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1|回复: 0

整体观——健身气功的理论基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8 13: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体观——健身气功的理论基础 ( q6 p/ F/ ?( L3 `
2004-09-23 22:25:26 吕光荣
" y3 {+ U3 s( J, a7 T----------------------------------------------------------------------------- ; _0 c  a+ @6 b4 f% X$ z
- X/ y- }1 P9 |3 z9 i
  古人应用整体观对于人的生命运动及其与自然(“天”)、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是气功的理论基础,又是古人对宇宙万物普遍性认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 b# o  l) h% w. P; e& U3 v- G! X, X
    整体观是观察研究事物的方法论基础,由整体论演化而来。整体论主要讲整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变化规律。健身气功以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用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指导预防保健,养生康复。
, G5 W' d2 H4 D+ Y+ r! [+ _) [/ K5 _& j
    一、整体观的基本概念
' ~' u* s% Q1 T( i: H9 J( s2 [7 M# H  所谓整体观,即从整体的角度观察研究事物以及人体各个方面。整体论认为人体是身心合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汉代刘安说:“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身之制也。”(《淮南子》)他明确指出形、气、神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整体之中以脑为核心,故有“头为身之元首”之说。晋代魏华存说“人有七窍权归脑”。古人所说的“心”实为“脑”,所谓意守心之正中,协调全身各部,身心相应,实际是强调大脑对全身的调控作用。
& {; G, `( H* a: A3 U5 m( J4 Q% m8 b" S+ \
  1.整体的同一性9 |9 N7 q, @  u* d' m
整体观认为,生命的个体虽然性别不同,形体有异,性情各别,但都是天地间的人,因而具有同一性。具有统一的结构、协调一致的功能作用。庄子在《德充符》中说“视其一而不见所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离,认识整体,自然完整,不为局部现象影响整体同一性的认识。由于整体具有同一性,人体的身心(形神)合二而一,是整体同一性的基本状态。3 Z4 h9 J1 I2 N* ]/ c; s

! s; U" J- f+ v- N: e# O: M& I: i  2.整体的特异性
# i% d1 E) K# Y$ K8 g6 l/ b+ L  由于生命的个体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遗传、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后天教育及经历的不同,作为生命个体具有特异性。外环境对生命个体的影响,不确定的可变因素多,从而使整体(生命个体)“性相近,习相远”。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生命的个体体质不同,个性有异,用于健身保健的各种方法作用就会不同。即使同一种功法,不同的个体习练,体验也各有差别。这正是整体的特异性决定的。
% J+ v4 {9 A& ^/ E8 j6 l
1 f* n+ w" l' l& V, Z9 N  3.整体的模糊性& j: I7 D7 I7 E
  整体与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各种关系是模糊的。尤其是人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庄子曾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他说明了人这个整体的许多特征,认为可感知其存在,可体察其变化,但难于精确计量。直至今日,大脑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等的机制还不清楚,这正是由于整体与局部的模糊性所决定的。' n( y, E$ A5 a& S4 a$ l5 J
7 x3 _6 q- W' H) _
  4.整体的层次性
$ G: N0 \9 i; `; s) @7 q  人的整体由若干局部组成,局部又与整体相对,形成新的整体,层层分解,以至无穷。说明整体具有层次性,如人体脏腑、肌肉关节、血脉经络,在整体内分为不同层次。因此,应该从不同的层次观察人体的生命现象,分析局部层次的变化特征,研究整体的变化规律。
1 m: x$ p1 r/ h1 ~0 p, `) {1 c' {7 R( v) Y
  5.整体的开放性
8 G; [6 b2 f3 q) r  在自然社会中,物质整体是相对的,不可能单独存在。由于整体具有开放性特点,研究人体的变化规律,必然要联系自然、社会环境。! i# F4 ^4 |. v* C3 v$ U8 q5 Z& F

2 N8 t4 n! R9 Z( E2 Q0 g  二、整体与局部的对应关系9 B- M. I: ?" _" v4 H' B2 Z& M
人的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整体又由各局部组成。如机体由头、躯干、脏腑组成,机体是整体,脏腑、躯干是局部。局部就其局部本身而言又可称为整体,而组成局部的一部分又可称为局部。如心是机体的一个局部,而心脏本身又是一个整体。心的一部分,如心包,对心脏来说又是心的局部。所以机体由若干局部组成,若干局部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5 ]7 L9 r% t8 ~3 X
人的整体具有同一性,也即是整体观。整体不是局部的简单聚合,而是局部有机的密切联系。整体只能是整体,局部只能是局部。整体含有局部,优于局部,大于局部。通过大脑的协调作用,全身各局部高度集中统一。但是同样要重视局部,因为任何局部都可以影响整体,局部的征兆可以预见整体的变化。事实上,对于生命的个体,健康的损害都是局部协调机制紊乱所至。疾病也是一样,多数疾病都是局部的损害,即使几个脏腑同病,对整体来说也还是一个局部。就健康而言,认识局部的功能紊乱,更能具体地调节,达到健康的目的。就疾病而言,知道疾病的具体损害及病变部位,更能深入客观地认识疾病。为此,既应重视整体,又不能忽视局部。
$ Q. F; V. X- B0 f9 A/ P/ P) C' i6 G& A' c3 J
  三、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
% ]% `$ W2 K+ z8 @# s  人与自然的统一,今称为人天观。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以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意思是人与自然相应,顺之则“百骸理,万化安”,生命活动有序,身体健康,逆之则灾病产生。噪音、空气污染、对自然过分掠夺、动植物物种减少,使生态环境失衡,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研究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是健身气功认识论的基础。/ X$ j+ g, s+ d, v2 h

