治白喉施以创新的“养阴清肺”汤、法,纠正时弊,提高了白喉的治愈率,成为喉科重要流派之一,郑氏所创方剂也被临床广泛选用。清代中叶迁徙到苏州的叶桂创卫气营血辨治温病说等,后世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了羽翼《伤寒论》辨治外感病的温病学派。: s8 t" z! p- F! u, G! d( [$ E
g7 c7 x. m6 s2 q6 o( ^ 新安医学对中医理论、临床的影响已如上述,其对中医研究也有一定的影响。新安医家重视中医文献的研究,他们校注、汇辑、类编医籍的方法,给当今中医文献研究人员以启迪。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如新安温补培元医家所创的方剂,《神灸经纶》所载的热病用灸法,汪宏《望诊遵经》中望诊的内容,郑氏喉科“养阴清肺汤”及经验方等,已被科研人员选择为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或作市场开发。随着对新安医学的不断发掘和深入研究,其对医学的影响将进一步得到证实和显现出来。. h% i( b9 b# S5 a4 t# s6 |/ `9 C
& O2 e$ p; b8 h2 O% G! f. V 2.对徽州域外医学的影响。新安医家为了生计,亦伴随着做官、经商的人流而客寓、迁徙外地。正如道光二十三年高学文为汪春溥所著《伤寒经晰疑正误》作序时称:“余游江、浙、闽、粤已二十余年,遂闻天下名医出新安”,外出的新安医家能很快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行医、传播学术,造成一定影响。有的新安医籍被国外医籍引用或再版,对国外的医学造成影响。现择其要者,简述之。
1 Z2 Z J& w7 o0 r- E- g/ e' M" [
新安医家外出行医范围与徽人入仕地、徽商经营地有密切的关系,“无徽不成镇”,故新安医家的足迹所涉十分广泛,如扬州、北京、南京、杭州、苏州、湖州、武汉、芜湖、慈溪、景德镇、上海、宜兴、淳化等地均是新安医家迁徙、客寓较多之处。清代中叶迁徙到苏州的叶姓医学世家中叶桂倡卫气营血辨治温病学说,叶的弟子有吴县顾景文、华岫云等,顾、华氏再传叶氏学说,世称“叶派”,叶氏学说创新、规范了江南多发的温热病的辨治,不仅对苏州医学产生影响,而且带动了中医学体系的发展。明清时期扬州是徽商的集中地,扬州的经济、文化辉煌与徽州人的贡献分不开。在明末清初扬州徽商最富有的时候,程应旄、吴楚、程从周、郑重光等新安名医先后客寓扬州,他们为人治病,著书,刻书,结社研医,开药铺,乐善好施。程应旄“曾寓扬州行医。明末甲申(1644年)之变,扬州决战十日,居民濒于绝迹。战后,医界首返扬州,乃程应旄先生”。[10]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扬州医界习用寒凉药并成为时弊。程从周称“目击阴症似阳,误服寒凉而殁者不可屡指”,“余乃常用温中之法而活人多矣”。[11]程从周、吴楚、郑重光等医家的温补学说及治法方药,纠正了扬州医界的时弊,故扬州某医“令子青选为予(郑重光)门人”。[12]另据吴楚《医验录·初集·下卷》载:“扬州人家,一医治病,又换一医调理,以病愈之后,只当轻轻调理,不当复用治病时之峻剂也”,故有的病就治不彻底。又载:“淮扬一带医人治伤寒,……只叫病人饿,其中饿死者不知若干。”于是吴楚即时施以治病之药或嘱病人进温粥以养胃[13]等,用实际疗效纠正了扬州民间的俗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安医家在其他地域的医学活动及影响,尚有待进一步发掘研究。
9 h; |* {2 u# m: l1 U) [( B+ f9 v5 @- P* Y" f
新安医学在国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安医籍被国外医籍引用、再版及医家学说对当时当地研习医学风气的影响两方面。据龚维义[14]、项长生[15]考证并撰文介绍:计有30余种新安医籍东传日本、朝鲜。朝鲜于1586年刊行了《医方考》(国内1584年刊行)等,许浚等编《东医宝鉴》时引用了《丹溪心法附余》等,康命吉编《济众新编》时引用了新安医籍《赤水玄珠》、《丹溪心法附余》等,朝鲜的《乡药集成方》及《医方类聚》均引入了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玉龙歌”一篇。日本刊行的新安医籍有《医方考》(刊行2次)、《素问昊注》、《名医类案》(刊行2次)、《石山医案》、《本草备要》、《古今医统大全》、《赤水玄珠》、《丹溪心法附余》、《伤寒论后条辨》等。日本医生道三编撰《启迪集》时,引用了《丹溪心法》,玄医撰《医方问余》时引用了《古今医统大全》等。
: f% Y; W, V; A: F
) K% B* a; t9 Y- y 不仅新安医籍东传被翻刻、引用,而且医籍的学术被当地医生接受,并不断推广,对日本、朝鲜医学产生了影响。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倡“错简重订”说,发展“三纲鼎立”说,此说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江西喻昌所接受,喻昌在撰《尚论篇》时大量引用,完善了方氏著作的内容。《尚论篇》及继承方氏学术的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先后东传日本,被江户时期的名古屋医生玄医接受,玄医便大力推广方、喻、程氏之说,冲击当时日本医界流行的“丹溪学社”等时方派,于是古方派(或称经方派)兴起,逐渐盛行,至今经方派在日本仍为“汉方”医的主流派,可见方氏“错简重订”说对日本“汉方”医的发展方向影响之大。据日本《皇国医事大年表》记载,日本之人痘术源于我国清代商贾李仁山传入,李曾著《种痘术》(日译名《李仁山种痘和解》),但流传不广,未被广泛采用。《医宗金鉴》(1742年刊行)1752年传入日本,日本医生将《医宗金鉴》内《种痘心法要诀》精选,以《种痘心法》刊行,1795年日本藩医绪方春朔在认真研究《种痘心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曾用鼻干苗法预防天花的经验,撰成《种痘必顺辨》,日本藩候医多从其学,于是人痘法渐广行,[14]可以看出,日本人痘法的推广,还受到《医宗金鉴》的影响。
