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3 14: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回 赴巫山潘氏幽欢 闹茶坊郓哥义愤 + S/ I, m: P2 M2 k' |. U! b& p
" Z/ I, ^0 K. ^3 D( K( \
王婆的挨光计已是走到最后一步,金莲本来在中途都有很多机会离开的,但她都选择了留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她的态度用“半推半就”四字即可形容。在第一回提到金莲时文中这么写的:“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嗑瓜子儿,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露出来,勾引浮浪子弟,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撒谜语,叫唱:“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嘴里?”油似滑的言语,无般不说出来。因此武大在紫石街又住不牢,要往别处搬移。”这段描写很容易让人对金莲行为是否规矩产生怀疑,但第四回的描写证明她以前只是言语轻浮,行为上并没有出错,曾经对武松很有想法,但却被他拒绝,直至遇到西门庆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金莲在张大户死后,遇到西门庆以前,她还算是个规矩人,这点王婆在第三回里也给她证明了一下:“这雌儿等闲不出来,老身无事常过去与她闲坐。”1 k, p! X* [8 ~* a; L+ I
* ~% A/ d' `3 d
计划实施完毕,王婆及时登场,为10两银子尽心尽力的卖命,至此王婆的面目可憎起来,她胁迫金莲(也许金莲自己也满心欢喜)约定了每日见面后,向双方索要了信物。金莲将西门插在她头上的金头簪除下来袖了,从这个细节来看,她当时只想偷偷情,并无其他想法,因此不想让武大知道。西门庆对王婆手段表示赞赏,王婆如愿以偿,次日棺材本到了手,兴奋之余竟嫌武大出门太晚,看她对待武大的态度就像他已是个死人,全然不放在眼里,武大是软弱可欺,可他还有个能打死老虎的弟弟,可能是武松出现的时间太短暂,众人都忽略了他的存在。7 A5 z! A% K0 l2 _5 m; e* Y J5 b" I
$ I6 U, h$ Q$ ?
金莲出门时对迎儿说了一段话“好生看家,我往你王奶家坐一坐就来。若是你爹来时,就报我知道。若不听我说,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这段话可以看出她对迎儿的惯常态度,是以高压为主,并非怀柔。继母对继女的态度自古以来都是不好的多,好的少。对金莲这个自身都没享受过什么母爱的人而言,要她疼爱一个不相干的女孩,那太难为她了。关于继母多说两句,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说法:有后妈就有后老子。意思是说,有了后妈,亲爸也会成后爸。因为:一、男人不可能每日在家,家里只有孩子和后妈相处;二、男人大都容易被后妻挑唆,日益改变对孩子的看法,从喜爱到厌弃;三、在男人的意识里,自我的感受很重要,他会把时间花在和后妻的相处上,从而减少或不跟孩子相处;四、即使男人知道孩子被虐待,很多时候他会选择无视,因为在他心里,他会选择后妻,放弃孩子。因此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总有继母虐待孩子的事情发生。* t, G) A/ S2 u4 a+ l
3 x2 r+ h- V! y) P! T/ ^, j/ A/ a" T) J
说正题,金莲和西门的第二次幽会时聊天,金莲问:“家中有几位娘子?”他说:“除了拙妻,还有三四个身边人,只是没一个中我意的。”这句话有点疑问,他当时只有一个妾李娇儿,另一妾卓丢儿已经死了,他在这句话里没提起妾,却只提起了月娘身边被他收用过的三四个丫鬟妇女。怎么这么说,难道因为以前介绍过妾这里就不用提了?还是有其他的意思?
& O, Z n& z ?, d5 J; `# J
1 Z8 f7 j, e* e9 K/ P1 u 两人半月间日日见面,街坊四邻都知道了。引火索郓哥出场了,为了能卖几个梨,郓哥在知情人的指点下,了解了事情经过,并想在此事中分一杯羹,他与王婆的一番周旋,让我看得难过,若是王婆给他几十文钱,这事是否就算了?不得而知。他15、6岁的年龄,竟打不过半老的王婆,身体想必很是单薄,家里还有个老父亲要养,每日卖点水果为生,确实是挣扎着过活。道德廉耻在生存的面前全都让了步,王婆如此,郓哥也是如此,可他们必须活下去,对他们我们无法开口指责。但是对于西门庆来说,廉耻道德他可能想都没想过,张大户如此,他更是如此。《淮南子》中说“民无廉耻,不可治也。”当时的社会想是已走到了这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