% w/ V9 i9 \2 ^5 k  1.四气调神
1 b- D' e( `& D  人与自然相应,“生气通天”。春天温暖,脉象缓慢;夏天炎热,脉动洪大;秋天转凉,脉象收束;冬天寒冷,脉搏沉实。人与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古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黄帝内经》中还为此具体提出了按不同季节选择不同健身方法的要求,如:春天万物发荣,早起缓慢导引形体,生发活力;夏天万物繁荣,夜卧早起,平和心志;秋天天气转凉,活动肢节,安神定志;冬天天寒地冻,向阳促进阳气生成,潜藏神志,不使其外露,避免消耗身体的能源。
8 b7 b1 C' W% M: P( _+ P8 H
" d5 [9 F! ?3 ^0 q  2.顺应四时
& h, n+ Y) U- w. z  四时气候有变化,如果身体不能适应,就必然会损害健康。古人提出了“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要求,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顺四时阴阳之变,自然与人协调,精神内守,身体才会健康。
! Z, i; N0 ]+ B
3 Q$ y6 o7 c1 ^4 o  3.与天为一
& J) w7 A( a) ]  天,即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合一,形成统一的整体,是人生命活动的最佳选择。如果人体体质躁动,精神亢进,应用柔和缓慢的功法以平和心态;体质活力不足精神萎弱,则应用激发活力的功法,这正是整体----天人相应基础上的具体应用。
$ H% l, r7 g1 P  ; Z; s: |$ K  X* e! y4 T6 F3 a
  四、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 n, z- n0 m7 F7 {
  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人与社会和谐,则身心健康,有较强的活力;反之则身心失调。人与社会的协调失衡,不仅损害健康,而且会疾病丛生。由于社会发展,卫生状况改善,传染疾病减少,部分疾患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活水平提高以后,饮食过于精细,体力活动减少,生活紧张无序,烟酒缺乏节制,使身心疾病呈上升之势。当今,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鉴于以上两种情况,疾病谱和人口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人群身心疾病发病率之高,已远远超过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而身心疾病是一种多因素、多结构的损伤,只靠单体的合成药已不能推进整体的个体化治疗,不仅疗效不理想,而且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形成的药源性疾病,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研究人与社会的相关性,提出疾病的防卫措施,提高健康的调节机制,至关重要。; R; [6 K& l2 H  c$ s7 d3 o

* h) f) e1 w0 e  c7 W  1.修身养性! r7 K$ m0 s/ C. {3 {: x4 T* S
  修身之说源于孔子,内容包括提高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围绕身心健康进行精神调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嚏,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孔子•大学》)。正心,即调节意识活动,涵养本性。正心修身,养性明理,是人与社会协调统一的具体应用。
+ f' Z4 ]- P9 E! n+ e
/ A7 u! S0 r0 u3 U0 q  2.端操内省5 ~5 N( P+ P! K  Z# z
  “吾日三省吾身”,端操内省,不断祛除影响健康的不良因素,涵养道德,也是人与社会协调统一以实现自身稳定的具体应用。管子曾具体编制了一种养心之术,即“‘守一’气功法”,一种用以排除杂念、安神定志、调节内环境的功法。/ Y1 X$ Q! Y* b) t3 R

& ]- i6 E" J+ K0 I6 h) y$ ?8 ^: Z9 S% x$ ?
  3.守一明法- \0 [6 U7 H) N
  社会是人的共同组合。没有统一的思想、法律,各行其是,社会必然混乱无序。作为社会的成员,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克除私欲,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维持人与社会的一致性。社会安定团结,人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身心就能健康。; u7 j# V; C3 h" i3 L
7 s4 t9 b8 \" w. b$ v
  五、整体观在健身气功中的应用
3 m: U1 d3 l, Y  n( r" l0 k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基本规律,建立观察研究健身气功的基本原则,并将整体观具体应用于健身气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4 F2 I# G4 T# ~  }) [8 d2 I* q& S9 B, L
; `3 S- N( _4 c4 P  1.指导四时健身预防9 M* N1 h% p* t9 S' j: n5 b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按照四时气候变化,结合健身实际需要,编创功法。如唐代胡愔创编的《内景导引法》中,就有秋天养肺气法和春三月习练养肝气法,即是应用人与自然相应而编创的气功功法。
" T+ D$ x, d: _8 Y9 v# f8 M$ g. f, ]
5 P( B4 Z  R; ]; c  2.指导摄养修身5 q- P9 N0 `, h
  调和身心,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应用“慎独”之法,充实内气,以绝外缘;避免精神刺激,应用中和法,调节身心,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平和。汉代董仲舒有“和者寿”的健身原则,认为“居住就其和,劳佚居其中,寒暖无失适,饥饱不过乎。欲恶度理动静顺,性命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此中和常在乎其身,谓之天地恭。得天地恭者,其寿引而长”(《春秋繁露》第七十七),形成了中华民族修身健身的优良传统。% k! c( y% n+ a6 R7 C; T6 `4 I0 h
2 N5 K$ Y3 O+ N# Y8 f. f& c4 y- z
  3.指导健身气功研究7 ^# ^: G- u+ `  o1 B" K
  实验是目前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曾对非生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法建立在还原论的基础之上,对有生命的学科,尤其是对人的研究,分解之后很难还原,微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动力,无计量方法,具体应用有局限性。整体论建立的观察科学,广泛用于难于计量分析的中医学及其他学科,如体育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已为国内外科学研究共识。应用整体观观察研究气功状态下习练者的体验,身体体能的前后变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网络作用,整体与局部的互动关系,健康水平的测定,身心调适的相互关系,多因素、多结构损伤疾病的效验,亚健康状态的确定,正在受到重视,并成为指导健身气功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作者系云南中医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 15:54 , Processed in 0.0295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