$ |. `" p" I9 N+ R) A+ h3 H' H! q$ m9 U4 ^+ q) X9 T
新安医籍流传广,影响大,《医方考》于1584年在国内首刊,1586年就在朝鲜刊行。人痘术在国内始于安徽太平府,太平府包括太平县、旌德县、泾县、宁国县一带,与新安接壤,而日本的人痘术由商贾李仁山传入,新安商业发达,李仁山何处人?与新安商人有无交往?最早的人痘术外传与新安商业、文化交流是否有关?这一系列问题,也同新安医学的若干问题一样,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
9 v* C( T3 ]8 s5 |7 z1 \& {( ?/ M6 e/ P. W- ]! N7 D. R U R
参考文献
8 z$ l/ Z0 W) p f, {* }2 W3 L
[1]余瀛鳌.新安医籍丛刊·综合类·一·总序[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
& A8 J* @4 C( l* G, @
, L8 |2 ~6 v+ i* d5 w! d5 Q [2]徐子杭,等.新安医学及其价值浅识[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2):130.5 I5 i+ l6 u! o# o0 @% Q
( s: r8 W' O% D) g; u8 | T% }
[3]黄孝周.从《中国医籍考》探新安医学[A].安徽省新安医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6:163.
. x, n! s3 B- m+ c$ ~
$ @( F* w6 ?' O8 R0 d [4]张玉才.新安医学之最[A].安徽省新安医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6:107.1 R! c, { ~3 e Z5 }- E
, Y b- a- A" H
[5]王怀美,等.八纲辨证源流小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3):188.
8 f+ x: K7 x3 I: k4 M/ |( l4 W& A( J/ e: F( c: f( P
[6]童光东.明清时期徽版医籍刻印及其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0,(4):60.
. ?8 ~. f h, r5 }$ k+ D" v$ {- k3 }$ A6 C( q+ a0 D5 ~
[7]张玉才.新安医学的儒学传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7):35.9 w f3 S N' W$ A
% N: j# J' ^5 J$ H: n* ?. R% F( n9 B
[8]甄志亚.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04.
+ m L. t1 ~" x
; H9 {0 e6 l3 T0 j! A) J [9]张玉才.孙一奎生平著作及学术思想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6,5(2):16./ M* E% X# l, c0 Z! j
$ n0 h! G+ x0 V! T" \& \
[10]洪芳度.新安历代医家名录[A].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97:74.
! ~; M ^% s* `- L. B% W
9 y, a$ s3 M3 ?2 h/ `# u [11]张玉才.明清时期徽人在扬州的医事活动及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9):62. ~* D# v! x) W/ p* Z
7 k0 Y) t/ P* b7 d [12]郑重光.素圃医案.见:新安医籍丛刊·医案医话类·二[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3:54.( ]$ n* z0 U9 u2 E& R
2 _" T; L& B7 u1 x4 T7 z [13]吴楚.医验录·初集.见:新安医籍丛刊·医案医话类·二[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3:111.
0 B8 l4 U/ _) p' P4 b
: ~7 C+ E: P, R) d [14]龚维义.东传的新安医籍及其影响略考[A].安徽省新安医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6:24~27.' i4 }3 J8 T9 V1 k- W) Y4 a- {
) a1 G2 P) o" G4 V
[15]项长生.浅谈新安医学特色[A].安徽省中医药学会1996年年会论文汇编(内部资料),安徽中医临床杂志社,1996: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